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历史上册学案_第1页
初二历史上册学案_第2页
初二历史上册学案_第3页
初二历史上册学案_第4页
初二历史上册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国古代史概括(——1840)原始社会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原始农耕:河姆渡、半坡、大汶口华夏之祖:炎黄战蚩尤、黄帝—人文初祖、尧舜禹的禅让夏商周: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4.夏商周兴亡:夏朝兴衰、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西周分封制5.青铜文明:青铜工艺、农畜牧发展、奴隶生活6.春秋战国的纷争:春秋争霸、战国七雄7.大变革的时代:铁农具牛耕、都江堰、商鞅变法8、9.文化:文字、天文历法医学、屈原钟鼓乐;孔子、老子、百家(墨孟庄韩孙)秦汉: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0.秦扫六合:统一集权建立、巩固措施、北筑长城开发南疆11.伐秦:暴政、陈胜吴广、推翻秦朝12.大一统的汉朝: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东汉13.两汉经济14.匈奴与汉:冒顿统一蒙古、卫霍破匈奴、昭君出塞15.汉通西域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丝路、班超16、17.文化:纸蔡伦、九章地动仪、华佗张仲景;佛教道教、史记、秦俑魏晋南北朝: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18.三国鼎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鼎立形成19.江南开发:西晋兴亡和内迁各族、淝水之战、江南开发20.北方民族大融合:北方统一民族融合、北魏孝文迁洛和改革21、22.文化:圆周率、《齐民要术》、《水经注》;书画、石窟艺术隋唐:繁荣和开放繁盛一时的隋朝:统一(文)、大运河(炀)贞观之治:唐朝建立、贞观、武则天开元盛世:开元、经济、唐朝衰亡科举:诞生、完善、影响和同为一家:(设机构管辖)、(和亲)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册封)对外友好往来:遣唐使和鉴真东渡、唐与新罗、玄奘西游7、8.文化:建筑、雕印、诗坛;书画、莫高窟、乐舞宋元: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9.民族政权并立:契丹兴起陈桥兵变、辽宋夏的和战、金南宋对峙10.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11.宋代风貌:衣食住行、瓦子和节日12.蒙古兴起元朝建立:“一代天骄”统一蒙古、忽必烈建元、民族融合的发展13、14.文化:活印、指南针火药;《资治通鉴》、宋词元曲、书画明清: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15.明君权加强:太祖加强君权、靖难迁都16.中外交往冲突:郑和、戚继光、澳门17.君主集权强化(清):满洲兴起清朝建立、君主集权强化18.收台抗俄:郑成功、雅克萨19.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达赖班禅驻藏大臣、平叛和卓、土尔扈特回归20.经济发展与闭关锁国:经济、闭关锁国21、22.文化:紫禁城明长城、科技巨著;小说、戏剧、书画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第1课

鸦片战争自学目标1、知道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并由此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2、记住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进行虎门销烟的壮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3、分析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和中英《南京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4、阅读插图、资料、自由阅读卡,从中获取与本课相关的史识自学重点:林则徐虎门硝烟2、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自学过程:1、组织学生回顾初一学习情况。

2、指导学生阅读第1页“导入框”。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指导学生阅读本林则徐虎门硝烟以及第6页“自由阅读卡·从罂粟到毒品”,讨论回答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原因)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同时完成课本3页“动脑筋”本题可参照课本“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林则徐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收到什么效果?4、林则徐处理鸦片是烧毁它们吗?为什么?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

二、中英《南京条约》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回答:

1、这场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那么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简述鸦片战争的一般经过(口述)。2、这场战争的结局如何?

3、带来什么影响?4、根据课本第5页“练一练”: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半封建”指原有的封建经济已被破坏,有了一定成分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半殖民地”指当时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压迫和控制的国家。

5、根据课本第5页“活动与探究1”达标训练1、西方国家中第一个大规模向中国走私鸦片的是(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2、虎门硝烟最本质的意义是

A、标志着禁烟运动取得胜利

B、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C、现实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决心

D、使鸦片走私销声匿迹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D、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4、林则徐主持硝烟的地点是

A、广州

B、香港

C、虎门海滩

D、定海5、《南京条约》的内容中,破坏中国关税主权的条款是()

A、赔款银元2100万

B、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C、割让香港岛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6、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7、道光帝决定禁烟的根本原因是

A、继续维护闭关政策

B、鸦片输入给中国人民照成深重灾难

C、林则徐的上述言辞恳切

D、维护清朝统治8、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9、关于《南京条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中英双方代表于1940年6月签订

B、它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南京条约签约后,中国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

D、它的签约地在南京10、下列通商口岸不属于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是(

)A、南京

B、广州

C、上海

D、宁波11、阅读下列材料。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元),割地(香港岛),开放五个由条约规定的而不是自由开放的通商口岸(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还规定了进出口货物关税须同英方“秉公议定则列”,把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初步破坏了。请回答:⑴这段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⑵通过鸦片战争和这个条约的签订,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⑶这里的开放通商口岸和今天我国对外开放沿海城市有何本质区别?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自学目标1、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农民起义军的反抗斗争等史实。2、记住圆明园被烧毁,主权进一步丧失,领土被大量割占的耻辱3、知道民族的强弱同国家的先进或落后是息息相关的,要为民族的复兴和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要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坚决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自学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2、列强的侵华罪行:“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自学过程:回顾旧知识讨论回答问题:

1.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定,给中国带来什么后果?2.列强是否满足已经得到的利益?说明一下。《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由于这场战争是上一次战争的继续,所以它被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火烧圆明园

教师介绍圆明园建筑的宏伟和精美,组织学生看、说、议。

学生阅读6——7页的本目课文、插图、资料和第11页“自由阅读卡”内容,根据教师的提问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1、谁能结合课文内容揭发列强的罪行?2、完成学案12题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学生阅读7——8页的本目课文和表格、地图。

1、学生先根据第8页表格,在4人小组内完成“动脑筋”

2、学生完成课本第10页“练一练”。

三、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学生阅读第9页本目课文和“插图”以及“说明文字”,思考回答:

太平军的斗争,说明中国人民怎样对待国内的腐败政府和外国的侵略势力?达标训练1、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好处。”俄国得到的好处之一就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领土共计(

A、100多万平房千米

B、150多万平方千米

C、60多万平方千米

D、40多万平方千米2、英法等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A、报复中国的禁烟运动

B、争取外交礼仪平等

C、保护鸦片正常贸易

D、打开中国商品市场3、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俄国

B、英国

C、美国

D、法国4、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是在

A、金田起义后B、定都天京后

C、攻占长江中下游后

D、连克常州、苏州、松江后5、我们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主要依据是(

A、两次战争的性质和目的相同

B、英国都是发动战争的元凶

C、都从进攻广东沿海地区开始

D、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6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联合剿杀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7、导致圆明园远瀛观的原景与残迹出现巨大反差的原因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8、太平军击毙洋枪队统领是在(

A、南京

B、慈溪

C、青浦

D、上海9、1856年初,一个英国商人不可能做到的事是

A、到广州经商

B、在上海租地建别墅

C、在福州持刀伤中国人,中国的法官对他无可奈何

D、从上海出发,坐轮船去南京销售英国商品10、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千米的领土(

A、中俄《瑷珲条约》

B、中俄《北京条约》

C、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D、中俄《改订条约》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帝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宝石,又把银子丢了;为了那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1860年英国《泰晤士报》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请回答:⑴材料所提到的时间发生在那次战争时间?

⑵材料中遇到劫掠的是那个地方?

⑶材料二中,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是指什么?

⑷结合所学知识,你有何感想?

第3课收复新疆自学目标1、记住阿古柏侵占新疆的罪行和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2、知道新疆行省设置于1884年3、结合地理知识明确新疆伊犁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重要性4、能够联系两汉设置西域都护、隋唐有效管辖突厥、乾隆年间在新疆平叛和1884年新疆行省的设置,证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容许分裂或侵略。自学重点:1、左宗棠收复新疆。自学过程:

组织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以及最终的结果和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阿古柏侵占新疆

学生阅读12页“导入框”和本目课文内容,根据下列问题在书上划出或标注答案。

1、根据13页地图,标明阿古柏入侵新疆的路线。2、有人说阿古柏“一仆二主”。请问他的“二主”是哪两个?如果你是清朝的官员,面临着新疆地区这么严重的危机,你会考虑怎么办?(首先在小组里自由表达,然后打开课本看看当时实际上是怎样处理这场危机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

学生阅读12——14页本目课文、15页“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找出中央政府对新疆问题的争论分哪几种?。

2、如果你是左宗棠,你将怎样打败阿古柏?怎样收复新疆?(口述)

3、左宗棠打败阿古柏后,怎样处理伊犁问题?他这样处理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4、完成学案11、12题5、根据第12页“动脑筋”:为什么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6、完成课本第14页“练一练”达标训练1、中国西部的门户是(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甘肃2、19世纪60至70年代,争夺新疆的西方列强是(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英国和俄国

D、法国和俄国3、1865年,侵入新疆的是(

A、英国

B、俄国

C、阿古柏

D、法国4、清政府设立新疆行省的目的是(

A、抗击沙俄侵略

B、左宗棠的建议

C、收复新疆D、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5、清政府在新疆设置行省是根据谁的建议(

A、林则徐

B、左宗棠

C、曾纪泽

D、琦善6、阿古柏率兵侵入新疆的路线是(

A、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天山南路各城→北疆

B、喀什噶尔→天山南路各城→乌鲁木齐和吐鲁番→北疆

C、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吐鲁番→北疆→天山南路各城

D、乌鲁木齐→喀什噶尔→吐鲁番→天山南路各城→北疆7、收复新疆的过程是(

)A、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喀什噶尔→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伊犁B、吐鲁番→乌鲁木齐→南疆→喀什噶尔→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伊犁C、喀什噶尔→乌鲁木齐→吐鲁番→南疆→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伊犁D、喀什噶尔→吐鲁番→乌鲁木齐→南疆→除伊犁外的整个新疆→伊犁8、下列发生在新疆的重大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

②沙俄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③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④中俄签订条约,中国收回伊犁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9、新疆有一座晚清名臣的祠堂,悬挂衣服楹联:“提挈自东西十年戎马书生老;指挥定中外万里寒鸦相国寺。”(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志洞

D、左宗棠10、“大将铸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11、阅读下列材料。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的正确方针,先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攻占吐鲁番,打开了通向南疆的门户。清军得到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进军南疆时,当地各族人民纷纷拿起武器,痛击阿古柏侵略军。1877年,阿古柏兵败身亡,清军收复喀什噶尔。第二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请回答:⑴左宗棠进军新疆采取的军事策略和方针是什么?

⑵清军能一路胜利进军,最后收复新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⑶左宗棠收复新疆有何意义?

⑷伊犁当时还被谁占领?后来是怎样收回的?新疆设立行省是在哪一年?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自学目标1、能说出甲午战争的概况、记住《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知道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英勇事迹。2、能描述甲午中日战争的大致经过。3、讨论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及其历史教训4、知道由于清政府的腐朽没落、决策集团的妥协退让和军备的松弛落后,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自学重点:黄海大战,邓世昌的英雄事迹(爱国主义教育)2、《马关条约》签订的情况和内容。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列举左宗棠收复新疆的事迹并对他作出评价。2.起初在收复新疆问题上,同左宗棠意见对立的代表人物是谁?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黄海大战

1、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2、简述黄海大战的一般经过。3、根据地图,描述作战路线。

《马关条约》

1、邓世昌等将士死得轰轰烈烈,因为他们用生命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所以,黄海一战,中日双方各有损伤,实力对比没有太大的变化。可是,后来日军却连战连胜,相继占领了哪些地方?

2、清政府在这一战中又遭惨败的原因是什么?3、战后双方签订了什么条约?签订于哪一年?双方的代表分别是谁?4、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具体分析、说明《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指导学生制表填表)项目内容分析影响《南京条约》《马关条约》5、台湾人民怎样谴责卖国的清政府?6、台湾人民又是怎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达标训练1、在甲午中日战争的黄海战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是(

A、林则徐

B、关天培

C、冯子材

D、邓世昌2、19世纪末诗人丘逢甲在诗中写到:“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请判断这首诗的创作年代是(

A、1894年

B、1895年

C、1896年

D、1897年3、甲午中日战争期间,驻防在台湾的清军将领是(

A、关天培

B、左宝贵

C、刘永福

D、丁汝昌4、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的是那几个国家(

A、俄、法、德B、美、英、法

C、俄、美、法D、美、英、德5、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张的条款是(

A、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B、在苏州杭州富蔗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6、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瑷珲条约》7、“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根据所学历史知识,下列选项中与此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8、19世纪末,日本从清政府手中共获取了多少赔款(

A、2100万元B、2亿两白银9、最先取得在中国开设工厂的权力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10、签订《马关条约》的中方代表是()A、左宗棠B、奕C、李鸿章D、伊藤博文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材料二、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请回答:⑴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是哪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⑵依据上述两则材料,扼要指出英日对中国侵略的相同之处。

⑶通过对上述两则材料的比较,说明材料二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严重危害。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自学目标1、记住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八国联军侵华的基本事实。2、知道《辛丑条约》对中华民族的危害。3、知道甲午战争引发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借口绞杀义和团出兵侵华,结果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自学重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辛丑条约》的内容和危害。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学期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为什么说甲午战争以后,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请大家阅读新课,记住课题和标题。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0——21页本目的内容。指导学生联系地7页图文,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在班级内交流:

1、

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联军名称侵略国占领年代清朝帝、后2、根据课本21页“动脑筋”:请你根据这些图片叙述当年八国联军的罪行。

(自由发挥和互相补正,但应控制在3人次以内)

二、《辛丑条约》

学生阅读21——22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分别指出《辛丑条约》关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方面各有什么规定?2、22页“活动与探究1·议一议”:《辛丑条约》签订后,有人指出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有道理吗?为什么?3、23页“活动与探究2·谈一谈”:《辛丑条约》中的“使馆界”同今天的使馆区有什么不同?4、根据第22页“动脑筋”:《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

巩固小结

1、要求能正确指出《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所造成的影响。(通过反复讲练,让学生理解“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全陷入……”这些词语所反映的近代中国社会变化脉络)

2、当堂完成22页“练一练”3、自读自由阅读卡。达标训练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直接目的是(

A、全面占领中国

B、帮助清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C、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2、率领八国联军侵华的西摩尔是(

A、美国人

B、德国人

C、俄国人

D、英国人3、在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曾攻破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是下列那一条约的规定(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不同于两次鸦片战争的是(

A、威胁到清朝统治的中心——京津地区

B、遭到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

C、以镇压中国人民革命斗争为其直接目的

D、试图以武力实现其侵略目标6、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没有割地内容的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7、日本在《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中都得到的权益是(

A、开通商埠

B、割地

C、赔款

D、驻兵8、20实际初的一本启蒙读物中写道:“这中国,那(哪)一点,我还有分(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作者说这番话主要由于(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9、1896年的某天,苏州的一家日本工厂内机器轰鸣这种情景之所以会和出现,是因为(

A、《南京条约》的签订

B、《北京条约》的签订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10、在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11、总结题。依据中国近代史上几次外国侵华战争的概况,请你将下面给出的历史时间前的字母符号填到相应的空格处。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E、甲午中日战争⑴1840年,英国发动__________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________。⑵1856年,英、法两国为进一步扩大其侵略权益,又发动_______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不得不同他们签订《北京条约》。⑶1894年,___________爆发,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⑷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被迫签订

,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1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领北京以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私人之抢劫。”材料二、“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来。”

—瓦德西请回答:⑴材料一中的联军指哪些国家?

⑵联军在什么时候攻占北京?

⑶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⑷根据材料概括列强所犯的罪行。

⑸读了这些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第6课洋务运动自学目标1、知道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清王朝的统治,所以在客观上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步伐,但是又具有明显的保守性2、记住洋务运动的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企业类别或阶段划分)3、能讨论分析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自学重点:1、洋务运动的概况。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哪些危害?2、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些不同?组织学生阅读“导言框”,了解洋务运动期间制造的军舰性能。英法联军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烧了圆明园后,清政府一些官员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的统治,形成了所谓“洋务派”。他们所从事的与老外打交道的过程被称作洋务运动。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一、“自强”与“求富”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28——29页本目的内容,在课本上做读书标记,然后与组内同学互相补充订正。1、列举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主要代表。2、洋务派先后提出什么口号?3、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4、据图填表,认识洋务运动兴办的近代工业(分为军事和民用两种,要求工业名称与人名、地名“对号入座”)

地名工业名人名类别二、洋务运动的评价

学生阅读30——31页课文(包括小字)、插图、“自由阅读卡”等,思考回答: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最近有的影视剧对李鸿章进行了莫名其妙的美化,把他塑造成“爱国者”了!但是,把课本27页“文献资料·李鸿章的自白”与民间“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说法相对照,能说李鸿章是爱国的吗?(发表各自观点,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巩固小结

1、学生当堂完成30页“练一练·选择连线”达标训练1、洋务派产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2、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

A、李鸿章

B、曾国藩

C、奕

D、张之洞3、洋务派运动破产的标志是(

A、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惨败

B、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C、义和团运动被镇压

D、太平天国运动失败4、有人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主要指(

A、它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B、它利用了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C、它引进了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企业

D、它对外来经济侵略有抵制作用5、下列各项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的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抵制6、下列哪一企业是在洋务运动的“求富”口号下兴办的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湖北织布局7、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最为正确的应当是(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没有一点积极影响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到达“自强”“求富”的目的8、洋务运动没有达到“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的,主要因为(

A、仅引进了西方先进科技,不改变封建制度

B、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压制

C、顽固派势力的阻挠破坏

D、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9、下列洋务运动中哪一内容体现了李鸿章“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的思想(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筹建海军

C、兴办新式学校

D、开办民用工业10、洋务运动中,左宗棠创办了(

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构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材料二、就奕批评洋匠唯利是图说:“洋匠与中国立合同,订明若干年造船若干号,因恐成船太速,不能久留以食薪饷,往往派华匠造一器,有先期而成者必以为不中程式弃之,华匠相率缓延逐成锢习。”请回答:⑴材料一和材料二反应的是中国近代文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这个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⑵材料一反映了曾国藩的什么主张?

⑶材料一中说的“剿发捻”和“勤远略”是什么意思?

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第7课戊戌变法自学目标1、记住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2、知道变法法令内容在政治方面的局限性和经济、文化、思想方面的进步作用。自学重点:1、公车上书和维新变法运动的展开。2、“百日维新”是这次大规模政治运动的高潮。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从洋务派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具有什么样性质?2、从封建统治者的目的来看,洋务运动是失败了。但是它却在客观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阅读32—35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公车上书

1、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公车”(应试举人)要求拒签《马关条约》?(从条约危害性和“公车”爱国情感方面分析)

2、为什么人们还同时要求变法?(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政府的内部矛盾、人民起义、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要求等方面进行思考)

百日维新

1、公车上书后百日维新前,康有为和梁启超有哪些主要的维新活动?2、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所颁布的法令有哪些主要内容?A.怎样改革政府机构?为什么没有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等措施?

B.在开办企业和新式学校方面有什么措施?能起多大的作用?

C.在思想文化和国防军事方面有什么措施?引起哪些变化?

3、想一想,当时社会上哪些人赞成维新变法?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造成什么后果?5、根据35页“活动与探究”:维新派要杀的“贼”指哪些人?他们为什么觉得“无力回天”?谭嗣同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6、根据34页“动脑筋”:你同意谁说的意见?为什么?7、有人说:“袁世凯出卖维新派只是一种偶然现象。如果袁世凯站到光绪帝一边,中国早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亮出你的理由。巩固小结

1、为什么戊戌变法又叫做“百日维新”?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34页选择题:达标训练1、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及顽固派利益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

D、创办报刊,开放言论2、直接导致“公车上书”的事件是(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西方先进思想的传入3、“变者,天下之公理也。”这句话出自(

A、康有为

B、梁启超

C、光绪帝

D、杨锐4、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公车上书

B、成立强学会

C、《中外纪闻》

D、百日维新5、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掀起维新变法的目的是(

A、救亡图存

B、整顿社会秩序

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D、向西方学习6、1898年1月的一天,有一位清朝官员用这样一番教训康有为:“你老是变法呀,变法呀,可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从这番话你判断这位官员应是哪一个派别的代表(

A、顽固派

B、维新派

C、革命派

D、激进民主派7、下列戊戌变法法令中与洋务派采取的措施内容相同的是(

A、改革政府机构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8、“窃闻与日本议和伏乞皇上下招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而已。”材料中的“皇上”指(

A、道光

B、光绪

C、咸丰

D、同治9、19世纪末,中国先后兴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义和团运动,这两次运动兴起的共同原因是(

A、封建统治的日益严重

B、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C、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0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标志是(

A、强学会的建立B、“公车上书”

C、《定国是诏》的颁布

D、保国会的建立11、阅读下列材料。“若不及时图治,数年时候,四邻交通,不能立国。”“万国报馆议论沸腾,咸以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瓜分豆剖,渐露机芽,恐惧国惶,不知死所。”“乱机遍伏,即无强敌之逼,揭竿见木,已可优危。”请回答:⑴这段材料出于何人之口?

⑵此次上书后,为宣传变法思想,作者采取了什么活动?

⑶材料中的“瓜分豆剖”、“揭竿斩木”暗指什么?

⑷如果你是光绪帝,你认为他说的是否有道理?谈谈你的想法。

第8课辛亥革命自学目标1、知道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2、记住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自学重点: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维新变法时期,社会上有哪些人赞成?哪些人反对?哪些人无所谓??2、造成什么后果?当年孙中山的请求遭到拒绝,认识到了清政府卖国苟存的实质,就毅然转向革命立场,坚决从事反清斗争,终于迎来了武昌起义的胜利。由于发生这件大事的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历史上就把它叫做“辛亥革命”。(要求学生阅读36——3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孙中山创建革命党

1、孙中山青少年时期的主张是什么?2、10多年后,中国同盟会怎样建立起来?3、“三民主义”是从同盟会纲领阐发而来的,两者之间有哪些相同?有哪些变化?(可参考下表分析)指导思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同盟会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民

报》发

词推翻清朝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国民一律平等,总统和国会议员由选举产生通过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武昌起义

1、武昌起义爆发情况怎样?(时间:;重要人物:;重要地点:)

2、中华民国成立时,已经具备哪些历史条件?(从政治、思想、组织三个方面分析:

A.政治基础——

B.思想基础——C.组织基础——在讨论的基础上归纳——中华民国是一个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政府,它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旧民主革命达到了高潮,这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果。)

3、如何评价辛亥革命?(联系39页“自由阅读卡”内容,从革命的目标和直接结果进行分析——

A.革命目标:

B.直接结果:因此,辛亥革命既是的又是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达标训练1、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

A、《万国公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D、《南风报》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三民主义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C、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D、民族、民生3、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的最突出贡献是(

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猛烈评击封建思想

D、颁布一系列法令,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

A、反封建反帝的农民运动

B、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C、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D、彻底的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某校初三⑼班历史兴趣小组要实地考察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武汉

C、广州

D、上海6、20世纪30年代中山装的造型被赐予了特殊的含义,其中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的是(

A、三民主义

B、辛亥革命

C、百日维新

D、洋务运动7、台湾自古以来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泉州与台湾的经济贸易往来频繁,一批金门高粱酒在泉州市场上销售,其生产日期是中华民国91年6月3日(注: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应是公元那一年的6月3日(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8、下列所举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辛亥革命的失败

C、护国运动的失败

D、义和团运动的失败9、《武汉赋》这样描述了一桩发生在武汉的历史事件:“壮哉!武汉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桩历史事件是(

A、张之洞参与的洋务运动

B、康有为发动的戊戌变法

C、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10、下列对辛亥革命结果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12、阅读下列材料:“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请回答:⑴上述材料是什么组织的革命纲领?

⑵该组织成立于何时何地?

⑶该组织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⑷在《民报》发刊词中,上述纲领被阐发为什么?有什么作用?

第9课新文化运动自学目标1、记住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新文化运动中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论著。2、知道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3、能从课文和插图中搜集有关白话文的资料,理解原作者的主张,从而形成“新文学”的正确概念。自学重点:1、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2、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阅读40——4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新青年》的创办

1、根据40页“动脑筋”:新文化运动“是几个青年凭空捏造出来的”吗?新文化运动的斗争锋芒为什么会指向孔教?2、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是什么?(当堂掌握“四提倡、四反对”。)

“提倡民主、科学和新道德”属于思想革命,“提倡新文学”属于文学革命。思想革命决定了文学革命的方向,文学革命则扩大了思想革命的影响。“新世纪的曙光”

1、你知道当年引进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人物、刊物和文章吗?2、你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

A.意义:B.缺陷:

3、根据42——43页“活动与探究”和“自由阅读卡”的内容,小组讨论如何评价胡适对于“文学革命”的主张,然后由小组代表在班上发言。(他主张新文学要首先解放什么?他还主张新文学要反映什么内容?他这些主张都实现了吗?)

巩固小结

1、按照“背景→标志→代表人物→基本内容→斗争矛头→发展情况→历史意义和历史缺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

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2页选择题达标训练1、新文化运动开始于(

)A、1914年

B、1915年

C、1916年

D、1917年2、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3、创办《青年杂志》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胡适4、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开始于(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前期

C、新文化运动后期

D、五四运动爆发5、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新文学”、“新思想”

B、“新道德”、“新文化”

C、“民主”、“科学”

D、“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6、新文化运动兴起的主要阵地是(

A、《中外纪闻》

B、《民报》

C、《新青年》D、《每周评论》7、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8、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异常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下列人物中,属于新文化运动的代表的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9、青岛开发区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为(

A、《民报》

B、《新青年》

C、《万国公报》D、《每周评论》10、“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1、阅读材料。材料一、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史”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材料二、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请回答:⑴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史在经济、政治两大领域的开启性事件各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概括它们对中国近代化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⑵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

⑶请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回首近代化历程,你有何感悟?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自学目标1、记住五四运动的背景、内容(时、地、人、口号等)、结果及其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2、知道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概况。3、记住五四运动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它属于中共成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共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自学重点:1、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新文化运动有什么历史意义?就在新文化运动发展的过程中,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历史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她同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旧式的民主主义革命相比,在反帝反封建这个目标上是一脉相承的,所以还属于民主主义革命。但是领导革命的阶级从农民、开明地主、资产阶级等,变成了无产阶级;参加者也从少数“精英分子”扩大为人民大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阶段从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开始,到1935年红军长征胜利结束。阅读46——49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五四爱国运动

1、“导言”和47页小字部分的内容与五四爱国运动有什么联系?2、根据47页“动脑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国家主权为什么仍然遭侵犯?3、五四爱国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提出了哪些主张?4、46页插图《还我青岛》反映学生什么样的心态和要求?5、46页插图《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到学校时受到同学们的热烈欢迎》顶端题字中的“中华民国八年”是公元哪一年?你从这幅图片中获得了哪些信息?6、46页资料·‘五四’传单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什么精神?7、五四爱国运动的性质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基本知识

参加者

内容

性质

意义

2、根据48页《共产党早期组织分布示意图》说明:中共一大的代表来自哪些地方?3、根据48页三位人物头像指出他们的姓名。4、根据插图《“一大”会址嘉兴南湖游船》说明:“一大”原来在什么地方召开?

5、这三则材料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事实?6、根据48页“动脑筋”:陈独秀没有参加“一大”,为什么被选为中央局书记?7、“活动与探究·议一议”: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什么要建立中国共产党?

由于“一大”是当年7月召开的,以后就把每年的7月1日定为党的生日。由于五四运动是爱国的青年学生首先发起的,以后就把每年的5月4日时间中心地点要

求领导者主力结果2、指导学生当堂完成课本第49页选择题:达标训练1、下列不属于五四运动胜利成果的是(

A、北洋军阀释放了被捕学生

B、撤销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C、废除了“二十一条”

D、没有在对德“合约”上签字2、下列有关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召开

B、“一大”通过了第一个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C、选举陈独秀担任中央局书记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3、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废除二十一条”

C、“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D、“誓死力争,还我青岛”4、下图所示纪念章和图片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武昌起义

B、五四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5、在学历史的过程中,往往希望能够实地考察。你若要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应该去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东京6、五四运动中,在北京领导学生的是(

A、李大钊、陈独秀

B、毛泽东、李大钊

C、毛泽东、周恩来

D、陈独秀、毛泽东7、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A、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

B、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C、规模巨大的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D、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8、中共成立后,中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

C、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

D、以无产阶级为领导阶级9、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根本因素是(

A、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10、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

A、领导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B、所处的社会阶段不同

C、革命所追求的目标不同

D、革命形式的发展程度不同11、阅读下列材料:“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而不可以低头!”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请回答:⑴材料反映的是哪一运动?发生在何时?

⑵试举出该运动的口号。

⑶运动前期和后期,斗争的形式和斗争的主力发生了那些变化?

⑷从这个历史经验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⑸该运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⑹这场运动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第11课北伐战争

自学目标1、记住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失败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2、知道北伐战争的对象、共产党在北伐战争中的重要作用。3、能从课文和插图或影象资料中想象北伐战争情景,联系当时历史背景理解北伐战争的目的,联系战争进程理解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自学重点:1、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没有获得成功?

2、五四运动有什么历史作用?3、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什么意义?(阅读50——53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黄埔军校的建立

1、根据50页“动脑筋”:孙中山为什么要创办黄埔军校?2、黄埔军校的建校时间、办学宗旨。3、黄埔军校的校长、政治部主任。4、黄埔军校建立的意义是什么?

北伐胜利进军

1、北伐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北伐战争的对象有哪些人?(在51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张作霖、吴佩孚、孙传芳的位置,画圈作标记。)

3、北伐军进攻路线上有哪些重要地名?在51页《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中找到两种箭头所经过的地名,作出标记:

A.B.C4、北伐战争为什么能够在不到半年内,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有以下四个方面原因)A、B、C、D、5、国民革命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AB.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2、蒋介石成立南京国民政府后,中国大地上同时并存着哪三个对抗的政权?

巩固小结完成课本第53页选择题达标训练1、北伐军从广东出发,不到半年就实现“饮马长江”誓言的最主要原因是(

A、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B、国共两党的齐心协力

C、北洋军阀的不堪一击

D、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2、下列关于黄埔军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国共两党合作产物

B、它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

C、它为北伐战争提供了充足的兵源

D、它为共产党培养了大批的骨干力量3、1924年,孙中山说:“今天在这里开这个军官学校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下列人物中曾担任过“这个军官学校”的政治部主任的是(

A、廖仲恺

B、叶挺

C、周恩来

D、贺龙4、“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齐欢唱,齐欢唱!”这首军歌广为传唱是在(

A、辛亥革命时期

B、北伐战争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5、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参观下图“陆军军官学校”旧址,他们应去的地方是(

A、武汉

B、广州

C、上海

D、南京6、国民党反动统治开始的标志是(

A、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北伐军占领上海

D、四一二反革命政变7、广东国民政府进行北伐意在(

A、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B、推翻资产阶级统治

C、巩固广东根据地

D、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8、北伐战争胜利的重要的表现是(

A、实现了全国统一

B、农民的政权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政权

D、工人阶级政权10、1927年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指(

A、没有推翻北洋政府

B、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C、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D、共产党和革命群众惨遭杀害11、阅读下列材料: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某校视察,见门口贴有一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孙中山看后赞曰:“军人应当如此。”请回答:⑴该学校是何时创办?名称是什么?培养对象是什么人?

⑵通过材料判断该校办学宗旨是什么?

⑶该校诞生的背景是什么?

⑷大革命中,哪些事例说明该校办学成功?

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自学目标1、知道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等知识要点。2、记住“反抗→受挫→开辟新路→星火燎原”这样一个历史进程。3、能从课文和插图中体会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特点,理解以退为进策略的正确性,认识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精神的宝贵价值。4、记住秋收起义的队伍进军井冈山的原因及其历史作用自学重点:1、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期间领导的国民革命为什么会遭到失败?2、南京国民政府具有什么性质?(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南昌起义

1、南昌起义的概况怎样?A.时间:B.地点:C.领导人:D.结果:

2、《南昌起义》图中的演讲者是谁?3、“动脑筋”:南昌起义军占领了南昌,为什么要撤出南下广东?4、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什么重大意义?

秋收起义和井冈山会师

1、毛泽东怎样发动秋收起义、进军井冈山?完成“练一练”:

A.工农革命军三路进攻的出发地:

B.受挫后会合的地点:C.改编部队的地点:D.最后落脚的地点:2、毛泽东为什么要到农村去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敌我力量对比分析时,注意观察55页“文献资料·红军歌谣”、58页“自由阅读卡·红军的军服”:

A.敌强:

B.我弱:

3、观察56页插图《龙江书院——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相见的地方》,说说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分点提问——

A.会师时间B.改编后的部队名称:C.领导人:4、根据57页“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议论并发言:秋收起义后,工农革命军为什么要去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A.双方力量对比情况:

B.井冈山条件:巩固小结

按照纲要信号的线索梳理本课知识: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南下受挫井冈山会师→星火燎原秋收起义→敌强我弱达标训练

1、“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引自毛泽东1927年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赞颂的是(

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2、中国革命在农村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湘赣革命根据地

D、闽浙赣革命根据地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坚强的队伍是指(

A、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

B、南昌起义的革命军

C、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D、工农革命军4、为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创建人民军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揭开序目的历史时间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中央三大的召开

C、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D、南昌起义、秋收起义5、8月1日是我国的建军节,因为中共第一支人民军队在这一天诞生于(

A、南昌起义中B、秋收起义中

C、广州起义中D、井冈山会师6、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这表明中共(

A、在大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

B、尚未找到革命的正确道路

C、受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

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主力7、下列时间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南昌起义;②秋收起义;③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井冈山会师

A①③②④

B②①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8、毛泽东、朱德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条道路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确立党对军队绝对领导9、一名军人于1928年底在井冈山参军入伍,当年他参加的部队应是(

A、国民革命军

B、中国工农红军

C、新四军D、解放军10、下列历史事件与毛泽东无关的是(

A、井冈山会师

B、发动领导湘赣边秋收起义

C、三湾改编

D、撤离南昌,南下广东11、阅读下列材料。讲起“八一”历史,南昌打响第一枪;工人士兵齐暴动,红军战士最光荣;朱德率领队伍走,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暴动毛泽东,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创建四军建奇功。请回答:⑴上述歌谣涉及那些历史事件?

⑵南昌起义打响了“第一枪”含义是什么?“八一”历史至2009年有多长时间?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自学目标1、知道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2、记住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3、能从课文和插图中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形成清晰的时空概念,正确复述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从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不同的领导决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自学重点:1、中央红军的长征。2、遵义会议解决党的迫切需要解决的两大问题。

自学过程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讨论回答问题:

1、国民革命失败后,共产党人为了反抗国民党的屠杀,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2、这些起义的目的有没有完全达到?读“导入框·长征”一诗,阅读59——6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地名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

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可按下列提示自主学习。

A.遵义会议在哪一年召开?如何记住这一年?B.比较这前14年与后14年党的历史,有什么重要变化?

C.由此可见遵义会议有什么历史意义?

长征的胜利

1、写出长征开始和胜利的时间。2、说出长征中遇到的艰难险阻。“动脑筋”: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3、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4、完成63页“练一练”A.红军经过哪些省份?

B.请对号入座地说出地图上这三点的地名。(课本60页)

5、“活动与探究1·想一想”,(提醒同桌学生要互相配合,一个找课文,一个找图例,共同完成任务。

A.湘江

B.乌江

C.赤水河

D.金沙江

E.大渡河

达标训练1、中央红军长征的出发点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2、长征途中,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A、攻占遵义

B、巧度金沙江

C、四渡赤水

D、强渡大渡河3、长征途中红军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D、飞夺泸定桥4、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理由是(

A、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

C、选举毛泽东为最高负责人

D、毛泽东独立负责军事5、如果暑假你和同学参加“红色之旅——重走长征路”活动,请你说说在行路中不可能经过下列哪一地点(

A、金沙江

B、昆明

C、大渡河

D、遵义6、下列红军长征中历史事件,按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四渡赤水河;②强渡大渡河;③急渡金沙江;④翻过大雪山,通过大草地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7、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目的是(

A、北上抗日

B、保存革命力量

C、将革命推向全国

D、实现革命重心的转移8、毛泽东是位非常出色的诗人,在他的七律《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你可知道诗中“三军尽开颜”的时间是(

A、1933年10月

B、1935年1月

C、1934年10月

D、1936年10月9、红军长征胜利对中国历史最重要的影响是(

A、实现了北上抗日的目的

B、开辟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C、保存了红军的基干力量

D、传播了革命的思想10、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是()A、吴起镇会师B、会宁会师C、渡过金沙江D、翻过大雪山11、阅读下列材料: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礡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度桥梁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请回答:⑴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⑵这首诗描写了中国历史上哪一次最艰苦的斗争?

⑶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⑷诗中反映了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哪几大事?

⑸“三军过后尽开颜”中的“三军”是什么意思?

⑹这场斗争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14课难忘九一八自学目标1、知道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2、记住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3、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捋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自学重点:1、九一八事变。2、西安事变。自学过程(阅读70——72页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

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

九一八事变

1、日本侵略军为什么要制造九一八事变?2、71页“文献资料”说明蒋介石对日寇的进攻实行什么政策?3、不抵抗政策造成什么后果?4、东北沦陷后,中国人民怎样展开局部抗战?

西安事变

1、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中共提出什么主张和要求?2、国民党内部爱国人士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什么要发动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从课文中归)

A、根本原因:B、直接原因:3、怎样评价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爆发后的复杂形势:

A.日本:暗中支持国民党中的亲日派向西安发动进攻,以便它扩大侵略中国。

B.英美:担心亲日派乘机掌权,日本扩大侵华,排挤英美在华势力,希望和平解决,保住蒋介石的统治地位。

C.国民党内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准备乘乱夺权。

D.国民党内亲英美派主张和平解决,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亲自到西安与张、杨谈判。)

完成“活动与探究”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以及和平解决所起的历史作用。

巩固小结完成课本第71页填表题:达标训练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了(

A、全面抗战时期

B、局部抗战时期

C、局部反攻阶段

D、大反攻阶段2、九一八事变的发生地建有纪念馆,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该馆应建在(

A、大连

B、沈阳

C、哈尔滨

D、长春3、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其主要依据是(

A、人民武装力量还相对较弱

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

C、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D、国民党内部已出现明显分化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根本出发点是(

A、粉碎国民党内部亲日派的企图

B、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

C、蒋介石抗日有功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B、瓦窑堡会议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D、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6、如果办一期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的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7、“谁人不知张少帅,千古功臣一代娇。”与少帅张学良有关的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台儿庄战役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8、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入敌手,主要原因是(

A、日本为发动侵略作了长期准备

B、东北军战斗力低下

C、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