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1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2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3页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教材《经济与社会生活》第二单元第5课,主要涉及两个学习要点: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第一子目探讨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对生产方式的影响;第二子目重点探讨工业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在教材的文本表述与材料研读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课外材料,有助于在叙史见人中凸显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在材料研读中渗透生产方式变革对人类社会的革命性意义,帮助学生理解唯物史观。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学生,他们已经过高一《中外历史纲要》的学习,对于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与世界性影响的概貌已有基本了解,而且工业革命的影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对此问题的探究有一定的兴趣。但本课涉及的理论性较强,内容较多,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将努力化繁为简,努力将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在研读史料、小组讨论中理解主干知识,感悟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并结合2017版新课标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认识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2.通过讲述工业革命中的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传入中国带来的经济、思想观念变化,理解工业革命对全球联系增强的巨大作用,初步体会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难点:工业革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生活方式的巨大影响。导入新课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讲授新课【回顾】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一、生产方式之变: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一)机器大生产1、背景:①生产专业化:工业革命前,英国分散的手工工场已经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生产专业化。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2、影响:机器大生产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二)工厂制度大批产业工人被工厂主聚集起来,在专门化的厂房中劳作,彻底改变了手工作坊零碎分散的生产状态。1.概念工厂——将生产资料和工人集中在一起,通过使用机器进行大规模生产。是工业时代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制度——资产的运营或经营活动主要以工厂为基本单位的企业组织制度或组织形式。【探究一】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工厂制度有哪些特点?材料一:1866年,他(斌椿)在《乘槎笔记》中写道:此地人民五十万,街市繁盛,为英国第二埠头。中华及印度、美国棉花皆集于此。所织之布,发于各路售卖。织布大行楼五重,上下数百间,工匠三千人。棉花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棉花弹过六七遍,则白如雪,柔于绵矣;又以轮纺,而精如丝,细于发矣。染处各色俱备,入浸少时,即鲜明成色织机万张,刻不停梭,亦神速哉!——《从北京回望曼彻斯特》材料二:……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人文实录》提示:特点:①生产资料集中使用。②雇佣工人集中劳动。③生产规模不断扩大。④分工细致协作高效。⑤使用机器流水生产。⑥生产社会化程度高。⑦严格遵守规章制度。2.特点根据教材p24-25,提取信息,工厂生产的特点。①时间:倒班制(保证机器昼夜运行)。②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强化纪律意识)。③生产:流水线(协同劳作、工厂主监管)。④原料:原料由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探究二】手工工场与工厂制度的区别3.影响带来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剧变,有利于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挖掘工人的劳动潜质,从而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4.扩展——工厂制度引进中国(1)表现:①官方——洋务企业:19世纪中后期,清朝洋务派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系列近代企业,引进了西方的工厂制度,进行机器大生产。②民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9世纪末,张謇、范旭东等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开办工厂(2)意义:中国民族工业初步发展起来【探究三】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经济上: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政治上: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促进中国人民救亡图存,寻求民主、共和、独立之路。思想文化:西方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客观上促进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推动中国迈向近代化。过渡: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昧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拥有一切,人们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狄更斯《双城记》1859年二、生活方式之变——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一)积极影响1.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改变生活空间。2.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便利了人们的出行。3.促进了乡村的改变——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和人们的眼界开阔。4.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守时和准点成为现代生活的准则),生活节奏加快。5.初等教育不断推广(近代教育体制形成),人们的文化素质逐渐提升。(二)消极影响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激化;生态环境恶化;城市问题突出解决方案: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的自我改革(民主化、社会保障制度等)【典例研析】(2017·全国·高考真题)根据表格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答案】D【详解】对比表中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可知工人工资水平提高速度赶不上国民总收入增加速度,说明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D项正确;依据表中的英国国民总收入和工人实际工资的数据变化分析,可以看出英国工人实际工资的增长赶不上国民总收入的增长,且1755—1797年甚至没有增长,所以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