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震安全知识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防震安全知识防震安全知识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遇见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发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开始时,如果正在屋内,切勿试图冲出房屋,这样砸死的可能性极大。权宜之计是躲在坚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没有坚实的家具,应站在门口,门框多少有点保护作用.应远离窗户,因为窗玻璃可能震碎。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楼房、树木、电线杆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尽可能远离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为免地震时失去平衡,应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没有空地,应该暂时在门口躲避。3。切勿躲在地窑、隧道或地下通道内,因为地震产生的碎石瓦砾会填满或堵塞出口。除非它们十分坚固,否则地道等本身也会震塌陷。4。地震时,木结构的房子容易倾斜而致使房门打不开,这时就会眼睁睁地把命丢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门,首先打开房门是明智之举.5。发生大地震时,搁板上的东西及书架上的书等可能往下掉。这时,保护头部是极其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可利用身边的棉坐垫、毛毯、枕头等物盖住头部,以免被砸伤。6.即使在盛夏发生地震,裸体逃出房间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体容易被四处飞溅的火星、玻璃及金属碎片伤害.因此,外出避难时要穿上尽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袜,并且要避免穿上易着火的化纤制品。7.如在医院住院时碰到地震,钻进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这样,可防止从天窗或头顶掉下物品而砸伤。8。地震时,不要在道路上奔跑,这时所到之处都是飞泻而下的招牌、门窗等物品。因此,此时到危险场合最好能戴上一顶安全帽子之类的东西。9。地震时,大桥也会震塌坠落河中,此时停车于桥上或躲避于桥下均是十分危险的。因此,如在桥上遇到地震,就应迅速离开桥身。10。大地震有时发生在海底,这时会出现海啸。掀起的海浪,会急剧升高,靠近岸边的小舟就十分危险。此时,最好是迅速离开沙滩,远离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11.在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里面的人会因惊恐而导致拥挤,这是由于惊恐的人们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缘故。这时需要的是镇静,定下心来寻找出口,不要乱跑乱窜.
强震过后如何自救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地震来临如何避震
1.如果正在上课时发生地震,要在教师指挥下抱头、闭眼,尽量蜷曲身体,迅速躲在各自的课桌下。2。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避震,应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伤;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过去后再下车.3。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4.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随身携带的物品挡在头上。
地震避险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省地震局的专家详细说明了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险和自救互救方法(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
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你要动作机灵的躲避。
1.在房屋里,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面积小的卫生间、墙角,减小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居民,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着离开。
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倒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静听外面的动静,可敲击铁管或墙壁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能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到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
(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1.如果你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要沉着冷静,特别是断电时,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3.正在上课的学生,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发生后,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尽量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扩大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设法逃避险境。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4.无法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
地震有先兆一次地震,特别是一次强烈地震之前,大都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这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密切联系的异常现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它们都表现为自然界突然发生的某种与地震发生有关的变异,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号警告。地面倾斜、伸缩、海平面的升降等,反应地球物理学现象变化的地磁、地电、地温、电磁波、重力、水氡、水质成分等的变化,这些现象就是所谓的微观前兆现象。大的地震发生过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异常现象,特别是有丰富的宏观前兆现象。例如井发浑、冒泡、翻花、升温、变色、变味、陡涨、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动物习性异常反应;地声、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开花结果等。由此群众总结了如下谚语:
群测群防搞预报
宏观异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变色变味冒气泡
果树提前把花开
植物反季发芽早
骡马牛驴不进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纷纷出洞向外逃
鸟不进窝鹅鸭飞
家养金鱼上下跳
地声地光很怪异
这是它们来预报
宏观异常排干扰
方法简单效果好在大地震发生前动物的异常变化特别丰富和突出。人们对震前动物异常现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认识.据资料和近40年来我国所发生的强震震例统计,震前有异常反应的动物已有100多种。一般说来,动物在地震前大多为惊恐反应,像遇到敌害,极度紧张,少数表现为抑制型,表现为委靡不振。我国历次震例表明,动物异常超前时间多数在24小时左右,震前11小时动物异常的频率会有所增高,震前2~3小时达到高潮。有些大震有地声、地光现象,地声、地光现象比较复杂,很难做出确切描述。一般而言,与人看惯的光象、听惯的声音不一样,让人感到怪异甚至恐惧。地光的特点:一般出现在临震前或震时,也有出现于震前数小时或更早的.它形状各异,有带状光、球状光、片形光、火样光、柱状光等,颜色多样,呈红、白、紫、橙等色。地声的特点:多数出现在震前或震时,但也有出现在震前几小时甚至几天的,声音类似于机器轰鸣声、雷声、炮声、狂风呼啸声、撕布声、石头相互摩擦声等。另外还可能有天气骤冷或骤热,出现大风、大雨、大雪等变化。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发生的中强震群,2005年7月25日,大庆市林甸县发生的5。1级地震,震前都出现过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鸡鸭晚上不进窝、惊叫、乱飞;老鼠不怕人、惊恐乱窜等动物习性异常的现象。因此,发现这些宏观异常现象的群测群防人员要及时上报,对实现地震的短临预报至关重要。
地震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当人们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地震时,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采取应急措施。在来不及逃出房屋的情况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坚固的写字台下、炕沿下、床板下等。住楼房的人应尽快从大房间躲避到厕所、厨房等小房间处;当来不及逃离大房间时,应躲在内墙墙角下、家具与门框附近等处,并保护头部和呼吸安全;不要躲在楼房的外墙角,以防外墙震裂倒塌而跌出墙外。不可躲在阳台上、窗户旁与拥在楼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楼以防摔伤.当主震约在20秒钟过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间,以防接着而来的余震造成伤害。住高层楼房的人不可乘电梯逃离。为防地震造成停电和火灾,可沿楼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应保护头部,以防止被瓦砾等物砸伤,并迅速往广场、操场、公园等空旷安全处疏散,要躲开狭窄街道、高楼、影壁、女儿墙、烟囱、桥梁、高压线、变压器、河堤,水坝等危险地段.若地震时在立交桥上,司机和乘客应迅速步行下桥躲避.若地震时正在车间、影剧院、商场、学校等公共场所,若时间允许可依次迅速撤离;在来不及时,可就近躲在车床下、桌子下、舞台下、椅子下、柜台两侧等处.大地震后还有多次余震,此时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内;倒塌的建筑物如发主火灾应迅速扑灭,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废墟中的人,应尽可能加固自己同围的支撑物,并用连续有规律的敲击声和呼喊声求救.
地震来临镇静即自救27日13时,武汉大学高级心理咨询师严瑜正在给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上课,教室的灯和桌椅突然晃动了几下。接着听见别的教室有学生跑出来.严瑜笑着说:“看来,还是我们心理咨询师们的心理素质好!”严瑜认为,无破坏性有感地震虽然没有造成直接破坏,但由于人们的恐震心理等原因,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知震”才不会“恐震”。消除“恐震”心理的有力武器是防震科学传播,让公众全面了解地震、正确对待地震,掌握防护的基本知识。血的教训说明,在应对地震这样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如果掌握避震防灾的常识和技能,就能大大减轻损失。面对突发事件,感到心理压力大时,应当与亲朋好友多沟通,让情绪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胆说出你的恐慌。这时最好选择、上网等方式沟通.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交流来减轻内心的不安。坦然面对和承认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强迫自己抵制或否认在面对灾害和突发事件时产生的害怕、担忧、惊慌和无助等心理体验,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切不可以烟酒来排遣压力,更不可有发怒等不良情绪出现。同时,启动科学的心理调节措施,进行一些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看小说,写日记,收拾家务等等让自己感兴趣的一些小事情,转移自己的情绪,并保持良好的睡眠。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常的表现:易怒、兴奋、不安、絮叨,甚至联想到以前的一些负性事件等。这时,家人要尽量理解,最好能够在一起,以增强相互的依赖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情绪反应,使他们感受到被重视和信任,从而充满自豪与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绪的影响几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励和激发亲人。
新版地震逃生守则1.地震时,先将房门打开(包含大门、铁门),因为地震有可能将门框震歪,而导致逃生信道无法畅通。2
.关闭火原、瓦斯。3.保持冷静,注意头顶上方有无掉落物的可能,环顾所处空间墙壁、天花板、梁柱,检查有无龟裂,但是、千万别往外跑(除非你身处一楼).如果你所处位置在一般所谓透天住家,请往顶楼跑,而如果你身处大楼,除一
楼外其余别往外移动,迅速往厕所或冰箱移动。因为厕所空间较小,四周皆有墙壁,可承受较大压力,而且厕所有水源、水管,可保有些许水分,并且没有掉落物危险如书柜、衣橱等。而冰箱因为为铁制,如房屋不幸倒塌,可藉由它顶着,而且冰箱内有食物,如不幸受困也可有紧急粮食.“不要”往外跑,甚至往上移动,是我在灾区学到最大的经验,因为有鉴于台湾建商的没良心偷工减料,和台湾透天建筑物的特殊结构(一楼多为店面、停车场,空间中无其它隔间),在地震来时,可能会直接往下垮,造成二楼、三楼、甚至于七楼(中山国宝)变一楼。有一家五口地震来时他们马上从楼上往下往外跑,跑最快的死在骑楼
,因为房子往下垮,被压死,其余四口,一名在一二楼间(上下约5
0公分)被发现,剩下三口都在一楼楼梯间被发现,而隔壁两位老先
生老婆婆,因为跑不动留在二楼,房子垮了,二楼变一楼,他俩从窗
户爬出来逃过一劫。你看这不是很讽刺,所以往上跑,就算房子垮了
、倒了,也比较不会被压住。
防震自救知识问答1、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2、学校人员如何避震?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间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3、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躲避?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虹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4、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如何应急?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面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做好防御姿势。5、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较大。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6、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此时,应躲在远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曲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居家地震避险和地震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大多数破坏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动只是一瞬间,只有强烈的地震才能有长达一分钟的感觉,而绝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只延续几秒钟。为此,只有保持镇定,采取果断措施来保护自己,才能够减少你所遭遇灾害的损失。下面告诉你在各种环境下怎样防护的办法:
一、地震时避验和自救互救方法(一)地震时,在家中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当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动时,切记最大的危害是来自掉下来的碎片,此刻,要动作机灵的躲避。1。在房屋里,则赶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书桌、工作台、床底下。单元楼内。可选择开间小的卫生间、墙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气管道的支撑,减少伤亡。对于户外开阔,住平房的职工,震时可头顶被子、枕头或安全帽逃出户外,来不及时,最好在室内避震,要注意远离窗户,趴下时,头靠墙,使鼻子上方双眼之间凹部枕在横着的双臂上面,闭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来说,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个安全处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着离开。2.地震时,门框会因变形而打不开,所以在防震期间,最好不要关门。夜间地震时,要争分夺秒向安全地方转移,不要因寻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误时间,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断电源,关闭煤气,熄灭明灯。照明最子用手电筒,不要用火柴、蜡烛等明火.3。地震时,如已被砸伤或埋在塌物下面,应先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千方百计想办法出去。若无通道,则要保存体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静听外面的动静,如听到有人走过的声音,可敲击铁管或墙避使声音传出去,以便救援.同时要在狭小的空间里,寻找食物维持生命。(二)地震时,室外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1.地震时在户外的人,千万不要冒着大地的震动进屋去救亲人,只能等地震过后,再对他们及时抢救。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楼的门口处,以防碎片掉下来砸伤。3。汽车司机要就地刹车刹车,火车司机要采取紧急制动措施,稳媛地逐渐刹车,保证列车和旅客的人身安全。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千万不要跟着滚石往山下跑,而应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时要远离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胁。5.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啸的突然袭击,尽快向高处转移。(三)地震时,在工作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一旦地震发生,在工作、生产岗位上的人员,首先应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的阀门,个人根据所处的环境,当机立断迅速避震.1.地震时,在办公楼的工作人员,要赶紧躲在办公桌下面,震后迅速从楼梯撤离,千万不要跳楼。2。在厂区上班的工人,地震时,要立即关闭机器、断掉电源,迅速躲在车床、机床及高大的设备下,绝不要慌忙乱跑.3.井下作业工人,地震时,应立即停止生产,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较地面上安全。避开巷道或竖井等危险地区,选择有支撑的巷道避震。地震过后,有组织、有秩序地向地面转移.4。一些生命线工程中的在岗人员,应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规范,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厂在地震时,紧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气体和液体外溢,立即关停各种闸门和电源,关闭运转设备,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四)地震时,在公共场所的人员如何进行个人防护?在群众集聚的公共场所遇到地震时,最忌慌乱,否则将造成秩序混乱,相互压挤而导致人员伤亡,而应有组织地从多路口快速疏散。1.如果你正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遇到地震时,要沉着冷静,特别是当场内断电时,不要乱喊乱叫,更不得乱挤乱拥,应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皮包等物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2。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应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和玻璃橱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离出去。3。正在上课的学习,要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决不能乱跑或跳楼,地震后,有组织地撤离教室,到就近的开阔地震避震。4。正在进行比赛的体育场,应立即停止比赛,稳定观众情绪,防止混乱拥挤,有组织有步骤地向体育场外疏散。二、地震后的个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发生后,到处是断坦残壁,危楼及倒房构成的瓦砾堆。在没有外来人员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项与死神争分夺秒的斗争。时间就是生命,从历次大地震的经验得知,地震发生后,一天内扒出的人,救活率可达80%,第二吞们有30-40%,时间越长,存活率越低。地震对人身的伤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压后,要做到:1.被埋压在废墟下时,至关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发生崩溃,要有勇气和毅力。强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满信心的乐观精神,是自救过程中创造奇迹的强大动力。2。被压埋后,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及意外事故,尽量活动手和脚,消除压在身上的各种物体,用周围可搬动的物品支撑身体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扩大安全活动空间,保障有足够的空气。条件允许时,应尽量设法逃避险境,朝更安全宽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动。3。被埋压后,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寻找通道,设法爬出去,无法爬出去时,不要大声呼喊,当听到外面有人时,再呼叫,或敲击出声,向外界传信息求救。4.无力脱险时,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寻找食物和水,并计划使用,乐观等待时机,想办法与外面援救人员取得联系.三、地震后的群众互救方法地震后救人,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救人应当先从最近处救起,不论是家人、邻居、工作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这样可以争取时间,减少伤亡。震后救人的原则是:1。在互救过程中,要有组织,讲究方法,避免盲目图快而增加不应有的伤亡。首先通过侦听、呼叫、询问及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判断被埋人员的位置,特别是头部方位,在开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2。如伤势严重,不能自行出来的,不得强拉硬拖,应设法暴露全身,查明伤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3。在互救中,应利用铲、铁杆等轻便工具和毛巾、被单、衬衣、木板等方便器材.4.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支撑物,清除埋压物,才能保护被压埋者赖以生存的空间不遭覆压。5.清除压埋物及钻凿、分割时,有条件的要泼水,以防伤员呛闷而死。6。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护通风,递送食品,静等时机再进行营救。四、成功的自救互救范例范例1
他救活了全家五口人唐山大地震时,唐山市路北区科委主任袁云峰一家被砸埋在下。当时他48岁,他奋力自救出来后,由于方法得当,又救出了他的全家五口,他的经验是:1.抓紧时间,分清轻重缓重。他首先扒出妻子的上半身,发现妻子还活着,又去扒儿子,当儿子的头扒出来能呼吸后又去扒共他人。由于他时间抓得紧,短时间内,全家五口人都得救了。2.家庭应常备一些药品,以便在突发事件后应急.唐山大地震时,邻居陈某被开水烫伤,袁云峰用家里备用的獾油给他涂上,虽然烫伤面积大,因獾油保护伤口有效,终于免于死亡。范例2
一把菜刀救了一对新婚夫妻七月二十八日的强大震波,击中了唐山市所有的大目标,也毫不留情地粉碎了唐山二五五医院陈俊华、郝永云的新房。他俩最初被砸埋下去的时候,象所有被埋在地下的人一样,竭尽全力呼喊,拼命地推梁木,砸钢筋,搬石头……。然而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地下很黑、很闷,呛得难受,时间一长,体弱的妻子昏睡过去了,陈俊华四处去摸,希望找到水和西瓜,但一切都被对碎了,失望之中他意外地摸到了一把菜刀。他首先在一堵断壁上劈开了一个窟窿。他欣喜若狂地往外钻,谁知窟窿外正堵着一个坚硬的水泥凉台。他用菜刀往相反的方向劈,结果失败了,他俩暂时栖身的小小空间,真像一处严严实实的坟墓。他把四周都砍遍了。石头、钢筋、水管、暖气片……菜刀卷刃了,变成了一块三角铁,他一共凿开了七个窟窿,全都是死路,他爱人已经神智不清,生命危在旦夕,但陈俊华仍用顽强的毅力坚持用变成三角铁的散刀敲击暖气片,整整两天三夜,菜刀的敲击声也越来越弱,陈俊华也不行了,他浑身发烫,手脚绵软,眼睛也看不清了,四周是一片白色的雾。最后他也躺倒了。但是,他躺着还拼尽全力地敲,两天三夜,微弱而顽强的敲击声终于传出了废墟,他们获救了。这把菜刀给这对新婚夫妻带来了生还的希望。认
识
地
震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时,地壳受力破裂所产生的振动。由于地壳各部的不均匀性,地壳构造运动使一些较为脆弱的地方储蓄起大量的弹性应变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应力超过岩石固有弹性极限强度时,便发生破裂,当成造成面积破裂或错动时,原来所储弹性应变能量全迅速释放出来,引起地表强烈振动,这就是地震。它同刮风、暴雨等气象现象一样也是一种自然现象.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其中人能感觉到的有5万次,造成破坏的约有800次左右,7级以上造成严重灾害的有10次左右,强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三个地震带上,首先约70%的地震分布在环太平洋的震带,包括日本、台湾、美国加州圣安德列斯列斯断层区等著名的地震活动区。第二个地震带是从地中海到喜马拉雅的欧亚地震带,其上地震分布的特点是比较分散,不象环太平洋地震带那么集中那么有规则,欧亚地震带约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第三个地震带是沿着各大洋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带,约吝5%左右。还有约10%的地震分布在这些地震带之外离板块边界相当远的地方,即“板内地震”。航天技术的应用已使得过去“上天无路”的情况变成了“上天有路",然而,“入地无门”的情况仍然存在。至今为止,人类花费巨资挖掘的几口超深钻井深度不过十几公里,这与地球6371公里的半长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那么,今后我们关于地球内部的知识都是怎么得来的呢?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从火山喷发出来的物质中了解到地球的内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同时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内部的许多秘密。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一致的波叫纵波,人们在地震时感受到上下跳动就是纵波作用的结果;传播方向和振动方向垂直的波称为横波,地震时人们感到左右晃动,就是横波作用的结果。地震波在地下一些物质分界面上会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通过分析反射波、折射波,能获得地球下各种界面的信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包括一个液态的外核和一个固态的内核.据统计约有92%的地震发生在地南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震源深度越小,相同震级的地震,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由于引起地震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为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构造地震是由于岩层断裂,发生变位错动,在地质构造上发生巨大变化而产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构造地震,也叫断裂地震。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90%以上属于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铁饭碗60公里以内.由于火山作用、岩浆活动,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叫火山地震,约占全世界地震的7%。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表面的振动,叫塌陷地震,这类地震比较小,次数也不多。水库蓄水、油田注水也能引起地震,称诱发地震。由核爆炸、大工业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我们把地震的大小也就是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用震级来表示,不同震级地震的能量差别是很大的。震级每大一级,地震的能量就大三十多倍,震级每大二级,地震的能量就大一千倍。所以尽管小地震数目比大地震多得多,但总能量中的大部分仍是由大地震释放的。小于3级的地震人们一般感觉不到,只有仪器才能记录到。对一般的浅源地震而言,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在震中区人们会感觉到,但不会造成很大的破坏,称为有感地震。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称为中强地震,对震中区的建筑物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人们普遍有感.大于、等于6级而小于7级的地震称为强震,在震中区会造成严重破坏,人员伤亡、地面变形、喷沙冒水,构成灾害。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地震,其中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对震中区可造成毁灭性灾害,建筑物倒塌,桥梁断裂,地表严重变形。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影响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级、震中距外,还与震源深度、地质构造、地基条件和建筑物结构、材料、施工质量等因素有关。我国将地震烈度划分为12度。3度:少数人有感;4—5度:睡觉的人会惊醒,吊灯摆动;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损坏;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11—12度:毁灭性的破坏。地震学是一门观测的科学,地震仪对于地震学就象望远镜对于天文学一样的重要。最近几
十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各种观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地震学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技术、新概念、新方法不断涌现,给地震学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活力。在信息化浪潮中,地震资料的获得和传递变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新技术、新概念不断涌现,海量的大地航空测量、GPS、高分辨率三维地形资料、数字地震资料不断获得,交流手段空前快捷,地学研究已经进入了数字地球的阶段。这些都给地震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利用这些优势,人们必将加深对地震本质的认识,增强人类抵御和减轻地震灾害的能力。
地震时的几个自救办法上海地震局的韦晓博士是目前上海地区负责组织紧急地震救援的6名成员之一.韦晓向记者介绍了以下一些地震自救知识。
-大地震时不要急
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
万不要惊慌,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如果住的是楼房,千万不要跳楼,应立即切断电闸,关掉煤气,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铺等下面,震后迅速撤离,以防强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处
学校,商店,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乱,应立即躲在课桌,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决不可带头乱跑。
—远离危险区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应用手护住头部,迅速远离楼房,到街心一带。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远离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压线等。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
-被埋要保存体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要尽量保持冷静,设法自救。无法脱险时,要保存体力,尽力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待救援。新闻晚报/□记者施平
震前预防措施1.准备3日份的饮水、药品、干粮、手電筒、收音机、铁锥或斧头收納在救急袋內,但須隨時留意食物與電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於取用位置,以防不時之需。
2。准备消防设备,以面對地震後可能發生的火灾;留意灭火器的有效期限。
3.熟悉住家環境,清楚那裡是最好避难場所,預先想好逃生路线。
4。家人问应互相約定地震後應該如何联系及安全後之會合地點.5.應經常舉行避難演習,建立自卫編組,以防地震時惊慌失措。
6。建筑勿任意违法加盖,或拆除墙、柱、樑、板,以免破坏房屋结构.
7。較重物品應放置低處,並予固定,以防地震時掉落造成傷害。
8。定期检查瓦斯、電線管路,瓦斯桶應予固定。全家人均應清楚总开关位置及关闭方法。
9.地震時,應躲在堅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
10.應定期檢查房子,如发现大裂缝應請专业人員加以检视或維修。
11。需記憶自家附近之医院、警察局、救火队電話。
地震來臨時1。避免附帶的灾害,尤其是火灾,所以应紧急关闭所有的火源,包括電源和瓦斯。
2.順手將門窗打開,避免因地震變形而無法逃生。
3.就地尋找安全庇护处:千萬不可慌張奔跑。若在室內,立即遠離架子和柜子,背對窗戶,躲入堅固的桌下.不可搭乘電梯。
4。若在郊外,則找空旷的地點,遠離崖邊、水邊、車子.
5。若在街上,迅速躲到骑楼支柱旁,远离玻璃、加油站、建筑工地和天桥,並注意保護頭部.
6.徒步避難:若有避難需要,例如余震頻繁時,一定要用徒步的方式前往避難場所,千萬不可開車,免得造成阻礙了緊急救援。
7。相互救助:地震容易引發火災,若發現任何災害,要緊急求援,並量力而為幫助救援。但千萬不可在旁觀看熱鬧,而妨礙了救援活動。8。若不幸受困,千萬要保持清醒及冷靜,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絕對不要放棄求生意志。防震安全演练计划刘官庄中心初中为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防震意识,提高他们的地震应急避险和自救互助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防震应急演练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全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按照“积极、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广泛深入地宣传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二、演练目的。通过防震减灾应急演练,使我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防震减灾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掌握遇到地震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损害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紧急避险、自救自护的能力。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三、组织领导。防震减灾应急演练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应急演练工作应遵循“安全、慎重、实效”的原则。我校首先做好方案,明确分工。为确保演练工作安全顺利进行,成立防震减灾应急演练临时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如下:组
长:于月福副组长:卢守业成
员:刘在峰陈龙晓宿本乾于学杰孙守宝职责要求:1、负责制订应急演练方案,指导参加演练的老师学生熟悉演练方案内容.2、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做好演练前的筹备工作及演练时的安全工作。3、组织学校医务室做好演练意外发生时的应急工作。四、演练准备1、演练前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和地震疏散的途经路线和集中地点,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五、演练安排1、采取模拟发生5—6级地震的情景,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紧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预防余震发生时造成的伤害。演练包括紧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2、铃声信号:应急避震和疏散以哨声为启动信号。地震发生的信号:三声短促哨声,代表发生地震演习开始,同学们进行应急避震。时间约为三分钟。地震发生后,组织疏散的信号:二声长哨.代表主震结束,同学们再在老师带领下,按预定方案进行疏散演练。时间约为5分钟。再次吹哨全体集合。六、应急避震(地震应急演练要点)从你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的时间,有时也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以最快的速度躲到最安全的地方,躲避到空旷地带,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学生们立即开始演练,应做到:1、要保持镇定,不慌不乱、从容不迫,切莫惊慌失措。听从老师指挥。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绝不要乱跑或跳楼。2、在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课桌下方或墙角,以保护身体,但不要靠近窗口。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用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4、在走廊的同学,应立即选择有利的安全地点,就近躲避、卧倒或蹲下,用手保护头部,不要站在窗边。5、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逃避开建筑物和电线。七、应急疏散主震结束后,为了防止有较大的余震发生,应该立即有秩序的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去躲避余震。疏散的集中地应选择坚实、平坦的开阔地,远离高大建筑物。当听到疏散的信号后,按预定的路线和集中地点、有秩序的进行疏散。(一)应急疏散要求1、按规定线路疏散,到指定地点集合。2、不准学生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3、老师应在教室门口或走廊处,指挥学生有秩序疏散。4、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要迅速排队,有秩序进行,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5、疏散途中不要穿过建筑物,要尽量避开建筑物和电线。6、各班学生到大集中地点后,学生要蹲下,双手抱紧头部,各班应立即清查人数并向指挥部报告7、各班学生到达集中地点,经查完人数无误后,指挥部宣布演练结束并进行总结经验。(二)应急疏散安排1、协助员:各班班主任职责:分别到各自班级,相互协助,负责带领学生撤离;到达安全场地后清点学生人数。2、现场警戒员:张守升职责:具体负责禁止学生和其他闲杂人员再次进入警戒地带。3、宣传员:于建海职责:具体负责应急人员撒离现场的宣传教育、宣传报道等。4、救护人员:于永兴职责:(1)负责演练疏散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的应急救护和通知受伤学生班主任及家长等;5、对外联络、演练计时员:孙守宝职责:演练时负责计时,如有需要,拨打110、119、120求助,请求援助。6、疏散引导员:于学杰职责:具体负责疏散的安全管理调度。疏散路线:各班级学生到达操场的路线及顺序依次是:九年级7-8班、七年级5—6班走西楼梯。九年级1—3班、八年级1—4,7-8班、七年级1—4、7-8班走中间楼梯九年级4—6班、八年级5—8班、七年级9-10班走东楼梯各楼层东边三个班出东南门,其它班级出后门。各班同时疏散到达操场(三)、疏散管理1、疏散命令: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根据情况发布疏散命令;2、疏散广播:“老师同学们请注意,这是地震广播。同学们听到广播后不要慌乱,要听从指挥,有序撤离教室,由班主任带领沿疏散路线从安全出口撤离。”八、集合讲话1、总结本次演练情况.2021。5.3防震演练应急预案刘官庄中心初中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带来的损失,保护学校和公共场所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凡遇到地震等紧急情况时,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撤离危险地。整个过程要有序进行,不要大声喧哗,你推我搡,不要停留在楼梯口,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为认真做好紧急情况时的撤离工作,防患于未然。二、演练目的为了贯彻落实上级教育部门有关加强校园安全的文件精神,为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预防地震危害,加强学生安全知识,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切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特制定本安全应急预案。通过安全演练,让学生从中学到有关的安全防护知识,达到有事不慌、积极应对、自我保护的目的.三、演练阶段学校决定于2021年5月5日,进行防震演练。防震演练分三个阶段:一是宣传发动阶段,演练对学生前进行相关的防震安全知识教育;二是防震演练阶段;演练信号以警报声为准,听到命令时,紧急疏散工作预案立即启动,紧急疏散领导小组、现场指挥、以及各工作小组按照预案迅速到达现场,教学楼各个楼层的紧急疏散通道迅速打开,在老师沉着冷静的指挥下,学生们从教室的前、后门迅速撤出教室,有序而迅速地按照指定的楼梯通道跑出教室,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学校主路).三是进行防震安全知识讲座。通过三个阶段的演练让学生正确掌握防震安全知识,熟悉险情发生时的逃生方法,以达到“逃生、自救、互救"的预期目的和效果。四:分工及职责领导小组组
长:于月福副组长:卢守业成员:刘在峰于凤军于建海朱玉亮陈龙晓孔祥良李德志于世献宿本乾于学杰孙守宝王连清各班班主任2、演练指挥部总指挥:于月福副总指挥:卢守业现场调度:刘在峰指挥部下设3个小组:演练现场指挥组组长:卢守业成员:刘在峰基本职责:根据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布置的工作,制定本校演练的时间、疏散顺序、疏散路线,组织开展演练;掌握本校演练情况,及时小结报告;对演练中出现的紧急情况进行果断处置并上报。(2)演练紧急疏散组组长:于凤军成员:各班班主任及现场任课教师基本职责:在演练现场指挥组指挥下,依据预案措施及疏散路线、顺序,有秩序地快速地疏散师生,疏散完毕后有秩序撤离。(3)演练后勤保障组组长:朱玉亮成员:孟凡斌田立涛基本职责:准备演练时必需的器材和相应的救护药品等。(4)演练安全保障组:组长:于学杰成员:于永兴基本职责:负责现场保卫工作,组织临时医疗救护小组,将伤员送医院救治.五、宣传发动阶段阶段1、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防震安全演练预案》,通盘筹划和指挥灾害应急避险演练.2、落实相关安全措施。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学校安全工作检查。重点是安全疏散设施管理情况.3、对学生进行防震安全教育。充分运用广播、黑板报、宣传窗等不同媒介,以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应急自护办法等,对学生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教育学生不玩火、不玩电,不触摸有电源标志的器物,不拨弄公共场所开关,不擅自使用电器.教育学生在灾害发生时严禁学生跳楼逃生。4、确定疏散路线:根据班级分布状况、人流密度,确定疏散路线。(各班疏散线路附后)5、班主任准备有关防震及个人安全防护的相关资料,组织学生学习有关自我保护知识,开展防震自救培训。并进行疏散练习,熟悉疏散线路,进行自救逃生练习。教育学生发生灾害时,能够做到:①遇事不慌,头脑冷清。②判明情况,思考对策。③积极自救,互帮互助。④听从指挥,有序疏散。大忌:恐慌混乱,相互践踏。六、疏散应急实战演练阶段1、应急实战演练指挥小组总指挥:卢守业调度:刘在峰学生宣传教育:各班班主任2、巡查组:东楼梯:一层:张守升二层:盛平原三层:宋维娜四层:刘兰玲西楼梯:一层:孟凡斌二层:朱玉亮三层:于佃茂中间楼梯:一层:田立涛二层:王兴正三层:解植东四层:史俊玉教学楼外巡查组:东:王永雷中:刘晓西:石军传广播指挥室:卢守业于文松3、影像采集:于建海以上人员要确保撤离安全,防止踩踏事故.引导各班师生快速进入到安全位置.4、疏散集合地点:教学楼前中心区域5、疏散顺序:每班由班主任领队,学生在教室门口排成二列纵队后撤离,撤离时靠右依次快速、安全下楼班主任前头带队,控制小跑速度,确保安全,科任老师在后头组织押队,到操场以升旗仪式时的队形集合。具体线路(通道)如下:疏散路线:各班级学生到达操场的路线及顺序依次是:九年级7—8班、七年级5-6班走西楼梯.九年级1-3班、八年级1—4,7—8班、七年级1—4、7-8班走中间楼梯九年级4-6班、八年级5-8班、七年级9—10班走东楼梯各楼层东边三个班出东南门,其它班级出后门。各班同时疏散到达教学楼前,在体育老师指挥下在教学楼前安全区集中。6、演练程序(1)现场总指挥宣布:“全体师生请注意,地震即将发生,各位教师立即到位,防震演练现在开始。”(2)报警员立即吹三声急促的哨,班主任指挥学生就地躲藏。(3)总指挥通过广播下达命令:“全体师生请注意,现在发生地震,请大家不要慌,一切听从老师的指挥,马上有秩序地撤离。”报警员吹两声长哨,学生开始撤离。(4)在场教师指导学生:①第一次警报,警示地震已经产生,班主任立即命令同学们采取行动:就地蹲下,头部和身体完全躲到课桌下面,5秒钟内完成动作.②第二次警报为地震已过,可能会有更大的地震发生,马上疏散,班主任和其他老师语言告警同学们:更大的地震可能发生,马上疏散。全体学生马上离开座位,用书包或厚一点的书盖在头上(保护头部),前面四排往前门有序走出教室,后面四排从后门出.一个紧接一个,不推拉,自觉有序、快速的排队走出教室,前门出的学生排成一队,后门出的学生排成一队,每班两路纵队并列撤离。③各班在楼梯行进时,弯腰重心下降,各班二路纵队靠墙,手扶墙壁靠右前进。前面有班级在行进时,不能往前拥挤,不能交叉,在原地等候。两个班相遇时,后面的班级让前面的班级先走。到达操场(平地)时,尽量远离建筑物行走,以免被坍塌的建筑物轧到、压到。(5)所有科任老师达到目的地后组织学生,以便学校安排救援工作。(6)到达目的地,各班主任马上清点人数,报告总指挥.(7)总指挥宣布演习结束,并作总结,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7、注意事项:(1)对身体有残疾的学生班主任提前做好预案。(2)分班演练时,班主任要教育学生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门、后门迅速撤离,各班班主任必须明确告之学生的规定撤离路线.(各班后门打开并留有应急通道)(3)学生撤离后,必须服从于学校和相关人员的统一指挥,迅速到操场按升旗时的集队站好,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4)如果全校演练时间是上课、下课或其它休息时间.当紧急疏散时,当场在教室的教师是该班的直接负责人,教育学生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严禁高声喧哗、制造恐慌,有序组织学生从教室撤离,按学校规定的分流路径疏散,由学校安排的其他教师在楼梯口规定位置指挥学生撤离,直到学生撤离后才能随学生一起撤离。七、后期总结与反思演练后一周为总结反思阶段,各班班主任要针对演习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总结经验教训,利用班会、夕会继续对学生加强消防安全知识的教育。刘官庄中心初中2017申请报告县教育局安全保卫科:我校拟于5月5日上午课间操时间举行防震疏散安全演练,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预防地震危害,提高师生的紧急疏散能力,严防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特向领导提出申请,望领导予以批准。刘官庄中心初中2017-5-3防火防震安全班队会教案教学内容:学习一些家居防火、防震自护、自救知识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防火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时场地出租合同范例
- 酒类实习报告4篇
- 专用货车维修合同范本
- 兼职老师培训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深圳网约车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公司代建合同范本
- 2025年防水标签笔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买卖无产权合同范本
- bim写入合同范本
- 亲戚房屋转让合同范本
- 西方政治思想史-课件
- 学生心理健康测量表
- GA745-2017银行自助设备、自助银行安全防范要求国标
- 邯郸市垃圾填埋场封场方案
- 2020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introduction to pipeline pilot在处理数据中的一些应用
- 智能中台数据底座解决方案
-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2015版)
- 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工程光伏发电工程光伏发电施工组织设计
- 11钢的表面淬火解析
- 导数应用举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