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华电杨凌一期 2×350MW 热电工程 建设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_第1页
陕西华电杨凌一期 2×350MW 热电工程 建设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_第2页
陕西华电杨凌一期 2×350MW 热电工程 建设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_第3页
陕西华电杨凌一期 2×350MW 热电工程 建设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_第4页
陕西华电杨凌一期 2×350MW 热电工程 建设项目噪声、固体废物竣工环境保护 验收监测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⑥脱硫污泥混入脱硫石膏中一起处理。(2)危险废物锅炉脱硝系统产生的失效的催化剂与催化剂供货厂家签订协议(详见附件6),由供货厂家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项目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及处置方式见表4-2-1。表4-2-1固体废弃物来源、种类、产生量污染来源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万吨/年)处置方式类别电袋复合除尘器灰(原粗灰、二级细灰)43.16外售综合利用,综合利用时,送至灰场堆放一般固体废物脱硫综合楼脱硫石膏7.79锅炉渣仓锅炉渣4.8脱硫废水处理系统脱硫污泥验收时未到清理周期,无产生量统计混入脱硫石膏中一起处理食堂、综合办公楼生活垃圾保洁公司按规定收集处理中水深度处理站污泥验收时未到清理周期,无产生量统计城市垃圾填埋场生活污水处理站污泥验收时未到清理周期,无产生量统计城市垃圾填埋场锅炉脱硝系统失效催化剂至验收时尚未产生供货厂家回收处置危险废物

五、环评要求及批复要求5.1环评结论与建议5.1.1主要结论本工程建设2×350MW国产超临界抽汽供热燃煤机组,采用SCR烟气脱硝工艺、电袋复合式除尘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工业水源利用城市中水。满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能源【2004】864号文的要求,符合国家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及相关产业政策。厂址符合关中城市群建设规划、杨凌示范区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现代农业示范区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厂址选择较为合理。本工程发电标准煤耗267.16g/kWh,供热标准煤耗38.59kg/GJ,耗水指标:最大0.115m3/s.GW,年平均0.113m3/s.GW,单位发电量污染物排放量SO2:0.27g/kWh(设计煤),0.32g/kWh(校核煤);NOx:0.28g/kWh(设计煤),NOx:0.27g/kWh(校核煤);烟尘:0.03g/kWh(设计煤),0.06g/kWh(设计煤),符合清洁生产要求。采取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本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国家现行标准允许的范围内。本工程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环保角度来讲,本工程2×350MW供热燃煤机组的建设是可行的。5.1.2要求与建议(1)重视企业清洁生产,严格控制来煤煤质,注意生产全过程的节能、降耗、减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2)加强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3)切实做好热电厂的水土保持工作,保护好生态环境。特别是热电厂建设过程中,土石方工程扰动地表原有的地表植被,增大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减轻施工造成的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4)做好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工作,变废为宝。进一步落实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项目。5.2环评批复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于2012年11月21日以环审[2012]314号文件下达《关于陕西华电杨凌热电上大压小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内容如下: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你公司《关于陕西华电杨凌热电上大压小新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请示》(中国华电[2012]232号)收悉。经研究,批复如下:一、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东部,新建2×350兆瓦超临界间接空冷双抽机组,配2×1200吨/小时超临界煤粉炉,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电袋复合除尘器除尘,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及催化还原法(SCR)烟气脱硝,配套建设代排水系统和除灰渣系统等公用辅助设施,利用甘肃华亭及陕西彬长矿区煤为主燃料。项目建成后,将为杨凌示范区提供工业蒸汽和采暖供热,关停示范区供热范围内129台分散燃煤小锅炉,拆除本工程厂区内2台20吨/小时燃煤锅炉,保留亨通光华供热中心2台20吨/小时燃煤锅炉和51台分散燃气锅炉作为事故备用热源。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杨凌示范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和《杨凌示范区热电联产规划(2007~2020)》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供热规划(2007~2020)》,满足清洁生产要求。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后,污染物可达标排放,主要污染物排放问题符合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指标要求。因此,我部同意你公司按照报告书中所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和环境保护措施进行项目建设。二、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应重点做好的工作(一)配合地方政府在本工程试生产前近期淘汰供热区域内129台分散燃煤小锅炉,拆除本工程厂区内2台20吨/小时燃煤锅炉;加快供热管网工程建设,与本工程同步配套实施。上述内容作为试生产的前置要求,并纳入本工程同步配套实施。上述内容作为试生产的前置要求,并纳入本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内容。(二)燃用设计煤种,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采用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不高烟气旁路,脱硫效率不底于96%;采用电袋复合除尘器,综合除尘效率99.95%;采用低氮燃烧器和SCR脱硝工艺,以尿素为还原剂,脱硝效率不低于80%。通过采取静电除尘、湿法脱硫和脱硝协同控制技术控制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采用“烟塔合一”技术,烟气通过165米高的自然通风间接空冷塔排放。烟气污染物排放符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煤场采用条形封闭煤场,设喷水装置,输煤系统设有除尘设施,输煤皮带布置在封闭的走廊内,堆取料机斗轮上有喷水装置。三轮大气污染物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三)生产用水以杨凌华宇水质净化有限公司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为主水源,石头河水库地表水为备用水源。废水处理以“清污分流、一水多用、分类处理”为原则,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后全部回用,不外排。含煤废水经混凝、沉淀处理后回收重复使用。酸碱废水经化学废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回用于脱硫工艺用水和翻车机用水。锅炉酸洗废水贮存池,进行氧化、中和、澄清处理达标后,回用于煤场和道路喷洒等。生活污水经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厂内设2座1500立方米事故水池,确保事故状态下废水进行收集处理。(四)严格落实液油罐区、酸碱罐区、污水站和事故应急收集池等区域的防渗和监控措施。厂区采取分区防渗控制措施,脱硫设施区、生活污处理站、含煤废水处理设施、循环水泵房、循环处理间、机组排水槽及酸洗废液池、油罐区等区域为重点污染防治区,防渗措施参照《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8—2001)相关要求,加强管理,落实地下水污染监控计划,制订地下水风险防范措施,避免污染地下水。(五)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灰渣和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用汽车送至官村灰场分区暂存。失效废催化剂由催化剂供货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置或综合利用。灰场周围设排水沟,内设置排水竖井,灰场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声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I类声要求。灰渣及脱硫石膏分区堆放,分层碾压,洒水降尘,灰场周边进行绿化,灰场下游设地下水监控井,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灰场周围500米范围内的陈家沟村董家底小组44户居民,应按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完全搬迁安置。(六)优化厂区平面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风机风口、锅炉排汽口处设消声器。北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东、南、西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规划控制,严格限制厂界周围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生活区生平噪声环境敏感建筑。吹管期间应公告周围居民,防止噪声扰民。靠近机力冷却塔的北厂界设置隔声屏障。空冷塔环境防护距离周围500米内765户村民应按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完全搬迁安置,加强对运灰及运煤车辆的管理,减少对道路两侧居民的噪声影响。(七)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做好脱硫、除尘和脱硝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管理,尿素运输须采用专用车辆,优化运输路线,并由具备相应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负责。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制定酸碱罐区和油储运泄漏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救援指挥系统并与地方政府联动,定期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八)加强施工期环境保护管理工作,防止施工废水、扬尘、固体废物和噪声污染,减小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开展工程环境监理,并定期向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理报告。(九)按照国家和地立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标志牌。安装锅炉烟气污染物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并与环保部门联网。烟囱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永久性监测口。三、项目建设必须严格执行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向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书面提交试生产申请,经检查同意后方可进行试生产。在项目试生产期间,须按规定程序向我部申请环境保护验收。经验收合格后,项目方可正式投入运行。四、我部委托西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和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分别组织开展本项目的“三同时”监督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六、验收评价标准6.1噪声评价标准北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东、南、西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北厂界外南庄村敏感点环境噪声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3类标准要求。标准限值见表6-1。表6-1厂界噪声评价标准单位:dB(A)标准类别适用区域昼间夜间GB12348-20083类区65554类区7055GB3096-20083类区6555

七、验收监测质量控制措施及分析方法7.1验收监测质量控制措施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样品采集、运输、保存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监测质量保证的技术要求进行,保证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且在使用有效期内、监测人员持证上岗、监测数据三级审核。监测分析方法及使用仪器见表7-1。表7-1监测分析方法和使用仪器监测因子监测方法监测分析仪器及固定资产编号测定范围/检出下限厂界噪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HS5660C型精密噪声频谱分析仪0.1dB(A)7.2验收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所有监测仪器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期内,所有监测数据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具体质控要求及结果如下:7.2.1生产工况生产处于正常,监测期间机组在大于75%额定生产负荷的工况下稳定运行,各污染治理设施运行基本正常。如生产负荷达不到规定要求,则通知监测人员停止采样。7.2.2噪声监测噪声测量仪器符合《声级计电声性能及测量方法》GB3875的规定,并在测量前后进行了校准。校准结果见表7-2-1。表7-2-1HS5660C型精密噪声频谱分析仪(JB-074-5-01)现场校准结果测量日期校准声级(dB)A备注测量前测量后差值测量前、后校准声级差值小于0.5dB(A),测量数据有效。2016月11月24日昼间93.793.80.12016月11月24日夜间93.993.90.02016月11月25日昼间93.994.00.12016月11月25日夜间93.994.00.1

八、验收监测内容及评价8.1验收监测期间工况验收监测期间各设备正常运行,工况统计结果见表8-1-1。表8-1-1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情况表日期11月24日监测期间11月25日监测期间11月24日监测期间11月25日监测期间机组1#1#2#2#发电量设计发电量(MW/h)350350350350实际发电量(MW/h)278.6286.5271.2271.5负荷率(%)79.681.977.677.6锅炉设计产汽量(t/h)1033103310331033实际产汽量(t/h)800820800800负荷率(%)77.479.477.477.4验收监测期间1#机组的发电负荷超过75%,锅炉蒸汽负荷超过75%;2#机组的发电负荷超过75%,锅炉蒸汽负荷超过75%,两台机组均符合原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以及《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HJ/T255-2006)对火力发电厂验收监测时负荷的要求。8.2噪声监测8.2.1验收监测期间监测结果及评价噪声监测内容见表8-2-1,监测点位见图3-1-2。表8-2-1噪声监测内容一览表类别监测点位监测位置监测频率厂界噪声▲1、▲2、▲3、▲4、▲5、▲6沿厂界四周设6个厂界噪声监测点昼夜各1次连续2天环境噪声△7北厂界外南庄村昼夜各1次连续2天8.2.2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2016年11月24日至25日对其四周厂界进行了噪声监测,并对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8-2-2。表8-2-2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监测点位2016.11.242016.11.25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58.754.158.654.42▲56.853.958.054.63▲57.354.357.354.84▲59.754.659.354.25▲61.658.861.258.56▲60.559.060.459.07△58.357.159.157.2GB12348-200870/655570/6555GB3096-200865556555注:5#、6#为北边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区排放限值。由表8-2-2可见,验收监测期间,1#、2#、3#、4#厂界噪声监测点位昼间以及夜间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排放限值;5#、6#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的昼间厂界噪声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区排放限值,夜间监测结果均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区排放限值要求,其中,5#监测点夜间噪声最大监测结果超标3.8dB(A),6#监测点夜间噪声最大监测结果超标4.0dB(A);7#南庄村敏感点环境噪声昼间监测结果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夜间环境噪声监测结果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区标准限值要求,最大监测结果超标2.2dB(A)。7#敏感点为南庄村,主要声源为电厂北厂界的风机、机力冷却塔等,超标原因主要为项目未安装环评批复要求在北厂界建设降噪墙。随后陕西华电杨凌热电有限公司在北厂界建设了降噪墙。2018年7月31日至2018年8月1日陕西华电杨凌热电有限公司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陕西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其5#、6#、7#点进行了噪声重新监测,并对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8-2-3。监测点位2018年7月31日2018年8月1日标准限值评价结果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5#▲59.154.360.154.77055合格合格6#▲54.551.155.251.86555合格合格7#△58.350.859.051.26555合格合格备注:5#点位位于沣惠路边,受交通噪声影响,2018年7月31日监测期间昼间车流量约210辆中小型车/小时,48辆大型车/小时,夜间监测期间约165辆中小型车/小时,30辆大型车/小时,2018年8月1日监测期间昼间车流量约198辆中小型车/小时,54辆大型车/小时,夜间监测期间约168辆中小型车/小时,33辆大型车/小时;②5#点位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市排放标准》中4类区排放限值,6#点位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3类区排放限值,7#点位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3类区标准限值。最终验收监测,1#、2#、3#、4#5#、6#、7#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4类区排放限值;(5#点位属于4类区)九、环境管理检查9.1环评批复及环评建议的落实情况验收监测期间,对工程落实环评批复及建议情况进行了检查,建设单位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固废的环保设施及生态恢复措施按照环评及批复文件要求进行了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实际建设一套处理能力为2m3/h的含油废水处理系统,小于环评文件要求建设的2×5m3/h;项目落实环评批复一览表见表9-1-1。表9-1-1项目主要环评批复落实情况原国家环保总局环评批复意见落实情况固体废物实施分类处理、处置。灰渣和脱硫石膏全部综合利用,综合利用不畅时,用汽车送至官村灰场分区暂存。失效废催化剂由催化剂供货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置或综合利用。灰场周围设排水沟,声内设置排水竖井,灰场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满足《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声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II类声要求。灰渣及脱硫石膏分区堆放,分层碾压,洒水降尘,灰场周边进行绿化,灰场下游设地下水监控井,定期监测地下水水质变化。灰场周围500米范围内的,应按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完全搬迁安置。项目灰渣、石膏全部综合利用(协议见附件);项目产生的失效催化剂交由催化剂供货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截止报告发出时,灰场已建成但暂未投入使用。(因为灰渣、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无灰渣、石膏需要处理)杨凌区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陕西杨凌热电上大压小新建项目规划控制范围内居民搬迁工作的承诺函》(杨政函[2016]14号),陈家沟村董家底小组51户居民计划于2016年11月15日完成搬迁。截止报告发出时,因为灰渣、石膏全部综合利用,无灰渣、石膏需要处理,所以灰场未正式启用,该搬迁工作尚未进行。优化厂区平面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置高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应采取隔声降噪措施,风机风口、锅炉排汽口处设消声器。北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4类标准要求;东、南、西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配合当地政府做好规划控制,严格限制厂界周围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生活区生平噪声环境敏感建筑。吹管期间应公告周围居民,防止噪声扰民。靠近机力冷却塔的北厂界设置隔声屏障。空冷塔环境防护距离周围500米内765户村民应按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要求完全搬迁安置,加强对运灰及运煤车辆的管理,减少对道路两侧居民的噪声影响。项目优化厂区平面布置,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送风机、引风机、汽轮机、空压机、氧化风机、各类泵等高噪声设备,采取基础减振、加装消声器、隔声罩、隔声门窗等有效降噪措施。项目北厂界外已安装批复要求建设隔声屏障。杨凌区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陕西杨凌热电上大压小新建项目规划控制范围内居民搬迁工作的承诺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的杨管房征办函(2018)19号文,针对搬迁又做承诺2018年7月底前完成搬迁。最终将于2018年底前彻底全部解决搬迁遗留问题。按照国家和地立有关规定设置规范的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标志牌。安装锅炉烟气已落实。项目按规范设置了污染物排放口和固体废物堆放场,并设立了标志牌。项目按要求安装了污染物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并已与环保部门联网。烟囱按规范要求设置了永久性监测口。十、结论及建议10.1结论10.1.1验收监测期间工况验收监测期间陕西华电杨凌一期2×350MW热电工程1#、2#机组发电负荷、锅炉蒸汽负荷均大于75%,发电负荷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HJ/T255-2006)应在设备正常生产工况达到设计规模75%以上时进行的要求。10.1.2环境保护执行情况陕西华电杨凌一期2×350MW热电工程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和日常环境保护管理档案基本齐全;企业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和环保部对报告书的批复要求,进行了相关环保设施的设计、建设,建设内容基本落实了环评批复的环保要求,做到了环保设施同主体设备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运行。固体废物立足于综合利用,目前综合利用率为100%。针对各种类型的噪声源分别采取了隔声、降噪措施。验收监测期间,1#、2#、3#、4#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区排放限值;经过2018年7月31日-8月1日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陕西绿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噪声复测5#、6#、7#厂界噪声监测点位的监测结果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4类区排放限值;(5#点位属于4类区)同时杨凌区人民政府出具的《关于陕西杨凌热电上大压小新建项目规划控制范围内居民搬迁工作的情况说明》详见附件5,承诺2018年底前搬迁完成。10.1.4固体废物检查自2016年1月开机以来,实际产生灰299170.4吨,渣51770.4吨,脱硫石膏约42739.79吨,目前综合利用率为100%。项目灰场采用复合土工膜防渗,周边排水沟已建成,周边已进行绿化。截止报告发出时,项目官村灰场未投入使用。项目脱硝用催化剂使用周期为2至3年更新一次,更新下来的实效催化剂由供货厂家进行无害化处理。10.2建议(1)加强高噪声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降低高噪设备影响,加强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建设项目工程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填表单位(盖章):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填表人(签字):杨萌敏项目经办人(签字):杨萌敏建设项目项目名称陕西华电杨凌热电有限公司杨凌热电大压小新建项目建设地点杨凌行业类别火电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设计生产能力2×350MW建设项目开工日期2014年5月实际生产能力2×350MW投入试运行日期/投资总概算(万元)/所占比例(%)/环评审批部门国家环境保护部批准文号环审〔2012〕314号批准时间2012年11月22日初步设计审批部门批准文号批准时间环保验收审批部门陕西省环保厅批准文号批准时间环保设施设计单位西北电力设计院环保设施施工单位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