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gif)
![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2.gif)
![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3.gif)
![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4.gif)
![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160ddf85c66b5426b098818b6dc59a1b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题范围:中国对外贸易与升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TheEffectofWageIncreaseonFirm'sExportanditsPropagation:本文拓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纳入效率工资,就工资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同要素密集型企业的效率工资效应及其对出口的影响作用。利用2000-2007年的企业微观水平时,工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会表现为促进作用,反之则为抑制作用;工资上升对不同委托工资回归法等方法对结论进行了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工资上升企业出口效率工资,1971年7月出生,男,,福建仙游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1989年4月出生,男,,郑州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通讯地址: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E-mail: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分:本文拓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纳入效率工资,就工资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同要素密集型企业的效率工资效应及其对出口的影响作用。利用2000-2007年的企业微观水平时,工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会表现为促进作用,反之则为抑制作用;工资上升对不同委托工资回归法等方法对结论进行了拓展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要素密集型企:工资上升企业出口效率工资TheEffectofWageIncreaseonFirm'sExportanditsPropagation:ThispaperdevelopsthemodelinMelitz(2003)byintroducingtheefficiency-wagetostudyhowwageaffectstheexportoffirms.Ourmodeldescribeshowwageaffectstheexportthroughlaborproductivityandrevealsthattheefficiency-wageeffectanditsinfluenceonexportdiffersbythefactorintensityoffirm.Usingpanelenterprisemicro-dataof2000-2007,wefindthattheeffectofwageonfirm’sexportdependsonlaborproductivityingeneral.Thereisacriticalpointforlaborproductivity.Whenit’shigherthanthecriticalpoint,theascentofwagewillpromotetheexport,otherwiseitwillrestraintheexport.Andthiseffectgappedbythefactorintensity.Basingonthefindingsabove,thispaperdoessomemoreexpansionandcomplementwiththehelpofRecursiveSimultaneousEquationModelandMandatedWageRegressionmethod.Wefindthatefficiency-wageeffectexistsinallfirmswithdifferentfactorintensity,andtheimprovementoflaborproductivityduetothewageincreasewillpromotefirm’sexport.:Wageincrease;Exportoffirms;Theefficiency-wage;Structureoffactor一、引颇为依赖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正着严峻的。要素成本的上升在不断地拷问着中国用机器人替代人工“机器”席卷珠三角开始①。种种迹象表明,逐步实现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制造业中渐成趋势。深入研究工资上升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及如何影响到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对于理解和认识要素成本上升背景下中国外贸的和升级Brecher(1974a、1974b。该文献较出口贸易发展。新近的代表性文献Eggeretal.(2012)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引入中间品影响。从国内的研究来看,自1994年开始,中国、、直辖市纷纷实施了最低工资制度,之后工资上升企业出口的影响就成为国内学界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一些学者认为,工资上涨意味着企业用工成本的提高,因此会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不利于中国的出口贸易发展,代表性的文献有(2003、蔡昉(2010、岳振和(201、等(2013a)等。在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影响时,不能不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工资上升的原因到底是致的,也可能是实施最低工资制度所带来的,还可能是与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相伴随的产物。当然,也很可能是这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中国劳动人口出现绝对个角度来看,工资水平的上升要素禀赋结构的演变特别是渐趋所带来限供给转向了有限剩余,即站在了刘易斯转折点上。尽管中国经济发展是否正在或已经刘易斯拐点仍存在诸多争论,但“民工慌”和企业工资水平的不断上涨却是不争的事实。蔡昉(2010)进一步,随着我国劳动力由过剩向短缺转变,应该接受中国企业的工资水平上升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实施最低工资制度的影响呢?根据我们的和了解,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支付给员工的工资水平远高于当地的最低工100.4%0.5低工资制度的实施有可能推动企业工资水平的上升,但中国企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却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最低工资制度的实施。得会削弱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状态。尽管国内外理论界经济增长的解释众说纷纭,但全要素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功不影响加以充分考虑,那么工资上升可能给出口带来正面的影响,代表性的研究有(2012、等(2011。同时,还有学者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如曾国华和(2011、和曾国华(2012a、2012b。工资的上升可能会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升,因此纳入劳动生产率之后再对工资进行可能会得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结果。(2013)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实证分析发现劳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升级。都阳和曲玥(2009)用劳动生产率对工资进行修正后发现,在工资对出口影响时不能不考虑到要素投入结构在其中的作用。从宏观的层面看,密集型的企业对它的依赖程度是不一样的。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的,不同要素密集型素投入结构也会发生调整。因此,在研究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影响进将要素投入结构纳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和资本积累已经有相当的规模,加之资本市场化的逐步深化和利率市场化的顺利推进,资本价格特别是无风险利率的下行是大势所趋。一方面是劳动力价格即工资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资本过剩所带来的资本回报率的长期趋降④的调整。这一调整过程既可能是整体层面上的企业要素密集度的变化,也可能是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之间的更迭。从这个意义上说,基于要素投入结构的视角来研究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经验依据,而且对于理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演变趋势具有借鉴意义⑤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且实证检验了工资上升对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出口的影响作用;三是响的相关研究,本文所进行的理论模型构建和工作在国内尚属首次。据的说明和处理、主要的实证结果及相关检验;第四部分为拓展性分析;第五部分为总结二、理论模本文所构建的理论模型以Melitz(2003)为基础,但做了两个方面的拓展:第一,扩入工资的异质性,并将其作为企业的又一异质性特征;第二,要素投入结构、工资和为了凸显本文的研究重点,模型做了一些简化:第一,本文没有涉及到开放经济与封济的差别,因此模型直接立足于出口企业。通过去除冰山成本和进入出口市场的门槛,模型将所有企业视作出口企业,其出口变化可以简单通过其产出变动来描述,开放经济退化至ugman(1980)的设定;第二,由于涉及较多的异质性特征,本文的模型构建中去除了不确定性和决策过程,因此不存在厂商的进入退出条件;第三,由于理论模型构建的目的是为了给后文的实证分析提供理论支持,因此,本文并没有进行严格的均衡求解,而只是关注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部分均衡条件。割的,标准化为1,但获得的收入是不同的,这取决于企业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以及所A来表U=
,其中ρ∈不难推出,其任意两种产品的替代弹性为σ=1/(1ρ)>1Dixit&(1977)的假定,全部商品CU,则需求可表达为:ci=C(pi/P)−σ,其中,σ>1,𝑖∈𝐴价格指数P=(∫piσ−1di)1/(σ−1),其中,i∈进一步,有ci(p/pσ,i,j i 厂商方面是本文模型所要刻画的重点。我们引入常替代弹性生产函数(CES:yi=φ(βkηi+lηi)1/ηi,其中,η<1,从而两种要素投入的替代弹性为ϵ=1/(1-η),模型将两种要素投入的可替代程度赋予异质性,假定它与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有关。βi代表对资本要素的相对使用效率与要素投入的调整倾向。φi为劳动生产率。企业面对固定成本f,并处于竞争市场之中。每个厂商支付异质性的工资wi,假定资 i r=βiwiαiη−1,其中,αi=ki/li,表示异质性的要素投入结构总成本TCi=(βiαiηi+1)(ηi−1)/ηiyiwi/φi+f从而边际成本MCi=(βiαiηi+依据加成定价,pi(βiαiηi1)ηiwi/ρφi其中,(βiαiηi+1)ηiwi/φi≡Ai。Ai际成本。可以看到,企业的异质性由如下五方面构成:要素投入的使用效率i,要素投入结构i1/(1i),支付的工资wi,劳动生产率φi。进一步,通过要素的均衡可以消去i,从而留下本文更为关心的工资、劳动生产率、要素投入结构及受要素投入结构影响的替代弹性。将消除βi1 iA= i
CAi对于厂商,利润
=p
−
=P−σ(ρ
−fA i 调递减的(因为σ>1),且当Ai→0,πi→∞;Ai→∞,πi→−f,因此必存在A∗即表示为厂商退出市场的临界水平,所有Ai>A∗z(2003Ai,在其服从某个非奇异的分布时,会内生得到一个与∗相关的社会平均水平̃,这个通过微观企业层面内生得到的经济与宏观层面将一个异质性特征外生给定为̃的代表性厂商所表示的经济是等价的。由于我们所关心的问题并不是厂商的进入退出问题,因而出于简洁性和分析的方便,我们外生给定̃,作为社会平均水平。产品市场的均衡条件:ci=̃(Ai/̃)−σ 如Melitz(2003)所述,经济从封闭到开放不会影响到企业的异质性特征,也不会销售。销售比例取决于本国的经济规模与世界经济规模之比(θ,即出口exi=(1−θ)ci。假定θ01Ai/̃企业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与状态。需要的是,A同时代表着企业的成本特征,因此第的制约:c̃代表“一荣俱荣”的特征,即整体的变化会影响到的变化;Ai/̃表示了竞争的作用,企业在行业内的相对位置代表了竞争中的优势大小。A要素价格的均衡条件:r= 式表明,当某一厂商的工资过低时,要么该厂商的要素投入结构中过多投入劳动(α过小贡献过大或说劳动在产出贡献中偏小(β过大。Ai=(rαi/wi+1)ηiwi/φi=(rαi/wi+ 在此,我们首先对异质性特征A中的几个变量加以说明或界定:r代表社会给予资本要素的,且是稳定不变的;企业的要素投入替代弹性ϵ=1/(1-η)和要素投入结构α有关,且满足当α→0α→∞时ϵ→0α→1时,ϵ→∞;α∈(0,1),∂ϵ>0,∂2ϵ<0;α∈ (1,)∂ϵ<0,∂2ϵ>0 A对于工资变化的反应。模型关注效率工资的作用,以及在不同的要素密集度A的表达式做一个正向单调变换,即对(3)式取对数:
=
−
ln(rαi+ 影响,即工资上升导致成本的增加,从而减少出口。从第二项来看,A显然关于φ递减,要素投入结构和要素替代弹性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要素投入的替代弹性大于1(即当ϵi>1时,那么工资上升会降低要素投入结构和替代弹性降低成本的作用,因此相当于提升成本;而如果替代弹性小于1,那么工资上升会降低要素投入结构和替代弹性增加成从不同的要素密集型企业来看,就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工资的变动通过第三项反应出的效果总是较小的(因为较小的αi使得在相同的工资水平和替代弹性下,第三项总是较小的),密集使用劳动要素的特征使得工资变化强烈地表现为直接成本;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则不同,工资的作用会受到要素投入结构的较大影响。lnAi∂lnAi=1(1−
(
由(5)式可以看出,当ϵ>1i升以及出口的减少;而当ϵ<1时,存在拐点ϵ∗=1−rαi,唯有i
<1,且满足
<1rαi业,工资上升越容易导致出口的减少。而相对较难替代的企业则依赖于替代弹性与要素投入结构的具体形式。依据我们的设定,在(0,1)之间,ϵi关于αi是递增的,而在(1,∞)之间则是递减的,而在给定工资的情况下,拐点本身关于αi是递减的,这就意味着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拐点唯一存在且更容易实现,在(0,α∗)之间的企业会存在工资与出口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拐点则依赖于具体的函数形式,并可能存在多重均衡。效率工资理论认为,较高的工资往往会带来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⑧。本文借鉴(1979劳动生产率挂钩,即努力程度e=e(w′(w)>0,′′(w)<0,满足稻田条件⑨。与low(197)的另一不同点是,本文引入要素投入结构作为工资影响劳动生产率的一个调节变量,刻画如下事实:由于工资构成劳动密集型企业生产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越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对工资上升越是敏感,因此在工资相同的前提条件下,越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只有劳动生产率越高⑩型的企业,劳动生产率上升抵消工资成本上升的作用就越强,反之则相反。由此,设定φ(wα=1e(w)(4)式和(5) lnA ln(rαi+1)+
−ln1e(w
∂lnAi=1(1−
(
)−
不同初始工资水平的情形。具体来说,在社会利率r不变的情况下,则α=α(w),α′(w)>0,α′′(w)<0且满足稻田条件。这些设定符合经济,即工资水平(6)影响出口又多了一条(6)式中的前两项可延续基准情形的分析,但劳动生产率发生后一项ln1e(w),虽然劳动密集型企业所获得的要素投入结构的效率加成较大(1较大 但从一阶导数表达式即(7)对成本所产生的边际影响实际上是与要素投入结构无关的(即wie′(wi)这一项,它只与初始的工资水平有关。假设此处存在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下标为1)和一个资本密集型企业(2,w1<w2且α1<α21e′(w)和1e′(w)。由e(w 升幅度e′(w1)大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努力上升幅度e′(w2)
>1提升的差距又会得到要素投入结构调节作用的放大。也就是说,初始工资水平的不同扩大了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效率工资效应的差别,劳动密集型企业因较低的初始工资水平而具同时意味着在一阶导数的正负定性上,多出了一个影响,即除去基准情形中所述及的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外,努力水平关于工资的弹性也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令∂lnAi<0,得
1(−ϵi
)>1+
e(w)ww的弹性较大,否则较小,不等式右边1,不等式左边在ϵ1w10,在ϵ>1w0。因此当ϵ<1点小的工资水平均可以使得上述不等式成立,当ϵ>1时,则要取决于具体的替代弹性取值,提升带来的成本上升更难承受(一阶导中表现为1的变化就越敏感而实现降低成本和促的目标,即效率工资效应的引入使得工资水平与企业出口之间呈正向关系成为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处要强调的不是劳动生产率的绝对量(上它还有效果,而是劳动生产率上升的潜力(φ′(w),因此初始的工资水平至 (五)假说1:企业出口与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密切相关,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取假说2: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工资上升对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因为其较低的初假说3:相对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因工资上升所引致的劳动生产率提三、实证检本文使用的微观层面的企业数据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样本期为2000-2007(2004年除外)11。对应年度的宏观层面数据主要来自国际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对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因此,在数据处理上,将出货值小于等于0的样本全部剔除。其次,由于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存在一定程度的测量误差问题,因此本文借鉴Cai&Liu资、出货值、增加值(税)等,对每年的数据进行异常值的剔除。与Cai&Liu(2009)变量取分位数,而后对上下5%的值进行剔除,如此可避免因剔除顺序而带来的额外样本损失。我们在实际的数据处理中发现,往往不合理的数据大多被包含在上述的值当中,而在已有的研究中先剔除不合理的数据再做0.5%的处理并不能保证异常值的剔除足够明显有误影响匹配的数据(比如为“123“ 本文在进行不同年份的数据匹配时,借鉴等(2012)所建议的“交叉匹配”思2003年为界12按照企业代码初步匹配了20002002、200320052007三个区间段的数据13,而后进一步分别按由粗到细的次序对匹配结果按照、(企业名称、主营产品、法人进行人工校对,剔除一些不合常理的观测值;在第二阶段,对20002002年、2003年与2005207年数据进行统合,由于之前所采用的多个匹配指标条件,因此这部分主要采用进行匹配,根据第一阶段的处理,不同然而依然被保留的样本是存在的,因此为了尽可能匹配到的数据,采用2002年(2003年)的与2005年的进行初步匹配(存在号码重复的多为任意填写选择剔除;存在部分年份缺失的选择顺延一年的或者逆推一年的;中间发生改变的,会进行二次匹配,匹配结果之间进行对比选择,而后同样按次序对、主营产品、法人进行校对,一般发生改变的会被剔除,主营产品改变和法人同时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会考200020079541个。(二)(TFPC-D生产函数的性质将其按照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的贡献进行拆分。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估计,比较流行的方法有余量法、随机前沿方法以及包括DEA(数据包络分析)在内的一系列非参数方法14。余量法是经典而略显粗糙的方法,DEA方法比较精细,但对数据的要求较高。鉴于我们所掌握的数据状况,测量误差的广泛存在使得后两种方法不具备可操作性,因此我们选定余量法。由于索洛余量法使用传统OLS估计会“同时性偏差”和“样本选择偏差”的问题,对此我们理论上,采用组内分别进行估计是较为理想的做法,但考虑到本文样本的时间长度不是太长,因此采取面板的方式进行估计,采用的方法是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估计(L在后文的主体回归部分会有详细说明。出于简便考虑,以下内容仅列出步骤,省略具体过程,结果备索。第一步所估计的模型采用常用于微观的超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具体如下:lnoutputit=β0+β1lnnumit+β2lncapitalit+β3ln2numit+β4ln2capitalit+∗lnnumit+output代表产出,用工业总产值表示,capital表示资本投入,用固定资产年平均余额表示,num表示劳动投入,用全部职工数来表示。数据来源均为工业企业数据库。所估计出的余项由残差与常数项构成。理:在保证样本量的前提下尽力提取特征,首先针对2007年,得到资本劳动比的分位数,将样本以之为标尺,10%为步长划分为10组,分别进行估计,然后用估计得到的劳动投入对总产出的贡献份额,乘以第一步中得出的余项即得到我们需要的劳动生产率。(三)货值表示;解释变量工资(wage,用应付工资表示;解释变量劳动生产(ltfp(input(capital(reer(tarrif的世界关税水平来反映;解释变量的调节变量即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交互项(ltfpwageln表示对应变量的自然对数值。(四)本文利用2000-2007年企业层面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由于样本特征表现为一个显著的短面板(数量远大于时间长度,因此采用面板估计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所用软杂性,本文在实证方法上采用引入交互项的方式来工资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并在之后aunp值为0.0000面板特性,之间的差异可能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异方差问题,因此本文进一步进行了White/Koenker异方差检验,零假设为同方差假设,统计量为718.005,p值为0.0000,证实再进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FGLS)1所示。1----由表1可见,在逐步加入变量的过程中,除工资水平外,其他变量均保持相对稳定。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因素中,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交互影响显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1中的(7)(lnltfp)超过4.93时,工资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会表1。从控制变量的回归结果来看,均符合经验和理论预期。比如,从供给因素来看IMF所报告的真实有效汇率采用间接标价法,因此其上升代表升值,下降代表贬值,真实出现差异。因此,有必要基于资本劳动比进行分样本。我们对资本劳动比(Ratio)这一变量取分位数,将全部样本分为三组,即资本劳动比最高和最低的30%企业各为一组,(1(22工资水平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基于资本劳动比的分样本---------24.434.95时,工资上升对企业出口的整体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五)本文的稳健性检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入交互项的模型设定及回归结果标准误的再处理,二是随机抽样的子样本估计。为简洁起见,之后的回归结果均只汇报其显著性,省略标准误。与惯常的稳健性检验不同的是,从我们逐步加入变量的回归过程可以发现,仅1(7)检验下发现在没有引入交互项的情形下其回归结果是存在问题的。这样才能充分说明我们引入交互项之后的回归方程是可靠的,并且是现有各回归模型中最优的。表3针对表1回归结果(7)式的稳健性检----------------表3针对表1中全样本回归的(7)式进行稳健性检验。如表3所示,前两列对控制变第(5)列采用较为粗糙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对异方差仅通过固定效应进行控制;(6)41(6)------------------表4针对表1中全样本回归的(6)进行稳健性检验。可以看到,变量存在明的根本性改变(系数符号发生变化了,甚至这一改变本身也是不稳健的;变量显著性1(6)互项的结果。本文采用不放回抽样,分别抽取全样本的80%和60%的观测值,同时按照表1式与(7)式分别进行回归,总计各反复进行了15(7)(6)式则出现较大差异。为简洁起见,我们分别选取3次的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值得(7)(7)5基于随机抽样80%结果结果结果(6)(7)(6)(7)(6)(7)-----------------660%结果结果结果(6)(7)(6)(7)(6)(7)----------------四、拓展性分析:效率工资效应及其影响出口的传导机(一)式,在理论模型的指导下,以方程组的方式取代前文回归模型互项的作用。递归型联但限于模型的识别,中间投入(input)(output素投入结构的资本劳动比(ratio)77--------------------------------(2型分样本、劳动密集型分样本、中间类型分样本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第一,无论是对率工资效应的情况下,工资对出口的直接作用在全样本现为负向,同时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受到更强的影响;第三,在存在效率工资效应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对企业出口促进作用。以上结论也验证了理论模型分析中的假说2。此外,在出口方程中,各1归,其意义不仅仅在于工资和劳动生产率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影响,而且它能够给出一个类似于非线性的动态,即劳动生产率对于出口、工资对于出口的影响不是一成不(二)na&n(199)el&(2003)15验证工资通过劳动生产率影响出口的传导机制问题。实证检验思路如下:第一步,在控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其他因素的前提下,实证剥离出由工资变动引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第二步,将通过第一步测算出的由工资变动引致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动对企业出口进行回归,此时估计所得的参数,其含义为由工资变动引致的劳动生产率变动对企业出口所产生的影tt.al(2005的做法,我们对第二阶段标准误进行了修正。动投入(用全部职工数来表示、中间投入以及资本劳动比反映要素投入结构。企业的R&D数据存在多年缺失,并且从数据结构来看,可能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因此没有纳入(1(28Stage1:被解释变量---------Stage2:工资引致的劳动生产率变化对出口的影从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来看,由表8可见,无论是全样本还是分样本的回归结果均显示,高工资意味着高劳动生产率,由此进一步证实了效率工资效应是存在的。在变量上,与前面的回归结果相一致,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效率工资效应要大于资本密集型企业;错配与的存在。五、总结性评本文拓展了Melitz(2003)的模型,刻画了工资通过劳动生产率影响企业出口的传导机制,揭示了不同要素密集型企业的效率工资效应及其对出口影响作用之不同。高对企业出口具有促进作用。这些研究结论为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工资上升企业出口的影响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依据,进而为中国企业应对工资上升的短期策略和长期发展战当然,上述经验研究结论只是基于本文的样本数据而获得的,并不具有普适升有其必然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劳动力市场的矫正,因此其效率工资效应较为明始工资水平。本文的也表明,工资上升对出口的影响受到劳动生产率的调整,劳劳动生产率并逐步摆脱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对外贸易乃至整体经济升级的必由。面的渐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企业工资水平的上升将是不现中国外贸升级的在于努力提高产业工人的教育素质,并不断提升其技能。这意①参见《第一财经日报》201587②根据我们对部分企业和一些地方的劳动监察部门的了解到,几乎所有企业企业根本无法招到工人。另外,等(2012)的分析表明,在1998-2007年制造业企业样本中,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企业占比,199818%2007年仅有③最低工资上涨可能存在一定的溢出效应,即除了影响低工资企业外,对高工资企业最低工资上涨也有显著影响(XiaoandXiang,20092090年代以中后期以来,中国资本回报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但这种局面具有一定的性,相关讨论可参见、(2014⑤从最低工资的视角研究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可能较好地克服内生性问题,但从现实⑥虽然中国不同性质的企业所面对的融资约束有很大的不同,比如民营企业着比国⑦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业正是因为手工制作而显得弥足珍⑧对于效率工资理论,本文只关注其问题即员工的劳动生产率与其所获得(工资)⑨Solow(1979)存在根本差异。Solow(1979)是⑩11由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缺失2004年的出货值,因此本文的实证分析没有纳200412200320031314相关问题的讨论可参见、连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200715Kitaoka(2008)(1)蔡昉《人口转变、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2010年第4期(2)、、《工资增长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基于1980-200820124(3)都阳、曲玥《劳动、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20095(4)《企业创新激励:来自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的解释《管理世界,20130(5)、卢峰《中国资本回报率上升之谜《经济学(季,2014年第3期(6)、连《中国工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99-2007《经济学((8)、、朱喜《最低工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经济研究20125(10)、、《最低工资标准与中国企业的出口行为《经济研究(11)、、《最低工资一定会减少企业的出口吗《世界经济(12)《开放,2005年第8期(3)、、《基于单位劳动力成本的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研,20110:28(15)、曾国华《劳动力成本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学20125(16)、曾国华《劳动力成本的激励效应与合理区间《,2012年8曾国华、《劳动力成本与工业竞争力——理论模型及实证检验《财经20113Brecher,R.A.,1974,"MinimumWageRatesandthePureTheoryofInternationalTrad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88,No.1,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听课评课记录7
-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0课《新文化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猪场购销合同(2篇)
- 生产承包合同(2篇)
- 仁爱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土地资源》听课评课记录
-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第1框自由平等的真谛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2.1《二元一次方程组》听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多项式乘多项式》听评课记录2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3《代数式的值》听评课记录
- 五年级数学下册听评课记录《3.1 分数乘法(一)(4)》北师大版
- 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课件第一章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概述
- 固体废弃物检查记录
- 工程设计费取费标准
- GB/T 5465.1-2009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1部分:概述与分类
- 2023年辽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CAPP教学讲解课件
-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课件 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 小耳畸形课件
- 新人教版初中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
- 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
- 8.3 摩擦力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Word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