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_第1页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_第2页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_第3页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_第4页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化学教学课件322氨与铵态氮肥第一页,共31页。第二页,共31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第三页,共31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氨1.物理性质(1)色态味:氨气是没有颜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2)密度:密度比空气小。(3)溶解性:极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700体积的氨气。(4)氨易液化,常作制冷剂。2.化学性质第四页,共31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3.氨气的实验室制取验满方法:(1)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立即变蓝;(2)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时产生大量白烟。第五页,共31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预习交流11.氨气为什么能形成红色喷泉实验?若把酚酞溶液换成石蕊溶液,现象会如何变化?答案:氨水显碱性,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所以氨气能形成红色喷泉实验;把酚酞溶液换成石蕊溶液,会产生蓝色喷泉实验。2.NH3为什么有还原性?答案:因为NH3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3,处于最低价态,化合价只能升高,从而表现还原性。3.检验NH3时可以用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吗?答案:不能。NH3与水反应生成NH3·H2O,NH3·H2O电离显碱性,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若用干燥红色石蕊试纸,不能形成NH3·H2O,不显碱性,试纸不显蓝色。第六页,共31页。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第七页,共31页。目标导航一二预习导引三

第八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一、氨气的性质活动与探究第九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NH3形成喷泉的物理学原理是什么?答案:由于产生压强差而形成喷泉——气体迅速溶于水或与某种溶液反应,容器内压强小于容器外压强,从而产生喷泉现象。依据这一原理,只要能够造成容器内气体大量减少,就可形成喷泉。所以当胶头滴管中的水进入烧瓶后,NH3溶解于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便将水压入烧瓶中,从而形成喷泉。第十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2.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什么?该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答案:引发喷泉实验的操作是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圆底烧瓶中,从而引发喷泉实验。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①装置的气密性要好;②烧瓶要干燥;③气体的纯度要大,且要充满烧瓶。3.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一种物质吗?答案:不是,液氨是氨气的液态形式,二者是一种物质;氨气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是氨水,它是一种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一水合氨(NH3·H2O)。4.氨气能否用CaCl2、浓硫酸和P2O5等干燥,为什么?可以用什么来干燥?答案:不能,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和P2O5干燥,而NH3与CaCl2生成CaCl2·8NH3。所以应用碱石灰或NaOH固体来干燥氨气。第十一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例1当氨气与氧气一起通过灼热的铂丝网,在导出的产物中,不可能出现的物质是(

)A.N2 B.NOC.NO2 D.NH4NO3解析: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主要生成NO和水,NO遇氧气会转化为NO2,NO2和水反应可能生成硝酸,硝酸与氨气反应可能生成NH4NO3。答案:A第十二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训练1实验室制备干燥的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

)A.NH4Cl稀溶液、NaOH稀溶液、碱石灰B.饱和氨水、NaOH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硫酸D.NH4Cl固体、消石灰、碱石灰解析:实验室制取NH3是用NH4Cl固体与消石灰共热进行制取,由于NH3是一种碱性气体,不能用P2O5固体和浓硫酸进行干燥,应用碱石灰进行干燥。答案:D第十三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喷泉实验的基本原理及装置:①原理: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很大,在短时间内产生足够的压强差,则打开活塞后,大气压将烧杯内的液体压入烧瓶中,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②装置:第十四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③实验成功的关键: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b.烧瓶和气体必须是干燥的。c.氨气充满整个烧瓶。④两类常见喷泉的形成实验:a.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或易溶于水的气体(NH3、HCl、SO2等)与水可形成喷泉。b.酸性气体(HCl、SO2、NO2、CO2、H2S等)与NaOH溶液也能形成喷泉。特别关注:喷泉实验成功与否在于是否能形成压强差,形成喷泉的气体不一定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气体与挤入的液体发生反应使瓶中的压强减小也能形成喷泉。第十五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2)两种快速制取氨气的方法:①加热浓氨水法在试管中加入2~4

mL的浓氨水,加热即可产生氨气。如图所示:第十六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②浓氨水与固体强碱或生石灰混合制取氨气特别关注: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若将导管直接插入水中会发生倒吸,故尾气吸收一般用稀硫酸浸湿的棉花堵在试管口或用如图装置吸收。第十七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二、铵盐的性质活动与探究第十八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1.NH4Cl的分解和重新生成是否是可逆反应?与碘升华的本质是否一样?答案:NH4Cl的分解需要加热,而NH4Cl的形成不需要加热,条件不一样,所以不是可逆反应。碘升华为物理变化,NH4Cl的分解和形成是化学变化,所以二者本质不一样。2.能否用加热NH4Cl或NH4HCO3的方法制备氨气,为什么?答案:①实验室不能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取NH3,因为生成的NH3和HCl遇冷会很快在试管上部重新结合生成NH4Cl,无法得到NH3。②NH4HCO3受热分解还可以产生CO2,从而引入新的杂质。但可以用碱石灰除去CO2后再收集NH3。第十九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与应用例2下面关于铵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都是易溶于水的晶体B.可用作氮肥C.热稳定性差,加热分解时一定产生NH3和酸D.跟强碱共热时,有氨气放出解析:铵盐都易溶于水,常用作氮肥,A、B均正确;铵盐受热易分解,挥发性酸的铵盐如NH4Cl、NH4HCO3等分解生成NH3和相应酸的气体,但氧化性酸的铵盐如(NH4)2SO4、NH4NO3等分解规律比较复杂,一般不产生NH3,C错;铵盐与碱共热产生氨气,这是铵盐的通性,D对。答案:C第二十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迁移训练2一种盐X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生成X,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A.(NH4)2SO4 B.NH4NO3C.NH4Cl D.NH4HCO3解析:由题意可知X为铵盐,Y为NH3,NH3经一系列氧化后生成NO2,NO2溶于水生成HNO3,HNO3与NH3反应生成NH4NO3,故应选B。答案:B第二十一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一二

第二十二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1.下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l2(饱和食盐水)无色喷泉B.NH3(H2O含石蕊)蓝色喷泉C.HCl(H2O含石蕊)红色喷泉D.CO2(NaOH溶液)无色喷泉解析:Cl2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无法形成喷泉,A不正确;NH3、HCl极易溶于水,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小,从而形成喷泉;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也会使烧瓶内压强减小形成喷泉。答案:A第二十三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2.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第二十四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解析: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气体与NH3反应生成了固体NH4Cl而产生白烟,A正确;浓硫酸没有挥发性,不会出现白烟,但是仍然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B不正确;NH3·H2O能与大多数的金属阳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故C不正确;NH3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弱碱NH3·H2O,但NH3本身不是碱,D不正确。答案:A第二十五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3.如下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解析:给试管中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必须稍向下倾斜,C不正确。答案:C第二十六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

第二十七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

第二十八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

第二十九页,共31页。问题导学即时检测1234566.A是一种白色晶体,受热分解生成B、C两种无色气体,C的水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气体B。若在圆底烧瓶中分别收集干燥的气体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