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1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2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3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4页
第7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小剧场第7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农业生产总值19491952195619581966197619781962ABCDEHIJ改革开放新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过渡时期FG国民经济恢复一化三改中共八大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经济调整十年文革改革开放文革时期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学习目标1.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2.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3.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第一幕行之左右

徘徊难定——徘徊材料三:李先念:据初步估算,“文革”十年我国在经济上仅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这个数字超过了建国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如果再不重视生产建设,那我们离亡党亡国可就不远了材料二:“仅中央、国家机关副部长和地方副省长以上的高级干部,被立案审查的即占总人数的75%左右。在审查中,滥用专政手段,大搞逼供信,制造了数以百万计的冤假错案,加上受牵连的亲属和有各种社会联系的人,全国被株连的群众达1亿人。”

——《“文化大革命”简史》材料四:“学校‘停课闹革命’,大学停止招生,教育事业受到极大摧残。学校关闭,文盲大量增加;文艺界百花凋零,万马齐暗;许多有成就的科学家被错当作“反动学术权威”关进“牛棚”,知识分子被当作‘臭老九’。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经济困难文化凋敝①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材料一:文化大革命”也大大削弱了无产阶级专政。把多年辛苦建立的各级人民政权机构打碎了,把我们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机构公、检、法砸烂了,特别严重的是,我们专政的领导力量共产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

——金春明《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冤假错案

阅读材料:“文革”后的中国面临的问题?

政治混乱目标导学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一、徘徊——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材料五:群众甲:俺爹时传祥,本是个掏粪工人,他老人家勤勤恳恳,本本分分地工作了一辈子,就因为受到了刘少奇的接见,和他握了手,就被说成是“工贼”的同伙、“反动分子”!最后硬是被红卫兵们批斗致死!俺爹实在太冤枉啊!据说全国还有28000人和我爹一样!老天爷!您可快开眼吧!

②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③“两个凡是”错误思想方针的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1977年提出:“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左”倾错误的继续实质:危害:阻碍了大量历史遗留问题和大量冤案的彻底平反。这时的中国

正需要一位有勇气、有能力纠正错误的人!需要有勇气纠正错误的人邓小平(1904-1997)三起三落

1933年2月,因拥护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被“左倾”领导人撤职、下放。同年6月,上调到中央军委总政治部担任秘书长。1966年“文革”被下放到农村。1973年恢复副总理职务主抓经济。1976年,再次撤销职务,保留党籍被下放。1977年7月7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通过恢复邓小平职务的决议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给中共中央写信,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开了全党解放思想的先声。1978年5月11日④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性质: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是对“两个凡是”错误观点的批判总结第二幕物极必反

否极泰来——转折观看视频,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和内容。二、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况3.内容:1.时间:2.地点:1978年12月北京①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意义: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③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4.意义:二、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况以“左”的思想为指导的中央领导“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倾错误指导下的“两个凡是”方针前后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工作中心:经济建设伟大决策:改革开放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

——历史学家胡绳二、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概况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思想纠错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党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彻底纠正了“左”倾错误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中共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点;迎来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领导核心历史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遵义会议。”——历史学家胡绳两次转折点的比较知识拓展第三幕粉身碎骨

清白留世——平反第①章1980年刘少奇“叛徒、内奸、工贼”的“三顶帽子”被摘掉,这桩共和国历史上的最大的冤案得到了平反。邓小平在追悼会上致悼词三、平反——拨乱反正1.时间:1981年2.会议名称: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3.通过文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三、平反——拨乱反正4300多万名干部沉冤得到了洗雪12350多万被错划为右派分子的人得到了平反全国2000多万人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70多万工商业者摘掉了资产阶级帽子①“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②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440万人被摘掉了地主、富农的帽子三、平反——拨乱反正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刘少奇的追悼会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学校被迫“停课闹革命”,高考招生工作也停顿下来,很多青年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以后每年都举行。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知识拓展

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4.拨乱反正胜利完成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逐步确立的适合中国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正确道路,进一步指明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工作继续前进的方向。历史论坛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20世纪中国的三次历史巨变与三位伟人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结束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中国成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改革开放,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醒起来站起来富起来知识拓展

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意义平反冤假错案背景(1)文革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2)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要求对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①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②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①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③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课堂小结图宝藏海航恭喜你获得一张藏宝图是否开始你的寻宝之旅?立即开始第一关枯木逢春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A.正确B.错误√1、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是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政治建设上来题型一:判断题题型一:判断题2、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A.正确√B.错误第二关刀光剑影1.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才是检能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A.“以阶级斗争为纲”B.资产阶级自由化C.“两个凡是”的方针D.“文化大革命”的错误

题型二:选择题B【2021·2.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思想理论基础的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C.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D.粉碎“四人帮”题型二:选择题D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A.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B.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D.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题型二:选择题D第三关如火燎原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邓小平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结合材料一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东隅已逝,桑榆非晚:(1)材料一中的“一国两制”的政策是哪位领导人提出来的?邓小平东隅已逝,桑榆非晚:(2)结合材料一说说“一国两制”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就是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第10页第10页本方针。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香港、澳门和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意义: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题型三:简答题材料:“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