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1页
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2页
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3页
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4页
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

臺北縣德音國民小學96學年度下學期四年級社會領域課程計畫設計者:吳芝瑾老師台北县德音国民小学(完整版)实用资料(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版实用资料,欢迎下载)本領域每週學習節數3節。學習總目標:第一單元:本單元主要介紹家鄉居民與土地的關係。先民依據不同的謀生技術,在不同的環境下從事各種維生活動,他們辛勤的開墾,為早期臺灣的開發,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們能擁有現在的生活環境和品質,應該感謝祖先的辛勞。教師可透過介紹先民在這片土地上開闢家園的情形,培養學童「生於斯,長於斯」的愛鄉情懷。第二單元:本單元主要介紹家鄉各種產業活動的情形,內容在說明家鄉居民為了生活而從事各種產業活動。無論是農業、漁業、工業,都是先民為獲得生活所需而發展出來的。早期家鄉的各種產業活動大多自給自足,並多靠人力和畜力進行工作;但隨著近年來各種生產技術的提升,社會正邁向專業分工的時代,電力也逐漸取代人力、畜力,成為主要動力。因此藉由各產業間的通力合作,我們才能有今日的富庶繁榮。教師可引導學童了解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並具有創新和互助的精神。第三單元:本單元主要介紹不同時期家鄉居民的交通運輸和訊息傳遞的情形。無論是陸上或水上運輸,早期主要依賴人力、獸力和風力,容易受自然因素的限制;在訊息傳遞方面,也以口耳相傳及書信往返為主,效率不高,現代交通工具及資訊技術的革新,縮短了人與人、產業與產業間有形與無形的距離,訊息的流通也更加迅速。由此可見,技術革新對交通的影響。本學期課程架構:第一課祖先的來源第二課生產與人口第三課居住的型態第一課祖先的來源第二課生產與人口第三課居住的型態第四課人口的變遷第五課家鄉向前走第一課家鄉的農業第二課家鄉的漁業第三課家鄉的工業第四課家鄉的服務業第五課攜手合作為家鄉社會4下第一單元家鄉的人與地第一單元家鄉的人與地第二單元第二單元家鄉的產業第三單元家鄉的交通第三單元家鄉的交通第一課早期的陸上運輸第二課早期的水上運輸第三課近代的運輸發展第四課訊息交通第五課交通與距離本學期課程內涵:教學期程能力指標(含重大議題)主題或單元活動內容節數使用教材評量方式備註第一週2/12-2/151-2-1 1-2-2 描述不同地區居民的生活方式。【環境教育】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3-2-3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對環境的態度和行為。【一、家鄉的人與地】祖先的來源【活動一】祖先來臺前的居住地1.藉由唐山過臺灣的故事引起動機。2.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你的祖先是原住民或是從大陸移民過來的。你是如何知道的?家裡有哪些紀念祖先的活動?」發表與討論。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6、7頁課文及圖片。4.教師補充說明早期原住民生活、閩粵移民原因及經過等。5.補充說明新住民之涵意,了解並尊重不同族群文化,請同學發表在班上或是有遇過新住民的經驗分享。6.配合習作一尋根簡報。7.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二】謀生技能與居住地區1.討論習作一尋根簡報。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8、9頁課文及圖片。3.發表與分析不同地形特色與維生活動方式。4.教師補充說明謀生技能與維生活動及居住地區地理環境的關係。5.早期五股開發腹地居民多數以平原土地耕種稻米、蔬果為主,稻穀產出豐富,山坡丘陵地以種植果樹、茶及栽種綠竹筍為主,果樹有番石榴、楊桃、蓮霧、桶柑、葡萄…等。6.學童分組討論「家鄉主要的地形是什麼?居民大多從事什麼行業?」。7.統整課文重點。*開學註冊日(2/12)3康軒版教材世界地圖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二週2/18-2/228-2-1 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 【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一、家鄉的人與地】生產與人口【活動一】作物產量與人口成長1.引起動機:教師請學童算一算「自己家中從祖父、祖母結婚到自己這一代,共增加幾位家庭成員?」。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10、11頁課文及圖片。3.教師展示掛圖,說明土地生產力的概念。4.教師補充說明生產技術的革新與人口增加的關係。5.請學童發表課前調查「家鄉曾引進哪些新作物栽種」。6.民國56年期間,農業生產轉成以『觀音筍』為大宗,呈現出光復後五股鄉農業發展的變遷趨勢,如此的趨勢實涉及相應的自然條件與人文條件的改變。在農會歷年來推動生產即採收後處理技術輔導即農戶的配合下,綠竹筍成為目前全鄉農產品大宗,亦為鄉民的主要收入之一。7.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二】技術革新的好處1.藉由課本動動腦問題引起動機。2.教師補充說明農作物品種改良與技術革新的實例。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12、13頁課文及圖片。4.配合習作二水果變身術。5.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三週2/25-2/291-2-6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應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1-2-8覺察生活空間的形態具有地區性差異。【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一、家鄉的人與地】居住的型態【活動一】農村居住型態1.教師引導學童比較彰化市與大城鄉的人口數差異做為引起動機。引導學童思考:「彰化市與大城鄉兩地的土地面積相近,但人口數卻相差約21萬的原因為何?」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14、15頁課文及圖片。3.發表與分享:請學童發表課前蒐集鄉村人口分布和居住型態的資料。4.補充說明:教師補充說明散村和集村形成的背景、特色以及兩者之間的差異。5.統整課文重點:聚落就是指村落,為了滿足生活上的需求,所以家鄉先民會聚集或分散居住,形成不同的聚落型態。了解家鄉人口的分佈及居住型態,有助於了解家鄉人文及自然環境的特色。*和平紀念日放假一日(2/28)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四週3/03-3/071-2-6覺察聚落的形成在於符應人類聚居生活的需求。1-2-8覺察生活空間的形態具有地區性差異。【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一、家鄉的人與地】居住的型態【活動二】山村和漁村居住型態1.觀察與討論課本第16、17頁課文及圖片。2.教師補充說明:丘陵地區的山村、山地的原住民部落,以及沿海的漁村特色和居民維生活動。3.統整課文重點:丘陵地區居民多分散居住、山地原民為了互相照顧,常選擇比較平坦的地方聚集居住,而形成部落。【活動三】都市居住型態1.請學童發表課前調查「住家附近的環境和居住型態」。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18、19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教師補充說明都市形成原因和城鄉差異。5.配合習作三家鄉風情畫。6.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五週3/10-3/141-2-5調查家鄉人口的分布、組成和變遷狀況。【一、家鄉的人與地】人口的變遷【活動一】人口遷移1.經驗分享:藉由學童分享搬家的經驗引起動機,由此活動帶出人口遷移的概念,並引導學童了解人口遷移的背景及意義。。2.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問問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原來是住在哪裡?後來搬遷到哪裡?搬遷的原因是什麼?將答案填在課本的表格中。」發表與討論。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20、21頁課文及圖片。4.補充說明:教師參閱第78、79頁補充資料,向學童補充說明城鄉人口遷移的原因、現象及造成的影響。5.配合習作四你家從哪裡搬來。6.統整課文重點:人口遷移是指人口從一個地方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定居。造成人口遷移的原因:例如工作、求學、結婚等因素。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六週3/17-3/211-2-5調查家鄉人口的分布、組成和變遷狀況。【一、家鄉的人與地】人口的變遷【活動二】人口組成1.引起動機:藉由引導學童比較課本統計圖的差異引起學習動機。請學童說說看,統計圖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或是前後有什麼變化。2.補充說明:教師補充說明臺灣過去和現在的人口組成變化情形。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22、23頁課文及圖片。4.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三】人口分布圖繪製1.藉由教師提問「在教室容納不同的人數時,會有什麼不同的感覺」引起學習動機。2.閱讀與觀察:觀察與討論課本第24、25頁課文及圖片。3.說明:教師講解人口分布及人口分布圖的意義。4.範例教學:教師依據課本範例,教導學童繪製人分布圖步驟共分四個。5.實作練習:配合教冊附錄之學習單,讓學童繪製家鄉人口分布圖。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第七週3/24-3/28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一、家鄉的人與地】家鄉向前走【活動一】家鄉向前走1.觀察與討論:觀察與討論課本第26、27頁課文及圖片。2.提問問題:「為什麼技術革新能促進工商業的發達?請舉例說明。」、「你居住的家鄉,工商業發達嗎?他有什麼優、缺點?」3.然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農業勞力的欠缺,農地、水源亦遭污染也日益嚴重,往昔的農業盛況中不復見,農業五股漸趨沒落;五股工業區的開發,慢慢的人們遺兒忘了,這個曾帶給台北都會區大宗新鮮蔬果,也是最有美麗最有鄉村氣息的地方,因隨著年代以久,漸漸被世人所遺忘掉的一片『人間沃土』。4.習作配合:配合習作五家鄉未來藍圖5.分組討論:可將班上學童分成4~6組,討論下列問題,再上台發表討論結果。問題:你家鄉具備哪些優越條件?、你家鄉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身為家鄉的一份子,你可以為家鄉做些什麼事,使家鄉更美好?6.共同思考了問題,包含:。如何五股成為大眾皆知的觀光名點?。促進五股農業文化,開發全新產業技術。。如何帶動地方文化,推廣地方農業產業?。怎樣成立在地特有形象商圈與組織?。如何將五股改頭換面?。如何推廣產業包裝行銷外地?。怎樣使農民提升就業機會,與多型行銷產業。7.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八週3/31-4/04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農業【活動一】米飯香1.藉由課本動動腦問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首和農耕有關的詩,想要表達的意思是什麼?」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30、31頁課文及圖片。3.統整課文重點:農業是先民最早發展的產業,種植農作物及飼養禽畜都是屬於農業活動的一部份。【活動二】小小農夫1.說明與調查:教師先將學童分組,請學童找空地或利用花盆種植作物。2.觀察與討論:請學童說說,種植的作物、地點,以及選擇此種作物的原因?3.讓學童根據農作物種植的過程,討論問題並分享當農夫的心得。4.統整:作物的栽培要花費許多時間和心力,我們應體會農民的辛勞。*民族掃墓節放假一日(4/4)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第九週4/07-4/11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農業【活動三】茶葉飄香1.引起動機:藉由「你喜歡喝茶嗎?是否吃過茶製品或看過茶樹?」提問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32、33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你的家鄉有哪些主要的農作物?他們的製成品有哪些?是舉出一例。」發表與討論。4.五股特產有觀音筍、觀音筍乾、傢俱、觀音石。小吃鹹粥、切仔麵。5.統整課文重點:引導學童了解,茶葉的生產也是農業活動的一種。【活動四】禽畜總動員1.觀察與討論課本第34、35頁課文及圖片。2.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傳統市場和超級市場販售的雞隻,有哪些優、缺點?」發表與討論。3.教師指導學童回家完成習作一農業大觀園。4.統整課文重點。5.教學延伸活動:市場調查員。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讓學童了解家鄉的農業活動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期中定期評量(4/8、4/9)3康軒版教材圖片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週4/14-4/18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漁業【活動一】捕條大魚笑哈哈1.引起動機:帶動唱。藉由帶領學童邊唱邊表演「捕魚歌」引起學習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36、37頁課文及圖片。3.經驗分享:教師請曾經和親友釣魚過的學童,上台分享經驗,並發表心得。4.補充說明:教師補充說明傳統漁村鄰近海港,居民以捕魚維生,男性外出捕魚,女性多留在村裡,在漁港附近常可見到曝曬的漁網。5.統整課文重點:不同的地形區,居民從事的產業活動也會不一樣,而漁業也是早期家鄉先民從事的產業活動之一。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第十一週4/21-4/25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漁業【活動二】現代化的捕撈漁業1.藉由學童分享看過的漁船種類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38、39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介紹現代化的漁業捕撈技術【焚寄網】在夜間利用燈光誘集魚群共同作業,燈船負責誘魚,網船負責撒網捕魚。【定置網】將網具設置在沿岸海域魚類經常洄游的通道上,使用長方形網遮斷其通路,並誘導進入網袋。【流刺網】利用漁船將數百甚至數千公尺的長條狀刺網放置海中,遮斷水流,等到魚群自行刺入網目或纏在漁網上。【巾著網】兩艘船將各自所載的一半網具,分別由左右方向魚群後方包圍,兩船會合之後將底網束起,最後提起漁獲,完成漁撈作業。【延繩釣】由一條主要的幹繩和等間距的支繩所組成,支繩上繫上釣鉤,在海上可綿延數公里。5.配合習作二漁業生活的變遷第一大題第1小題。6.統整課文重點。7.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讓學童了解家鄉的漁業活動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活動三】漁業養殖與生活1.藉由「你常吃的魚類有哪些?來自哪裡?」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40、41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配合習作二漁業生活的變遷第一大題第2小題及第二、三大題。5.統整課文重點。6.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教師與學童可共同規畫參觀魚市場或魚販的行程。3康軒版教材網撈圖片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二週4/28-5/026-2-2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工業【活動一】懷舊與創新1.藉由「是否有親戚朋友在工廠上班?生產什麼產品?」提問引起動機。2.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42、43頁課文及圖片。4.討論「家鄉許多工廠遷移到中國大陸或東南亞地區的原因是什麼?對居民造成什麼影響?」。5.五股工業區屬於五股的部份全都規劃為工廠,目前進駐的以五金機械零件加工、模具、塑膠、紡織、成衣、化工廠為主,高峰及一些家俱公司則將賣場設在工業區內屬於違規使用。7.統整課文重點。6.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讓學童了解工業產品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活動二】工業變變變1.藉由「生活中有哪些機會使用到糖?有哪些親戚朋友從事與糖業有關的工作?」提問引起動機。2.師生共同發表課前調查學校附近商店販售產品的情形。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44、45頁課文及圖片。4.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5.配合掛圖,引導學童了解工業生產過程中,使用機器所帶來的影響。6.配合習作三工業與生活。7.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三週5/05-5/09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生涯發展教育】2-2-1認識不同類型的工作角色。【二、家鄉的產業】家鄉的服務業【活動一】多采多姿的服務業1.藉由「如果沒有服務業,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什麼影響?」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46、47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請你舉出住家或學校附近,有哪些商店或機構的工作內容是屬於服務業?並請說出這些商店或機構為我們服務的內容與自己的親身經歷或看法。」發表與討論。4.藉由遊戲認識服務業的職業類型。5.五股的商業主要集中在成泰路兩側,是以服務當地為主的零售商業形態,新五路一帶則有大型的廢汽車廠、挖土機集中廠、傢具展示場等。新五路以東已有大型餐飲業違規使用。金融服務業不發達,五股居民的高級消費必須轉求新莊、三重,甚至到台北市去消費。運輸業主要以貨運為主,但是規模都不大。6.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二】誰在為我們服務1.藉由遊戲「比手畫腳」認識為我們服務的人。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48、49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配合習作四為我們服務的人。5.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四週5/12-5/16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8-2-2舉例說明科學和技術的發展,改變了人類生活和自然環境。【生涯發展教育】3-2-2培養互助合作的工作態度。【二、家鄉的產業】攜手合作為家鄉【活動一】美好的家鄉1.引起動機:藉由請學童回想家鄉有哪些不同的產業活動,而隨著時代的變化,又有哪些改變等問題,引起學童的學習動機。2.觀察與發表課本第50、51頁柑橘產銷流程圖。3.觀察與討論課本第50、51頁課文及圖片。4.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5.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二】柯南小偵探—產業關聯1.觀察與討論課本第52、53頁課文及圖片。2.教師指導學童於課中完成習作五小小調查員。教師可視實際教學情況,彈性調整習作的教學時間。3.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五週5/19-5/231-2-7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環境教育】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三、家鄉的交通】早期的陸上運輸【活動一】回首家鄉來時路1.藉由說故事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56、57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統整課文重點。5.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讓學童探索家鄉古道。【活動二】越溪渡河真辛苦1.藉由說故事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58、59頁課文及圖片,並請學童表演家鄉先民克服陸上交通障礙的情形。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分組討論「早期運輸方式對先民生活產生的影響」並發表結果。5.配合習作一陸上交通全記錄。6.統整課文重點。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六週5/26-5/301-2-7 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環境教育】2-2-3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了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三、家鄉的交通】早期的水上運輸【活動一】帆影點點話家鄉1.藉由「搭乘水上交通工具的經驗」引起動機。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60、61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4.分組討論早期家鄉的水上交通運輸情形。5.統整課文重點。【活動二】昔日的水上交通1.觀察與討論課本第62、63頁課文及圖片。2.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發表與討論。3.配合教具使用,讓學童思考遇到不同的水陸運輸狀況時,應選擇的運輸工具。4.配合習作二水上尋寶記。5.統整課文重點。6.配合教冊附錄學習單,讓學童探察家鄉主要河川,並了解技術革新對家鄉水上運輸情形的影響。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3.習作練習第十七週6/02-6/061-2-7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環境教育】2-2-3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了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三、家鄉的交通】近代的運輸發展【活動一】家鄉交通工具大展1.引起動機:藉由學童發表課前蒐集的水陸交通工具資料引起動機。如蒐集的是文字資料,可作摘要報告。若是圖片,則可請學童上台展示、說明。2.觀察與討論課本第64、65頁課文及圖片。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觀察圖4,看看碼頭上堆放的是什麼?它有什麼作用?有什麼優缺點?」請學童上台發表與討論。4.統整課文重點:由於蒸汽機的引進,使得近代運輸的交通工具有了很大的轉變。利用蒸汽機拉動的火車以及推動的輪船,提高了載運量,也使得家鄉間的往來更加快速,以及方便。*端午節放假一日(6/8)。3康軒版教材1.口頭評量2.實作評量第十八週6/09-6/131-2-7說出鄉土的交通狀況,並說明這些交通狀況與生活的關係。8-2-1舉例說明為了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解決,人類才去從事科學和技術的發展。【環境教育】2-2-3能比較國內不同區域性環境議題的特徵。3-2-1了解生活中個人與環境的相互關係並培養與自然環境相關的個人興趣、嗜好與責任。4-2-4能運用簡單的科技以及蒐集、運用資訊來探討、了解環境及相關的議題。【性侵害防治教育】2-1-1保護自己的身體,避免受到性侵害。【三、家鄉的交通】近代的運輸發展【活動二】最快到你家1.觀察與討論課本第66、67頁課文及圖片。2.藉由教具讓學童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交通運輸情形。3.配合課本動動腦問題「你搭乘過哪種運輸工具到家鄉以外的地方?請和同學分享你的經驗。」發表與討論。4.有些交通會增設台鐵「女性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