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一页,共69页。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从汉到元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从明到清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顶峰及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第二页,共69页。第三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好了歌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愁死了:朝中有吏管事好,只怕丞相专权了;地方有人管理好,只怕尾大掉不了;大权在握享乐好,若无智慧命也了。说一说皇帝愁什么?该诗歌反映了哪些矛盾?第三页,共69页。中央地方君权相权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其发展过程中会产生哪两对矛盾?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第四页,共69页。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课考纲要求: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标要求: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
第五页,共69页。第六页,共69页。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第七页,共69页。探究1:刘邦建汉后确立的地方管理制度与秦朝有何异同?为什么?最终是怎样解决的?1、异同: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度2、原因:汉高祖对秦亡的错误认识;让郡县和王国相互牵制材料:汉兴之初,海内新定,…
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
然诸侯原本以大,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国。--《汉书》
第八页,共69页。4、解决:①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3、后果:形成王国问题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晁错《削藩策》②汉武帝:?第九页,共69页。汉武帝解决王国问题的措施1、颁布推恩令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采纳了大臣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诸侯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统辖,结果王国越分越小。2、酎(zhòu)金夺爵酎金夺爵是汉武帝采取的一项打击王侯势力的措施。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通过这些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3、附益之法附益法的主要内容是:严禁官僚为诸侯王聚敛财富;严禁官僚与诸侯王勾结,为诸侯王谋取利益。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甚至于弃市第十页,共69页。
汉景帝时,景帝的弟弟梁孝王入宫晋见,皇帝相当亲热,得知粱孝王有五位儿子,便赐给他们五人侯爵之位,并赏赐许多物品,梁孝王死后,景帝将梁孝王所遗之国分为五份,每位侯爵一份,又把他们的爵位统统提成为王。对汉景帝的做法最恰当的理解是A.皇帝关爱兄弟,也疼爱子侄B.提升其子孙的爵位来削弱封国实力C.加强位于边境的梁国屏障功能,以抵御外忠D.皇帝推行开发边疆政策,使边疆国梁国迅速发展
练练兵补充:刺史制度:汉武帝后期,将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东汉末年,州成为郡的上级机构(刺史改称州牧),地方行政体制由郡、县两级制变成了州、郡、县三级。第十一页,共69页。思考:汉朝与秦朝制度有何关系?“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两汉基本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汉朝在除秦苛法的前提下,对这些制度有所损益变化。(1)承袭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承袭秦朝的监察制,汉武帝时期发展为刺史制度;(3)承袭秦朝的郡县制,为确保刘家天下,汉初实行郡县制与封国制的并存;(4)承袭秦朝的田租、户赋、徭役、兵役制,西汉发展为编户制度,以加强对人民的管理和控制。体现在政治制度上最大的不同是——分封同姓王和异姓王。西汉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史称“汉承秦制”但又有所损益,其中“益”表现在①实行刺史制度②实行封国制③推行郡县制④实行察举制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③④D.②③第十二页,共69页。
设置节度使政治:较大自主权经济:财权
军事:拥兵自重安史之乱藩镇割据节度使拥兵自重中央集权削弱唐玄宗广设藩镇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形成继续发展唐朝:探究2:阅读教材P12《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从中我们能够获得什么历史信息?唐朝节度使享有哪些权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藩镇割据实质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第十三页,共69页。第十四页,共69页。
在唐后期150年里,河北三镇的57个节度使中,真正由朝廷任命的只有4人。内地许多节度使也效法,各占一方,唐朝统一局面破坏,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唐朝藩镇图第十五页,共69页。唐:
①唐太宗时,又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十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地方体制变为道、州、县三级。——后来的五代、宋、辽、金,基本上维持道(或称路)、州(或称府)、县三级制。②唐朝中叶遭遇了“安史之乱”,叛乱平定后,节度使掌握行政、财政和军事大权,后发展成为藩镇割据的局面,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五代十国实际就是藩镇割据的继续和发展。隋:①隋文帝时减去郡级区划,保留州、县两级制。
②隋唐实行科举制,打击士族势力。
唐代置节度使,本意是由中央派全权大使去剥夺地方职权以强化中央集权,结果适得其反。补充认识:第十六页,共69页。后梁:朱温,原任梁王、宣武节度使后唐:李存勖xù,原任晋王.河东节度使后晋:石敬瑭,原任河东节度使后汉:刘知远,原任北平王.河东节度使后周:郭威,原任邺都留守将军五代建立者简历共性何在?对北宋统治者的治国方略影响何在?宋太祖赵匡胤与其“黄袍加身”处-河南开封陈桥驿
第十七页,共69页。材料1:太祖问:“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赵普回答:“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材料2:“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子语类》⑴唐朝灭亡、五代十国战乱不已的历史教训是什么?⑵宋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改变地方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的局面?⑶地方收权带来什么影响?⑷你得出了什么认识?合作探究3(2)措施:①军事上:削夺兵权,削减节度使权力,守内虚外,强干弱枝②行政上:文官出任地方长官,设通判监督③财政上:设转运使,将地方赋税大部分运至中央掌控(1)①地方权力的膨胀会导致国家分裂。②武将权力过大容易危及皇权(3)利:
①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基本解决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弊:导致官僚机构和军队的臃肿,形成“三冗”局面,为北宋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4)要适当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地方权力过大则会危及中央集权,地方权力过小则使地方积极性难以发挥。第十八页,共69页。第十九页,共69页。第二十页,共69页。河北、山东、山西宣政院直辖地中书省直辖地材料一:《元朝行省图》。探究四:元朝的行省制度第二十一页,共69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为什么要实行行省制度?①历史原因:吸取唐朝实行节度使导致权力的分散国家动乱、北宋过分集权导致国家积贫积弱的教训.②现实原因:疆域空前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③民族因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材料二《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的疆域,比汉唐盛世时的领土,更加广阔。“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有不及焉”,“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卷第二十二页,共69页。材料:在地方设置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起初是指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代表中央行使权力之意,有学者称元朝的行省是“流动的中央政府”,《元史·卷91》:元朝行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省的最高行政官为平章政事,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都由朝廷任命。行省之下设路、府(或州)、县。京畿周围(称“腹里”,今京津晋冀鲁一带),由中书省直接管理,西藏由中央宣政院直辖,边远民族地区由宣慰司(直属于宣政院)管理。
行省制的设置并不是为了地方行政方便,而是为了便于军事控制。行省长官是被外派到地方的中央官。在当时,并不是说把全国划分成几个地方行政区,而是说这个地方驻有中央宰相。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2、内容:A地方:实行行省制(平章政事由蒙古人担任)形成省、路、府、州、县级制度
宣政院辖地----西藏B腹里: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C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管理边远民族地区D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第二十三页,共69页。3、意义:A、
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特别是西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忽必烈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B、促进了各民族交流和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得到加强;
C、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初步基础;如:秦岭以南的汉中地区被划归陕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门户洞开,无险可守。这种划分行政区域的方法自然就加强了中央集权,客观上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在经济、政治与文化方面的交流。
D、一改前代以山川形便为主划分行政区划的做法,明确以犬牙交错为主导(削弱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等)。第二十四页,共69页。(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3题)“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这里的“官”隶属于
A.宣政院B.中书省
C.理藩院D.行中书省
练练兵A第二十五页,共69页。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比较点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不同点盛行的时代不同和中央政府关系不同作用和影响不同相同点奴隶社会(西周)几乎整个封建时代元朝相对独立,权力地位世袭中央政府下属行政机构,郡守县令皇帝任免是中央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③结果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第二十六页,共69页。补充:明清的地方管理:明:
①洪武九年(1376),明太祖朱元璋废行省制度,在地方设“三司”(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管地方的行政、军政和监察,三司分立,相互牵制,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承宣布政司(习惯仍称行省)以下设府、县。边远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或单设都指挥使司等机构,实行军政和民政合一的统治。
②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吏和百姓的监视。厂、卫特务机构凌驾于司法部门之上,受皇帝直接领导。这一措施具有独创性,标示着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性和反动性加强。
三司是朝廷在省里的派出机关,互不统属,分权鼎立,遇有重大事宜,由三司合议,上报中央部院,从而便于中央垂直领导,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宣德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比布政使高。其后,布政使的职权渐小,至清代仅为督抚的僚属,专管一省的财赋和民政。明代设立13个布政使司中,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12个至今还在使用,只有湖广行省在清代分为湖南、湖北省,明代布政使司基本奠定了现代省级政区的地名称谓。第二十七页,共69页。清:清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的是督抚制。当时全国划分为23个省,每个省设一名巡抚,为主管一省民政的最高长官。总督权力比巡抚大得多,但与巡抚之间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总督和巡抚都是对上直接听命于皇帝。不同的是总督可以管数省,侧重军事,巡抚只管一省,侧重民政。
①设理藩院(地位与六部相同),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兼管蒙古、新疆、西藏行政。②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及其继承人灵童转世的金瓶掣签制度,同时确立驻藏大臣制度(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③改土归流。元代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从明朝开始,已经出现废除土司实行流官统治的做法。清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实行改土归流。乾隆时期,大部分土司被废。改土归流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④土尔扈特部回归,说明中华民族有很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⑤(人民)康雍乾时期,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⑥(人民)雍正皇帝还在通常的奏章之外,命令地方大员密折奏事,以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第二十八页,共69页。朝代地方管理制度对中央集权影响秦汉初汉武帝唐
宋元小结:中央集权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郡县制郡国并行加强节度使,发展为藩镇割据削弱
收兵权建禁军;派文官设通判;掌控赋税加强;但三冗;积贫积弱行省制,宣慰司,宣政院辖地加强,重大变革,省制开端趋势: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推恩令加强削弱第二十九页,共69页。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二)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第三十页,共69页。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制度的变化)(一).地方行政机构的发展演变⑴积极:
①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
②便于征发徭役、兵役,征收赋税,管理地方治安;
③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⑵消极:
①高度中央集权,造成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绝对依赖,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
②地方没有相应的自主权,也难以实施有效的治理。(地方行政权力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发挥积极性,宋明两代最为明显。)
③过度限制地方权力,不利于地方和国家的整体发展。(三).对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整体评价:(二)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第三十一页,共69页。第三十二页,共69页。“内朝”和“外朝”皇帝尚书令侍中常侍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九卿
内朝外朝有事上报决策机构执行机构汉承秦制武帝变化“虽置三公,事归台阁”1、两汉:第三十三页,共69页。1、调整原因:丞相位高权重,威胁皇权。2、过程汉武帝尚书令侍中中朝决策三公九卿外朝执行光武帝尚书台中枢3、结果:相权一分为二;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外朝:以丞相为首三公九卿组成。执行东汉“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皇帝总揽大权1、两汉:中外朝与尚书台中朝:皇帝侍从、秘书任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决策。尚书令权力日显。1)内朝官位很低,不易弄权;
2)内朝官多为皇帝宠幸的近臣,能很好地贯彻皇帝的旨意;
3)内朝官多由出身低微的外戚、宦官充任,皇帝可以随意更换。第三十四页,共69页。
“君主近臣,代起执政,品位既高,退居闲曹。”这种情形以汉武帝为例的话,下列哪一项的叙述是正确的?A.尚书被中书取代B.重用近臣,攘夺相权,朝廷始分内外朝,丞相属外朝C.以三公决策,辅政武帝D.将相权一分为三,互相制衡以分削相权想一想:B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三十五页,共69页。2、隋唐:三省六部,相权被一分为三。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南北朝时已出现三省的萌芽)。唐初,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分掌决策、审议和政务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三省合作,分工明确,减少决策失误(岳麓:提高了办事效率);相互牵制和监督,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中央机构从处理宫廷和朝廷的事务发展为只处理朝廷事务。
宰相由少变多,既有防止宰相专权的一面,有时也有弥补个人才干不足等原因。尚书省下设六部。吏部管理文职官员,户部掌全国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礼部掌典礼事务与学校、科举之事,兵部掌全国兵籍及武职官员,刑部主管刑罚及审核刑名,工部主管全国工程事务。三省共同议事的地方是政事堂,后来凡参与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宰相权力进一步分散。唐中叶以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三省长官先后被排斥出宰相行列,三省六部制名存实亡。另,因李世民即位前曾任尚书令,该官职后来轻易不授,以尚书仆射代行尚书令事。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第三十六页,共69页。2、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中书尚书门下吏户礼兵刑工皇帝决策审议执行官吏的任免和考核
刑狱
军政
户籍、土地、赋税主管礼仪科举等国家的工程建设(1).源流:(2).运作程序
(3).影响①对当时:A、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B、减少决策失误,提高行政效率;②对后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魏晋南北朝形成三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第三十七页,共69页。第三十八页,共69页。看图思考:隋唐的三省分权与近代西方的三权分立相比,有何本质区别?中国是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西方是防止专制,保障民主,是近代民主政治的产物。中央各部门、各官吏之间互相制约和相对独立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审议、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他们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这虽然能减少中央政令失误和腐败,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4)、局限性:第三十九页,共69页。中书门下皇帝(最高行政机构)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行政权)(军权)(财权)(相权被分割)(总揽大权)3、北宋:(二府三司)增设机构分割相权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度支、盐铁、户部第四十页,共69页。●宋太祖加强君主专制皇帝参知政事行政(统兵)枢密院(调兵)三衙军事度支盐铁户部财政三司中书门下第四十一页,共69页。4、元朝:一省二院,相权反弹。(忽必烈改制)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也称都里),六部归入中书省;枢密院掌全国军事;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理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元朝后期,宰相权力越来越大,有时甚至威胁皇权(当初未采用三省制而采用一省制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从全国政务的角度来看,元代中央行政主要分为四个系统,即管理政务的中书省,管理军事的枢密院,管理监察的御史台,管理宗教和吐蕃事务的宣政院。这四个系统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中书省是政务的主体,其首席长官中书令不常设,一般由皇太子兼领,而由其次席长官左右丞相来总领省事。元代曾三次设立尚书省,与中书省分理朝政,但时间长者四年多,短者只有数月,又并入中书省,所以终元之世基本实行的是一省制。余汝楫《礼部志稿》:“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二.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第四十二页,共69页。措施:设中书省替代三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长官行使相权,位高权重。4、元朝中书省影响:元朝后期,宰相权势越来越大,甚至可以左右皇位的继承。5、明朝:废丞相,设内阁(见下节内容)6、清朝:设军机处(见下节内容)。第四十三页,共69页。朝代措施对君权的影响汉隋唐北宋元中、外朝制度三省六部制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加强,相权一分为二加强,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相权被分割削弱,相权反弹秦三公九卿加强,但相权仍很大小结:君主专制的演进——中央官制演变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第四十四页,共69页。1、从世官制(先秦)到选官制: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也叫世卿世禄制。
官职被限定在贵族范围内,按照宗法血缘关系世代相传,享有一定的采邑收入。
战国时期,已经开始利用军功授爵的制度以替代世卿世禄制(由宗法分封制→专制官僚制度)。
至汉武帝时期,军功爵制不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于是实行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荐)和征辟制(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公开征聘)。2、察举制:
①创立(西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推荐给中央任用,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颁布“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的诏令,表明察举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完备的仕进途径。
东汉初期注重“孝廉”,称为“乡举里选”。
理论上,举荐的标准主要要看德行和才能。但是随着豪强地主势力膨胀,门第族望逐渐成为推举的主要依据。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第四十五页,共69页。
②发展(魏晋南北朝):以九品官人法(又称九品中正制)为基础选拔官吏,实际上是一种发展了的察举制(人教版单独作为一个阶段来讲)。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担任其籍贯所在郡的中正官,对当地人物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下九等,成为授官依据(写成品和状,品即等第,状即评语,经过层层核实后上报吏部)。九品中正制之初,有选贤的用意,但不久就被世家大族左右,门第家世成为选官的主要依据,以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无论从考选的对象和内容,还是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民意无从体现;而且容易任人唯亲,形成小集团。③衰落: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到南朝时已经走向末路,隋文帝时被废除。(隋唐以后,贵族制残余肃清和官僚化完成。)
“察举”之外,皇帝和高级官员也可以征聘有名望和才能的人来做官。由朝廷征聘为朝廷官员的,称为“征”,由高级官员征聘为自己属官的称为“辟”,合称“征辟”。此外,还有赀选(亦称"捐官")(称凭财产资格为官)、荫袭、军功入仕等途径。第四十六页,共69页。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2、察举制:自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两汉时期孝廉(才能、道德)
“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有效地选拔了人才,促成了汉武帝时期人才辈出东汉后期为豪强地主所垄断,助长了其势力→门第(东汉)时间:标准;影响:第四十七页,共69页。察举制常举(岁举)非常科(特举)孝廉科貌才科贤良方正科明经科明法科至孝科童子科察访荐用任用德能才行存在什么问题?第四十八页,共69页。3、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时间:魏晋南北朝时期标准:家世、道德、才能并重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评价:为世家大族所把持,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同时也促进了世家大族的没落→家世成为唯一标准第四十九页,共69页。4、科举制(隋唐至明清):
①概念:分科考试选官制度。
②发展过程:
a.隋创立: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使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始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b.唐完善:
唐太宗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进士科诗赋,需要发挥创意方能及第;明经指通晓经学,重帖经墨义,只需熟读经书。古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高宗以后,进士科的地位超越了明经;
武则天时,大量增加科举取士人数,首创武举(录取武将)和殿试(由皇帝主持,但直到宋代才成为定制);
唐玄宗时任用高官(礼部侍郎)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唐代科举只是取得了做官的资格,还得通过吏部的选官考试方可授官。吏部选官标准有四条:“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唐代科举兼顾多个阶层但并不完善,寒门小姓所占比重并不多。)第五十页,共69页。c.宋发展:
北宋时,为减少考官与士子联党结派,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名次由皇帝钦定;
考试科目减少,进士科成为主要科目;
实行“锁院”(封闭命题考官)、“弥封”(糊名法)和“誊录”(雇人重新誊录考卷)制度。
王安石改革,废明经,进士科考经义和时务策,设明法科。
元朝科举时办时废,科选人材也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d.明清走向极端:
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以四书五经的文句命题,以朱熹集注为解释依据,以八股文为文章格式,不能随意发挥。e.清末废除: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1905年清政府制定新学制,废除科举制。第五十一页,共69页。明清科举考试的程序儒童童生童试生员秀才乡试举人(通过)乙榜(中举)第一名:解元第二名:亚元第三四五名:经魁会试贡士(通过)会元(第一名)殿试
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甲榜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状元榜眼探花第五十二页,共69页。唐太宗在金殿瑞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明代思想家顾炎武则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结合所学知识,对科举制作出评价见书明清时期八股取士①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②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发展;③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⑴积极:(前期)⑵消极:(后期)第五十三页,共69页。朝代制度标准方式汉朝魏晋南北朝隋唐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品行门第才学举荐评定授官考试③选择方式:A.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B.发展规律:由家世财产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标准趋向公开公平从地方收归中央由举荐评定授官到科举考试,趋向严密、科学①标准:②选官权:选官制度总结第五十四页,共69页。依据材料判断选官制度:“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或势)族”“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察举制九品中正制世官制科举制第五十五页,共69页。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人民版独有)第五十六页,共69页。1、监察制度的演变:
①秦: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郡设监御史。
②汉:中央设御史大夫,隶属于丞相。汉武帝时,把全国分为十三州部,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官阶低于郡守,但巡察时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高官,权力很大;无固定治所
③宋朝:在地方上设立通判(与知州平列,号称监州),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各州的公文必须由知州和通判联合署名才能生效,通判和知州相互牵制。宋沿唐制,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长官称御史中丞)。宋太宗时,又任命专职的监察御史(察院),考课官员得失。
④元代: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全国分为二十二道监察区,各设肃政廉访使(即监察御史)常驻地方,监察各道所属地方官吏。
⑤明朝:设立提刑按察使司,管地方监察、司法;设立厂卫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和西厂),监视、侦查官民的不法行为。⑥清朝:都察院:成为集行政监察、司法检察和财政审计等职能为一体的国家最高检察机关。第五十七页,共69页。第五十八页,共69页。2、归纳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第五十九页,共69页。
①加强了皇权,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
②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检察官只是皇帝的耳目和工具,并不代表社会履行职责;监察制度是皇权的附属品,能否发挥正常作用,与皇帝的明昏有密切关系;随着监察制度日益腐朽,监官本身贪赃枉法者也不乏其人。3、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评价第六十页,共69页。五、中国古代的谏议制度(岳麓)⑴目的: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⑵主要朝代的谏议制度:
①隋唐时实行三省六部制,门下省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②宋代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③明清时期监察制度达到顶峰,但专门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理2024年10版小学三年级英语第6单元期末试卷
- 员工费用报销填写说明-记账实操
- 2024年工业喷墨打印头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紧密纺精梳棉纱制备技术规范
- 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 诊所的自查报告(3篇)
- 足球赛新闻稿
- 25.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同步练习
- 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试题英语试题(含答案含听力原文无音频)
- 广东省韶关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11月综合测试(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 《跟上兔子》绘本四年级第1季Home-Is-Best课件
- 工程估价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全频段无线通信技术
- HSS评分(膝关节评分)
- 海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
- 卟啉病(改)课件
- 公园广场保洁管理服务投标方案
- 过程流程图专业知识讲座
- 民航M9英语词汇练习
- 处方书写规范-课件
- GB/T 12727-2023核电厂安全重要电气设备鉴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