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3_第1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3_第2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3_第3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3_第4页
国际经济学复习资料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国际贸易理论的微观基础主编整理:杨光雄一、选择题1.机会成本()A.由自己支付,而与他人无关B.对劳务而言是零,因为劳务不会持续太久;对物品而言是正的,因为物品具有长久性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D.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放弃的所有选择2·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向下移动时,随着一种物品产量的增加,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将会()A.保持不变B.增加C.减少D.无法确定3.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下移动,那么随着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则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A.保持不变B·增加C.下降D.无法确定4·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A.相切B.相交C.不确定D.不相切二、辨析题1.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决定了单个厂商的均衡。√。对单个生产者来说,其均衡状态即为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而这就是由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来决定的。2.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一国的贸易条件等于出口价格与进口价格之比,即一定量的出口商品所能够换得的进口商品的数量。三、简答题1.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2.发生在大国和小国之间的国际贸易,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3·两部门模型下,导致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的原因?答案1·答:贸易条件说明一国一定量的出口能够换回多少进口商品。贸易条件改善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能够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所以出口国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而贸易条件恶化意味着一定量的出口商品只能够换回较少的进口商品,此时,进口国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2.答:按照经济学的规范,小国通常是价格的接受者(Pricetaker)而非价格的制定者(pricemaker),所以在与大国的贸易中,小国通常会接受大国国内的价格,所以,贸易后的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大国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3.答∶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的是产品生产的机会成本,按照规模收益不变的假设,由于边际成本递增规律的存在,在两部门模性型下,要素投入比例不同时,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原因在于要素投入比例不同意味着一种产品产量持续增加使得另外一种产品度量的成本增加,即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所以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上升,所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凸。第二章古典贸易理论一、名词解释1、绝对优势:如果一国在某种产品生产上的劳动生产率上高于另一国,或在劳动成本上低于另一国,则认为该国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理论理论是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为基础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际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2、比较优势:所谓比较优势是指一国在绝对优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大的优势,在绝对劣势基础上的相对较小的劣势。比较优势理论是主张以各国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异为基础进行专业化分工,并通过国家贸易获得利益的一种国际贸易理论。3、贸易三角:贸易三角是衡量贸易利益的重要工具,主要由均衡时的国际贸易条件、一国的出口量和进口量三条线围成,反映一国的出口在均衡的国际贸易条件下,能够换回多少进口。4、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每一国将只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即全世界对某种产品的需求完全由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来生产。5、不完全专业化: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理进行专业化分工,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各国将只部分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出口,同时也要生产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是因为随着某种产量的增加,机会成本呈现递增态势,因此原来在该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因为专业化生产而导致比较优势的逐渐丧失。6、重商主义:重商主义主要兴盛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认为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式,因此主张采取奖出罚人的政策,主张取消进口以避免本国贵金属的流失,鼓励出口以增加贵金属的流入。重商主义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商业资本家对货币或贵金属的认识。二、辨析题1、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x。比较优势理论不仅可以解释两国间的国际贸易,也能扩展到多国模型。2、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时,两国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x。只有当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时,才有可能实现完全专业化,即每种产品都完全由在该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生产。3、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认为价格差引起国际贸易,而价格差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引起的。三、单项选择题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韩国工人能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A.韩网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韩国没有优势。C.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D.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答案:D3、能够促进中国和韩国进行贸易并能够使双方都受后的国际交换价格是()。A.3单位棉布换1单位电视机B.4单传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C.5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D.3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答案:C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一、名词解释1、赫—俄定理(H一0定理):是“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简称。又称“生产要素禀赋理论”,是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共同从资源禀赋的角度对国际贸易中生产成本和价格的差异提出的一种新解释。其主要内容是:国际贸易源于不同国家之间商品价格的差异,而价格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国家生产要素价格差别导致的生产成本差异,而生产要素价格的差别又与各国生产要素丰裕程度密切相关。因此,生产要素丰裕程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根本原因。不同的国家拥有的生产要素丰裕程度不一样,各国在生产那些能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要素的商品上必然会有比较利益,因此各国随该生产并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同时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商品。由于该理论强调不同生产要素在各国资源中所占比例和它们在不同产品的投入中所占比例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故又称为“要素比例理论”。2、要素禀赋: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3、要素密集度: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或着说是不同要素的密集使用程度。4、贫困化增长:当一国由于某种原因(一般总是单一要素供给的极大增长)使传统出口商品的出口规模极大增长,其结果是不仅导致该国贸易条件的严重恶化,该国国民福利水平绝对下降。5、偏向出口的增长:6、罗伯津斯基线: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相对价格线与要素积累前、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点的连线,反映要素积累带来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偏向性。比如资本要素积累。则罗伯津斯基线偏向资本密集型产品。7、里昂惕夫之谜(TheLeontiefParadox):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利用1947年美国的投入一产出表,测算了美国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含量。在测算之前,他推断: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美国应是资本丰富的国家.但结果却证明了美国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这一结果与H-0理论相反,故称之为里昂惕夫之谜或里昂惕夫悖论。二、辨析题1、H一0定理关于贸易基础的观点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致的。X。H一0定理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面来分析贸易基础的,但是H一0定理强调要素禀赋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差异带来的生产成本的差异。2、从罗伯津斯基定理可以推测要素积累必定会引起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X。不一定,需要满足某些条件后,要素积累才会造成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3、根据里昂惕夫悖论,工业化国家之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加容易发生国际贸易。X。里昂惕夫悖论无法解释产业内贸易问题。三、单项选择题1、如果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进行国际贸易,那么将出现()趋势。A.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上升B.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下降C.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上升D.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下降答案:AA.因为国际贸易造成的产品的流动间接地反映了要素的流动,在劳动力相对充裕的国家,国际贸易会间接地造成劳动力的流出和资本的输入,因此,随着劳动力和资本的相对供给量的变化。劳动力的相对价格自然会上升。2、用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A.美国虽然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B.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D.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答案:A第四章特定要素与国际贸易一、名词解释1、短期:是指有一个生产要素是固定不变的,即不能加以调整,而另一个生产要素则可自由变动。通常视资本在短期内是不能变动的,即在不同部门间不能自由流动。2、特定要素:是指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3、劳动需求曲线:表示工资和企业所需劳动之间变动关系的曲线。它是分析劳动力市场的一个基本工具。二、辨析题1、在微观经济学中,供给面的分析通常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主要以生产要素的流动性作为划分标准。√。生产要素的流动性是微观经济学中对长短期的划分标准。2、如果某一商品的价格上升,将会导致该商品生产部门的劳动需求曲线向上移动。√。因为劳动需求曲线的位置则取决于商品价格,商品价格上升就会带来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从而劳动需求曲线向上移动。3、短期内,如果劳动是可流动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上升。x。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流入该部门,而资本的数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下降。4、短期内,如果劳动是非特定要素,那么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边际生产力下降。x。某一商品价格上升会导致劳动力流入该部门,而资本的数量不变,所以会导致该部门的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上升。5、短期内,国际贸易会导致贸易国国民收入在部门间的重新分配。√。这就是短期内国际贸易带来的收入再分配效应。6、短期内,国际贸易一定会造成劳动力实际报酬的上升。x。不一定,要根据劳动力的消费偏好,如果偏好出口商品,则实际收入会下降,如果偏好进口商品,则实际收入会上升。1.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国经济在贸易后达到新的均衡时应该满足()。答案:C2·如果X、Y两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同样的幅度,则名义工资和劳动力在两部门之间的分配情况应当是()。A.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x流向Y。B.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从Y流向x。C.名义工资上升,劳动力的分配不变。D.名义工资下降,劳动力的分配不变。答案:C3·下述哪个因素会导致两部门的产出水平同时提高()。A.某部门特定要素量增加B.某部门特定要素量减少C.某部门产品价格上升D.劳动供给量增加答案:D4.如果一国进口和出口部门各有一种特定要素,而劳动力是可流动要素,那么进口关税一定会提高以下哪个利益集团的实际收入()。A.进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B.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C.进口部门劳动力D.出口部门劳动力答案:A5·如果一国资本相对充裕,短期内进口部门和出口部门分别是用资本作为特定要素,则贸易开始后在短期实际收入低而长期实际收入逐渐提高的群体是()。A.出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B.进口部门特定资本所有者C.出口部门特定资本所:D.进口部门劳动力答案:B四、简答题1.试述短期和长期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及原因。1·答:在短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部门划分的,而长期内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按要素所有者区分的。在长期情况下,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变化,将促使两个部门所使用的资本—劳动比朝着相同的方向变化,即对于资本丰富的国家来说,国际贸易会同时降低出口部门、与进口相竞争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于是两个部门的相同要素的实际报酬也会按相同方向变化。在短期情况下,由于资本是特定要素,两个部门的资本使用量都无法调整,所以国际贸易将导致两个部门的资本—劳动比例朝相反方向变化,于是两个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的变化也是相反的。五、论述题1.比较特定要素模型和H一0模型在要素名义收入、实际收入和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上有什么区别,以及造成区别的主要原因。答:H一0模型中两个部门分别是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通过“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造成该商品密集使用的要素名义价格和实际收入上升,另一种要素的名义和实际收入下降。而在特定要素模型中,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会造成(1)该部门特定要素名义和实际收入上升,另一部门特定要素名义和实际收入下降;(2)名义工资上升而实际工资变化不能确定,取决于劳动力的消费偏好,如果偏好出口商品,则实际工资下降,如果偏好进口商品则实际工资上升。二者不相同的主要原因在于∶H一0模型中由于两种要素均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而部门的要素密集度会根据要素价格变化做出同方向的调整。但是在特定要素模型中,由于资本是不可流动的特定要素,因此劳动力在部门间的流动必然会导致两部门的要素密集度发生相反方向的变化。第五章需求、技术变化与国际贸易一、名词解释1.生命周期:指随着技术的变化,产品像生物一样,从出生到衰落,完成的一次循环。在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各种的投入在成本中的相对重要性也将发生变化。根据产品周期理论,产品完成一次循环,需经历以下三个不同阶段,即初始期、成长期、成熟期。2.产业间贸易:产业间贸易(inter-lndustrytrade),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3·产业内贸易: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trade),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4.重叠需求:瑞典经济学家林德(StaffanB.Linder)提出的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面探讨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该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所谓的重叠需求是指在两国都有的需求,这种重叠需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两国均可输出或输入。二、辨析题1.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如果—个国家首先成功推广了一种新产品,则这种产品将在该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2.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贸易通常发生在人均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原因。3.动态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出口模式将随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和相对要素禀赋的变化而改变。1.x。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产品生命周期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状况密切相关,所以产品不会在一国经历整个生命周期。2.√。需求重叠理论解释了收入水平相近的工业化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问题。3.√。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要素密集度,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相结合,呈现出动态的比较优势。三、单项选择题1·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A.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类似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答案: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属于产业间贸易,发达国家之间更多会发生产业内贸易。2.按照产品周期理论()。A·产品在初始期,通常需要投入高度熟练的劳动力。B.当产品大量进入市场并被标准化以后,该产品就可以用非熟练劳动力生产了C·产品标准化以后,创新国通常转为该产品的净进口国D.以上都是答案:D四、简答题1·用林德重叠需求理论预测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前景怎样?这种预测符合现实吗?为什么?答:林德理论认为两国存在重叠需求是实现贸易的条件,如果两国需求存在重叠的部分,则两国厂商在利润的驱使下会相互向对方国家出口。由于发展中国家在收入水平上同发达国家相差较大,因此重叠需求部分较小,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的基础较弱。但林德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前景的这种预测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悖于现实的,因为该理论主要适用于工业品的产业内贸易。事实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由于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一些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存在大量的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试比较重叠需求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这两个理论都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不过二者也有很大区别;第一,这两个理论解释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并不相同。要素禀赋理论是从供给方面来探讨国际贸易的基础;重叠需求理论从需求角度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第二,要素禀赋理论主要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贸易,即工业品与初级产品或资本密集型产品与劳动密集型产品之间的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适合于解释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即制造业内部的一种水平式贸易。3·重叠需求理论与第三章中所提到的需求逆转都是讨论需求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答:需求逆转主要解释产业间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则解释产业内贸易。需求逆转解释要素禀赋理论为什么在有的时候不符合现实情况,强调需求原因有可能使得贸易方向发生变化;重叠需求理论则是从需求的角度解释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6·试比较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与要素禀赋理论的异同。答:产品周期理论注重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异,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是一个动态理论;而要素禀赋理论假定两国间的技术是相同的,认为引起国际贸易的原因在于两国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两国在生产密集使用各自丰富的要素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问题的。这两个理论都强调生产方面的优势,即从供给角度讨论问题。8.结合重叠需求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试解释为什么美国始终是世界汽车生产和出口大国?答:根据产品周期理论,美国作为创新国,一直保持在汽车新产品方面研发和生产的优势,是其保持生产和出口大国的原因。由于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同美国接近,两国消费者对汽车的品质需求有较大的重叠,部分欧洲和日本消费者对美国研发的新品汽车存在有效需求使得美国新品汽车的市场范围得以扩大,美国企业进行汽车新品的研发和生产有利可图。第六章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一、名词解释1.反应曲线:反映某一厂商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曲线。2·相互倾销(reciprocaldumping):每个厂商都以低于本国市场价格出口商品到他国,这种情形称为相互倾销。3.剩余需求曲线:某一厂商所面对的市场总需求减去其竞争对手的产量以后的剩余需求量。4.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允许差异产品存在的市场就是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二、辨析题1.倾销的实现要求两国需求的价格弹性存在差异性。√。两国需求的价格弹性之差是形成和实现倾销的基本原因。2·内在规模经济是指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其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下降。√。厂商的平均成本随着自身的内部的规模扩大而下降属于内在规模经济。3.如果存在外部规模经济,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也可以导致国际贸易的发生。√。典型的就是“先行者优势”,某一国如果率先进入某一行业,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那么即使后来者具有潜在的比较优势,也无法进入市场。行业的先行者通常能够依靠历史形成的行业规模优势继续保持成本优势以及大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地位,因为后来企业的初始成本通常会高于先行企业在市场的价格。4.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得以发生完全是由寡占厂商的策略性行为引起的。√。即寡占厂商追求自身利润最大化的策略性行为所导致。三、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行业最有可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A.好莱坞的电影业B.加州硅谷的半导体产业C.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城D.美国的大型农场答案:D2·下列哪种行业最可能不具有规模经济()。A.手工艺品行业B.飞机制造业C.汽车制造业D.半导体行业答案:A1.国际贸易理论是如何解释产业内贸易的?答:首先从需求方面考虑,可以利用重叠需求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即两个收人水平相似的国家存在所谓的重叠需求,双方均可进口或出口品质处于这一范围内的商品,形成产业内贸易。从市场结构方面看,可以利用新贸易理论解释产业内贸易。当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的和存在规模经济的时候,也能形成产业内贸易。五、论述题1.试述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答:(1)外部规模经济源泉:外部规模经济主要产生于三个方面:即生产设备及供应的专门化,共同生产要素的相互借用或使用以及技术外溢效果。随着经济的发展,某些工业部门所需要的机械设备越来越趋向于专门化。因而单独一家企业很难生产和供应整个产品生产的全部设备,这类部门的发展,就有赖于整个机械生产部门的整体发展。如果在一个国家中,该部门的所有生产环节和生产设备都能够进行生产,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这些生产设备,使用这些设备的产品生产就可以发展起来。形成共同生产要素的市场也会导致经济效果。共同拥有的生产要素市场或来源,有助于减少人员闲置、节约开支,形成部门规模经济。同一个部门内的生产企业越多,相互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促进越是使利,从而越是有利于新技术的普及,或广泛使用。(2)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外部规模经济同内部规模经济一样,会产生平均成本下降的效果。然而外部规模经济不是通过企业规模,而是通过行业,或部门规模产生经济效果的。以手表行业为例:6.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与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有什么异同?答:本章所介绍的产业内贸易理论和前一章的重叠需求理论都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不同点是:第一,产业内贸易理论主要从市场结构角度分析,而重叠需求理论是从需求角度分析;第二,产业内贸易理论探讨的是在不完全竞争情况下的国际分工与贸易,而重叠需求理论并不强调产品的差异性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共同点是都脱离了比较优势理论框架,强调了比较优势之外的因素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格局。9.比较“新贸易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之间的异同。答:(1)新贸易理论解释的是产业内贸易,而比较优势理论解释的是产业间贸易;(2)新贸易理论的假设是不完全竞争市场,而比较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是完全竞争市场;(3)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供给角度进行研究,新贸易理论还从需求角度进行说明;(4)新贸易理论强调差异产品在国际贸易产生中的作用,比较优势理论假设所有产品都是同质的;(5)新贸易理论引入了规模经济,比较优势理论假设规模报酬不变。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一、名词解释1.从量关税:是以货物的计量单位(重量、数量、体积、为计征标准而计算征收的一种关税。2.从价关税:以商品价格为标准征收的关税。3·有效关税率:有效关税率也叫有效保护率,又称实际保护率。指整个关税制度(和有效保护措施)对某类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给予净重增值的影响。4.生产扭曲:5.消费扭曲6.进口配额:又称进口限额。它是一国政府在一定时间内,对于某些商品一定时期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事先加以规定的限额。超过规定限额的不准进口。7,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增加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在出口某商品时给予出口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8.掠夺性倾销:指一国在其他国家市场倾销商品,在打垮了所以或大部分竞争对手,垄断了这个市场之后,再提高价格的行为。这种倾销严重损害了进口国的利益,因而许多国家都采取征收反倾销税等措施进行抵制。9.持续性倾销:指某一商品的生产商一方面为了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而大规模地进行生产,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国内价格结构而将其中一部分商品长期地低价向海外市场销售。二、辨析题1.如果小国对进口商征收关税,那么关税造成的消费者损失小于国内生产商收益与政府关税收入之和。x。因为小国征收进口关税会造成净福利的损失,所以消费者的福利损失一定会大于生产者收益和政府的关税收入。2·大国情况下,征收关税,一定会带来净福利的增加。x。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比较。3.倾销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来说,能够带来福利改善。x。掠夺性倾销不能带来进口国消费者福利的改善。三、单项选择题1.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A.前者大干后者B.后者大于前者C.两者相等D.不确定答案:A。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出口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高,自然要承担更多的关税负担。2.()是大型垄断企业从国外市场获取最大限度利润的有效途径。A.兼并B.倾销C.寻租D.避税答案:B。倾销是在保证国内市场利润最大化的前提下,还参与分享国外市场的垄断利润。3.就国家整体而言,分配进口配额最好的方法是()。A.竞争性拍卖B.固定的受惠C.资源使用申请程序D.政府适时分配答案:A。竞争性拍卖的结果类似于征收关税,所以最有效。4.在国内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口配额的福利效应与()大致相同。A.出口补贴B.歧视性的公共采购C·关税效应D.出口配额答案:C。在国内市场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口配额造成进口量下降和市场价格上升,与关税效应大致相同。5.在大国情况下,设置进口关税()。A·会增加国家的福利B.会减少国家的福利C.会使国家福利保持不变D.上述三者都有可能答案:D。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应不确定,取决于贸易条件效应与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两种效应之和的比较。6·关于有效保护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总等于名义从价关税率B.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品的名义关税,则有效保护率低于名义关税率C.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低于工业品的名义关税,则有效保护率高于名义关税率D.如果进口投入品的名义关税为零,那么有效关税率与名义关税率相等答案:C。最终产品的关税越高,中间投入品的关税越低,则有效保护率越高。四、简答题1·简述贸易有效保护率的高低对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1·答:关税的有效保护是指对受保护行业单位产品附加值增加率的保护,用公式表示为:其中为新加入的价值,即在不征收关衬时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是带有税收的附加价值,即最终产品减去原料的价格。有效保护率的高低对一国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主要有:(1)在对最终产品征收进口关税的名义税率不变时,对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征收关税税率越低,则保护作用越大,对最终产品进行保护,同时对与其相关的行业也起到保护作用。(2)如果用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对原料征税,其结果将降低产品的竞争力,所以大多数国家采取了出口退税的做法,这样可以在增加竞争力的同时,避免偷逃进口税。(3)对于发展中国家,有效保护存在着两难境地,本国如果对原料进口不征收关税,但对最终产品征收关税,便会形成对国内市场的高度保护,国内就会出现大量的进口装配线、进口原料以组装去占领市场,而不去发展中间产品或资本品的生产,从而使得保护意义丧失;但如果对原料和中间产品也征收关税,则本国的产品无法提高竞争力,更无法形成出口产业。所以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对本国产业的保护不能仅仅从关税的角度来考虑。第八章贸易保护的依据一、名词解释1.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是在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确定的。最佳关税处于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决定于外国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因此,进口国政府确定的最佳关税水平与出口国厂商向进口国提供产品的供给弹性成反比。2.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模型最早由布德(Erander)和斯潘瑟(Spencer)两位经济学家提出。主要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政府可以通过对出口企业提供补贴,来改变本国企业在竞争地位,以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出口补贴模型证明了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出口补贴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从而获得更多的竞争利益。3.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是指通过保护厂商所在的国内市场,来提高其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达到增加出口的目的。这一观点是由克鲁格曼提出的。4·坎普标准:认为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坎普标准的实质在于,如果存在内部规模经济,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保护标准,政府的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的,因为企业自身的逐利性决定了该产业会主动地发展下去;如果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的必要;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5.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政府施加以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这种政策观点针对寡头垄断市场结构而提出,其核心在于: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实施;政府的政策目标是为获取本国的利益最大化;该政策是一种进攻性的而非防御性的政策。政府对贸易活动进行干预目的是,改变市场结构或竞争环境,调整企业的战略性行为。6·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为了实现潜在的优势应当对该产业实行暂时性的保护。幼稚产业保护的论点通常以尚未实现的内部规模经济或外部规模经济的存在为前提。主要判定标准包括穆勒标准、坎普标准、巴斯塔布尔标准。二、辨析题1.对大国来说,关税水平越高,一国从关税中得到的收入效应就越高。x。如果达到禁止性关税,则不会有任何关税收入。2.某种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出口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越高。x。某种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出口商对进口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越低。3·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出口商将承担更多进口关税负担。x。商品的供给弹性越大,那么出口商将承担较少的进口关税负担。4.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对出口企业实施出口补贴政策一定能够让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提升。x。不一定,需要满足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性的要求。5·幼稚产业保护应该有所选择,既要关注产业的潜在竞争优势,又要注意保护的时间等因素。√。这体现了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必须是有条件,有选择的。三、单项选择题1.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是从()的角度出发来解释现实中所存在的贸易保护现象的。A·外部经济B·市场不完全竞争C.收入再分配D.市场完全竞争答案:C2·如果一个大国对进口征收关税,可能会导致贸易条件的()和贸易量的()。A.不变,不变B.改善,不变C·恶化,增加D.改善,减少答案:D。大国征收关税会导致世界价格下降,因此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因国内市场价格上升,所以导致进口量下降。五、论述题1.论述贸易保护的分类。答:从政策目标看,贸易保护主义观点可划分为两大类,一类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认为在某些情形下,保护可提高本国现在或未来的福利,如最佳关税论、幼稚产业论等;另一类则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出发,把贸易政策的制定解释成利益集团院外活动的结果,如贸易政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具体的说,保护主义的论点大都在一些特殊的条件下才成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1)最佳关税论从静态角度出发,认为在大国情况下,征收关税可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只要贸易条件效应能抵消关税的保护成本,那么征收关税就能改善本国的福利。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对应于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那个关税称为最佳关税,最佳关税的条件可表示为关税的边际收益等于关税的边际成本。(2)幼稚产业论则从动态角度提出了保护那些具有潜在优势的新兴产业观点、但这种保护只能是一种暂时性的,判别幼稚产业的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中,穆劝标准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幼稚产业不仅强调将来的竞争优势,而且将来的预期收益的现值能抵消现在的保护成本,坎普标准则更为注重外部规模经济的重要性。(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联系在一起,把贸易政策作为实现总需求政策目标的一种选择。(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是在“新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一理论又称为“利润转移论”。因为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在政府干预下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上争夺有限的垄断租金。(5)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与其他贸易政策理论一个最大的区别是,这一流派是以实证分析方法而不是规范分析方法来讨论贸易政策的制定,因而它所讨论的问题不再是什么样的作法是最佳的,而是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作法。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认为利益集团的院外活动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制定以及保护水平的高低。第九章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一、名词解释1·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在现有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由政府间通过协商缔结条约,建立多国的经济联盟。2.自由贸易区:通常指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通过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相互取消绝大部分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取消绝大多数服务部门的市场准入限制,开放投资,从而促进商品、服务和资本、技术、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3.关税同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缔结协定,建立统一的关境,在统一关境内缔约国相互间减让或取消关税,对从关境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的商品进口则实行共同的关税税率和外贸政策。4.共同市场: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通过达成某种协议,不仅要实现共同市场的目标,还要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实现成员国经济政策的协调。5.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6.贸易转移:指一国产品遭到另一国的贸易保障措施后转而大量向其他国家出口。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A.成员国之间的商品流动需要原产的证明B.实现了商品自由贸易C.实现了生产要素与服务的自由流动D·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金融法规等方面加以协调答案:B、C、D。2.以下关于‘’原产地规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产品经过第三国的,只要该货物没有在过境国进行任何形式的加工,这一货物仍被视为从原产国直接运抵进口国B.“发生实质性改变”不是判定货物原产地的标准C.货物的原产地,按照通俗的理解,指的就是货物的经济国籍D.之所以需要判定货物的原产地是因为同一货物可能会在不同地国家或地区进行了数道生产和加工才最终成形答案:B。”发生实质性改变”是判定货物原产地的标准。3.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包括()。A.贸易创造B.规模经济效应C.贸易转移D.外来投资的促进效应答案:B、D第十章贸易政策的历史实践一、名词解释1.二元经济:指在一个发展中国家内,比较先进的、资本密集型且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落后农业并存的经济结构。2.出口导向战略:指发展中国家通过促进本国产品的出口,积累发展资金,发展经经济的战略。3·管理贸易:各国除原有的保护本国工业的传统贸易政策外,还制定了以做让国民生产总值的稳定增长、实现充分就业为目标的新贸易保护政策,这种政策也被称为“管理贸易”。4.进口替代战略:指通过发展本国的工业,实现用本国生产的产品逐步代替进口满足国内需求,以期节约外汇,积累经济发展所需资金的战略。5.普惠制待遇:指的是发达国家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产品提供普遍的、非对等的优惠待遇。二、辨析题1.“以邻为壑”是管理型贸易政策的典型特征。ד以邻为壑”通常被认为是重商主义贸易政策的典型特征。2·“东亚四小龙”在二战之后主要采取的是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3.世界贸易组织尽管持续了47年时间,但它并不是一个合法的国际经济组织。x。此项内容说的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而非世界贸易组织。4.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选择了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发展战略。√5.关贸总协定是在成立国际贸易组织的努力失败之后,追寻贸易自由化的临时性措施和具有组织性的协定。√三、多项选择题1.选择出口导向战略的国家一般()。A.国内市场比较小,需要依靠国外市场B.国内资源比较丰富,但工资水平相对比较低C.这类国家一般主张开放市场,大进大出D.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比较低,本币低估答案:A、C、D。B项往往是实行进口替代战略国家的特征。2.作为发展中国家要保证进口替代战略的成功,要采取一系列的对外贸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A.对进口的关税壁垒、非关税障碍B.施行外汇管制C.高估本国货币对外价值D.提高国内的利率答案:A、B、C。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提高利率是调控国内经济的措施而非外贸政策措施。3·下面有关世界贸易组织的论述,正确的是()。A·总部机构设在纽约B.世界贸易组织是约束各成员国之间贸易规范和贸易政策的国际贸易组织,比关贸总协定约束的范围更广泛,是一个真让意义上的国际贸易组织C.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中很重要的一个就是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D.其根本目的是促成全球范围的自由贸易答案:B、C。世界贸易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而非纽约;其并未将自由贸易设定为根本目标。四、简答题5.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的初期往往采取货币贬值的汇率政策?(答案见教材P168)答:贸易自由化必须建立在扩大出口的基础上。因为随着本国市场的逐步开放必然有大量的商品流入本国市场,如果在进口不断增加的同时,没有出口的增加,进口因为支付进口所需要的资金差额会不断增加,造成入不付出。在此情况下,该国政府不得不限制进口,从而断送贸易自由化的连续性。另一方面,商品的大量进口可能挤垮国内竞争力比较弱的企业或产业,结果失业人数可能增加,当这些失业人口不能被出口行业的扩展所吸收时,退回到保护贸易的呼声或社会压力就会增高。为了使贸易自由化能够成为一个持久的政策选择,政府应该在实施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尽可能减缓自由化带来的冲击,因此在实行贸易自由化的过程中,要配合一些其他的鼓励出口、限制进口的政策措施。在这种措施中,最简短的是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第十二章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1.为什么说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对交易方式产生了什么影响?答:体现在企业所有权优势中的核心资产很多都是无形资产,它们在某种程度上都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一旦某个地方发明并应用了一种新“主意”(或知识)那么,在另一个地方使用它的边际成本很低甚至为零,并且也并不减少原产地所能使用的这种“主意”的数量。从社会的观点看来,有效地配置这种资源的条件是根据其边际成本定价,那么这种无形资产的价格就该为零或接近于零。这样他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这种无形资产没有人愿意提供,要么订价不合乎效率原则。某些核心资产的“公共物品”特点使得转移这种技术的最好办法是两个企业合而为一,共同分享这项技术。换言之,在一个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比通过外部市场来解决这一问题要更有效率。显然,把这一逻辑再引伸一步,如果上述交易涉及的是两个不同国家的企业,那么最有效的解决办法便是采取直接投资的方式而不是发放许可证的办法来完成这一无形资产的转移。2.根据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不同方式,讨论发展中东道国在利用外资时应注意的问题。答:从利用外资的角度讲,贸易壁垒或者营销成本的增加会促进外资的流入;东道国劳动、资本和其他常规要素的总成本,以及用直接投资方式进入国外市场的附加成本都比较低,会促进外资的流入;企业特有优势的流失所造成的损失预期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外资的流入。发展中国家可以从这几方面努力,促进外资的流入。5.为什么研究与开发能力强的企业更具有跨国经营的动机?答: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能力且能连续推出创新成果的企业,比那些研究与开发能力较低偶而有创新成果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内部化的动机。因为对于前者来说,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产率决定了对外出售其成果的较高频率,这意味着它通过外部市场实现这项交易要承担较高的交易成本。此判断与实际经济生活中对外直接投资与研究开发正相关的事实相吻合,一般说来,具有大规模研究与开发实力的企业更多地采用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转移和使用这种无形资产;而研究与开发实力较低的企业则更倾向于发放许可证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无形资产的价值。第十三章国际收支一、名词解释1.国际收支:国际收支(BOP)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全部对外经济往来的系统的货币记录。2.国际储备:是指各国政府为了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保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其他紧急支付的需要而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所有流动资产的总称。3..经常项目:指本国与外国进行经济交易而经常发生的项目,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主要的项目,包括对外贸易收支、非贸易往来和无偿转让三个项目。4.自发交易项目:5.总差额6.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7.顺差:即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外经济往来的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的差额。8.经常转移:是指发生在居民与非居民间无等值交换物的实际资源或金融项目所有权的变更。二、辨析题1.只要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平衡的,该国的国际收支就是平衡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设置的储备资产和错误与遗漏项目都属于调整项目,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帐面平衡就是通过这两个调整项目实现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永远都是平衡的。但是真正反映国际收支状况的是自发项目收支的平衡或者不平衡。2.国际收支平衡表采取复式记帐法,任何引起本国获得国外支付的交易记在借方,符号为负;任何引起本国向外支付的交易记在贷方,符号为正。×。本国获得国外支付的交易属于收入,应记入贷方:反之属于支出的应记人借方。3.国际收支变化会导致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而国际投资头寸的变化也会对将来的国际收支产生影响。√。国际收支是流量,国际投资头寸是存量,存量与流量具有互相转化关系。4.国际收支包括有现金与无现金支付的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它是一个事后的、存量的概念。×。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变动的数值,国际收支平衡中的数据反映的是各个帐户在统计期的发生额或者变动额,不是持有额。5.经常项目顺差意味着由于存在商品、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的借方差额,该国国外财产净额增加,也即表述该国对外净投资增加。X经常项则顺差是贷方余额。三、单项选择题1.以下哪一项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贷方?()A.外国人为本国常住者提供劳务B.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C.外国人偿还债务D.本国居民偿还外国人债务E.官方储备增加答案:C2.国际收支基本差额是指()A.贸易差额B.经常项目差额C.经常项目差额与长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D.经常项目差额与短期资本项目差额之和答案:C3.上海某玩具厂出口50万美元毛绒玩具到泰国,泰国用其在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则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变动是()。A.经常帐户借方、资本账户贷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B·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贷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C.经常账户和资本帐户的借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D.经常账户贷方、资本帐户借方同时记入50万美元答案:D四、简答题1.阐明国际收支与宏观经济运行之间的关联。答:一个经济体外部均衡直接表现为国际收支的平衡,它是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因素,就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看(1)内部均衡,即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三大目标的实现是外部均衡的根本保证。国内经济失调必然造成国际收支失衡。(2)国际经济活动是一国总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收支会影响宏观经济总体平衡,可以从三方面加以说明。首先,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变动与国家财政收支紧密相连:其次,国际收支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是影响国内信贷量的重要因素;再次,贸易收支的顺差或逆差意味着国内商品供给的减少或者增加,从而影响实物市场;最后,以上三者都会影响到通货膨胀率。教材习题1.为什么说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答:根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帐原则,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贷两方总额一定是相等的,即国际收支平衡表总是平衡的。表中项目可被分为自发交易项目和调整交易项目,前者又称事前交易,是企业或者个人出于经济利益或者其他动机进行的交易,与国际收支调整无关;后者如其名称所示,指以调整国际收支为目的的交易项目。官方结算和错误与遗漏项均属于调整项目,国际收支的帐面平衡是通过调整项目实现的。2.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1)A国一位居民从B国一居民那里进口了价值1000美元的商品,并同意半年后付款。(2)半年后,该居民用他在B国的银行存款余额付款。(3)若这些交易发生在同一年,其对A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影响如何?答:(1)项目贷方借方商品其他投资——贸易信用10001000(2)项目贷方借方国外短期资产对外短期负债100010003.请说明在复式记帐法下,以下国际交易应如何记入A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位B国投资者购买了500美元的A国债券,并且用其在A国银行的存款支付;债券到期后,该投资者得到本利和550美元,并存入B国的银行帐户。答:这是发生在资本和金融帐户的交易。B国投资者购买A国债券,属于外国对本国投资是贷方项目,其支付使用B国在A国银行存款,相当于A国对B国的短期负债减少,是借方项目。债券到期支付,即短期资本流出属于借方项目,存入B国银行帐户相当于短期负债增加,记人贷方。项目贷方借方证券投资短期资本短期负债5005505505007.试述经常项目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答:如果一国经常项目顺差,则意味着该国的对外投资净额为正,即该国是其他国家的净贷款供给国或者投资国,该国储蓄大于投资,产出大于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果一国经常项目逆差,则意味着该国的对外投资净额为负,即该国是净债务国,该国国内储蓄小于投资、支出超过产出。8,国际收支总差额的变动对一国宏观经济有何影响?答:如果一国总差额顺差,意味着该国官方储备资产增加或者外国作为官方储备持有该国的资产减少;逆差正好相反。官方储备是一国基础货币或称高能货币的组成部分,它的变化会对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如货币供给量、汇率、利率、私人金融资本的流动、国内资本的形成、国内生产以及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有重要影响。第十四章外汇市场一、名词解释1.汇率:是一国货币兑换另一国货币的比率,是以一种货币表示另一种货币的价格。2.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3.浮动汇率制:浮动汇率制度是指汇率完全由市场的供求决定,政府不加任何干预的汇率制度。4.实际汇率:在名义汇率基础上剔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汇率。[5·远期汇率:也称期汇率,是交易双方达成外汇买卖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进行外汇实际交割所使用的汇率。6.固定汇率制:是指汇率的制定以货币的含金量为基础,形成汇率之间的固定比值。是货币当局把本国货币对其他货币的汇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动幅度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保证汇率的稳定。7.三角套汇:又称间接套汇(IndirectionArbitrage),也叫Triangulararbitrage,即利用三个不同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差异,同时在三个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以套取汇率差价。8.套期保值: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二、辨析题1.根据狭义的静态外汇概念外汇钞票就是外汇。×。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在正常的国际交易结算中使用的是银行存款或者票据,不用现钞,外钞只有携带回发行国并存入银行才能用于国际结算,因此外国钞票不能算作狭义外汇。2·远期汇率是指买卖双方在未来成交并进行交割时使用的汇率。×。远期汇率是指买卖双方成交后,当即签订外汇交易合同,在未来按合同约定的时间进行交割时所使用的汇率,是一种协定汇率。三、单项选择题1.对英镑和美元而言,如果英镑的汇率上升,意味着美元的汇率将()A.上升B.下降C.不变D.两者之间没有关系答案:B2.下列属于狭义外汇的是()。A.国外银行存款B.外币现钞C.特别提款权D.黄金答案:A狭义的静态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因此,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外币资金,以及将对银行存款的索取权具体化了的外币票据,才构成外汇。则A为所选。而正常的国际交易结算使用的银行存款或者票据,不用现钞,外钞只有携带回发行国并存入银行才能用于国际结算,因此外国钞票不能算狭义外汇。特别提款权、黄金在当前国际经济交易中不作为国际结算的手段,也不符合狭义外汇的定义。3.直接标价法条件下,一国汇率的上升意味着()。A.外国货币价值不变B.外国货币贬值C.本国货币价值不变D.外国货币升值答案:D4.间接标价的汇率上升和国内价格上升,会使()。A.出口下降进口上升B.出口下降进口不变C.进口下降出口上升D.进口上升出口不变答案:A5.目前,我回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A.有管理浮动汇率制B.联合浮动汇率制C.固定汇率制D.单独浮动汇率制答案:A5.目前,我回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是()。A.有管理浮动汇率制B.联合浮动汇率制C.固定汇率制D.单独浮动汇率制答案:A6.最易于招致国际游资冲击的汇率制度是()汇率制度。A.自由浮动B.单独浮动C.固定D.联合浮动答案:C浮动汇率制度,无论是自由浮动、单独浮动还是联合浮动,汇率的决定都取决于外汇市场上对外汇的供求状况,一国货币当局无需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固定汇率制度下,一国政府(货币当局)有义务干预外汇市场来维持固定汇率,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需要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支持,因此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受到外汇储备数量的限制,所以这样的汇率制度也易招致游资的故意冲击。四、简答题1.试比较套利与套汇的区别。答(1)套汇是指利用不同地点相同货币在汇率上的差异进行贱买贵卖,从中套取差价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套利是指利用不同国家或地区短期利率的差异,将资金由利率低的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利率高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以赚取利率差额的一种外汇交易。(2)套汇分为直接套汇和间接套汇。直接套汇,也称双边或两角套汇,是指利用两个外汇市场上某种货币汇率的差异,在某个市场上低价买进而在另一个市场上高价卖出同一种货币,即“贱买贵卖”,以赚取差价的行为。间接套汇,又称三角套汇,是指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外汇市场上汇率的差异,同时在三个市场上高卖低买,从中赚取汇率差价的行为。套利分为抛补套利与非抛补套利。为了防止资金在投入期间汇率变动的风险,投资者可以将套利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结合进行,这种在套利交易的同时进行外汇抛补以防汇率风险的行为,称为抛补套利。而具有投机性质的纯粹套利交易称为非抛补套利。第十五章汇率决定一、名词解释1.铸币平价2.一价定律:若两个物品是完全相同的,则它们必须卖同一个价格,这就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是使绝对购买力平价得以实现或维持的经济机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价定律可以表述为””,即外国第i种商品的价格经过汇率e折算,与本国此类商品的价格相等。3,商品套购:当一种商品的本国价格与其外国价格之间存在着差额,假定,此时人们可以根据贱买贵卖的原则,在国外采购大量的这种商品,然后在本国市场抛售,以获取差价利润,这一行为称为商品套购。随着套购活动的进行,需求与供给逐渐平衡,价格差异也会逐渐缩小,直至价格差异与两国运输费用相等为止,因此’商品套购是促使世界市场恢复均衡的一种市场机制。4.货币购买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