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教学大纲目录《Visualbasic 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1《离散数学》教学大纲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7《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 10《图像处理》教学大纲 12《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 15《实用技术》教学大纲 19《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教学大纲 2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34《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37《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学大纲 40《软件工程》教学大纲 43《VBA编程》教学大纲 45《SQL-server》教学大纲 49《动画设计》教学大纲 53《计算机组成与维护》教学大纲 55《多媒体与网络网络技术》教学大纲 58Visualbasic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VisualBasic》课程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它是为满足计算机应用领域对计算机应用人才的需要而设置的。为将来从事应用软件开发提供合适的工具。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 其中面授: 27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VisualBaisc 概述 (2课时)、了解VisualBasic的发展、特点,安装环境要求,安装和启动、退出的方法。、熟悉VisualBasic6、0的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3 、掌握VisualBasic 开发应用系统的步骤。第二章VisualBasic 语言基础(一) (4课时)本讲可以根据学生对《程序设计》中的 Basic知识掌握的情况采用复习方式讲授或选讲。1、掌握VB中的基本数据类型。包括:数值型( Numeric)、字符串型String)、布尔型(Boolean)、日期型(Date)、对象型(Object)、变体型(Variant)。2、掌握基本的运算符的运算及其运算优先级。包括算术运算符(+、-、*、/、、mod、^)、关系运算符(>、>=、<、<=、<>或><、=)、连接运算符(&、+)、逻辑(布尔)运算符( NOT、AND、OR、XOR、EQV、IMP)。3、掌握运算符、运算对象组成的各种表达式的计算方法。4、介绍一些常用的函数。第三章VisualBasic 语言基础(二) (3课时)1、掌握数据的赋值和基本的输入输出操作。2、学习掌握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控制语句( if-then-else 、selectcase)。3、学习掌握循环程序设计的控制语句( do-loop、for-next )。4、掌握数组的定义和使用方法。第四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概念 (2课时)11、对象的概念2、对象的属性、方法、事件和消息3、可视化程序设计4、事件驱动第五章 常用控件一(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 (2课时)1、掌握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的含义和创建方法2、了解标签、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的常用属性3、学会设置和修改属性值4、掌握在代码窗口中编写事件过程的方法5、理解数值数据与字符串数据的转换方法6、通过开发加法计算器实例掌握标签、 文本框和命令按钮等控件的开发方法第六章 常用控件二(框架、单选钮和复选钮) (2课时)、掌握框架、单选钮和复选钮的含义和创建方法、了解框架、单选钮和复选钮的常用属性、掌握条件语句的用法、在程序中使用剪贴板的方法、通过实例掌握框架、单选钮和复选钮等控件的开发方法第七章 常用控件三(列表框和组合框) (2课时)、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的含义和创建方法、了解列表框和组合框的常用属性、掌握Case语句的用法、了解组合框常用的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等控件的开发方法第八章 常用控件四(图像框、图片框和形状) (2课时)、掌握图像框、图片框和形状的含义和创建方法、了解图像框、图片框和形状的常用属性、掌握窗口背景图像的显示和清除方法、理解利用图片框创建状态栏的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图像框、图片框和形状控件的开发方法第九章 常用控件五(定时器) (2课时)、掌握定时器的含义和创建方法、了解定时器的常用属性、了解窗体级的通用变量、掌握定时器响应定时事件的编程方法2、通过实例掌握定时器控件的开发方法第十章 消息框 (1课时)、掌握消息框的概念,了解消息框的应用场合、掌握MsgBox函数的调用方法,了解消息框的特性参数、掌握登录窗口的开发方法、掌握热键、缺省按钮的设置方法第十一章 自定义对话框和多窗口应用 (3课时)、掌握自定义对话框的概念和创建方法、理解弹出自定义对话框的语句(主要是模态对话框)、掌握多窗口应用的创建方法、掌握设置启动窗体的方法、学会引用不同窗体内控件的属性和方法、通过实例掌握自定义对话框的开发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多窗口应用的开发方法第十二章 菜单 (2课时)、理解菜单层次、多级菜单项、热键、快捷键、分隔线的含义、学会利用菜单编辑器创建菜单的方法、掌握菜单项单击事件的编程方法、了解菜单项有效性与选中状态的概念以及实现方法、了解弹出式菜单的创建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含菜单应用的开发方法第十三章 控件数组 (2课时)、掌握控件数组的概念和创建方法、了解控件数组的适用场合、掌握水平滚动条控件的创建方法、掌握RGB颜色函数的用法、学会利用图片框和水平滚动条制作调色板、学会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学会利用控件数组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第十四章 文件处理 (4课时)、理解面向对象的文件处理概念、理解驱动器列表框、目录列表框和文件列表框的创建方法、学会程序中浏览文件目录的方法、了解文件系统对象模型以及引用方法3、了解文件系统对象、驱动器对象、文件夹对象、文件对象、文本流对象概念、学会程序中创建文件夹的方法、学会在程序中创建文本文件的方法、学会在程序中读文本文件的方法、学会在程序中复制文件的方法学习重点:通过实例开发应用,理解面向对象文件处理的概念学习难点:本讲内容都是难点,需要深入浅出反复讲解第十五章 通用对话框 (2课时)、掌握通用对话框的含义和创建方法、掌握非标准控件的引入方法、理解程序中错误陷阱的设置及其处理方法、掌握打开各种通用对话框的方法、学会“打开”、“另存为”、“字体”、“颜色”、“打印”和“帮助”通用对话框的开发方法第十六章 多文档窗口与 VB应用程序向导 (4课时)、掌握多文档窗口的概念和创建方法、了解父窗口和子窗口的特点、理解子窗口标题自动编号的实现方法、理解子窗口排列方法的实现方法、通过实例掌握多文档窗口的开发方法6、通过实例掌握利用 VB应用程序向导的开发方法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 《VB6、0中文版入门与提高》 张树冰等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 《VB开发宝典》 机械工业出版社《VB数据库设计高手》 文溃出版社4《离散数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的核心课程,是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的学科。通过离散数学的教学, 要为学生的专业课学习及将来从事的软、 硬件开发和应用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严格逻辑推理的能力。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20其中面授:30学时 实验:0学时 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命题逻辑基本概念 (4学时)1、命题与联结词2、命题公式及其赋值第二章 命题逻辑等值演算 (4学时)1、等值式2、析取范式与合取范式第三章 命题逻辑的推理理论 (4学时)1、推理的形式结构2、自然推理系统第四章 一阶逻辑基本概念 (4学时)1、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2、一阶逻辑公式及解释第五章 一阶逻辑等值演算与推理 (6学时)1、一阶逻辑等值式与置换规则2、一阶逻辑前束范式3、一阶逻辑推理理论第六章 集合代数 (6学时)1、集合的基本概念2、集合的运算3、集合恒等式第七章 二元关系 (14学时)1、有序对与笛卡儿积2、二元关系53、关系的运算4、关系的性质5、关系的闭包6、等价关系7、偏序关系第八章函数(4学时)1、函数的定义与性质2、函数的复合与反函数第九章代数系统(4学时)1、二元运算及性质2、代数系统第十章半群与群(6学时)1、半群与独异点2、群的定义与性质3、子群第十一章图的基本概念(6学时)1、图2、通路与回路3、图的连通性4、图的矩阵表示第十二章欧拉图与哈密顿图(4学时)1、欧拉图2、哈密顿图3、带权图与货郎担问题第十三章树(6学时)1、无向树及性质2、生成树3、根树及其应用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离散数学》(修订版)耿素云 屈婉玲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参考书:《离散数学》 左孝凌李为监 刘永才编著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2年9月《离散数学》 李盘林等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1、本大纲是根据高等师范院校四年制非数学专科第五学期开设这门课程的要求而制定的。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学科 ,它已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之中 ,并与其它数学分支互相渗透与结合 ,因此,本课程已成为理科各专业主要基础课之一。3、高等师范院校非数学专业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随机现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以及获得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能力。4、本课程是教学计划中唯一的一门处理随机现象的必修课程 ,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其思想与方法和其它课程不同 ,故在讲授本课程时,尤其在初始阶段,必须强调概念的直观意义 ,特别是注重思想方法的训练。5、本大纲只假定学生具有数学分析和高等代数的基础知识,因此,本课程中关于事件和事件的概率的定义只是描述性的,概率空间和概率的数理化定义都不作为基本的内容不必讲授,但可以利用这样的思想方法来讲授,以加深学生的理解。6、关于排列和组合的内容,虽然学生在中学时学过,但未免太少,根据师范院校的特点和排列和组合本身的灵活性质,在绪论中重新讲授排列和组合。7、本大纲把随机变量分为离散型和连续型两部分,目的是使学生对离散型随机变量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便于处理中等学校教材中的概率与统计的内容,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连续型随机变量提供了比较直观的类比材料。8、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 54学时,大纲对一些重要的,但不是最基本的内容打号以供选讲,最后一部分列入近年来我国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的一些数理统计方法,可以作为学时自己阅读的材料。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56 其中面授:39学时 实验:0学时 自学:117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事件与概率 (14 学时)1、概率论的研究对象2、事 件3、事件的关系与运算74、概率5、古典概率6、古典概率举例7、几何概率8、统计概率9、概率的性质10、条件概率、乘法公式11、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12、事件的独立性、贝努利概型第二章离散型随机变量(8学时)1、随机变量与概率分布2、二项分布3、普阿松分布4、分布函数与随机变量函数分布列5、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6、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第三章连续型随机变量(12学时)1、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分布密度2、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3、正态分布4、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5、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边际分布与独立性6、连续型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7、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8、协方差,相关系数及相关矩第四章大数定律与中心极限定理(4学时)1、车贝晓夫不等式2、大数定律3、中心极限定理第五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4学时)1、母体与子样2、经验分布函数3、统计量及其分布第六章参数估计(4学时)81、矩阵估计2、极大似然估计3、估计的性质第七章 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 (4 学时)1、正态总体均值μ的假设检验2、正态总体方差σ2的假设检验3、X2-拟合适度检验4*最佳检验5、正态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第八章 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 (4 学时)1、方差分析2、回归分析初步3、正交试验设计法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编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程》(第三版)沈恒范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9《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是进一步学习《微机原理》、《汇编语言》等专业课的基础,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也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本课程旨在让学生熟悉计算机组成结构, 及存储器、中央处理器等部件的构成原理、功能和作用,以及输入及输出等技术,以便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硬件资源,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开设本课程的目的:熟悉计算机组成结构、原理、功能、作用。理解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 为计算机系统的学习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56其中面授:30学时 实验:9学时 自学:117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2学时)1、计算机语言2、计算机的硬件3、计算机的层次结构第二章运算方法和运算部件(16学时)1、计算机中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2、数据的表示方法和转换3、带符号二进制数据在计算机中表示方法及加减法运算4、二进制乘法运算5、二进制除法运算6、浮点数的运算方法第三章 主存储器 (6学时)1、主存储器的分类2、主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3、主存储器的基本操作4、读/写存储器5、半导体存储器的组成与控制第四章 指令系统 (8学时)1、指令格式102、数据表示3、寻址方式4、指令类型5、指令系统的兼容性6、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和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第五章中央处理部件CPU(20学时)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2、控制器的组成3、微程序控制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4、微程序设计技术5、硬布线控制的计算机6、控制器的控制方式7、流水线工作原理第六章 存储系统 (4学时)1、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2、高速缓冲存储器3、相联存储器*第七章 辅助存储器 (4学时)*1、辅助存储器的种类与技术指标2、磁记录原理与记录方式第八章 输入输出设备 (4学时)*1、输入设备2、输出设备(显示器)3、输出设备(打印机)第九章 输入输出系统 (2学时)1、输入输出系统概述2、程序中断输入输出方式 *3、DMA输入输出方式*4、通道控制方式和外围处理机 *5、总线结构*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王爱英 主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计算机组成原理》俸远侦 电子工业出版社《计算机组成原理》 沈长妹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11《图像处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掌握并理解Photoshop和corelDraw程序特点和基本功能,通过上机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平面设计与图像处理技能; 掌握并理解分类广告的相关知识和广告制作的相关理论,培养设计观念与设计思想,为《图形设计》 、《广告设计》等设计专业课的学习奠定设计和制作基础;培养学生平面设计和图像处理的能力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技术专业课的学习奠定技术基础。掌握平面设计软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与创作技巧,了解电脑设计软件的一般特点,为学习同类软件打下良好的理解基础;三、开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其中面授: 24学时 实验:9学时 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导论1.1概述1.2图像信息处理技术研究的内容1.3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第二章 数学知识2.1点源与δ函数2.2线性系统2.3矩阵微分2.4矩阵的广义逆2.5傅氏变换2.6周期函数、周期、频率第三章 视觉知识3.1人眼的生理构造3.2辐射度学基础知识3.3亮觉与光度学基础知识3.4色觉与色度学基础知识3.5视觉信息处理特性3.6视觉特性3.7视觉模型123.8视觉的心理学知识第四章 图像的数学描述4.1图像的函数表示4.2反射形成的图像模型的数学结构4.3图像的统计表示形式——随机场4.4均匀随机场第五章 图像的数字化5.1数字图像的表示形式5.2取样定理5.3量化5.4根据图像局部区域特征进行非均匀取样和非一致量化5.5数字图像的概率分布和统计参量第六章 图像酉变换6.1离散傅氏变换(DFT)6.2线性变换的一般表示式6.3可逆变换6.4线性变换的实质6.5线性变换的统计特性6.6沃尔什-哈达玛变换(WHT)6.7离散余弦变换(DCT)6.8离散K-L变换6.9奇异值分解(SVD)和变换6.10哈尔变换(HT)6.11斜变换(DST)第七章 图像增强7.1概述7.2对比度增强7.3修正直方图增强7.4平滑(smoothing)7.5锐化(sharpening)7.6自适应叠代滤波增强7.7同态滤波增晰7.8几何校正7.9伪彩色和假彩色137.10图像间的四则运算第八章 图像恢复8.1概述8.2图像质量的客观评价8.3降质模型的一般表示式8.4分块循环矩阵的对角化及其意义8.5降质系统的模型及参数的确定8.6频域中的恢复方法8.7最小二乘估计8.8约束最小二乘估计8.9利用分块循环矩阵性质改变恢复域8.10线性均方估计恢复图像8.11非线性统计估计8.12最大熵恢复8.13图像恢复的代数方法8.14卡尔曼滤波恢复8.15运动模糊图像恢复8.16薄云层下的景物图像恢复8.17超分辨率图像复原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图像处理》 孙即祥 科学出版社参考书:《图形图像处理应用教程》 张思民/梁维娜 清华大学出版社14《数据库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数据库原理》是计算机学院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当前数据库技术从基本原理到应用实践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库模型,数据库系统结构,关系数据库系统,SQL语言,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数据库恢复技术,并发控制,数据库安全性及其完整性。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能力,使其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20其中面授:24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绪论 (4学时)、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模型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概念模型、最常用的数据模型、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数据库系统的结构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数据库系统三级模式结构、数据库的二级映象功能与数据独立性、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第二章 关系数据库 (8学时)、关系模型概述、关系数据结构及形式化定义关系、关系模式、关系的完整性4、关系代数传统的集合运算、专门的关系运算、关系演算15元组关系演算语言ALPHA、元组关系演算、域关系演算语言QBE、域关系演算第三章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0学时)1、SQL概述SQL的特点、SQL语言的基本概念、数据定义定义、删除与修改基本表,建立与删除索引3、查询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 SELECT语句的格式、数据更新插入数据、修改数据、视图定义视图、查询视图、更新视图、视图的作用、数据控制授权、收回权限、嵌入式SQL嵌入式SQL的一般形式、嵌入式SQL语句与主语言之间的通信、不用游标的SQL语句、使用游标的SQL语句、动态SQL简介第四章 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 (2学时)、关系系统关系系统的定义、关系系统的分类、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查询优化关系系统及其查询优化、一个实例、查询优化的一般准则、关系代数等价变换规则、关系代数表达式的优化算法、优化的一般步骤第五章 关系数据理论 (6学时)、问题的提出、规范化函数依赖、码、范式、2NF、3NF、BCNF、多值依赖、4NF、数据依赖的公理系统、模式的分解16模式分解的三个定义、分解的无损连接性和保持函数依赖性、模式分解的算法第六章 数据库设计 (6学时)、数据库设计概述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数据库设计的特点、数据库设计方法简述、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方法、需求分析的方法、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概念设计的方法与步骤、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视图集成、逻辑结构设计E-R 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数据模型的优化、设计用户子模式、数据库物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关系模式存取方法选择、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评价物理结构、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数据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数据库的试运行、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第七章 数据库恢复 (6学时)、事务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恢复概述、故障种类、恢复的实现技术数据转储、登记日志文件(Logging)5、恢复策略事务故障的恢复、系统故障的恢复、介质故障的恢复6、具有检查点的恢复技术7、数据库镜像8、Oracle的恢复技术第八章 并发控制 (6学时)、并发控制概述、封锁(Locking)、封锁协议17、活锁和死锁、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两段锁协议、封锁的粒度多粒度封锁、意向锁、Oracle的并发控制第九章 数据库安全性 (3学时)、计算机安全性概论计算机系统的三类安全性问题、可信计算机系统评测标准、数据库安全性控制用户标识与鉴别( Identification&Authentication )、存取控制、自主存取控制(DAC)、强制存取控制(MAC)、视图机制、审计(Audit)、数据加密、统计数据库安全性、Oracle数据库的安全性措施第十章 数据库完整性 (3学时)、完整性约束条件、完整性控制、Oracle的完整性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参考书:《数据库系统概论》 萨师煊 王珊 高等教育出版社《数据库原理与方法》 郑若忠 王鸿武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数据库基础》(第二版) 冯玉才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王珊、陈红、文继荣 电子工业出版社《关系数据库》 石树刚、郑振楣 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王珊、陈红 清华大学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基础》 王珊 铁道出版社《关系数据库理论及应用》施伯乐、何继潮、崔靖 河南科技出版社《数据库系统原理教程》 王珊、陈红 清华大学出版社18《实用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发展状况、分类与构成,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工作原理,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组网技术、 网络应用技术、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技术等。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20其中面授:21学时 实验:9学时 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课程内容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组成与功能;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与特点及其分类;网络应用等。.重点与难点重点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其功能,计算机网络分类及各类型的特点。难点网络拓扑结构。第二章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课程内容(1)概述:网络协议的定义、分层结构、服务、接口和协议。(2)OSI参考模型(3)TCP/IP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TCP和UDP协议、IP地址。2.重点与难点 重点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及其主要协议, IP地址。 难点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第三章 数据通信的概念与电信服务网.课程内容(1)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模型、信道的带宽与信道容量、模拟信道与数字信道、数据通信方式。(2)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无线传输介质、卫星通信。(3)传输技术:基带传输与宽传输、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数据交换技术。(4)差错检测与校正:差错的产生、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差错控制方法。⑸电信服务有线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非对称数字环路ADSL、公共分组数据网X.25、帧中继FR。⑹无线通信:蜂窝移动通信、微波通信、卫星通信。.重点与难点重点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信道的带宽与信道容量、数据通信方式,数据编码技术,数据交换技术,常用的差错控制编码。难点传输速率、信道带宽、信道容量之间的关系,多路复用技术,数据编码技术,数据编码技术,差错控制编码。19第四章 局域网.课程内容(1)局域网概述:局域网的特点、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局域网拓扑结构、局域网的参考模型和IEEE802标准、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2)传统的共享介质局域网:以太网、令牌总线、令牌环的工作原理。 (3)高速局域网: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快速以太网。(4)以太网的结构与工业标准IEEE802.X。(5)交换式局域网: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结构、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 技术特点、以太网交换机的交换方式、 ATM交换式局域网。(6)无线局域网:应用领域、主要类型、无线局域网标准。 (7)局域网组网技术:以太网组网的主要设备、同轴电缆组网方法、双绞线/ 光纤组网方法。⑻网络扩展:扩容与超载、多种网络互联、远程连接。 ⑼INTRANET简介。2.重点与难点 重点 局域网的特点、拓扑结构、参考模型和 IEEE802标准、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各种局域网的工作原理、协议结构和标准、技术特点和通信介质,局域网组网技术。难点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工作原理、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参考模型和IEEE802标准、协议结构和标准,局域网组网技术。第五章 网络硬件与软件.课程内容⑴网络线缆与测试设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连接件、测试设备。⑵网络设备:服务器、工作站、网卡、集线器、交换机、光电转换器、路由器、网关、调制解调器。⑶网络软件系统:软件分类、网络操作系统。2 .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线的类别与标准及其对应的连接件;各种网络器件设备的相关性能指标及使用方法、网络连接方法及所用器具;常用的网络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了解。难点网络连接方法及所用器具;常用的网络系统软件以及应用软件的知识。第六章 网络设计基础1 .课程内容 ⑴步骤与要求:规划过程、设计的要求与用户需求。 ⑵结构设计:确定拓扑结构、地理分布与场地规划。⑶布线设计:旧建筑物内的布线、新建筑物内的布线。⑷硬件匹配和软件选择:熟悉设计要求、产品和厂家;配置计划;选择软件。⑸系统文档:系统分析文档、设计文档、系统日志。2.重点与难点 重点网络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一般规律以及相关的标准。难点现场、市场、用户的诸因素综合分析与平衡;软件与硬件的系统集成的全盘考虑。第七章 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与维护1 .课程内容 ⑴步骤与原则:安装计划、一般原则。 ⑵主要过程:安装前准备、工程施工、软件安装、系统调试。 ⑶网络维护与故障检测:维护过程、20常见故障与诊断、诊断工具。2.重点与难点 重点不同的安装阶段和维护阶段中所用的技术与方法。难点 安装阶段和维护阶段中技术方法与手段的灵活应用; 故障的多种诊断与综合分析及正确处理。第八章 Internet 应用1 .课程内容(1)Internet 基础;(2)Internet 接人方式:利用 Modem拨号连人 Internet 、通过 ADSL技术连入 Internet ,Internet 的域名结构;(3)WWW浏览器、HTML语言与Internet 搜索引擎;(4)电子邮件:电子邮件系统、电子邮件地址、收发电子邮件; (5)使用文件传输服务;(6)使用TELNET远程登录服务;(7)网络新闻组:概念、国内外著名新闻组、登录网络新闻组;(8)BBS:概述、使用BBS系统,在Internet 上申请免费个人主页空间。2.重点与难点 重点Internet 常见的接入方式、域名结构、WWW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电子邮件系统与收发、文件传输服务的使用、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的基本概念和体系结构。 难点 利用Modem拨号和通过ADSL技术连入Internet、Internet的域名结构、个人免费主页空间的申请。第九章Windows2000Server1 .课程内容(1)Windows2000Server 概述:特点、基本概念、安装、计算机管理控制台、用户管理等。 (2)配置TCP/IP和IIS:配置TCP/IP、安装与配置IIS。 (3) 网络用户与工作组:为什么建立、如何建立、如何管理用户与工作组。(4) 用户权限、共享和磁盘配额:用户的访问权限;磁盘目录和文件共享;磁盘配额设置。⑸ 打印配置与管理:设置打印机;管理打印机。 ⑹系统策略与安全:本地安全策略设置;组策略设置;目录和文件的安全设置。2 .重点与难点 重点Windows2000Server 的特点、基本概念、安装、计算机管理控制台、用户管理、DNS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Active Directory 的概念、IIS5.0的安装与配置,常用命令、登录、网络配置和服务器配置。 难点 Windows2000Server的ActiveDirectory 概念、计算机管理控制台、用户管理、 DNS的安装与配置、DHCP服务的安装与配置,操作系统的文件系统、常用命令。第十章 Linux 网络操作系统.课程内容⑴Linux概述:起源、特点、版本与发行、文件系统与分区。⑵Linux 的Shell:简介、基本操作命令。 ⑶Linux 的X-Window:X-Window简介、KDE的基本操作、KDE的网络操作。 ⑷Linux 的网络服务:概述、配置与管理。2.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件系统与分区;Linux的Shell;基本操作命令;21X-Window;KDE的基本操作;KDE的网络操作。难点 基本操作命令;X-Window。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计算机实用技术教程》彭澎机械工业出版社参考书:《计算机实用技术》陈立行电子工业出版社22《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重点讲授如何使用 PowerBuilder 8.o开发应用软件。主要内容包括应用软件开发过程、应用软件开发工具、PowerBuilder8.0的优点、PowerBuilder8.0的基本语法、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连接、窗口对象编程技术、数据窗口编程技术、结构化查询语言(SQL)等。书中通过多个实例介绍了 PowerBuilder 8.0的编程技巧,最后通过一个综合案例“客户管理系统”, 完整地介绍了开发一个应用软件的全部过程。使学生掌握应用软件开发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如系统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加密技术、数据统计、多表查询与数据关联的方法等。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20其中面授:21学时实验:9学时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应用软件开发过程1.1可行性论证1.2系统调查和系统需求分析1.2.1系统调查1.2.2系统调查报告的内容1.2.3系统需求分析1.2.4系统分析报告1.3系统设计1.3.1系统设计的原则1.3.2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1.3.3总体设计1.3.4详细设计1.3.5数据库设计1.3.6系统设计报告1.4程序开发1.4.1程序开发的任务1.4.2程序设计方法1.4.3选择开发工具231.5 系统的测试和调试1.6 生成可执行程序和软件交付使用习题第二章 应用软件开发工具2.1程序设计语言的发展2.2机器语言2.3汇编语言2.4高级语言2.4.1基础语言2.4.2结构化程序语言2.4.3专用语言2.54GL语言2.5.1PowerBuilder2.5.2Delphi2.5.3VisualFoxPro2.5.4Java语言2.6应用软件开发工具的发展趋势2.7如何选择应用软件开发工具习题第三章PowerBuilder简介3.1为什么选择PowerBuilder3.1.1PowerBuilder的特点3.1.2PowerBuilder应用场合3.1.3PowerBuilder与数据库的连接3.2使用PowerBuilder进行应用软件开发的过程3.2.1创建数据库3.2.2创建工作空间与应用程序对象3.2.3创建窗口3.2.4创建数据窗口3.2.5设计菜单3.2.6编写脚本代码3.2.7调试应用程序3.2.8发布应用软件3.3PowerBuilder集成环境24 工具栏 提示行 对话框 菜单 窗口 文件编辑器3.4 开发工具 画板 控件 事件 脚本 函数 库习题第四章 PowerBuilder 入门4.1创建工作空间4.2创建应用程序目标文件4.2.1用菜单创建应用程序目标文件4.2.2在工作空间中添加目标文件4.3创建窗口对象4.4在窗口对象中添加图片和文字4.4.1在窗口对象中添加图片4.4.2在窗口对象中添加文字4.5完整的应用程序4.5.1创建应用程序主窗口4.5.2缩写命令按钮单击事件的过程代码4.5.3为应用对象编写过程代码习题第五章 PowerScript 语言基本语法5.1 PowerScript语言的基本组成 分隔符 标识符 关键字5.2 数据类型255.2.1标准数据类型5.2.2系统对象数据类型5.2.3枚举数据类型5.2.4空值5.3常量与变量5.3.1常量5.3.2变量5.3.3数组5.4运算符与表达式5.4.1算术运算符5.4.2关系运算符5.4.3逻辑运算符5.4.4连接运算符5.4.5实例—一个加法计算演示窗口5.5基本语句5.5.1代词5.5.2赋值语句5.5.3CALL语句5.5.4CREATE语句5.5.5DESTROY语句5.5.6HALT语句5.5.7RETURN语句5.6流程控制语句5.6.1IF⋯THEN语句5.6.2CHOOSECASE语句5.6.3实例—多条件判断演示窗口5.6.4DO⋯LOOP语句5.6.5FOR⋯NEXT语句5.6.6CONTINUE语句5.6.7EXIT语句5.6.8实例—循环演示窗口5.7函数5.7.1MessageBox函数5.7.2Is族函数和转换函数265.7.3Open函数5.7.4Close函数5.7.5日期与时间函数5.7.6实例—日期与时间的显示5.7.7自定义函数5.8结构5.8.1全局结构5.8.2对象结构习题第六章连接数据库技术6.1创建数据库6.2创建数据表6.2.1数据表逻辑结构设计6.2.2创建数据表物理结构6.2.3为数据表创建关键字和索引6.2.4在数据表中输入数据6.3创建信息编辑窗口6.3.1在窗口中添加数据窗口控件6.3.2编写关闭窗口代码6.4创建数据窗口对象6.4.1引入数据窗口对象6.4.2数据窗口对象的布局6.4.3对数据窗口对象进行数据编辑与浏览6.4.4保存数据窗口对象6.5数据窗口控件与数据窗口对象6.5.1数据窗口对象与窗口对象的区别6.5.2数据窗口控件与数据窗口对象的连接6.5.3编写信息编辑窗口的open过程代码6.5.4修改应用程序对象的过程代码6.5.5在信息编辑窗口显示数据6.6事务对象6.6.1SQL通信区—SQLCA6.6.2进行事务管理的语句6.6.3使用事务对象27习题第七章 数据窗口编程技术7.1创建增加、删除记录和确认的数据窗口对象7.2创建查询和备份的数据窗口对象7.2.1创建查询与备份窗口7.2.2创建数据窗口对象7.2.3为查询窗口编写相关的过程代码7.2.4查询与备份窗口的运行7.3创建信息输入窗口7.3.1创建数据窗口对象7.3.2使用Align调整各控件的位置7.3.3编辑掩码来规定输入数据的格式7.3.4制作嵌套下拉式列表7.3.5制作嵌套数据窗口7.4创建统计图风格数据窗口对象7.5编制报表窗口7.5.1创建列表风格的数据窗口对象7.5.2调整控件大小7.5.3添加报表的统计功能7.6完善本科生管理系统应用程序7.6.1创建本科生管理系统应用程序的主窗口7.6.2创建一个启动窗口界面7.6.3为应用程序对象编写过程代码7.6.4运行应用程序习题第八章 窗口对象编程技术8.1 创建数据录入窗口 建立新应用程序 复制其他应用程序下的窗口对象与数据窗口对象 创建录入窗口框架 编写录入窗口事件代码8.2 创建浏览窗口 创建浏览窗口框架 编写浏览窗口事件代码288.3创建选择查询窗口8.3.1创建选择查询窗口框架8.3.2编写选择查询窗口事件代码8.3.3多条件选择查询8.4创建查询编辑窗口8.4.1创建查询编辑窗口框架8.4.2编写查询编辑窗口事件代码8.5创建组合查询窗口8.5.1创建组合查询窗口框架8.5.2编写组合查询窗口事件代码8.6创建模糊查询窗口8.6.1创建模糊查询窗口框架8.6.2编写模糊查询窗口事件代码8.7完整演示窗口程序8.7.1创建演示窗口应用程序的主窗口8.7.2创建启动窗口界面8.7.3编写过程代码8.7.4运行应用程序8.8为主窗口添加菜单8.8.1设计菜单的原则8.8.2创建菜单对象8.8.3添加菜单8.8.4运行应用程序习题第九章 结构化查询语言9.1 SQL语句 查询语句Select 插入语句Insert Into 更新语句Update 删除语句Delete 创建表语句Create Table 删除表语句Drop Table9.2 用Access建立一个数据库文件9.3 ODBC接口与DSN桥梁299.4定义数据库描述文件9.5连接数据库9.5.1如何连接数据库9.5.2显示数据中数据9.6使用SQL语句9.6.1嵌入SQL语句9.6.2粘贴SQL语句9.7实例—创建统计数据窗口9.7.1统计数据窗口的程序功能9.7.2创建统计数据窗口9.8实例—用户登录窗口9.8.1用户登录窗口的程序功能9.8.2创建数据库表—用户权限表9.8.3创建用户登录窗口9.8.4SQL游标9.9数据源与SQL9.9.1QuickSelect数据源9.9.2SQLSelect数据源9.9.3Query数据源习题第十章 多文档界面10.1MDI要素10.1.1主框架窗口10.1.2工具栏10.1.3工作表10.1.4用户工作区10.1.5状态栏10.2开发MDI应用程序的过程10.2.1创建新的工作空间10.2.2创建应用对象10.2.3创建框架窗口菜单对象10.2.4创建MDI主框架窗口10.2.5创建工作表窗口10.2.6编写脚本代码3010.2.7MDI显示习题第十一章PBL库的组织与管理11.1库文件组织方式11.1.1按照对象的类型创建库11.1.2按照应用软件的功能子系统创建库11.1.3按照组织的功能结构创建库11.2库画板11.2.1库画板工作区11.2.2设置库画板11.3库操作11.3.1创建库文件11.3.2其他库操作11.4库中对象的操作11.4.1查看对象属性11.4.2对象常用操作11.4.3导出和导入对象习题第十二章编程技巧实例12.1输入输出变量12.2打开文本文件12.3打开图像文件12.4调整窗口背景颜色12.5计时器12.6电子表12.7测试打字速度12.8动态显示英文单词与中文解释12.9设置应用软件使用日期12.10选择文本字体样式12.11时间定时器12.12打开声音、动画和幻灯片文件到Internet浏览习题第十三章 综合案例—客房管理系统13.1 系统开发的目的和意义3113.2系统需求分析13.3数据库与数据表的设计与创建13.3.1定义数据表逻辑结构13.3.2数据表物理结构13.4创建工作空间和工程文件13.4.1创建工作空间13.4.2创建工程文件13.5创建系统启动画面和系统登录窗口13.5.1创建系统启动画面13.5.2创建系统登录窗口13.6创建应用程序主窗口13.6.1创建菜单对象13.6.2创建主窗口13.6.3主窗口timer事件13.6.4主窗口初始化过程open事件13.7创建入住管理子系统13.7.1创建空房查询窗口13.7.2创建登记房号住店天数窗口13.7.3创建非会员客户信息登记窗口13.7.4创建会员登记窗口13.8创建服务管理子系统13.8.1创建服务类型查询窗口13.8.2创建服务费用登记窗口13.8.3创建收现金窗口13.8.4创建消费单预览窗口13.9创建日常管理子系统13.9.1创建今日离店提示窗口13.9.2创建离店提示窗口13.9.3创建今日打扫房号单窗口13.9.4创建立即打扫房号单窗口13.9.5创建补交押金窗口13.9.6创建现住客户查询窗口13.9.7创建客户留言窗口13.10创建结算管理子系统3213.10.1创建退房结算处理窗口13.10.2创建退房结算选顶卡页面13.10.3创建确定优惠折扣率窗口13.10.4创建收银打印选顶卡页面13.10.5创建退房处理选顶卡页面13.11创建经理查询子系统13.11.1创建查询客户留言窗口13.11.2创建查询客房收入窗口13.11.3创建查询客房情况窗口13.12创建维护子系统13.12.1创建用户密码修改窗口13.12.2创建权限维护窗口13.12.3客房信息数据表维护窗口习题第十四章 调试与编译14.1 应用程序的调试方法 调试程序画板 断点操作 调试程序 查看状态信息14.2 应用程序的编译 创建工程 生成可执行文件 配置用户运行环境14.3 低版本应用程序的升级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应用软件开发技术实用教程》邵丽萍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应用软件开发技术》邵丽萍等清华大学出版社3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二、教学目的
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目前最流行的软件设计方法之一,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以 C++语言为主,详尽讲述面向对象的重要特征:类和对象、继承性和派生类、多态性和虚函数等。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08 其中面授:21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81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C++语言概述 (讲4学时,上机2学时)1、面向对象语言简介2、面向过程与面向对象的区别3、C语言与C++语言的关系4、C++语言的词法和词法规则5、C++程序结构上的特点及实现第二章 变量和常量 (讲4学时,上机2学时)1、基本数据类型2、变量3、常量4、数组5、输入和输出第三章 运算符和表达式 (讲4学时,上机2学时)1、运算符的种类及其功能2、运算符的优先级和结合性3、表达式的种类4、表达式的值和类型5、类型转换6、类型定义第四章 语句和预处理 (讲4学时,上机4学时)1、表达式语句和复合语句2、选择语句3、循环语句4、转向语句345、预处理功能第五章 函数和存储类 (讲6学时,上机4学时)1、函数的定义和说明2、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3、函数的调用方式4、函数的嵌套调用和递归调用5、内联函数和重载函数6、标识符的作用域7、变量的存储类8、函数的存储类第六章 指针与引用 (讲6学时,上机4学时)1、指针的概念2、指针与数组3、指针与函数4、引用的概念5、引用的应用第七章 结构 (讲4学时,上机2学时)1、结构的概念2、结构与数组3、结构与函数4、联合第八章 类和简单对象 (讲6学时,上机4学时)1、类的定义2、对象的定义和成员表示3、对象的初始化4、成员函数的特征5、静态成员6、友元7、类的作用域和对象的生存期第九章 复杂对象 (讲6学时,上机4学时)1、对象指针和对象引用2、对象数组和对象指针数组3、常类型4、子对象和堆对象355、类型转换和转换函数6、类和对象的应用实例第十章 继承性和派生类 (讲4学时,上机4学时)1、基类和派生类2、单继承3、多继承4、虚基类第十一章 多态性和虚函数 (讲6学时,上机4学时)1、函数重载2、运算符重载3、静态联编和动态联编4、虚函数5、纯虚函数和抽象类6、虚析构函数**第十二章 模板 (讲2学时,上机2学时)1、模板的概念2、函数模板3、类模板4、类模板的应用**第十三章C++的I/O流类库 (讲4学时,上机2学时)1、屏幕输出操作2、键盘输入操作3、格式化输入和输出4、插入符和提取符的重载5、磁盘文件的输入和输出6、字符串流7、流错误的处理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C++语言程序设计》 吕凤翥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参考书:《VC开发宝典》 清华大学工作室 编 清华大学出版社《VC++6、0实用教程》 梁维 编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C++程序设计》 张富 编 人民邮电出版社36《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多媒体技术诞生于 20世纪末,它以传统计算机技术为平台,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先导,成为近十余年来迅速崛起和发展的一门重要科学。 具有综合处理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和视频的能力。《多媒体技术及应用》作为计算机学院高年级的专业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理论以及多媒体计算机的软硬件组成。第二部分是多媒体应用软件——Authorware在现代CAI教育领域中的具体使用方法,是教学的重点。第三部分是CAI课件制作的一般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媒体的产生、发展、构成,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多媒体应用软件—— Authorware,并能利用其进行简单的 CAI课件制作,对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进一步培养能力, 使其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 120其中面授:21学时 实验:9学时 自学:90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篇:多媒体技术 (8学时)第一章 多媒体技术基础 (2学时)、多媒体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发展及应用、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多媒体软件系统第二章 多媒体信息技术 (2学时)、文字、语音和音乐、数字图像、动画、数字视频、超文本和超媒体第三章 多媒体关键技术 (4学时)、光盘存储技术372 、数据压缩技术及其标准3 、多媒体通讯与分布式多媒体系统第二篇:多媒体应用软件 Authorware (42学时)第四章Authorware 概述 (2学时)1、Authorware的功能及特点2、Authorware的启动与退出3、集成环境及菜单命令第五章 显示图标、移动图标、清除图标和等待图标 (7学时)1、显示图标的使用2、使用起止标志3、擦除图标的使用4、等待图标的使用5、计算图标的使用6、群组图标的使用7、调色板的使用第六章Authorware 动画处理 (8学时)1、移动图标的使用2、点到点的动画设计3、点到直线的动画设计4、点到区域的动画设计5、沿路径到终点的动画设计6、沿路径定位的动画设计第七章 在Authorware中使用多媒体信息 (4学时)1、声音图标的使用2、数字电影图标的使用第八章 交互图标 (10学时)1、按钮相应2、下拉式菜单响应3、热区响应4、热对象响应5、目标区域响应6、条件响应7、时间限定响应8、文本输入响应389、按键响应10、尝试次数限制响应第九章 决策图标、框架图标和导航图标 (5学时)、框架图标、导航图标、决策分支结构第十章 库与模组的使用 (2学时)1、库的使用2、模组的使用第十一章 函数、变量的使用 (4学时)1 、函数2 、变量3 、条件判断语句第三篇:CAI课件制作的一般原则 (4学时)第十二章 多媒体课件制作 (4学时)、多媒体辅助教育、CAI实战演练(1)课件框架设计(2)交互方式设计(3)使用素材准备(4)发行文件(5)作品打包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Authorware最新教程参考书:多媒体技术39《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计算机网络是当今计算机领域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技术之一。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理解网络体系结构和网络协议的内涵, 掌握局域网技术及其局域网的组网方法。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44 其中面授:30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108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概论 (讲授2学时)1、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的发展进程2、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技术3、计算机通信与网络应用的发展前景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概述2、OSI参考模型功能简介3、数据单元和数据传输流程4、通信原语5、因特网TCP/IP协议栈和分层结构6、标准化组织与机构第三章 数据传输与通信接口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1、传输介质及其特性2、数字传输与模拟传输3、数据传输质量参数4、多路复用技术5、传输系统6、通信接口特性第四章 数据链路层控制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1、数据链路控制的基本概念2、数据链路控制协议机理与分析3、差错控制404、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5、通信控制器第五章 数据交换技术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1、交换基本原理2、X、25分组交换网3、帧中继4、异步传送模式5、ATM交换网络6、ATM信令协议第六章 局域网与城域网 (讲授8学时,实验4学时)1、局域网技术特征2、局域网/城域网参考模型和标准3、介质访问控制方法4、以太网和以太交换5、高速以太网6、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第七章 因特网和宽带IP网 (讲授8学时,实验4学时)1、因特网的分层模型2、IP地址与域名系统3、网间互连子层4、因特网路由器与寻径5、ATM承载IP业务解决方案6、宽带IP网第八章 计算机网络服务和应用 (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1、因特网传输层协议2、网络操作系统3、网络应用模式4、网络基本服务5、网络电话技术及其应用第九章 组网与接入技术 (讲授4学时,实验12学时)1、网络的规划与设计2、网络实施与网络测试3、接入网4、用户接入方式41第十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讲授2学时,实验2学时)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2、网络安全技术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计算机通信与网络》沈金龙 编著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参考书:《计算机网络基础》 胡伟雄 编著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基础》 陈有祺 主编吴功宜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基础》 吴功宜 编著 南开大学出版社《计算机网络》 谢希仁 编著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42《软件工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二、教学目的软件工程学全面总结了在进行软件开发、维护和管理等方面必须的技术与知识,开设本课程的目的,就是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介绍在这门学科中的主要内容,使学生掌握整个软件生存周期各阶段使用的方法和工具,摆脱过去落后的开发方式,用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来组织和管理软件开发,提高软件的质量。三、开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44其中面授:30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108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软件工程概述 (2学时)1、软件危机和软件工程2、软件生存周期和软件开发模型3、软件开发方法a.面向数据流设计方法b .面向数据结构的设计方法c .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第二章 需求分析 (5学时)1、需求分析的任务2、需求分析的步骤3、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4、需求分析的图形工具a.层次图b.Warrier 图c.IPO图第三章 总体设计 (3学时)1、总体设计的过程2、模块和模块化3、结构化设计方法4、Jackson方法5、Warrier 方法第四章 详细设计 (4学时)431、详细设计概述2、详细设计描述工具a.程序流程图b.PAD图c.结构图d.判定表e.判定树第五章 软件编码、测试和维护 (6学时)1、程序设计语言a.程序设计语言的分类与选择b.程序设计方法c.程序设计风格2、软件测试、验证与确认a.软件测试的目标b.软件测试的方法c.软件测试的步骤d.设计测试方案、实用测试策略e.软件验证与确认3、软件的维护a.软件维护的定义、特点和过程b.可维护性第六章 面向对象设计方法 (6学时)1、面向对象分析2、面向对象设计第七章 软件工程管理 (4学时)1、成本管理2、计划管理3、人员组织管理4、文档管理5、软件管理工具第八章 实例分析 (22学时)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软件工程》 齐治昌 主编参考书:《软件工程导论》 张海藩 编44《VBA编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二、教学目的“VBA编程”是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的特色课程之一,在高年级开设,旨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课程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大量应用实例,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思想和关键技术,将“数据库”、“操作系统”、“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原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软件开发水平和实际经验,要有丰富的、高质量的软件作品,能够结合亲身经历,讲授软件开发的相关背景、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和技巧,对学生起到启发、引导和激励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既要使学生学到软件开发的先进技术,又要使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得以提高,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本课程的内容要保持不断更新和优化,以VBA实际应用软件的剖析为主,适当扩充其它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平时要不断积累,最后要形成自己有特色或实用价值的软件作品。软件作品的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可以改进教学实例,更鼓励原创,可以是教师指定的题目,更提倡自选题目。课程目的:培养学生的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介绍软件开发的过程、思想和关键技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VBA软件开发方法。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其中面授:27 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1章Office2003 基础 (自学)1.1Office20031.2Word20031.3Excel2003第2章VBA基础 (讲8学时)2.1VBA及其特点2.2 宏45范例2-1在Word当前文档中插入多个文件的内容范例2-2设计一个名片制作模板2.3VBA语法基础范例2-3用WordVBA查汉字区位码范例2-4在Word中快速输入GB2312全部汉字2.4 对象、属性、事件和方法范例2-5在Excel中实现定时提醒2.5 过程范例2-6中文小大写金额转换函数第3章VBA编程 (讲8学时)3.1 工作簿和工作表3.2 单元格和区域3.3 工作表函数与图形3.4Word文档操作3.5 控件与窗体范例3-1在Word文档中统计指定字符的出现次数范例3-2求dic文档中的单词对 doc文档的覆盖率3.6 使用Office 命令栏范例3-3自定义菜单3.7 应用程序之间调用与通讯范例3-4Excel 与VFP通讯3.8 代码优化与信息保护范例3-5免试生筛选第4章VBA应用技巧 (讲6学时)4.1Office 命令栏的使用范例4-1系统菜单项控制范例4-2用Excel命令栏实现简易计算器4.2 窗体的使用范例4-3简单的进度条窗体的设计范例4-4无标题栏窗体的实现范例4-5窗体中滚动文字的实现4.3 软件的保护范例4-6单元格的保护范例4-7禁用部分功能46第5章VBA递归程序设计 (讲4学时)5.1 递归程序及简单应用5.2 汉诺塔模拟演示范例5-1汉诺塔演示软件1范例5-2汉诺塔演示软件2第6章用Excel实现竞赛核分与排名(讲2学时)6.1软件概述6.2软件设计第7章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核分模板(讲2学时)7.1软件概述7.2软件设计第8章Excel师资状况信息模板(讲2学时)8.1软件概述8.2软件设计第9章点阵式标语牌字模生成软件(讲2学时)9.1系统概述9.2软件简介9.3软件开发第10章成绩报告表模板(讲2学时)10.1高校学生成绩报告表的电子化10.2成绩报告表模板设计第11章成绩汇总表模板(讲2学时)11.1软件设计11.2软件的使用第12章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模板(讲2学时)12.1软件概述12.2软件设计第13章教学计划辅助制订模板(讲2学时)13.1软件概述13.2软件设计第14章Excel排课模板(讲6学时)14.1软件概述14.2软件设计第15章基于Word的通用图文试题库系统(讲6学时)4715.1 软件概述15.2 软件设计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VBA应用基础与实例教程》李政国防工业出版社参考书:《VBA从入门到精通》杨密电子工业出版社48SQL-server》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二、教学目的SQLServer2000实用教程》系统地介绍了MicrosoftSQLServer200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 SQLserver的基本操作和语言基础, 系统管理和如何使用 SQLServer2000进行管理和维护,以及如何进行服务器管理和数据库 Web出版。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其中面授:27学时实验:6学时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述1.1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系统1.2E-R模型1.3逻辑结构设计1.4数据库概念1.5图书借阅系统简介习题第二章SQLServer简介2.1体系结构与运行环境2.2服务器组件及服务管理器2.3服务器组件2.4服务管理器2.5主要的管理工具2.6企业管理器2.7查询分析器2.8注册服务器习题第三章数据库和表创建3.1基本概念3.2数据库3.3表494.5SELET.93.14习题.13.123.13创建数据库界面方式创建数据库命令方式创建数据库创建表数据类型界面方式创建表命令方式创建表操作表数据界面操作表数据命令操作表数据综合应用训练第四章 数据库的查询和视图数据库的查询单表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查询的其他子句视图创建视图查询视图更新视图修改视图删除视图游标游标概念声明游标打开游标读取数据关闭游标删除游标综合应用训练习题第五章T-SQL语言505.1 常量.变量与数据类型5.2 常量5.3. 数据类型5.4 变量5.5 运算符与表达式5.6 流程控制语句5.7IF ⋯ELSE语句5.8GOTO 语句 和ONTINUE语句5.10RETURN语句5.11WITFOR语句5.12系统内置函数5.13用户定义函数5.14系统表sysobjets5.15用户函数的定义与调用5.16用户函数的删除第六章默认值与数据完整性6.1默认值约束及默认值对象6.2在表中定义及删除默认值约束6.3默认值对象的定义.使用与删除6.4数据完整性6.5数据完整性的分类6.6域完整性的实现6.7实体完整性的实现6.8参照完整性的实现6.9综合应用训练第七章存储过程和触发器7.1存储过程7.2存储过程的分类7.3用户存储过程的创建与执行7.4用户存储过程的编辑修改7.5用户存储过程的删除7.6触发器7.7利用SQL命令创建触发器517.8 利用企业管理器创建触发器7.9 触发器的修改7.10 触发器的删除第八章系统安全管理8.1SQLServer 的身份认证模式8.2 建立和管理用户账号8.3WindowsNT 认证模式登录账号的建立与删除8.4 混合认证模式下 SQLServer登录账号的建立与删除8.5 服务器角色与数据库角色8.6 固定服务器角色8.7 固定数据库角色8.8 用户自定义数据库角色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材:《SQLServer2000实用教程》李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参考书:《SQLServer2000实用教程》郑阿奇电子工业出版社52《动画设计》教学大纲一、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二、教学目的本课程利用全新的项目教学思路,以图代文,模拟训练,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引导学生掌握核心的操作技巧, 培养学生实际的工作经验。 在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图”配“文”的形式, 学习不同类型的动画设计的思维方式、 制作技巧以及相关软件和硬件的配合使用,进而培养学生二维、三维动画的创作能力。三、开课对象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函授本科四、学时分配总学时:132其中面授:27学时 实验:6学时 自学:99学时五、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第一章 三维动画的发展概况1.1历史介绍:动画行业的诞生与发展1.2三维动画行业的现状与应用1.3常用三维软件介绍1.4三维动画制作的主要技术第二章dsmx基础动画操作2.1dsmx界面介绍2.2基础运动动画制作2.3雨效动画制作2.4色彩变换动画2.5动画输出设置第三章dsmx摄影机动画操作3.1dsmx中的摄影机命令面板3.2摄影机在建筑场景中的移动制作3.3摄影机的抖动效果制作第四章dsmx模拟动画4.1超级喷射(SuperSpry)4.2粒子产卵实例4.3烟火的制作4.4火花的制作..4.5水体的制作4.6布料的制作53第五章dsmx角色动画5.1骨骼IK链的设置5.2眼睛动画捕捉的设置第六章My动画基础6.1关键帧和运动编辑器6.2驱动动画6.3TrxEditor(非线性编辑器)第七章My角色动画7.1角色骨骼的创建7.2动力学系统搭建7.3表情动画设定7.4平滑蒙皮绑定和权重调整7.5角色运动制作7.6角色行走动画制作第八章动力学模拟8.1创建几何体8.2创建刚体约束8.3创建运动体和动力场8.4主动刚体与被动刚体的转换六、教材与参考书目教 材:《动画设计基础》 彭立武汉大学出版社参考书:《三维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首钢股份电商协议书
- 船舶主机买卖协议书
- 俱乐部会长转让协议书
- 风水布局转让协议书
- 车辆质押免责协议书
- 企业公众号转让协议书
- 金融贸易合伙协议书
- 项目收益分红协议书
- 高中作业安全协议书
- 餐厅股权激励协议书
- 维修基金申请表格
- DST培训教学课件
- 2023年河北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小学信息技术课下学期听课记录全集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个案护理体会(论文)3500字》
- 成都地铁介绍课件
- DB31T 1151-2019 高架桥绿化技术规范
- 幼儿园绘本故事:《十二生肖》 课件
- DB37-T 4465-2021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本规范
- 2022年湘潭职业技术学院中职部教师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外科无菌术及基本操作精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