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1页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2页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3页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4页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锂电池精密结构件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锂电行业最新发展趋势锂电池为二次电池,依靠Li+在正负极之间移动完成充放电过程。二次电池又称充电电池或者蓄电池,指在电池放电后可通过充电的方式激活活性物质而继续使用的电池。锂电池的四大组成材料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锂电池通过Li+在正负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出完成充放电过程。在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锂电池性能优异。常用的二次电池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镍镉电池和镍氢电池。相较于其他二次电池,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以及较长的循环寿命,能量密度可达100-200wh/kg,循环寿命大于1000次,远高于其他二次电池。此外,锂电池还具备可快速充电、高功率放电、环保性能好等优点。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材料等,按照正极材料的不同锂电池可划分为三大类:钴酸锂电池充放电稳定,但循环寿命较差。钴酸锂结构类型为层状氧化物,其平均能量密度为180-240wh/kg,循环寿命处于500-1000次,具备充放电稳定及良好的高低温性能。但钴酸锂电池存在钴价较高以及循环寿命较差的缺点,一般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及其它便携式电子设备。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好,但能量密度较低。磷酸铁锂结构类型为橄榄石,循环寿命大于2000次,具备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安全性。磷酸铁锂的平均能量密度为100-150wh/kg,显著低于钴酸锂电池和三元材料NCM电池。此外,磷酸铁锂电池还存在低温性能较差以及产品一致性较差的缺点,一般应用于储能领域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其所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包括商用车、低端乘用车等。三元NCM电池能量密度高,但是热稳定性略差。三元NCM电池结构类型为层状氧化物,其平均能量密度为180-300wh/kg,高于钴酸锂和磷酸铁锂电池。同时三元NCM电池具有较高的循环寿命,处于800-2000次。三元NCM电池热稳定性较差,根据OFweek数据,其在250-300℃时便会发生分解,导致其安全性相对磷酸铁锂电池略差。三元NCM电池一般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政策支持叠加产能建设带动全球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各国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包括但不限于对新能源汽车的现金补贴、对充电桩安装的补贴以及系列税收优惠政策等。其中国内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已延长至2023年底。此外,全球各锂电池生产厂商加快建设锂电池产能。在政策、产能的叠加效应下,全球锂电池行业有望保持快速发展。EVTank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或将达4871.3GWh。锂电池行业发展历史悠久成长属性明显锂电池商业化始于1991年,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阶段。日本索尼公司于1991年推出商品化可充电锂电池,并实现锂电池首次应用于手机领域,这是锂电池商业化的开端,之后锂电池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1-2000年,日本垄断锂电池产业。该阶段锂电池容量较小,主要应用于移动式电话和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中。日本企业凭借在锂电池技术上的先发优势,迅速占据消费电子市场。根据中国电池网数据,1998年,全球锂电池产量为2.8亿支。此时,根据钜大锂电数据,日本锂电池产能达4亿支/年。在此阶段,日本为全球锂电池研发和加工中心。我国逐渐发展为动力锂电池生产大国。在锂电池增长动力转换之际,我国锂电池生产商迅速崛起。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发展成为动力锂电池生产大国。2021年我国动力锂电产能占全球动力锂电池产能的比例为69%。根据SNEResearch数据,在2021年全球动力锂电池装机量排名中,我国有6家企业位居前十。SNEResearch预计到2025年我国动力锂电产能占全球动力锂电池产能的比例或将达70%。锂电池行业趋势预测目前,疫情对生产端影响已逐渐趋于缓解,根据下游销量与上游产能利用率来看,锂电池仍处于供不应求状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原材料方面,国内新能源车对成本更为敏感,磷酸铁锂的需求相对于三元前驱体更为旺盛,价格高位维持。目前电池电芯价格有所上升,电池生产企业毛利率有所好转。考虑到锂电池板块估值处于近年来底部,储能需求的不断增加,部分地区开始补贴汽车消费,后期锂电池产业链仍将快速发展。储能应用爆发,形成与EV双轮同步增长的态势。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203.5GW,我国出货量43.44GW,占21.3%。随着双碳推进,绿电高速发展,储能需求愈加迫切,据第三方预测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218GW,储能占比将达到36%。方形电池比例继续上涨。动力类方形电池比例进一步上升,储能电池以方形铁锂为主导,圆柱类4680投产进度加快。EV电池市场集中度继续提升。宁德时代、比亚迪作为第一梯队,市场份额超过70%,国轩高科、中航锂电市场份额接近5%,第三梯队市场份额均小于3%,差(五)储能应用持续增长,EV需求仍保持强劲势头。距仍有拉大趋势。动力电池价格持续上涨。受原材料上涨,拉闸限电产能下降,能耗双控和人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动力电池电芯价格暂时难以回落。上游原材料供需仍有缺口。占比最大的磷酸铁锂由于产能不足,新增产能有限,需求紧张;电解液缺口进一步扩大,预计价格区间10—15万元/吨,涨幅最大。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等核心技术仍在突破。受原材料资源和成本影响,此类电池关注度高居高不下,但短时间内难以实现规模量产,无法形成与锂电池的竞争。锂电池行业发展不断加速锂电池作为目前一种比较成熟和先进的电池,由于质量轻,储电量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手机、智能穿戴设备以及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锂电池可以说供不应求。整个行业处于一个火爆的状态中,许多上市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也是处于一个高估的状态。所以,锂电池行业在今后的发展中还会不断的处于加速阶段。因为就目前的各大市场来看,锂电池的需求量还是非常大的。除非燃料电池技术成熟以后,被广泛应用,或许那时可能会影响锂电池的地位。广阔的锂电池应用领域近年来,全球零碳竞赛加速,在政府政策支持和下游应用领域驱动的影响下,全球和我国锂电池产业规模均稳步增长,下游市场应用场景愈发丰富,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电动工具、新型储能应用等。(一)锂电池电动汽车市场的应用近年来,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国政府已达成共识,加速向清洁能源转型。我国提出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欧盟则发布了《欧洲气候法案》等新能源发展政策,要求成员国与1990年相比,203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削减55%,并在2050年实现全欧盟范围内的碳中和;新一届美国政府亦宣布重返《巴黎协议》,并设定了2030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50%的目标,并承诺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新能源汽车行业作为锂电池的主要应用领域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链的健康发展,加速工艺技术的升级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政策性的鼓励和支持,为新能源产业链未来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且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逐渐进步、消费者观念及习惯不断改变、配套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将驱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扭转了2018年以来连续三年下降的趋势。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巨大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未来将进一步向汽车强国迈进。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同比均增长1.6倍,创造了2016年以来的最快增速,市场占有率达到13.4%。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1.6%,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乘用车总销量的比重达24.0%,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550万辆,同比增长56%以上。GGII预测,到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占有率将达到25%以上,带动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超过1.55TWh。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渐落地,以及未来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的普及度提高等,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仍将保持增长。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上游锂电池及精密结构件同步迅速发展。(二)锂电池电动工具市场的应用电动工具小型化、轻型化、无绳化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为锂电池在电动工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吸引了众多动力电池企业的关注。此外,由于日韩品牌将其产能优先投向新能源汽车等大动力市场,为国产圆柱电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会,国产锂电池的市场份额快速提升。2016至2021年,全球无绳电动工具增量空间达到53.1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6.6%。《中国电动工具市场白皮书》预测,2025年全球电动工具的市场规模可达464.7亿美元,且亚太地区是全球制造电动工具中成长最快速的地区。根据GGII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电动工具锂电池出货量为22GWh,预计2026年出货量规模将增至60GWh,相比2021年仍有2.7倍增长空间。根据GGII统计,2021年国内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出货11GWh,同比增长96%。电动工具用锂电池市场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包括:1)电动工具由有线逐步切换到无线,无线电动工具对动力要求较高,使得单个电动工具使用电池数量增加,带动锂电池出货量提升;2)博世、TTI、百得等国际领先的电动工具厂商前期主要采用日韩企业的圆柱锂电池,随着国际电动工具巨头对锂电池的选择转向,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已积极开发出符合主流电动工具巨头需求的电池技术和产品,并形成紧密战略合作关系;3)随着国内圆柱电池技术不断进度,成本不断下降,性价比提升,国内锂电企业已具备与国际企业竞争的实力,并进入到国际电动工具巨头的供应链体系,带动电动工具用锂电池海外出口增加。电动工具逐渐为国内锂电池企业创造可观的市场需求空间。(三)锂电池电动两轮车市场的应用随着技术的进步,锂电池凭借着环保、使用寿命长、质量相对较轻等优势,在电动自行车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同样容量的锂电池重量仅为铅酸电池的五分之一,未来随着锂电池安全技术的提升、能量密度的提高,重量会更轻。2019年4月,随着电动自行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的正式实施,锂电池在逐渐替代铅酸电池的过程中,市场需求将迎来进一步增长,换电模式也将成为电动自行车领域新的市场风口。根据EVTank数据统计,2021年我国锂电版电动两轮车产量达到1,317万辆,总体渗透率达到24.2%。预计2025年锂电版电动两轮车的市场渗透率将接近50.00%,未来市场空间较大。随着锂电版电动两轮车产量快速增长,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亦增速明显。根据EVTank数据,2021年国内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达到13.1GWh,同比增长22.43%,预计2025年电动两轮车用锂电池需求量将达到45.9GWh。在锂电技术不断发展进步、成本逐年下降的趋势下,铅酸电动自行车将被锂电自行车逐步替代。我国作为全球电动自行车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电动自行车作为国民交通工具具有全民属性,已成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覆盖各行各业以及各年龄段的所有人群,电动自行车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将为动力锂电池的进一步大量应用创造空间。(四)锂电池储能市场的应用双碳背景下,储能产品应用的普及将有助于绿色能源的广泛利用,各国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储能市场发展,市场发展潜力巨大。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2021年7-8月,国家政府机关陆续发布针对储能行业的行业政策,在优化峰谷电价机制、建立尖峰电价机制等六个方面对现行分时电价机制作了进一步完善,并鼓励发电企业自建储能或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引导市场主体多渠道增加可再生能源并网规模。在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双轮驱动下,储能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整体来看,电力储能、通信储能、便携式储能和家庭储能四大应用领域于2021年均出现大幅增长。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为37GWh,同比增长超110%,其中电力储能占比47%、通信储能占比33%、家庭储能占比15%、便携式储能占比3%。预计至2026年,我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330GWh,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55%,带动储能领域市场需求进一步增长。我国锂电池发展现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革新,我国的锂电池产业从数量上、质量上都取得了极大的突破,而且在政策、补贴的推动下,锂电池产业诞生出许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2021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达229GW,预计2025年出货量有望达到610GW,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通过近年来的市场分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5年至2020年,中国锂离子电池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从985亿元增长到1980亿元,到2021年达到3126亿元。但是受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增速放缓,同比增长率从37.76%下降到2020年的13.14%。按容量计算,2020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产量148GWh,同比增长19.2%,但是到2021年该产量达到324GWh,同比增长118.9%,产量高速增长。按照这个数来算,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