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神经病学-脊髓疾病课件第一页,共134页。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第二页,共134页。概述
第一节急性脊髓炎第二节脊髓压迫症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第四节脊髓空洞症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六节脊髓血管病第七节放射性脊髓病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三页,共134页。上端于枕骨大孔水平与延髓相连下端至第一腰椎下缘形成脊髓圆锥共分为31个节段(发出31对脊神经)脊髓的外部结构颈(C)8对胸(T)12对腰(L)5对骶(S)5对尾(C0)1对图14-1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四页,共134页。以此可由影像学所示的脊椎节段推断脊髓病变水平下颈髓节段较相应的颈椎高1节椎骨上中段胸髓较相应的胸椎高2节椎骨下胸髓则高出3节椎骨腰髓位于第10~12胸椎水平骶髓位于第12胸椎和第1腰椎水平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五页,共134页。颈膨大C5-T2支配上肢腰膨大L1-S2支配下肢脊髓圆锥S3-5马尾L2—C0共10对神经根组成脊髓的主要结构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六页,共134页。脊髓表面有6条纵行沟裂前正中裂1个后正中沟1个左右前外侧沟前根左右后外侧沟后根
硬脊膜外蛛网膜软脊膜内脊髓被膜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七页,共134页。
图14-2脊髓的外部结构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八页,共134页。灰质:呈蝴蝶形位于脊髓中央,主要由神经细胞核团和部分胶质细胞组成,其中心有中央管白质:白质位于周围,主要由上下行传导束及大量的胶质细胞组成脊髓的内部结构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九页,共134页。前角:前角细胞下运动神经元后角:后角细胞痛、温觉传导通路第2节神经元侧角:C8-L2交感神经细胞
S2-S4副交感神经细胞(一)灰质①C8-T1Horner征(瞳孔扩大肌、睑板肌、眼眶肌)②S2-4副交感神经细胞支配膀胱、直肠、性腺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十页,共134页。前索:位于前根内侧侧索:前后角之间,下行传导束为锥体束,上行传导束为脊髓小脑前后束、脊髓丘脑束后索:后正中沟与后根之间为薄束、楔束,传导深感觉薄束:同侧下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楔束:同侧上半身深感觉,精细触觉(T4以上才出现)(二)白质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概述
第十一页,共134页。
图14-3脊髓的内部结构概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十二页,共134页。脊髓的血液供应(一)脊髓的动脉
1.脊髓前动脉
2.脊髓后动脉
3.根动脉(二)脊髓的静脉图14-4概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十三页,共134页。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功能障碍其它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十四页,共134页。1.病变节段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2.病变同侧深感觉障碍及血管舒缩功能障碍3.病变对侧较损害节段低2-3节段的痛、温觉障碍,触觉和深感觉保留脊髓半切综合征(Brown-Sequardsyndrome)表现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1不完全性脊髓损害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十五页,共134页。1.受累节段以下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2.脊髓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3.括约肌功能丧失驰缓性瘫:表现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或迟钝,病理征不能引出和尿潴留等脊髓休克特点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第十六页,共134页。(1)C1-4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2)C3-5损害膈神经麻痹呼吸困难(3)后索损害屈颈Lhermitte征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高颈段第十七页,共134页。(1)C5—T2损害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双上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2)C8-T1损害
Horner征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颈膨大
第十八页,共134页。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双上肢正常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尿便障碍胸段体表标志:T4-乳头,T6-剑突,T8-肋缘
T10-脐,T12-腹股沟Beevor征:T10病变所致,表现为仰卧抬头脐
孔上移腹壁反射:上T7-8中T9-10下T11-12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胸髓T3-12第十九页,共134页。双下肢、会阴部各种感觉缺失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性瘫尿便障碍L2-4病变膝反射消失S1-2病变跟腱反射消失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腰膨大L1-S2第二十页,共134页。
无瘫痪鞍区感觉障碍真性尿失禁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脊髓圆锥(S3-5)和尾节
第二十一页,共134页。根痛鞍区感觉障碍下肢可有下运动神经元性瘫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脊髓横贯性损害
马尾L2-Co1第二十二页,共134页。③后索及脊髓小脑束:遗传性共济失调症1、从病变所在脊髓横断面上的位置来判断:⑤侧索及前角:肌萎缩侧索硬化等②后根及后索:脊髓肿瘤、脊髓痨、多发性硬化等④后根、后索及侧索:亚急性联合变性等①后根:神经纤维瘤、神经根炎(带状疱疹)等脊髓疾病的定性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二十三页,共134页。⑧脊髓半切:脊髓髓外肿瘤⑦脊髓中央灰质及前角:脊髓空洞症等⑨脊髓横切:横贯性脊髓炎等⑥前角及前根:脊髓灰质炎等脊髓疾病的定性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1、从病变所在脊髓横断面上的位置来判断:第二十四页,共134页。③髓外硬脊膜外病变:脊索瘤、转移癌等②髓外硬脊膜内病变:神经鞘瘤、脊膜瘤等①髓内病变:脊髓炎、脊髓血管病等2.从病变所在的解剖层次上来判断:脊髓疾病的定性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第二十五页,共134页。
第一节急性脊髓炎AcuteMyelitis第二十六页,共134页。各种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反应所致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性病变特征:病损平面以下肢体瘫痪传导束性感觉障碍尿便障碍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定义
第二十七页,共134页。分类
感染后脊髓炎疫苗接种后脊髓炎脱髓鞘性脊髓炎坏死性脊髓炎副肿瘤性脊髓炎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二十八页,共134页。波及任何脊髓节段,以T3-5最常见,其次为颈髓、腰髓肉眼:脊髓肿胀,质地变软,软脊膜充血或有炎性渗出,断面可见灰、白质界限不清镜检:灰质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移位,细胞碎裂,溶解。白质脱髓鞘,轴突变性脊髓严重损害时可软化形成空腔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病理第二十九页,共134页。发病前1~2周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症状或预防接种史急性起病,数小时~数天内达高峰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
第三十页,共134页。运动障碍驰缓性瘫痪肌张力减低,腱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阴性(早期脊髓休克)痉挛性瘫痪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阳性,肌力由远→近端恢复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各种感觉消失,病情好转,感觉平面下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①早期表现为尿潴留,呈无张力性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恢复期反射性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反射亢进)②病变平面以下皮肤营养障碍③病变平面以上自主神经反射异常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
第三十一页,共134页。脊髓休克期长短取决于:①脊髓受损程度②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褥疮等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临床表现
第三十二页,共134页。1、脑脊液检查脑压正常,压颈试验通畅常规:白细胞10~1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生化: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辅助检查第三十三页,共134页。2.电生理检查①视觉诱发电位(VEP):正常,可作为与视神经脊髓炎及MS的鉴别依据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SEP):波幅可明显减低③运动诱发电位(MEP)异常,可作为判断疗效和预后的指标④肌电图:可正常或呈失神经改变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辅助检查第三十四页,共134页。3.影像学检查:MRI显示病变部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多发片状或较弥散的T2高信号,强度不均,可有融合。部分病例可始终无异常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辅助检查第三十五页,共134页。图14-5急性脊髓炎的MRI表现左图T1WI显示上胸段水平脊髓局限性增粗,呈较低信号右图T2WI显示相应节段呈较高信号第三十六页,共134页。1.诊断:(1)急性起病(2)病前感染或预防接种史(3)脊髓横贯性损害,病变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脑脊液检查、MRI检查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三十七页,共134页。2.鉴别诊断⑴视神经脊髓炎⑵脊髓血管病⑶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⑷急性脊髓压迫症⑸急性硬膜外脓肿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⑺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1型(HTLV-1)相关脊髓病(HAM)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三十八页,共134页。1.一般治疗
加强护理,防治各种并发症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治疗
第三十九页,共134页。(1)高颈段脊髓炎有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选用有效抗生素来控制感染,必要时气管切开行人工辅助呼吸(2)排尿障碍者应保留无菌导尿管,每4~6小时放开引流管1次。当膀胱功能恢复,残余尿量少于100ml时不再导尿,以防膀胱挛缩,体积缩小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治疗
第四十页,共134页。(3)保持皮肤清洁,按时翻身、拍背、吸痰,易受压部位加用气垫或软垫以防发生压疮。皮肤发红部位可用10%酒精或温水轻揉,并涂以3.5%安息香酊,有溃疡形成者应及时换药,应用压疮贴膜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治疗
第四十一页,共134页。2、药物(1)激素
①甲基强的松龙:500—1000mg静滴,每日一次,3—5天后改泼尼松口服
②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每日一次,7—14天后改泼尼松口服(2)大剂量免疫球蛋白:0.4g/kg.d静滴,每日一次,连用3~5天为一疗程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治疗
第四十二页,共134页。
(3)维生素B族:常用维生素B1100mg,肌内注射,维生素B12
500-1000μg,肌内注射或静脉给药,每天1-2次(4)抗菌素防止泌尿系、呼吸道感染(5)其他:扩张血管;神经营养药3、康复治疗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治疗
第四十三页,共134页。如无严重并发症,多于3~6个月内基本恢复,生活自理完全性截瘫:6个月后肌电图仍为失神经改变、MRI显示髓内广泛信号改变、病变范围累及脊髓节段多且弥漫者预后不良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压疮、肺部感染常影响恢复,遗留后遗症急性上升性脊髓炎和高颈段脊髓炎预后差,短期内可死于呼吸循环衰竭预后取决于急性脊髓损害程度
和病变范围及并发症情况:第一节急性脊髓炎
预后
第四十四页,共134页。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CompressiveMyelopathy第四十五页,共134页。是一组椎管内或椎骨占位性病变所引起的脊髓受压综合征,随病变进展出现脊髓半切综合征和横贯性损害及椎管梗阻,脊神经根和血管可不同程度受累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定义
第四十六页,共134页。病因(1)肿瘤:常见,约占1/3,原发性和转移性(2)炎症:化脓性,结核性,寄生虫性(3)脊柱外伤:骨折、脱位、椎管内血肿压迫(4)脊柱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5)先天性疾病:颅底凹陷症、寰椎枕化、颈椎融合畸形、脊髓血管畸形(6)血液疾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第四十七页,共134页。2.发病机制脊髓受压早期可通过移位、排挤脑脊液和表面静脉血流得到代偿,外形虽有明显改变,但神经传导径路并未中断,可不出现神经功能受累的表现后期代偿可出现骨质吸收,使局部椎管扩大,此时通常有明显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四十八页,共134页。急性压迫:脊髓横贯性损害,伴脊髓休克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四十九页,共134页。(1)同侧损害节段以下上位运动神经元性瘫(2)同侧深感觉障碍(3)对侧损害节段以下痛、温觉障碍,触觉保存(1)刺激期(根痛期)神经根及脊膜刺激症状(2)脊髓部分受压期脊髓半切征
(Brown-Sequard征)(3)完全受压期脊髓横贯性损害
慢性压迫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五十页,共134页。3.代偿功能影响因素(1)压迫产生的速度急性压迫:代偿机制差,脊髓损害重慢性压迫:充分代偿,预后好(2)病变与脊髓关系髓内病变,直接侵犯脊髓,压迫症状出现早髓外硬膜外病变,由于硬脊膜阻挡,压迫症状出现晚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五十一页,共134页。主要症状和体征(一)神经根症状髓外硬膜内肿瘤最常见首发症状后根刺激症状:根痛,分布区自发性疼痛,咳嗽、喷嚏、负重、改变体位可加剧或减轻,严重束带感后根破坏病变:节段性感觉障碍前根刺激症状:肌束颤动前根破坏病变:肌无力,肌萎缩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二页,共134页。(二)感觉障碍外→内S→L→T→C髓内病变痛,温觉障碍上→下鞍区S3—5最后受累——马鞍回避髓外病变痛,温觉障碍下→上后索受压同侧病变水平以下深感觉障碍横贯性病变水平以下各种感觉缺失脊丘束受损对侧躯体较病变水平低2~3个节段以下痛,温觉减退或消失
脊丘束排列顺序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三页,共134页。(三)运动障碍压迫锥体束→同侧肢体痉挛性瘫(病变节段以下),可累及一侧及双侧压迫前角、前根→可伴驰缓性瘫,肌束震颤,肌萎缩急性压迫,早期脊髓休克,病变水平以下肢体驰缓性瘫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四页,共134页。(四)反射异常经过病变节段的腱反射消失或减退锥体束受压:浅反射减弱,深反射增强,病理征阳性脊髓休克:各种反射,包括病理反射均引不出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五页,共134页。(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髓内病变:括约肌功能障碍出现早病变水平以下,少汗、无汗、皮肤营养障碍圆锥以上病变,早期尿潴留、便秘;晚期反射性膀胱圆锥马尾病变,尿便失禁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六页,共134页。(六)脊膜刺激症状硬膜外病变所致脊柱局部自发痛,叩痛,颈抗,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临床表现
第五十七页,共134页。1.脑脊液(csf)检查
对脊髓压迫症的诊断有重要意义蛋白增高,细胞数正常,表现为蛋白-细胞分离Froin征(弗洛因综合征):
脑脊液黄色,蛋白>10g/L,流出后自动凝结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第五十八页,共134页。髓外硬膜内肿瘤,蛋白增高明显硬膜外,髓内肿瘤,蛋白轻度增高椎管通畅试验(压颈试验):
①压颈后压力↑较快,解除压力↓较慢②压颈后压力↑慢,解除压力↓更慢以上两种情况均提示不完全梗阻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第五十九页,共134页。2.影像学检查(1)脊柱X线平片可发现脊柱骨折、脱位、错位、结核、骨质破坏及椎管狭窄;椎弓根变形或间距增宽、椎间孔扩大、椎体后缘凹陷或骨质破坏等提示转移癌(2)CT、MRI:可显示脊髓受压,MRI能清晰显示椎管内病变的性质、部位和边界等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第六十页,共134页。图14-6MRI显示髓外硬膜下肿物压迫颈髓
A.T1加权像B.T2加权像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第六十一页,共134页。(3)椎管造影——显示椎管梗阻界面完全梗阻顺行(下行)造影梗阻平面上界逆行(上行)造影梗阻平面下界(4)核素扫描:
应用99mTc,或131I(碘化钠)10mCi,经腰池穿刺注入,半小时后作脊髓全长扫描能较准确判断阻塞部位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辅助检查第六十二页,共134页。
图14-7髓外肿物压迫胸髓第六十三页,共134页。图14-8髓外硬膜下肿瘤压迫高颈髓第六十四页,共134页。1.诊断首先明确脊髓损害为压迫性或非压迫性再确定脊髓受压部位及平面,进而分析压迫是位于髓内、髓外硬膜内还是硬膜外以及压迫的程度最后确定压迫性病变的病因及性质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六十五页,共134页。(1)纵向定位早期节段性症状如神经根痛、感觉减退区、腱反射改变和肌萎缩、棘突压痛及叩击痛,尤以感觉平面最具有定位意义,MRI或者脊髓造影可准确定位(2)横位诊断区分髓内,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外
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六十六页,共134页。髓内\髓外硬膜内\髓外硬膜外病变鉴别髓内病变髓外硬膜内病变硬膜外病变早期症状多为双侧自一侧,很快进展为双侧多从一侧开始根性痛少见,部位不明确早期常有,剧烈,部位明确早期可有感觉障碍分离性传导束性,开始为一侧多为双侧传导束性痛温觉障碍自上向下发展,头侧重自下向上发展,尾侧重双侧自下向上发展脊髓半切综合征少见多见可有节段性肌无力&萎缩早期出现,广泛明显少见,局限少见锥体束征不明显早期出现,多自一侧开始较早出现,多为双侧括约肌功能障碍早期出现晚期出现较晚期出现棘突压痛、叩痛无较常见常见椎管梗阻晚期出现,不明显早期出现,明显较早期出现,明显脑脊液蛋白增高不明显明显较明显脊柱X线平片改变无可有明显脊髓造影充盈缺损梭形膨大杯口状锯齿状MRI检查脊髓梭形膨大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髓外肿块及脊髓移位第六十七页,共134页。(3)定性诊断髓内、髓外硬膜内病变:肿瘤最常见髓外硬膜外:转移瘤及椎间盘突出症(腰段,颈下段)炎性压迫:如硬膜外脓肿发病快伴发热等炎症特征血肿压迫:常有外伤史,症状体征进展迅速转移性肿瘤:起病较快,根痛明显,脊柱骨质常有明显破坏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六十八页,共134页。鉴别:(1)急性脊髓炎急性起病,病程进展快数小时~数日内达高峰病前有感染史椎管通畅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脑脊液炎性反应白细胞10~1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
MRI动态观察,病变节段脊髓水肿变粗,酷似髓内肿瘤,随病情好转,水肿可完全消退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六十九页,共134页。(2)脊髓空洞症起病隐袭,病程长早期症状多见于下颈和上胸脊髓节段,亦可扩延至延髓典型表现为病损节段支配区皮肤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神经根痛少见,皮肤营养障碍改变明显MRI可显示脊髓内长条形空洞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七十页,共134页。(3)亚急性联合变性多呈缓慢起病出现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体征血清中维生素B12缺乏、有恶性贫血者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七十一页,共134页。1.治疗原则是尽快去除病因可行手术治疗者应及早进行恶性肿瘤或转移癌可酌情手术、放疗或化疗硬膜外脓肿予以椎板切除清除脓肿并长期抗感染治疗脊髓出血以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血管畸形可行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部位,考虑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治疗
第七十二页,共134页。2.急性脊髓压迫更需抓紧时机,在起病6小时内减压,脓肿予足量抗生素,结核予抗结核治疗3.康复及功能训练,并发症的处理褥疮、肺部、泌尿系感染,肢体挛缩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治疗
第七十三页,共134页。脊髓压迫症预后的影响因素很多,如病变性质、解除压迫的可能性及程度等髓外硬膜内肿瘤多为良性,手术彻底切除预后良好;髓内肿瘤预后较差通常受压时间愈短,脊髓功能损害愈小,愈可能恢复急性脊髓压迫因不能充分发挥代偿功能,预后较差第二节脊髓压迫症
预后
第七十四页,共134页。
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SpinalArachnoiditis第七十五页,共134页。脊髓蛛网膜炎(spinalarachnoiditis)
是因蛛网膜增厚与脊髓、脊神经根粘连,或形成囊肿阻塞脊髓腔导致脊髓功能障碍的疾病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定义
第七十六页,共134页。1.感染性
2.外伤性
3.化学性
4.其它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七十七页,共134页。以胸、腰段多见蛛网膜呈乳白色、混浊、不规则增厚,或为瘢痕组织,可与脊髓、软脊膜、神经根和血管发生粘连并伴有血管增生有局限性、弥漫型、囊肿型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病理第七十八页,共134页。多为慢性起病,逐渐进展,少数可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因累及部位不同,临床表现呈多样性神经根痛:单发或多发感觉障碍:多双侧不对称,常呈神经根型、节段型或斑块状不规则分布运动障碍:不对称的单瘫、截瘫或四肢瘫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临床表现
第七十九页,共134页。1.脑脊液检查:淡黄色,淋巴细胞数接近正常,蛋白显著增高,自动凝固,呈Froin征2.椎管造影:可见椎管腔呈不规则狭窄,碘油呈点滴状或串珠状分布,囊肿型则表现为杯口状缺损3.MRI:能明确囊肿性质、部位、大小,并能了解病灶对周围重要组织的损害情况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辅助检查第八十页,共134页。慢性起病既往病史临床症状的多样性,及体征的不对称性辅助检查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八十一页,共134页。鉴别诊断:1.脊髓肿瘤:起病缓慢,有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并与受压的脊髓节段相对应脑脊液有时呈淡黄色MRI增强扫描及椎管造影有助鉴别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八十二页,共134页。2.颈椎间盘突出:多见于中、老年人单侧或双侧上肢根性疼痛常见,手或前臂可有轻度的肌萎缩及病理反射脑脊液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细胞数正常颈椎平片可见病变椎间隙狭窄,颈椎生理弯曲消失MRI可见颈椎间盘突出、椎间孔狭窄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八十三页,共134页。3.多发性硬化:通常为亚急性起病,多呈缓解和复发病程,有两处或多处病变的体征头颅CT、MRI提示脑白质和脑干、小脑等多处病灶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八十四页,共134页。病因治疗:如抗感染或抗结核治疗等弥漫型或脑脊液细胞明显增多者,不宜手术,可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扩张药、维生素B族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囊肿型可行囊肿摘除术第三节脊髓蛛网膜炎
治疗
第八十五页,共134页。
第四节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第八十六页,共134页。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病变多位于颈髓,亦可累及延髓,称为延髓空洞症(syringobulbia)典型临床表现为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病变节段支配区肌萎缩及营养障碍等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定义
第八十七页,共134页。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的综合征1.先天性发育异常
2.脑脊液动力学异常
3.血液循环异常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八十八页,共134页。脊髓外形呈梭形膨大或萎缩变细基本病变是空洞形成和胶质增生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病理第八十九页,共134页。
根据Barnett的分型,分为四型:
1.脊髓空洞伴第四脑室正中孔堵塞和中央管扩大2.特发性脊髓空洞症3.继发性脊髓空洞症
4.单纯性脊髓积水或伴脑积水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第九十页,共134页。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男女之比约为3:1隐匿起病,进展缓慢,病程数月至40年不等因空洞大小和累及脊髓的位置不同,临床表现各异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第九十一页,共134页。1.感觉障碍:
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典型呈短上衣样分布;受损区域痛温觉丧失,而触觉及深感觉相对正常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2.运动障碍:
前角细胞受累出现相应节段支配区域肌无力、肌萎缩、肌束颤动、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退或缺失第九十二页,共134页。3.神经营养性障碍及其他症状:皮肤营养障碍表现皮肤增厚、过度角化,皮肤及手指苍白,受伤后难以愈合,Morvan征;晚期可有神经源性膀胱和小便失禁;关节痛觉缺失可引起关节磨损、萎缩、畸形、关节肿大、活动度增加,运动时有明显骨摩擦音而无疼痛感,称为夏科关节(Charcotjoint),是本病特征之一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第九十三页,共134页。三叉神经脊束核受损可出现面部痛温觉减退或缺失,呈洋葱皮样分布,由外侧向鼻唇部发展面神经核受损可出现周围性面瘫疑核受损可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球麻痹症状舌下神经核受损可出现伸舌偏向患侧,同侧舌肌萎缩及肌束颤动前庭小脑传导束受损,可表现为眩晕、恶心、眼球震颤、平衡障碍及步态不稳当空洞累及延髓时: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临床表现
第九十四页,共134页。1.脑脊液检查无特征性改变2.影像学检查(1)X线片(2)延迟脊髓CT扫描(DMCT)(3)MRI:确诊首选方法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辅助检查第九十五页,共134页。图14-9脊髓空洞症MRI表现A.T1加权像B.T2加权像第九十六页,共134页。青壮年隐匿起病,病情进展缓慢节段性分离性感觉障碍,肌无力和肌萎缩,皮肤和关节营养障碍等MRI或DMCT检查发现空洞可确诊
1.诊断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九十七页,共134页。(1)脊髓肿瘤(2)脑干肿瘤(3)颈椎病(4)肌萎缩侧索硬化症2.鉴别诊断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九十八页,共134页。
1.对症治疗
可给予B族维生素、ATP、辅酶A、肌苷等;有疼痛者可给与镇痛剂;痛觉缺失者应防止外伤、烫伤或冻伤;防止关节挛缩,辅助按摩等
第四节脊髓空洞症
治疗
2.手术治疗3.放射治疗第九十九页,共134页。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combineddegenerationofthespinalcord,SCD第一百页,共134页。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含量不足而引起的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变性的疾病病变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等,临床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缺失、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性神经病变等,常伴有贫血的临床征象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定义
第一百零一页,共134页。本病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维生素B12是DNA和RNA合成时必需的辅酶,也是维持髓鞘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一种辅酶,若缺乏则导致核蛋白的合成不足,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甲基化,造成髓鞘脱失、轴突变性而致病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二页,共134页。病变主要在脊髓的后索和锥体束,严重时大脑白质、视神经和周围神经可不同程度受累脊髓切面显示白质脱髓鞘样改变镜下可见髓鞘肿胀,空泡形成,及轴突变性病理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三页,共134页。1.多在中年以后起病,男女无明显差别2.早期多有贫血、倦怠、腹泻和舌炎等病史,伴血清维生素B12
减低,常先于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临床表现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四页,共134页。神经症状双下肢无力、发硬和双手动作笨拙、步态不稳、踩棉花感,可见步态蹒跚、步基增宽,Romberg征阳性等随后出现手指、足趾末端对称性持续刺痛、麻木和烧灼感等检查双下肢震动觉、位置觉障碍,以远端明显;少数患者有手套-袜套样感觉减退有些患者屈颈时出现Lhermitte征临床表现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五页,共134页。3.双下肢可呈不完全性痉挛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和病理征阳性;如周围神经病变较重时,则表现为肌张力减低、腱反射减弱、但病理征常为阳性。少数患者可见视神经萎缩及中心暗点,提示大脑白质与视神经广泛受累4.可见精神异常临床表现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六页,共134页。
1.周围血象及骨髓涂片检查:巨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网织红细胞数↓维生素B12含量↓
2.胃液分析:
注射组织胺后作胃液分析,可发现抗组胺性胃酸缺乏
3.脑脊液检查:多正常,少数可有轻度蛋白增高
4.MRI:病变部位呈条形、点片状病灶,T1低信号,T2高信号辅助检查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七页,共134页。图14-10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MRI表现脊髓后索T2高信号辅助检查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八页,共134页。1.诊断:
缓慢隐匿起病,出现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及体征,血清中维生素B12缺乏,恶性贫血,或试验性诊断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零九页,共134页。2.鉴别诊断:(1)非恶性贫血型联合系统变性(combinedsystemdiseaseofnon-perniciousanemiatype)(2)脊髓压迫症(3)多发性硬化(4)周围神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一十页,共134页。1.病因治疗
2.药物治疗(1)大剂量维生素B12(2)铁剂(3)叶酸(4)胃蛋白酶合剂或饭前服稀盐酸合剂
3.康复治疗治疗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一十一页,共134页。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改善本病预后的关键如能在起病3个月内积极治疗,多数可完全恢复;若充分治疗6个月至1年仍有神经功能障碍,则难以恢复不经治疗神经系统症状会持续加重,甚至可能死亡预后
第五节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第一百一十二页,共134页。
第六节脊髓血管病Vasculardiseasesofthespinalcord第一百一十三页,共134页。脊髓血管病分为以下三大类:缺血性出血性血管畸形第六节脊髓血管病
概述
第一百一十四页,共134页。1.由严重心血管疾病或手术所引起的严重低血压以及脊髓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炎、肿瘤、蛛网膜粘连等可导致缺血性脊髓病2.脊髓血管畸形和动脉瘤的破裂则可引起脊髓出血3.自发性出血4.外伤第六节脊髓血管病
病因及发病机制
第一百一十五页,共134页。1.完全缺血15分钟以上可导致脊髓不可逆损伤2.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常见于胸髓3.脊髓缺血可导致神经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并有血管再通第六节脊髓血管病
病理第一百一十六页,共134页。4.脊髓内出血可侵犯数个节段,多累及中央灰质;脊髓外出血形成血肿或破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组织水肿、淤血及继发变性5.脊髓血管畸形是由异常血管形成的网状血管团和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所组成第六节脊髓血管病
病理第一百一十七页,共134页。
(1)脊髓短暂性缺血发作(spinalTIA):
典型表现为间歇性跛行和下肢远端发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合同法在企业的实施调查报告(2025年版)
- 2025年股权转让框架协议
- 2025年离婚协议书两个小孩模板
- 【单元重点难点】译林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7-单元复习(知识梳理检测)-(含解析)
- 2025年河北省邢台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学生专用
- 2024年运载火箭遥测系统检测设备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第九章 第2节 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下册
- 2025年海口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一套
- 《小数除法-谁打电话时间长》(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军工厂招聘21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DB31-T 451-2021 净水厂用煤质颗粒活性炭选择、使用及更换技术规范
- 做账实操-光伏发电能源储存企业账务处理示例
- 2025年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说明表
- 成人脑室外引流护理-中华护理学会团体 标准
- 方便面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与人才培养
- 幼儿园中班歌曲《画妈妈》课件
- 2023年12月大学英语4级真题(第三套)
- 《体育教学论》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2024亚马逊卖家状况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