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51110课程名称:中医学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学时:24 学分:2.5适用专业:预防医学 开课学期:第6学期开课部门:医学院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内科学考核要求:平时综合表现(15%)+见习报告考核成绩(15%)+理论考核成绩(70%)]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高鹏翔主编,《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参考书:李佃贵主编,《中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唐 方主编,《中医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3年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中医学是古代唯物论和朴素的辩证法哲学思想的影响和指导下,以《内经》等经典作为基础,通过历代无数医学家的实践,逐步发展成为独特的一种医学理论体系。它是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经验总结,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医学院校开设《中医学》课程,其任务是通过中医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医学的辩证论证,为造就“复合型”人才奠定了一定的中医基础。二、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中医阴阳五行学说、脏腑学说的基本内容2.了解常用中药、方剂的功用、主治、适应症。3.了解针灸和推拿的原理、手法、常用腧穴。4.熟悉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和技能。5.掌握中医对疾病独特的归纳辩证方法三、学时分配章节课程内容学时第一章导论1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4第三章藏象学说12第四章病因病机2第五章诊法要述2第六章辩证3第七章防治原则与治法0第八章中药0第九章方剂0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学过程中要突出重点,详解难点。五、教学内容第一章导论1、基本内容:1)、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2)、中医学的历史沿革、中医学的认知与思维方法特点、中医学的发展与展望(自学)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2)、了解中医学的主要学术内容、认知方法及未来发展展望。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金元四大家的理论创新;2)、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念、恒动观念、辨证论治;3)、整体观念、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难点: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2)、整体观念、证、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概念及内容。4、教学建议: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思想1、基本内容:1)、阴阳、五行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4)、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5)、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阴阳学说是古代一种哲学思想,它具有唯物主义内容和辨证思想,与中医药融为一体后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熟悉阴阳学说的概念、阴阳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规律。3)、掌握阴阳学说在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应用。4)、熟悉五行学说的生、克、乘、侮规律、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事物阴阳属性的规定及其相对性、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运动规律和形式。2)、五行特性、五行生克制化乘侮及母子相及、难点:1)、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2)、相生与相克关系的传变。4、教学建议: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第三章藏象学说1、教学基本内容:1)、脏腑学说的主要内容和特点。2)、脏腑生理功能,相互关系和主要病理表现。3)、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精、气、血、津液、神的概念及其生成与作用。4)、经络系统的名称组成,十四经的名称、走向、交接、分布、络属规律及循行部位,经络的功能。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脏腑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其研究方法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阐述内在脏腑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了解以五脏为中心的人体各组织器官间的相互联系,注意与西医学中名称相同内脏的联系与区别。2)、掌握五脏的生理功能,熟悉六腑的生理功能和脏腑的病理变化和脏腑间的表里关系。3)、掌握气的功能,了解气的分类,气、血、津液的生成、运行和神的概念。4)、了解经络系统的名称组成,十四经的名称、走向、交接、分布、络属规律及循行部位,经络的功能。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心主血脉的概念及血液运行的必要条件、心藏神的概念2)肺主一身之气的概念、肺气的宣发肃降的涵义与体现3)、脾为后天之本;脾气主升;脾气统血的涵义与机理4)、肝气疏泄的涵义及其作用体现;肝藏血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5)、肾精的构成成份;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概念及其关系、肾主水的机理;肾主纳气的机理和临床意义6)、六腑的概念与共同生理特点;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各自的生理功能7)、气的作用8)、经络的概念和生理功能;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走向交接规律。在体表的分布规律;难点:1)、心所藏之神的涵义,是人体广义之神,还是狭义之神?2)、肺主一身之气;肺气的宣发与肃降。3)、脾气输送水谷之精和水液的过程及其方式和通路;脾气主升的体现;脾气统血的机理;脾为后天之本的意义4)、肝气的疏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肝藏血的涵义及其生理意义5)、精的概念及其与气的区别;肾精、肾气、肾阴、肾阳之间的关系;肾主水和纳气的机理6)、十二经脉的命名原则;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分在头面部、四肢部和躯部分不同的分布特点4、教学建议: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第四章病因病机1、基本内容:1)、六淫的概念、性质、致病特点。 2)、瘀血的概念、致病特点。3)、七情、痰饮的概念及致病特点。4)、病机(自学)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六淫的概念、性质及致病特点。2)、掌握瘀血的概念、致病特点。3)、熟悉七情、痰饮的概念及致病特点。4)、了解中医病因学的特点、病因概念。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六淫的概念和六淫各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2)、七情内伤、痰饮、瘀血的含义、致病特点。难点:1)、寒性凝滞与收引的区别;2)、痰饮的基本概念;有形之痰与无形之痰的概念区别3)、瘀血与血瘀的区别。瘀血的病症特点和致病特点的区别4、教学建议: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第五章、诊法要述1、基本内容:1)、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2)、望诊:神、色、形、态、小儿指纹、舌。3)、闻诊:人体异常声音和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自学)4)、问诊:寒热、疼痛、汗和大小便等。5)、切诊:切脉的部位、方法、正常脉象、常见病脉。望诊:舌诊、切诊看录像2、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中医诊法包括望、闻(听、嗅)、问、切四诊。2)、了解口气、痰、汗及大小便等分泌物、排泄物异常气味及临床意义。(自学)3)、了解望舌方法,掌握常见异常舌象及临床意义4)、掌握有神、失神与假神的表现和临床意义。5)、掌握问寒热和问疼痛的临床意义。了解其他问诊的内容6)、掌握切脉基本方法,了解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7)、掌握正常脉象和浮、沉、迟、数、虚、实六脉脉象及主病。熟悉弦、滑、细、促、结、代脉的脉象和主病。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望舌苔、望舌体、常见异常舌象及临床意义2)、神的判断3)、问寒热和问疼痛的临床意义4)、失眠;嗜睡;食欲异常;含义与临床意义5)、脉象形成原理,如何把握好寸口诊脉;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临床意义难点:1)、神与重病好转的鉴别2)、各脉指下的感觉。4、教学建议:尽量使用多媒体教学、结合临床第六章辨证1、基本内容:1)、八纲辩证的概念。2)、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证候特点及临床意义。3)、八纲之间的相互关系。4)、寒热真假临床表现和阴证阳证的鉴别5)、脏腑辩证:心与小肠病的辩证,肺与大肠病的辩证,脾与胃病的辩证,肝与胆病辩证,肾与膀胱病的辩证。6)、脏腑兼病辩证(自学)。7)、卫气营血辩证、六经辩证(自学)。2、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八纲辩证及脏腑辩证的要领。2)、初步运用八纲辩证和脏腑辩证的方法、堪对一般常见证、病进行辩证。3、重点难点:重点:1)、八纲辨证的基本概念2)、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阴证、阳证的临床表现和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