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_第1页
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_第2页
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_第3页
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_第4页
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亲儿童亲子互动与生活适应之探讨林雅铃嘉义大学家庭教育所研究生壹、前言面对时代的变迁,台湾的社会结构不断的改变,人们的价值观与家庭观有了多元的想法,因此家庭结构也逐渐在转变中,其中又以单亲家庭上升比例为最高。根据内政部(2001)统计资料显示,单亲家庭成因以「离婚」者比例最高,占60.8﹪。从民国70年的0.83%逐年上升到95年的2.83%,上升了3倍多;离婚对数则由民国70年的14884对,逐年增加到95年的64540对(内政部统计处,2006)。这样的比例增加,也使得面对父母离婚的儿童增加。站在教育的第一线,于教育与辅导儿童时,面临更多的挑战,有些家庭功能不彰的孩童,确实在学习与适应能力上产生较多的问题,双亲家庭与单亲家庭相较下,单亲家庭要在社会上维持充分的家庭功能或许比较不容易,所以容易造成单亲家庭不如双亲家庭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而且因为是单亲家庭结构,所以有可能比较缺乏人手,少了一位家长共同处理家庭内必须做的事:如维持生活、养育儿女及料理家务,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儿童是否能得到身心上的需求满足,确实值得重视。贰、亲子互动一、亲子互动的意义个体从有生命开始就不断的和母体产生互动,接着和父母、家人、朋友乃至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不过这一切接触都要以亲子互动为基础。亲子互动是一种动态系统,必须藉由父母与子女双向的互动,不能光从父母的角度来评定其亲子的互动关系。父母与子女的亲子关系是彼此心理交互反应的相互影响结果,并非单只是父母态度对孩子具影响力,子女行为也将会左右父母对其之管教方式与态度(吴永裕,1996)。二、亲子互动关系对单亲儿童的影响个体从一出生,就经历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少年期等亲子关系发展历程,在这发展过程中,亲子关系的质量,将影响一个人的生活价值观、品格发展、两性交友或婚姻观…等。亲子互动所产生的亲密感与支持度对一个个体的情绪稳定、性格成熟度也会有所影响,这些都关乎着个体日后生活的幸福。换句话说,生命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的亲子互动关系,对子女的身心健康、生活态度、价值观与人格特质将有莫大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型态是否会影响亲子间的互动质量,以下按单亲父母教养态度、单亲儿童的问题、单亲家庭亲子互动的优势来说明。(一)单亲父母的教养态度单亲家庭中不良的互动关系,常是造成儿童问题的主要因素。父母如果表现排斥或拒绝的态度,儿童就得不到适当的指导与保护,因为享受不到亲子间的温暖而产生感情的飢渴,直接影响到安全感、自尊心的养成(杨妙芬,1995)。1.单亲父亲王锺和(1993)针对我国不同类型的单亲家庭中,父母管教子女方式的研究中发现,不论是因母亲死亡或离婚而形成的单亲家庭,子女觉得父亲最常采用的管教方式多半是忽视冷漠。亦即单亲父亲平时较少向孩子表现关爱与亲情,和子女所做的沟通或互动也不多。谢品兰(1992)发现,单亲父亲的亲子关系呈现较多的放任、过度保护或补偿的教养方式。这种现象,可能是和父亲在原来家庭中扮演较偏重家庭外的工作,对亲职一直参与不多有关。2.单亲母亲单亲母亲采取的子女管教方式和形成单亲的原因不同而有差异(王锺和,1993)。因父亲死亡而形成的单亲家庭,母亲常会对子女采取「开明权威」或「专制权威」的管教方式。前者认为自己应该坚强的负起母兼父职的重要职责,跟孩子的互动上,也尽量付出孩子所需的关怀。后者是将先生的死亡视为个人重大的失败,这会降低别人对自身的评价因此将高期望、高压力加诸孩子身上,以赢回受肯定的地位。因夫妻离婚而产生的单亲家庭,母亲最常采用的管教方式也是「忽视冷漠」,因为这样的单亲妈妈多半工作忙碌,身心疲惫,加上离婚后的心情沮丧,也常使她们无法专心照顾这些急需得到关心的孩子。当单亲家庭的母亲因家庭经济的压力而迫使其不得不减少照顾子女的时间,因而造成「母亲缺席」的情境。在心理情绪适应方面,单亲子女常觉得孤单、没人了解、缺乏安全感、胡思乱想、心情不好、乱发脾气(谢品兰,1992)。(二)单亲儿童的问题许多研究证实,单亲家庭确实会对其子女的成长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生活适应困难、自我概念低落、行为困扰、人际及社会关系困扰等问题(李文钦,2003;谢品兰,1992)。所以杨瑞珠、林秀娟、李玉卿(2000)等人将单亲家庭对儿童生活适应的负面影响做整理分析,发现下面五项问题:单亲儿童角色过度负荷与角色界限混淆;学业成就低落;单亲儿童较难建立清楚的角色认定及和异性之间的关系;情绪困扰问题;社会适应上的困难等五点。不过在吴永裕(1996)的研究中却指出:单亲家庭所产生的问题不同于双亲家庭,但不等同「问题家庭」,也许较易形成较差的亲子关系,使儿童在学习适应上产生较多的问题、行为困扰。可是单亲家庭若能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提供安全及情绪上的支持,则单亲就不见得是危机了,「亲子关系」的影响,远甚供给孩子所需要的协助,渐进式的让孩子负起更多的责任。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阶段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对子女而言,父母是否能为孩子着想并且在实际行动上达到符合子女身心需求的目标,才能帮助子女成长、茁壮,成为一个可以独立自主、面对不可知的未来的独立个体。叁、生活适应一、生活适应的意义所谓的生活适应(personaladjustment)是指个人和环境之间取得协调均衡关系的过程,这种关系建立在个人与其所处环境间的交互作用上,因为每个人种会为满足其需要,以及达到期预定目的而不断努力,同时又常受到环境所加之各种压力,要求其依循某些方法而行;因此适应实为一动态过程,包含个体、环境、人格特质三者间取得调和之互动过程(王锺和,1986;张春兴,1996)。二、生活适应良好的指标从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良好适应的个体在各方面都能持有和谐平衡的倾向。(一)Arkoff(1968)曾归纳出四个适应良好的指标:一、快乐与和谐:指个人对现实情境有幸福、满足感,同时能与环境维持均衡关系;二、自我关怀:指个人能够自我了解、自我接纳、自我认同、自我开放、自我尊重等;三、自我实现:指个人能发挥潜能并实现符合某一发展阶段的任务,且其行为与人格能够维持一致;四、适应现实环境:指个人能够正确知觉外在环境,使自己自由、快乐的达到社会期望。(二)Kaplan和Stein认为良好的生活适应要具备:一、能了解自己的需求;二、尊重别人的需求;三、富有弹性及挫折容忍力,对于行为能够有所选择等三个标准(引自李文钦,2003)。(三)吴武典(1978)说明一个适应良好的人,通常具有下列特征:一、正向的自我概念;二、适当的表同他人,而不因此失去自我;三、面对且接受现实;四、知觉场地富而可用。(四)刘焜辉(1982)认为适应良好者的标准有:一、乐观;二、正式现实;三、有理想,生活有希望;四、自信信人;五、自尊尊人;六、自助助人;七、能够控制、发泄情绪;八、能够协调欲望或要求;九、具幽默感;十、对人、事、物有兴趣。综合以上所见,一个具有良好生活适应的人需要具备正向、正确的自我概念,并且能够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体验生活的意义与价值,对于他人的生命和需求给予尊重,最后要善控自我情绪与他人共处,并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三、影响生活适应的相关因素根据Erikson的理论,儿童时期的发展正处于「勤奋进取─自贬自卑」阶段,此时其发展顺利者,则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否则将造成发展上的障碍,导致缺乏生活的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因此儿童时期关乎青少年阶段的发展,前期是后期发展的基础,想要有一个健康均衡发展的个体,需要具备完善的生活适应能力。随着社会不断的变迁,儿童的生活适应问题也逐渐受到民众的重视,一个适应良好的人才有办法面对未来的各项挑战,不管是学业或工作还是人际交往等,想要拥有幸福与成功的生活,跟一个人生活适应良好与否有着很大的关系。以下就单亲学童所处环境包含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人际因素等四方面来加以探讨:(一)个人因素根据缪敏志(1990)的研究发现:由于单亲前家庭社经地位的低落,单亲后家庭收入的减少,缺少重要认同楷模,家庭压力增加,家庭互动减少及人力不足等因素将造成单亲儿童个人适应的不良。郭明堂(1990)则指出家庭状况的改变最受影响的是便是幼小的心灵,尤其父母离婚或是死亡,对孩子来说是个创伤经验,影响儿童的生活适应。在亲子关系上,如果父母对孩子缺少关心或互动不足,子女可能会缺乏安全感,进而感到无助自卑,就像Erikson所说的,呈现较多自卑退缩倾向。(二)家庭因素生活适应是否良好和个体人格的特质与经验息息相关,国小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而家庭正是儿童生长过程中重要且具有影响力的场所,此时家庭功能的重要性更是不容小觑了。由于家庭因素种类繁多,依亲对象、单亲成因、亲子关系、父母管教态度及家庭社经地位等,皆会对儿童的生活适应构成影响。余启名(1994)的研究指出单亲儿童之生活适应各层面均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在「个人适应」部分,单亲儿童之个人价值意识、个人自由意识、相属意识、退缩倾向及神经症状,均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在「社会适应」部分,单亲儿童在社会标准、社会技能、反社会倾向、家庭关系、学校关系及社会关系均显著低于完整家庭儿童。(三)学校因素家庭和学校是学童生活中所处时间最多的两个地方,这两个地方均会对其个人人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力,家庭是扮演人格塑造起点的角色,学校却也可能扮演改变人格的角色,所以学童在学期间所得到的讯息或经验都有可能反映在日后甚至成人后的行为模式上。所以学校和家庭之间应该结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支持系统,以利儿童获取最好的支援。(四)人际因素一个人是否被他所属的团体接纳,对其人格养成与生活适应一定有所影响。学校是儿童所接触的一个小型社会化环境,长时间与师长和同侪相处,其行为发展也会受这个环境影响。不论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或是人际因素,皆对学童的生活适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为人父母或师长,都应该对孩子采取民主、关怀、同理、鼓励的态度或方法,让孩子有一个正向的学习楷模,并且快乐、健全的成长,这样才能对其生活适应产生正面、积极的帮助,避免造成以后的遗憾。肆、单亲家庭面临的困境单亲家庭结构对学童生活适应存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单亲并非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而是单亲家庭于实际生活中常遭遇到下列的困境:(一)经济上的负担根据内政部(2001)台闽地区单亲家庭状况调查结果发现,单亲家长在生活适应方面认为「严重」困扰者,分别为「经济问题」,占36.7﹪、「工作、事业问题」,占21.4﹪。一旦面临这样的生计问题,亲子间的互动不免产生疏离,以致影响亲子间的感情。(二)亲子关系的调适在一般双亲家庭的运作,通常是由「人父」和「人母」两个角色,共同合作完成生计维持、子女照顾与养育、家务事、重要决定等亲职任务。变成单亲家庭后,两个角色的任务,都合并于女性单亲或男性单亲一人身上,形成角色负荷的压力和角色不熟悉的困境,因此不论男性或女性,大部分单亲家长都感受到照顾和教养子女两方面的双重困难。(三)社会支持与活动参与单亲家庭的社会支持网络比成为单亲家庭以前要缩小许多,他们最常来往的社会网络是自己的父母,其次是同事、亲戚、邻居等。但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单亲家长仍是过着相当孤立的生活,社会参与及使用社会支持并不活跃。(四)身心适应方面的困境从变成单亲之日开始,单亲家长必须独自面对新角色及新生活所带来的种种生活压力,例如居住安排、子女监护权、就业或转业、经济压力、子女教养的担忧、人际相处的困扰、工作事业等多重的生活问题,因而或多或少都曾感觉到心情沮丧、寂寞、孤立等情绪低潮,甚而演变成较严重的人际交往困扰。伍、提升亲子互动质量一、注重亲子沟通不管有多忙,都要找时间与孩子说说话,并且让孩子知道自己忙些什么。亲子沟通要顺畅并非是大人说小孩子听的方式,不断的说教或训诫只会让孩子想逃离现场。学习放下身段,当孩子的朋友,聆听他的心声,不仅适用一般家庭,更是单亲家庭要学习的沟通方式。对孩子所谈的事情表达关心或兴趣,如此孩子才会喜欢主动将自己的生活与感受表达给父母知道。二、正确养育的方式与态度─适当的鼓励与期许单亲家庭的孩子比正常家庭的孩子缺乏归属感与安全感,感情较脆弱,害怕失去爱,容易对人生感到沮丧、怀疑而失去信心。因而,父母应给单亲孩子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尤其是感情上的支持。对于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现可以给予口头或实质的赞美和增强,不要视而不见或认为理所当然;对孩子的期许要视其发展与适应状况,避免不实际的期待或过分要求孩子尽快适应与成长,形成孩子的挫折感和莫名的压力。管教以爱为前提,以关心为出发点,配合父母本身的身、言教,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与行为。三、参加亲子成长团体,增进人际交往父母本身应该敞开心胸,多与外界接触,除了保持与昔日的亲朋好友联系外,也可参加类似各机构举办的亲子成长营、单亲家长成长团体,以获取一些支援或讯息。扩展人际支持系统,除了可以维持生活稳定以外,还可以增强亲子的社会适应能力,袪除退缩倾向的行为;参加亲子成长团体,透过精心设计及有经验且专业者的带领,可学习亲子沟通、互动技巧,以利亲子互动质量的提升。四、主动与学校联系,了解孩子的情形父母要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业成就、同侪互动情形、日常行为表现等状况,和老师配合,积极辅导或鼓励孩子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或人生态度。学校方面则应建立协助单亲学童家庭的亲职教育网络,以加强协助单亲学童家长,例如「子女教养」、「亲子调适」等面向。所以,推展单亲家长的亲职教育,必须藉由家长与学校两方面齐头并进的方式,方能由根扎起,一起成就。陆、结语成为单亲家庭必须经历一段心理社会转换过程,这个时期可能要面对心理状态最为混乱的时候。在人类的生命周期中少有事件如婚姻状况改变,使得个人需要在日常活动、责任负担、生活习惯上做这么多的变动与调适。因此单亲家庭必须改变其原有的行为模式、接受新的角色(身兼多职),才能与社会环境达成平衡状态。然而原本我们所担心的生活适应问题,却可藉由亲子互动的质量提高,父母、师长或朋友实质上或精神上的支持来弥补家庭结构的不完整。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更是对孩子心理社会发展有正向的影响力,也是孩子生活适应力的基础。参考文献王锺和(1986)。适应与心理卫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