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F804201C-A××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东电力设计院工程设计甲级090001-sj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090001-kj2005年05月上海××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设计说明批准:审核:校核:编制:
参与本工程初步设计人员名单主管院长:张鹏飞主管总工程师:陈仁杰设计总工程师:陈松林经营主管人员:乔笑雄技术质量管理主管人员:刘剑毓工程处计划主管人员:马瑛工程设计和主管人员:专业主管主任工程师主管科长主要设计人总交刘开华冯平杨永富热机煤灰殷国香高玮冯斌电气李锡芝沈浩男陈咸康热控包一鸣金黔军李嘉吾土结陈飞山定瑜刘敏义建筑徐飙张闻燕魏建刚暖通李晓建肖鹏赵永华水布郑培刚金宝珍李讯化学蔡冠萍金宝珍李讯环保聂峰黄平何斌技经周一亮侯裕何敏ECEPDI设计说明卷册检索号:30-F804201C-A第0PAGE3页2005年5月××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总目录总的部分1.概述2.工程概况3.设计基础数据4.主要设计原则5.FGD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总图运输部分1.厂址概述2.FGD岛总平面布置3.FGD岛竖向布置4.管线综合布置5.交通运输6.绿化7.生活福利设施烟气吸收系统部分1.概述2.主要设计原则3.烟气及SO2吸收系统4.主要设备选择5.主要技术指标6.烟气脱硫装置布置石灰石浆液制备部分1.概述2.主要设计原则3.工艺系统4.主要设备选择5.主要技术指标6.石灰石制备装置布置石膏脱水及储存部分1.概述2.石膏产量3.石膏品质4.主要设计原则5.工艺系统6.主要设备选择7.石膏脱水装置布置废水排放部分1.概述2.主要设计原则3.烟气及SO2吸收系统4.主要设备选择5.主要技术指标6.烟气脱硫装置的布置电气部分1.概述2.6kV供配电系统3.低压脱硫变压器系统4.400V供配电系统5.保安电源系统6.直流系统7.不停电电源系统8.通信系统9.照明及检修系统10.电缆及电缆通道系统11.防雷接地系统12.火灾报警系统热工自动化部分1.概述2.控制方式和控制室布置3.热工自动化水平4.热工自动化功能5.热工自动化设备选型6.电源和气源7.接地8.热工实验设备建筑结构部分一、建筑部分1.概述2.建筑设计二、结构部分1.概述2.设计原始数据3.本工程适用的主要规程、规范4.工程主要技术数据5.地基与基础6.主要建(构)筑物结构布置及结构形式7.抗震设计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部分1.概述2.空调方案3.通风4.防排烟5.除尘水工及消防部分1.设计依据2.设计范围及分工3.主要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4.工程自然条件5.水务管理6.工艺供水系统(脱硫区域外部分)7.建筑上下水系统8.区域排水系统9.消防系统环境保护部分1.概述2.烟气污染治理效果及环境影响分析3.脱硫废水处理及环境影响分析4.石灰石制粉系统污染防治5.脱硫石膏的处理及综合利用6.噪声治理及对环境影响7.环保管理及监测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部分1.概述2.防火、防爆3.防尘、防毒、防化学伤害4.防电伤、防机械伤害及其他伤害5.防暑、防寒、防潮6.防噪声、防振动节约能源及原材料部分1.节能措施2.节约用水措施3.节约原材料措施施工组织大纲部分1.工程概况2.交通运输条件及大件设备运输3.主要施工方案与大型机具配备4.施工总平面布置5.施工力能供应6.施工综合控制进度运行组织及设计定员部分TOC\o"1-1"\p""\h\z\u第一章总的部分ECEPDI 设计说明卷册检索号:30-F804201C-A版本号:0第20页第一章总的部分2005年5月××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4概述1.1设计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采购合同附件2技术协议,合同号(2)2004年12月01日,华东电力设计院与广州天赐三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签订的“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合同编号为:TCSH20041118;(3)广州天赐三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编制的《××电厂4×3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投标文件》;(4)2005年3月25日,××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第一次设计联络会会议纪要;(5)2004年12月08日,华东电力设计院下发的编号发095-2004号“勘测设计任务通知书”;(6)2005年4月8日,广东省××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电力有限公司脱硫工程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05〕18080);(7)××电力有限公司提供的烟气脱硫区域试桩报告;(8)××电力有限公司提供的炉后建构筑物坐标图;(9)2005年5月19日,××电力有限公司4×300MW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平面布置方案审查会会议纪要。(10)美国杜康公司提供的技术支撑文件。1.2设计范围和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范围包括××电力有限公司烟气脱硫系统及其辅助系统。设计内容包括:烟气脱硫系统及其辅助系统范围内的工艺、电气、热控、通讯、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结构等专业的设计。土建设计包括建(构)筑物基础、地基处理、地下设施及设备基础等。1.3设计接口·烟气入口:—原烟气分别从1、2、3、4号炉引风机出口烟道引出;出口:—烟囱入口。对原有烟道的改造设计((括主烟道、包括防腐设计)属卖方范围。·石膏出口:—石膏贮仓底部卸料机出口(石膏贮仓属卖方设计范围)。·石灰石进口:石灰石浆液制备区汽车卸料斗上方。·工艺水进口:—电厂工业蓄水池,—电厂北排放口污水处理厂清水池。·冷却水进口:—相应机组引风机闭式冷却水供水管(近FGD系统)接出点。出口:—相应机组引风机闭式冷却水回水管(近FGD系统)接入点。·脱硫系统废水出口:1、2号炉灰渣泵房前池。·生活水、消防水进口:电厂生活水、消防水管(近FGD系统)。·生活排水、雨水排水出口:至电厂相应排水系统(近FGD系统)。·电源:机组6kV厂用系统开关出口电缆接线端。电厂380V综合段脱硫给水泵电源开关出口电缆接线端。·电缆通道机组6kV厂用系统开关出口。电厂380V综合段脱硫给水泵电源开关出口。·接地FGD岛内接地网引至厂区主接地网。·热控接口—与机组DCS接口机组DCS控制柜接线端子(所有相关设计工作由卖方负责完成)。—与机组电除尘器接口机组电除尘器控制柜接线端子。—热控电源设计脱硫岛仪表和控制设备所用各类电源设备由脱硫岛内部提供,买方不再另外提供电源。—电缆设计连接电缆两头的设备其中有一头设备是卖方供货,则该电缆就由卖方设计,脱硫岛侧的接线由卖方设计,除非另有定义。脱硫岛DCS的接地,由卖方设计,利用电气接地网,不另设独立地网。·仪用压缩空气气源相应机组仪用压缩空气储气罐出气母管。·火灾报警系统电厂保卫科消防值班室(脱硫岛的火灾报警系统均属卖方的设计范围)。·电话通讯系统脱硫岛电话通讯系统总配线箱。·土建部分地基处理设计及全部土建设计均属卖方的设计范围。·道路脱硫区道路与业主方道路接口在脱硫区外1m。·其它接口参见各专业部分。2.工程概况2.1项目概况2.1.1概述××电力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共装设4台300MW燃煤机组,烟气经静电除尘器除尘后,由两炉合用的钢筋混凝土烟囱排向大气。一期工程(1、2号机组)于1995年建成投运,二期工程(3、4号机组)分别于1999年和2000年建成并投运。2.1.2厂址××电力有限公司厂址位于××市赤坎区调顺岛北端沙岗海湾浅水滩上,距××市霞山区北部约10km。东邻麻斜河海湾深水线,南与××港第三作业区毗邻。电厂占地面积335hm2(含灰场),其中厂区占地37.76hm2。电厂配套建有专用卸煤码头。正在新建的××奥里油发电厂位于××电力有限公司灰场东南部,与××电力有限公司厂区连成一片。××电力有限公司一期工程建设时已按电厂规划容量1200MW一次建成贮灰场,灰场面积约为258hm2。灰堤顶设计标高7m,挡浪墙顶标高8m。厂区地下水埋深 ~-3m主厂房零米地坪标高 7.8m1、2、3号炉脱硫场地零米地坪标高7.6m4号炉脱硫场地零米地坪标高7.5m以上标高均为××旧基面高程系。2.1.3燃煤××电力有限公司一、二期工程设计煤种均为混煤(晋东南贫煤和无烟煤各50%)。目前公司实际燃用多个煤种,燃煤统一由粤电集团公司采购和调配。2.2煤质资料燃煤的成份与特性见表1-1。
表1-1燃煤的成份与特性序号项目符号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1燃料品种烟煤2工业分析收到基全水分Marw-%8.408.40空干基水分Madw-%1.67收到基灰分Aarw-%20.0023.64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w-%15.0014.20固定碳FCarw-%55.5055.50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pMJ/kg23.41Q.pkcal/kg56003元素分析收到基碳Car%62.8559.01收到基氢Har%4.004.00收到基氧Oar%3.003.00收到基氮Nar%0.900.90收到基硫Sar%0.801.00Cl-%0.040.04F-%0.010.014可磨指数哈氏可磨指数HGI/67.44全苏热工院可磨指数KBTИ/1.3255磨损指数Ke/(暂缺)6灰熔融性变形温度DT℃1300软化温度ST℃1500流动温度FT℃>15002.3主要设备参数与脱硫装置有关的主要设备参数见表1-2。
表1-2主要设备参数表设备名称参数名称单位参数锅炉型式/型号亚临界中间再热自然循环单炉膛汽包炉/DG1025/18.2-Ⅱ3BMCR工况最大连续蒸发量t/h1025过热蒸汽出口压力(表压)Mpa17.46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40设计效率%90.5不投油最低稳燃负荷%60%ECR除尘器配置双室三电场/双室四电场每台电除尘器处理烟气量m3/h950000/973800除尘效率%99/99.4入口烟气设计温度℃145/140引风机配置液压动叶可调轴流式,每台炉2台型号SAF26.6-15-1型风量m3/h1011600风压kPa4166电机功率kW1800烟囱配置每两炉共用一个高度/出口内径m210/7材质钢筋混凝土结构烟道材质水平主烟道为钢筋混凝土烟道,其余烟道为钢烟道2.4海洋水文厂址附近海区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据××港潮位站多年统计资料,年最大涨落潮差分别为3.82m和4.54m,年平均潮差为2.18m,涨落潮历时分别为6.60h和5.88h。××湾海区潮流呈往复流特征,流向受岸线和深槽走向控制。在航深水区,涨落潮流流向基本与主航道一致。在浅水区,涨潮时流向偏向航道,退潮时流向基本与岸线乎行,在潮间带滩地上,涨落潮流基本与岸线垂直。另据南海海洋研究所资料,湾内最大流速可达2.0m/s以上。根据××港水文站的多年潮汐观测资料统计,潮位特征如下:历年最高潮位:7.1m历年最低潮位:-0.21m多年平均高潮位:3.5m多年平均低潮位:1.33m历年最大涨潮潮差:4.56m历年最大落潮潮差:5.45m多年平均潮差:2.16m多年平均涨潮历时:6h47min多年平均落潮历时:5h42min50年一遇高潮位为7.12m,100年一遇高潮位为7.48m,千年一遇高潮位为8.66m。频率为P=97%的设计最低潮位为-0.42m,频率为P=99%的设计最低潮位为-0.55m。根据厂址附近硇州岛海洋站1960~1991年的水温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多年平均水温24.1℃。另外,根据该海洋站盐度观测资料统计得出多年平均盐度30.17‰,电厂所在地属于盐雾严重腐蚀区。2.5气象条件厂址所属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海洋性气候明显,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温和多雨潮湿。冬季盛行东北风,风速大;夏季由于受海洋性气团的影响,盛行东南风,每年夏、秋季的5~11月常受热带风暴的影响,每年平均达5~6次,最大风力12级以上。××市降雨量充沛,但其年内分配不均匀,大多集中在汛期的5~9月,雨量约占全年的73.4%,前汛期(6月以前)以锋面雨为主,降雨量大;后汛期常受热带风暴的影响,则以台风雨为主,降雨强度大。历史文献记载表明,当地还有冰雹、龙卷风、冻害、干旱等灾害发生。厂址全年主导风向为E和ESE,频率均为14%,而静风频率为10%。根据××气象站1951年至1993年(共42年)系列资料进行统计得到下列特征值: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8.1℃历年极端最低气温:2.8℃历年最大绝对湿度:39.4hPa历年最小绝对湿度:1.8hPa历年最大年降水量:2411.3mm历年最小年降水量:743.6mm历年最大一日降水量:351.5mm历年最大一小时降水量:185.5mm历年最大十分钟降水量:42.9mm历年极大风速:34m/s多年平均气温:23.1℃多年平均气压:1008.6hPa多年平均绝对湿度:24.2hPa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2%多年平均风速:3m/s多年平均降水量:1593.1mm50年一遇设计风速38.9m/s(1996年15号台风瞬时最大风速>57m/s)2.6工程地质2.6.1地形地貌及地质概况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为海滩,经人工填土平整后地面平坦,周边邻近均为建筑物。区域地层为第四系下更新统××组,上覆全新统冲填土及海积淤泥质土。区内土层自上而下共分8层(其中⑤层分为二个亚层)。①冲填土:黄色,松散~稍密,组成物为石英砂,分布全区。②淤泥、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饱和,流塑~软塑。东部地段含多量石英砂。③粗砂:灰色、黄色、饱和、松散。含多量细粒土。④粉质粘土:黄、紫红色,可塑。局部含多量砂粒。⑤-1中、粗砂:灰黄、黄、浅灰等色,饱和,稍密。含多量细粒土。⑤-2中、粗砂:黄、紫红色,饱和,中密。含多量细粒土。⑥粉质粘土:黄灰、黄、紫红色,可塑。⑦中砂:紫红、浅紫色,饱和,稍密。含多量细粒土。⑧粉质粘土:黄、紫红色、硬塑。局部含多量砂粒。2.6.2水文地质概况①层为强透水层:②层为微弱透水层;③层为弱透水层;④层为隔水层;⑤-1、⑤-2为强透水层;⑥层为隔水层;⑦层为强透水层;⑧层为隔水层。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判定本场地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2.6.3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场地的基本地震烈度为7度。由第①~⑧层土的性质、状态与各土层的厚度,综合评定土类型为中软场地土;据区域地质资料,覆盖层厚度>50m,其等效剪切波速估算值Vse=160m/s,建筑场地类别划分为Ⅲ类。拟建场地20m深度范围内分布有饱和砂土,根据地质时代及标准贯入试验判定场区无液化土层。②层淤泥具震陷性。2.7交通运输××市海、陆、空交通发达。××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离××电力有限公司厂区约25km。港口与粤海铁路、黎湛铁路、广湛铁路相连,通过公司的铁路专用线可以直接将港口所运货物运达电厂。××电力有限公司靠近××港三作业区铁路站场和城市公路。陆路交通也非常便捷。公司建有铁路专用线和进厂公路。专用煤码头位于厂区东面海湾深水区,已建成5×104t级泊位一个,年卸煤能力400×104t。重件设备可经水路运至××港,然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厂区,也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至厂区。建材可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直达厂区厂。2.8灰渣场××电力有限公司1、2号炉采用水力除灰系统,电气除尘器灰由箱式冲灰器制成灰浆,然后经渣浆泵排至灰场。1、2号炉也留有干除灰的接口,目前电厂正在进行干除灰改造工作。3、4号炉采用的是干除灰系统,灰库布置在煤场靠近围墙的地方。公司已建成滩涂灰场的容积1500×104m3,可供4台机组存灰20年。3.设计基础数据3.1FGD入口烟气参数FGD入口烟气参数参见表1-3。表1-3FGD入口烟气参数项目单位设计煤种校核煤种备注烟气成分(标准状态,湿基,实际O2)BMCRCO2Vol%11.55O2Vol%7.23N2Vol%76.22SO2Vol%0.05H2OVol%4.95烟气成分(标准状态,干基,实际O2)BMCRCO2Vol%12.151O2Vol%7.606N2Vol%80.19SO2Vol%0.053烟气参数进入FGD烟气量标态,湿基实际含氧量Nm3/h1270880BMCRNm3/h-100%ECRNm3/h124024380%ECRNm3/h115521060%ECR标态,干基实际含氧量Nm3/h1208317BMCRNm3/h-100%ECRNm3/h117203080%ECRNm3/h109804060%ECR引风机出口烟气温度℃110BMCR℃-100%ECR℃10780%ECR℃10260%ECR℃200短期运行(20分钟)℃250保护动作引风机出口烟气压力Pa-220BMCRFGD入口烟气中污染物成分(标准状态,干基,6%O2)BMCRSO2mg/Nm317002000SO3mg/Nm3<50<75Cl-(HCl)mg/Nm3<50<50F-(HF)mg/Nm3<10<25NOxmg/Nm3839839粉尘浓度(引风机出口)mg/Nm32502503.2石灰石分析资料石灰石分析资料请参见表1-4。表1-4石灰石分析资料项目单位设计数据CaOWt-%≥50MgOWt-%≤2SiO2Wt-%≤0.27Al2O3Wt-%≤0.93Fe2O3Wt-%-F-g/g28Cl-g/g-可磨性指标HGI43粒径mm≤203.3水分析资料电厂工业水和生活水的水源采用地下水,循环水采用海水。本脱硫工程工艺用水由两路水源供给,一路从电厂工业蓄水池供给,另一路从电厂北排放口污水处理厂清水池供给。水质资料见表1-5A和1-5B。表1-5A工业水水质分析表表1-5B北排口污水处理厂清水池水质分析表脱硫用设备冷却采用电厂闭式循环冷却水,其水质资料见表1-6。表1-6闭式循环冷却水水质分析表项目硬度二氧化硅电导率水温供水压力回水压力数量0μmd/L≤20μg/L≤0.2μs/cm≤38℃0.35MPa0.13MPa4.主要设计原则4.1总体设计原则(1)要正确处理主体设施与辅助设施的关系,努力提高工程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脱硫系统设计和设备选择应确保系统和机组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3)要认真执行相关环境保护政策,充分考虑脱硫副产品的综合利用。(4)要贯彻节约用地、用水和能源的原则。(5)各专业的设计原则应严格按照本工程合同技术附件之规定执行。(6)脱硫装置的设计要保证能快速启停(旁路挡板有快速开启功能)。(7)FGD装置性能:—能适应锅炉最小和最大工况之间的任何负荷。—在没有另外的和非常规的操作或准备的情况下,能通过冷或热起动程序投入运行;—在锅炉运行时,FGD装置和所有辅助设备能投入运行而对锅炉负荷和锅炉运行方式不产生任何干扰。—FGD装置能够在烟气排放浓度为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任何点运行,并确保排放指标不大于保证值。(8)FGD装置的检修时间间隔与机组的要求一致,不增加机组的维护和检修时间。(9)整套FGD系统及其装置的设置能够满足整个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自动运行的要求,FGD装置及其辅助设备的启动、正常运行监控和事故处理应在FGD控制室实现完全自动化。整个系统的控制功能由FGD-DCS实现。(10)在装置停运期间,各个需要冲洗和排水的设备和系统(介质浆液浓度2%)能实现自动冲洗和排水。在短期停运或事故中断期间,主要设备和系统的排水和冲洗应能通过FGD_DCS的远方操作实现。(11)对于容易损耗、磨损或出现故障并因此影响装置运行性能的所有设备设计成易于更换、检修和维护。(12)自动运行方式需要的全部阀门等应配置电动执行器,烟气挡板配置气动执行器。(13)在设备的冲洗和清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应收集在FGD岛的排水坑内,然后送至吸收塔系统中重复利用。(14)所有设备与管道等的布置应考虑系统功能的实现和运行工作的方便。(15)所有浆液泵的泵壳和叶轮均应为防腐耐磨的全金属结构,泵的轴密封形式采用无水集装式机械密封。(16)设计选用的材料必须适应实际运行条件,包括考虑适当的腐蚀余量,特别是使用两种不同钢材连接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并征得买方同意。(17)所有设备和管道,包括烟道的设计应考虑最差运行条件(压力、温度、流量、污染物含量)及事故情况下的安全裕量。(18)脱硫设备年利用小时按5500小时考虑。(19)FGD装置可用率不小于98%。(20)FGD装置服务寿命为25年。4.2工艺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工艺采用美国DUCONEEC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2)脱硫装置采用一炉一塔,每套脱硫装置的烟气处理能力为一台锅炉100%BMCR工况时的烟气量。(3)在锅炉燃用设计煤种BMCR(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工况下,处理全烟气量时的吸收塔脱硫效率保证值不低于92%,系统设计脱硫率92.3%。在锅炉燃用校核煤种BMCR工况下,当使用校核煤种时应也能达到所规定的脱硫率大于90%,但石灰石耗量及电耗可不作考核。(4)在FGD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大于或等于设计温度110℃条件下烟囱入口烟气温度>80℃。在60%ECR负荷工况,FGD装置入口烟气温度102℃条件下烟囱入口烟气温度>75℃。(5)石灰石贮存及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工艺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为四套脱硫装置公用。(6)为确保脱硫系统在运行及事故状态时不影响发电系统本身的运行,脱硫系统设置100%烟气旁路,并设置独立的脱硫增压风机,对原引风机不得改动。(7)石灰石浆液制备方式采用外购粒径不大于20mm的石灰石块,在电厂脱硫岛内吸收剂制备车间采用卧式湿式球磨机制成浆液。设2台磨机,每台容量按四台机组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烟气脱硫装置石灰石耗量的75%考虑。(8)四台炉合用一套石膏脱水系统,脱水系统设二台真空皮带脱水机,每台容量按四台机组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烟气脱硫装置石膏总产量的75%考虑。脱硫副产品-石膏脱水后含湿量≤10%,为综合利用提供条件。(9)石膏贮仓采用筒仓。(10)脱硫系统排放的烟气不应对烟囱造成腐蚀、积水等不利影响。(11)烟气脱硫系统具有应付紧急停机的有效措施。(12)烟气脱硫系统能适应锅炉的起动和停机,并能适应锅炉运行及其负荷的变动。(13)烟气脱硫系统便于日常检查和正常维修、养护及进行维修。4.3控制主要设计原则(1)本工程共设置三套DCS(分布式控制系统即集散控制系统)系统。其中,#1、#2机组脱硫系统采用一套DCS系统,#3、#4机组脱硫系统采用一套DCS系统,另外设置1~4号机组的脱硫公用DCS系统。(2)每套FGD-DCS各主要包括3个操作员站、冗余控制总线、冗余CPU及I/O模件、1个工程师站、3个打印机、电源冗余切换装置等。(3)脱硫公用DCS系统主要包括冗余控制总线、冗余CPU及I/O模件、电源冗余切换装置等。(4)脱硫控制网络与每台机组DCS有通讯接口,SIS所需数据从机组DCS读取。烟气连续测量与买方环保监测站接口。(5)运行人员在脱硫控制室内通过FGD-DCS的LCD操作员站对全厂脱硫系统进行启/停控制、正常运行的监视和调整以及异常与事故工况的处理,而无需现场人员的操作配合。(6)两套脱硫分散控制系统FGD-DCS和脱硫公用系统DCS按照功能分散和物理分散相结合的原则设计,其控制范围包括4台机组脱硫系统及其公用系统,FGD_DCS的功能包括数据采集系统(DAS)、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等。(7)脱硫分散控制系统FGD-DCS的监控范围包括:-FGD装置(含吸收剂制备系统、烟气吸收系统、GGH吹灰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公用系统等);-脱硫岛内其它工艺系统(如排空及浆液抛弃系统、工艺水、废水系统系统等);-FGD电气系统(包括脱硫变、高低压电源回路的监视和控制以及UPS、直流系统的监视等),具体以电气部分相关要求为准;-烟气检测、成分分析等;(8)脱硫岛仪表和控制设备所用各类电源由脱硫岛内部提供。(9)脱硫岛分散控制系统及其他仪表的接地接到脱硫岛电气接地网上,接地电阻小于1Ω。(10)电源配置原则:电动执行机构用380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由MCC柜供电。装置设置专用的仪表电源柜,该电源柜接受UPS和保安电源,并在柜内实现自动切换。仪表电源柜向就地仪表、控制设备提供电源。DCS系统、火灾报警和消防控制系统等能同时接受UPS和保安供电。电源自动切换时间要保证满足所有供电系统、仪表不因电源切换造成任何故障要求。(11)气源配置原则:气源质量要求:无油,无尘,露点(-10℃,操作压力下);气源压力:6~8bar,储气罐备用时间为15分钟;气源配置:就地相对集中的用气仪表通过供气分配器供气。特殊要求情况下,如要求快速动作,特别重要的气动执行机构要附备用储气罐。仪用供气配管材质为不锈钢。4.4电气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岛内的6kV用电设备由主厂房6kV工作段供电。(2)400V系统采用PC(动力中心)、MCC(电动机控制中心)两级供电方式。75KW及以上的电动机回路、所有MCC电源回路、100KW及以上的馈线回路及I类电动机由PC供电,其余负荷由就近的MCC供电。(3)设置专门的400V事故保安段,保安电源由柴油发电机提供。(4)直流系统为4台炉脱硫岛公用,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电压等级采用400V。(5)UPS为脱硫岛专用。(6)脱硫岛电气系统纳入脱硫岛DCS控制。(7)脱硫岛行政通信及调度通信利用业主方交换机,脱硫岛设配线箱(行政通信及调度通信分开设置)。4.5建筑结构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装置按相对独立的脱硫岛概念进行设计。充分注意FGD与主系统的有机联系,烟气脱硫系统的配套设施尽量与主系统共用。(2)脱硫系统的布置,全厂4台机组将综合考虑。#1、#2、#3、#4炉的脱硫塔分别对应布置在各自炉后水平主烟道后的场地上。(3)吸收塔、事故浆液罐、石灰石贮仓、石膏筒仓和相关水罐布置在室外。配电装置和控制设备、石膏脱水系统设备、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设备、空气压缩机等均布置在脱硫综合楼中。(4)吸收塔循环泵及氧化风机等设备布置在综合泵房内。(5)所有建(构)筑物的风格及色彩与主体工程一致。(6)以现行国家及电力行业规范、标准及院相关设计管理文件为主要设计原则。(7)各建、构筑物的结构布置、结构形式力求安全、经济、合理(8)所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30;(9)所有地下沟、坑、池的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5,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S6;(10)设备基础、基础和承台的混凝土等级不低于C25;设备基础二次灌浆采用抗收缩混凝土灌浆料。(11)脱硫综合楼、综合泵房等附属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2)石灰石贮仓、石膏筒仓、烟道支架、GGH支架、管道支架及吸收塔采用钢结构。(13)脱硫区的沟道、隧道、支墩、坑和池等地下设施均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有防腐要求的采用防腐措施。(14)脱硫区建(构)筑物基础根据上部结构和地基处理型式可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型基础或承台,承台尺寸满足于桩位布置。(15)设备基础包括各型泵、电机、风机及吸收塔和石灰石贮仓等室内外设备基础采用砼基础。4.6总平面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系统总布置按全厂4台机组统一考虑。总布置遵循布局紧凑、合理,系统顺畅,运行经济,检修方便,节省占地,节省投资的原则。(2)4台炉的脱硫塔布置在1、2号烟囱与煤场之间、输煤栈桥与油库之间的空地上。(3)石灰石贮存及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系统、工艺水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公用系统按4台机组统一考虑,集中布置。(4)脱硫系统的各种管线和沟道,均在接点处标明位置、标高、管径或沟道断面尺寸、坡度、坡向管沟名称,引自何处、引向何处等等。有汽车通过的架空管道净空高度为5.5m,室内管道支架梁底部通道处净空高度为2.2m。4.7给排水主要设计原则(1)给水排水系统的设置包括室内外生活用水供水与配水系统、室内外生活污水排放与通气系统、雨水排放系统(包括室内和室外)、脱硫废水排放系统和脱硫岛区域内地面冲洗及排水系统。(2)排水采用重力排放方式,(3)所有排放管都设有便于检修的清理口,以便清除堵塞。(4)在设计分界线处,排水管的管底距地坪不超过1.5m。(5)工业废水排放系统用于整个脱硫岛区域所有建筑物地面和设备的废水排放。4.8消防主要设计原则(1)水消防系统将覆盖脱硫岛所有建构筑物的室外、室内,在建(构)筑物的各个楼层均按消防规范要求布置消防水管网和相应的移动式灭火器。(2)脱硫岛内的消防水从电厂消防水管管网引接。(3)脱硫岛控制室、脱硫电子设备间及其它按规范要求需设气体灭火的建筑物均设置混合气体(IG-541)洁净剂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设计为全淹没式。气体灭火系统可由火灾组合探测元件自动触发启动,也可通过遥控及就地手动启动该系统。4.9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主要设计原则(1)各工艺房间、配电室等设置完整可靠的通风系统。(2)空调房间设独立的排烟风机及相关的排烟防火阀。(3)在有石灰石粉尘产生的地点设置可靠的除尘系统。5.FGD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卖方的保证值项目单位设计值保证值拒收值1.SO2脱除率(燃用设计和校核煤种)*%92.3≥92≤902.烟囱入口烟气温度—在FGD装置入口烟气温度大于或等于设计温度110℃条件下℃80.1>80≤75—在60%ECR负荷工况,FGD装置入口烟气温度102℃条件下℃>75>753FGD系统的可用率—FGD系统在质保期内的可用率*%≥98≥98—在质保期内影响发电机组非计划停运次数保证值次004进入烟囱前污染物排放浓度极限(标准状态、干态、6%O2、BMCR工况、设计煤种)·SO2排放浓度mg/Nm3130.9≤136·粉尘排放浓度引风机出口烟尘250mg/Nm3时mg/Nm362.5<63引风机出口烟尘200mg/Nm3时mg/Nm3<50<50·SO3mg/Nm325<40·HFmg/Nm30.50<5·HClmg/Nm32.5<105Ca/S摩尔比1.028≤1.028>1.056消耗品的消耗和残余物的物料平衡(卖方应保证脱硫系统及其附属系统运行的消耗品最大消耗值和残余物的物料平衡达到以下的规定;以下保证值应以卖方所保证的脱硫率和买方提供的数据表中的设计数据为基础。)6.1石灰石—按1.2.3中表1—4规定的石灰石品质,在锅炉BMCR工况下处理100%烟气量,确保SO2脱除率92%的条件下、14天连续运行,卖方保证的最高的石灰石平均消耗量t/h3.168≤3.1686.2工艺水—按照设计条件中提供的水质,在锅炉BMCR工况下处理100%烟气量,卖方保证最高的工艺水消耗量—工艺水m3/h26.88≤27.0—生产1t石膏所需的耗水量m34.75≤4.776.3压力损失(投运初期和投运一年后,在锅炉BMCR工况下处理100%烟气量)—增压风机出口至烟囱进口处阻力kPa2.99≤2.99—吸收塔包括除雾器阻力kPa1.35≤1.35—GGH原烟气出口与吸收塔间未处理烟气侧阻力kPa0.055≤0.055—GGH净烟气进口与吸收塔间净烟气侧阻力kPa0.08≤0.08—GGH本体净烟气侧阻力kPa0.490≤0.490—GGH本体原烟气侧阻力kPa0.510≤0.5106.4电力消耗—卖方保证在锅炉BMCR工况下处理100%烟气量,保证SO2脱除率92%,在6kV电源分配盘的馈线处测量时,脱硫装置连续运行14天的平均值(指4台机组脱硫系统包括整个脱硫岛公用系统的总电力消耗保证值)。kWh/h12719≤128007除雾器出口处烟气携带的水滴含量mg/Nm3≤75≤75>1108石膏品质—石膏(CaSO4.2H2O)含量(以无游离水分作为基准)%≥90≥90—要求的含水率%≤10≤10—PH值6~86~8—CaCO3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1.5<1.5—溶解于石膏中的F—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0.01<0.01—溶解于石膏中的Cl—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0.01<0.01—溶解于石膏中的MgO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0.021<0.021—溶解于石膏中的K2O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0.07<0.07—溶解于石膏中的Na2O含量(以无游离水份的石膏作为基准)Wt%<0.035<0.035—平均粒度μm35>329材料寿命—所有不锈钢或高镍合金衬里、由不锈钢或高镍合金包裹的部件允许腐蚀量mm/年≤0.1≤0.1—所有钢衬橡胶件或钢衬玻璃鳞片保证期年≥15≥15—输送皮带年≥3≥3—膨胀节年≥4≥4—聚丙烯管年≥4≥410锅炉负荷变化范围为60%ECR-100%BMCR卖方应保证FGD装置和所有相关的辅助设备的负荷适应范围和响应速度与现有锅炉相一致—响应速度%/min>5>511脱硫岛区域空气中飞扬的石灰石和石膏的粉尘飞扬的浓度mg/Nm3<10<1012FGD装置进出口挡板的泄漏量0013FGD装置进出口挡板从全关到全开的开启时间秒30~4030~40—旁路挡板快开的开启时间秒<10<1014主要设备的噪音小于设计值,包括增压风机、循环泵、氧化风机等。dB<85<8515烟气再热器(GGH)泄漏率%≤1%≤1%>1.516满负荷运行时脱硫风机轴效率%88.1≥8617DCS系统数据通讯的负载容量(在DCS系统最繁忙情况下信号传输时间)S<1<1≥3以上保证值和拒收值都以单塔数值计算。第二章总图运输部分ECEPDI 设计说明卷册检索号:30-F804201C-A版本号:0第2页第二章总图运输部分2005年5月××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1.厂址概述1.1地理位置××电力有限公司厂址位于××市赤坎区调顺岛北端沙岗海湾浅水滩上。厂区现有地形平坦,拟建FGD装置是在拆除电厂4×300MW主烟道以北预留脱硫场地内的推煤机库、启动锅炉房、油泵房和部分油库等建构筑物的场地上建设。该场地地面平均标高为7.60m(××旧基面高程,下同)左右。1.2水文气象请见第一章“2.4海洋水文”、“2.5气象条件”。1.3地质条件请见第一章“2.6工程地质”。1.4水源电厂生活用水采用地下水,电厂冷却水采用一次循环,水源取自麻斜河海湾。FGD装置的用水水源由电厂供水设施供给。1.5脱硫场地根据××电厂厂区总体布置规划及厂区场地条件,本工程用地在现有电厂水平主烟道以北、油库以东、输煤栈桥以西、煤场以南的区域,在此区域布置烟气吸收系统及脱硫辅助系统,为此要拆迁此区域内的推煤机库、启动锅炉房、油泵房和部分油库等建构筑物。该区域面积约为95×290m2。2.FGD岛总平面布置根据合同要求,四台300MW机组各配一套烟气脱硫装置,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吸收剂为石灰石。脱硫石膏脱水后按综合利用考虑。吸收剂制备、石膏脱水、工艺水和压缩空气系统四炉合用。FGD岛设施总平面布置根据工艺方案,在脱硫吸收区主要设施有吸收塔、增压风机、GGH(气-气热交换器)、综合泵房、事故浆液箱等;在脱硫辅助区有石灰石卸料间、石灰石贮仓、脱硫综合楼、石膏筒仓等。本期工程FGD设施总布置设计考虑不影响现有机组的生产运行为前提,并力争为脱硫设施施工和安装以及将来的检修创造适当的场地条件。总布置根据场地紧张的特点,把石膏脱水车间、石灰石磨制车间、废水处理间与电气控制楼综合布置,工艺流程顺捷,且布置紧凑合理,疏密适当,总布置达到了节约占地的目的。这对脱硫装置的施工和安装,以及对四套脱硫装置的运行、检修、消防创造了有利的场地和交通条件。脱硫设施总平面布置详见F804201C-Z04。3.FGD岛竖向布置FGD岛现有场地地面平均高程为7.60m左右。FGD岛内部的道路标高与电厂总布置一致。FGD岛场地设计标高也与自然地面标高相呼应,并与电厂的场地标高一致,为7.60m,FGD岛内部的道路标高为7.40m,建(构)筑物室内外高差按200mm考虑,FGD岛主要建(构)筑物的零米设计标高与电厂主厂房一致,确定为7.80m。场地排水与主体工程的排水方式一致,采用场地道路雨水下水系统排水方式。脱硫场地不需平整,但建(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基础土方余方要外运,外运土石方约5000m3,弃土场地由业主考虑。FGD设施区的竖向布置详见F804201C-Z05。4.管线综合布置脱硫岛区域的上下水管道直接与主体工程的上下水系统相接,包括生活用水、生活污水、消防水、工业用水、雨水。FGD岛区域的管线将因地制宜地采用地下直埋和架空的方式敷设,管线较集中地带,考虑采用综合架空管架。根据脱硫设施区的运行和维护特点,管架拟采用高支架方式,高度为5.5m。直埋管道:雨水下水道RW、消防水管FW、工艺供水管SDW,这些管线将直埋,且直接与主体工程的管网连接。架空:石灰石浆液管、石膏浆液管、回收水管、工艺水管、压缩空气管、电力电缆、信号电缆等将综合架空。脱硫设施区管线综合布置详见附图F804201C-Z05。5.交通运输5.1水路××港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距电厂约25km,港口经粤海等铁路可与电厂铁路专用线相连。电厂建有一个5×104t级泊位的专用煤码头,年卸煤能力400×104t。5.2公路××电厂靠近××港三作业区铁路站场和城市公路,公路交通便捷。由此可见,电厂对外交通四通八达,重件设备可经水路运至××港,然后通过铁路或公路运至电厂,也可以通过铁路直接运至电厂。建材可采用汽车或火车运输直达电厂。电厂现已投运的机组变压器、发电机、汽包等大件均是通过上述运输方式顺利到厂。由此可见,与烟气脱硫工程相关的重大设备运输也不成问题。因此,FGD岛在建设期间的材料、设备运输,运行期间所需的石灰石、脱硫副产物石膏外运的交通运输条件是有保证的。脱硫岛区域道路按城市型道路设计,采用混凝土路面,道路荷载标准考虑采用汽-20拖100级。道路中心标高保持不变,均为7.40m。主要道路(道路宽度6m)两侧每隔25m设一组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平立铁篦式;次要道路(道路宽度4m)单侧每隔25m设一雨水口,雨水口采用平立铁篦式。根据工艺设备布置要求,FGD岛区域道路宽度采用6m和4m两种,道路内侧转弯半径为9m,困难地段转弯半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院仅负责脱硫区范围内的道路和支道设计。运输石灰石的汽车,从厂区西侧出入口进厂。运输脱硫副产品石膏的汽车由厂区西侧出入口外运出厂。6.绿化脱硫岛的绿化与电厂现有厂区相协调,将由业主统一考虑。7.生活福利设施脱硫工程职工定员所需的相关配套生活设施由电厂统一考虑。第三章烟气吸收系统部分ECEPDI 设计说明卷册检索号:30-F804201C-A版本号:0第2页第三章烟气吸收系统部分2005年5月××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1.概述1.1设计依据请见第一章“1.1设计依据”。1.2原始设计资料1.2.1锅炉燃用燃料资料请见第一章“2.2煤质资料”。1.2.2电厂与脱硫装置有关的主要设备参数请见第一章“2.3主要设备参数”。1.2.3FGD入口烟气参数请见第一章“3.1FGD入口烟气参数”。1.2.4电厂水源、水质请见第一章“3.3水分析资料”。1.3物料平衡计算根据电厂提供的FGD入口烟气参数(第一章表1-3),DuconEEC分别在进行了100%BMCR,80%ECR,60%ECR工况进行了物料平衡计算,具体请参见图30-F804201C-C-02、30-F804201C-C-03、30-F804201C-C-04。2.主要设计原则2.1设计原则(1)脱硫工艺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在锅炉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处理全烟气量时的脱硫率保证值不低于92%,设计值为92.3%。(2)每台锅炉设置一套FGD烟气系统。当锅炉从起动到BMCR工况条件下,FGD装置的烟气系统都能正常运行,并留有一定的余量。当烟气温度超过限定的温度时,烟气旁路系统自动启运。烟道设计应不低于中国《火力发电厂烟风煤粉管道设计技术规程》的要求。(3)每套FGD装置设置一台动叶可调轴流式增压风机,其性能应适应锅炉负荷变化的要求。(4)每套FGD装置设置一套回转式烟气换热器,利用原烟气的热量加热净烟气。在设计工况下应保证烟囱入口的烟气温度>80ºC。在60%ECR负荷工况,FGD装置入口烟气温度102℃条件下烟囱入口烟气温度>75℃。(5)在烟气脱硫装置的进、出口烟道和旁路烟道上设置双层百叶密封挡板,用于锅炉运行期间脱硫装置的隔断和维护。系统设计合理布置烟道和挡板门,考虑锅炉低负荷运行工况,并确保净烟气不倒灌。(6)压力表、温度计和SO2分析仪等用于运行和观察的仪表,应安装在烟道上,在采样测孔旁设置人工校核测孔。(7)所有的烟气挡板门应易于操作,在最大压差的作用下应具有100%的严密性。3.烟气及SO2吸收系统3.1系统说明烟气及SO2吸收系统主要由若干子系统构成:烟气系统、吸收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工艺水系统、冷却水系统等;主要设备包括:增压风机、气-气换热器(GGH)、挡板门、吸收塔、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氧化空气风机、石膏浆液排出泵、密封风机、空压机、事故浆液箱、GGH冲洗水泵、搅拌器等。3.2烟气系统烟气系统主要包括增压风机、GGH、烟道、挡板门等。当正常工作时,从锅炉引风机后的烟道上引出的两路烟气,汇合成一路经过脱硫系统进口挡板门及增压风机后进入GGH的原烟气侧降温,再进入吸收塔内,烟气在塔内自下而上运动,其间与从吸收塔上部喷淋下来的石灰石浆液充分接触,并发生化学反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被除去,同时烟气温度降低,净化后的烟气经吸收塔顶部的两级除雾器除去雾滴后,离开吸收塔,回到GGH的净烟气侧,烟气经过GGH升温至高于80℃后,经过脱硫系统出口挡板门回到主烟道,再经过烟囱排入大气。为防止脱硫系统发生故障时影响锅炉的正常运行,在主烟道上安装了旁路挡板门。当锅炉启动及FGD系统发生故障时,脱硫系统的进、出口挡板门关闭,旁路挡板门自动打开,未处理烟气直接进入烟囱排入大气。原机组的水平烟道为混凝土烟道,分上下两个烟道,由于FGD系统要求将两个引风机出口烟道汇合成一个总的烟道,需拆除原混凝土烟道,采用钢结构烟道。(1)增压风机增压风机主要用来克服脱硫系统的阻力,每台脱硫机组采用一台100%容量的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增压风机风量和压头按《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选取,即:增压风机的设计及运行将充分考虑正常运行和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最大流量、最高温度和最大压损设计以及事故情况。按锅炉燃用设计煤种和BMCR工况下再加10%的流量裕度,10℃的温度裕度,20%的压力裕度。(2)气-气换热器(GGH)GGH的作用是对增压风机出口的原烟气降温,同时提高净化后的烟气温度,一方面保护吸收塔中的元件及防腐层,减少吸收塔中的蒸发量,一方面防止净烟气对烟道、烟囱的腐蚀,并有利于提高烟囱出口排放烟气的抬升高度。GGH换热组件的清扫介质采用空气和水。空气清扫采用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清灰系统在线运行,每台GGH所需压缩空气量约为45Nm3/min,采用定期吹扫方式,本工程配备三台空压机,两用一备,每台容量24.5Nm3/min;水冲洗系统分为高压和低压冲洗系统,高压水冲洗系统为在线运行,配有专门的高压水泵,四台GGH配一台高压冲洗水泵;低压水冲洗系统只在离线时运行,低压冲洗水由低压冲洗水泵供给,四台GGH配备两台低压冲洗水泵。(3)烟气挡板密封系统本工程所有烟气挡板门均采用双挡板型式,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均有100%的严密性。旁路挡板门具有快速开启的功能,全关到全开的开启时间在30-40秒,快开时间≤10秒。为保证烟道挡板的气密性,设有密封空气系统。挡板的密封空气系统包括密封风机(每炉按2×100%容量配置,一运一备)和电加热器。加热后的密封空气温度应高于100℃,密封气压力至少比烟气最大压力高0.5kPa。3.3吸收系统烟气中的S02吸收过程在吸收塔内完成,本工程采用一炉一塔形式。石灰石浆液通过循环泵从吸收塔下部浆池送至塔上部的喷淋系统,与烟气接触发生化学反应吸收烟气中的SO2。在吸收塔浆池中利用氧化空气将亚硫酸钙氧化成硫酸钙,底部浆池的PH值在5~6范围。石膏浆液排出泵将石膏浆液从吸收塔送到石膏脱水系统。吸收系统的主要设备有吸收塔、搅拌器、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氧化空气风机、石膏浆液排出泵、事故浆液箱、事故浆液箱返回泵等。(1)吸收塔吸收塔是脱硫工艺的关键设备,本工程采用采用美国DUCONEEC专利技术文丘里吸收塔,由喷淋层+文丘里布风层构成,通过优化设计,达到最佳的喷淋和烟气吸收效果,使得SO2达到并超过性能保证值。吸收塔为圆柱形塔,为了提高吸收效率,提高烟气入塔后分布均匀程度,在吸收塔烟气入口上方设置了2层DUCONEEC专利技术——文丘里棒层;文丘里棒层上部区域为喷淋区,喷淋区设3个喷淋层,由三台循环泵与各自对应的喷淋层连接;吸收塔顶部为除雾器,共2级;塔的下部为浆液池,在浆液池底部设有1层氧化空气分布管,采用高压罗茨风机通入空气对浆液进行曝气。烟气从吸收塔中下部进入吸收塔,从塔顶离开吸收塔。(2)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每座吸收塔配三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机组满负荷运行时,三台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同时投运,每泵带一层喷嘴,每个喷淋层采用四进口方式,循环泵为离心泵,叶轮由防腐耐磨金属材料制成。(3)氧化空气风机每座吸收塔配二台氧化风机,一用一备,氧化风机能提供足够的氧化空气,氧化风管布置合理,使吸收塔内的亚硫酸钙充分氧化成硫酸钙。氧化风机为罗茨风机,为防止塔内氧化空气分布管空气出口处可能出现的结垢现象,氧化空气在入塔前进行喷水冷却,使之降温,并达到饱和。(4)石膏浆液排出泵吸收塔设置差压密度计及变送装置,对塔内的浆液密度进行测量,当密度达到设定值时,石膏浆液排出泵的排浆阀门开启,将石膏浆液送至石膏脱水车间进行脱水,若吸收塔的浆液密度未达到设定值要求,则石膏浆液排出泵至脱水车间排浆阀关闭,石膏浆液通过旁路返回吸收塔。事故状态时,石膏浆液排出泵能在8小时内将吸收塔内的石膏浆液排至事故浆液箱。3.4FGD岛内合理设计和布置了排空系统(包括排水坑和事故浆液箱)。本工程设置一个四台炉公用的事故浆液箱,事故浆液箱的容量满足单个吸收塔浆池最高液位及所有浆液管道检修时所需排放的浆液量要求。吸收塔检修需要排空时,吸收塔内的石膏浆液通过石膏浆液排出泵输送至事故浆液箱,并作为吸收塔重新启动时的石膏晶种。事故浆液箱设浆液返回泵(将浆液送回吸收塔)两台,一运一备,能满足15小时内将浆液全部返回吸收塔,并将事故浆液箱的浆液排空。FGD装置的浆液管道和浆液泵等,在停运时需要进行冲洗,其冲洗水就近收集在排水坑内(吸收塔区、石灰石浆液制备区和石膏脱水制备区均设置排水坑),然后用泵送至事故浆液箱、吸收塔浆池或回用水箱。事故浆液箱和排水坑均有防腐内衬,配备搅拌措施,防止排水坑和事故浆液箱内的浆液沉淀。事故浆液箱底面的设计能满足完全排空液体。每个排水坑设置两台排水泵,一运一备。3.5压缩空气系统压缩空气系统包括仪用气、杂用气、及检修用气等。仪用空气气源从厂内仪用空气罐抽取,#1和#2机组设置一个压缩空气罐,#3和#4设置一个压缩空气罐,脱硫系统仪用压缩空气用于烟气挡板门的执行机构和CEMS的仪表用气。脱硫岛内设置杂用气系统,杂用气系统设置三台空压机(两运一备),每台气量:24.5Nm3/min,杂用气系统主要用于GGH吹扫、检修及布袋除尘等用气,空压机为螺杆式空压机,冷却方式采用水冷。每台空压机配套提供进口过滤器、消音器,并且安装减震支撑。杂用气设置三只压缩空气罐,#1和#2吸收塔、#3和#4吸收塔各设置一只,脱硫综合楼设置一只。3.6工艺水系统本工程工艺水系统设置专用工艺水箱,工艺水水源有两路,一路从电厂工业蓄水池通过两台专用的脱硫给水泵供水至脱硫用工艺水箱;另一路从电厂北排放口污水处理厂清水池出口通过另外两台后备脱硫给水泵供水至脱硫用工艺水箱,两路供水管可部分合并设置。工艺水主要用户为:(1)吸收塔除雾器冲洗水;(2)滤液水箱补给水;(3)烟气换热器、真空皮带脱水机及所有浆液输送设备、输送管路、贮存箱的冲洗水;(4)水环式真空泵用水;工艺水系统为四台机组共用,脱硫岛设工艺水箱一个,工艺水箱的有效容积按四台炉脱硫装置正常运行1小时的最大工艺水总耗量设计。并设三台工艺水泵,其中两台运行一台备用,每台泵的容量按两台炉BMCR工况的工艺水用水量的100%设计。设备、管道及箱罐的冲洗水均回收至排水坑或吸收塔重复使用。四台GGH共设两台低压冲洗水泵,一台运行,一台备用,冲洗水源来自工艺水箱,GGH的低压冲洗水就来自于该水泵,GGH高压冲洗水泵的水源由低压冲洗水泵供给,升压后的高压水可对GGH进行在线冲洗。3.7冷却水系统脱硫系统的设备冷却水由电厂闭式冷却水供给,每台机组可提供的冷却水量约为50t/h。球磨机、空压机等公用设备的冷却水系统采用母管制,实现由每台机组的闭式冷却水系统供水,回水则排至相应机组的闭式冷却水系统回水管。4主要设备选择根据技术协议,本系统的主要设备清单如下(4台机组):4.1烟气系统4.1.1增压风机:4台,动叶可调轴流式风机,BMCR工况设计流量1794240Nm3/h,压升3500Pa。4.1.2增压风机密封风机:台,离心式,电机功率7.5kW。4.1.3增压风机调节油泵:台,电机功率2.2kW。4.1.4增压风机润滑油泵:8台,电机功率0.75kW。4.1.5FGD入口挡板:4台,气动单轴双百叶密封挡板,规格5000×7500mm。4.1.6FGD出口挡板:4台,气动单轴双百叶密封挡板,规格6300×5000mm。4.1.7旁路挡板:4个,气动单轴双百叶密封挡板,规格4500×8000mm。4.1.8挡板门密封风机:8台,离心式,流量:2800m3/h,电机功率:7.5kW。4.1.9电加热器:4台,二级电加热,加热能力90kW。4.1.10增压风机入口膨胀节:4只,4500mm×7500mm。4.1.11增压风机出口膨胀节:4只,Φ4600mm。4.1.12GGH进出口膨胀节:16只,10000mm×4600mm。4.1.13吸收塔出口膨胀节:4只,5000mm×5500mm。4.1.14吸收塔入口膨胀节:4只,8700mm×3900mm。4.1.15FGD出口挡板旁膨胀节:4只,6300mm×5000mm。4.1.16FGD入口挡板旁膨胀节:4只,4500mm×7500mm。4.1.17FGD旁路挡板旁膨胀节:4只,4500mm×8000mm。4.1.18GGH本体:4台,回转式,转速:1.5rpm,泄漏率≤1%,镀搪瓷换热元件。4.1.19GGH低泄露风机:4台,4.1.20GGH密封风机:8台,4.1全伸缩式。4.1柱塞泵,流量10m3/h;压力13MPa。4.1.23GGH低压冲洗水泵:2台,柱塞泵,流量10m3/h,压力0.5MPa。4.2吸收塔系统4.2.1吸收塔:4台,塔体直径11.735m,浆液高度12m,总高度33.7m,设计压力-4000~6000Pa。4.2.2除雾器:4套,两级除雾器,三层冲洗。4.2.3文丘里棒:4套,两层,底层的开孔率50%,上层的开孔率40%。4.2.4吸收塔搅拌器:16台,侧进式螺旋桨搅拌器,电机功率:22kW。4.2.5氧化风机:8台,三叶罗茨型风机,流量:3559Nm3/h,出口压力:98000Pa。4.2.6吸收塔浆液循环泵A:4台,离心式,流量:4402m3/h,压头:18.5m液柱,机械密封,直联,轴功率:318kW。4.2.7吸收塔浆液循环泵B:4台,离心式,流量:4402m3/h,压头:20.1m液柱,机械密封,直联,轴功率:347kW。4.2.8吸收塔浆液循环泵C:4台,离心式,流量:4402m3/h,压头21.6m液柱,机械密封,直联,轴功率:372kW。4.2.9吸收塔石膏排出泵:8台,离心式,流量:69m3/h,压头31.2m液柱,机械密封。4.3工艺水及压缩空气系统4.3.1空压机:3台,两级压缩微油螺杆空压机,流量24.5m3/min,压力0.75MPa。4.3.2冷冻式干燥机:2台,电机功率7.5kw。4.3.3仪用压缩空气罐:2只,垂直圆柱式,容积6m3,设计压力1.2Mpa。4.3.4杂用压缩空气罐:3只,垂直圆柱式,容积6m3,设计压力1.2Mpa。4.3.5工艺水箱:1只,尺寸Φ5800×8400mm,有效容积220m3。4.3.6工艺水泵:3台,离心式,流量30m3/h,扬程45mH2O,机械密封。4.3.7除雾器冲洗水泵:4台,离心式,流量100m3/h,扬程57mH2O,机械密封。4.3.8脱硫给水泵:2台,潜水离心泵,流量120m3/h,扬程35mH2O,机械密封。4.3.9后备脱硫给水泵:2台,潜水离心泵,流量120m3/h,扬程35mH2O,机械密封。4.4排放系统4.4.1事故浆液箱:1座,尺寸Φ12000×11000mm,有效容积1250m3。4.4.2事故浆液箱搅拌器:1只,顶进式,电机功率:37kW。4.4.3事故浆液返回泵:2台,离心式,流量:90m3/h,扬程30m液柱,机械密封。4.4.4吸收塔区排水坑:4个,立方体,规格3m×3m×3m。4.4.5吸收塔区排水坑搅拌器:4个,顶进式,电机功率4kW。5.主要技术指标烟气脱硫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消耗品估计单位数据-石灰石(规定品质)kg/h3168×4-每年可利用率%≥98-工艺水(规定品质)m3/h26.88×4-总的电力需求KW12719-压缩空气m3/h1200-冷却水量m3/h13.9×4-冷却水温差℃6-冷却水入口温度℃≤38所有数据为BMCR工况(1025t/h)和FGD设计工况(SO2含量1700mg/Nm3)下的数据。6.烟气脱硫装置布置脱硫岛整体布局按照紧凑、合理,系统顺畅,运行经济,检修方便,节省占地,节省投资的原则进行布置。电厂原有启动锅炉房、推煤机库、#1和#2重油罐、油泵房、卸油平台将被拆除,其场地作为本脱硫工程用地。#1~#4FGD装置均布置在炉后主烟道以北,北靠煤场,东临输煤栈桥,西依油罐区。即#1、#2烟囱与煤场之间、输煤栈桥与油库之间的空地上。烟气吸收部分布置在现有#1、#2烟囱北面,包括增压风机、烟气-烟气换热器(GGH)、烟道、脱硫吸收塔、氧化风机、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相关的烟道、管道和泵等。石灰石贮存及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及贮存系统、工艺水系统和压缩空气系统等公用系统按4台机组统一考虑,集中布置在#1、#2机组吸收塔区的北面,煤场南面。以#1、#2烟囱南北向轴线分别对称布置#1、#2和#3、#4吸收塔系统、GGH和烟道系统。每座吸收塔配置独立的综合泵房,综合泵房内布置氧化风机和循环浆液泵。事故浆液箱和工艺水箱布置在#2和#3吸收塔中间区域。6.1布置特点(1)本期脱硫工程的FGD装置布置按吸收塔区和综合楼区分开布置。(2)烟道布置顺畅,引出烟道从两引风机中部顶出,防止了引风机的喘振,同时烟道流动顺畅,减少了烟道的阻力。GGH的出口烟道沿水平主烟道爬升后,进入水平主烟道,减少了吸收塔的区域占地。(3)吸收塔区的设备,如吸收塔、增压风机等均为露天布置;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氧化空气风机等为室内布置,均布置在综合泵房内。(4)为了减少厂区噪音,大部分露天布置噪音大的设备均加有隔音罩,使所有设备的噪音在规定的区域内小于85Db(A)。(5)吸收塔区域设有汽车通道,便于脱硫组件的运输和检修。(6)在布置方面还考虑了重件、大件设备的检修起吊设施(手动或电动)。(7)每个吸收塔设有楼梯间,可到达吸收塔的各层平台。6.2主要设备布置(1)烟气吸收部分的脱硫装置布置在吸收塔区。(2)吸收塔、气-气换热器(GGH)、增压风机、事故浆液箱、石灰石粉仓(属于石灰石制备部分)、石膏筒仓(属于石膏脱水部分)等均为露天布置。(3)吸收塔浆液循环泵,氧化空气风机均布置在吸收塔综合泵房内。空压机布置在脱硫综合楼内一层空压机房内。(4)事故浆液箱和工艺水箱布置在#2吸收塔西面。6.3道路与通道脱硫岛四周的道路宽度为6m和4m两种。在油罐区配电室和脱硫综合楼之间设有6.0m宽道路,直通#2、#3吸收塔之间的空地,便于设备安装及检修吊装,并在石灰石卸料间处布置回车场地,便于石灰石的运输。在吸收塔区域内的通道与道路均考虑与原电厂道路相连通,使吸收塔区域与电厂成为一体。第四章石灰石浆液制备部分ECEPDI 设计说明卷册检索号:30-F804201C-A版本号:0第3页第四章石灰石浆液制备部分2005年5月××电力有限公司1~4号机组烟气脱硫工程初步设计1.概述1.1设计依据请见第一章“1.1设计依据”。1.2原始设计资料1.2.1锅炉燃用燃料资料请见第一章“2.2煤质资料”。1.2.2电厂与脱硫装置有关的主要设备参数请见第一章“2.3主要设备参数”。1.2.3FGD入口烟气参数请见第一章“3.1FGD入口烟气参数”。1.2.4电厂水源、水质请见第一章“3.3水分析资料”。1.3物料平衡计算根据电厂提供的FGD入口烟气参数(第一章表1-3),DuconEEC分别在进行了100%BMCR,80%ECR,60%ECR工况进行了物料平衡计算,具体请参见图30-F804201C-C-02、30-F804201C-C-03、30-F804201C-C-04。2.主要设计原则(1)脱硫系统所需的吸收剂采用外购粒径≤20mm的石灰石,用自卸汽车将石灰石卸到卸料斗后经振动给料机、石灰石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石灰石布料装置送至石灰石贮仓内。(2)四台锅炉的脱硫装置公用一套石灰石贮存及浆液制备系统。共设2个石灰石贮仓,每个石灰石贮仓的容量按不小于四台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36小时的吸收剂总耗量设计,在适当位置设置金属分离器。卸料斗及石灰石贮仓的设有除尘通风装置,石灰石贮仓设脉冲反吹袋式除尘器。磨机入口的给料机设电子称重装置。(3)石灰石卸料装置及输送系统、浆液制备系统等均采用室内布置,并考虑防尘要求。采用布料装置保证石灰石贮仓堆料均匀。(4)卸料间地下室设冲洗装置和排水设施。(5)本系统设置2套湿式石灰石磨机及其相应的水力旋流分离器等,供4套脱硫装置公用。全套吸收剂供应系统能满足FGD所有可能的负荷范围。(6)每台湿式球磨机能够满足4台炉在BMCR工况下,燃用设计煤种时,FGD所需吸收剂总量的75%。(7)磨机浆液再循环泵,每台磨机配两台,一运一备;(8)石灰石浆液泵,采用单元制,即每套FGD装置分别设两台100%容量(含再循环量)的石灰石浆液给料泵,一运一备。(9)磨机再循环箱,每台磨机配备一个;(10)石灰石浆液箱,四台炉共用一个,其有效容积按不小于四台锅炉在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6小时的石灰石浆液量设计,容积为250m3。3.工艺系统3.1系统说明工艺系统主要包括:石灰石贮存系统、石灰石输送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等。主要设备包括:卸料斗、振动给料机、石灰石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石灰石贮仓、皮带称重给料机、湿式球磨机、磨机再循环系统及石灰石浆液旋流器等。3.2石灰石贮存系统石灰石由自卸汽车运至厂内并卸入卸料斗,经振动给料机、石灰石输送机、斗式提升机、石灰石布料装置进至石灰石贮仓内。本工程设石灰石贮仓二座,每座有效容积为360m3,贮量满足四台炉在燃用设计煤种BMCR工况下不小于36小时贮量的要求。每个石灰石贮仓设一个出料口,分别对应一台球磨机。在石灰石贮仓设计时,采用合适的出料锥角及直径与高度比。同时配有振打器等。以避免结拱堵塞等现象。为了仓顶除尘器和料位计等的检修维护,设计了必需的楼梯平台。3.3石灰石输送系统石灰石通过皮带称重给料机计量、输送至球磨机,每台石灰石皮带称重给料机的容量按石灰石制浆系统要求的石灰石给料量来确定。给料机按能连续运行设计,安装在石灰石贮仓下,其行程和给料量没有显著差异,给料机在满负荷下也能正常启动。给料机带有给料量调节控制器(变频调节),调节范围能达到从0~100%的可变给料量。给料机完全封闭运行,以防止灰尘。给料机的封闭由可拆除的板块构成,每块板有密封垫而且配有方便维修的快速打开插销。3.4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两套湿式球磨机及磨机再循环系统用于制备石灰石浆液,每套系统的出力能满足4台炉在BMCR工况下燃用设计煤种时FGD装置所需的吸收剂总用量的75%。磨机可以连续或非连续运行。在所有运行工况下,磨机能确保提供所有FGD工艺所需的石灰石浆液。石灰石在湿式球磨机内与脱水后的石膏滤液混合,磨制成浆液,进入石灰石中间再循环箱,再循环箱浆液泵将石灰石浆液(Wt55%浓度)送入石灰石旋流器分离。旋流器的底流浆液自流至磨机入口,与新加入的石灰石和石膏滤液一起磨制;旋流器的溢流液(Wt30%)自流至石灰石浆液箱储存,石灰石浆液箱容量为4台机组,BMC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车展场地租赁与媒体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度农产品出口质量保障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环保项目贷款合同(含环保指标达标)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承包工地食堂员工心理健康关爱合同3篇
- 汕尾2025年广东汕尾陆河县第一批城镇公益性岗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数字化时代的学生管理与德育工作变革
- 二零二五年度仓储设施租赁与运输服务合同3篇
- 普洱2024年云南普洱市科学技术局城镇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昭通2025年云南昭通巧家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零星选调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社交媒体时代孩子的行为模式与心理变化
- JT-T-496-2018公路地下通信管道高密度聚乙烯硅芯塑料管
- 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培训
- 《聚焦客户创造价值》课件
- PTW-UNIDOS-E-放射剂量仪中文说明书
- JCT587-2012 玻璃纤维缠绕增强热固性树脂耐腐蚀立式贮罐
- 保险学(第五版)课件全套 魏华林 第0-18章 绪论、风险与保险- 保险市场监管、附章:社会保险
- 典范英语2b课文电子书
- 员工信息登记表(标准版)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春节工地停工复工计划安排( 共10篇)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