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正本清源,贴近文脉对于中国画本体的熟悉,有大量或难或易的问题值得我们当代画家去深入斟酌。这是由于近现代以来,随着“欧风美雨”的东渐和社会经世致用的双重作用,中国画被迫用单一化现实性与写实性的权宜之计来缓解社会性生存压力,以应对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全面瓦解。在此种创作语境中,美术作品中景物的真实性、造型的切实性、以及“惟妙惟肖”的品评标准,成了现实性、写实性的注脚,中国画笔墨本体受到了遮盖。更为麻烦的是,在上述“双重作用”下,中国画品评的中西双重标准也获得了普适性。或以西立足,或以中为本的各色人等都可在“双重标准”中安然立身,中国画也貌似成了有点造型才能就可任意挥洒的画种了。画种边界的消弥,笔墨难度的降低,使得中国画由“指哪打哪”变成了“打哪指哪”,笔墨幻化、耐人寻味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时下大量中国画作品,画法之特殊、手法之古怪、效果之奇绝,可谓超越前贤;但就是少了些笔墨韵味和耐品性,作品成了一次性消费品,很难让观众“反复利用”,赏识不已。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画什么”而忽略了“怎么画”,习惯了用题材察觉来代替笔墨表现,从根本上曲解了中国画的本意,忽略了笔墨语言本身的重要性。
笔墨是中国画外在形态和内在价值的集中表达,正如黄宾虹所言:“画中三昧,舍笔墨无由参悟。明慧之人,得其偏纰,已可称尊作佛。”从某种意义上说,笔墨观念与笔墨实践理应是贯穿中国画家平生绘画艺术始终的主题。更加是对文人写意绘画而言,笔墨是构成其内在表现语汇的要素,是画面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是构成作品的有机细胞。
中国画笔墨是随着唐五代水墨样式大规模兴起,随着南北方山水画的分流而自发、自觉的。到了元代,笔墨法式在文人画家的催化下开头自主,中国画,更加是山水画,也完成了由通过自然表达笔墨向通过笔墨表现自然的语汇转换。中国画笔墨由自发到自觉再到自主也完成了自身的进化历程,形成了一整套从图式到法式的笔墨模范。笔墨法式的建立,不仅标志着中国画艺术形态的成熟,也为画家们自由运用绘画语汇供给了便当,中国画也随之进入了探讨笔墨语汇自身如何应用的阶段,而不再是如何总结笔墨。就像中国汉字成熟后就进入了如何运用汉字阶段,而不再是研发汉字。但是,以笔法、画法、皴法为核心的笔墨法式构建,导致画家们用现成的法式套路也可生成画面,在有些画家眼里,“搜尽奇峰打草稿”已大可不必,只是一味地在纸上玩弄笔墨,此种现象在清代“四王”那里最为典型。“四王”给中国画进展带来的流弊,使我们误将矛头对准了传统的笔墨法式,把中国画笔墨规律骂得一无是处,完全忽略了是我们自己在运用上惹的祸,而不是传统笔墨法式本身的错。因此,我们在熟悉当代中国画本体规律时,要厘清纵向绘画进展中展现的阶段性偏差。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把握住笔墨要旨,正本清源,涤除横向与纵向对笔墨的种种遮盖,使中国画回到健康进展的路数上来。
中国画笔墨是从自然中化育出的人文载体,是赞天地之化育的文艺方式与手段,是点画外化的笔法和画法。它的形态是确定的,各种画法、皴法就是在这确定的形态上确立的。由于中国画笔墨是从自然中以文化成的,因而它里面也就有了自然与人文的文化信息,并且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和自然美,成了画面形象、章法之外的审美元素。所谓“正本清源”就是要探索到中国画的笔墨根底,然后再生发出去,用艺术语汇去创造艺术。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画笔墨不仅仅是个绘画媒介,它也包含着深刻的文化意义和民族精神,是中国画家文心所系的文化符号。有了它,中国画作品便活力无限,便可“远观近观”;没有了它,中国画作品便成了抽去灵魂的“行尸走肉”。我们理应明白,中国画笔墨并不仅仅是描绘物形、塑造空间的手段,我们还要在画面中给它以独立的生存空间,中国画重散点透视、重视平面性,也给笔墨的绝好发挥留有了很大余地。实际上,中国画从工具材料到手法要求,从观念熟悉到实践操作,都是围绕笔墨而开展的,是为笔墨的有效实现而形成的文化,只有在具有精纯的笔墨前提下,所谓现实性与写实性才具有艺术上的现实意义。
作为中国画家,我们要领会中国笔墨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不是抽空了“意味”的形式花招。此种“意味”特别重要,它是构成中国画笔墨韵味的重要环节。中国画围绕笔墨这个因子,会生化出和绘画相关的其他构成因素,从用笔的抑扬顿挫、用墨的干湿浓淡,到笔墨的黑白、虚实、疏密,再到画面意境与境界的营造,变化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微妙,最终幻化出一幅既符合规律性又符合目的性的美观图画。
当代中国画的“正本清源”,就是要从熟悉中国画笔墨要义着眼,从中国画本体着手,梳理出中国画笔墨语言的一般规律,探索中国画当代进展的可能性,创作出不愧时代的优秀作品来。
中国画虽然需要手法与技术的内在支撑,以人为的艺术手段去完成画面,但它又不仅仅止于“技”的层面,而是“提技进道,以道御艺”的互济产物,是人为手段与人文熟悉的完备统一。从“道”的层面来熟悉中国画,不仅可以造就画家本人的人文心性,也可扶助画家增长调动笔墨的才能。这就需要画家不仅要有功夫上的炼就,更要有对传统文化、传统文脉的理解与梳理,用文化去蒙养自我,提高画家作品的艺术品格,而艺术品格的提升是以画家个人品格的提升为根基的。不重视文化对画家的造就是当代画坛的通病,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中国画笔墨的重新熟悉,因而,梳理传统文脉、贴近传统文脉就成了中国画当代进展的重要问题。假设说,“正本清源”是从当代中国画笔墨性方面由下向上追溯源头的话,那么“贴近文脉”就是从中国画的文化性方面由上向下疏通源流了,这也构成了以笔墨为核心的两翼,以便确保中国画当代进展方向不偏离正确轨道。
由于中国画的现代性品评尺度已渐被西方绘画的现代性所陵替,因而,我们很少关注发自民族绘画内源的现代笔墨转换,这可能是我们不重视笔墨语汇的缘由之一。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时代的进步终将抖落历史对中国画表现语言的“遮盖”,让我们认清笔墨对中国画的重要性。
就当今中国画坛而言,探索民族文化源头、梳理传统文脉、探索中国画形而上的文化精神已是当务之急。由于中国画一旦失去了道技一体、以道御艺的艺术特性,笔墨就失去了精神支撑,退化成了一般性绘画语言,这对包含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中国画而言是致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信用贷款借款合同
- 工业机器人应用推广服务协议
- 工作总结与进度汇报模板
- 优惠协议书年
- 基于AI技术的智能家居设计开发协议
- 公司股东合作章程协议
- 应对企业运营挑战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 离婚协议户口迁移协议书
- 金属矿产品采购与销售合同
- 药师资格证书租赁协议
- 【数控加工】数控铣床教案
- 科室药事管理记录本
- GB/T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
- 2023年Beck自杀意念评估量表
- GB/T 22560-2008钢铁件的气体氮碳共渗
- 统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课件
- 医院评审工作临床科室资料盒目录(15个盒子)
- 压力性损伤指南解读
- 汤姆走丢了 详细版课件
- 大学学院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预案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