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名称晋中平遥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法人代表刘爱忠联系人张翊通讯地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迎宾路85号联系电政编码030600建设地点变电站址平遥县古陶镇东城村东输电线路线路途经平遥境内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团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平方米)变电站:3813绿化面积(平方米)/线路塔基:1920总投资(万元)8879环保投资(万元)61.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1.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1满足新增负荷(1)城关变电站现有主变2台,容量32MVA。该站供电区域主要为古城内、城区东北部及部分线路、用户专线。10kV出线共14条,其中专线4条:北海线、中学线、亮宇线、铁路线,公用线路10条:北关线、城北线、城东线、东二回线、城市线、城市II线、庄则线、王家庄线、金庄线、橡胶线。2017年全站最大负荷已达到31MW,变压器运行状态已重载不能满足主变N-1运行要求。5万余人,城内商业店铺林立繁荣。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平遥古城已成为山西省旅游业的一张重要名片。电力需求日益增大,目前古城内的电网架结构是由四路10kV线路供电,分别是城市线、城市II线、城市III线、西二回线,进入古城后通过新设管网接入环网柜再带箱变,低压电缆通过管沟接入MVA,宾馆及商业700余户。城关变电站供电的不足会影响平遥古城旅游业健康发展。(2)根据省政府《关于推进城乡采暖“煤改电”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截2止2018年2月,古城内“煤改电”的居民户共774户,经采集系统逐户统计,2016-17年采暖季,仅“煤改电”新增售电量435.39万kW·h,2017-2018年2月采暖季,新增古城还有7000余户居民及数百户民俗宾馆客栈未能完成“煤改电”工作。正常增加的负荷及“煤改电”负荷的叠加古城内预计将新增负荷50MW,最终达到80MW。导致原城关变电站供电能力会严重不足,影响居民正常的生活用电需求。(3)随着古城东部已经启动的城东片区整体开发项目包含建设平遥会议中心、平遥展览中心、平遥规划馆、平遥博物馆等项目,加之县城东部海峰家园住宅小区、古陶二中、东关小学、公交充电站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用电容量的接入,用电负荷将持续增加,势必导致城关变电站不能满足新增负荷的供电要求。(4)根据平遥政府城市建设规划要求,原有城关站所在位置有新的建设需求亟需拆迁该变电站。结合该变电站周边已无法满足扩建需求且确实不宜在原地升压增容的情况下,有必要积极主动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为变电站选址等提供便利条件尽快推进项目落地。1.1.2完善网架结构,提高供电可靠性平遥县古城东部网架结构较差,没有110kV变电站。该站新建后将大大改善县城东部地区的供电能力。并能够为35kV城关变电站提供电源,并加强与城南110kV变电站、双林110kV变电站的联络,与另外4座110kV变电站(双林站、东泉站、城南站、中都站)形成我县的骨干电力网架。1.1.3转移切割负荷通过规划新建的10kV联络线可以转移古陶的南二回、南关线、城南站的干坑线,可有效减轻古陶站、工业园负荷,同时有利于双林站为平遥西部双林新城用电负荷的增加提高供电能力。综上所述,无论从电网现状、电源点的布局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负荷需求等多方面分析,在该区域新建平遥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是非常必要的。1.2.编制依据1.2.1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本)2015年1月1日起施行;3(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修正本),2016年11(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订本)2018年1月1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2015年4月24日起施行;(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实施细则;(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82号令,2017年10月1日起施(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7号《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第44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及《关于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起施行;(13)《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关于修正<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决定,2016年3月25日国家发改委令第36号公布;(14)《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年8月1日起实施;(15)《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起施行。1.2.2技术规程、评价标准和导则(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2)《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3)《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4)《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7)《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4(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9)《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0)《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12)《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13)《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4)《35kV~11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GB50059-2011);1.2.3与项目有关的文件和设计资料(1)项目可研报告及可研评审意见;(2)项目的其他资料;(3)环境影响评价委托合同。1.3评价等级、范围、因子1.3.1评价等级(1)电磁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表2中关于评价等级的确定,本工程110kV变电站为全户内式,110kV输电线路为架空输电线路与地下电缆,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综合确定变电站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二级。划分依据见下表所示。表1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分类电压等级工程条件级交流110KV变电站户内式、地下式三级户外式二级输电线路1.地下电缆2.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三级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10m范围内有电磁环境敏感目标的架空线二级(2)声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规定: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5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5dB(A)(含5dB(A)),或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二级评价;建设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3类、4类地区,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噪声影响人口数量增加较多时,按三级评价。本工程项目所处的声环境功能区为GB3096规定的1类、2类地区,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3dB(A),且受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很小,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经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噪声影响评价为二级。(3)生态环境本工程永久占地5733m2,站址和线路评价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中关于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等级的规定,本工程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详细划分情况见下表。表2生态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影响区域生态敏感区工程占地(水域)范围面积≥20km2或长度≥100km面积2km2~20km2或长度50km~100km面积≤2km2或长度≤50km特殊生态敏感区一级一级一级重要生态敏感区一级二级三级一般区域二级三级三级本工程评价工作等级判别三级(4)地表水环境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T2.3-2018)中的划分标准,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要根据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及对水质的要求来确定。本工程为输变电工程,工程内容主要为新建110kV变电站和新建110kV输电线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以生活污水为主,生产废水主要为悬浮物,均不外排;运行过程中废水主要为变电站巡视人员办公产生的生活污水,污水量很小,水质简单,变电站区内产生的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于农业生产,故不会对当地水环境产生影响。6经综合考虑确定本工程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低于三级,本次评价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不进行分析。1.3.2评价范围表3评价范围工程名称电压等级评价项目评价范围变电站工程交流电电磁环境站界外30m范围内区域。声环境厂界噪声:围墙外1m处。环境噪声:围墙外200m范围内区域。生态环境站址围墙外500m范围内区域。线路工程交流电电磁环境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声环境架空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区域。生态环境输电线路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0m内的带状区域。1.3.3评价因子评价因子评价阶段评价项目现状评价因子预测评价因子施工期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运行期电磁环境工频电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工频磁场声环境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昼间、夜间等效声级,Leq1.4评价目的(1)分析该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输变电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要求。(2)对工程所在地及周围地区的电磁环境、声环境等背景进行监测,对工程涉及区域有关环境现状资料进行收集、调查,掌握拟建项目周围环境质量现状,了解区域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等环境状况。(3)根据输变电工程特性和当地环境状况,分析工程建设对周围自然环境、生态环境和当地社会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4)根据环境影响分析,对不利影响提出防护措施,把不利影响减小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的程度,使工程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更好地统一。(5)为本项目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5工程内容(1)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本次拟建晋中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1座,电压等级110/10kV,全户内布置,主变规模为3×63MVA(本期2×63MVA),采用三相双绕组自冷式有载调压变压器,110kV出线4回(本期4回),10kV出线36回(本期24回),10kV无功补偿装置远期3× (4800+6000)kVar并联电容器,本期2×(4800+6000)kVar。(2)平遥城东110kV电源线路工程新建平遥城东110kV电源线路(形成平遥~城东110kV双回线路、平遥南~城东110kV双回线路),新建线路路径总长度2×14.4km。其中新建平遥变~城东变双回线路9基,转角塔7基。新建平遥南变~城东变双回线路长2×16km,利用平遥南~城南110kV2基,直线塔21基,转角塔11基。导线采用2×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地线采用两根24芯OPGW光缆,电缆采ZRYJLWZ0mm2型电缆。(3)平遥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扩建平遥220kV变电站110kV架空出线间隔。(4)拆除工程拆除原平遥变~城南变110kV单回线路10.391km,拆除杆塔47基(直线水泥双杆28基,直线铁塔5基,转角水泥双杆9基,转角铁塔5基)。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本工程新建的110kV输电线路运行期间不产生污水,新建的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工程运行期无值守人员,巡视人员和检修人员产生少量的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掏。伴有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本工程新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工程、依托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及110kV架空线路运行会产生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782工程内容及规模2.1地理位置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拟建站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东城村,西与平遥古城毗邻,东侧相邻岳壁乡阎良村。本次新建的110kV线路路径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境内。工程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工程输变电工程线路路径图见附图3。2.2工程组成表5工程组成及主要建设内容一览表项目名称晋中平遥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晋中供电公司工程设计单位山西晋通诚信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电压等级工程地理位置拟建变电站站址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东城村东;拟建线路路径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境内。(1)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工程名称规格及型号备注主体工程主变压器3×63MVA,本期2×63MVA户内GIS110kV配电装置模4回,本期4回10kV配电装置规模36回,本期24回户内布置配电装置室新建配套工程无功补偿本期主变无功补偿为2×(4800+6000)kvar新建计算机控制系统新建公用工程供水给水管道引自站址东南侧350m处东城村水源接引点。新建排水室内洗手池及水冲厕生活污水排入站内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于农业生产。新建采暖采用温控式电暖器分散采暖。新建消防主变压器场地配推车式灭火器,其他场所配置干粉灭火器等。新建环保工程事故油池设置一座20m3地下事故油池。新建化粪池新建危废暂存间设置1间,位于综合楼一层西北新建9(2)平遥城东110kV电源线路工程名称规格及型号备注主体工程新建线路总长度2×14.4km,(架空线路长度2×12km,电缆线路变~城东变双回线路长2×5.1km,新建平遥南变~城东变双回线路长2×9.3km。导线采用2×JL/G1A-240/30钢芯铝绞线;电缆采用ZR-YJLW02-Z-64/110-1×1000mm2型电。铁塔48基(3)平遥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名称规格及型号备注主体工程本期扩建平遥220kV变电站110kV架空出线间隔,占用西起7出线间隔。//2.3工程规模2.3.1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工程(1)建设规模①主变规模本期主变:2台,容量2×63MVA,户内布置,电压等级110kV/10kV;远期主变:3台,容量3×63MVA,户内布置,电压等级110kV/10kV。②出线规模110kV出线:本期出线4回,1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GIS单列布置;远期出线410kV出线:本期出线24回,1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小车开关柜双列布置;远期出③无功补偿本期主变压器装设电容器容量为2×(4800+6000)kvar;远期最终电容器容量为3×(4800+6000)kvar。(2)变电站总平面布置本站采用全户内单层布局。进站大门设在变电站西南角。110kV采用户内GIS设备,布置在综合建筑物西侧。本期9个间隔,分别为出线间隔4回、主变进线间隔2回、母线设备间隔2回、分段间隔1回(预留3#主变间隔安装母线侧隔离开关)。10kV户内配电装置采用户内开关柜双列布置,全电缆出线,布置在综合建筑物北侧。本期装设10kV开关柜38面,分别为主进4面、出线24面、电容器出线4面、分段2面、母线设备2面、接地兼站用变出线柜2面。10kV无功补偿装置布置在综合建筑物东侧。10kV消弧线圈接地变成套装置3套,1#、2#布置于10kV配电室内东侧,3#预留于10kV配电室内东北角。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2。(3)变电站事故油池及废铅蓄电池本工程主变压器含有用于冷却变压器的油,当变压器发生事故或漏油时,事故油通过排油管道集中排至事故油池,容量为20m3。事故状态主变压器排油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08,属于非重大危险源。类比110kV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变电站一般4~5年检修一次,检修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废油渣,这部分废油渣也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08。此外,变电站直流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会产生部分废旧铅蓄电池,也属于危险废物,废物类别为HW49。2.3.2输电线路工程(1)平遥~城东110kV双回线路①路径方案由平遥变电站北侧架空出线,经电缆引下沿平遥站西侧敷设钻越6条35kV线路至35kV洪善线2#杆塔南侧新建电缆终端,向南利用原遥南线路径架空架设至原遥南线15#,向西并行35kV城关II回线南侧至阎良村西侧,采用电缆向北钻越城关I、II回线至城东变电站西侧,向东接入城东变电站。②工程交叉跨越、障碍物拆迁情况全线地形:100%平地。全线地质:100%粉土。海拔高度为757-780m。主要交叉跨越:跨越乡村公路4处,10kV线路7次,低压及弱电线路12次。障碍物拆迁:砍伐果树50棵,枣树砍伐30棵。③导线及杆塔新建双回路铁塔16基(直线塔9基,占总杆塔56.3%,转角及终端塔7基,占总杆塔43.7%),线路平均档距238m,4.2基/km;工程杆塔一览表序号名称杆塔型呼称高单位数量备注1直线塔(9基)1E3-SZ224基51E3-SZ330基42转角、终端塔(7基)1E6-SJ224基31E6-SJ424基11E6-SDJ24基33合计基(2)平遥南~城东110kV双回线路①路径方案利用平遥南~城南110kV线路6.7km,在城南站外2#钢管杆和3#铁塔接续,向东利用原遥南线线路走廊架空架设至21#,经电缆引下,向西北电缆钻越大西高铁和中石化110kV线路,向西架空跨越果园至西郭村北侧,向北电缆钻越城关I、II回线至城东站西侧,向东接入城东变电站。②工程交叉跨越、障碍物拆迁情况全线地形:100%平地。全线地质:100%粉土。海拔高度为757-780m。主要交叉跨越:电缆钻越大西高铁1次,架空跨越大运高速1次,省道1次,一般公路2次,110kV电力线路1次,35kV电力线2次,10kV电力线12次,低压及弱电线障碍物拆迁:拆除原遥南线10.391km,砍伐果树80棵,枣树砍伐50棵。③导线及杆塔新建双回路铁塔32基(直线塔21基,占总杆塔65.6%,转角及终端塔11基,占总杆塔34.4%),线路平均档距256m,3.9基/km。表7工程杆塔一览表序号名称杆塔型呼称高单位数量备注1直线塔(21基)1E3-SZ224基1E3-SZ330基62转角、终端塔(11基)1E6-SJ224基31E6-SJ424基41E6-SDJ24基43合计基322.3.3间隔扩建工程本期扩建至城东110kV架空出线间隔,占用西起第7出线间隔。本次不需新增地,只安装设备。2.3.4拆除工程拆除原平遥变~城南变110kV单回线路10.391km,拆除杆塔47基(直线水泥双杆28基,直线铁塔5基,转角水泥双杆9基,转角铁塔5基)。2.4线路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根据《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要求,本工程与相应物交叉跨越时必须严格按照下表要求进行,具体见下表。表8导线与相应物距离表线路经过地区110kV标称电压等级下相应关系距离(m)说明居民区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7.0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非居民区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6.0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交通困难地区导线对地面的最小距离5.0导线最大计算弧垂情况下树木(考虑自然生长高度)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4.0/导线与树木之间的最小净空距离3.5/果树、经济作物导线与果树、经济作物、城市绿化灌木及街道树之间的最小垂直距离3.0/2.5本工程选址、选线批复意见各相关部门关于本工程选址、选线的复函见下表。表9本工程变电站选址、选线相关部门批复意见表序号复函单位复函主要内容1平遥县人民政府原则同意。2平遥县规划局原则同意。3平遥县住房保障和城乡建设建设管理局该区域属于建成区,为适应周边环境,应采用全户内变电站。4平遥县交通运输局原则同意,注意现有道路的规避。5平遥县国土资源局原则同意。6平遥县环境保护局续表9本工程变电站选址、选线相关部门批复意见表序号复函单位复函主要内容7平遥县林业局与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国家一级公益林、山西省永家二级公益林不重叠。8平遥县水务局无意见。9平遥县人民武装部附近无重要军事目标,原则同意。平遥县旅游开发服务中心原则同意。平遥县公安局附近无民用爆炸物品储存库。平遥县文物局未发现过有价值的文物古迹,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文物,应立即报告文物部门,确保文物绝对安全。平遥县古陶镇东城委员会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原则同意线路路径方案。线路跨越高速公路两侧铁塔距高速公路坡脚的垂直距高应大于1倍的塔高;交叉角度应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9.5.2的要求,即交叉角度宜为正交;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架空送电线路跨越公路时,送电线路导线与高速公路交又处距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必须符合相应送电线路标称电压规定的要求。大西铁路客运专线有限责任公司原则同意。2.6工程进展本项目属于新建工程,根据现场勘查,未开始建设。2.7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依托站平遥220kV变电站于2008年2月18日通过环评,批复文号为晋环函【2008】153号。现已完成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平遥220kV变电站运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设备产生工频电场、磁感应强度、噪声、事故废油及废蓄电池。变电站设有事故油池,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并进行了防渗处理,可满足需要。变电站四周工频电场磁场及噪声均符合标准(详细监测数据见监测报告)。根据“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废油及铅锌蓄电池处置管理规范》的通知”(晋电科信【2016】641号文),废铅酸蓄电池由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统一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站内设有10m2危废暂存间一座。原110kV遥南线出线于平遥220kV变电站,进线于城南110kV变电站,占用东起第一间隔,导线采用LGJ-185/30钢芯铝绞线,架空地线采用GJ-35镀锌钢绞线,全线采用单回路杆塔架设,线路长度10.391km,共计杆塔47基(直线水泥双杆28基,直线铁回线长度10.391km,拆杆塔47基。因此,本工程不存在明显环境问题。2.8产污环节(1)施工期施工期主要环境影响:土地占用、噪声、扬尘、固体废物、废水。(2)运行期运行期主要环境影响: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2.9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时使用低噪声施工机械。施工废水经过沉砂处理回用。运输散体材料密闭、包扎、覆盖;弃土弃渣等合理堆放;施工场地及时清理固体废物,将其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填埋场处理。2.10工程建设的环保设施投资为8879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为61.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0.7%,环保投资明细见下表。表10工程环保投资一览表名称项目单位数量投资金额(万元)变电站事故油池座10化粪池座-5.0危废暂存间间13.0站区绿化及其他--5.0输电线路生态恢复补偿及避让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增加的工程费用--环境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及环保竣工验收--0环境监测--0合计61.0万元3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3.1地理位置本工程建设地点所经区域位于晋中市平遥县境内。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东接祁县,西邻汾阳市,南靠沁源县,北连文水县,西南与介休市接壤,东南与武乡县、沁县毗邻。县境域东起孟山乡孔子峪村东端,西至香乐乡赵坦村西,南起东泉镇南岭底村南端,北至洪善镇东山湖村北。境内南北平均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总面积为1260平方公里。汾河和南同蒲铁路、108国道穿境而过。3.2地形地貌晋中地处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3′~114°28′,北纬36°39′~38°06′,地势东高西低,山地、丘陵、平川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000米以上。晋商文化旅游区的6县、市、区正好位于晋中西部平川、汾河谷地。但这一地区的东部和中部地形仍以山地、丘陵为主。平遥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占地比例分别为44.2%、14.4%、41.4%。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3.3气象气候平遥县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多风少雨,春季旱象比较明显,夏秋两季雨量集中,比较湿润。常年多晴朗天气。据近40年记录统计,年平均气温10.6℃,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5.4℃,极端最低气温-24.1℃,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4.2℃,℃。一般在10月中旬,日最低气温始降至0℃或以下,4月中旬均初霜期始于10月上旬,终霜期在4月中旬,全年无霜期平均约183天(指白霜)。年平均降水415.5毫米,年降水量分配亦相差悬殊,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内。按季节分配:春季(3~5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5%;夏季(6~8月)约占58.8%;秋季(9~11月)约占22.7%;冬季(12~2月)约占3.5%。地形对风的影响很大,6~9月份盛行东北风,其它各月均盛行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1米/秒,冬、春较大,夏、秋较小,年出现7级或以上的大风日数平均为7天。3.4水系水文平遥县主要有汾河、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沙河、昌源河、官沟河等河流。平遥县15km以上的河流10条,长度为343km。除汾河外,河流流向和山脉走向基本一致,均为季节性河流。平遥县集中式水源地有如下2处:1.源神庙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一级保护区范围为水库库区正常水位线(976.221m)以下全部水域,面积0.276km2;陆域范围为水库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但不超过流域分水岭范围,面积0.713km2。二级保护区:水域二级保护区范围为水域一级保护区以外,校核洪水位(标高980.050m)以内的范围,面积0.054km2;陆域范围为水库上游整个流域(一级保护区陆域外区域)范围,面积56.997km2。准保护区:不设。该水源地位于本项目东侧,最近距离约为10.4km。2.普洞二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以1#、2#、3#井孔组成的线段向外扩167.4米的矩形,面积为二级保护区:为全部的奥陶系中统峰峰组(O2f)地层、地下水径流补给区的1674米范围的石炭、二叠系地层作为二级保护区范围。面积为10.54km2。准保护区:水源地上游补给和径流区。该水源地位于本项目南侧,最近距离约为14km。本项目变电站站址及线路沿线评价范围内未涉及集中式、分散式水源地。3.5生态环境近年来,晋中以生态兴市为目标,以身边增绿为重点加大了城市绿化改造力度,先后实施了景观绿化、见缝插绿、亭园挂绿等工程,新增和改造公共绿地2355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9.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95平方米。尤其是今年,在大力推进造林绿化过程中,以道路、公园、河流、荒山为依托,下大力气建设湿地公园、植物园和城郊森林公园,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该项目位于平遥县中部,平均海拔在888m左右,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一月均温-1.5℃,七月均温25℃,年均降水量398.4mm无霜期190d。该项目线路沿线地貌主要为平地,土壤主要类型为褐土,植被主要为农田植被,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以蔬菜为主,工业以洗煤,建材为主。详见附图9平遥县地貌图、附图10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11平遥县土壤类型图、附图12平遥县植被类型图。主要环境问题是:河流流域及水库人为扰动强度大,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区内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水土流失现象比较明显。环境质量状况4.1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工程的主要环境问题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和110kV输电线路运行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主要污染因子为:噪声、工频电场、工频磁场。4.1.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现状监测数据由现状调查结果(详见电磁环境影响专题评价)可见,平遥220kV变电站厂界周围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拟建的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及敏感点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线路沿线敏感点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均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的控制限值。4.1.2噪声(1)监测因子等效连续A声级(dB(A))。(2)监测方法声环境监测方法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监测布点原则变电站四周及线路沿线敏感点处,距地面高1.2m以上。表11本工程监测布点一览表监测因子监测时间监测内容环境噪声18.12.5变电站四周及线路沿线个(4)监测仪器监测仪器一览表监测仪器名称型号编号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多功能声级计AWA6228A+00310398JDDX201807027山西省计量科学研究院2018.8.29~2019.8.28(5)监测条件(6)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表13晋中平遥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噪声监测数据一览表序号名称监测点位昼间(dB(A))夜间(dB(A))1新建平遥南~城东110kV双回线路1234钢铁厂5今日通机械制造厂6新建平遥~城东110kV双回线路阎良村民房7阎良村仓库8新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工程拟建站址中心9站址东侧阎良村民房站址南侧阎良村民房平遥220kV变电站110kV间隔扩建工程围墙外1m南侧围墙外1m西侧围墙外1m北侧围墙外1m根据噪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平遥220kV变电站厂界噪声水平昼间为()dB(A)、夜间为()dB(A),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拟建的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站址处声环境水平昼间为dB(A)、夜间为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要求。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经过的农村地区敏感目标,噪声水平昼间为()dB(A)、夜间为()dB(A),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0昼间55dB(A)、夜间45dB(A)。输电线路经过的工业企业声环境水平昼间为()dB(A),夜间()dB(A),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4.2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现场实际勘察,本工程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海洋特别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表14晋中平遥城东110kV输变电工程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与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的位置关系图见附图4。1价适用标准噪声评价标准声环境标准(1)声环境质量标准拟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平遥220kV变电站所在区域,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输电线路经过的农村地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昼间55dB(A)、夜间45dB(A)。输电线路经过的工业企业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2)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施工期间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昼间70dB(A)、夜间55dB(A)。(3)营运期声环境排放标准营运期变电站站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昼间60dB(A)、夜间50dB(A)。境评价标准工频电磁场根据《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环境中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4kV/m,环境中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为100μT。架空输电线路线下的耕地、园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kV/m,且应给出警示和防护指示标志。固体废物评价标准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分类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境保护部部令第39号2016年版,自2016年8月1日起实施)执行;临时储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本项目不设总量控制指标。设项目工程分析6.1工艺流程简述(图示)6.1.1施工期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1变电站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图2新建架空输电线路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固体废固体废物图3旧输电线路拆除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23投产运行工频电磁场投产运行工频电磁场图4间隔扩建施工期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电缆敷设电缆隧道、管沟建设废电缆、固定电缆的支架等固体废物、噪声图5电缆线路施工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6.1.2营运期工艺流程简述(图示)图6变电站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图8图8间隔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主要产污节点图图7输电线路营运期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6.2主要污染工序6.2.1施工期(1)噪声110kV变电站、电缆沟施工项目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施工时需使用较多的高噪声机械设备,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其源强噪声级最大可达到100dB(A)。110kV架空输电线路和拆除原有线路施工过程噪声主要包括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一般小于80dB(A),且为非持续性噪声。间隔扩建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设备安装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为非持续性噪声。(2)生态环境及土地占用拟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永久占地3813m2,该站站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5古陶镇东城村,西与平遥古城毗邻,东侧相邻岳壁乡阎良村。拟建场地的地貌单元属冲洪积倾斜平原区,场地整体地形较为开阔,无其它军事设施、电台、文物古迹、矿产资源,场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较便利。场地地面标高介于758.01~759.06m之间,高差1.05m(黄海高程系),拟定场地整平高程为759.30m,站址现为一般耕地。施工期新建架空线路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为塔基占地,本工程共新建48基铁塔,塔基占地约为1920m2。拆除工程:拆除旧线路塔杆总数47基,拆除后产生的固废主要有旧塔杆、旧电线、旧绝缘子及拆除塔基产出的弃土石方等,拆除工艺采用人机相结合的方式。拆除的旧塔杆、旧电线、旧绝缘子由建设单位负责回收处置,塔基拆除施工产生的的弃土石方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并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到现有使用功能,杆塔拆除施工作业时间尽量在农闲时期进行,避免损毁沿线农作物。施工便道可利用当地现有道路,不需要新征土地,施工结束后,随着生态补偿或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或消失。电缆线路:新建电缆线路会对原有生态会受到破坏,被永久占用的土地原有植被受到破坏;临时施工占地尽量利用已硬化地面,减少植被破坏,施工结束后对地表及时进行植被恢复或硬化。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内进行,施工量小,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3)废水施工期间的主要废水包括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输电线路施工废水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塔基位于交通不便利的地方,施工中混凝土一般采用人工拌和,产生少量的施工废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用于抑尘;塔基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混凝土一般采用搅拌车运输至施工地,不产生施工废水。施工废水主要是在混凝土灌注、施工设备的维修、冲洗中产生,废水量约6m3/d。本工程施工人员每天最多时约30人,其人均污水产生量按0.1m3/d计算,则废水产生量最大为3m3/d。这部分废水量较小、水质简单,经收集沉淀后可用于洒水抑尘或排入依托居住点排水系统。(4)废气本工程施工期期环境空气污染源主要为各类燃油动力机械在进行施工活动时排放的废气,主要污染物为CO和NOX。施工期燃油机械为间断作业,且使用数量不多,因6此所排的燃油废气对施工点及附近的空气质量产生的不利影响为间断性、短暂性的。变电站土建施工、输电线路塔基开挖、电缆沟开挖、原有线路塔杆拆除和建筑材料运输等施工活动将产生二次扬尘。类比工程实地监测资料,在正常风况下,施工活动产生的粉尘在施工区域近地面环境空气中TSP浓度不大于3.0mg/m3,对施工区域周围50m~100m范围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在大风(>5级)情况下,施工粉尘对施工区域周围100m~300m范围以外的贡献值符合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5)固体废物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其中施工垃圾主要为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变电站基础施工、拆除旧塔杆及架空线路塔基开挖产生的弃土石方。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人均垃圾产生量0.5kg/d计算,最大量为15kg/d。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多可回收利用,拆除旧线路产生的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拆除的旧塔杆等可回收部分均由山西省电力公司回收。电缆隧道开挖产生的弃土石方全部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环评要求塔基产生的弃土全部用于塔基建设或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变电站施工和拆除旧塔杆施工弃方运至环卫部门统一地点倾倒,严禁随意弃置或覆土埋于地下。6.2.2运营期(1)电磁影响110kV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及间隔在运行过程中,在一定范围会产生一定强度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2)噪声110kV变电站运行,主变压器会产生噪声。110kV送电线路及间隔运行对周围的声环境贡献较小。(3)废水本工程110kV变电站设计为无人值守。巡视人员或检修人员产生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用于农业生产。新建的110kV线路运行无废水产生。(4)固体废物本工程110kV变电站运行期间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有:主变压器事故状态和维修时产生的事故油、废油渣,直流系统产生的废旧铅蓄电池。本工程新建的110kV线路工程及变电站间隔扩建工程运行不产生固体废物。(5)废气本工程110kV变电站、110kV输电线路及间隔运行期间,无废气产生。787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基础施工、塔基施工、拆除旧塔杆、车辆等NOx施工期间在土建、临时堆场、塔基施工、拆除旧塔杆、建筑材料的运输等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工地施工废水6t/d经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道路泼洒抑尘。施工营地生活污水3t/d营运期变电站办公区BOD5、氮等/生活污水通过管道排至站内化粪池,采取定期清掏的处理方式,用于农业生产。工频电场工频磁场营运期变电站、输工频电场强度/公众<4kV/m。架空线路下耕地、道路等场所,电场强度<10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废物施工期施工工地建筑材料边角料等/可回收利用的由废物收购站统一收购处理,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旧塔杆由山西省电力公司统一回收。弃土石方/变电站满足场内土石方平衡要求后,剩余土石方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线路剩余土石方用于塔基的平整或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拆除旧铁塔电线山西省电力公司统一回收。施工营地生活垃圾15kg/d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营运期主变压器废油渣少量由省电力公司统一管理处置直流系统废旧铅蓄少量变电站办公区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噪声施工期施工机械声A)昼间≤70dB(A)夜间≤55dB(A)营运期主变压器声不大于63dB(A)昼间≤60dB(A)夜间≤50dB(A)输电线路噪声贡献很小,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可接受其它无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本工程变电站站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古陶镇东城村,西与平遥古城毗邻,东侧相邻岳壁乡阎良村,占地面积为3813m2,为一般耕地。变电站和塔基永久占地、拆除旧塔杆开挖等过程对生态环境将造成的一定影响。架空送电线路经过地区为平地,塔基占地1920m2,附近植被主要为绿化带杨树、柳树、果园以及农田植被等,基本不会引起粮食减产。施工便道可利用当地现有道路,不需要新征土地,施工结束后,随着生态补偿或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或消失。本工程施工营地主要设置在拟建变电站征地范围内,因此,本工程施工营地不占用本项目外的生态用地,对周围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工程新建电缆隧道开挖过程会对沿线生态环境将造成的一定影响,施工结束后,随着生态补偿或生态恢复措施的实施,这一影响将逐渐减小或消失。间隔扩建工程在变电站内进行,施工量小,不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影响。930影响分析8.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8.1.1施工期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环境空气污染源施工扬尘主要来自于基础建设施工的土方挖掘、拆除塔杆、建筑材料的运输装卸、施工现场内车辆行驶。(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施工单位应文明施工,加强和完善施工期的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方案。②施工时,应相对集中配制或使用商品混凝土,然后用罐装车运至施工点进行浇筑,避免因混凝土拌制产生扬尘和噪声;此外,对于裸露施工面应定期洒水,减少施工扬尘。③车辆运输散体材料和废弃物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避免沿途漏撒,控制扬尘污染。④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⑤进出施工场地的车辆限制车速,场内道路、堆场在车辆进出时洒水,保持湿润,减少或避免产生扬尘。⑥施工临时中转土方以及弃土弃渣等要合理堆放,可定期洒水进行扬尘控制。(3)施工扬尘影响分析①变电站施工时,由于基础的开挖造成土地裸露,产生局部二次扬尘,可能对周围50m以内的局部地区产生暂时影响,但土建工程结束后即可恢复。此外,在建设期间,大件设备及其他设备材料的运输,可能会使所经道路产生扬尘问题,但该扬尘问题只是暂时的和流动的,当建设期结束,此问题亦会消失。对变电站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扬尘在采取了上述环境保护措施后,对附近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不会造成长期影响。②线路工程的建设,通过施工管理措施如洒水抑尘、遮挡等可以减小线路施工产生的扬尘问题。③拆除工程:本次拆除的旧塔杆大部分为有水泥双杆,水泥杆拆除施工方案如下:A.拆除水泥杆前应切断接线扁铁,防止吊的过程中扁铁弹开伤人及周围设备。B.本工程需要拆除的水泥杆为15米左右的水泥杆,拆除工艺采用人机相结合的方31式,杆塔的倾倒方向,向宽敞和无设备的方向倾倒。C.吊车在吊水泥杆的时应注意吊点的选择,应吊杆的上半部分,防止水泥杆重心失衡伤人和损坏车辆。D.水泥杆拆走以后,要将水泥杆基础坑填平,压实。拆除工程拟采取如下环保措施:A.拆除工程尽量避开农作物生长期,尽量在农闲时节施工,避免损毁沿线农作物。B.拆除的旧塔杆、旧电线、旧绝缘子由建设单位负责回收处置,塔基拆除施工产生的的弃土石方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并采取植被恢复等措施,恢复到现有使用功C.施工便道可利用当地现有道路,施工场地的开辟要因地制宜,不能滥占耕地、林地。D.对受影响部分场地应及时清理并恢复原貌,施工完毕要认真清理,对废弃的材料要妥善处理。④电缆沟施工电缆沟施工工艺如下图:32电缆沟施工图电缆沟施工拟采取抑制扬尘的措施如下:A.作业前期,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B.对易产生扬尘的堆放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场区内可能引起扬尘的材料及建筑垃圾搬运应有降尘措施,如覆盖、洒水等;C.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对现场易飞扬物质采取有效措施,如洒水、围档、密网覆盖、封闭等,防止扬尘产生。338.1.2施工废水环境影响分析(1)废污水污染源本工程施工污水主要来自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少量施工废水。(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建设工程施工地文明施工及环境管理暂行规定》,对施工废水进行妥善处理,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做到文明施工。②对于混凝土养护所需自来水需采用罐车运送,养护方法为先用吸水材料覆盖混凝土,再在吸水材料上洒水,根据吸收和蒸发情况,适时补充。在养护过程中,大部分养护水被混凝土吸收或被蒸发,不会因养护水漫流而污染周围环境。③本环评建议混凝土采用商混。施工单位设置简易排水系统,并设置简易沉砂池,使产生的施工废水沉淀处理后回用或用于泼洒抑尘;生活污水用于泼洒抑尘或排入居住点。(3)施工废污水影响分析在做好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污水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8.1.3施工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固废源施工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垃圾、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以及拆除的旧设备,其中施工垃圾主要为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变电站场地平整和基础施工及拆除旧塔基产生的弃土石方。原有线路拆除的旧设备主要旧塔杆、旧电线、旧绝缘子等,其中拆除旧塔杆直线水泥双杆28基,直线铁塔5基,转角水泥双杆9基,转角铁塔5基,拆除的旧塔杆及废材料均由电力公司统一回收处理。(2)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在工程施工前应作好施工机构及施工人员的环保培训。②架空线路塔基开挖和拆除旧塔基产生的弃方全部用于塔座基面四周的平整或就近回填;变电站建设产生的土方,满足回填要求后,剩余弃方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③施工过程产生的建筑材料边角料、设备包装废弃物等,可回收利用的综合利用,不可回收的按照要求统一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拆除的旧塔杆及废材料由省电34力公司统一回收处理。④明确要求施工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应分别收集堆放,并妥善处理,及时清运或定期运至环卫部门指定的地点妥善处置。采取上述环保措施的基础上,施工固废基本不会对环境产生大的影响。8.1.4噪声环境影响分析(1)变电站施工噪声水平类比调查根据国内外同类变电站施工所使用的设备噪声源水平类比调查,其中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如下表所示。表15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及场界噪声限值dB(A)设备名称距设备距离噪声源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昼间夜间灌桩机1997055推土机、挖土机191搅拌机1电锯、电刨199变电站施工噪声预测计算模式:①计算某个声源在预测点的A声级LA(r)=LWA(r0)-20lg(r/r0)-△LA式中:LA(r)——点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A声级;LWA(r0)——参考位置r0处的A声级;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m;△LA——各种因素引起的衰减量(包括遮挡物、空气吸收、地面效应引起的衰减量等。)②施工噪声预测计算结果与分析根据变电站的平面布置和施工使用情况,利用上表中主要施工机械噪声水平类比资料作为声源参数,根据上式中的施工噪声预测模式进行预测,取△LA=0dB(A),计算出与声源不同距离出的施工噪声水平预测结果如下表所列。表16距声源不同距离施工噪声水平施工阶段施工机械声源(dB(A))5m20m30m40m50m80m50m200m打桩灌装机999479767470686462结构搅拌机78625653504844423936土石方挖、推土机9172666057545248464240结构装修电锯电刨99746865626056545048③变电站施工噪声影响预测分析由上表可知,在使用推土机、挖土机、搅拌机、灌桩机、电锯和电刨时,白天分别在距离声源10m、10m、10m、80m、20m时满足《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2011)。此外,架空线路铁塔架设工程和电缆隧道施工量较小,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2)线路工程施工噪声水平分析110kV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产生的噪声以及各牵张场内的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一般小于80dB(A),且为非持续性噪声。此外,塔基架设施和电缆施工工量较小,施工时间短,对环境的影响是小范围的、短暂的。随着施工期的结束,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将随之消失。(3)间隔扩建工程施工噪声水平分析本次环评项目的间隔工程,主要包括支架的基础开挖和设备的安装,整个施工过程在站内且时间短暂,所以间隔改造产生的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范围的、短暂的。(4)拟采取的环保措施①降低施工设备噪声,要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使其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减轻因设备运行状态不佳而造成的噪声污染;对动力机械、设备,加强定期检修、养护;②施工现场合理布局,以避免局部声级过高,将施工阶段的噪声减至最小;③运输车辆经过沿途居民区附近时限速,减少或杜绝鸣笛;④为了保护周围夜间有一个较好的环境,禁止夜间(22:00~次日6:00)施工,确因施工需要及其它特殊原因短期内需在夜间施工,施工前要经有关主管部门的证明,在周围张贴告示,表明施工时段,以取得谅解。35368.1.5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生态影响分析本工程拟建变电站所占地为一般耕地,送电线路经过地区100%为平地,附近植被主要为杨树、柳树以及农田植被等,本工程评价范围内不涉及生态敏感区。施工期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土地占用、施工作业引起水土流失等方面。①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永久性占地面积为5733m2,永久占地使土地资源量减少,改变原有土地性质,对土地利用方式产生长期的不可逆转的影响。②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永久占地外,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道路、场地、塔基及拆除旧线路的塔杆及电线等仍需临时占用部分土地,使占地处植被等遭到短期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但临时占地的影响程度轻,并在施工期结束后可逐渐恢复。③本工程输电线路经过地区为平地,施工时施工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对土体的扰动,以及施工废渣等原因,使沿线土壤受到影响,引起水土流失。施工营地:变电站施工营地设置在拟建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征地范围内。输电线路段施工营地设置在牵张场附近。牵张场:本工程牵张场主要利用荒地或空地,施工结束后及时恢复地表植被,因而对生态影响不大。材料场:本项目不单独设施工料场,设置在施工营地内及牵张场临时占地范围内,或就近租用沿线村内民房。施工道路:输电线路段材料运输等施工道路充分利用沿线省道和乡村道路,尽量不建、少建施工便道,以减少临时占地。当现有道路距离施工作业带大于500m且无乡道通向施工作业带时,考虑修建施工便道。道路拟采用单车道和错车道的形式,行车本项目变电站在阎良村西南侧,进出站施工道路利用该村道路。(2)拟采取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根据区域生态功能区划中保护措施与发展方向的要求,应采取有效的生态防护和恢复措施,具体如下:37输电线路塔基区①剥离表土及回覆利用塔基基础施工前首先将塔基区及施工区表土剥离,为给每处塔基施工扰动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将塔基区及施工区的剥离表土集中堆放在塔基施工区,供植被恢复时表土回覆利用。根据现场调查,表土层厚约15cm~25cm,因此,对于表土层厚度大于20cm的塔基区及施工区表土进行剥离。施工结束后,将剥离表土回覆。②场地平整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全面整地,主要针对塔基施工区占地,需达到后期植被恢复及复耕要求。③植物措施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对临时占用的旱地进行原地复耕。施工临时道路区①表土回覆利用道路路基施工前首先将施工区表土剥离,剥离厚度为20cm。为给路基施工扰动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可将剥离表土采用梯形断面(底宽2~3m、高1.5m左右)堆放于路基外缘边侧夯实,同时也可防止路基施工过程中挖填方对下游坡面植被造成破坏。待工程施工结束后,将道路临时占地、施工区占地面积覆土,为植被恢复创造条件。②临时占地全面整地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全面整地,主要针对道路两侧临时占地、道路两侧缓坡边坡及爬山段道路外侧较大边坡。③植物措施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对临时占用的旱地进行原地复耕。施工场地①表土剥离及回覆施工前对施工场地进行表土剥离,剥离厚度0.3m,剥离的表土可堆放于施工生产生活区内空地处,施工结束后,将剥离的表土及时回覆。②土地整治38施工结束后,首先拆除施工临建设施,清理场地,把废弃的材料运到指定地点统一处理,对于土壤中夹杂的废石、砖块等需同时清理;其次进行场地平整,使用推土机对场地进行推高填低,做到挖填平衡,最后平整场地。③植物措施输电线路架设完毕后,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植被恢复。对临时占用的旱地进行原地复耕。在采取上述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电缆沟施工①工程开工前,应对施工场地所在地区的土壤、植被环境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土壤情况提出对策,采取科学的保护或恢复措施,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土壤侵蚀、退化,减少施工活动对土壤环境的破坏和污染。②电缆敷设路径在最短的基础上尽量考虑利用荒地、劣地、废地或已被污染的土地开挖。严格按照电缆施工规范电缆间距和埋深执行,尽量节约施工用地。③施工中开挖的弃土,有场地堆放的应提前进行挖填平衡计算,挖出的弃土暂时无法回填利用的,应堆放在安全的、专用的场地上,同时进行覆盖保护,以免扬尘的发生④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由于地表径流或风化引起的场地内水土流失(如保护表层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⑤对不可再生利用的施工废弃物的处理应符合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土壤和地下水被污染。⑥对开挖电缆沟破坏的植被,造成裸土的地块,有意识的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在施工结束后,尽量促使其恢复其原有植被。⑦尽量利用原土回填到电缆沟,避免其他植被的破坏,做到土方量挖填平衡,,回填必须平整,土堆的越高植被越不容易覆盖。⑧施工后现场清理平整,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油漆、涂料等应回收后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在采取上述临时防护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环境可接受的范围内。398.1.6施工期环境监理项目在施工期应由建设单位与建筑施工单位签订环保责任合同,由施工单位负责场地环境管理。施工期环境监理表见下表。表17施工期环境监理表段监理重点监理项目监理内容监理时间与频率依法工程建设单位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施工扬尘防治实施方案,并提请排污申报。大气环境质量扬尘施工现场定期洒水;建筑材料及土方的苫盖防尘;垃圾运输车辆的苫盖防尘等。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声环境质量声禁止夜间施工,合理布局,避免碰撞噪声,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地表水施工废水设置废水收集池,废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泼洒抑尘。严禁施工废水乱排、乱流。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收集沉淀后用于洒水抑尘或排入依托居住点排水系统。建筑材料边角料等可回收利用的由废物收购站统一收购处理,不可利用部分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弃土石方变电站满足场内土石方平衡,剩余弃土石方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地点倾倒;输电线路施工产生土石方全部用于塔基护坡建设或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施工期生态施工场地施工结束后及时对变电站站场进行平整、硬化,施工临时占地及时清理、按照要求进行生态恢复。施工期常规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其他事故油池事故油池、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按照规程、设计要求,严格做好防渗措施。施工期巡视检查,发现问题后现场及时检查纠正8.2运行期环境影响分析运行期主要污染因子: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噪声。8.2.1电磁环境影响分析本工程110kV变电站和110kV线路运行会产生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本项目各项工程均尚未开工建设。新建变电站:通过类比太原大村110kV变电站可知,平遥城东110kV变电站投运40后站址周围工频电场强度的最大值为kV/m,满足4kV/m控制限值,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为μT,满足100μT控制限值。双回架空线路部分:通过类比夏县~夏禹110kV双回线路,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m为起点到30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电缆敷设部分:通过类比汾东~南畔(南区)110kV电缆线隧道,沿垂直于地缆方向两侧外延5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最大为V/m,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为μT,远小于工频电场强度4kV/m、磁感应强度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由计算结果可知,项目运行期间,双回架空线路从垂直边导线距离0m为起点到30m处的工频电场强度为()kV/m,工频磁感应强度为()μT。运行期的间隔产生的电磁辐射较小,所产生的电磁辐射将维持变电站现有水平。综上所述,线路运行期间电磁环境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规定的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小于100μT控制限值,线路经过耕地、道路等场地工频电场强度小于10kV/m控制限值。8.2.2声环境影响分析(1)110kV变电站声环境影响①设备声源变电站运行噪声主要来自主变压器、电抗器等大型声源设备,一般情况下变电站运行噪声来自主变压器。平遥城东变电站主变拟采用63MVA变压器。根据《6kV~500kV级电力变压器声级》(JB/T10088-2004),主变声功率级不大于88dB(A),1m远处的声压级不大于77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迎国庆度重阳活动方案
- 新春如意万事顺
- 酒庄果酒知识培训课件
- 健康观念课件
- 目标管理办法(许青安)
- 服务供方管理
-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专业英语及科技论文写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东北林业大学《纺织品艺术染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福建省福州市八县一中联考2025年高三4月高考二模物理试题含解析
- 四川轻化工大学《复合材料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自然资源听证规定》(2020年修正)
- 妇幼保健院母婴康复(月子)中心项目建议书写作模板
- 发电机的负荷试验(单机)
- 外架搭设悬挑板上方案
- 绿化机具操作标准作业规程
- 喜利得抗震支架解读ppt课件
-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完整版
- [QC成果]提高干挂圆弧石材安装的一次验收合格率
- 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
- 喜庆中国风十二生肖介绍PPT模板
- YKK、YKK-W系列高压三相异步电动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