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田径运动员选材跑的运动员选材目录1.田径运动员选材的意义2.田径运动选材的工作步骤3.短跑运动员的选材4.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5.跨栏跑运动员的选材田径运动员选材的意义
田径运动员选材就是选拔田径运动天才,即把田径运动天赋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人才选拔出来。选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测评,是指运用现在科学技术与方法将适龄者形态、生理、生化、心理以及遗传等诸方面的特征测量出来;二是定向,是指根据测评结果与专项特点预测未来的竞技能力。其中心任务是在田径运动各项中寻找具有运动天赋,能达到更高运动成绩的人才。当今世界田径强国都认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是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攀登世界田径高峰的前提与基础。原苏联教育学博士B•H•普拉托诺夫教授指出:“现代运动迫切要求运动员的发展前景极早的显露出来。”原苏联功勋教练员符•阿拉宾认为:“不经常考虑选材问题,训练工作将是徒劳无益的。”因此,“选材的成功预示着训练成功的一半。”这已成为当代各国教练员的普遍看法。具体的讲,选材的意义和作用在于:
(1)体育情报和体育科研的现代化是世界范围的运动训练方法日趋接近,选材便成为胜败的关键。(2)通过成功的选材可以充分挖掘和利用运动天才。(3)通过成功的选材可保障多年系统训练的顺利实施。(4)通过成功的选材为运动员训练过程最佳竞技年龄区间的确定提供依据。田径运动选材的工作步骤田径运动的选材一般可分为如下四个步骤:
第一,分析决定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因素;第二,确定预测专项运动成绩的主要指标;第三,根据预测指标进行测试和评定;
第四,对运动成绩的稳定性和提高程度进行评价。田径运动员的选材,包括从一般性的观察、测试直至最后确定应对其进行有计划的专项多年系统训练这一完整的过程。这一过程往往要持续二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根据不同时期的选材工作的任务不同,可将选材分为三个阶段,即初选、复选和优选阶段。1.初选阶段(10~12岁)初选阶段的工作较为广泛,主要任务是初步测试身体形态、技能和身体素质,进行健康检查,评定发育程度。教练员首先通过不同途径对适龄儿童或少年进行普遍的观察和建议的测试,了解每个人的家族史与个人体育活动史,判定发育程度,测定各自在形态、技能及心理等方面的遗传特征,以此判定其是否适于参加运动训练,初步选出训练对象。初选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可根据训练体制及组织工作的特点而定。实践中可采取以下几种式:(一)以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特定制度为基础进行,
如“体育锻炼标准”等。(二)通过中小学生的运动竞赛发现人才,这是进行初选的重要途径。(三)对适龄儿童进行普及性的测试。
2.复选阶段(13~14岁)此阶段主要任务是评定身体发育水平以及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增长速度,预测专项运动成绩的发展潜力。对通过初选挑选出来的儿童、少年进行试验性的基础训练,着重观察和测试他们在试训过程中的素质、技能心理以及形态上的变化,注意观察和了解他们从事一般身体运动、学习和掌握基本动作技巧的能力,从而检验和确定各个训练对象是否具备参加系统训练的必要条件。3.优选阶段(15~17岁)通过复选,对已确定适合从事系统专项训练的运动员进行优选阶段的训练,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每个运动员竞技能力各个决定因素的发展水平进行准确的测定和分析,选拔在专项训练中有可能达到高水平的运动员。此时,教练员对运动员有了较详细的了解,但还需要从专项的角度进一步了解和判定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从而对运动员的竞技潜力和训练前景做出尽可能的预测。在
这一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可以就该运动员在专项上是否有发展前途给与基本的估计。对于那些具有较大竞技潜力的选手,则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制定系统的多年训练计划,并予以实施。短跑运动员的选材短跑的运动员选材
短跑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极限强度运动。决定短跑竞技水平的速度能力、反应能力、最高动作频率及无氧耐力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遗传决定的,后天较难培养和改变,训练仅使这些天赋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因此短跑运动员选材更重视先天因素。1.短跑运动员选材的过程短跑运动员选材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可能通过一次测验或几天的观察就能确定其是否会成为体育苗子。一般也要经过三个阶段,优胜略汰。第一阶段,被选材的对象一般为10~12岁,爱好体育的儿童,对他们进行专门的素质测试。测试的内容和常用的考核指标如表1所示。通过测验,可以初步确定哪些少年运动员具有短跑前途。这个时期是速度素质的敏感期,速度素质发展程度是评定有才能短跑运动员的最可靠条件之一。第二阶段,即13~14岁,是指少年运动员进行专项训练并经形成及预测的最好时期。前苏联专家分析了
世界7名优秀短跑运动员的履历表发现,其中13~14岁开始参加重大比赛的运动员占32.4%。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成绩不仅最初参加比赛表现好,而且提高速度也比较快(即训练1.5~2年),是速度素质发展的最快时期。这一阶段的成绩是预测今后成绩的重要依据,应当把成绩出众的少年选拔到短跑训练中去进行初期的专项训练。第三阶段,15~17岁时。经过几年专门的训练,一般地说,这时可以非常可靠的评定短跑运动员的短跑能力,预测某个短跑专项的发展水平。根据测验成绩和个人特点,把有短跑天才的运动员送到国家队进行深造。在上述的三个阶段中,调查少年儿童父母的运动能力是很重要的。因为遗传对人体形态发育机能指标和运动素质的提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奥地利普罗科认为,先天运动器官的遗传特征是高水平运动能力的基础。另外,需要对运动员的家族进行调查。据统计,著名运动员的后代中,有50%的人运动能力
表1考核指标表
年龄性别反应时(秒)30米60米立定跳远10秒高抬腿身高10男0.2994“6以下8“8以下2.09米以上22次以上1.44米以上女0.2364“5以下8“9以下1.99米以上22.9次以上1.46米以上11男0.2224“3以下8“5以下2.2米以上23.3次以上1.49米以上女0.2234“7以下8“8以下2.08米以上22次以上1.60米以上
突出。在运动方面有才能的父母,子女成为优秀运动员是常见的,如著名世界的优秀短跑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之父就是田径运动员。
2.短跑运动员选材的依据
(一)身体形态短跑运动员的形态外观一般是中等或中等以上身材,肌肉发达且成束形,皮下脂肪较少;下肢较长,大腿比小腿稍短;踝围细,跟腱长且扁平、清晰;脚趾齐且较短,中指关节较坚固。根据短跑技术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提出以下指标。1.身高:对短跑成绩没有实质性的影响,不同身高的运动员在短跑中均能取得好的成绩。但从整体来看,高水平运动员大多是身材较高者。根据国内外资料,《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提出了以下身高标准:男子100米、200米的运动员为175±5厘米,男子400米运动员为180±5厘米;女子100米、200米运动员为165±5厘米,女子400米运动员为170±5厘米,并对各阶段
选材应达到的身高提出了相应要求。表2、表3表示的是200米和400米男子世界
表2男子200米身高成绩对照表成绩姓名国籍身高(米)19“83史密斯美国1.9119“86夸里牙买加1.7519“92卡洛斯美国1.9320“00博尔佐田苏联1.8320“03埃德华斯美国1.7520“06诺尔曼澳大利亚1.7820“11汉普顿美国1.8020“06埃纳德古巴1.7320“11曼尼亚意大利1.7920“14吉尔吉斯吉亚那1.88平均身高1.815
表3男子400米身高成绩对照表成绩姓名国籍身高(米)43“86伊万斯美国1.8043“97詹姆斯美国1.8144“26胡安德雷纳古巴1.8844“4纽毫斯美国1.7544“41弗时曼美国1.8344“6史密斯美国1.8644“66占修斯美国1.8644“70霍兹西德1.8644“80科利特美国1.8844“45雷伊美国平均身高1.869
前十名运动员身高与成绩的情况。另外,对有特殊才能的矮个子运动员也不可忽视。例如:身高仅1.60米的美国选手麦奇逊,他的100米成绩是10.1秒;身高1.65米的彭德(美国)和科尔涅留克(前苏联),他们都在100米比赛中跑过最好成绩9.9秒。2.比大小腿长:
比大小腿长=大腿长/(小腿长+足高)×
100
大腿相对较短,能使跑时支撑阶段重心前移速度较快,大小腿折叠前摆快而省力。小腿较长者,在角速度相同情况下,“扒地”速度较快,有利于完成支撑缓冲动作及缩短支撑时间。因此,大小腿长的比值应力求小一些,要求:比大小腿长<=100%,最好<=95%。3.比踝围与比跟腱长。
比踝围=踝围/跟腱长;比跟腱长=跟腱长/(小腿+足高)×100。
踝围较细、跟腱较长者,小腿肌力较大,速度力量好。因此,比踝围应力求小一些,要求<=100%,最好<=95%;比跟腱长应力求大一些,要求>=50%,最好>=55%。(二)生理机能短跑项目运动时间短、强度大、单位时间内能量消耗多,要求运动员身体健康而强壮,并有较强的心肺功能和无氧代谢能力。由于血色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健康水平和输送氧气的能力,肺活量表明人体呼吸功能的潜在能力,台阶试验反映人体动态技能水平,所以《田径教学训练大纲》采用血色素、比肺活量(比肺活量=肺活量/体重)及台阶试验指数作为选材的生理机能指标。具体的参照标准为:血色素:男子12.0~14.0克以上;女子10.5~12.5克以上,比肺呼量:>=75
台阶指数:105~115(三)成绩动态及运动素质1.成绩动态:分析世界优秀短跑运动员的运动经历发现,他们大都在13~18岁开始专项训练;达到最佳竞技年龄,男子为25~26岁,女子为23~25岁,达到最佳成绩需用8~9年的训练,而且起始成绩都较高。早期短跑成绩与进展速度反映了先开赋予的快跑能力和短跑潜力,是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直接而客观的一个重要因素。2.运动素质:短跑成绩取决于速度、速度力量和专项耐力,运动员的这些运动素质既受后天环境(训练)影响,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素质与遗传关系密切是选材的测试重点。在运动素质选材时首先应在各运动素质的敏感期进行选材(见表4),其次对儿童少年运动员素质选材以速度为主。运动素质“敏感发展期”指的是运动素质增长较快的年龄阶段。根据前苏联学者奥勃拉斯佳娃研究,敏感期形成的原因在于这期间大脑皮质中的形态和生物化学过程较强烈、完善,对有关形式的刺激反应灵敏,刺激的痕迹
能深刻的保留在大脑中,因而如果在各素质的敏感期内进行适当的训练和选材,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过了敏感发展期,则前功尽弃。原苏联科研人员通过多年观察研究,认为根据系统训练一年半后素质增长速度预测短跑潜力准确性较高。对于那些素质起点水平高、增长速度快的少年,认为将是天才的短跑选手。以下是素质增长速度的公式:
w=100×(V2—V1)/0.5×(V1+V2)%
w—增长速度;V1—初始成绩;V2—一年半后成绩表4主要素质的“敏感发展期”
素质敏感期(岁)速度10~13力量13~17爆发力12~16耐力10~13~16柔韧11~13灵敏13~14
(四)短跑技术合理的途中跑技术是步幅开阔,蹬伸有力,摆动积极,步频较快,动作轻松,向前效果好,重心稳定,躯干保持适度前倾,摆臂积极有力,跑的直线好。根据短跑的技术特点,提出以下三项指标。1.支撑时间:优秀短跑选手快跑是蹬离支点特别快(约0.08~0.09秒),腾空阶段较长,这是一个具有预测性的生物力学特征。2.步频指数
步频指数=100米跑平均每秒步数×身高研究表明,步频在生长发育期不因年龄增长而变化,步频指数随身高的增长而变大,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7.4~8.1)3.步幅指数
步幅指数=100米平均步幅÷身高生长发育期,步幅是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的由于速度=步频×
步幅,故随着年龄增长,速度提高主要是步幅增长的结果。研究表明,步幅增长一般与身高
成等比关系,其指数往往是一个常量。优秀短跑选手这一指数较高(>=1.07~1.24)。(五)心理特征反应速度快(尤其是听—动反应,属于有意识的意志行动,对提高技术和成绩有良好影响),速度感觉好(准确估计自己跑速、正确分配力量及灵活调节速度),感知敏捷性强(提高动作频率与改进技术的心理前提),以及有“想跑得很快”的强烈愿望是优秀短跑运动选手的重要心理特征。可通过简单反应时、起跑反应时、50米速度知觉、100米速度预先估计,以及坐姿脚踏频率等指标来测定。《优秀运动员科学选材》中的《优秀短跑运动员若干心理特征与选材》(武汉体育学院黄湘东、黄香伯)的研究结果表明:起跑反应时(ms)男为210、女234;听觉反应时男子为268、女子225,动觉时间误差男为13.99%,女14.69%;百米预先估计误差男女均为14%,坐姿脚踏次数男为55.45、女51.30,这些可作为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与评价的参考。表5是短跑运动员的模式特征(见后)
表5短跑运动员的模式特征模式项目男子女子100m原始成绩(s)11.6213.0开始短跑训练年龄(岁)14.614.1训练年限(a)8.2~9.48.3速度指标一般活动反应时(s)0.1100.121起跑反应时(s)0.1360.148一般起动时间(s)0.37~0.390.40~0.425m起跑(s)1.18~1.201.32~1.3430m起跑(s)3.80~3.904.25~4.3050m起跑(s)5.70~5.756.15~6.20
续表5100m跑后50m成绩(s)4.45~4.505.00~5.05肌肉相对力量指标(牛顿)躯干屈肌1.201.15躯干伸肌2.802.60脚掌屈肌3.002.80小腿伸肌2.202.00小腿屈肌1.101.05大腿伸肌3.002.80速度力量指标立定跳远(m)3~3.202.60~2.80立定三级跳远(m)9~108.00~8.40立定十级跳远(m)34~3630~32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中长跑运动员选材
中长跑是以有氧代谢功能为主的耐力项目。决定中长跑竞技水平的肌纤维类型、心肺功能、最大吸氧量等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从“马家军”崛起时的中国女子中长跑水平突飞猛进中,人们看到了运动员的群体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等在项目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使选材的内容和测试项目更加丰富多样。但在执行中,要考虑到少而精,突出重点(生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简便易行,并考虑到现实可能性与今后的发展趋势等因素。因此,《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只规定了少数基本测试项目,教练员可根据需要加测其他内容。1.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过程(同短跑)2.中长跑运动员的选材的依据(一)身体形态中、长跑是速度耐力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体型对于取得良好成绩起着重要作用。(1)身高与体重:身高与体重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
因素影响。其次,生活环境、营养状况、民族差异等对身体的发育水平都有一定影响。在选材时,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发育特点,既要看到他们现有的身高与体重,又要考虑到他未来的发展潜力,因此预测运动员的身高与体重是选材的重要指标之一。理想的中跑运动员,男子的身高是1.75~1.82米,体重不超过70公斤;女子是1.65~1.70米,体重不超过60公斤。长跑运动员男子身高是1.70~1.75米,体重不超过65公斤;女子身高1.60~1.65米,体重不超过55公斤。少年儿童身高与体重模式参考值为:中跑预测男子身高1.75米以时,10~12岁身高分别为1.40米、1.45米、1.50米;女子预测身高1.65米时,10~12岁身高分别为1.41米、1.47米、1.54米。长跑男子预测身高1.65~1.70米时,10~12岁身高分别为1.36、1.41、1.46米。女子预测身高1.60—1.65米时,10~12岁身高分别为1.37、1.41、1.50米。10~12岁体重分别为男子25~29公斤、29~31公斤、31~34公斤;女子:26~28公斤、27~30公斤、31~35公斤。(2)体型:中、长跑运动员应该是身体修长匀称,肩宽胸厚,骨盆较窄,膝关节和踝关节围度小,足弓曲度大,跟腱明显,下肢长于身高的二分之一或相等,小腿比大腿略长,大腿不应过粗,肌肉纤维细长,线条清晰,富有弹性。下表表示的是中长跑运动员身体形态选材特征最低值(见表6)(二)生理机能生理机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指提出肺活量与安静脉搏(晨脉)两项最为测试呼吸与心血管系统机能的指标,一般来说,肺活量越大越好,安静时脉搏越小越好。实践证明,有氧能力与肌纤维类型,是中长跑运动员选材中非常重要的两项指标。氧运输系统功能是影响人体健康、体质强弱和运动能力的重要因素。目前评定氧运输能力外用的是最大耗氧量和无氧阈值。根据中国运动员的实际和参照苏联有关资料,《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将最大耗氧量定为:男子,70毫升/分•千克;女子,60毫升/分•千克。因为运动时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故无氧阈出现的早晚也是评定人体有氧能力的重要指标。《田径教学训练大纲》中表6身体形态选材特征最低值年龄(岁)12至13性别男女身高(cm)160.4142.3体重(kg)59.6437.66腿长(cm)94.3681.29腿长/身高0.5880.571小腿长/大腿长0.9721.083骨盆宽/肩宽0.7470.759足长(cm)2422.7预测身高(m)1.821.7118岁身高(m)1.801.69
将无氧阈时耗氧量定为:男子50毫升/千克•分;女子40毫升/千克•分。有研究表明,最大耗氧量的遗传度为93%,而训练可大大推迟有氧代谢向无氧代谢的转折(可改进45%),这就是说无氧阈值通过训练可以提高。因此,无氧阈值是评定运动员的有氧能力更有效的指标。在中长跑的优选阶段,主要检测无氧阈值。近来对肌纤维的研究表明,人类的骨骼肌纤维是由慢肌(红肌)和快肌(白肌)组成,这两类肌纤维的微细胞结构、代谢特征、生理机能等都有明显的区别,对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反应也各有特点。由于肌纤维的组成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的,训练不能改变红肌和白肌的百分组成,而红肌纤维用氧能力高,耐力好,所以红肌纤维比例大是中长跑运动员选材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重点选拔阶段就要及时作这种检测,可采用直接测定(活检)和间接测定两种方法进行。此外,在生理机能方面还应有选恢复能力较好的运动员。可用超声心电图心室舒张末期的容量来鉴别。
经过训练的运动员心脏容量可达到1015-1027毫升,而一般人只有765-785毫升。容量大而坚实的心脏每搏输出量高,则心脏总输出量也大,直接影响着耗氧量的大小。在相同的运动负荷下,心脏波动次数少不宜疲劳,即使在疲劳情况下恢复也快,这是优秀中长跑运动员必备的生理机能。
(三)身体素质选择中、长跑运动员时,要注意他们的速度、耐力和力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1)耐力素质:指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和对抗疲劳的能力。它是长跑运动员的关键素质,选材时要把它放在首位,要求从高从严。11~12岁少年儿童可采用2000米跑测其耐力,成绩为7′20″~7′40″。(2)速度素质是中、长跑的第二要素,对中跑特别重要。由于现代中跑水平高度发展,要求运动员不仅要具备长跑运动员的良好耐力,同样需要有短跑运动员的良好速度,可采用60米跑进行检测。11~12岁少年儿童,男子中跑分别8″89~8″42,8″82~8″05,长跑分别为9″93~9″92,9″81~9″13。(3)力量素质中、长跑运动员要求具有较好的相对力量,特别是较好的弹跳力。可采用十级跳和立定跳远来测中、长跑运动员的弹跳力。11~12岁少年儿童十级跳为15~17.5米,立定跳远男子为1.92~2.05米、1.91~2.07米;女子为1.75~1.90米、1.86~2.00米。(4)其它素质中、长跑运动同样要求运动员具有全面发展较高的身体素质水平,除了重点考察耐力、速度和力量外,还应相应考察全面发展状况和潜力,要有较好的灵活性、协调性,以及较强掌握各种运动技巧的能力。(四)心理素质中长跑运动运动时间长、强度大,且单调乏味。要求运动员自觉性强,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情绪稳定,能承受长时间的大强度负荷;有拼搏精神和必胜的信念;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等。心理受环境
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教学和训练中形成的,因此,中长跑运动员选材时应注意环境等社会因素,并将心理训练贯穿于训练的全过程。例如:“马家军”就注重从边远穷山村选拔能吃苦耐劳与服从教练的中长跑人才。(五)技术方面中长跑要求后蹬实效性好,前摆积极有力;两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与腿部动作协调配合;整个动作自然放松,重心移动较平稳,跑的节奏较快。以下为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模式指标特征(见表7)
表7世界优秀中长跑运动员模式指标特征指标男中跑男长跑女中跑女长跑年龄(岁)24~2824~2820~2420~24训练年限制6~106~106~106~10身高(cm)175~185170~180160~170155~165体重(kg)60~7055~6545~5540~50体重/身高350~380340~370275~305270~290下肢长指数50~5250~5250~5250~52续表7指标男中跑男长跑女中跑女长跑100米成绩11″1~10″512″~11″12″7~11″713″~12″最大吸氧量70~8075~8570~8075~85800米1‘45~1‘421‘45~1‘421‘58~1‘531‘58~1‘531500米3‘33~3‘283‘33~3‘284‘00~3‘504‘00~3‘505000米13‘10~12’4513‘10~12’4514‘40~14‘2014‘40~14‘2010000米27‘30~26’3027‘30~26’3030‘40~29‘3030‘40~29‘303000米障碍7‘50~7‘307‘50~7‘30马拉松2:10‘~2:07‘2:10‘~2:07‘2:26‘~2:24‘2:26‘~2:24‘跨栏跑的运动员选材跨栏跑运动员的选材
跨栏跑是在快速奔跑中越过固定数目、距离和高度的栏架,技术复杂、节奏性强的运动项目。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技术和跑跨结合的能力。跨栏跑项目包括女子100米和男子110米直道栏和男、女400米弯道栏。从距离上讲仍属于短跑类,故选材与短跑运动员有不少相似之处,但跨栏运动员在身体形态、专项素质、技术与意识上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一)身体形态大体来讲,跨栏运动员要求身材修长,体重适中,下肢长与身高比值大,大腿长比小腿长比值小等。1.身高身高是形态选材的重要指标。身材高有利于跨越固定高度的栏架和用三步跑过固定的栏间距离,跑400米栏则可以减少栏间跑的步数。但是并非身材越高越好,尤其对于直道栏运动员来讲,身材太高势必栏间三步跑的拘束,会降低过栏的灵巧性与协调性,进而影响全程跑的节奏。有资料表明,跨栏运动员的适宜身高为185±3厘米;女子172±3厘米。第18~20届奥运会男子110m栏前8名运动员平均身高为1.858m、1.884m和1.864m;第20~21届奥运会女子100米栏前6名平均身高为1.66和1.70米。根据《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跨栏运动员选材比较理想的身高模式见表8。表8所列是一个理想的身高模式,但是优秀跨栏运动员并非完全出自高身材运动员之中。国内外一些具备天才跨栏能力的运动员也有以超人的速度和敏捷性弥补其身高的不足,也出现了高水平的成绩。因此选材中教练员要从综合性选材分析和成绩预测入手,对选材的身高要求因人而异。2.克托莱指数
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x1000克托莱指数是跨栏运动员选材的一项重要指标。它代表了人体形态的匀称程度,反映出运动员体重和身
表812-17岁男、女运动员身高指标
年龄(岁)性别身高(cm)
男16412~13女160男17914~15女170
男18816~17女175
高的关系。我国青年男子跨栏运动员克托莱指数在374~414之间;女子为358。国际优秀女子跨栏运动员为350;优秀男子400米栏运动员为407。《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我国少年运动员选材的该指数见表9。表912-17岁男、女运动员克托莱指数
年龄(岁)性别克托莱指数男>=290<=35012~13女>=280<=340
男>=345<=37514~15
女>=315<=345男16~17应接近优秀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女
利用该指数,对运动员的选材要求则应以身高相同则以体重轻者为宜,即在跨栏运动员的选材过程中,要注意选取那些身材较高,体形匀称的运动员。因为这种类型的运动员有利于获得较适宜的步长和快速的步频,有利于加快过栏的动作频率和过栏的速度。3.比下肢长
比下肢长=下肢长/身高×100
跨栏运动员要跨越固定高度的栏架,除对运动员的身高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外,还要求运动员有合理的下肢结构。也就是说跨栏运动员不仅要有较长的下肢,而且大腿、小腿及下肢与躯干要有一个合理的比值,比下肢长是反映下肢长度和重心高度的重要指标。现代跨栏技术已由“跨栏”向“跑栏”发展,要求运动员在栏间跑和过栏中都要保持重心的平稳,尽量减少身体重心的过分起伏。科研人员在分析黑人跨栏运动员下肢形态结构时,发现他们下肢长很高(地面到髂前上棘高度),这种下肢结构,利于高抬大腿,加大动作幅度及送髂动作。在一般情况下,如果身高相同下肢较长的运动员因其重心
较高则有利于过栏和迅速转为跑动动作。《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少年运动员的该项指标见表10。从表10所列指标可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该指标应趋于增长,如果运动员年龄增长而指标未变,则可能说明该运动员骨龄发育趋于平稳,继而影响今后训练水平的提高。在对跨栏运动员进行形态特征的测试和考查的同时,还要对运动员家庭成员进行全面的了解。德国著名遗传学家格拉姆指出,在运动能力的遗传中,具有卓越运动才能的亲代,只要不是极端的个体,其子代中有50%的人会有优秀的运动才能,而且还有可能超越亲代个体。身高、体重、胸围与遗传有很大关系。其中身高在外型方面遗传系数最高,可达0.79(体重为0.50,胸围为0.64)。在青少年跨栏运动员的选材中,身高的预测应把其父母的身高同运动员本人的骨龄结合起来预测。
表1012-17岁男、女运动员下肢长/身高×100年龄(岁)性别克托莱指数男>=51
12~13女>=51
男>=52
14~15女>=52
男>=53
16~17女>=53
4.比大小腿长
比大小腿长=(下肢长B-小腿长A)/小腿长A×100
这个指数反映人体大小腿长度的比例关系。在下肢长度一定的情况下,大腿长度较短的运动员摆动半径小,这有利于抬腿和加快摆速及形成良好的大小腿折叠过栏技术。(二)专项素质1.动作速率因跨栏跑的栏间距离是不变的,运动员栏间跑的步数基本不变,故提高栏间跑的步频和过栏的速率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该项指标一般可通过10s高抬腿来测定,次数高者为宜,比较系统训练的少年应经常测试,以观察动作频率训练提高情况。
步频能力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在儿童、少年时期基本定型,其增长最快在4-6岁以及7-9岁,此后增长速度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但通过训练,动作频率可得到增长,其最佳年龄阶段9-12岁,所以,选材要控制好年龄阶段,从所查的资料来看,这一指标的增长百分率为:男孩11岁已完成整个少年儿童期90.86%,女孩10岁已完成94.76%。2.动作速度跨栏属于短跑项目,绝对速度也是提高成绩的重要因素。起跑30m、60m,这两项指标反映运动员起跑的快速能力和起跑后达到最高速度时的加速能力及最高速度水平。起跑30m、60m在儿童时期就表现出很高水平,业余体校的短跨运动员男子在14岁时,这两项指标已完成少年最高均值水平的92.95%和90.48%,女子在12岁时已完成少年最高均值水平的92.55%和91.35%,但就一般儿童自然增长水平来看,男子在14岁时已完成91.5%,女子在11岁时已完成91.1%,这说明速度受遗传因素制约程度很高,就少年、儿童身体发育程度来看,其速度增长较快,男女儿童均有相同的大幅度增长阶段,一是9-11岁,另一是11-12岁,而两者相比之下,后一阶段尤为明显(见表11)。
表11男女儿童、少年各年龄阶段速度增长对照项目性别年龄9~1010~1111~1212~1313~1415~1616~17
男0.36″0.13″0.39″0.19″0.16″0.15″0.11″30米女0.18″0.10″0.20″0.19″0.17″0.18″0.19″男0.31″0.29″0.92″0.11″0.11″0.11″0.08″40米
女0.45″0.06″1.03″0.04″0.16″0.19″0.10″
少年跨栏运动员选材中的速度指标必须经常进行测试,要选择那些具备较好速度水平的运动员从事跨栏项目,同时在不同的年龄组训练中,要把发展速度作为主要练习手段贯穿于训练课中。3.爆发力爆发力是反映运动员腿部力量和快速蹬腿能力的指标,是跨栏运动员必须具备的素质。《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测试爆发力的主要指标是立定三级跳远(十级跳远)和助跑跳远,其要求见表12。在动作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速度越快且距离越远者越好。另外,腰腹肌力量也是影响跨栏运动员爆发力的重要指标,可通过后抛铅球的距离或在单位时间内测试肋木举腿的次数等方法测得,距离越远、次数越多越优。
表1212~17岁男、女运动员爆发力测试指标年龄(岁)性别立定三级跳助跑跳远立定十级跳男6.44.812~13女6.03.8男8.25.914~15女7.05.0男3316~17女27.1(三)专项技术与专项成绩1.专项技术跨栏跑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这就要求跨栏运动员必须具备相当高的专项技术能力。《中国田径教学训练大纲》要求测试专项技术的指标是平跑与跨栏跑时间差和跨栏跑前后半程的时间差两项指标,其要求见表13。2.专项成绩专项成绩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专项素质水平和专项能力的综合表现。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专项成绩的优略和提高的幅度,直接反映运动员的专项可训练性和发展潜力,这是选材的重要指标。要注意对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成绩的跟踪观察,并对其占祥成绩的进展速度与专项素质提高速度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对比。起点低,但提高速度快,并处于继续提高阶段的运动员,有可能成为一名优秀选手;而起点较高,但提高速度慢,甚至停滞不前的运动员,其发展潜力较小。
表13跨栏男、女运动员专项技术测试指标(时间差)平跑与跨栏跑前后半程级别14~17(岁)
优秀14~17(岁)优秀性别男女男女男女男女110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镀锌钢管骨架采购合同
- 2025二级建造师建设工程施工管理考点:合同管理索赔程序
- 2025年武汉单身公寓租赁合同模板
- 2025设备安装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2025信息安全咨询技术合同
- 2025水果收购合同书样本
- 2025【景观设计合同】景观工程设计包括内容
- 《胃镜检查技术》课件
- 2025标准简化版合同范本
- 2025标准版:员工签订长期合同协议范本
- 《中国海洋大学》课件
- 排污许可管理培训课件
- 《盐津铺子公司盈利能力探析实例报告(10000字论文)》
- 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第10部 《水浒传》课件
- 案例:中建八局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绿色施工(76P)
- 水产养殖技术培训
- 2025年希望数学五年级培训题(含答案)
- 保洁投标书范本
- 2025年中小学生读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第六讲当前就业形势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2024年形势与政策
- 社会医学(含考试)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