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_第1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_第2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_第3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_第4页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二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理科第1页/共49页一、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时间1840——1949衣风俗食女装:民国时改良旗袍男装: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住中国传统饮食西餐传入中国传统民居西方建筑→欧式洋房,中西合璧保守→开放→并行于世“断发易服”,倡导妇女“废止缠足”;

改革传统婚姻制度,社交礼仪和称呼也由等级森严的规定演变为平等的西方的规范;

此外称呼、历法和节日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2页/共49页近代物质生活和习俗变迁的原因:1、列强入侵,带来西方的生活方式;2、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3、政府的提倡;4、城市经济的发展;5、先进的中国人主动向西方学习。第3页/共49页二、中国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时间50年代——70年代改革开放后衣娱乐生活食住列宁装,布拉吉→绿军装票证→款式新颖,层出不穷→“菜篮子工程”住房拥挤,困难→“安居工程”→丰富看电影,单调第4页/共49页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

1、党和政府的重视(“菜篮子”工程和“安居工程”)2、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提高了人们生活水平3、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小结第5页/共49页1、1920年,一个到广州玩耍,他不可能A、看到有人穿中山装上班B、随身带有粮票C、在西餐厅就餐D、听到有人称呼他“同志”2、揭开中国“断发易服”序幕的是A、近代买办B、留美幼童C、资产阶级维新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准确点击第6页/共49页3、近代农村的新现象有

A、用“洋火”做饭B、婚姻自由

C、女子放足D、见面鞠躬4、下列不是维新派主张的是

A、断发易服B、安居工程

C、废止缠足D、改革婚姻制度5、影响近代人们物质生活和习俗变化的因素有①西方列强的影响②租界里西方人的潜移默化③清政府发展近代工商业的促进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②D、①③第7页/共49页6、下列图片最能反映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新变化的是A、上袄下裙B、文明婚礼C、有时吃钱尚西人餐的成一为种D、安居工程第8页/共49页7、新中国成立后,针对投机商哄抬物价引起的粮食购销的尖锐矛盾,国家实行的粮食政策是

A、发放油票B、粮食直补

C、统购统销D、顺价销售

8、“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道钩莲六寸长”反映的是哪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变化

A、洋务运动时期B、维新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D、土地改革时期

第9页/共49页9、中国人称“元旦”为“阳历年”,并以此作为重日。这一现象大约开始于

A、辛亥革命后B、新中国成立后

C、戊戌变法后D、五四运动后10、下列行动不属于政府启动的是

A、菜蓝子工程B、安居工程

C、制定《婚姻法》D、国庆外出旅游第10页/共49页清代官服等级森严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第11页/共49页?长袍马褂西装中山装时代缩影:从孙中山服装看男装变迁中西合璧民国晚清前清虽说西装依然是男人们时髦的服饰,但中山装很快就开始与西装平分天下。第12页/共49页中山装简介第13页/共49页清代普通女装满族女装汉族女装上袄下裙

嘉庆后,女装无生气,变化甚少,袄裙似乎成了唯一的女装。对此惨状,张爱玲曾感叹:“我们不大能够想像过去的世界,这么迂缓、安静齐整——在大清朝三百年的统治下,女人竟没有什么时装可言!

第14页/共49页改良旗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旗袍封闭开放清末妇女旗袍旗袍的演变第15页/共49页民国时期的学生装第16页/共49页宋美龄倪桂珍宋嘉树宋子良宋庆龄宋子文宋蔼龄宋子安1917年民国花样杂陈的男女装土洋并存,中西合璧第17页/共49页中餐和西餐有什么区别?中方饮食追求美味为首要目的,以味为核心”;西方饮食以营养为最高准则,讲求营养成分,搭配合宜,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等。饮食方面西餐传入传统中餐(北面,南米)中西餐并行于世第18页/共49页中西合璧房屋建筑的演进老北京的四合院西方建筑第19页/共49页在沿海和内地的大城市最早出现的“洋房”第20页/共49页上海素享“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美誉外滩的马路一侧,一幢幢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中西合璧、风格迥异的巍峨大厦展示了建筑艺术的风采。第21页/共49页里弄(胡同)住宅注重建筑间的绿化与环境,起居方式已完全西化,建筑高度一般三层,有的甚至四层。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第22页/共49页传统社交礼仪跪拜、作揖、老爷、大人鞠躬、握手、同志、先生。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第23页/共49页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辛亥革命民国时期政府颁布法令第24页/共49页

一双绣花鞋竟不及一个巴掌大,而最宽的鞋跟部分,也最多不过一寸。第25页/共49页由绣花鞋到高跟鞋你看到什么变化?图一:“三寸金莲”绣花鞋图二:时髦的高跟鞋比一比受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第26页/共49页当时结婚照不过是记录夫妻合影的影像.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结婚照.五四前见证浪漫时刻20世纪各时期结婚照大全清末传统婚礼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第27页/共49页旧俗:一夫多妻制第28页/共49页结婚仪式繁琐第29页/共49页中国的童养媳,可说是封建制度下极度不人道的传统习俗,穷苦人家的女孩,自少被卖到一个陌生家庭里,被安排下嫁比自己年轻的小男孩,丈夫长大后都会嫌弃老妻,这样的婚姻制度不但没有爱情,亦制造了许多同床异梦的怨偶,令许多女人展开悲剧的命运。第30页/共49页婚嫁—文明简约蒋介石与宋美玲第31页/共49页章太炎惊世骇俗的征婚广告

1903年,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章太炎的元配夫人王氏病故,他用真名在《顺天时报》上刊登了一则广告,择偶的标准和条件是:一是读过书,文理通顺,能作短篇文字;二是大家闺秀;三是双方平等,互相尊敬;四是不要缠足女子。

此广告如巨石入水,激起轩然大波,尽管章太炎名声在外,但符合条件的大家闺秀却无一敢来应征。反映了民国初期婚姻习俗开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民国初期一些思想先进的人反对封建婚姻要求婚姻自主。第32页/共49页习俗风尚的变化旧习婚姻包办男子留辫女子裹足社交礼仪

改变婚姻自由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握手;同志,先生你知道旧中国有哪些落后的习俗?这些习俗后来发生了什么变化?第33页/共49页列宁装布拉基50年代的时尚服饰方面第34页/共49页60年代的绿军装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蓝黑色的海洋第35页/共49页改革开放以后第36页/共49页变化:新中国成立后,食物简单,要凭票供应。生活水平差距不大,总体较低。原因:物资匮乏,勤俭节约是社会风尚的主流。1.新中国成立后30年间人们吃的变化及原因是什么?饮食方面统购统销的粮食政策2.改革开放后,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要吃好。原因:经济发展,政府重视,“菜篮子工程”第37页/共49页改革开放后“菜篮子工程”: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农业部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及良种繁育、饲料加工等服务体系,以保证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鲜蔬菜吃。

奶业养殖基地第38页/共49页如今的菜篮子工程基地第39页/共49页新中国成立以后住房比较拥挤,从80年代开始,党和政府推出安居工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居住方面第40页/共49页60、70年代简洁的家居第41页/共49页家居舒适精美第42页/共49页红楼梦娱霍元甲第43页/共49页舞禁初开时人们在颐和园跳舞(1979)观看街头美术展第44页/共49页旅游群众体育:拔河第45页/共49页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为时尚第46页/共49页休闲旅游体育锻炼夕阳红中国志愿者赴泰国救援队凯旋归来

环保意识革除陋习、树立新风尚、休闲方式多样化第47页/共49页本课测评

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影响变化的主要因素。答案提示: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