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4拟设立XXX国家级森林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人:XXX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申报时间:XXXX年XX月国家林业局制基本情况公园名称XXX国家级森林公园申请人XXX森林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通讯地址邮编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公园所属行政区域公园的地理坐标、四界范围和规划面积拟建的XXX森林公园由树山生态园艺休闲区(193公顷)、阳山森林生态康复区(350.2公顷)、鸡笼山森林保育体验区(116.6公顷)、大石山森林文化保护区(135公顷)、阳山森林培育观赏区(235公顷)5区组成,公园规划总面积1029.8公顷。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6′43″~120°29′08″,北纬31°19′34″~31°22′27″。四界范围包括阳东林场1林班1-8小班、2林班1-24小班、3林班1-7小班,面积181.5公顷,合2723亩;浒墅关经济开发区1林班1、2、4、6-12、14、15、17-20、24、25小班、原浒关1林班22-28小班,面积250.2公顷,合3753亩;通安镇1林班30-48、50-56、60-66、68-80小班,面积308.1公顷,合4621.5亩;东渚镇1林班51-68小班,面积173公顷,合2595亩;通安树山村1-11村民小组民居、耕地等面积117公顷,合1755亩。上述林班涵盖森林公园的全部林地,林地范围是沿山脚线闭合,公园内其他耕地或建设用地不在上述林班范围。公园内森林覆盖率88.64%原始林面积无次生林面积480.9公顷人工林面积431.9公顷公园内林地面积912.8公顷国有林地面积181.5公顷集体林面积731.3公顷其它林地面积无二、重点森林风景资源2.1.重点森林风景资源基本情况古杨梅林:主要分布在主景区山体中下部,上层建群种为杨梅,下层建群种茶树、乌饭树等。面积12公顷,百年以上的杨梅树52株,分布呈离散状,其中300年以上树龄1株,地径312厘米,冠幅20×21米,200~300年树龄的2株,100~200年树龄的49株。在全省杨梅林群落分布中是罕见的。XXX:20里青山全入城,是XX城市主要山系。主峰箭阙峰高338.2米,全城举目可赏。山势南北横卧,蜿蜒成15峰峦、6岭6坞、3涧4岩7泉的绵绵青山,峰、岭、坞、涧、岩、泉各具景观特色,摩崖石刻、“吴中普陀”胜境等文物古迹环秀叠翠,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地文景观资源和人文宗教景观丰富。黑松、马尾松和国外松林300.2公顷,毛竹林46公顷,落叶阔叶混交林273.7公顷,山中四季鸟语花香、林木葱翠,空气质量上乘,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绿肺”。2.2重点森林风景资源评价古杨梅林树龄之大(200~300年),数量之多(52株),面积之大在省内独一无二,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生长之旺,树形之美,具有观赏价值。产量之高(89公斤/株),品质之优,效益之好(12000元/株),极具经济价值。公园物种丰富,维管植物拥有103科245属333种(含亚种、变种),分别占全国维管植物科的44%、属的17.8%、种的8.4%。尤其是南北交错带的植物分布明显,是研究亚热带和暖温带植物的典型地段之一。各种动物在公园内繁衍生息,频繁出没于林中、溪畔,游客可扑捉到飞鸟、刺猬、黄鼬、野猪等重点保护动物的千姿百态或者相互嬉戏的镜头,成为生态旅游的主要景观。大石山是明代戈裕良构筑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的原型。游览大石山,是和古圣先贤进行一次精神的对话,独具森林文化保护价值的特色。三、资源基本条件3.1地文条件3.1.1森林公园属山系森林公园属阳山山系。3.1.2地质构造和地质年代森林公园位于XX——太仓隆起带,基岩为上侏罗纪凝灰岩,上覆第四纪粘性土、砂性土,区域构造断裂为NNW向为主,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不发育,区域地质稳定性较好。该地区特点是小山地多,地质硬、地耐力强,土质主要以粘土为主。3.1.3地形地貌特征公园内多为山地,境内土壤受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和河港交错、湖荡棋布的地理环境等影响,地貌属流水地貌型。XXX是XX高新区内的主要山系,逶迤20余里,山势南北横断走向,山峦从鸡笼山(又名憩龙山)拔起,蜿蜒成十五峰峦、六岭、六坞和三涧四岩七处泉的绵绵青山,峰岭岩泉各具特色。主峰箭阙峰高338.2米,西北小树山孤立突兀;东北部的鸡笼山、凤凰山、大荒山连绵不断;南部的阳山横贯东西,由北到南以此分布为青山、大石山、火烧山、观山、阳山等。阳山与鸡笼山之间是狭长农田地带,是树山村所在地。树山村境内地势低平,海拔大多在3-7米之间,局部地段最低为2.5米,最高达8米。3.1.4土壤及母岩状况由于成土条件不同,影响了境内的土壤发育,产生了不同种类的土壤组合。规划区内土壤主要为黄棕壤。细分为1个亚类黄棕壤亚类,3个土属粗骨土、黄砂土、黄刚土,5个土种薄层黄棕壤、中层黄棕壤、厚层黄棕壤、厚层黄砂土、果园黄土。黄棕壤是北亚热带地区的地带性土壤,由酸性母岩风化物所构成的低山及下属黄土阶地上所发育的土壤。土呈黄色,土层较薄,土壤养分贫富不一,有机质含量不高。呈弱酸性至酸性反应,有弱富铝化和粘化现象。黄棕壤大多适合发展林果生产,只有薄层黄棕壤林业利用程度不高。3.1.5地文条件对开展旅游的价值或不利影响XXX风景秀丽,稳定的区域地质条件和挺拔蜿蜒,千姿百态的峰峦、岭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使森林公园内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3.2气候条件3.2.1森林公园所在区域气候类型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和雨量较充足,有利于农林业生产。3.2.2年气温变化和无霜期据XX市气象站观测资料统计,公园内年平均气温为15.70℃,一月份温度最低,月平均气温3.10℃,极端最低气温-9.80℃(1958年1月16日),七月份温度最高,月平均气温28.90℃,极端最高温度38.80℃(1978年1月16日),无霜期达250天左右。3.2.3光照条件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65.0小时,最多年份1967年为2357.6小时,最少年份1952年为l630.4小时。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是:春季(3-5月)454.9小时,夏季(6-8月)624.8小时,秋季(9-l1月)486.7小时,冬季(12-2月)398.6小时。日照时数以2月份最少,仅l19.1小时,以后逐月递增;8月份最多,达240小时。以后又逐渐减少。10月份因晴天日数增多,日照时数比9月份略有回升,l1月份起又呈递减状态。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44%,夏季最大为49%,其次是秋季为47%,冬季为42%,春季最小为39%。3.2.4湿度状况平均相对湿度在76%以上,蒸发量的变化受湿度、气温及气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其多年平均蒸发量达1322.60毫米。3.2.5降水情况年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左右。夏季(6-8月)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季节,约占全年降水量的35%-40%;冬季(12-2月)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季节,约占全年降水量的11%-14%;春季(3-5月)占全年降水量的26%-31%;秋季(9-11月)占全年降水量的18%-23%。从全年来看,有三个明显雨季,即4-5月份为春雨季,6-7月份为梅雨,8-9月为秋雨,且易发生台风暴雨。平均初雪日为12月24日,常年平均降雪日数为6-7天。积雪深度最大的为26厘米。3.3水文条件公园内各河流湖荡均属太湖水系。启龙湖位于树山和鸡笼山之间,靠近浒通路,为早年制砖取土形成的洼地,面积为65365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最深处达4米,水面景观条件较好。树山村平原地带内部河流较少,且大部分分布在西部沿浒光运河一带。东西向河道有沿河、林场溪、树山浜、孙家浜、枣浜,南北有环山河,河道总长3400米,河宽在8-13米,由于属于山间河道,在雨季才能显出流量,大约0.3-0.5立方米每秒。现有7个蓄水池,分散在鸡笼山、大荒山、XXX山脚,是山村果树菜地的灌溉水源。3.4森林资源条件3.4.1森林公园所属自然区系中国植被区划中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3.4.2森林植被特征山体中上部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为次生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北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特征。山体中下部在立地条件好的地段,形成常绿阔叶混交林,具中亚热带地带性森林植被类型的外貌特征。山体下部主要种植梨、桃、茶、杨梅等经济植物,属于人工林森林植被特征。3.4.3公园内主要植物种类和植被类型维管植物333种(含亚种、变种,下同),隶属于103科,245属。公园有蕨类植物12科,18属,24种。裸子植物共有5科,8属,10种,如银杏、马尾松、黑松。被子植物299种,隶属于86科,219属。其中野生的210种被子植物属中,多数属所含的种数较少,仅有1~2种,含3种以上的约有14属,如悬钩子属RubusL.(7种)、栎属QuerusL.(5种)、蓼属PolygonumL.(5种)、景天属SedumL.(5种)、堇菜属ViloaL.(5种)、铁线莲属ClematisL.(4种)、碎米荠属CardamineL.(4种)、紫堇属CorydalisVent.(3种)、蔷薇属RosaL.(3种)、杜鹃花属RhododendronL.(3种)、黄芩属ScutellariaL.(3种)、蒿属ArtemisiaL.(3种)、刚竹属PhyllostachysSieb.etZucc.(3种)、菝葜属SmilaxL.(3种)。公园被子植物属的系数(属数/种数)为0.73,表明公园的生境条件较为一致。常绿乔木有冬青、香樟、杨梅、苦槠、木荷、紫楠等。落叶乔木有麻栎、栓皮栎、短柄枹、山胡椒、榉树、枫香树等。针叶树有马尾松、火炬松、湿地松等。竹林有毛竹。银杏、水杉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榉树、樟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森林植被类型主要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竹林和经济林。3.4.4公园内野生动物资源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物资源,公园内野生动物为森林公园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山中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兽类9种,鸟类33种。其中,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斑嘴鹈鹕、黄嘴白鹭、小天鹅、鸳鸯、鸢、苍鹰、赤腹鹰、雀鹰、松雀鹰、凤头蜂鹰、白尾鹞、鹊鹞、秃鹫、红隼、白枕鹤、红角鸮、领角鸮、雕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短耳鸮、长耳鸮、蓝翅八色鸫、獐、水獭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麻雀、刺猬、黄鼬为江苏省重点保护动物。3.5区域环境质量3.5.1大气质量XX高新区虎丘区环境监测站,TSP0.098mg/m3、SO20.010mg/m3、NO20.025mg/m3,符合国家大气环境质量(GB3096-1996)一级标准评价分值为2分。3.5.2地面水质量XX高新区虎丘区环境监测站,启龙湖,PH7.92,COPcr17.4,TP0.079,NH3-N0.178mg/L等,达到国家水环境质量(GB3833-1988)一级标准,评价分值为2分。3.5.3土壤质量XX高新区虎丘区环境监测站,鸡笼山北Cu33.9,Pb34.8;采石塘Cu30.1,Pb31.0mg/kg,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GB15618-1995)一级标准,评价分值为1.5分。3.5.4负离子含量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点,旅游旺季主要景点其含量为5万个/cm3,评价分值为2.5分。3.5.5空气细菌含量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个点,旅游旺季主要景点空气细菌含量为1千个/m3以下,评价分值为2分。3.6社会经济条件3.6.1森林公园社会经济条件拟建的XXX国家级森林公园在行政区划上属于XX高新区,它由北面的树山生态村和鸡笼山、凤凰山、大荒山与中部的青山、大石山、火烧山、观山以及南部的南阳山和阳山、宝山、青蜂、树山、阳东、新民等村等组成。其中树山生态村初步规划于2007年1月已经做好并在逐步进行实施中;青山、大石山、火烧山、观山、阳山、南阳山以及阳山、宝山、青峰、树山、观山、阳东、石林、新民等村为2005年6月被省林业局批建的“XXX省级森林公园”范围。2007年末,公园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有人口17957人,村级收入4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72元。为加快XXX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工作,区管委会专门建立了XXX森林公园管理办公室,办公室内设综合科、林政科、规划建设管理科,由林业部门分管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抽调局林政处、林业站、有关乡镇专业人员来充实森林公园管理机构工作人员。目前,已配置主任一名,专职副主任一名,内设部门人员三名。XXX森林公园批准建省级森林公园以来,公园建设管理办公室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伐,推动生态旅游全面、健康、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结合我区XXX现状和特点,努力开展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首先,根据森林公园的现状、风景资源分布和不同景区,成立二家公司分区进行开发建设。新灏公司以树山生态村建设为核心,打造生态休闲的树山景区;阳山生态有限公司在南阳山景区实施沿山自然生态环境改造及修复工作;其次,完成了XXX森林公园的总体规划;第三,积极实施树山生态村、护林防火体系、环山及上山道路建设,开展周边环境整治工程、散坟平迁、采石宕口复绿整治工程等项目,目前已初见成效。3.6.2所在市、县社会经济概况2007年,XX市地区生产总值2295.29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20.22亿元,第二产业为1359.26亿元,第三产业为915.45亿元,职工平均工资为3140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475元;XX高新区生产总值为52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为2.66亿元,第二年产业为89.12亿元,第三产业为86.14亿元,农业总产值占1.5%,林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19.5%。职工平均工资266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950元。高新区建设以来,注重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健康、快速发展。2004年至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快速增长局面,分别为316.01亿元、408.97亿元、470.57亿元和520亿元,经济实力较强。历年列入财政预算的支农资金分别为2004年4000万元、2005年4900万元及2006年5015万元、2007年9416万元,农林资金出现逐年递增的良好局面,体现出XX高新区管委会对农林业生产的高度重视,XX高新区雄厚的经济基础具备反哺农林业的可靠条件。3.6.3所在市、县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XX高新区“十一五”规划中对旅游业规划明确提出要充分依托区内良好的自然山水资源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改善和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深度挖掘、整合、开发各种旅游资源,突出休闲旅游特色,增强旅游产品吸引力,建设若干特点突出、吸引力强的休闲旅游集聚区,精心打造“现代高新区”城市品牌,建设华东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休闲旅游中心,实现与XX市及周边地区旅游业的错位发展,构建旅游业发展新格局。高新区旅游规划编制专家组对高新区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估,XXX凭其丰厚的文化、丰厚的森林资源、保护良好的植被以及明显的区位优势被评为5级旅游资源,阳山森林公园被评为4级旅游资源。XXX位置正好在全区中央,也位于“XXX山水休闲旅游带”的中心位置,是全区旅游的中要板块。“XXX山水休闲旅游带”依托观山驾校、树山、鸡笼山、温泉山庄、白龙寺、云泉寺、凤凰寺、环阳山旅游带、阳山顶、箭阙峰、阳山森林、真山公园、白马涧、中峰寺、观音山、天平山、高景山、兰凤寺、白鹤寺等旅游资源。在整个XXX山系及其周边地域,围绕绿色阳山、生态和休闲的山水景群,建成XX城内最具山地特色的休闲旅游景区。3.7基础设施条件3.7.1森林公园内部交通公园范围内主要道路现状,环山路(含兴贤路)形成闭合,全长17公里,金芝岭至小树山路宽。树山村木栈道横贯树山南部群山约5米等高线处。是一条由防腐木构建的生态观光栈道。东起树山白墡坞,贯穿栗坞、戈家坞、云泉寺,西至大石坞,全长5公里,主干道达3公里,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木栈道开放后将大大增加树山“游”的内容,较好的实现了其生态观光、农事体验的功能。树山路东起金芝岭西至小树山,全长2484米,路宽6米,沥青路面。鸡笼山路沿鸡笼山南侧环山路,全长1200米,路宽4米,沥青路面。大石山路东起白鳝坞西至兴贤路,北延小树山,全长1540米,路宽3-5米不等,沥青路面。另有各类景区园路3000余米,青砖、花岗岩等材质贴面。公园各景区的内部交通以步行为主,景区间交通以汽车、电瓶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公园内的道路主要分为三级:(1)一级道路:作为道路体系的主框架,环通整个公园的各个功能区,满足公园内部各种游览交通的通行需要,同时作为消防、环卫、后勤、养护等服务车辆通行通道。宽度根据原有道路适当整合,控制在4—6米。(2)二级道路:联系主要景点和景区主路,网络形道路,考虑满足自行车、步行等非机动交通方式通行,宽度控制在2.5—3.5米。(3)游步道:辅助功能区景点通行要求,增加游览层次的步行道、登山梯道等,宽度约1—1.5米。步行路的路面材料可以多样,如沙石路、石板路等,增加生态公园的乡野气息。3.7.2森林公园内通讯条件环阳山道路都配套通信管线,XXX国家级森林公园内可提供宽带多媒体、虚拟小交换机、ISDN、DDN、T1和T3、ADSL、高速接入因特网等服务,并可申请安装卫星接收装置。环阳山及内部主要道路均配套市政管线。供水能力:75万吨/日。管径:Ø200mm、Ø1200mm、Ø1400mm、Ø1800mm、Ø2200mm,管道通至地块边缘;供水压力:不低于2KG。供电能力:周边可供10KW、35KW、110KW。供电质量:安全可靠。3.7.4森林公园及周边食宿条件公园内的食宿主要集中在树山生态村的云泉山庄和观山村的阳山湾度假酒店。云泉山庄坐落于树山村鸡笼山脚下,具体位于XX高新区XXX北麓,北靠通安镇区,东邻浒墅关镇、苏浒公路、西依浒光运河,占地4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28平方米,作为整个森林公园的服务和综合管理机构,山庄内设有茶艺厅、树山景区规划陈列厅、大小会议接待室3间和豪华宴会厅宴会包厢9间等。可为游客提供导游、购物、娱乐、医疗以及独创的XX乡绅菜、茶叶表演以及专业的会议服务。游客可以在此购买到乡村土特产纪念品、农产品采摘和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家生活等。阳山湾度假酒店,XX阳山湾度假酒店是一家集餐饮、住宿、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涉外酒店。酒店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阳山风景区,与省内最大的居民住宅区阳山花苑、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阳山科技工业园紧邻,XX阳山湾度假酒店总建筑面积18000平方米,准四星级标准建设,拥有各种风格的商务和标准客房共计170间。设有供360人就餐的大餐厅,豪华包厢20间,功能齐全的贵宾接待室和大中小会议室7个。可满足会议、商务团队和各頪消费群体的需求,让您轻松身心、关心而来,满意而归。XX阳山湾度假酒店依山环水,风景秀美,清晨的微风、傍晚的夕阳,让您远离繁华喧嚣的城市,享受那份怡然逍遥,那份安详与宁静。3.7.5森林公园及周边医疗条件公园附近的医疗服务设施主要有通安镇卫生院、阳山街道社区卫生院、浒墅关镇XX市第七人民医院。通安卫生院有医护人员128人,阳山街道社区卫生院医护人员30人,均可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制度六位一体的医疗服务。XX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高新区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二级综合医院,又名XX市第七人民医院。医院位于XX高新区浒墅关镇康复弄28号,占地27322平方米,建筑面积14734平方米,床位227张,职工390余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5人,有中级技术职称者80余人,高级技术职称者20余人,博士生2人,硕士生6人,研究生导师2人。3.7.6森林公园及周边商业条件公园紧靠通安镇、阳山街道和树山村综合服务中心。商业设施面积通安镇有10万平方米、阳山街道有4万平方米,销售品种齐全。其中树山村商业设施面积为3万平方米,林产品销售以茶叶、杨梅、翠冠梨为主。
四、森林风景资源调查4.1自然景观资源调查4.1.1生物景观资源调查4.1.1.1森林植被景观森林公园最高峰338.2米,有明显的垂直分布规律,可划分为三个带谱:山顶落叶阔叶灌丛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海拔150米以上,1993年2月5日和1997年1月2日两次森林大火(火灾过火面积806亩.受害森林面积199亩,)后自然恢复的次生林。主要有两种森林植被。一是落叶阔叶灌丛,位于山体上部,土层瘠薄,立地条件差,林层只有1层,典型群落为麻栎+山胡椒,平均树高2.3米、平均胸径4-5厘米、平均冠幅2米。伴生树种有枫香、白栎、漆树、栓皮栎、冬青、枸骨、乌饭树、络石、十姊妹、野蔷薇等。草本较稀少,主要有蕨类。春天,成片野蔷薇花开遍山野;秋天,枫香、白栎、漆树等树种形成满山红叶,层林尽染的景象。二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位于山体中上部,立地条件较差,林层只有1~2层,典型群落为山胡椒+冬青,平均高度7米,伴生树种有短柄枹、麻栎、枫香、枸骨、乌饭树、十姊妹等。山腰针叶林:海拔150-50米,土层较厚,立地条件较好,建群种为黑松、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树,人工栽培的纯林。山脚经济林和竹林:海拔50米以下,主要种植梨、桃、茶、杨梅、板栗、毛竹等经济植物,目前生长情况良好,经济效益高,属于人工林森林植被特征。4.1.1.2森林植物景观栓皮栎(麻栎):公园的植被多数属于这一类型。该群落乔木层的组成树种有15种。乔木层可分为两亚层。第一亚层高10~16米,主要组成种类以栓皮栎、麻栎等为主,平均树高13.73米,平均胸径17.85厘米;第二亚层高4~10米,以格药柃、牛鼻栓、川山矾、朴树等为主,平均树高7.08米,平均胸径5.7厘米。乔木层优势种为栓皮栎、麻栎,重要值分别为82.84、51.64。其它各树种重要值较低,如格药柃23.62%,牛鼻栓16.33%,冬青14.65%,川山矾12.0%,枫香11.45%、南京椴10.92%。生长旺盛,树形美观,林相整齐,郁郁葱葱,具有观赏价值。盛夏时节,置身林中,凉风习习,使人神清气爽;阴雨天气,云雾缭绕,似梦似幻,如入仙境。毛竹:在鸡笼山北侧、戈家坞和阳东林场有三片大面积的毛竹林共计300余亩,平均胸径9厘米,样方内毛竹密度很大,灌木层种类少,总盖度低于5%,草本层种类少,主要为蕨类,层间有稀少的藤本,如常春藤、菝葜、白英等。另外2个样方反映了毛竹群落向周围扩展的情况,样方中出现了枯立木:马尾松3株,胸径分别为14.0、12.6、7.8厘米,栓皮栎1.2株,胸径分别为11.4和7.6厘米,冬青1株,胸径6.9厘米。毛竹杆粗,常绿性,群落中个体密度大,郁闭度大,所以上层少见或不见伴生树种,下层灌木稀少,草本层盖度也小,组成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标极低。人们徜徉在连绵起伏的片片竹海当中,享受大自然给予的美景。梨树:位于树山生态村的1050亩、共有52500株无公害产品“翠冠梨”已经满园,平均树高2米,胸径6-8厘米,每年春节梨花盛开季节,一批批游客慕名前来,一睹梨花芳容。夏季来此可品尝到纯天然的绿色产品。杨梅:树山的杨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味甜,清凉解渴,据记载亁隆下江南时曾封过戈家坞杨梅数最好。现树山村在保护原植被的基础上,扩大杨梅种植面积近2000多亩,植株高5-6米、蓬径4-6米。杨梅果实殷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景观吸引力巨大。梅茶混交林:在树山村、大石山一带,采用上种杨梅下植茶的模式,既利用了杨梅喜光茶树喜荫的特点又合理利用了空间节约了土地资源,大大提高了单位面积内土地的经济效益。目前有茶树930亩,品种以福鼎大白为主。短柄枹灌木林:灌丛包括一切以灌木占优势所组成的植被类型。盖度大于30-40%。分布于亚热带丘陵低山的灌丛绝大多数都是当地森林砍伐后所形成的次生植被或是植被演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公园的山脊及森林的外缘受人为破坏的地段具有这一群落类型,组成群落的主要树木种类有短柄枹、川山矾、格药柃、算盘子、映山红、化香、乌饭树、白檀、冬青、檵木、山胡椒等。优势种为短柄枹、川山矾重要值分别为59.02%、37.86%。由于灌木层总盖度达90%左右,其下草本层总体退化,盖度低于3%,由蕨、显子草、麦冬组成,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标低于公园森林群落。4.1.1.3古树名木景观杨梅:杨梅科杨梅属,主要分布在树山村1组、6~10组,百年以上树龄的杨梅共有52株,其中有3株野生。生长旺盛,树高4~9米,地径2~3米,冠幅15~20×18~20米。银杏:银杏科银杏属,又名白果树。在树山村汗墩头(原观音堂)西侧50米处,有一对150年历史的古银杏,胸径2.1米,雌树在离地10米处有三分株,树高均为18米,冠幅分别为11米和12米。板栗:壳斗科栗属,位于树山村10组,百年以上树龄的有6株。4株生长旺盛,树高8米,地径2米,冠幅10×10米。枝叶茂盛。香樟:樟科樟属,位于树山村10组,百年以上树龄的有2株。生长一般,树高8米,地径5米,冠幅7×7米。枣树:鼠李科枣属,位于树山村7组,1株。生长一般,地径0.8米,冠幅7×7米。4.1.2地文景观资源调查:4.1.2.1十五峰绵亘南北,长约5公里的阳山,山资秀丽、耸峙云霄。十五峰中箭阙峰为群峰之巅。其南依次为韦驮峰、凤凰峰、松林峰,其北有长云峰、鲤鱼峰、白莲峰、白鹤峰、鸡峰、香炉峰、大石峰、象鼻峰、道士峰、启龙峰、獾峰。现选几个景色秀丽、名声在外的山峰介绍如下:箭阙峰:海拔338.2米,又名箭缺峰。阳山十五峰中以箭阙峰为最高,是太湖东岸群山之第二高峰,相传秦始皇射于此,阙为箭镞所穿,故其下有射渎。顶有浴日亭(已毁),亭下有白龙洞。箭缺之傍有巨人足迹,长2米左右。下有文殊寺遗址。峰、阙、亭、洞、寺各有其妙,可看日月同辉、秦余积雪及云海等天象奇观。长云峰:海拔272.5米,又名常云峰,在箭缺峰下百余米处,上有韩馨所书“长云”的摩崖石刻,“长云”又名“常云”。下有龙井泉,深十余米。峰峦嶙峋,形态各异。上有摩崖石刻。刻有“正德丙子(1519年)四月庚少传王鏊少卿都穆经府”字样及明顾元庆、民国李根源字迹。原有文殊寺,晋支遁卓锡吴中第一站遗址在此。现在已经毁坏,当地人建有天狗庙。晋代的时候有珍奇名茶“白龙茶”、“龙井茶”。旁边有桂花岩和舍生台。凤凰峰:位于韦驮峰以南约130米,海拔330.7米。其东侧山下海拔110米处,方圆数千平方米平坦如台,台北侧有韦驮、长云两峰,仿佛凤凰展翅腾扑飞向古城,所以有凤凰台之美誉。明天顺年间(1457~1465年)建有凤凰寺,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现在已经修缮一新。獾峰:海拔96.6米,是阳山东北之最高峰,旧名“来鹤峰”,望如狻猊,“大石峰涌出,山腰如莲花”。因山体形似狻猊、狗獾(吴音管、獾谐音)故当地俗呼獾山。又名管山,是浒墅关八景之一,称为“管山春眺”。秦时白鹤道人管霄霞隐居在此修炼得名。山上怪石嶙峋、山下阡陌连片,明清年间,每逢阳春三月为XX城中士女踏青佳处。山上有摩崖石刻,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白莲峰:位于长云峰北60米,海拔236.4米。在白莲峰东侧海拔266~227米处,由北向南岩崖陡峭,形如朵朵白莲,旧时建有白莲寺,今已废。白鹤峰:位于白莲峰东侧山下,海拔105.9米。相传神话人物丁令威曾居此,后化鹤渡海。其故宅后唐会昌建舍宅为寺,称澄照寺,又名白鹤寺。宋朝学士谢涛,常读书其中。寺内原有古迹及其丰富。宋朝石碑有四块,元朝石碑有三块,明朝石碑有七块,清朝石碑有一块。另尚有殿悬木榜四块。白鹤峰下,永乐年间,建有“白鹤山房”,知书好礼,当时是吴中名流,有尚多诗篇。后建寺庙、“白鹤山房”已废,古迹无存。香炉峰:位于白莲峰北约50米,海拔238.1米。其东、西两侧就是东、西白龙坞。山岩由英安质角砾熔岩组成,石质坚硬,远眺有四、五巨石,高5~6米,宽2~3米,疑从天落,形如香炉,实为壮观。鸡峰:一种说法是在西白龙坞山顶,另一种说法在白墡岭北面,前者海拔41.8米,后者海拔95.9米。二者真伪,民间传说不一,无从考证。大石峰:位于阳山北西,树山村以南,是大石山的最高峰,海拔273.9米。大石山危岩峻峰,环秀叠翠,远远望去,犹如挺拔在阳山半山坡的一朵巨莲。大石山素享“独步江南、天然画本、尺幅千里”的美称。XX城内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大厅前的假山,其母本就是大石峰下的大石山。象鼻峰:位于大石峰北下,大石坞之顶,海拔86.1米。从山脚拾级而上,可登山腰平台,平台一面凌空,一面巨岩壁立,一股清纯甘甜的清泉沿岩壁汩汩而下,落入壁下的石池中,这就是有名的云泉。石壁前有一块英安质角砾熔岩组成的横石挑出,形似桂林的象鼻峰,横空出世,使人叹为观止。半山岩壁前有石桥一座,使人有过桥便是仙界的想象,因此石桥取名“招隐桥”,又名“天桥”。元、明以降,大石山胜名鹊起,引来诸多文人墨客,在此赋咏题刻,因而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目前保存完好的有“仙砰”、“仙桥”、“大块文章”、“维和呈喜”、“劈剑”、“拜石”、“集仙岩”等。道士峰:位于阳山北东,金芝岭旁边,是一座低丘山峰,海拔仅82.4米。因其形状犹如道人步履凌虚而得名。启龙峰:又称憩龙峰,位于阳山北麓余脉之鸡笼山(又名憩龙山)顶,它与阳山岭断脉连,海拔106.3米。其峰不高,但青翠挺拔,清雅秀丽。因其形似鸡笼故得名。明岳岱《阳山志》记载:“鸡笼山有洞,户在巅,中有石蹬,盘旋而下。昔有探者曰:其去甚远,烛尽而归,上闻风涛舟橹声,太湖林屋之通穴与欠?”。山峰海拔不高,恰恰是它的旅游优势,老人小孩都上得去,很安全。上了峰,看自然美景,探神秘洞穴,听传说故事,可谓“三乐”。神奇故事诸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相传吴王夫差倾全国军力北上争霸,越王勾践乘虚而入,突然出兵袭击,灭了吴国。夫差兵贩,被困在阳山,驻扎在鸡笼山,后来以死拒辱,越王勾践派军士“人一累土以葬之”。夫差身为诸侯王,说他是“龙”并不过分,所以,百姓就把他的安憩之地叫做了憩龙山,其顶即为憩龙峰。4.1.2.2六岭《阳山志卷上》中记载:“山之岭,南曰耙石;西曰青山;北曰金芝;东曰白墡。另有江婆岭、马石岭。”白墡岭:位于阳山香炉峰东山坡脚下,南北走向,长150米,海拔30~70米,是阳东由树山村通往白墡坞、东白龙坞的通道。以盛产白墡得名。白墡,俗称白泥,即现在所说的高岭土。据唐《吴地记》载:“在吴县西北三十里……山有白土如玉,甚光润,吴中每年取以充贡,号曰白石脂、白墡”。宋代著名诗人范成大在他编撰的《吴郡志》中,也有记载:“白墡出阳山,凿山为坑,深数米始得,初如烂泥,见风渐坚,腻滑精细,他处无比者,土人亦当白石脂。”1954年中国高岭土公司(原为XX采矿公司)成立,办矿开采,至今已闭坑停产。现将成为阳东茶树生态林园。金芝岭:位于阳山北道士峰北侧,通安虎窠里与浒关开发分区观山村交界处,东西向,长80米,海拔20米左右,其南有道士峰,其北有金芝岭峰,金芝岭夹在两峰之间,又如一天然通衢。《浒墅关志》载:“石岩皆偃盖作金色,或曰曾产金芝”。两旁林木郁郁葱葱,从中走过,心旷神怡。岭上旧有输子亭,刘伯温所凿之井及集庆庵。青山岭:位于阳西青山至西白龙坞,原来呈南北向,长250米左右,海拔20~30米,是青山到西白龙寺的一条行人通道,后来因为开山采石,此岭所存仅青山附近一段,湮灭于林木之中。耙石岭:位于阳山东南山坡脚下,呈南北向,长60米,海拔25~30米,原来是阳东山林、石羊到阳南新民之通道。石平如田塍,有犁耙痕迹,相传为仙人种玉米之处。元大德间僧道宏在耙石岭下建有景福庵。有竹林清池,颇亦幽胜。至于江婆岭、马石岭的具体位置、景观特征已无从考证。4.1.2.3六坞阳山峰多、坞亦多,据志书记载,主要山坞有六:即白龙坞、金牛坞、火丫坞、白雪坞、栗坞、启龙坞。至民国时期启龙坞被大石坞、戈家坞、唐家坞、白墡坞四坞所替代。现将保存完好者介绍如下:白龙坞:位于阳山的东西两侧,西侧是西白龙坞,东侧是东白龙坞。西白龙坞原建有龙母冢和白龙禅寺。据宋胡伟所题《白龙庙记》碑文,记载了东晋隆安中,缪氏女产白龙的传说及乡民厚葬其母,谓龙冢的故事。白龙禅寺,即古白龙祠,在东晋隆安年间建于龙冢前。上面有龙湫、晋柏。据(《浒墅关志》卷十),明、清名人为龙母冢和白龙禅寺写下了不少诗文。明王稚登《龙母祠》:“松坞石林林,秋风万壑阴。泉清尘客舟,花照定僧心。龙去墅祠破,鸟啼山竹深。苍生饥渴甚,朝夕望为霖”。清汪琬《龙湫》:“一泓何黝深,游人每动色。所恐龙子惊,风雪飞白日。”大石坞:位于阳山北树山村南大石山下,被周围浓枝密阴的山林所怀抱,是一处非常幽静的山坞。早在元大德间,僧觉明自尊相寺入大石坞,掌建云泉庵,庵因泉而得名。到明代,大石山是XX一带有名的旅游胜地。自宋至明清时代,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大量的颂诗佳句。大石景色的特点是古、奇、惊、新、幽,故整个石坞形成为18个小景点,分别是拜石轩、毛竹蹬、招隐桥、仙桥、宜晚屏、玉尘洞、青松宅、杨梅岗、款云亭、凝霞楼、石井、石龙、玉皇阁、夕照岩、观音阁、仙砰石、望湖峰和云泉庵。确有“石坞虽小十八景,东海最大无仙境”之美誉。戈家坞:位于阳山北树山村南大石山之东侧。整个山坞被山峦怀抱,茶树、杨梅、梨树、竹海,绿树成荫,蜿蜒其间的阡陌小道,曲折幽深,阳气十足,实在是块难觅的风水宝地。栗坞:位于阳北树山村虎窠里南,因盛产栗子而得名,秋闻栗香,品果赏景。4.1.3天象景观资源调查:日月同辉箭缺峰下平台原有浴日亭,浴日亭观日是当时阳山的著名景观,在此亭上可领略日月同辉的壮丽奇景。清代诗人袁学谰《吴郡岁时记丽·阳山观日出》中有一段对日月同升这一奇观精彩的描述,今录以如下:于时天鸡动唱,箕风息吹,疏星犹睒,朝光未通,俯视下方,混沌一气。山中忽吐白云,蓬勃扶摇而升,渐次弥满,络绎山谷,东奔西骤,若霓幢羽节为之前导者。久之见东边深黑中,朱霞晃漾,方用凝注,倏又灭没。又久之遐睇海门,景状渐异,俄而现种种色妙衣相。徐乃血溅殷起,金光万道,一喷一鲜,转瞬间如大赤县,踊跃而出。倏有皓月一轮,如白玉盘,岌岌腾上,将及日轮。日轮倏落,月轮随落,日轮复上,月轮亦复上,一上一落,如跳丸状,凡数十次。百宝浺融,蜿蜒荡漾,九光十色,莫可名象,所谓浴日浴月是也。既而砰然并落,云气晦黑,经两三须臾,见旭影徐动,一轮倏升,闪闪岩阿,辉辉江介,笼连宇宙,纯是霞光,照耀乾坤,都成金气,而日已登于扶桑矣。此则银阙金庭,琪花瑶草,神仙楼观,如在阿堵间,令人神与天游,超然有御风骑气之思焉。“日月同辉”是阳山一大奇观,只有在农历九月十三日这天登上浴日亭才能一睹这一旷世壮景。秦余积雪“秦余积雪”为清代浒墅关八咏之一,因阳山别称秦余杭山而名。每至冬雪初霁、日出东方之际,看阳山积雪,别有一番情趣。清代王士祯曾作《浒墅舟中眺阳山积雪》诗云:日出阳山外,参差见几峰。依稀露烟霭,窈窕明云松。勿忆梅花发,清溪深万重。扁舟欲乘与,杳杳暮天钟。4.1.4水文景观资源调查:本区属长江中下游太湖流域水系,源出森林公园的主要湖泊为启龙湖,水域面积为65365平方米,平均水深3米,水域北靠兴贤路,西侧紧靠树山村,东、西两侧邻近鸡笼山的竹林,四周景观优美。此外,森林公园内溪流水塘众多,河网纵横,多为季节性蓄水。大部分分布在西部沿浒光运河一带。东西向河道有沿河、林场溪、树山浜、孙家浜、枣浜,南北有环山河,河道总长3400米,河宽在8-13米,平均水深1米。森林公园内溪流水塘众多,河网纵横,多为季节性蓄水。大部分布在西部沿浒光运河一带。东西向河道有沿河、南北有环山河,河流总长约4000米,河宽8~13米,平均水深1米左右。沿河一带除有部分村庄分布外,沿途植物茂盛,森林密布,溪流枯水期川流不息,富水期更为丰润,常年不断,水量充沛,水质清澈,且无污染。四岩、七泉、二涧历尽千年沧桑,面目全非,有的已湮灭在村野,有的已废弃,所存不多。其位置,其外观,其特征均难以查证。4.2人文景观资源调查:4.2.1历史遗迹文殊寺:清《浒墅关志》载:文殊寺在阳山东文殊岩下,岩又名观音,长云、韦驮二峰在其后,晋支道林创,道林弟子屿云海禅师遗塔在其处,寺后有巨人迹,寺中有香炉石,高数米。文殊寺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开创者支道林(公元314年—366年),名遁,东晋著名高僧,曾与谢安、王羲之交游,好谈玄理,为佛教般若学“即色是空”的积极倡导者。支遁和尚二十五岁出家,卓锡吴中的第一站就是阳山,当时叫秦余杭山。吴中诸山多有其遗踪可寻。文殊寺依托观音岩而构,殿庑高险,重檐翼然,有悬空寺之誉。观音岩下有龙池一潭,池水清澈见底,池中游鱼怡然悠哉,人称文殊泉。寺前靠观音岩下有古井一口,深不见底,据前辈传说,寺中小和尚为试井的深浅,连搓了三天三夜的草绳,悬以石块,也未荡到底,旧称“不枯井”。观音岩壁立百仞,横亘三百余米,仰首而望,帽掉而目惊,只见悬壁呈阴罩形突出向上,壁上苔痕斑驳,古树藤萝直挂垂落,人立壁下,有恐岩石摇摇欲坠之惧。寺东侧地势更为险要,两巨大石台耸突于绝壁之上。一台旧有古桂二株,方园可达二十余米,人坐其上,可极目远眺山东平畴千里,城廓依稀。此台名桂花岩,明释海融《偕陈太史桂花岩待月》诗曰:桂台通石壁,世味不相侵。月到花心冷,人狂酒兴深。鹪鹩高树宿,蟋蟀断岩吟。漫理无弦曲,跏趺默会心。另一台“前临深壑,势若千仞,令人莫能下视,昔有人好西方者,于此舍身,故名舍身(台)”。(《阳山志》语)文殊寺僧房旁列之石壁,郁然苍峭,上有明清两代摩崖石刻数处。由于地势险峻,风景绝佳,文殊寺在明代时就蜚声四野,明代大文豪吴宽游寺后赠诗一首给当时住山的释定鄂,诗云:文殊兰若今何在,说在阳山箭缺傍。入定不知风雨过,白龙应向钵中藏。明代陈仁锡《观音岩看月介公至》诗云:风前忽自笑,云外若为期。忽报山僧至,山深知未知。大石山:大石山的秀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的青睐,纷纷为之作诗题字,有著名的明代吴宽等人的”大石联句”,现在还存有明代礼部尚书王铎所书的“仙坪”、浒墅关关官钱天锡所题“夕照岩”、近代文人李根源先生所书的“仙桥”和“大块文章”等摩崖石刻。尤其大石山山峰更是环秀叠翠,在山腰平台上原有云泉庵,如今寺庵早废,只有庙基隐约可辨,观音石像却还依然端坐石龛,承受着信众焚烧的缕缕不绝的香火。石壁前,有一横石挑出,形似桂林的象鼻峰,又像是一顶天桥,横空出世,使人叹为观止。这半山岩壁前的石桥,确使人有过桥便是仙界的想象,因此就有了“招隐桥”的名称。明诗人有“石梁跨流水,岩挂自成栖”之句,可见当年这仙桥之下是有水的,而今已干涸无流了。XX城内的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的母本就是大石山。云泉古寺原名云泉庵,庵藏大石坞深壑、阳山北麓最幽胜的佳绝处。它的名字得自于大石山上的一泓清泉。《阳山志》说:“云泉在大石坞,水自石上泄纳小池,虽山下居民,不以操罂为远者,盖亦泉之美也。”可见,当时的云泉庵,不但因泉而得名,还和山岩也融为一体,可谓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相互辉映,正所谓“山含图画意,水洒管弦音”。现今云泉寺重建于大石山脚,以当年的的古寺为参照。凤凰寺:凤凰寺位阳山东凤凰峰,凤凰寺也称凤凰台,它的地势两侧像凤凰展翅,中间像凤凰头,所以得名凤凰台。凤凰寺初名半山寺,建于明宣德年间,距今已580年。民国元老李根源在1926年5月30日曾造访凤凰寺,并留下记述。文化大革命,凤凰寺被毁。改革开放后,凤凰寺得到新生。2004年凤凰寺作为阳山文化旅游资源景点进行重建开发。凤凰寺现有山门、放生池、报恩亭、大雄宝殿、碑廊、龙湫井、凤凰阁茶楼等建筑。与山下竹林、敬老院联成一片,成为人们休闲旅游修身养性的好去处。4.2.2现代工程森林防火监控系统:XX高新区护林防火中心位于阳山东脚下,是XX市护林防火重点工程,该项目占地14亩左右,建筑面积1696平方米,总投资1200万元。于2005年2月28日开工建设,05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中心内建有监控室、大中小三个不同规格的会议室、值班室、库房、食堂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作为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集防火仓库、值班、电子监控、了望、设备维修、巡查等为一体的工程。4.2.3民俗风情饮茶:江南一带,魏晋之时饮茶已经成风。特别是XX人,一日不可无茶。根据传说,古时要当官当到七品以上,其家方许饮茶,所以有“七品茶”之称。服饰:XX地区的妇女早时喜穿中式大襟、对襟衫,常以土林蓝黑相对的布料作面料,下穿黑色长裙,或以腰兜为裙。喜欢包头,包头和腰兜很有讲究,包头常用靛蓝布,两旁边沿镶首花布滚边,两端用白布或黑布贴角,包头上绣有彩色图案。腰兜两侧有细密的褶裥,腰带上缀有流苏,腰兜上也绣五色图案。太湖渔民则喜爱穿对襟格子土布衫。4.2.4史事传说戈家坞:相传戈家坞埋葬着明代一位姓戈大将军及其后裔。据考古发掘,现已发现明代中晚期的墓葬5座,其中最庞大的一座墓室为穹窿形,直径10米左右,室前有人工堆筑的平台,平台长18米多,往北10米有一月牙形水池。古墓周围有石武士、石马,都是青石材质。石武士真人大小,刀法和构思都很好,造型、刻工都属上品。石马臀部雕刻刀法流畅,夹着尾巴造型十分罕见,多年从事考古的专家见了也赞叹不已。戈家坞还曾隐居过一位白铁道人。白铁道人姓王名济,明代吴兴人,喜欢旅游,游到XX,听说大石山风景绝佳,兴冲冲跑来游览,一游之下,再也不想走了,倾其财力,在戈家坞买地起屋,常住下来。人问白道人爱上这儿什么,他脱口而出:“是处峦壑咸奇,泉石交美,更有竹海,独饶杨梅。”这个回答,确把戈家坞的四大引人处说到位了。阳山:《浒墅关志》(康熙刻本)记载:阳山离浒墅关五公里,高三百多米,逶迤二十余里,以其背阴面阳,故曰阳。一名秦余杭,一名万安,亦名四飞,以四面视之,势若飞动也。又以云气如炊,名蒸丘。亦名蒸山。大峰一十五,而箭缺为绝顶。相传秦皇射于此山,故其下有射渎,战国策云:越王以散卒三千擒夫差于干隧。今万安山有遂山,即其地也。箭缺下有文殊寺,寺内石井大旱不涸,有白龙洞,岭西有龙母冢,东北有白鹤山,以丁令威宅名。山产白墡,亦名白墡岭,又名白莲峰,以下有白莲寺也。今名澄照寺,其前有龙湫白龙庙。自此一支东北过金芝岭曰“管山”,亦名巏山,其北大石涌出如莲花,有云泉庵,西为阳抱山,西北彭山、温山、圌山,皆近太湖。其北有青塘,又北曰“鸡笼山”,又北曰“甄山”,山巅有七窍如瓦甑,故名。东南有象山,即福寿山,盘廻不绝,至南爪山,过石岭而北,曰北爪山。又徐侯山在阳山西北十里,名卑犹,一名徐枕。吴越春秋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即此也。其下有沈尤村,其西南出锦峰,南出玉遮,东南则凤现岭,为凤凰山。晋太康二年,掘得石凤,故名。又南为贺九岭,相传吴王于此庆贺重九,崖壁有贺九岭三大字。三呼三应公孙圣:宋范成大《吴郡志》载:“秦余杭山,即阳山也。越入吴,夫差昼夜驰走,达于秦余杭,饥得生稻而食之。曰:是公孙圣所言,不得火食走傽偟耶?呼公孙圣,三呼三应,夫差大惧。有顷,越兵大至,遂擒之。”范石湖的记述,向我们昭示了一个历史史实,当年吴越相争,吴王夫差与越王勾践最后交战在阳山,其结局是,吴王夫差被擒,“越王数夫差大过者六,越王与之剑,夫差旬日自杀,越人累土葬之卑犹。”公孙圣是一位忠臣,不愿说假话,为说实话“不顾其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古志上记载了这样一段话:夫差既杀子胥,游于故苏台,昼寝而梦。召公孙圣问焉,圣直言之,遂怒,杀圣,圣仰天言曰:“王知吾之冤乎?忠而获罪,身死无辜,葬我深山,后世相属为声响。”于是夫差投之蒸丘。蒸丘即今之阳山,公孙圣被抛尸于阳山荒野,夫差还不解气,对之曰:“豺狼食汝肉,野火烧汝骨,东风数至,飞扬汝骸,骨肉糜烂,何能为声哉?”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率军功吴,吴军大败,夫差率群臣狼狈出逃,三天三夜,竟跑到了故苏城西北的阳山下,他心中忧急,腹中饥饿,口干唇燥,顾不得君王脸面,去田里采摘生稻直往口中生食,又伏在地上饮沟中生水,想起当年公孙圣的预言,夫差连呼三声,不想天空中公孙圣真的连应三声,夫差大惊,果真应验。这时越兵已围了上来,夫差欲媾和,勾践不允,夫差只得“引剑而伏之死”,临死,长叹道:“吾人既惭,死亦愧矣,使死者有知,吾羞前君地下,不忍睹忠臣伍子胥及公孙圣……愿复重罗绣三幅,以为掩明。”于是“越王乃葬吴王以礼,于秦余杭山卑犹。”吴王夫差殒命阳山,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元顾仲英有诗云:兹山本是秦余杭,越兵昼获夫差王。不知谁是公孙圣,空谷答音吴乃亡。令威化鹤:《百城烟水》在“阳山”条目下有语云:“白鹤,下有令威宅。威化鹤度海,丹井犹存。唐会昌间建白鹤寺。钱氏时有泉出,改名仙泉院,7产千叶莲,又名白莲寺,宋祥符中赐额澄着。”《阳山志》云:“丁令威井山东麓,相传是处有宅,故井尚存焉。”“丁令威宅即丹井所在之处,又名其山为白鹤峰,即东白龙寺,后山余杭,亦名白莲。”古人的记述,把丁令威这位带有神话色彩的人物同阳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相传丁令威是西汉人,曾为辽阳刺史。为官清正,生活俭朴,喜好养鹤。丁令威就任的第四年,辽东适逢大旱,禾稼枯萎,灾民逃荒。目睹此景,丁令威忧心似焚,奏请朝廷,请求下旨开仓赈粮济民,可连上几道奏本,均石沉大海杳无消息,丁令威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定开官仓放粮,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闻说,欢呼雀跃。丁令威擅自开仓放粮之事传到京城,昏庸的皇上恼火不已,下旨派钦差赶赴辽阳,治丁令威之罪。按朝廷之法,私开官仓,罪不可赦,例当问斩。丁令威身陷大牢,在劫难逃。待到秋决,刽子手将丁令威五花大绑,押赴刑场。临刑前,监斩官按规矩问他有何遗言,丁令威长叹一声道:“我平生只喜养鹤,曾亲自喂养两只,三年前飞走一只,仅存一只在家中,若让我在临死前,再亲手喂养它一口,则死而无憾了。”监斩官认为这是小事,无关紧要,就答应了他。派人到丁宅把一只通体白羽的鹤牵到法场,又将丁令威暂时松绑,让他剁肉喂鹤,那白鹤心有灵犀,见了主人双眼垂泪,对空悲鸣。正在这时,忽闻半空一声鹤唳,一只白鹤俯身冲下,丁令威一看,正是三年前飞走的那只。两只白鹤在刑场上双翅扑舞,将刀斧手扑翻在地,又展开双翅,交叉一起,托起丁令威腾空而去。刹那间,法场上狂风四起,飞砂走石,天昏地暗,待刀斧手爬起身来停神再搜,哪里还见丁令威的身影。本来赶来打算祭祀丁令威的百姓见状暗安叫好,都说是“仙鹤劫法场救走了好官”。据晋陶潜《搜神记》卷一载:后来,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成仙,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廓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言罢,冲天而去。有关丁令威化鹤的故事,唐宋词人常取之入诗,有“辽东鹤”典故流传于世。丁令威在阳山的古宅丹井在白鹤峰,白鹤峰就是当年澄照寺所在地,即今阳东村西侧之山峰。澄照寺的前身白鹤寺就是丁令威的后代丁某舍宅为寺而建的。可见丁令威历史上确有其人,只不过后人将他神化罢了。明代高启有《丁令威宅丹井》诗存世肯定,丁令威故宅的丹井在明清时代还在,可惜随着近百年历史风云变幻,白鹤峰南峰已挖凿一空,夷为平地,昔日令威故宅炼丹之井已荡然无存,代之而起的是复垦种植的竹子、雪松以及一湾月牙河水。管山春眺:观山,原名管山,位阳山东北,即阳山支脉十五峰之一的獾峰。管山得名之由来存有两种说法,一是因人而名,相传秦代白鹤道人管霄霞曾隐居于此炼丹修道,故以姓氏冠名。二是以形名之,《浒墅关志》载:管山为阳山之门户,而众山之或起或伏若由此而收束者,然名之曰管。观山背连巍峨XXX,东探运河古镇浒墅关,北呼真山吴王陵,南应枫桥狮子山,地理形势独特奇异。特别是东南一角,怪石嶙峋,巉岩壁立,恰如雄狮伏地而呼,令人望而生威。清《浒墅关志》曰:观山“望如狻猊,人以岝崿为雌,獾为雄”。狻猊是狮子的别称,岝崿就是现在的狮子山,据此可知,观山就是雄狮子。民间有狮子回头望虎丘之说,却不料狮子山的北部还有一只雄狮子观山也在东眺虎丘。这种双狮同望虎三足鼎立的局面确为吴中大地的奇观。清代的观山有“林亭之点缀,重廊幽榭,极轩敞缭曲之”,“有泉、有桥、有峰、有坞、一丘一壑,皆得其胜”,是春游的绝佳去处。特别是从浒关仪桥头望西至观山一带,田野沃土尽荞麦青青,油菜金黄,黄绿相间,似彩毡平铺,色泽绚丽。轻风吹拂,细浪起伏,登高临远,心旷神怡,此景被时人誉为浒墅关八咏之一的“管山春眺”。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观山的摩崖石刻也素负盛名,主要分布于东南崖壁,内容均于道家有关,为应景之作,共有四处。“仙人洞”,明嘉靖壬寅夏中州胡善书;“来鹤峰”,嘉靖壬寅夏五月沈弘华书;“积翠峰”无落款;“管山”,落款模糊漫漶已辨认不清。按年代计算,嘉靖壬寅为1542年,距今已四百六十多年,但石刻神采依旧,且字大如斗,笔力刚健,弥足珍贵,现列为XX市文保单位。灵济庙(白龙母庙):有关白龙庙的传说,自宋至清,前人多有碑述。宋代胡伟的《白龙庙记》节录如下:东晋隆安年间(397),农家女缪氏归家途中遇到了一位老人,因天雨暂求避雨。第二天早起,老人已不知去向。而缪氏女却自此有了身孕,父母认为她未婚先孕有伤风化,于是厌恶她,将她赶出家门。缪氏女只得乞讨为生。一年过后,竟生下一团肉块,将其弃之林中。忽然肉块迸裂,飞出一条白龙,徘徊于母亲前欲告诉什么,不想,母亲受惊倒地,一瞬间,电闪雷鸣,天色昏安,风雨大作,白龙见母亲已死,就飞腾而去。乡民将龙母埋于山坞,这就是如今的龙母冢。后来龙母托言巫人,请求立庙祭祀,并说白龙已在长沙庙食,于是乡民就在山癫建起了龙母庙。每年的农历三月十八日,白龙都要回乡省母,这时暴风号木,雷雨满沟,白龙或者变得身长数米,隐隐现身在众山之上。或者变得小如蜥蜴,依附在庙门外墙。白龙母庙的传说在阳山一带,流传较广,家喻户晓。据说在白龙庙求雨十分灵验,因此地方官员奏请朝廷敕建灵济庙,时在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又奏封龙母为“显应夫人”,时在乾道四年(1168)。印泉访古:XX是爱国老人李根源的第二故乡。李根源,云南腾冲人,字印泉,又字雪生,是国民党元老,辛亥革命云南起义组织者,曾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国务总理、陕西省长。1923年,李根源反对北洋政府曹锟贿选总统,弃官离京,先居上海,不久,于民国乙丑十四年(1925)端午节到XX十全街寓居。自此,他开始了长达十余年的XX生涯。李根源文武兼备,一生著作等身,尤擅撰诗编志。XX人文荟萃,风物清嘉,激起了他访古探幽的强烈愿望。1926年,李根源开始了吴郡西山访古的旅程,先后于四月十二日到三十日、五月二十四日到五月三十日两次雇船前往古城西部访考人文景观、名胜古迹,足迹遍及西部山山水水。每日清晨,启舟登陆,翻山越岭,策杖悬攀,行程数十里,查访的名山、寺院、古墓不下五六处,傍晚才归舟休息。经常宿食无定,时间安排紧而有序,白天查访实况,晚上整理记载。乐而不疲,精神抖擞,正如他自己所言:“出游以来,日行六七十里,夜局促舟中,篝灯写日记至三鼓,毫无疲敝状,今日休憩,转觉困惫异常,可知精神愈用愈出也。”以访古记录为原始资料,李根源将此次游程编成《吴郡西山访古记》一书,1926年12月,由上海泰东书局出版。李根源在书中记述了对阳山为期四天的考察历程,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对我们研究阳山地区古文物、古建筑、古墓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印泉先生自己记载的阳山之游历程。五月二十七日,晨晴,午后二时大雨。预定游阳山东北麓,登箭缺山,访东灵济庙、王节愍、徐文靖墓。五月二十八日,阴雨,预定游青涧、凤凰山、管山、鸡笼山、访陆丞相、王文靖、吴尚书墓。五月二十九日,晴。预定游阳山西南麓,及西南诸独立小山,访西白龙寺、昭明寺、郑尚书起潜、郑虎臣、朱柏庐先生墓。五月三十日,晴。预定游阳山南麓,耙石岭、象山、东西爪山、箭缺山,再访朱柏庐先生墓。一座阳山,印泉老竟在此考察了四天,可见察之精微、求之概全。真正体现了一位学者型儒将治学的严谨精神。从李根源的记述中,依稀看到了八十前的阳山风貌:寺庙林立,古墓依存,古碑满目。难怪昔人称阳山为“吴中普陀”,真是名不虚传。特别是对阳山东麓上青涧至耙石岭一带的描述,再现了旧时之景,为人们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立体图画,弥足珍贵,堪称文献。《吴郡西山访古记》为当时民国《吴县志》的编纂充实了丰富的确史料,印公自己也参与了《吴县志》的编纂,任修志局委员,直至1933年编就《吴县志》四十分册。4.2.5旅游商品杨梅:戈家坞的杨梅,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味甜,清凉解渴,据记载亁隆下江南时曾封过戈家坞杨梅数最好。年产可达800吨,产值1600万元。翠冠梨:集中在XXX和鸡笼山之间的山谷内。千亩国家无公害产品“翠冠”梨全部成项,年产1470吨,产值1764万元,已成为树山村的一项支柱产业。云泉茶:发展距今已有千年历史的树山茶,2005年被国务院办公厅列为定点专用的树山牌云泉茶,保护、宣扬茶文化,倡导养生健康的生活品味。2007年产量15吨,产值700万元。苏绣:苏绣是XX传统工艺中的一朵奇葩,与湘绣、粤绣、蜀绣并称我国四大名绣。它以针法精细、色彩雅致而著称。苏绣图案秀丽,题材广泛,技法活泼灵动。无论是人物还是山水,无不体现江南水乡那细腻绵长的文化内涵。2007年销售额达5.8亿。4.3可借景观资源调查:白马涧生态园龙池风景区白马涧生态园距X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短期项目人员雇佣合同》
- 2025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 标准版
- 2025房屋智能系统租赁合同
- 2025租房押金合同模板
- 2025特许经营店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年5月员工试用期间合同范本
- 2025医疗器械集中招标采购合同范本(试行)
- 院前创伤急救知识培训
- 2025年双方达成合同终止协议
- 承包个人山林合同范本
- 江苏省2024年中职职教高考文化统考英语试卷
- 五金材料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疼痛的中医护理
- 2024年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社会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地理】2023-2024学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期中区域复习课件
- 向世界介绍悠久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统编三下第三单元整体设计教案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七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小结与复习(课件)
- WizdomCloudUrban-EP-RM-013-市政综合监管平台用户操作手册
- 安琪酵母生产工艺
- 2024近零碳园区建设路径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