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_第1页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_第2页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_第3页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_第4页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参评三级工法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

六盘山隧道无砟轨道实施预案

六盘山隧道全长16719米,进口端365.05

m位于R-12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进口576m为莲花台车站双线断面,出口16143m为单线断面;隧道全部段落均为下坡,线路纵坡分别为5‰/2752m、13‰/13550m、6‰/400m、0‰/17m。

本隧道设置帮助坑道(横洞、斜井)5处,分别为进口横洞、1#斜井、2#斜井、3#斜井和4#斜井。进口横洞与线路相交里程为DIK83+643;1#斜井与线路相交里程为DIK86+700;2#斜井与线路相交里程为DIK89+460;3#斜井与线路相交里程为DIK93+040;4#斜井与线路相交里程为DIK96+700。

依据实地条件和施工需求共布设3个平面加密施工测量掌握网其等级、精度要求、掌握点标石等选择的依据以《新建铁路工程测量标准》(TB

10101-99)中的要求为原则。

1.主要工作内容

本方案主要针对天平铁路六盘山隧道CPⅢ基桩掌握网的测量,分为一下几个方面:

①CPⅡ掌握网加密测量。

②CPⅢ测量标志选用和埋设。

③CPⅢ平面掌握网测量。

④CPⅢ高程掌握测量。

2.

精测网布网状况

2.1平面掌握网

根据逐级掌握、分级布网、三网合一的原则,平面掌握网沿线布设了三级掌握网,分别为CP0框架基准网、CPⅠ根底平面掌握网和CPⅡ线路掌握网。

框架掌握网(CP0)采纳卫星定位测量方法建立的三维掌握网,作为全线勘测设计、施工和运营维护的坐标起算标准。满意线路平面掌握测量起闭联测的需要。

根底平面掌握网(CPⅠ)在框架掌握网(CP0)的根底上,沿线路走向布设,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建立,为线路平面掌握测量供应起闭的基准。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Km左右,测量精度为二等。

线路平面掌握网(CPⅡ)根底平面掌握网(CPⅠ)上沿线路四周布设,为勘测、施工阶段的线路平面

测量和轨道掌握网测量供应平面起闭的基准。可用静态相对定位原理测量或常规导线网测量,在勘测设计阶段建立,点间距400~800m,测量精度为三等。

2.2高程掌握网

高程掌握网沿线布设基岩点、深埋水准点和一般水准点三种类型的高程掌握点,组成统一的高程掌握网。各类高程掌握点沿京沪高速铁路线路布设,水准点位设在线路施工的影响范围外。一般二等水准点大多与CPⅠ和CPⅡ共点。

3.CPⅢ基桩掌握网测量段落划分原则

为了保证CPⅢ基桩掌握网的精度,同时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条件和施工的进度要求,CPⅢ基桩掌握网测量段落的划分不宜小于4km,长度宜保持在4~10km之间。

CPⅢ基桩掌握网的段落之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必定存在偏差,为了消退这种偏差或者将这种偏差降到最小,在进展CPⅢ基桩掌握网的测量时必需在段落搭接的地方进展重复观测,一般重复观测的测站数不应少于1个测站,也就是说搭接测量的距离不应小于360m。

标段间的搭接测量应首先使用两标段的共用桩(至少为两个CPⅡ点)进展搭接段落CPⅢ基桩掌握网的测量,搭接长度不应少于800m。并将双方经评审后合格的观测数据和成果提交建立单位和评估单位进展协调处理。

4.CPⅢ掌握网测量

4.1

CPⅢ掌握网平面测量

CPⅢ基桩掌握网的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规定:

表1

CPⅢ基桩掌握网的主要技术指标

掌握网名称

测量方法

方向观测中误差

距离观测中误差

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

同精度复测坐标较差

CPⅢ平面网

自由测站边角交会

±1.8″

±1.0mm

±1mm

±3mm

4.1.1

CPⅢ布网形式

CPⅢ平面掌握测量应当采纳交会方法施测,不得使用导线法进展测量。其测量布网形式如下列图所示,点间距60m左右,线路左右对称布设,采纳自由站点边角交会法进展观测。

4.1.2

CPⅢ基桩掌握网观测数据平差

CPⅢ平面掌握网平差应采纳中铁二院与西南交大开发的CPⅢ专用平差软件CPⅢDAS,并进展

图1

CPⅢ平面掌握网

CPⅢ网平差精度检核。CPⅢ掌握网精度指标如下,处理结果不能满意所要求的精度指标时,应进展返工测量。

①CPⅢ基桩掌握网平差精度掌握指标主要为:方向观测值的改正数≤±4″,距离观测值的改正数≤±2mm;约束网平差的点位中误差≤±2mm,距离观测值的中误差≤±1mm,相对点位中误差≤±1mm。若不满意要求,必需重测,以保证数据质量。

②测段分段平差时,前后段独立平差重合点坐标差值应满意≤±2mm。满意该条件后,后一测段CPⅢ网平差,应采纳后测段的CPⅠ、CPⅡ掌握点及重叠段至少8

对重合CPⅢ点进展固定约束平差。

③坐标换带处CPⅢ基桩掌握网进展平差计算时应分别采纳相邻两个投影带的CPⅠ、CP

Ⅱ坐标进展约束平差,并分别提交相邻投影带两套CPⅢ平面网的坐标成果,两投影带的CPⅢ测段重合长度应不小于500m。

对于测量数据的整理和保存,须保证数据信息从开头测量始终到评估验收和存档都完整全都。

CPⅢ基桩掌握网在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应复核下表要求:

表2

CPⅢ基桩掌握网在平差后的各项精度指标

掌握网名称

与CPⅠ、CP

Ⅱ联测

与CPⅢ联测

距离中误差

点位中误差

相对闭合差

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

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

CPⅢ掌握网

5.4″

4mm

3.6″

2mm

1mm

2mm

1/3500

CPⅢ基桩掌握网平差计算取位应符合下表要求:

表3

CPⅢ基桩掌握网平差计算取位

水平方向观测值

水平距离观测值

方向改正数

距离改正数

点位中误差

点位坐标

0.1″

0.1mm

0.01″

0.01mm

0.01mm

0.1mm

4.2

CPⅢ掌握网高程测量

4.2.1测量方法

为了保证测量精度,每一测段联测的二等水准点不得少于3个,以形成检核条件。联测时,往测时以线路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穿水准测量,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采纳中视法进展观测。返测时以另一侧的CPⅢ水准点为主线贯穿水准测量,对侧的水准点读取中视进展观测。

(1)往测水准路线如下列图所示:

图2

往测水准路线图

(2)返测水准路线如下列图所示:

图3

返测水准路线图

4.2.2CPⅢ高程掌握点精度要求

CPⅢ掌握点水准测量应按周密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CPⅢ掌握点高程测量工作应在CPⅢ平面测量完成后进展,并起闭于二等水准基点,且一个测段联测的二等水准点数不应少于三个。

周密水准测量采纳满意精度要求的电子水准仪(电子水准仪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3mm),配套因瓦尺。使用仪器设备应在有效检定期内,每年必需对测量仪器准确度进展一次校准,每天使用该仪器之前,依据自带的软件对仪器进展检验和校准。

(1)周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

表4

周密水准测量精度要求表(mm)

水准测量

每千米水准测量偶然中误差M△

每千米水准测量全中误差MW

检测已测段高差之差

来回测

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

环线闭合差

左右路线

高差不符值

周密水准

≤2.0

≤4.0

12

8

8

注:表中L为来回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2)周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要求

表5

周密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标准

等级

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

路线长度(km)

水准尺

来回较差

或闭合差

(mm)

与已知点

联测

附合或环线

周密水准

因瓦

来回

来回

8

注:①结点之间或结点与高级点之间,其路线的长度,不应大于表中规定的0.7倍。

②L为来回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3)周密水准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

表6

周密水准观测主要技术要求

等级

水准尺

类型

视距

(m)

前后视距差(m)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m)

视线高度(m)

周密水准

因瓦

≤60

≤2.0

≤4.0

下丝读数≥0.3

注:①L为来回测段、附合或环线的水准路线长度,单位km。

DS05表示每千米水准测量高差中误差为±0.5mm。

4.2.3CPⅢ掌握点高程测量数据处理

CPⅢ掌握点高程测量应严密平差,平差时计算取位按下表中周密水准测量的规定执行。

表7

周密水准测量计算取位

等级

往(返)测距离总和(km)

往(返)测距离中数(km)

各测站高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