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一轮练习: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小题强化练_第1页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一轮练习: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小题强化练_第2页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一轮练习: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小题强化练_第3页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一轮练习: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小题强化练_第4页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一轮练习:第四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章末小题强化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四章章末小题强化练时间:30分钟分值:40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小明同学7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题.1.乙路段和丁路段平均限速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这两条路段()A。车流量大 B。平均坡度大C.雾霾天多 D.两侧村庄多答案B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的影响因素。图示地区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为保证行车安全,坡度大路段应降低车速。由图可知乙、丁路段限速较低,由此可推测其坡度较大,B项正确;车流量大的地区为了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限速应较大,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显示该地的雾霾情况,C项排除;高速公路是全封闭道路,沿途村庄对其没有影响,D项错误。下图为四种地貌景观。完成下题.2。(2017浙江4月选考,4,2分)有利于聚落形成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B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农业发达,利于聚落(城镇、乡镇等)建设,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平潭位于福建省东部,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该房屋墙壁上有很多预留的小孔。它不仅是风情浓郁的独特民居,也是海岛祖先生存智慧的结晶,更是海岛居住文化的“活化石"。据此完成下面两题。3。石头厝的特点与其对应功能组合正确的是()A.石材建筑——防台风 B.窗子小-—便于保温C.墙壁多孔——便于采光 D。屋顶缓——防暴雨答案A本题考查区域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由材料可知,石头厝由坚硬的花岗岩建成,比较坚固,可以抵御台风侵袭,A正确;平潭位于低纬度地区,光照与热量充足,不用加强保温和采光,故B、C错;屋顶缓不利于雨水下泄,故D错。4。下列地区的传统民居中,石头房屋相对较多的是()A。黄土高原 B.内蒙古高原C.云贵高原 D.三江平原答案C本题考查区域差异。根据材料信息“平潭人就地取材,利用岛上丰富的花岗岩作为建筑材料,建造如下图所示的低矮石头房屋,名为石头厝",可以得出石头房屋的建造主要取决于丰富的石头建材,选项所列四个地区中只有云贵高原多石头建材,故C正确.读某地质时期冰川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5.图示冰川主要分布在()①高纬度地区 ②高海拔地区③热带草原地区 ④干旱地区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A从图上看,冰川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A选项正确。6。与图示时期相比,现代()A.陆地海岸线变长B.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C。山地林线上限海拔上升D。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低答案C现代欧洲大陆已基本没有冰川分布,青藏高原上的冰川面积也大幅减小,说明现代气温上升了很多.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变短,A错;我国的1月0℃等温线北移,B错;山地林线上限海拔上升,C对;北大西洋暖流水温较高,D错.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氟氯烃、一氧化二氮等,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自工业革命以来呈上升趋势.据此完成下题.7.随着全球变暖,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全球淡水总量增加B。1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逐年下降D.南亚各国农业增产答案B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随着全球变暖,全球气温波动上升,蒸发量增大,但降水量不一定增多,且两极冰川融化,淡水总量应减少,A项错误;高纬地区气温升高,我国1月0℃等温线向淮河以北移动,B项正确;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会升高,C项错误;南亚地处低纬地区,蒸发加剧,气候变干,农业可能会减产,D项错误。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下面两题。8.(2016浙江10月选考,12,2分)北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A.1900—1910年 B。1910—1940年C。1940—1975年 D.1975—2010年答案D本题考查全球气温距平变化特点。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变化是波动上升的,其中1975—2010年气温上升幅度最大。故D选项正确。9。(2016浙江10月选考,13,2分)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A。纬度较高 B。海拔较低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 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答案C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北半球由于陆地面积比例较大,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导致气温变化明显大于全球.故C选项正确。碳排放强度(简称碳强度),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与GDP的比值,即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图为1995—2012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差异图。完成下面两题。10.图示时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西部地区始终存在碳强度大于10的省份B。中部地区未存在碳强度小于3的省份C.东北地区碳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D。东部地区碳强度整体始终最小答案B读图可知,图示时期,西部地区始终存在碳强度大于10的省份;2012年,中部地区的湖南、江西碳强度小于3;东北地区碳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东部地区碳强度整体始终最小。故选B。11.为缩小各省份碳强度空间分布差异,东部地区宜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向中西部输出人才和技术 B.改善能源消费结构C。优化升级产业结构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答案A为缩小各省份碳强度空间分布差异,东部地区宜采取的合理措施是向中西部输出人才和技术,A正确。东部地区采取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都不能降低中西部地区的碳强度,反而可能扩大碳强度的东西差异,B、C、D错误。下图为世界几种能源使用量年均增长比例图(1990年至2000年).据此完成下题.12。世界上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的是中国,则甲、乙两种能源分别代表()A.水能、沼气 B。地热、潮汐C。风能、煤炭 D。地热、煤炭答案C本题考查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中国利用乙能源发电最多,该能源应该为煤炭;利用甲能源发电的前三位国家为德国、美国和丹麦,该能源应该为风能。13.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煤炭属于()A.可再生能源 B。非可再生能源C。矿产资源 D。生物资源答案C本题考查自然资源的不同分类.按资源存在的形态(自然属性)可分为: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环境资源等;按可更新特征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石油植物是指能直接生产工业用燃料油,或经发酵加工后能生产燃料油的植物的总称,其生产的燃料油可称之为生物石油,初步查明我国石油植物有1500多种。完成下题.14.根据自然资源的自然属性分,石油植物属于()A.矿产资源 B.生物资源C。可再生资源 D。非可再生资源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按自然属性划分可分为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油植物属于生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外观像冰却遇火即燃,故也称“可燃冰”。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2017年5月,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在海域可燃冰试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下图示意部分地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已探明分布情况。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5。与煤、石油等常规矿物能源相比,可燃冰的突出优点是()A.可再生 B.低污染C。成本低 D。分布广答案B可燃冰相对于煤、石油等常规矿物能源而言,污染小,属清洁能源,B项正确。16.目前可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主要原因是()A。常规能源储量大 B。开采技术难度大C.储存运输成本高 D。民众接受程度低答案B可燃冰开采技术难度大,使得目前可燃冰尚未得到大规模开发利用,B项正确。17.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A。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B。增加二氧化碳排放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答案C据材料可知,可燃冰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故未来可燃冰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将有利于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北京时间2016年8月24日9时36分,意大利中部古城佩鲁贾(43°7’N,12°23’E)附近发生6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4km。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下面两题。18。该地震()A.震源位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层中B。位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生长边界C。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D.可能会诱发海啸和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答案C本题考查自然灾害.该地震震源深度约为4千米,位于地壳中,该地位于非洲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消亡边界,分布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所以C正确。19.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的原因是()A.地震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B.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倒塌后危害大C.震源深度浅,6级烈度较高D。目前人类无法对地震进行有效监测答案A本地考查自然灾害.该地震发生时间为北京时间2016年8月24日9时36分,意大利时间为深夜2时左右,即人们熟睡时,因此此次地震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所以A正确。2017年2月20—22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图是我国四个城市此次寒潮过程中降温、降水的统计数据。读图,回答下题.20。寒潮过境后()A.新疆北部山区融雪侵蚀严重B.重庆市统计冻害造成的农业损失C.内蒙古高原上河流出现春汛D.广州市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