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图文转换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例谈图文转换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例谈图文转换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例谈图文转换法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思想;二是要超越图像信息的分散状态,把握同类信息的组织结构和属性特征;三是要超越图文信息的局限,发现命题人使用要素组合的惯性。

新西兰首都惠灵顿依山坡而建,三面环山,西面朝向大海,有“风城〞之称。下图示意惠灵顿的位置。

分析惠灵顿常年多风的原因。

参考答案:地处西风带,常年盛行偏西风,两岛之间为海峡,风速加快;依山面海,迎风。

解析:这道题考察了一个重要的地理原理“狭管效应〞,这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是找不到的。教师的价值在于引导学生发现知识背后的知识,使其能发现隐蔽于图文材料背后的地理规律和原理。分析试题我们可以看出,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有如下特点:一是图中有海峡出现;二是图示区域属于盛行西风带;三是盛行风与海峡的走向基本一致。所以,我们要明确告诉学生,当试卷上出现这三个信息中的两个时,就一定要唤醒储存知识中的“狭管效应〞。

二、图文转换,即时建构问题,提升创新能力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以下要求。

圣米格尔岛(见下图)距葡萄牙本地约1500千米,为孤悬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新航路开拓后,该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过往帆船(以风为动力)的重要物资补给站。此后的300年间,各地船只停靠在大里贝拉附近的海港,岛上熙熙攘攘的集市里食品堆积如山。19世纪后期,大型蒸汽机船出现,该岛一度衰落。20世纪起,该岛逐渐发展成为夏季的疗养、旅游胜地。

(1)分析新航路开拓后,圣米格尔岛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重要物资补给站的原因。

(2)说明过往该岛的帆船大多项选择择大里贝拉附近海港停靠的原因。

(3)分析大型蒸汽机船的出现导致圣米格尔岛衰落的原因。

(4)请在上述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一道可用于测评的问题。

要求:①问题以陈述句浮现,指向明确;②问题能表达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内在联系;③问题的解答必需依托图文资料,但不要求写出答案。

例题2以第(4)问为例,摸索如何依托图文资料,即时建构问题,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解析:例题第(4)问要求考生“设计一道可用于测评的问题〞,并给定3项具体的行为要求。就应答水准而言,由于题干“可用于测评的问题〞意即设问,要求“问题以陈述句方式浮现〞,以行为动词(如分析、说明、评价)、问题域(必要的时间尺度与空间范围的限定)、问题指向(地理事象)构成问题的完整表述,应避免出现所提问题过于笼统广泛的现象。学生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是停留在地理事物与现象的静态特征认识,还是深入到地理事物與现象的发展变化和内在联系,同时还要考虑“问题的解答必需依托图文资料〞的要求,不能提出缺乏足够图文资料支撑的问题,这实质上着力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考察。

随着新高考试题逐步向即时建构、动态生成、多元开放的命题样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