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舞生命潜能成长与转变_第1页
拥舞生命潜能成长与转变_第2页
拥舞生命潜能成长与转变_第3页
拥舞生命潜能成长与转变_第4页
拥舞生命潜能成长与转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创造价值!拥舞生命潜能目录

出版缘起

胡因梦序

刘秋凤序

前言

第一章生命潜能

第二章我是一切的根源

第三章察觉

第四章智慧的殿堂

第五章烦恼即菩提

第六章原罪(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第七章真爱

第八章成长与转变

第九章拥舞自然

第十章如来

后序

见证与分享

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发展史

出版缘起

回溯一九六年的美国,在自由思潮、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工商业进步到某一个阶段以后,开始兴起一种省思,许多人开始往自己的内在探索,科学界、心理学界、人类行为学界、社会学界……无不加足马力,对人类的生命过程做一次大反刍;之后,加上对东方哲理的接触与体认(如:中国的老庄思想、印度的瑜珈哲理……),东西文化结合下,使得这样一个‘注重内在省思’的运动,益加蓬勃。这股风潮后来被称为‘人类潜能发展运动’(TheHumanPotentialMovement),由加州迅速地扩展到美国本土、东岸、欧洲而到日本。日本是亚洲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大约七年代也兴起了这股风潮。

国内在最近这几年,有许多机构引进许多自我探寻、开发潜能的课程,我们可以预见这股潜能运动的风潮,即将在国内兴起。在西方甚至有预言家表示:二十一世纪将是新人类诞生的世纪,所谓的新人类并不是人类的品种改变了,而是人类有更多的潜在能力被发掘出来。

在东方古老的学说里面,哲学也好,思想也好,有许多对人潜在能力的学说,在西方心理学的领域上,透过科学实验的方式,发展出让人得到更多的自由、更宽广的思想空间,更不受束缚、更有能力去面对生命里的种种状况,在思想、心灵、情感、肢体方面,也更统合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换句话说,人类能力未知的部分,逐渐地被发掘出来了。身、心、灵统合为一的新人类,将在二十一世纪诞生。

我个人在多年前头入开发人类潜能这个运动,并且在一九八六年创办了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在一九八八年创办了中华民国潜能开发协会,四年多来,我曾经跟一万多个人一起相处和他们共同研究自己的潜能开发与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发现我们需要一套完整的资讯来跟社会大众接触,让社会大众能够透过这样的管道,跟自己的潜能有初步接触的机会,在自己潜能发展的领域里去扩张自己生命的可能性。我想,这是我发行这套书籍最主要的用意,而我更希望透过这系列的书籍,协助更多的人有机会认识自己的各个层面,与自己做最深、最直接的接触。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台湾在这四十年来,缔造了经济的奇迹,在物资文明上的发展,可说是淋淋尽致,可是在精神生活的层面上,如果我们来省思一下,到底我们目前的社会状况、人的心灵,是成长了呢?还是退化了?对许多人来说,外在的价值标准和别人的评价,早已经远远超过了自己对自己本身的肯定。我们从小到大所接受的教育,也没有教导我们注意自己的内在与无限的潜能接触。所以,金钱游戏盛行——大家乐、六合彩、股票市场狂飙、房地产炒作,甚至有许多人为了成名不惜冒险,为了财富不惜以身试法,造成了目前混乱的社会状况。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成立以来,不停的提供现代人另一个思考空间、生活方式。当然,我们并不反对物质生活的丰足、追寻成功与享受,但是我们非常盼望能跟更多的人分享生命里更宝贵的层面,那就是自己生命的深度、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也让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能够有更真实、更和谐及更深入的关系。

在我们身旁,我们很清楚的看到一些朋友愿意用他们赚取的财货,去换取自己心中不曾注意、失落的部分。他们在过程中的挣扎及用心,令我们深深感动。盼望这系列书籍的发行,能做一个抛砖引玉的动作,让我们一起投入‘中华民国人类潜能发展运动’!

胡因梦

潜能开发是意识演化金字塔的中层,它是自卑恐惧的个人领悟圆满空性的必经过程。把潜能开发归纳于中层,是因为它属于积极思考的范畴;积极的意识形态中仍存在着强烈的自我感,只要还有自我感,内心的恐惧和不足就必然存在。要想攀升到金字塔的顶端,必须认识消极无为之道;亦即老庄思想和佛法的精髓,并且将其实践于个人修为中。对大部分人而言,潜能开发的积极之道确实能建立自尊、自重和自信,小我必须转化成大我,才有能量承担无我的境界。

做为一名治疗者和精神导师,他必须有充沛的热情、精力、同理心和敏锐度;他不但对自己要有深入的认识,还要给自己和别人犯错的自由;他要有能力扩展学生的自我意象,把权威还给学生,让自己也有机会教学相长,同时还要能觉察内心最微细的想要操纵别人的权力欲。

许宜铭先生是一位具有潜力的治疗者、热情的老师,他以个人丰富的人生历炼、坦诚的勇气和聪慧,与一万多名有心成长的学员互相扶持,笔者虽未参与他的研习会,仍可想见生命交会时的悸动和火花。

欣见潜能开发与新时代运动在台湾萌芽,这样不否定世俗、不否定欲望、不否定烦恼的认识自我之道,是目前充斥着迷信、臣服、倚赖外力和欠缺创造自由的台湾所正需要的。

刘秋凤

在得知要为许宜铭老师即将出版的书写序时,不禁莞尔的摇头,心想:他一定不知道我平日里文字的作风较流于辛辣批议之专栏性质,歌功颂德全然不会,但每次落笔时的心情总以打破粉饰太平的假象为期许。而对于许老师多年来推动心理探究和潜能开发的工作热诚,确感受这中间路程的用心和维艰,现又觉察出身、心、灵,平衡和谐的必然必要,而步入灵修的领域,我们也都怀抱着极严肃的关心和注意。

就心理学和哲学的探索层面而言,从中是可以了解到很多被暗藏在心灵角落的真相,及某些意识投射下所展现的行为,从纯性的思考确可衍成出许多的理论派术,但终无法为生命寻企出一个结实的答案和光正的意义,再者人类最难转化调服的是感情(情绪)那一面,尤其在传统的集体意识和教育包袱下,又往往更偏向着负面惯性的思考和行径活动,以致于很多的情况是发生于理论上绝对是清楚了然,在情感上却跟不上脚步,成为知行分裂,内心的冲突矛盾和人格的落差日益严重,有多少人是在里外不一的对立中却不自觉或自觉而无法可度的呢?这也就是佛家所谓的‘无明习气’了。

更令人担忧的是有太多的领导人物分布于各个阶层、各种的界域内,将其所熟谙的心理学技巧运用为操纵摆布他人的利具。这不啻是其门徒追随者的悲哀,也是一项公众的危机。因而,凡是发愿利助他人者,必然要进入灵修以求反观自性,方能用一股和谐无我及不求功利的能量去和有缘的朋友们一起去探究这未知又广阔的精神领域。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进入了更深层的灵修功课时,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那揭除层层面具以便面对生命真相的那个过程,它的进行和身份背景、口号技巧、时间长短皆无关乎,纯然的是藉由对每一刹那情绪纷飞的微细观照,及对世间万象的互相引动模式都有着清晰的觉查洞见,不被其转,不被己骗,换言之,是建立在解构重组不断的交替和朝圣叛教轮回的颠覆中而凝集的体验,这等宝贵的学习过程是必须由自己千山独行的去领会,绝无法假他人之口来证得的。

然而,有了地图索引会走得较安全,不致误入歧途。那许老师愿意以他的热诚来服务有心的朋友们,且希望结合有识之士一同来为这新时代成就些引领的冲激力量,开发真、善、美的生命潜能,确是值得鼓励支持和共同参与的。让我们用爱来互相疗伤和抚慰那曾受创的心灵,并有足够的勇气打破旧有的价值观,重新建立一个爱生惜福的净士。前言其实这本书书的形成成已经蕴蕴酿好几几年了。许许多学员员上完课课,在感感动之余余,不停停地问我我为什么么不将这这些资料料整理成成文字??

这几几年来,一一直觉得得生命的的经验是是属于个个人的,而而我无法法用语言言文字将将之传达达出来的的原因是是,一一方面总总觉得语语言文字字没办法法真切的的表达出出智慧的的领域及及对生命命的经验验与体会会;一方方面也担担心如果果大家只只藉着认认识文字字而让自自己对这这方面的的理解停停留在头头脑、知知识层面面,反而而会形成成自我成成长、开开发潜能能的障碍碍,这会会使得许许多人自自以为已已经懂了了、明白白了,但但事实上上却无法法真正进进入自己己的生命命,反而而耽误了了与自己己更真实实的接触触。三方方面也担担心自己己在走过过这条路路时所碰碰到的经经验;有有些过程程与现今今传统文文化、宗宗教人士士、卫道道人士所所抱持的的态度有有很大的的冲突与与对立,使使得曾经经在这条条路上学学习过的的人,受受到冲击击、压力力甚至责责备。再再者因过过去常见见自己不不是专业业出身,因因此总不不敢提笔笔。但这这八年来来我为自自己的成成长投入入难以言言喻的专专注;我我曾与一一万多位位学员共共同修习习生命的的课程,几几乎每周周都参与与二~四四天的工工作坊,所所带的工工作坊也也已超过过三百场场,更带带领过数数千场三三小时的的迷你工工作坊。再再加上自自己每个个月都赴赴日本参参加三年年完形治治疗师的的培训,每每年亦至至美国进进修,所所以渐渐渐摆脱自自己‘非非专业’’的桎梏梏。这八八年来自自身渐进进的成长长,使我我看到了了‘本质质’,而而不是表表相的‘‘专业’’,因而而确信自自己已可可超越许许多‘专专业’人人士所看看重的‘‘知识’’与‘学学术’。再再加上直直到最近近,我重重新对人人性、对对人本质质的智慧慧有了更更深的信信任,自自己也能能愈来愈愈随缘,生生命的领领域更加加宽广,才才逐渐消消除了这这种担心心。这六六年来,真真善美生生命潜能能研修中中心渐渐渐成熟,接接触过课课程的学学员人数数也愈来来愈多,大大家逐渐渐凝固成成一股足足以接受受冲击的的力量;;也因著著研修中中心的课课程段落落分明,对对人的协协助与中中心思想想逐渐确确立,所所以现在在才有足足够的勇勇气出版版这本书书。

另另外国内内的潜能能发展运运动正在在萌芽,我我们即将将可看到到它的蓬蓬勃发展展。但许许多人对对‘潜能能开发’存有有误解,单单方面的的去发展展自我催催眠、自自我暗示示,认为为这些就就是开发发潜能,因因而对人人造成莫莫大的伤伤害。近近几年来来,也有有许多传传销公司司、企业业组织里里负责教教育训练练的主管管来到中中心学习习,但但他们的的目的只只是要学学会这些些技巧,将将它们用用在组织织的发展展上,而而不是抱抱着真正正敬重人人心、热热爱生命命的心理理。我非非常担心心这种被被带出去去的‘模模仿’会会对人造造成伤害害,因此此更觉得得有责任任要把‘‘生命潜潜能’清清楚地介介绍给大大家,让让更多人人了解在在发展潜潜能的路路上,该该如何保保护自己己。同同时这本本书也是是为中心心早期的的学员们们提供一一套更完完整的支支持系统统,并且且藉此再再一次确确定什么么是自己己要走的的路,让让我们重重新一起起再往前前迈进。

也盼望此书的问世,能协助更多人在潜能开发的道路上、在成就自己生命、发展自己人生的过程中,能得到更多的自在,真正得到自由、快乐与智慧。

这本书并不是我个人的创作,而是在描写生命中本来就存在的真相;我只是透过生命的体验,把这八年来自己习得的与教学过程中一些经历如实写出,它是宇宙之间本来就存在的,只不过是透过我的生命,将其呈现在读者眼前罢了!

然而事实上,它也是属于你生命的一部分!

如果你曾经对自己的生命投注许多心血,但却仍有些关卡无法穿越,或许本书能帮你有所顿悟,生命因此而豁然开朗、突破障碍;也或许有人在无意间翻到这本书,因而引发他想探索智慧殿堂及更真实认识自己的契机。纵然对某些人而言,这本书或许只会停留在头脑层面,变成他们的知识,但如因他们的散播而使更多人下定决心要往学习、成长的路子走去,这也很好。也或许有人看了本书会不以为然,心里有抗拒,但我相信:凡走过的必留下足迹,这些抗拒与重冲对他们未来的生命与智慧必然也会留下影响。

盼望这本书能协助你一窥生命潜能的奥秘。不过我只能在头脑知识的层面上给你文字的介绍,如果你想真正与自己生命中无限的潜能接触,只停留在知识的层面是不够的,盼望你不只是了解它,而是向更深、更内在去探索,让生命为你成就大智慧。

祝福你,开始迈向生命的旅程。

第一章生命潜能

小时候,我生长在台湾的东北角。每当在一片宽广的空地上,搭起一座帆布做的彩色房子时,就是所有小孩最兴奋的时刻。当许许多多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生命聚集到我们这个小地方时,全家大大小小都会赶到这个彩色、巨大的帆布房子里,看它们表演。

这个表演团里,一定有一种身体巨大的动物,它有两片大大的耳朵、粗壮的身体及双腿、长长的鼻子,还有一对极长的牙齿。它们有巨大的力量,可以做许多不同的表演。然而在它们没有表演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到它被一根麻绳帮在木椿上,很温驯、很乖巧地在被限制的有限范围内活动。

回头想想:这只动物原本应该在它生长的地方——非洲——一片大草原里自由地活动着。可是在它大概只有一岁的时候,人类为了捕捉它、为了将它卖给马戏团,因此设下了重重陷阱追捕它。终于,它掉进了陷阱。虽然那时候它的身体比现在还要小几十倍,力量也比现在要小几百倍,可是现在在它脚上的那根麻绳,在当时无论如何是绑不住它的;即使在它如此幼小时,人们也必须要用粗大的钱链、藉着深埋在地下的木椿才能困住它。即使如此,只有一岁的它,因为拥有木质上的自由动力,所以纵然知道脚上的铁链无法挣脱,它会一次又一次不停地往前冲,怒吼着、哀号着、挣扎着,一天、两天、三天,它腿上最粗韧的皮肤迸出了鲜血,但是向往自由的天性使它依然要挣脱那巨大的铁链。一天又一天,鲜血不停地流,声音也喑哑了,它放弃了挣扎,用它整个身体及头脑记住了脚上的疼痛及挣扎的无奈,然后它放弃了!从此在每一个日子里,为了要得到食物、得到赞赏、得到人类的一些抚慰,它学会了许多表演动作,最后它加入这个表演团,做出许多让我们开心、欣赏的动作。现在只要一根细细的绳子就能绑住它,让它在麻绳所限制的有限范围内活动。它忘了自己的身体已经是从前的几十倍大,力量也比以前强了好几百倍,它也毫不察觉那根麻绳根本就绑不住它。

此时,绑住它的究意是脚上那条有形的绳子?还是它小时候用身体、头脑、整个生命所记住的那条无奈、无助与痛苦的无形绳索呢?

心理学里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让一只老鼠饿了将近一个礼拜之后,再让它跑迷宫。在迷宫的出口处放一块它最喜欢吃的饵。因为饥饿的趋使,它会循着迷宫的道路找到出口,当它看到那块饵时,会迅速往前冲。实验者在出口处布置了一个电击区,因为电是无形、看不到的,这只老鼠往前冲时,受到电击,这样的痛苦使得老鼠痛得大叫,迅速地往后退。可是因为电是无形的,它看不到任何使它痛苦的东西,再加上饥饿的趋使,这只老鼠再一次往前冲,它又受到电击,再次吱吱大叫地往后退。然后它开始犹豫,可是饥饿使它依旧往前冲。如此经过数次电击后,这只老鼠终于放弃了,它张着嘴巴,呆呆地望着那块饵,它不敢再往前冲,因为痛苦的感觉已经超过了饥饿的需求;生命的本能、存在的本能、害怕死亡、害怕不存在的本能,已经迫使它放弃自己的饥饿。

几个月后,再一次让这只老鼠饿一个礼拜,然后再让它跑同样的迷宫,在相同的出口处,放着同样的饵。这只老鼠受到饥饿的驱使,它仍会继续寻找出路,找到那块饵。跑在相同的道路上,它心里渐渐升起一种熟悉的感觉,当它走到出口的地方时,这一次在电击区里并没有通电,也没有任何障碍,可是聪明的读者,你知道老鼠能吃到那块饵吗?

这个实验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老鼠到达门口时,即使电击区里并没有任何东西,然而过去的经验、痛苦与恐惧在它到达门口时,从它生命最深处升起,和上次一样,它停下来,只呆呆地望着那块饵,什么东西都吃不到。这是心理学上一个很有名的‘制约’实验。

人类有一种叫做‘敏感递减法’用来保护我们自己免于接受太多痛苦,而能生存下来的保护系统。所谓‘敏感递减法’是指同样的经验,当我们经历过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的时候,我们的敏感会逐渐降低。在生理上,我们可以用五杯同样份量的水来做实验:第一杯水里加入一杓糖,第二杯内加入二杓糖,第三杯内加入三杓,第四杯内加入四杓,第五杯内加入五杓。将它们搅拌均匀之后,从第一杯开始喝,在嘴内含两分钟左右将它吞下,再喝第二杯,同样也含两分钟后再吞下,……如此喝完这五杯糖水,你会发现第一杯虽然只加了一杓糖,但是喝起来却是最甜的。

同样的,在生命里,如果有多次失恋经验,我相信第一次与第五次、第十次的经验会有绝大的不同;你对第一次的失恋感到非常痛苦,慢慢地,随着每一次的失恋,你不再感到那么难过,甚至到了第十次,你可能不需几分钟就能避开那些痛苦,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逃开痛苦的方法。

佛家谈到佛陀能在第一次看到一朵鲜花和在第五百次看到时有同样的惊喜,我们称这个能力为能够‘活在当下’、能够抛开过去经验的一种能力。可是大多数人仍然活在‘敏感递减法’里,因为它是与生俱来保护我们的一种本能。所以我们六岁以前的记忆,大部分都已经忘了;可是如果读者有兴趣,不妨做个实验:去买一块纸尿布,今天晚上就包着那块纸尿布睡觉。临睡前,先在纸尿裤里小解,如果你能睡着,我会很佩服你。能支持十分钟,我都觉得满了不起的!长大成人、在经过无数次的‘敏感递减法’之后,对这种情况仍然感觉如此的难受痛苦,更何况我们可曾想到,在成长经验里,我们已经经历过多少次这样的经验!

生命中第一次的痛苦感觉,通常都非常巨大,所以我们选择不要记着它,将它深深地埋在潜意识的深处,但是那种不舒服的感觉却会在我们的生命里一再重现。譬如小时候当你有所需求,或是你觉得孤单、害怕、难过,或需要有人陪伴的时候,你试着去找父亲或母亲,可是那时候他们正在谈话,当你试着去要求他们,却受到了责备或是惩罚,或者他们曾经大声地向你吼着。这样的一个经验,可能就成为你生命的一个制约——虽然我们已经忘了当时自己是如何的害怕、如何的恐惧。但是这样的一个制约却跟着自己的生命,所以当你长大成人后,虽然有事情急着要找朋友,正巧他在跟别人谈话,你就会不知该如何介入才比较妥当,也不知该如何去处理自己当时的焦虑及烦燥,然后总觉得有一股莫名、坐立不安的感觉卡在你的里面,使你无法介入别人的谈话中。

在心理学,也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让一个幼儿去接近一只小白兔。刚开始他接近小白兔时,是很愉快的,可是当他刚要碰那只小白兔时,实验者在旁边很用力地敲了一声锣,幼儿被吓得大哭了起来。一、两个礼拜后,再让他接近那只小白兔,这次他没像上次那么迅速地过去,他有一些犹豫,可是还是鼓起勇气去接近那只小白兔,当他快接近时,一声锣声巨响,双把他吓得哭了起来.再过几个礼拜,再让这个幼儿和小白兔在一起,这次他不敢接近,当小白兔接近他时,他会吓得哭起来。再过几个礼拜,让白胡子的老公公来接近他,或者有一些白绒绒的东西靠近他的时候,他都会先开始害怕。

生命中的制约,可能是因着一些很单纯的事件而起,而在当时,我们却因着那个事件受到伤害、痛苦。这样的制约还会移转到生命里面更多类似的地方。

大多数人都忘了自己十岁以前的事情,尤其我们几乎都不记得六岁以前所发生的事。在生命潜能的领域里,我们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经过拣选,都具备成就生命所有的可能性而来到这个世界;数千年来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宗教家,都早就提出了这样的看法。

佛教有一个非常美丽的说法:佛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右手指天,左手指地,一生下来就能够走路,走了七步以后,脚下浮起一朵莲花,然后说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告诉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如同佛陀般的,当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是带着佛的本质来到这个世界。圣经的创世记也告诉我们,人是照着神的形象所成的,换句话说,在我们的生命里早已有了神性。

一个正常的男人在一次性行为射出的精液里,蕴含着三亿到七亿五千个精子,请你试着去想像:三亿个精子,这是什么样的场面,而我们是在这三亿以上精子里,你最有毅力、最迅速、最强壮的,我们都曾经是冠军、第一名,才有机会来到这个世界。今天能够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经过精选的,都是最棒的;我们都曾经带着无限的可能性、无限的潜能,带着神性,我们都是一个佛。但是如同马戏团的大象、如同那个实验室里的老鼠,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在我们所忘掉的十岁以前,甚至六岁以前的许多成长经验里,我们的生命受到许多制约。为了生存下来,我们在许多痛苦、无助、挣扎的状态里,在心灵最深处的地方,记住了许许多多的制约。

许多人总觉得生命中有一种无力感,觉得自己被环境、被现实限制住。事实上,环境与现实就如同大象脚上那条外在、有形的绳索,绑住我们的并不是那些外在、有形的现实与环境,而是烙印于内心深处,在成长过程中许多无形的制约。

美国华盛顿总统小时候,有一天在园子里砍倒了一棵父亲辛辛苦苦种了数十年的樱桃树。父亲回来时,看到大树倒在地上,非常生气地大叫:‘是谁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华盛顿告诉父亲:‘爸爸,是我砍倒的!’结果华盛顿没有受到惩罚,他的父亲反而赞美他是一个勇敢又诚实的孩子。我依稀记得小学念到这课课文时,老师说:‘华盛顿总统就是因为这么诚实、这么勇敢,所以后来才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那时候真的好羡慕他能具备这种诚实又勇敢的本质。然而随着年事渐长,我终于发现,并非华盛顿是一个伟人,而是他很幸运地有一位愿意欣赏他的诚实、正直与勇敢的父亲。我想各位读者可能和我一样,在我们小时候,不要说砍断了爸爸心爱的樱桃树,或许不小心打破父亲心爱的茶杯,或折断了母亲栽培已久的花草、一棵盆景,都有可能受到惩罚,而不是得到赞美。

当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必须要依靠他人才能生存下来。对我们来说,父母、大人们就好像是神一般,他们赐给我们一切所有的需要。当我们与他们有了冲突,大人的情绪、愤怒,甚至他们的责打、惩罚、责备,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恐惧;为了让自己快乐生存下来,我们学会了说谎,我们学会了不再那么勇敢、不再那么诚实。

在生命潜能的领域里,经过这么多年的成长,我渐渐懂得感谢在过往生命中所曾经自认的所有缺点。我也渐渐地能够了解那些缺点是我为了要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为了要生存下来而学会的。慢慢地,我也懂得去感谢这些过去让我深深自责、我所讨厌的这些特质,谢谢它们曾经陪伴我走过了数十年的岁月,同时也渐渐发现自己不再像小时候那么无助,知道身体已经是以前的数十倍大,由各方面学习所得来的一些成就,所综合起来的力量,也超过了小时候的数百倍;也慢慢懂得,当我在外界的环境与现实中碰到限制与捆绑时,要往自己的内在去看,到底绑住我的是外界的现实环境?还是我自己内在的一些成长经验?如果可能的话,试着在当时拿出一些勇气、冒一些险,去突破自己生命的制约。如果那个内在的恐惧太过于巨大,也会懂得暂时允许自己目前还没有这个能力去突破生命里的制约。

是的,今天你所有的一切,无论是有意识的、无意识的,都是生命最高的智慧所为你做的选择,此时你所呈现的一切面貌,都是生命的潜能为了生存下来所做的抉择,让你成为今天的样子,这不是你不好,而是在这环境、在你成长的过程中,你已经做了你所能做到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退缩、没有自信的人,那么回想一下在生命的某一段过程中,退缩曾经是你最好的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很难与别人接近的人,那么也可以回头看看自己的成长过程,或许不与别人接近,是你曾经所能做到的最佳选择;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一个很容易放弃、很难去坚持的人,你也可以回头看看,在生命的过程中,你曾经有过因为坚持而换得更痛苦的结果,为了不让自己受到更深的挫败感,你学会了待在安全的地方,你选择了放弃。

但是,更重要的是,现在你的身体已经是以前的几十倍、你的力量已经是以前的几百、几千倍了,你可以在自己的生命里重新再做不同的选择。而这本书,或是真善美生命潜能研修中心的存在,就是为了要协助更多的人能够在生命里开创他自己更大的选择,在自己仅仅只有一次的人生里,活出一个有最大可能性的自己。第二章我我是一切切的根源源了解生命过过去的经经验对我我们的影影响及制制约对我我们的捆捆绑与限限制后,接接着要继继续看一一看这个个章节节——我我是一切切的根源源。

在在喧闹的的街头,我我们经常常看到::两部车车子擦撞撞时,或或许从车车内出来来的驾驶驶人一下下车就破破口大骂骂对方::‘你是是怎么搞搞的,会会不会开开车!有有没有长长眼睛!!怎么开开车开成成这样子子!’他他不会去去想事情情是怎么么发生的的,对他他来说,最最直接的的反应就就是先发发制人、破破口大骂骂;当然然也有某某些驾驶驶人一下下车就先先检查自自己的车车子有什什么损伤伤,然后后心里盘盘算着大大概又要要花多少少修理费费,这个个月的薪薪水大概概又要去去掉多少少,或者者该怎么么样向保保险公司司报这笔笔帐;我我们也可可以看到到某些人人一下车车,二话话不说先先找附近近有没有有交通警警察,或或去报案案请警察察来处理理;也有有些人一一下车,会会先打量量一下对对方,以以对方身身材的大大小、长长像来决决定要用用什么态态度与对对方应对对;同样样的,也也会有一一些人下下车后,会会先问对对方有没没有受伤伤?同样样的一个个车祸、同同样一个个小小擦擦撞,会会有无数数个人,在在那一刹刹那的外外界刺激激下,表表现出各各种不同同的反应应。

曾曾经听过过一个发发人深省省的故事事:有一一位老鞋鞋匠,在在进入城城镇所必必经的道道路上修修补鞋子子已经四四十年。有有一天一一位年轻轻人经过过,正要要进入这这城,看看到老鞋鞋匠低着着头修补补鞋子,他他问老鞋鞋匠:‘‘老先生生,请问问你是不不是住在在这个城城里?’’老鞋匠匠缓缓抬抬起头,看看年轻人人一眼,回回答说::‘是是的,我我在这里里已经住住了快四四十年了了。’年年轻人又又问:‘‘那么你你对这个个村落一一定很了了解。因因为工作作的关系系,我要要搬到这这里,这这是一个个怎样的的城镇??’老鞋鞋匠看着着这个年年轻人,反反问他::‘你从从哪里来来,你们们那儿的的民情风风俗又怎怎么样??’年轻轻人回答答:‘我我从某地地来,我我们那里里的人哪哪!别提提了!那那些人都都只会做做表面工工夫,表表面上好好像对你你很好,私私底下却却无所不不用其极极、勾心心斗角,没没有一个个人会真真正的对对你好,在在我们那那里,你你必须很很小心才才能活得得很好,所所以我才才不想住住在那里里,想搬搬到你们们这儿来来。’老老鞋匠默默默地看看着这个个年轻人人,然后后回答他他说:‘‘我们这这里的人人比你们们那里更更坏!’’这个年年轻人哑哑然离开开。

过过了一阵阵子,又又有另一一个年轻轻人来到到老鞋匠匠面前,也也问他::‘老先先生,请请问你是是不是住住在这个个城镇??’老鞋鞋匠缓缓缓抬起头头,望了了这个年年轻人一一眼,回回答他::‘是的的,我在在这里已已经住了了快四十十年了。’’这个年年轻人又又问:‘‘请问这这里的人人都怎么么样呢??’老鞋鞋匠默默默地望着着他,反反问:‘‘你从哪哪里来,你你们那儿儿的民情情风俗又又怎么样样?’年年轻人回回答:‘‘我是从从某地来来,那里里的人真真的都很很好,每每个人都都彼此关关心,每每个人都都急公好好义,不不管你有有什么困困难,只只要邻居居、周遭遭的人晓晓得,他他们都会会很热心心的来帮帮助你,我我实在舍舍不得离离开,可可是因为为工作的的关系,不不得不搬搬到这里里。’老老鞋匠注注视着这这个年轻轻人,绽绽开温暖暖的笑容容,告诉诉他:‘‘你放心心,我们们这里每每一个人人都像你你那个城城镇的人人一样,他他们心里里都充满满了温暖暖与温馨馨,也都都很热心心的想要要帮助别别人。’’

同样样的一个个城镇、同同样的一一群人,这这位老鞋鞋匠却对对两位年年轻人做做了不同同的形容容与描述述。聪明明的读者者一定已已经知道道:第一一位年轻轻人无论论到世界界的那一一个角落落,都可可能碰到到虚伪、冰冰冷的面面孔;而而第二位位年轻人人,无论论到天涯涯海角,我我想到处处都会有有温暖的的手、温温馨的笑笑容在等等待他。

真善美生命潜能里,第一个哲学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两千多年前,佛陀就说过:‘万法唯心造’,整个世界是我们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佛家很喜欢谈因果关系,现在我们也藉著因果来看一看‘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们生命里过去的经验、我们的潜能、我们许许多多的制约为我们创造出什么样的世界,在潜能开发的领域上,我们又该如何协助自己创造生命里更大的可能性。

在因果定律里,有‘因’、有‘缘’,还有‘果’。在生命潜能里同样也有‘因’、‘缘’、‘果’。当一个外界的刺激进入我们时,我这个人、我这个生命接收到刺激之后所做的一些反应,都记录在潜意识里;它并没有经过意识层面的思索,就直接做了一些反应,这些反应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们是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而产生的。这些模式有许多种类:有属于行为的模式,有属于头脑的思考模式,有情感的感觉模式、情绪模式,还有左右着我们价值观的一些体系。换句话说这些记录在我们生命里的就是所谓‘因’。而‘缘’就是在我们皮肤以外的世界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外缘’。当这个‘因’与‘缘’结合之后,就产生了‘果’,就像那些撞车的主角们,就像那位老鞋匠的故事。

由于生命中的许多经验——那些‘因’——是在我们的皮肤之内,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中。对事件的反应模式会造就成我们今天生命里总总的‘果’,所以有些人会觉得在自己生命里到处都碰到一些和自己对立或者到处碰到利用他的人;也有一些人无论到那里,都能结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而有一些人总觉得自己可怜;有些人总觉得自己不被人所爱;有些人总觉得自己的命苦。这一切的外在结果,包括人际关系、事业成败、亲子关系、夫妇情感、情侣恋爱,所有我们肉眼所见、自己生命里所看到的结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这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佛家谈到‘万法唯心造’,每一个人的一颗心,都为自己创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个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学里谈到第八意识——阿赖耶识——‘阿’在梵文里指的是‘心’,‘赖耶’(Laya)在梵文里是‘积’。喜玛拉雅山的‘拉雅’(Laya)与阿赖耶的‘赖耶’在梵文里是相同的。‘喜玛’则是‘雪’之意,所以喜玛拉雅山是‘积雪之山’。阿赖耶识就是心所积存的一种意识,也就是心理学所谓的‘潜意识’或‘无意识’。我们从母亲的子宫里,一直到刚才那一刹那、那一秒钟为止,所有生命中所记录的经验全部都已进入我们的潜意识层面,进入我们的第八意识——阿赖耶识,也就是所谓的‘因’。

‘凡人怕果,菩萨惧因’,大多数的人都担心在生活里会碰到一些不好的现象、碰到一些不顺畅的人际关系,担心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好的;但是菩萨却害怕‘因’,他会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然后会去检查这些发生,这些属于自己生命的部分与外缘结合后,为自己的生命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

我想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当你正在恋爱时,所看到的世界是多么美好,到处都是光亮、光明的,人生充满希望,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是如此可爱,身边人所做许多原来你不能接受的事情,你也都能够一笑置之。可是当你生命里遇到挫败时,同样的人、同样的事、同样的物却变得如此无法忍受!其实世界可能仍是相同的,可是因为你内在感觉的不同,所看到的将是不同的世界。‘我是一切的根源’,你现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你为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而那一切的根源就是你自己,也就是你潜意识里从小到大所有的经验。如果你愿意,不妨在你匆忙的人生脚步里,停下来,好好觉察在你生命里有哪些模式,为你创造出什么样的结果。下一章里我们将详细的谈‘觉察’,因为这是潜能开发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没有觉察,就不会有改变,也不会有自我的发展,更不会有潜能的开发。

真美美生命潜能的一切研修也是根源于‘觉察’。当我们迷失在人生匆忙的脚步里、迷失在外面世界潮流的时候,就失去了觉察的能力;生命的脚步愈匆忙,你将愈没有能力去觉察。我们假如你曾经有在高速公路开车的经验,会发现当车速愈快,视野将会变得愈狭窄,时速超过一百二、一百三时,你只能看着眼前的一个定点,完全无法看见两边的风景,可是车速渐慢时,你又发现视野逐渐宽广,当车子完全停下来时,眼前的一切完全浮现在视野里,你可以充分浏览在视野里所有的风光。所以参加自我成长、潜能开发课程,或者训练工作坊的人,最重要的就是暂时抛开匆忙的心,给自己两、三天的时间,停下来看一看在你眼前、身边的风景到底是如何?停下来看一看这些结果与你生命里的经验、与现在、与你经验中的自己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一对年轻夫妇,先生的父亲是比较传统的大男人,每天下班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让自己好好休息一下。而他太太——也就是这个年轻人的妈妈,正好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女性,当先生回家后,她会先把先生侍候好,不让孩子们吵他。先生休息了一会儿,可能才开始注意家里有没有他可以帮忙的事情。而这对年轻夫妇的太太却是生长在另外一个不同的家庭:她爸爸是一个非常体贴、会照顾家里的人,每天下班回家,放下公事包,一定会先帮太太把家里的事料理好、把孩子整顿好,甚至会帮忙做晚餐,然后一起上桌,和妻子、孩子一起用餐。

这对年轻夫妇在恋爱时,因为被对方吸引,所以看不到对方的缺点,结婚之后,热情逐渐消退,你可知道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他们最容易发生争吵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当然是每天先生下班回家的第一个小时。

这对夫妻彼此带着自己生命的经验相互结合。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对‘先生’、‘爸爸’各有不同的观念、不同的看法。只有他们俩人结婚吗?我想不是的,他们俩人的父亲都跟了过来。也许这对夫妻一辈子都不了解真正引发争吵的症结在那里?他们总是在外在行为上认为一个人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有时候先生用许多理由、藉口不做家事,很可能当他做家事时,在潜意识更深的地方就觉得自己不像个男人、不像一家之主。在这种情况下,太太不会很愉快,她可能压抑了许多不满、委曲和愤怒。有时候太太不停唠叼着自己所处的情况,而她唯一的目的,就是要先生帮忙做家事。可能她一直都不晓得她也在期待着先生成为她父亲的样子,因为她觉得必须要这样才是一个男人!当然,当先生因屈服而帮忙时,他一定也会压抑许多不满、委曲,甚至愤怒。

不晓得有多少夫妻可能都不自觉的这样相处了一辈子,所以很多夫妻刚开始时是相拥而眠,渐渐地两人开始平躺,当那些不满与委曲开始累积时,他们就背靠背;慢慢累积更多了,他们就分床睡,然后分房间,最后很可能就分房子了。

所有外在的距离都是开始于我们内在先有了距离!

每一个人在现在的生命里,所有一切的结果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现在所有的读者在看这本书,但是每一个人所看到的都是一本不同的书,虽然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一样,可是因为你是不同的,所以接受到的部分也不同。

禅学里有个苏东坡与佛印的公案: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辩论,他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看了看东坡,回答说:‘像个佛。’苏东坡又问佛印:‘你知道在我眼中,你看起来像什么?’佛印笑着问他:‘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堆牛粪!’佛印笑而不答。苏东坡很得意地以为他赢了,回家告诉苏小妹:‘今天我终于辩赢佛印那个老和尚。’苏东坡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妹妹。聪敏的小妹听完后对哥哥说:‘你还是输了。佛印因为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你像个佛。’当然下面的话她就不用再说了。

每当我演讲时,常会对一些你父母们谈到‘我是一切的根源’。一些父母问我:‘孩子偷钱的时候,该怎么办?’当你看到一个孩子偷钱,或许你看到的是一个行为、一个事件,可是我所看到的却是一个渴望想要拥有某样东西的孩子。我看到他所想要的那个欲望是如此强烈,我也看到很可能因为他没有一些东西,所伴随而来的挫败感、失落感,或者觉得自己不如人,这个孩子害怕这样的感觉。或许我也会看到这个孩子曾经向父母表达他的需求,可是却被拒绝那些伤痛的经验,因为那个经验已超过了他的欲望,所以为了要避开再一次被拒绝的痛苦,也为了要满足他的需求,他选择了偷钱的方式,也许这个孩子在偷钱时,心中有无奈、冲突、害怕,甚至很深的自责、罪恶感,那个时候他也瞧不起自己。

我常告诉父母亲们:如果自己内在的世界变了,如果你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假如你和我能同样看到这个孩子内在的世界,可能与这个孩子相处的方式就会不同。你的反应不同,当然你所面对的孩子、孩子与你之间的关系也将会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开始往自己的世界看的重要性。

许多父母看到孩子晚回家,会直接责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家?我告诉过你多少次,放了学要马上回家,你怎么老是不听话!’同样的,如果了解‘我是一切的根源’,如果你也开始走上‘觉察’这条路,你会先看看自己内在的世界到底有些什么发生,有了觉察之后,或许你就会对孩子说:‘你比以往晚回来,我一直很着急在等你,放心不下。那是因为我关心你、爱你,我很担心你在外面会发生什么事情,因为我对你的关心,才让我变得那么着急、烦躁。’

所以我们常常以为玻璃是透明的,以为自己看到的是真相,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创造出来的,你所处的四周都是镜子,那不是透明的玻璃。如果你讨厌一个人,就会看到他许多缺点,然而那个人在一百个不同的人眼中,他就会是一百个不同的样子;每一个人都看到他自己想看到的那一个人,到底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外面的世界都只是一个外缘,都只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我们内在的因及生命里的许多经验。如果我们想要成就自己的生命,想要让自己有一个更高可能性的自己,首先要接受‘我是一切的根源’这样的观念,停止要求外在世界来附和我们的需要,把所有曾经浪费过的那些精力,用回到自己身上。

停下脚步,去觉察一下自己生命里所有的模式、潜意识及在成长过程中所学会的一些方式。那些都是幼小时候所学的、都是内心里无形的绳索,当我们重新觉察后,也可以重新再做选择,这是改变的开始,也是潜能开发的第一步,这个重点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我想当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时,当我们的内在已经是一个不同的人时,我们将会用不同的方多来反应,而创造出不同的结果,同时生命也将因此而改变。

当然,‘觉察’并不是理论,它必须要下许多工夫,去和更宽广的世界接触。我们将会在下一章里,更详细讨论这个主题。第三章察察觉了解‘我是是一切的的根源’’以后,接接着就要要踏入生生命潜能能之旅最最重要的的课题———察觉觉。

察觉觉有两种种型态::一是IInsiightt,我译译为‘洞洞察’;;另一种种是Awwareenesss,我我译为‘‘觉醒’’。

洞察是是一种顿顿悟、一一种很客客观的察察觉,是是一种‘‘啊哈!!’的经经验。人人类本质质存在一一种想要要从所有有资讯里里,理解解并整理理出一个个自己能能够了解解、也能能积极参参与的世世界,然然后再去去说明、解解释这个个世界所所有的现现象。这这样的本本能、这这种了解解与洞彻彻,我们们称为洞洞察,它它是属于于理性的的、头脑脑的、思思想的。

另一种是‘觉醒’,是一种复苏。换句话说,它是我们内在、皮肤以内的世界,也是情感的、感官的、情绪的世界。例如当身体感觉有一点疲倦,你就停下来开始‘洞察’,寻找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三天前感冒还没有复原,也许是这几天的工作太累了,也许是昨夜没睡好,所以现在感觉有点累。这是属于头脑层面的理解,我们就称为‘洞察’。而‘觉醒’则是: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在那一刹那,就全然去感觉那个‘累’,与自己的‘累’在一起,然后让这个‘累’布满全身的每块肌肉、每个细胞,整个人或许会垮下来,甚至连一声‘我好累’都懒得说,整个人都被疲倦所袭卷。这个时候你的‘累’是苏醒了,这就是‘觉醒’,换句话说,它是伴随着情感及感觉的一种察觉。

为了让读者更明白这两者的差别,我们列举两位在自我成长及修行这条道路上知名的人物为例,就会更清楚知道它们有什么不同。我认为释迦牟尼与济公是这两个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释迦牟尼是一个全然的洞察,他很客观的观照这个世界。洞察本身就是一个观照,让自己从事件中完全跳开,自己就是一个全然的观照,客观的看这个世界发生的所有事件,甚至包括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件。它是一种成熟的智慧,不带任何判断、分别是非、‘如其所是’的看这个世界,看所有发生的一切。

自己本身不存在,跳开来看是洞察最明显的一个特征。而觉醒则刚好相反,它就像济公一样,活在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发生里,和自己的情感、感觉全然在一起;想哭就哭、想笑就笑,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无论自己内在有什么发生,都让自己成为那样的状态。所以在一般世俗的眼光来看,济公就是‘疯癫’的代名词。他紧随着自己身上的每一个变化,他能全然的与变化在一起。他是属于孩子的世界,是属于自然的、情感的、情绪的世界,他充满着生命力、活力及能量。

如果将‘佛’的梵文意译成中文,就是‘觉醒’或‘觉察’。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觉醒之后就是佛。无论是‘洞察’或‘觉醒’,这两条道路都可以让我们走向生命里最高的智慧。不管我们选择任何一条道路,重要的是要做到‘全然’——全然的洞察或是全然的觉醒。

以我个人的经验,如果在这两个领域里无法做到全然,那么无论走哪一个方向,都会很危险,因此在开发生命潜能这个领域里,我们将洞察与觉醒都视为觉察的主要途径,同样的重视它。一个人如果只有觉醒,不停的复苏于自己内在的世界、不停的与自己的情绪在一起,而且将它不停的呈现出来,必然会干扰到许多人,因为只要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就会有许多关系——与父母、伴侣、子女、同事、朋友种种的人际关系。如果我们只重视觉醒而忽略了洞察,就有可能成为一个非常情绪化、歇斯底里的人,而这也可能使自己陷入一个更不利的成长环境,招来更多的阻碍,在自我成长的路上碰到更多的伤害、更大的挫败。

同样的,如果只重视洞察,很可能就像某些人学禅,到最后却成为‘枯禅’。因为最终他只剩下理性及头脑,变成一个只会与人辩论而忽略人类许多本能、否定生命里所有情感与情绪的部分,变成枯木一般,没有生机、没有感情。事实上,禅是充满生机、活活泼泼、能随时和每一刹那的变化、发生及每一个当下在一起。可是有些人,只重视洞察,而忽略了自己内在的情感世界、自己的生命力与情绪,很可能他就逐渐丧失了自己的生命力及对生命的热情。他不再怨恨,不再愤怒,可是也同时失去了爱与温暖的能力,这也是危险的。

我们并不是要离开这个世界去独自修行生命潜能这条路,而是要一面享受当一个人,活在自己的生命里,另外也在所谓的‘关系’里,不停的觉察自己,用‘我是一切的根源’这个观念,对所有的结果、所有外缘的刺激,去探索在我这个生命里,我自己的反应模式到底是什么。所以觉醒与洞察在生命潜能的旅途中,是同等的重要。

觉察并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平面,它是存在于三度空间之内的。第一度空间是它的宽广度,第二度空间是它的深度,第三度空间则是它的时间。

学习觉察首先要看我们是不是觉察到所有的宽广面?有没有将自己的觉察扩散到生活每一个领域?我们在这个单元里谈到的每一个觉察,都包括洞察与觉醒。觉察像是一个探照灯,你照到那里,它就会在那个地方觉察到更多的东西。譬如:你现在正在看这本书,你很可能会忽略身边许多声音,所以现在请你合上书,用一分钟时间仔细去听听周遭的声音,当你再次打开这本书的时候,我相信在刚才那一分钟里,你已经听到当你在看书时未曾察觉到的许多声音,它们或许是外面的车声,或许是小乌的叫声,或许是一些人声,或者是嘈杂的声音,甚至于天花板上老鼠在走动的声音。同样的,现在再请你合上这本书一分钟,去觉察你的双手,当你再一次打开书本时,我相信在那一分钟你开始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两只手里有许多力量,也有许多感觉,它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未曾觉察到它,就如同我们现在要你在四周找六样黄色的东西,我相信当你离开这本书三分钟,就可找到六样黄色的东西。它们一直都在那里,只是我们没有觉察到而已。同样的,在我们生命里也有许多东西是一直都在那里、一直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里,我们是不是将自己觉察的焦点移到每一个地方了呢?尤其觉察是有选择的,我们经常选择去觉察自己想要觉察的东西,这样的方式也在我们的生命里,我们称之为‘强化’。

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吗?有一个女人怀疑先生有外遇,于是每天都在先生的衣服里找证据,有时候找到一根长头发,就开始哭,认为先生已有了外遇;有时候找到一根短头发,也开始哭,她也认为是其他女人的头发。有一天,他找遍了先生每一件衣服,一根头发也没找到,这时候,她又放声大哭,丈夫问她:‘你到底怎么了,连一根头发都没有,你也在哭。’太太抽搐着回答:‘我没想到你连秃头的女人都会喜欢。’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它却很明显的告诉我们:觉察是有选择的,当你的内在执着于某一件事情时,你会拼命去钻那个牛角尖,你会搜集这个世界上所有的讯息,然后从这些讯息中挑出某些东西来证明自己内在的那个根源,那个想法是正确的。

因此觉察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在觉察那些我们平常避开、逃避的、不愿意看的。当然在那种觉察的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痛苦,但是没有一朵美丽的花不是开在痛苦的深渊里,觉察需要极大的勇气,尤其是我们要去觉察平常所避开、不愿意承认的及面对的。

春秋战国时,一个郑国的人掉了一把斧头,他怀疑是邻居偷的,可是并不把怀疑说出来。然后他开始仔细观察邻居的行动,他看到邻居鬼鬼崇崇,看人的时候眼睛眨来眨去,无论怎么看,那像个小偷。就这样观察一个月,每天都觉得他的邻居就是一个小偷。直到有一天,他无意中在自己的柴房里发现遗失的那把斧头,从第二天开始,再看到邻居时,怎么看他都不像是个小偷。我们生命里,常常会有如此选择性的觉察,当我们自觉是个温和的人时,就可能避开自己的不满、委屈与愤怒;当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善良的人时,就可能会避开自私、我的需要及欲望。也许在生命里,我们觉察的宽广度一直都被自己锁定在自己想的地方,所以觉察的第一度空间就是觉察自己平常所避开的,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

觉察的第二度空间是深度。潜意识就像一座冰山,是无限宽广而且无限的深。冰山所露出来的一角,仅仅是表面上我们看得到的一个行为——当然也有很多人连自己的行为模式都没有觉察到。所以觉察要往深处去探索:首先你有没有觉察到自己的行为,然后再看看自己的行为之下还有些什么样的思想模式,造成你的行为;在思想的下面还有所谓的感觉,比感觉更深的地方有情绪,比情绪更深的地方有所谓的伤害,比伤害更深的地方有害怕、恐惧。而在比恐惧更深的地方有渴望、欲求的失落与满足,而在其下又还有我们的价值体系。举例来说,每当有人误会你的时候,你就离开那个人,你觉察到自己这种行为模式,就可以往更深的地方去看,当你离开那一刹那,你的头脑浮现什么念头?或许在那一刹那间,你头脑里浮现的是:‘唉,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算了吧!’这句话在你生命里是否也是一个思想模式?它是否经常在操纵着你的许多行为,总是浮现在许多重要的关头?然后影响着你的行为、你的抉择呢?

当你觉察到这样的思想模式时,或许可以更深入的去看看:伴随这个声音出现的是什么感觉?也许当你身体离开这个人,头脑浮现‘算了,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的时候,可以觉察到自己有无奈、不满、委屈、无可奈何、挫败等等的感觉揉合在一起,同样你也可以再去捡查自己的生活里是不是常出现这些感觉?你对它们是不是很熟悉?它们是不是在你成长过程中,一直紧紧伴随着你?当然你也可以到更深的地方,可能会发现其实你有愤怒、有一些生气、有一些难过、有一些悲伤,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感觉一下这些是不是在你平常生活里都很难表达出来,你总是让它们留在生命里,甚至扩散到许多其他的领域及人际关系中,这时候,你已经进入了情绪的深度,也许不只是觉察到你会离开误会自己的人,你也听到自己内在的声音:‘算了,有什么好说的,说了也没用!’同时也感觉到自己的无奈、无力、无助,想要放弃的感觉,你也感觉到自己悲伤、难过、愤怒的情绪。其实这也是一种伤害,一种不被了解、不被接纳、不被认同的伤害。如果是别人误解你,也许你不会有这么深的痛,但是如果你曾经对这个人付出许多,你这么关心他,这么在乎他,所以当他误解你时,你的伤害就特别深。或许你可以进入更深的地方去看看自己的害怕,你害怕:‘他会以为我是这样的一个人。’你害怕被误解、害怕当他误解你时,可能会失去这个朋友,自己可能会变得孤单,也可能你害怕的是孤单。

当你再更深去觉察时,或许当看到自己的渴望落空时,会使你担心将要失去别人对你的关心,会失去很多很多你生命里深深渴望的需求。当然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觉察,自己生命里是不是一直在用各种方法去找寻这些被认同、被需要、被赞赏、被尊重的需求。当然你也可以往更深的地方去觉察,你的价值观告诉自己:必须要让别人觉得你是一个好人,你才是一个好人,才有存在的价值。然而你生命中的这些价值体系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因此,我们便可看出觉察的第二度空间是何其的深。有些人只有觉察到某一范围的深度,譬如当他觉察到愤怒时,就把自己的怒气表达出来:‘哼,我现在很生气,我就是不想和你说话!’这种深度不够的觉察,很可能会破坏一些人际关系,所以训练自己觉察的深度非常重要。在刚才的例子里,如果你能向对方说:‘刚才你误会了我,我很难过、很生气,也觉得满委曲的,那是因为我很在乎你。对我而言,你是一个重要的人,我很珍惜我们的关系,所以我觉得受到伤害。我也害怕你真的就以为我是这样的人,我害怕会失去你这个朋友、失去你对我的认同,我也害怕变得孤单。我想在我的生命里,被别人认为是好人,对我的存在来讲很重要。以前我不了解自己,脑子里总是想“算了,再讲下去也没有用!”然后就让自己离开,可是现在我想试着向你表达这些感受。’如果你的觉察能够做到这样,而且也试着去做完整的表达,我想你整个生命会有很大的不同,这就是所谓觉察的第二度空间——觉察的深度。

觉察第三度空间是时间,也就是说当你和外缘接触时,是否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生命里的发生?我们称这种觉察为无间的觉察。

看到一个让你不舒服的人,你是否是当下就能停下来看一看‘我这个不舒服到底是什么感觉?他的哪一部分、什么特质让我不舒服?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想要我做些什么?我对这种感觉是不是一直都很熟悉?’就像这样,在平常的生活里,碰到每一个发生、每一个外缘的刺激时,都能保留一份能力及一只眼睛来看看自己,而不是就武断地认定对方是一个讨厌的人,以为自己看到的是一个事实。真正的事实是:它只是自己生命里的一个投射,它可能与你生命里的某一段经历有所关系。

不论在吃饭、走路、躺下、吵架时,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时间,能随时与自己的内在发生在一起,就是无间的觉察。所以觉察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觉察有宽广度、深度及无间性。如果你开始往生命潜能觉察的领域里走,请试着不停开拓自己的宽广度,勇敢的去接触过去所避开、所没有觉察到的部分,经历更深的地方,去觉察更深层、更深处的内在,从行为进入自己的思想、感觉、情绪、伤害、害怕与渴望需求的失落,直到更深的价值体系,把握住生命的每一时刻、每一个机会,去做无间的觉察。

觉察是无法速成的,唯有下愈多功夫,才能觉察得更广、更深、更加的无间。觉察的目的就是要深入自己的潜意识,去看清楚自己更多的模式。当你了解自己的模式以后,你也可以更进一步去看看到目前为止,它们在自己的人生里,在哪些时候、哪些场面,为自己带来创造性的、好的、是你所要的结果;或者哪些模式,在哪些时候为你带来破坏性、让你不满意、不舒服、限制你生命的结果,然后重新看一看,这些只是你在成长过程中学会的生存方式其中的一种反应模式,然而现在你可以开始做不同的选择了。

觉察之后,可以做出更多不同的选择,我们不会再像过去般,被自动化的反应所控制着;换句话说,我们将逐渐成为自己的主人。

没有觉察的人,生命就仿佛像个机器人一样,这个机器人里面的程式,就是他的潜意识,从小到大所累积的经验,就是他的软体设计师。他身上有许多按钮,如果碰到了解这个程式的人或是所谓的‘专家’,只要按一下红色钮,这个机器人就开始生气;按下黑钮,就开始悲伤难过;按下灰色钮,就开始沮丧。有太多没有觉察的人,他们的生命就像这个机器人,被过去的经验控制着,当外界的某一个时间,触碰到他的某一个点,就起了自动化的某一种反应。

生命潜能之旅从觉察开始,将逐渐深入自己的潜意识,重新做选择——带着意识、带着觉察来做选择,我们将逐渐感觉到身为一个人的尊严,而不是像个机器人,总觉得生命里有许多无奈,不得不如何,因此当你走上觉察之路、走上生命潜能之旅,开始锻炼觉察能力后,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有愈来愈多的选择、愈来愈多的可能性,而更多的选择将为你带来更多的自由与自在。而一个拥有真正自由的人,了解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结果都是经过他自由意识的选择,这样的人,将不再怨天尤人、不再将责任推给环境和别人,他会为自己的思想、情绪、人际关系、生命里的每一个结果负起责任,这样一个负责的人,也不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压力,如此不但他自由了,身边的人也自由了,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是轻松的,所以‘觉察’是生命潜能这条道路的一个起点。第四章智智慧的殿殿堂你是一个小小学一年年级的学学生。今今天上算算术课时时,老师师告诉你你一加一一等于二二、一加加二等于于三、二加二二等于四四。你学学会了。放放学回家家时,你你在校门门口碰到到校长,他他问你‘‘小朋友友,今天天上学开开不开心心啊?’’你说::‘很开开心!’’校长又又问你::‘今天天有没有有学到些些什么啊啊?’你你会说::‘有有啊,今今天老师师教我们们算术。’’校长说说:‘那那我问你你,一加加一等于于多少??’你很很高兴地地回答:‘一一加一等等于二’’。突然然,校长长沈下脸脸说:‘‘胡说,一一加一怎怎么会等等于二??一加一一应该等等于三!!你是哪哪一个老老师教的的?’在在这一刹刹那,你你会有什什么反应应?———请用你你是第一一天上学学的那个个小孩的的心情,而而不是用用现在的的你去想想像这个个画面。我我猜想,刹刹那间你你很可能能会陷入入一片愕愕然、混混乱,不不知所措措。‘奇奇怪,今今天老师师明明教教我们一一加一等等于二,怎怎么校长长告诉我我是等于于三呢??到底哪哪一个才才是对的的?我到到底要听听谁的才才好?我我该怎么么办?’’甚至头头脑一片片空白,不不知该该如何是是好。可可是如果果今天让让你回到到现在的的你,有有人告诉诉你一加加一不等等于二,而而是等于于三时,你你会很肯肯定的告告诉他::一加一一不是三三,而是是二。你你不会有有那种无无所适从从傍徨、疑疑惑的冲冲突及感感觉,为为什么会会有这样样的区别别呢?

我经常常在研修修课程中中告诉学学员们::生命潜潜能不是是理论、不不是技巧巧、不是是知识,而而是一种种智慧、一种种经验———一种种你要重重新回到到自己本本身存在在的经验验。这是是一门向向自己本本身的存存在、向向自己的的经验去去学习、去去觉察的的研修课课程。我我也经常常告诉学学员们::如果你你要学习习的是理理论、是是知识与与技巧,那那么花这这么多天天的时间间,花这这样高的的代价到到这儿来来太可惜惜了;如如果你想想成功,只只要到书书店买一一本‘成成功之道道’;如如果想成成为一个个快乐的的人、想想要改善善人际关关系,随随时可以以到书店店,花二二百元以以内的代代价,买买到一本本‘如何何成为快快乐的人人’、买买到一本本‘如何何建立人人际关系’,那那里面会会告诉你你所有的的方法、技技巧和理理论,而而不需要要花这么么多的钱钱和时间间来参加加生命潜潜能的研研修课程程。

任任何时候候,去问问一个小小孩:‘‘小朋友友,你知知道一个个人要怎怎么样才才会成功功?’他他一定会会说:‘‘一个个人要有有恒心、有有毅力、有有自信、不不怕失败败、勇往往直前才才会成功功。’连连十几岁岁的孩子子随时都都可以回回答的问问题,但但是为什什么世界界上成功功的人、在在生命里里有成就就的人、快快乐的人人,却是是如此少少呢?这这使我想想起一句句话‘三三岁小孩孩都知道道,八十十老翁做做不到。’’我们可可以回头头看看在在现代的的教育制制度下,一一个孩子子的成长长过程::我们现现在的教教育偏向向于知识识的收集集、资讯讯的累积积与技巧巧的学习习,教孩孩子学会会怎样在在外面的的世界去去寻找,怎怎样去看看外面的的世界,而而很少做做到往内内自省,和和自己的的存在在在一起。这这整个时时代、价价值观、文文化,都都教我们们如何修修饰外在在的自己己,偏偏向外在在的价值值,在外外在的世世界寻找找我们所所要的,而而没有一一个教育育系统告告诉我们们,其实实我们的的内在才才是最丰丰富的宝宝藏,我我们存在在的每一一个刹那那才是真真实的。

记得小时候和邻居小孩一起玩,碰到意见不同或有冲突的时候,我就已经学会告诉对方‘我爸爸说怎样,我妈妈说怎样。’用大人所说的来证明自己说的是对的。再年长一点,上学了,回到家里,和家人意见不同时,就开始会说‘老师说怎样’,再长大一点,我们从更多的人,更多的地方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会开始说‘孔子说、孟子说、某某人说怎样。’甚至我曾经看过两个小孩在游戏之后,有一个小朋友不认帐,另外一个小朋友告诉他:‘孔子说不可以耍赖。’我不记得孔子说过这句话。或许这是一个笑话,但是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就一直活在‘别人怎么说’的世界里,却很少回头看看自己的感觉是什么?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自己的想法是什么?我们总是要藉著外面的世界,许许多多他人的经验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我们学会了堆积、累积许多知识与技巧;总是要用‘别人觉得那是对的’来证明自己是对的,而这就是知识与经验最大的不同。

在真实的人生里,我们经常像个刚上学的一年级的孩子,脑子里装的都是一些知识、都是一些别人告诉我们所谓‘对的’情况。可是有一天,突然另一个人告诉我们‘不,这是错的,应该那样才是对的。’时,刹那之间我们会陷入困惑、迷惘、挣扎而无所适从。因为在我们的内在没有自己生命的经验做为智慧的根本,在我们生命里没有觉醒、没有洞察;我们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才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我们一直依附在这个社会及历史的一些人物上,当我们所拥有的知识和现实环境产生冲突时,就开始有了挣扎和冲突;当我们所学的‘好坏对错’与他人所学会的‘好坏对错’发生对立、冲突时,就会开始产生人和人之间的冲突与对立。像这些只在脑子里的学习,未经过生命的经验,未经过自我的洞察、觉醒,都只是属于知识层面的。

如果那个刚念小学一年级的你,当天没有碰到校长,回到家里妈妈给你一个苹果,爸爸下班回来又给你一个苹果,加起来刚好是两个,你开始用自己的经验去证实了一加一等于二。在此后无数次的人生里,你用自己生命的经验一次又一次学会了一加一等于二,所以直到现在,当有人告诉你一加一不等于二的时候,你不会再感到迷惘、困惑,反而会认为这个人不正常。

如果我们的生命里有了洞察、觉醒的智慧,那么我们将不止存在于知识的领域中,更能开始拥有生命的智慧。

智慧是伴随着经验、觉察所产生的,如果你此时觉察到自己内心有悲伤、难过或生气,而你又开始敬重自己生命里的智慧,那么无论多少人告诉你这些悲伤、愤怒、难过是应该或不应该、是对或是错,它都存在于那里,那是一个事实。在这一刹那开始,你便跨入了智慧的殿堂,开始了解生命的如其所是,所谓的菩提、所谓的智慧、真知、真相就开始产生。所以智慧是跟着觉察而来,而知识只是接受他人告诉你什么是对、错、好、坏;知识是属于眉毛以上三寸的东西,而智慧则是你用自己的生命、灵魂去学习,成为身体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在生命潜能研修中我们特别着重于内在的一些觉察以及和自己接触,了解自己这一刹那在想什么?我有些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感觉?什么样的情结在我内心深处、在我灵魂深处正在发生?当下的我在生命里发生了什么?我正在经历些什么?

然而有许多人活在知识的技巧和方法的领域里,他们不但未曾用自己的生命经验去理解、去充实自己生命的智慧,反而用他们所学会的一些方法和理论去教导别人。我记得几乎每年联考时,电视台或一些传播媒体,为了鼓励考生,总会找些知名人士给考生一些勉励。我最常听到的就是他们告诉考生:‘最重要的是要有平常心。如果能以平常心去应考,就可以发挥实力,得到好成绩。’我常想:要做到把持‘平常心’是何等困难,当然在知识的领域来讲,这三个字说起来非常容易,但是在智慧的领域里,我想花上三、四十年都很难做到‘平常心’这三个字。我听过对‘平常心’最好的解释就是:假如有一块长二十公尺、宽三十公分的木板摆在地上,你当然能很轻松的从上面走过,但是如果同样的木板是架在悬崖上,下面是万丈深渊、嶙嶙巨石,这时,如果你也能从这块木板上走过去,就如同在平地上一样的安稳、同样的从容,这个时候你便可以说你做到了‘平常心’。像林海峰这样的围棋高手,也在这个领域里浸淫了三、四十年,才能在重要争一子胜负的关键时刻,保持了平常心来下那一盘棋。

我也经常看到一些人碰到困难及挫败,在求助于别人时,有许多宗教的法师、许多所谓的‘老师’会告诉他们:‘看开一点嘛,想开一点就好了,只要你把心里面现在的感觉放下了,不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佛陀也告诉我们必须要放下;像这样知识性的教导何其多,但是他们真懂得‘放下’吗?他们真的用自己的生命经验了解了‘放下’吗?他们真的具备‘放下’的智慧吗?什么是‘放下’?连释加牟尼这样有智慧的人,也花了六年的时间不停地求道、不停地追寻,用尽努力,但是最仍然绝望了——什么都没有。他灰心至极,拖着疲备的身体渡过恒河,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刹那间,他抬头看到天上的星晨,他得道了,这时候他真的懂得什么叫‘放下’。这个‘放下’是释迦牟尼花了六年的努力,终于决定放弃的那一刹那,在他生命最深的地方了解什么叫‘放下’。我想生命的智慧是要用自己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经验,带着觉察,而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未曾经历追寻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放下’;未曾经历过生命里大悲伤的人,不懂得什么叫慈悲,未曾经历过害怕、软弱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勇敢。我们将在下一章——烦恼及菩提——这个生命潜能基本的哲学观中更详细的讨论它!

有勇气去经验自己生命里的每一个发生、去看每一个存在的事实,才能在生命里开始拥有智慧。跨入智慧的殿堂之后,你将会发现整个世界和以往我们活在知识领域里所看到的表象是不同的。你将看到许多事物存在的本质,你看到的是一个跳脱分别差异心‘如其所是’的世界,这时你对生命的本质有洞见的智慧而不只看到它存在的表象。就如同刚才我们所说的,当你感觉悲伤、生气的时候,无论有多少人告诉你那是不应该的、不对的,可是他们都不能改变这样的事实,因为你了解那个悲伤的存在,不是任何人可以否定的。这时候你便渐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大勇气的人,会去承认、去看整个世界的真相;你看到的不是孩子偷钱这个表象行为,你开始可以看到他更深层的存在,而你之所以可以看到这个孩子内心深处的存在,是因为你曾经勇敢的经历过充满欲望的自己,所以你才能看到世界这些存在的真相,而不迷惑于表面行为的好坏对错;因为存在的事实是没有好坏对错的,它就是如此。

这让我想起社会大学的创刊号杂志在探讨生与死时,曾经问我对生死的看法,我想当你跨入生命智慧殿堂的时候,你已经不会以一个人是否还在呼吸、还在行动来确定他是活的还是死的,我们将会更有智慧看到一个人当他能活出自己、能存在于自己存在的当下,那时候他就是活着;当一个人随波逐流,别人都感觉不到他的存在时,即使他仍然在呼吸、走动,也如同是死了般。

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丧失了和自己内在每一个发生、和世界每一个发生接触的能力,然而我们却在用同样的方法爱我们的孩子,也同时在否定我们的孩子。小时候,我们生气时,很难碰到一个父母会认同我们的愤怒、悲伤、怨恨,因为他们也是在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活在别人觉得好坏对错的世界里,他们以为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东西,所以也会用同样的方式来对我们;他们会用尽各种方法安慰我们、鼓励我们,其目的就是让我们不要生气、不要难过、不要怨恨,因为在他们内心深处觉得那是不好的、不对的,自然而然,我们也学会了用同样的方式来对待身边的人及孩子们。当身边的人难过时,我们也会告诉他们:‘想开一点就好了,你只要放下,就什么事都没有了。’我们也会试着告诉他们:‘也许对方并不是这个样子,你只要试着去了解他就好了。’我们真的很关心身边的朋友、我们的孩子,希望他们开心、不要难过、不要生气,因为在我们内心深处学会了难过生气是不好的。我们无法敬重朋友和孩子们真正的感觉,无法告诉他们:‘我了解你现在真的很难过、很生气。’因为我们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就不被敬重,不被接纳,所以我们学会了否定这个世界上许多存在的事实,当然也会将它们运用到我们的人际关系、生活里,而让我们离存在的事实及智慧的殿堂愈来愈远。每当我们要接近它的时候,内在深处就会升起很大的恐惧和害怕;每次试着要去接触、接纳存在的真相时,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因为那可能要与生命里所有的制约、伤害对抗,而那种对抗是如此的痛苦,唯有下定决心,愿意用无比大的勇气去觉察生命里过去一直避开、否定的自己,及一直未曾觉察到的真相和事实,开始带着觉察的能力去看内在的每一个发生、去看外面世界某些丑陋、残酷的真相;也唯有如此,我才会说智慧是要有无比勇气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