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中的呐喊_第1页
绝望中的呐喊_第2页
绝望中的呐喊_第3页
绝望中的呐喊_第4页
绝望中的呐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绝望中的呐喊萧红临终时说:“我一生最大的痛楚和不幸,都是由于我是个女人!”这句话沉重地道出了萧红孤苦一生的缘由所在,也表达了萧红对女性所受不对等待遇的抵挡和呐喊。萧红的一生,除了童年时代和祖父在家乡后花园有过一段幸福时光外,都是在漂泊流离中度过的。悲剧的形成纵然有民族灾难和阶级压迫的影响,更重要的却是源于身为女性的她接连遭遇到男权社会和男性的压迫与损害。饱受性别之苦的萧红逐步熟悉到男权社会的残忍和不平,内心萌发了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在她的《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作品中大胆地为自己及全体生活在苦难中的底层女性发出来自灵魂深处的愤懑和呐喊,显示出同时代女性作家所没有的,对于中国社会、中国女性的彻悟和悲悯。可可惜的是,在抵挡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萧红和她的女仆人公们真正走上自主自主、自尊自强的道路。留给她们的,不是如萧红般痛楚、绝望地死去,便是如金枝般迷惘地在中国大地上重复着古老传统的奴役生活。面对父权制布局的社会秩序,她们抵挡呐喊过,她们也尝试着察觉自我,力图变更自己的边缘地位,但千年来的历史心理积淀和内心深处的屈从最终导致她们徘徊不前,酿成一出又一出悲剧。

一、女性苦难命运的表示

在萧红短短的31年生命历程中,和她性别相对的“男人”,是她生活的重心,也是她人生灾难和悲剧的制造者。幼年的她,由于是女孩子的起因,受尽家人的冷眼和虐待。祖母曾用针刺过她,母亲也不热爱她,父亲对她那么是贪婪而没有人性的。孤独落莫的她从小就体验到女性的不幸和男权的可怕。“母亲也不是穷人,也不是老人,也不是小孩子,怎么也怕起父亲来呢?我到邻家去看看,邻家的女人也是怕男人。我到舅家去,舅母也是怕舅父。”上中学时父亲武断地给她定下一门婚事,迫使她离家出走,更让她生出对父权制社会的不满。萧红如娜拉般大胆地走出父亲的家园,等待着她的却是男性的伤害、爱情的失落和抗争的失败。不断积淀的性别苦难促成了萧红女性意识的产生,驱使她始终以女性视角和女性体验为切入点来关注女性的生存状态,透露女性艰苦的生存真相,为这些挣扎在生存与死亡之间的女人们发出愤怒的呐喊和抵挡。

坎坷的人生体验抉择了萧红选择宏大底层女性为书写对象,她笔下的女性多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寡妇、农妇、乳娘、童养媳等形象。她们不仅面临着和男人一致的社会危难和贫困饥饿等多重攻击,更要承受男权的压迫与磨折。萧红用她那明丽细致的女性笔触描摹了一幅又一幅凄凉血腥的女性生命景观图。

有过两次生育体验却未曾感受过母性之乐的萧红基于切身体验对男性一向歌咏的生育话题加以质疑,以往掩盖着美观光环的生育在萧红这里呈现血腥和残忍的一面。萧红往往将生育和死亡连在一起,生是非人的生,死是非人的死,“生辰”在年轻产妇的身上很快会变成“死刻”。

萧红第一个短篇小说《王阿嫂的死》,述说的便是底层妇女王阿嫂在遭遇张地主的一脚狠踢后难产而死的故事。《生死场》中萧红更是触目惊心地描写了女性这种毫无价值的生育和死亡:金枝在丈夫欲望的动作中难产了;麻面婆大喊着要剖开自己的肚子;李二婶濒临死亡的绝境;五姑姑的姐姐被难产磨折得痛楚不堪,醉酒的丈夫却喝令她拿这拿那,将长烟袋投向她,把一大盆冷水泼在她身上。女性的生育在这里变成了“刑罚的日子”,她们和动物们一起忙着生产,“温和的季节,全村忙着生产”,产婆洗着会哭的孩子,而“窗外墙根下,不知谁家的猪也在生小猪”。生命的诞生失却了以往的宏伟和幸福,呈现出非人性和动物性。而作为人类的女性在生育时除了饱尝动物般的生育之苦外,还要承受男人的指责和打骂,在死亡边缘徘徊的女人们仍逃脱不了男性的欺压和凌辱。

在传统社会和文化体制中,女性只是男性价值的证明,是性的符号和工具,女性的自我价值是完全缺席的。萧红以冷静犀利的笔触给我们呈现了传统男权社会中女性动物般的生存状态和非人生活,透露了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冷漠和残忍,为浸泡在血泪之中的女人们发出了愤怒的呐喊。

二、男性权威的消解

萧红藉女性苦难命运的表示向男权社会提出尖锐的批判,表现出猛烈的女性意识。与此同时,她还经常将矛头直接对准女性悲剧的制造者们,消解他们的男性权威,解构他们对女性,的文化定位与意识模范。

散文是作家心灵真实的记录,萧红的散文中常见对男权社会的尖锐批判和指责。萧红对男权社会和男性的批判更经常渗透在小说中。《呼兰河传》里,萧红在批判指腹为婚的封建恶习时把笔锋转向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

在对男权社会加以无情抨击的同时,萧红更领会地看到男子形象的委琐和丑陋。萧红笔下的男性大多平凡卑微,他们或形容委琐、自私无能,如《生死场》中的二里半、《逃难》中的何南生;或粗暴残忍、冷酷无情,如《生死场》中的成业和月英的丈夫;或胆小怯懦、苍白愚钝,如《小城三月》里的堂哥、《后花园》中的冯二成子等等。更为突出的是萧红后期作品中倾力打造的男性形象――马伯乐,他是男权社会中病态国民的代表,其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空虚无能、自私苟且。他的空虚主要表达在废话连篇、言行不一,他的抗战宣言空洞无物,他的反洋理论在现实生活中变成了崇洋媚外。他自私无能,遇到任何事情永远只想到自己,一生依靠父亲和太太生活。他欺软怕硬、苟且偷安,买米的时候抢到女人前面,逃难的时候还不忘和王小姐闹一场恋爱。这样一个卑琐空虚、自私无能的苟活者形象的构建既是萧红以个体为视角对国民劣根性加以扫视和批判的表现,同时也传达了萧红对男权社会的质疑和男性权威的解构。

三、抗争之路的徘徊

在一个男性中心的社会里,女性的历史是被扭曲的、被压抑物化的历史。“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身份和行为都有严格的模范和界定,而女人那么在强大男权文化的统治与遮盖中,逐步将这种外在强制性规定内在化、心理化,从而心甘情愿地扮演为她规定的角色。萧红清楚地熟悉到这一点,她痛切地察觉女性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同样是她们悲剧性命运的缘由之一。萧红曾颇有感慨地说:“我是个女性。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疏的,而身边的累赘又是笨重的!而且多么厌恶呵,女性有着过多的自我牺牲精神。这不是大胆,倒是怯懦,是在长期的无助的牺牲状态中养成的自甘牺牲的惰性。……不错,我要飞,但同时觉得……我会掉下来。”作家本人的体验便是很好的例证。一生屡遭男性损害的她深悟男权社会的不平和黑暗,也不断向男权社会和男人们提出尖锐的批判,发出愤怒的控诉。但另一方面,萧红却不断重复着被男人放逐和坑骗的道路。究其根源便在于萧红意识深处的女子依附心理,从传统文化逃离出来的她终究不能完全割裂与它的血脉关系。而萧红缺少父母之爱的童年以及被父亲放逐的体验更让她渴求男性家园的庇护,“我就向着这‘和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一方面是惧父、厌父,另一方面在内心深处却又渴望父爱,这从她后来和鲁迅的交往中便可以看出。她在鲁迅身上找到了她多年寻求的理想特质――睿智和热忱,这是一个梦想父亲的典型,鲁迅也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了这个角色。这种惧父/恋父情结成为她成长史中更为冲突和繁杂的创伤性情境。

在扫视女性自我羁绊的同时,萧红察觉女人们不仅被动地成为男权文化的牺牲品和殉葬品,更有意无意地成为男权文化的帮凶、伦理道德的保卫者。《呼兰河传》中小聚合媳妇和王大姐惨死的直接理由便是同性的摧残和冷漠。这些女人们对小聚合媳妇和王大姐奇怪的言行深为反感,竭力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法则”来改造她们,结果两条鲜活的生命早早地逝去了。萧红和她笔下的女性们始终没有走出男权的阴影,她们如故延续着或无知或有知的悲剧性命运。

萧红的一生历经坎坷与磨难,从个人惨痛的生命体验中萧红生长出猛烈的女性意识,她以表示中国底层妇女的苦难命运向男权社会提出猛烈的指控和抨击,她以男性卑琐、丑陋形象的塑造消解男性权威、抵挡男权社会。但男权中心社会的强大、女性积弱心理的存在以及萧红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