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_第1页
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_第2页
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_第3页
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_第4页
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明挖基坑第三方监测方案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第三方监测工程监测方案第3页共2页目录监测方案专家评审意见及执行情况 11编制依据 21.1任务委托 21.2法律法规文件 21.3主要技术标准 21.4工程相关资料 32工程概况 32.1工程背景概述 32.2工程周边环境情况 4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42.3.1工程地质 42.3.2水文地质 52.4工程设计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 63监测目的 74工程风险分析及监控重点 74.1风险工程清单 74.2监测重点分析 85监测内容及要求 85.1监测等级 85.2监测范围 85.3监测对象、工程及精度 85.3.1仪器监测对象、工程及精度 85.3.2巡查对象及巡查内容 95.4监测频率及周期 105.4.1仪器监测频率及周期 105.4.2巡查频率及周期 105.4.3特殊情况频率调整原那么 105.5监测控制值及预警管理标准 115.6监测点布置原那么 125.7监测初始值采集要求 126监测作业实施方法 126.1控制网施测 126.1.1平面控制网 126.1.2高程控制网 156.2现场监测作业方法 186.2.1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 186.2.2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 206.2.3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 236.2.4支撑轴力监测 266.2.5桩顶沉降监测 286.2.6地下水位监测 296.2.7桥墩竖向变形及差异沉降监测 296.3现场巡查作业方法 306.3.1道路地表巡查 306.3.2明挖法基坑现场平安巡查 316.3.3桥梁巡查 316.4监测成果分析方法 327监测信息反响 337.1监测信息反响流程 337.2监测信息反响要求 347.2.1正常情况下的信息反响 347.2.2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响 347.3监测成果报告格式 367.3.1报告内容 367.3.2日常报表格式 378监测工作量预计 378.1现场监测工作量 378.2现场巡查工作量 379监测实施作业组织方案 389.1监测组织机构及人员 389.2监测投入仪器设备 389.3监测工作进度方案 3810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及平安保障措施 3910.1质量保障措施 3910.1.1质量管理目标 3910.1.2质量风险点分析 3910.1.3质量管理保障流程 3910.1.4各监测环节质量控制措施 4010.2环境保障措施 4210.2.1环境管理目标 4210.2.2环境保护风险点分析 4210.2.3各监测环节环境控制措施 4210.3职业健康及平安保障措施 4311工程监测应急预案 4411.1工程风险监测应急预案 4411.2监测作业平安应急预案 4511.2.1应急监测组织机构 4511.2.2作业平安应急处理流程 4611.2.3监测作业平安应急情况及处理措施 4712与工程相关单位的配合措施 5013其他说明 5114附件及附图 51第48页共51页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第三方监测工程监测方案1编制依据1.1任务委托1〕?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一标段招标文件?;2〕?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第三方监测一标段合同文件?。1.2法律法规文件1〕?关于加强重大工程质量平安保障措施的通知?〔发改投资[2023]3183号〕;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平安管理暂行方法?〔建质[2023]5号〕;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平安检查指南〔试行〕?〔2023年7月〕。1.3主要技术标准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911-2023;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标准?GB50308-2023;3〕?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标准?GB50307-2023;4〕?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5〕?国家一、二等水准标准?GB/T12897-2023;6〕?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497-2023;7〕?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2023;8〕?地铁设计标准?GB50157-2023;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99-2023;10〕长春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及其他产权单位发布的企业标准、管理文件及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标准、法规;11〕本院计量认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及平安质管理体系文件。1.4工程相关资料1〕?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围护结构设计文件?,〔北京城建设计开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2月〕;2〕长春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地下管线图?;3〕长春市地铁2号线工程?沿线电子地形图?。2工程概况2.1工程背景概述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出袁家店站向东北方向延伸,沿站前街敷设,在长春西站西侧采取明挖施工的方式与预留车站结构相接。下穿的主要道路有双丰东路,区间两侧主要为农田、果园以及低矮平房,区间全长1297m。区间隧道根本上位于空旷地面下,地势西低东高,隧道顶部覆土厚度约6~10m。基坑穿越地层主要为粉质粘土、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水位较高。图2.1区间位置平面图表2.1参建单位一览表序号参建单位建设内容1长春地铁有限责任公司管理单位234562.2工程周边环境情况袁家店站~长春西站区间明挖段东侧接地铁2号线长春西站预留车站结构,车站上方为站前广场。明挖段北侧为长春西站送客通道出站段引桥,引桥为连续箱梁结构,桥墩距区间结构外皮最近距离为17.6m。施工范围内的管线采用改移的方式处理。图2.2-1长春西站图2.2-2送客通道引桥2.3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2.3.1工程地质根据钻探资料及室内土工试验结果,按地层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将本工程场地勘探范围内的土层划分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l〕、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和砂土〔Q2al+pl〕、白垩纪泥岩〔K〕三大类。并按地层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进一步分为7个大层。主要地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时代成因地层编号岩土名称岩性描述Q4ml杂填土杂色,稍湿,稍密,以粘性土为主,混碎砖、碎石,透水性较好,工程性质较差。层厚1.20-12.80m,平均厚度4.99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Q2al+pl②2粉质粘土黄褐色,可塑偏软,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响,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差。层厚2.70-6.00m,平均厚度4.64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②2-1粉质粘土灰褐、灰黑色,可塑偏软,局部软塑,含少量铁锰氧化物,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响,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差。厚度1.80-5.50m,平均厚度3.78m,在大局部明挖场地揭露②4粉质粘土黄褐色,硬塑,含锰质结核,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响,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好。层厚1.50-4.90m,平均厚度2.93m,在大局部明挖场地揭露。②4-1粉质粘土灰黑色、灰褐色,硬塑,含锰质结核,稍具光泽,摇振无反响,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中等压缩性,弱渗透性,工程性质较好。厚度0.5m,仅在Q2CK2-28钻孔中揭露K③1全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原岩结构根本破坏,有少量的剩余结构强度,岩心呈粘性土状,遇水软化,失水崩解,易钻进,工程性质较好。层厚2.20-5.70m,平均厚度3.77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③2强风化泥岩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可见原岩结构,原岩结构大局部破坏,风化裂隙较为发育,锤击声闷,岩芯呈柱状-长柱状,遇水易软化,失水崩解,岩芯较完整,为极软岩,工程性质较好。层厚12.10-13.50m,平均厚度13.16m,分布整个明挖场地③3中风化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原岩结构局部破坏,见风化裂隙,岩芯呈长柱状,锤击声较脆,较完整,工程性质较好。分布整个明挖场地,揭露最大厚度11.50m,未揭穿区间底板结构主要位于全风化泥岩③1层。顶板结构主要位于粉质粘土②2层。2.3.2水文地质在勘察深度内,地层中存在两层地下水,第一层为表层孔隙性潜水,第二层为岩石裂隙水,现分述如下:本次勘察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2.40~7.20m,高程203.44~209.38m,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粘性土地层中,含水层水平、垂直向渗透性差异较小。多年变化平均值2.00m。3-5年最高水位为2.00m,历史最高水位可按2.00m考虑。抗浮验算及防渗设防水位取值,建议按不低于规划地表下2.00m考虑。第二层岩石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为全、强、中风化泥岩,无稳定水位,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排泄方式主要为相对含水层中的径流形式及人工开采。根据结构埋深和水位关系,该工程环境条件特征为长期在水下或土中,环境作用等级为Ⅰ-C。本区间一层地下水位于顶板结构之上的位置。2.4工程设计结构形式与施工方法明挖区间两个主体基坑分别长68.6m、148.5m,基坑宽度6m~22.3m,基坑开挖深度约13.3m~18.3m,基坑采用降水施工,支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加内支撑的型式。图2.4-1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平面图图2.4-2明挖区间围护结构剖面图3监测目的1〕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关键部位实施独立、公正的监测,根本掌握基坑周边环境、围护结构体系和周边土体的动态,验证施工方的监测数据,为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单位提供参考依据。2〕为建设管理单位对工程建设风险管理提供支持,通过现场平安监测、现场巡查和平安状态预警,较全面地掌握各工点的施工平安控制程度,为信息管理平台提供根底数据,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监控和有效控制管理。3〕第三方监测作为独立的监测方,其监测数据和相关分析资料可作为处理风险事务和工程平安事故的重要参考依据。4〕积累资料和经验,为今后同类工程设计、施工提供类比依据。4工程风险分析及监控重点4.1风险工程清单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列出本工程风险工程清单如表4.1:表4.1风险工程清单序号风险工程名称位置、范围风险根本状况描述1自身风险工程1.1区间明挖基坑K21+290.772~K21+438.892采用钻孔桩支护,钢支撑体系。本站标准段基坑开挖深度13.3m~18.3m,基坑开挖宽度6m~22.3m.基外乡层为杂填土、粉质粘土、全风化泥岩.2周边环境风险工程2.1送客通道引桥区间北侧连续箱梁结构,距区间北侧结构约17.6m4.2监测重点分析结合本工程自身特点和基坑周边环境,监测工作的重难点主要为送客通道引桥的变形监测:区间主体基坑北侧距立交桥引道约17.6m距离,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桥梁结构变形监测及围护结构自身的现场平安巡查。监测作业过程中,加强现场平安巡查,如发现有较大变形及时通知施工、监理方,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为周边环境以及施工提供平安保障。5监测内容及要求5.1监测等级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标准?GB509911-2023表3.3.5工程监测等级划分要求,区间明挖结构工程自身风险等级为二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为一级,综合判定本工程监测等级为一级。5.2监测范围本工程监测范围为明挖基坑自身围护结构及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周边环境。周边环境的监测范围: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点、地下管线竖向位移监测点取1倍开挖深度范围,桥梁竖向位移监测点取2倍开挖深度范围。5.3监测对象、工程及精度5.3.1仪器监测对象、工程及精度本工程监测仪器对象、工程及精度如表5.3.1表5.3.序号类别监测对象监测工程监测仪器监测精度1周边环境基坑周边地表道路及地表沉降水准仪1.0mm2地下水位水位变化量水位计5.0mm3桥梁结构桥墩竖向变形及差异沉降水准仪1.0mm4围护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全站仪1.0mm5桩体水平位移测斜仪0.02mm6桩顶沉降水准仪1.0mm7支撑轴力频率读数仪<1.0%F.S5.3.2巡查对象及巡查内容本工程巡查对象及巡查内容主要如表5.3表5.3.2序号类别巡查对象巡查内容1周边环境基坑周边地表地面裂缝;②地面沉陷、隆起等;=3\*GB3③地面冒浆等2送客通道引桥墩台或梁体开裂、剥落情况,包括裂缝宽度、数量、走向、剥落体大小、发生位置、开展趋势等3工程自身围护结构体系①围护结构体系〔重点为基坑阳角部位〕有无裂缝、倾斜、渗水、坍塌;②支护体系施作的及时性、支撑撤除施工工艺、锚杆施工工艺;③基坑周边堆载情况;④地层情况;⑤地下水控制情况;⑥地表积水情况等5.4监测频率及周期5.4.1仪器监测频率及周期本工程监测频率及周期如表5.4表5.4序号监测对象监测工程现场监测频率现场监测周期1基坑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基坑开挖期间,1次/2天;结构施工期间,1次/周;经数据分析确认到达根本稳定后1次/月测点布置完成后,应对所有的监测工程进行连续三次独立的观测,判定合格后取其平均值作为监测工程的初始值。基坑回填完成或矿山法隧道进行二次衬砌施工后,可结束支护结构的监测工作;支护结构监测结束后,且周围岩土体和周边环境变形趋于稳定后,可结束监测工作。满足设计要求结束监测工作的条件。本工程中,变形稳定判断的标准依据?建筑变形测量标准?〔JGJ8-2023〕相关内容确定,即“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mm/d~0.04mm/d时可认为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变形稳定后,即可向业主发出“停止监测申请〞,业主批准后停止监测桩体水平位移支撑轴力桩顶沉降2基坑周边地表地表沉降3地下水位地下水位变化量4送客通道引桥桥墩竖向变形及差异沉降注:〔1〕底板浇筑后可根据监测数据变化情况调整监测频率;〔2〕两基坑相邻段轴力施加预应力后加强观测;〔3〕支撑撤除过程中及撤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适当增加。5.4.2巡查频率及周期本工程巡查频率及周期如表5.4表5.4.2序号巡查对象现场巡查频率现场巡查周期1基坑围护结构每次现场监测工作实施时同时进行现场平安巡查,施工结束后根据变形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特殊情况应加密巡查频率周边环境巡查在施工开挖前进行首次巡查,二衬施工完成,变形稳定后停止。工程自身巡查在开挖后开始,二衬施工完成后停止2基坑周边地表3送客通道引桥5.4.3特殊情况频率调整原那么原那么上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1〕监测数据异常或变化速率较大;〔2〕存在勘察未发现的不良地质条件,并影响工程平安;〔3〕地表等周边环境发生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4〕工程出现异常;〔5〕工程事故后重新组织施工;〔6〕暴雨或长时间连续降雨;〔7〕邻近工程施工、超载、震动等周边环境条件较大改变;〔8〕监测数据累计变化量或变化速率之一到达或超过控制值,变化速率连续3天超过控制值的70%;〔9〕周边地表出现突然沉降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坍塌;〔10〕建〔构〕筑物等周边环境出现危害正常使用功能、结构平安的过大沉降、倾斜、裂缝等;〔11〕周边地下管线变形突然明显增长或出现裂缝、渗漏等;〔12〕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出现其他必须进行警情报送的情况。5.5监测控制值及预警管理标准依据设计文件给出的各监测对象控制值如表5.5-1所示:表5.5-1监测控制值序号类别监测对象监测工程判定内容控制值1周边环境基坑周边地表地表沉降标高绝对变化量累计变化量:30mm变化速率:4mm/d2基坑周边地下水位地下水位水位变化量累计变化量:1000mm速率≤500mm/d3送客通道引桥桥墩竖向变形标高绝对变化量及差异沉降正与设计协商4工程自身围护结构体系桩顶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绝对变化量累计变化量:20mm变化速率:4mm/d5桩体水平位移水平位移绝对变化量累计变化量:30mm变化速率:3mm/d6支撑轴力支撑轴力测值按设计值7桩顶沉降竖向位移绝对变化量累计变化量:10mm变化速率:4mm/d注:表格中控制标准由工点设计院提供。表5.5-2预警管理标准预警等级预警标准黄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极限值〕的70%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橙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的85%时,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时红色监测预警“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控量测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时5.6监测点布置原那么本工程各测项测点布置原那么见下表5.6:表5.6测点布置原那么监测工程监测点布设原那么道路及地表沉降1〕主测断面在基坑两侧挡墙墙角及距坑边4m、5m的间距平行坑边布设6个沉降观测点,标准断面布设4个沉降观测点,测点间距20m。沿基坑纵向布设约4个主测断面,基坑短边设置1个主测断面;2〕应根据基坑规模和周边环境条件,选择有代表性的部位布设垂直于基坑边线的横向监测断面,每侧监测点数量不宜少于3个;3〕监测点及监测断面的布设位置应与周边环境监测点布设相结合支护桩〔墙〕顶部水平位移1〕主测断面应有桩顶水平位移测点,测点间距按20m进行布设;2〕基坑短边中间部位、阳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等重要环境部位、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等应布设监测点支护桩〔墙〕体水平位移1〕主测断面应有桩顶水平位移测点,常规测点间距按40m进行布设;2〕基坑短边中间部位、阳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等重要环境部位、地质条件复杂部位等应布设监测点桩顶沉降与桩顶水平位移测点共用地下水位基坑端头和中部位置布设测点支撑轴力1〕按间距40m进行布设,宜选择基坑中部、阳角部位、深度变化部位、支护结构受力条件复杂部位;2〕在主测断面上要有支撑轴力测点;3〕监测点与桩体水平位移监测宜处于同一监测断面建〔构〕筑物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在施工影响区域内每个桥墩上,每个桥墩在垂直基坑方向布设2个测点5.7监测初始值采集要求在基坑降水前由监理组织对施工单位布设的测点进行验收,测点验收合格后,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测点进行初始值采集,所有测点均进行三次监测,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6监测作业实施方法6.1控制网施测6.1.1平面控制网基准点布设平面控制点布置的原那么为:=1\*GB3①控制点是监测点稳定性的基准,应设立于施工基坑开挖深度2~4倍距离之外的稳定区域,为提高监测精度,应埋设强制对中观测墩或专门观测标石;=2\*GB3②控制点位的分布应满足准确、方便观测全部观测点的需要;=3\*GB3③每个相对独立的测区控制点个数不应少于3个,以保证必要的检核条件。根据现场情况,选取3个精密导线点BM1、BM2、BM3作为平面网控制点。为方便测点引测,另布设6个工作基点。根据具体选用的平面控制点、工作基点同监测点一起布设本钱区间独立的闭合环、或形成由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图-1精密导线埋石示意图图-2精密导线埋石俯视示意图〔1〕观测方法及仪器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控制点观测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监测点采用极坐标法观测,使用TS09PLUSR500全站仪进行观测。〔2〕数据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6.1.1表6.1.1序号工程指标或限差1水平角观测测回数62测角中误差1.0秒3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4每边测回数往返各4测回5距离一测回读数较差1毫米6距离单程各测回较差1.5毫米7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0.2摄氏度,气压50受各种条件限制,施工场地一般比拟狭小,场地内交会法施测受一定的限制。根据我院实际工作经验,基准点观测采用导线法比拟容易操作,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按相应技术规程作业,容易到达监测精度要求。将所布设的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点及地铁施工控制点组成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网〕形式。导线测量采用TS09PLUSR500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D。可按下式估算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1〕〔2〕〔3〕式中:——导线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mm〕。按导线平均边长60米,测角中误差1.41”,测距6测回,测距中误差为0.4毫米,于是得到观测基准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0.5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根据现场条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与监测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距离,计算各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拟,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按极坐标法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中误差为:,满足监测精度要求。观测考前须知如下:=1\*GB3①对使用的全站仪、觇牌应在工程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工程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尤其时照准部水准管及电子气泡补偿的检验与校正。=2\*GB3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3\*GB3③仪器、觇牌应安置稳固严格对中整平;=4\*GB3④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5\*GB3⑤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6\*GB3⑥应尽量防止受外界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严格按精度要求控制各项限差。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全站仪测量记录程序进行,观测时可完成各项限差指标控制,观测完成后形成电子原始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坐标。平差计算要求如下:=1\*GB3①平差前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各期相邻控制点间的夹角、距离进行比拟,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2\*GB3②使用清华山维控制网平差软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3\*GB3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各期变形观测点二维平面坐标值,计算投影至垂直于基坑方向的矢量位移,并计算各期阶段变形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1\*GB3①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2\*GB3②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3\*GB3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6.1.2高程控制网基准点布设高程控制网本工程各工程竖向变形监测控制网〔点〕,以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高程系统为基准建立,起始并附合于地铁施工控制网二等精密水准点上。控制点由基准点和加密的工作基点组成,根据本工程具体位置及道路地表等监测对象分布情况,控制网布设成独立网,基准点及加密的工作基点同观测点一起布设成闭合环网。根据现场情况,选取3个水准点BM1、BM2、BM3作为水准基准点。为方便测点引测,另布设6个工作基点。根据具体选用的高程基准点、工作基点同监测点一起布设成独立的闭合环、或形成由附合路线构成的结点网。基准点埋设及技术要求〔1〕工作基点埋设方法工作基点采用人工开挖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埋设步骤如下:=1\*GB3①土质地表使用洛阳铲,硬质地表使用Φ80mm工程钻具,开挖直径约80mm,深度大于3m孔洞;=2\*GB3②夯实孔洞底部;=3\*GB3③去除渣土,向孔洞内部注入适量清水养护;=4\*GB3④灌注入标号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并使用震动机具使之灌注密实,混凝土顶面距地表距离保持在5cm左右;=5\*GB3⑤在孔中心置入长度不小于80cm的钢筋标志,露出混凝土面约1~2cm;=6\*GB3⑥上部加装钢制保护盖;=7\*GB3⑦养护15天以上。见图。图水准点标石埋设示意图〔2〕工作基点的技术要求为确保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应对基准点定期进行复核,以确定所使用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选择或重新布设完成,应以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高程系统为基准进行联测,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至少经过3次复测,确认高程基准点处于稳定状态时,方可使用。基准网复测时,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应在±0.3mm〔n为测站数〕以内,每站高差中误差在±0.15mm以内,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该标准表.2.3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对高程控制网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高程基准点选择完成后,需至少经过3次复测,确认高程基准点处于稳定状态时,方可使用。基准网复测时,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应在±0.3mm〔n为测站数〕以内,每站高差中误差在0.15mm,具体观测要求见?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该标准表10.3.3高程控制网观测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见该标准表10.3.3。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观测考前须知如下:=1\*GB3①对使用仪器必需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2\*GB3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3\*GB3③观测时,必需保证良好的观测环境及成像条件;=4\*GB3④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中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观测完成需现场检核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前方可完成测量工作;⑤观测时应满足水准观测各项相关技术要求。数据处理〔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平差计算要求如下:=1\*GB3①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2\*GB3②使用专业平差软件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3\*GB3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工作基点各期高程值看出工作基准点是否有变动,如变动较大,那么说明工作基点遭到破坏,确定工作基点已稳定的情况下那么需要重新取高程值。如工作基点仍有变动那么需重新布设工作基点。〔2〕变形数据分析工作基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1\*GB3①工作基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精密水准点进行;=2\*GB3②相邻两期工作基点的变动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高程值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工作基点在该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3\*GB3③对相对于初始值变动较大的工作基点,应进行重新取值或作废重新布设。为确保监测成果的可靠性应对基准点定期进行复核,以确定所使用基准点的稳定性,基准点选择或重新布设完成,应以长春市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施工高程系统为基准进行联测,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需至少经过3次复测,确认高程基准点处于稳定状态时,方可使用。基准网复测时,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进行观测,往返较差及环线闭合差应在±0.3mm〔n为测站数〕以内,每站高差中误差在±0.15mm以内,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该标准表现场监测作业方法6.2.1道路及地表沉降监测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1〕测点埋设方法为保护测点不受碾压影响,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标志采用窖井测点形式,采用人工开挖或钻具成孔的方式进行埋设。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埋设形式如图。图〔2〕埋设技术要求道路及地表沉降测点应穿透道路面层至冻土层以下,防止土层冻胀的体积变化影响测点;测点应埋设平整,防止由于上下不平影响人员及车辆通行,同时,测点埋设稳固,做好清晰标记,方便保存。地表竖向位移采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使用TrimbleDINI03电子水准仪观测,采用电子水准仪自带记录程序,记录外业观测数据文件。监测点观测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三等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见该标准表10.3.3。观测采用闭合水准路线时可以只观测单程,采用附合水准路线形式必须进行往返观测,取两次观测高差中数进行平差。观测顺序:往测:后、前、前、后,返测:前、后、后、前。观测考前须知如下:=1\*GB3①对使用仪器必需定期进行检验。当观测成果异常,经分析与仪器有关时,应及时对仪器进行检验与校正;=2\*GB3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3\*GB3③观测时,必需保证良好的观测环境及成像条件;=4\*GB3④观测前应正确设定记录文件中各项控制限差参数,观测完成需现场检核闭合或附合差情况,确认合格前方可完成测量工作;⑤观测时应满足水准观测各项相关技术要求。〔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完成后形成原始电子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检查合格后使用专用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高程值。平差计算要求如下:=1\*GB3①应使用稳定的基准点为起算,并检核独立闭合差及与2个以上的基准点相互附合差;=2\*GB3②使用专业平差软件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3\*GB3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变形监测点各期高程值计算各期阶段沉降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沉降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监测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1\*GB3①监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进行;=2\*GB3②相邻两期监测点的变动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监测点在这该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3\*GB3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6.2.2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监测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1〕监测点埋设方法监测点埋设时先在冠梁的顶部用冲击钻钻出深约10cm的孔,再把棱镜固定在螺栓孔内。埋设形式如图图监测方法及数据采集1〕观测方法及仪器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控制点观测采用导线测量方法,监测点采用极坐标法观测,使用LeicaTS09PLUS全站仪进行观测。2〕数据观测技术要求控制网及监测点观测均按?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23二等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观测,其主要技术要求见表表序号工程指标或限差1水平角观测测回数62测角中误差1.0秒3测边相对中误差≤1/1000004每边测回数往返各4测回5距离一测回读数较差1毫米6距离单程各测回较差1.5毫米7气象数据测定的最小读数温度0.2摄氏度,气压50帕受各种条件限制,施工场地一般比拟狭小,场地内交会法施测受一定的限制。根据我院实际工作经验,基准点观测采用导线法比拟容易操作,使用高精度的测量仪器,按相应技术规程作业,容易到达监测精度要求。将所布设的围护结构桩顶水平位移观测基准点及地铁施工控制点组成闭合导线或附合导线〔网〕形式。导线测量采用TS09PLUSR500全站仪,测角精度±1”,测距精度1mm+2ppm×D。可按下式估算导线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1〕〔2〕〔3〕式中:——导线平均边长;——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mm〕。按导线平均边长60米,测角中误差1.41”,测距6测回,测距中误差为0.4毫米,于是得到观测基准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为0.56毫米。监测点水平位移观测根据现场条件,一般采用极坐标法。在选定的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精确整平对中,后视其它水平位移监测控制点,测定监测点与监测基准点之间的角度、距离,计算各监测点坐标,将位移矢量投影至垂直于基坑的方向,根据各期与初始值比拟,计算出监测点向基坑内侧的变形量。按极坐标法监测水平位移监测点中误差为:,满足监测精度要求。观测考前须知如下:=1\*GB3①对使用的全站仪、觇牌应在工程开始前和结束后进行检验,工程进行中也应定期进行检验,尤其时照准部水准管及电子气泡补偿的检验与校正。=2\*GB3②观测应做到三固定,即固定人员、固定仪器、固定测站;=3\*GB3③仪器、觇牌应安置稳固严格对中整平;=4\*GB3④在目标成像清晰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5\*GB3⑤仪器温度与外界温度一致时才能开始观测;=6\*GB3⑥应尽量防止受外界干扰影响观测精度,严格按精度要求控制各项限差。数据处理及分析1〕数据传输及平差计算观测记录采用全站仪测量记录程序进行,观测时可完成各项限差指标控制,观测完成后形成电子原始观测文件,通过数据传输处理软件传输至计算机,使用控制网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得出各点坐标。平差计算要求如下:=1\*GB3①平差前对控制点稳定性进行检验,对各期相邻控制点间的夹角、距离进行比拟,确保起算数据的可靠;=2\*GB3②使用华星测量控制网平差软按严密平差的方法进行计算;=3\*GB3③平差后数据取位应精确到0.1mm。通过各期变形观测点二维平面坐标值,计算投影至垂直于基坑方向的矢量位移,并计算各期阶段变形量、阶段变形速率、累计变形量等数据。2〕变形数据分析观测点稳定性分析原那么如下:=1\*GB3①观测点的稳定性分析基于稳定的基准点作为基准点而进行的平差计算成果;=2\*GB3②相邻两期观测点的变动分析通过比拟相邻两期的最大变形量与最大测量误差〔取两倍中误差〕来进行,当变形量小于最大误差时,可认为该观测点在这两个周期内没有变动或变动不显著;=3\*GB3③对多期变形观测成果,当相邻周期变形量小,但多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时,应视为有变动。监测点预警判断分析原那么如下:=1\*GB3①将阶段变形速率及累计变形量与控制标准进行比拟,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小于预警值,那么为正常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预警值而小于报警值那么为预警状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报警值而小于控制值那么为报警态,如阶段变形速率或累计变形值大于控制值那么为控制状态。=2\*GB3②如数据显示到达警戒标准时,应结合巡查信息,综合分析施工进度、施工措施情况、基坑围护结构稳定性、周边环境稳定性状态,进行综合判断;=3\*GB3③分析确认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有关各方。6.2.3围护结构桩体变形监测 测点埋设及技术要求1〕埋设方法测斜管通过直接绑扎或设置抱箍将其固定在支护结构的钢筋笼上,钢筋笼入孔后,浇筑混凝土。测斜管与钢筋笼的固定必须十分稳定,以防浇筑混凝土时,测斜管与钢筋笼相脱落。同时必须注意测斜管的纵向扭转,很小的扭转角度就可能使测斜仪探头被导槽卡住;埋设就位的测斜管必须保证有一对凹槽与基坑边缘垂直。现场安装效果如图-1、图图-1测斜管埋设现场实景图图2〕埋设技术要求支护结构测斜管埋设与安装应遵守以下原那么:①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低于钢筋笼底部,顶部到达地面〔或导墙顶〕。②测斜管与支护结构的钢筋笼绑扎埋设,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③测斜管的上下管间应对接良好,无缝隙,接头处牢固固定、密封。④管绑扎时应调正方向,使管内的一对测槽垂直于测量面〔即平行于位移方向〕。⑤封好底部和顶部,保持测斜管的干净、通畅和平直。⑥做好清晰的标示和可靠的保护措施。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1〕观测仪器及方法监测仪器采用CX-06A型测斜仪以及配套PVC测斜管,监测精度可到达0.02mm/0.5m。仪器图见图图观测方法如下:①用模拟测头检查测斜管导槽;②使测斜仪测读器处于工作状态,将测头导轮插入测斜管导槽内,缓慢地下放至管底,然后由管底自下而上沿导槽全长每隔0.5m读一次数据,记录测点深度和读数。测读完毕后,将测头旋转180°插入同一对导槽内,以上述方法再测一次,深点深度同第一次相同;③每一深度的正反两读数的绝对值宜相同,当读数有异常时应及时补测。2〕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要求〔1〕初始值测定测斜管应在测试前5天装设完毕,在3~5天内用测斜仪对同一测斜管作3次重复测量,判明处于稳定状态后,以3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作为侧向位移计算的基准值。〔2〕观测技术要求测斜探头放入测斜管底应等候5分钟,以便探头适应管内水温,观测时应注意仪器探头和电缆线的密封性,以防探头数据传输局部进水。测斜观测时每0.5m标记一定要卡在相同位置,每次读数一定要等候电压值稳定才能读数,确保读数准确性。图数据处理及分析首先,必须设定好基准点,围护桩桩体变形观测的基准点一般设在测斜管的底部。当被测桩体产生变形时,测斜管轴线产生挠度,用测斜仪确定测斜管轴线各段的倾角,便可计算出桩体的水平位移。设基准点为O点,坐标为〔X0,Y0〕,于是测斜管轴线各测点的平面坐标由以下两式确定:式中—测点序号,=1,2,;—测斜仪标距或测点间距〔m〕;图6.图6.2.3—X方向第段正、反测应变读数差之半;—Y方向第段正、反测应变读数差之半;为消除量测装置零漂移引起的误差,每一测段两个方向的倾角都应进行正、反两次量测,即当或>0时,表示向X轴或Y轴正向倾斜,当或<0时,表示向X轴或Y轴负向倾斜,由上式可计算出测斜管轴线各测点水平位置,比拟不同测次各测点水平坐标,便可知道桩体的水平位移量。6.2.4支撑轴力监测测点埋设方法及技术要求1〕埋设方法①采用专用的轴力架安装架固定轴力计,安装架圆形钢筒上没有开槽一端面与支撑的牛腿(活络头)上的钢板电焊焊接牢固,电焊时必须与钢支撑中心轴线与安装中心点对齐。②待焊接冷却后,将轴力计推入安装支架圆形钢筒内,并用螺丝〔M10〕把轴力计固定在安装架上。③钢支撑吊装到位后,即安装架的另一端(空缺的那一端)与围护墙体上的钢板对上,中间加一块250mm×250mm×④将读数电缆接到基坑顶上的观测站;电缆统一编号,用白色胶布绑在电缆线上作出标识,电缆每隔两米进行固定,外露局部作好保护措施。监测点布置的断面图及实景如图-1、图-2所示图-1基坑轴力计测点布置断面图图2〕埋设技术要求①安装前测量一下轴力计的初频,是否与出厂时的初频相符合(≤±20Hz),如果不符合应重新标定或者然后另选用符合要求的轴力计。②安装过程必须注意轴力计和钢支撑轴线在一条直线上,各接触面平整,确保钢支撑受力状态通过轴力计〔反力计〕正常传递到支护结构上。钢支撑在吊装前,把轴力计的电缆妥善地绑在安装架的两翅膀内侧,防止在吊装过程中损伤电缆。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1〕观测仪器及方法轴力计采用各种规格的轴力计〔见图图2〕监测观测方法及数据采集技术要求①轴力计安装后,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前进行轴力计的初始频率的测量,在施加钢支撑预应力时,应该测量其频率,计算出其受力,同时要根据千斤顶的读数对轴力计的结果进行校核,进一步修正计算公式。②基坑开挖前应测试2~3次稳定值,取平均值作为计算应力变化的初始值。③支撑轴力量测时,同一批支撑尽量在相同的时间或温度下量测,每次读数均应记录温度测量结果。数据处理轴力计的工作原理是:当轴力计受轴向力时,引起弹性钢弦的张力变化,改变了钢弦的振动频率,通过频率仪测得钢弦的频率变化,即可测出所受作用力的大小。一般计算公式如下:P=K△F+b△T+B式中:P—支撑轴力(kN)K—轴力计的标定系数(kN/F)△F—轴力计输出频率模数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F)b—轴力计的温度修正系数(kN/℃)△T—轴力计的温度实时测量值相对于基准值的变化量(℃)B—轴力计的计算修正值(kN)注:频率模数F=f2×10-36.2.5桩顶沉降监测围护桩顶沉降监测点与围护桩顶水平位移监测点共用。监测方法与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与地表沉降相同。6.2.6地下水位监测在要监测的基坑或隧道周围,利用地质钻机钻到要求深度〔基坑底板以下6m左右〕后,在孔内埋入滤水塑料套管,管径约90mm。套管与孔壁间用干净细砂填实,然后用清水冲洗孔底,以防泥浆堵塞测孔,保证水路畅通。测管高出地面约20cm,上面加盖,不让雨水进入。在管的四周用砖砌起,以防损坏。监测实景如图6.2.图.2.6.2地下水位监测可采用钢尺水位计,钢尺水位计的工作原理是在已埋设好的水管中缓慢向下放入水位计测头,当测头接触到水面时,启动讯响器,此时读取测量钢尺在管顶位置的读数,每次读取管顶读数对应的管顶位置应一致,并固定读数人员。根据管顶高程、管顶与地面的高差,即可计算地下水位的高程和埋深。6.2.7桥墩竖向变形及差异沉降监测测点埋设方法及技术要求〔1〕测点埋设方法桥梁墩柱竖向位移监测点采用直接钻具成孔方式进行埋设,使用电动钻具在长春西站送客通道引桥墩柱上打孔,去除孔洞内渣质,注入适量清水养护,向孔洞内注入适量搅拌均匀的锚固剂,放入观测点标志,再使用锚固剂回填标志与孔洞之间的空隙。图钻孔埋入式测点标志埋设形式图〔单位:mm〕及实景照片〔2〕埋设技术要求桥梁墩柱竖向位移监测点埋设稳固,不影响过往人员及车辆通行,做好清晰标记,在满足监测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桥梁墩柱的美观。监测方法、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本监测工程监测方法、数据采集及分析处理同地表沉降监测相关内容。6.3现场巡查作业方法6.3.1道路地表巡查本工程道路、地表现场平安巡查主要为:基坑周边地表。1〕首次巡查在施工影响前对所要巡查的道路、地面做首次巡查。首次巡查的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情况。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等情况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查 巡查的内容包括:=1\*GB3①地面裂缝;=2\*GB3②地面沉陷、隆起;③地面冒浆等。对在首次巡查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拟,发现新增地面裂缝或裂缝开展速率超过预警标准、地面隆陷、地面冒浆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查过程中,填写现场平安巡查表。6.3.2明挖法基坑现场平安巡查1〕首次巡查本工程需要平安巡查的明挖基坑为正阳街站站主体基坑工程。在基坑开挖前或降水施工前前对基坑周边道路、地面做首次巡查。首次巡查的重点是调查地面有无裂缝、地面隆陷、周边堆载、地表积水、地下水位等。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用水位计测量地下水位并记录水位标高,并采用拍照的方式对既有裂缝、地面隆陷、地表积水等情况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查巡查的内容包括:〔1〕施工工况:=1\*GB3①开挖面岩土体的类型、特征、自稳性,渗漏水量大小及开展情况;=2\*GB3②开挖长度、分层高度及坡度,开挖面暴漏时间;=3\*GB3③降水或回灌等地下水控制效果及设施运转情况;=4\*GB3④基坑侧及周边地表堆载,排水措施及效果,坑边或基底有无积水;=5\*GB3⑤支护桩〔墙〕后土体有无裂缝、明显沉陷,基坑侧壁或基底有无涌土、流砂、管涌;=6\*GB3⑥基坑周边有无超载。

〔2〕支护结构:=1\*GB3①支护桩〔墙〕有无裂缝、侵限情况;=2\*GB3②冠梁、围檩的连续性,围檩与桩〔墙〕之间的密贴性,围檩与支撑的防坠落措施;=3\*GB3③冠梁、围檩、支撑有无过大变形或裂缝;=4\*GB3④支撑是否及时架设。巡查过程中须注意人身平安,听从现场施工平安管理人员的指挥。发现基坑围护结构支撑或锚杆周围土体大范围塌落、抽水持续出砂、周边地说明显沉陷、支撑明显扭曲变形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查过程中,填写现场平安巡查表。6.3.3桥梁巡查1〕首次巡查在基坑开挖前对所要巡查的桥梁做首次巡查。首次巡查的重点是调查桥梁现状,巡查该桥梁墩〔柱〕台周围有无地表裂缝,桥面铺装有无裂缝,局部坑槽,伸缩缝破坏等情况。对桥梁结构有裂缝的地方做好标识,记录裂缝的位置、形态,用游标卡尺或裂缝读数显微镜测量并记录裂缝的宽度;对在施工影响前已经出现的裂缝等异常情况,采用拍照的方式进行影像资料存档。2〕日常巡查日常巡查的内容包括:=1\*GB3①桥梁墩台上方地面沉陷;=2\*GB3②桥梁桥面开裂;=3\*GB3③混凝土外观、伸缩缝变化情况等,④桥梁错台、脱落等现象。对在首次巡查中发现的既有裂缝测量其宽度并与初始宽度进行现场比拟。发现新增裂缝或裂缝开展速率超过预警标准、墩台周围地说明显隆陷等异常情况及时通报,并拍照存档。巡查过程中,填写现场平安巡查表。6.4监测成果分析方法采取有效手段,对日常采集的数据,采用三级审核制度,确保数据的完整、有效、及时、连续性,杜绝虚假数据的干扰。数据处理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统计性分析:当数据刚取得时,可能杂乱无章,看不出规律,通过作图、造表、用各种形式的方程拟合,统计出测点累计变形最大值,阶段变形最大值以及各最大值的变形规律。②预警情况分析: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阶段变形或累计变形超报警值的情况,要具体结合施工进度绘制时程曲线图以及纵横断面曲线。③最终分析:工程结束后,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各施工参数、地层情况等对工点进行规律性分析。数据处理分析的具体方法如下:1〕列表法将监测数据按一定规律用列表方式表达出来是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最常用的方法。表格的设计要求对应关系清楚、简单明了、有利于发现相关量之间的物理关系;根据需要还可以列出除原始数据以外的计算栏目和统计栏目等。最后还要求写明表格名称、主要测量仪器的型号、量程和准确度等级、有关环境条件参数如温度、湿度等。2〕作图法作图法可以最醒目地表达物理量间的变化关系,测点变形趋势,施工影响范围〔监测沉降槽〕。从图线上还可以简便求出监测需要的某些结果〔如一个时间段内的阶段变形、相邻测点的差异沉降、斜率等〕,读出具体某个测点的累计变形量等。7监测信息反响7.1监测信息反响流程监控信息报送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平安风险技术管理体系?所制定的工作流程,日报通过信息平台报送,周〔月、年〕报和预警快报报送流程,详见图7.1-1、图7.1-2。图7.1-1周(月、年)报报送的一般流程图7.1-2预警快报报送的一般流程7.2监测信息反响要求7.2.1正常情况下的信息反响监测数据正常情况下的第三方监控信息的报送形式有日报和第三方监测分析周报。具体报送形式如下:1〕日报: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当日将监测及平安巡查信息上传至风险管理平台;2〕周报:第三方监测单位应于每周施工例会前一天以书面形式报业主单位,内容应分别包括近一周的第三方监测数据、巡查信息及其汇总分析、风险评估预警情况、监控跟踪情况、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等。7.2.2预警状态下的信息反响预警信息通过“平安风险监控系统〞或书面形式逐层上报,总体报送流程见图7.2.2:图7.2.2平安风险预警信息报送流程图监测预警:监测预警由“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依据设定的预警标准及第三方监测单位上传的当日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后自动发布。巡查预警:〔1〕巡查预警由我方根据当天现场巡查情况,经综合判定到达预警状态后通过“平安风险监控系统〞及时发布。〔2〕巡查预警内容包括:预警工程部位、现场风险状况、初步原因分析、可能诱发的风险事件、处置建议等,并附相关工程状况的现场照片。黄色、橙色综合预警:〔1〕发现黄色、橙色综合预警时起立即通过“平安风险监控系统〞或书面形式上报工程管理单位;〔2〕黄色、橙色综合预警建议内容包括:施工风险状况描述、原因分析、可能导致风险事件、处置建议等,并附相关工程状况的现场照片。在预警建议或综合预警判定中,必要时应通知设计单位,以加强技术沟通和共同参与预警分析。红色综合预警及快报:〔1〕发现红色综合预警时立即上报工程管理单位,同时告知设计单位,以加强技术沟通和共同预警分析。并应通过“平安风险监控系统〞或书面预警快报形式报告。〔2〕预警快报报送内容主要包括风险时间、地点、风险概况、原因初步分析、变化趋势、风险处理建议等。其中监理单位快报给施工单位时,还应根据预警级别下达平安隐患报告书、整改通知书、停工令等先期处理方式。〔3〕工程管理单位自收到红色预警建议后,应立即进行现场确认及综合判定,判定为红色综合预警后,应第一时间通过“平安风险监控系统〞发布综合预警消息〔判定为黄、橙色综合预警那么进入预警报送流程〕,并以快捷、有效方式立即通知各相关监控单位和设计单位。在预警建议信息上报工程管理单位的同时,现场监测、巡查人员紧急加密监测频率及加强现场巡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增加监测工程、加密监测点,密切关注现场情况的变化,数据处理分析及咨询人员进一步深入对监测、巡查、作业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同时,我方工程经理及总工与工程管理单位人员、施工、设计、监理单位密切联系,指导采取初步控制措施,配合制定处理方案。在确定处理方案后,由施工单位根据方案采取对应的处理措施。在此过程中,我方及时落实工程公司主管领导、有关部门及专家组加强风险监控、监督管理的反响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强风险位置的周边环境和工程自身的现场监测、巡查及风险信息的汇总分析,对处理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严密监控,并将监控情况向各方定期汇报。在处理措施的实施后,根据监控情况确认工程到达平安的状态后,按工程管理单位管理流程进行消警处理。消警信息报送〔1〕监测阶段预警的消警:阶段预警处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单位审核确定后,书面报告给工程管理单位,由第三方监测单位在“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上进行消警并发布消警信息。〔2〕巡查预警的消警:预警处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填报预警处置情况,由发布单位在“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上进行消警。〔3〕黄色综合预警的消警:预警处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单位审核确定后,书面报告给工程管理单位,由工程管理单位〔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消警,并在“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上发布消警信息。〔4〕橙色综合预警的消警:预警处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单位初审,书面报告给工程管理单位审定后,由工程管理单位〔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消警,并在“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上发布。〔5〕红色综合预警的消警:在风险处理结束后,由施工单位上报消警建议,监理单位初审,书面报告给工程管理单位审定后,必要时征求平安风险咨询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相关领导的建议后,由工程管理单位〔依托第三方监测单位〕实施消警,并在“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上发布。7.3监测成果报告格式7.3.1报告内容预警快报报送内容包括风险时间、地点、风险概况、原因初步分析、变化趋势、处理建议等。日报通过信息平台报送当日全部第三方监测数据和巡查信息,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及施工进度;监测数据;现场巡查表;现场巡查影像资料。周〔月〕报监测周〔月〕报通过书面文字报表形式报送,主要内容包括:=1\*GB3①本周施工工况统计信息;=2\*GB3②本周监测及巡查作业情况;=3\*GB3③本周监测巡查异常信息及预警情况;=4\*GB3④本周风险监控跟踪情况;=5\*GB3⑤下周风险监控重点;=6\*GB3⑥相关附图、附表。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目的、监测工程和技术标准;采用的仪器型号、规格和标定资料;测点布置;监测数据采集和观测方法;现场巡查方法;监测资料、巡查信息的分析处理;风险预警情况、监控跟踪情况及其处理;监测结果评述;现场巡查效果评述;超前预报效果评述;平安风险咨询管理效劳效果评述;提供以以下图表:①各项监测成果汇总表;②各项平安巡查信息成果表;③典型测点的时程曲线图;④沉降断面图;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供其它分析图表〔如等沉降值线图、测点的变化值随施工进展〔或受力变化〕变化曲线等;⑥监测测点布置图。7.3.2日常报表格式日常报表分为监测成果报表和现场巡查表。监测成果报表、现场巡查表与长春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平安风险监控系统中数据上传的格式一致。8监测工作量预计8.1现场监测工作量根据监测方案,本工点现场监测工作量统计见表8.1。表8.1现场监测工作量统计表序号监测对象监测工程本方案中实际量布点数量单点测次1平面基准网测点平面基准网联测6个约4次2高程基准网测点高程基准网联测6个约4次3基坑周边地表道路地表沉降54个约50次4桩顶水平位移桩顶水平位移变化量24个约40次5桩体水平位移桩体水平位移变化量20个约40次6地下水位水位变化量4个约30次7桩顶沉降桩顶竖向沉降20个约40次8支撑轴力支撑轴力值11组约30次9送客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