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鉴赏高贵的“玉器时代”玉器鉴赏_第1页
收藏鉴赏高贵的“玉器时代”玉器鉴赏_第2页
收藏鉴赏高贵的“玉器时代”玉器鉴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收藏鉴赏高贵的“玉器时代”玉器鉴赏

小本金国产影片《疯狂的石头》在影市上疯狂一遭之后,片中各方“势力”追赶的中心――翡翠也成为了爱好珍藏的人们关注的焦点。翡翠是硬玉,而我国出土的玉器绝大片面是软玉,如赫赫著名的和田玉。

本文细说中国介于新石器时代与青铜器时代之间的“玉器时代”,其间出土的各种玉器也颇具艺术价值。

艾丹藏玉20多年,步步趋“古”,从前也热爱过明清玉器、宋辽金玉器,然后是商周至汉代,最终心思全放在了新石器晚期的玉器上。“我觉得,从新石器晚期直至清代,玉器文化在技术上走的是上坡路,在艺术上走的却是一条下坡路,假使将漫长的岁月中有代表性的玉器按依次摆放在一起,你看过一遍之后,可能会有同感。这也是我轻视鼻烟壶、玉牌子,重视玉圭、玉钺的主要理由。”

为世界所公认的历史分期是根据生产工具质料的进展变化,划分为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但考古界有学者根据中国挖掘的大批遗存提出一个新观点:在中国的新石器晚期和青铜器时代之间,还存在一个玉器层,距今大约5000~3500年。艾丹说,这个时期被我们称作“中国玉器时代”,它没有留下文字,但留下了实物,主体以良渚文化(长江下游)、龙山文化(黄河下游)和红山文化(辽河流域)为代表,渗透到当时的各个领域,而且存世长达千年。考古界反对“玉器时代”提法的人,认为玉器并未成为生产工具,不符合断代的标准。艾丹却看法从文化的角度来定义:所谓玉器时代,就是用玉器来制作礼器的时代。和石器时代对比,这些玉器大多不再成为生产工具,而作为礼器见证了那个时期精神和文化上的仪式感――按《周礼》中记载:“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玉器是中国文化所独有的文化见证,就像神像和神庙的残迹见证了古希腊,这正是令艾丹着迷的地方,“没有实物,文化就虚妄了”。

黄河文化是艾丹的研究重心。这么多年他一向潜心珍藏新石器晚期至夏代的中国北方玉器,目前藏有50组约百件,将北方的玉礼器根本珍藏完整了。黄河下游有龙山文化区,中游是石峁文化区,上游那么是齐山文化区,艾丹从这些破碎的玉器片断看到,以艺术方式表达出来的礼和神性在黄河流域形成了河流般延续的文化价值,从石器时代历经夏商周、春秋战国直抵汉唐,而其他地域如更北部的红山文化和南方的良渚文化,通过玉器遗存表达出来的就有断档和残缺。“良渚文化区出土了大量的琮,但没有察觉过璋和圭,并且到夏代以后便根本缺失了。这个地域的玉礼器制作精致,但我感觉在内蕴上要输给黄河文化区。以琮为例,良渚的重雕琢,不像齐家文化的玉琮那么肃穆。”

艾丹用“完备”来形容齐山文化区的出土。这个文化区大约展现在公元前2500~前1500的夏代,由于地域偏远而轻易被考古学家疏忽,但这里出土的史前玉礼器在珍藏界极受推崇。“有个做玉器生意的挚友报告我,他闭着眼睛摸一下,就知道是不是齐家文化。”艾丹说,齐家文化区出土了难以计数的玉琮和玉璧,件件造型简朴优雅,弥漫力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