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1页
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2页
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3页
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4页
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制剂期末考试复习题(必考)

第八章、胶剂

学习要点:

1熟悉胶剂的含义与分类。

2了解胶剂原辅料的选择、原料的处理方法及胶剂的制备工艺流程。

[A型题]

1.阿胶是以(D)皮为原料

A猪皮

B牛皮

C羊皮

D驴皮

E马皮

2.何时宰杀剥取的驴皮质量最好(D)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E没有季节要求

3.胶剂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胶剂是以煎煮法制备得来的

B为干燥固体制剂

C一般用做)

A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收胶

B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收胶凝胶

C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浓缩收胶

D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

E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煎取胶液滤过澄清

5.关于浓缩收胶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该步骤的目的是除去大部分水

B该步骤的目的是进一步除去杂质

C在收胶时加入黄酒

D在收胶时加入豆油

E在收胶时加入明砒

[B型题]

(1~4题)

制备胶剂所用的辅料有干燥与包装切胶开片干燥包装切胶开片干燥包装浓缩收胶

干燥包装浓缩收胶凝胶切胶干燥包装

A冰糖

B黄酒

C花生油

D明矶

E阿胶

1.在胶剂的制备中,加入(A)主要是为增加胶剂的透明度与硬度

2.为了便于切胶,需要加入的辅料(C)

3.为了使胶剂成品不含气泡,应加入(B)起“发锅”作用

4.为了使胶剂易于凝固成型,需要加入(E)

(5〜6题)

A阿胶

B鹿角

C龟板

D霞天胶

E鱼鳞胶

5.“血片一”是用于形容(C)的上好原料

6.“砍角”是用于形容(B)的上好原料

(7〜8题)

A挂旗

B开片

C伏胶

D胶坨

E外枯)。

8.在胶剂的制备中浓缩收胶时的一种判断方法是(A)

(9〜12题)

A猪皮

B牛皮

C鹿皮

D驴皮

E牛肉

9.黄明胶是以(B)为原料的

10.新阿胶是以(A)为原料的

11.阿胶是以(D)为原料的

12.霞天胶是以(E)为原料的

[X型题]

1.关于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CE)

A在制备胶剂中加入明矶主要是沉淀溶液中的泥砂杂质

B霞天胶是以牛皮为原料熬制而成

C胶剂内加入冰糖不仅起矫味作用,还可以增加硬度和透明度

D阿井之水制备阿胶质量好是传说,用自来水熬胶即可(胶剂以煎煮法制备)E制备胶

剂中,浓缩是使胶原蛋白继续水解,进一步除去杂质及水分的过程。

2.胶剂制备过程中常加入的辅料有(ABC)

A糖

B油

C酒

D糊精

E淀粉

3.在原料驴皮处理时加入2%的碳酸钠其目的是(ABC

A除去脂肪等杂质

B降低挥发性盐基氮含量

C消除腥臭气味

D使皮类软化

E令皮中含有碳酸钠成分

4.关于胶剂的质量要求ABCD

A应为半透明固体

B应无明显气泡及其他杂质

C质地脆而坚实

D溶于热水,水溶液近澄清

E允许有少量不溶物

第九章、散剂

学习要点:

1掌握散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等量递增混合原则。

3熟悉特殊散剂的制备方法。

4了解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A型题]

1.散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D)

A奏效较快

B对创面有一定机械性保护作用

C适合于小儿给药

D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宜制成散剂

E剂量大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

2.含毒性药散剂及贵重细料药散剂的分剂量多采用())C

A目测法B估分法C重量法D容量法E以上方法均可

3.散剂制备中,混合很关键,不符合一般原则的是(D)

A等比混合易混匀

B组分数量差异大者,采用等量递加混合法

C组分堆密度差异大时,堆密度小者先放入混合容器中

D含低共熔成分时,应避免共熔

E药粉形状相近者易于混匀

4.需要制成倍散的是(B)

A含低共熔成分的散剂

B含毒性药品的散剂

C含液体药物的散剂

D眼用散剂

E含浸膏的散剂

5.10倍散是指C:

A.药物以10g为单剂量包装

B.习惯名称

C.1g药物加入9g赋形剂

D.临床稀释10倍后使用

E.药理作用是同类药物的10倍

6.含液体成分的散剂在制备时应(A)

A含有少量挥发油时,可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后混匀

B含有少量浸膏时,应将其干燥成粉与其他固体组分混匀

C液体量过大时,需加大量吸收剂吸收

D含有过量柴胡水蒸气蒸储提取液,须蒸发除去大部分水,以其他固体粉末吸收E含有

较多流浸膏时,可加入固体粉末低温干燥研匀。

7.下列哪些情况能制成散剂C

A中药材提取的干浸膏

B叫跺美辛

C含蛇胆汁

D剂量较大

E含大量挥发性成分较多

8.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A

A单散剂与复散剂

B特殊散剂与普通散剂

C内散剂与外用散剂

D分剂量散剂与不分剂量散剂

E一般散剂与泡腾散剂

9.含挥发性成分的散剂宜采用(C)包装A普通有光纸

B蜡纸

C玻璃纸

D塑料薄膜纸

E上述均可

10.散剂按药物组成可分为A

A单散剂与复散剂

B特殊散剂与普通散剂

CB100目筛C120目筛D150目筛E200目筛

散剂质量要求中要求:

5.一般)是关于散剂的质量要求A应干燥疏松、混合均匀

B含水量不得超过9.0%

C均需做装量差异检查

D眼用散剂需过100目筛

E一般内服散剂应过6号筛

2.下列属于散剂的是(ABDE)

A蛇胆川贝散

B紫雪丹

C化癣丹

D八宝眼药

E琲子粉

3.关于混合时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ABE)

A要注意先用少许量大组分饱和乳钵的表面能

B若药粉颜色差异大,应将色深者先放入乳钵中

C若药粉颜色差异大,应将色浅者先放入乳钵中

D质轻的药粉后放入乳钵中

E避免某些纤维性药粉与少量色深极细粉接触

4.混合的机理包括(ACD)

A扩散混合

B搅拌混合

C对流混合

D切变混合

E过筛混合

5.在散剂制备中,常用的混合方法有(ACD)

A

研磨混合B扩散混合

C搅拌混合

D过筛混合

E紊乱混合

6.在混合操作中应考虑(ABCDE)

A.药材质地B.饱和乳钵表面能

C.药粉颜色深浅D.打底套色E.药物性状

7.关于药粉混合制备散剂错误的说法是(ACD)

A过筛是混合方法的一种,因此反复过筛后可直接分剂量B“V”型混合筒的混合机理就是

对流混合为主

C搅拌型混合机的混合机理就是扩散混合

D含共熔成分的散剂应制成倍散

E少量表面活性剂可以除去粉末摩擦产生的电荷的影响

8.倍散中加入着色剂的目的(BC)

A颜色好,乐于使用

B易于判断散剂是否混匀

C与未稀释散剂加以区别

D颜色鲜艳,美观

E易于分剂量

9.下列(BCDE)是关于倍散正确的叙述

A倍散在制备时应采用打底套色法制备

B倍散是在药物中加入一定量稀释剂制备得到的

C剂量在O.Ol-O.lg者可制成10倍散

D剂量在0.01g以下者可制成1000倍散

E倍散乂称稀释散

第十章、颗粒剂

学习要点:

1掌握颗粒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熟悉各类颗粒剂的制备方法。

3了解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A型题]

1.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很关键,其判断方法为(B)

A手捏成团,重按即散

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

C手捏成团,重按不散

D手捏成团,轻按不散

E手捏成团,按之不散

2.糖粉与糊精是颗粒剂制备中常用的辅料,其与稠膏比例一般为(C)A稠膏:糖粉:

糊精的比例为1:2:2

B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3

C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1

D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3:2

E稠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为1:2:1

3.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粘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B)措施解决A加药材

细粉

B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

C加适量粘合剂

D加大投料量

E拧紧过筛用筛网

4.一般(C)制粒方法多用于无糖型及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

A挤出制粒法

B快速搅拌制粒

C流化喷雾制粒

D干法制粒

E包衣锅滚转制粒

5.酒溶性颗粒剂一般以(C)浓度的乙醇作为溶剂

A40%

B50%

C60%

D70%

E80%

6.混悬性颗粒剂的药料处理原则错误的是(B)

A热敏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

B糖粘性成分的药材宜粉碎成细粉

C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

D贵重细料药宜粉碎成细粉

E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宜粉碎成细粉

7.泡腾性颗粒剂的泡腾物料为E

A酒石酸与碳酸钠

B枸椽酸与碳酸钠

C枸椽酸与碳酸氢钠

D酒石酸与碳酸氢钠

EA+C

8.关于水溶性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错误的是(A)

A含水量在3.0%以)

A越细越好,无粒度限定

B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C不能通过1号筛和

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D不能通过2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

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E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4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6.0%

10.关于颗粒剂溶化性的要求错误的是(A)

A可溶性颗粒剂用热水冲服时应能全部溶化

B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允许有轻微浑浊

C混悬性颗粒剂要混悬均匀

D混悬性颗粒剂不允许有焦屑异物

E泡腾性颗粒剂在加水后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11.我国药典对颗粒剂装量差异检查有详细规定,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A取10袋(或瓶),

精密称定总重并求得平均值

B超出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或瓶)

C不得有2袋(或瓶)超出限度1倍

D标示装量1.0以上至1.5g,装量差异限度为8%

E标示装量1.5以上至6g,装量差异限度为7%

[B型题]

(1-3题)

A软材太干

B软材过多

C软材过少

D软材过粘

E软材过软

1.制粒时软材形成团块不易压过筛网,是因为(A)D

2.制粒时软材通过筛网后呈疏松的粉粒或细粉过多,是因为(E)A

3.制粒时软材易粘附或压出的颗粒成条状,是因为(D)E

(4~7题)

A水溶性颗粒剂

B酒溶性颗粒剂

C泡腾性颗粒剂

D混悬性颗粒剂

E可溶性颗粒剂

4.以药材细粉作为辅料可用作(E)的制备D

5.采用水提醇沉工艺一般用作(A)的制备

6.以枸檬酸作为辅料可用作(C)的制备

7.用酒冲服饮用的是(B)

[X型题]

1.关于颗粒剂的理解正确的是(ABCDE)

A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B2000版《中国药典》一部收载中药颗粒剂29种

C是在干糖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D质量稳定

E吸收、奏效快

2.水溶性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以采用的精制方法是(ABCDE)A水提醇沉法

B超滤法

C大孔吸附树脂法

D高速离心法

E絮凝沉淀法

3.可用于颗粒剂制粒的方法有(ABCDE)

A挤出制粒法

B快速搅拌制粒

C流化喷雾制粒

D干法制粒

E包衣锅滚转制粒

4.颗粒剂制备中湿颗粒干燥的注意事项为(ACD)

A湿颗粒要及时干燥

B湿颗粒的干燥温度要迅速上升

C干燥温度控制在60〜80℃为宜

D含水量控制在5%以)方法制备

A煎煮法

B浸渍法

C渗漉法

D回流法

E水蒸气蒸储法

6.关于酒溶性颗粒剂叙述正确的是(ABC)

A使用时用一定量的饮用白酒溶解

B可替代药酒服用

C可酌加冰糖

D可酌加适量着色剂

E为节约药材可将药材粉碎成细粉充当辅料

7.关于泡腾性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E)ABDE

A泡腾性颗粒剂之所以有泡腾性是因为加入了有机酸及弱碱

B泡腾性颗粒剂有速溶性

C加入的有机酸有矫味作用

D应注意控制干燥颗粒的水分

E应将有机酸与弱碱分别与干浸膏粉制粒再混合

第十一章、胶囊剂

学习要点:

1掌握胶囊剂的含义、分类、特点与质量要求。

2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肠溶胶囊剂的制备方法及对充填药物的要求。3熟悉不宜制

成胶囊剂的药物以及囊材的组成和附加剂的种类。4了解空心胶囊的规格。

[A型题]

1.关于胶囊剂叙述错误的是(A)

A胶囊剂分硬胶囊剂与软胶囊剂两种

B可以B土荆介油C陈皮酊D水合氯醛E』引跺美辛

A泛制法B滴制法C塑制法D凝聚法E界面缩聚法

4.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C

A挥发油的乙醇溶液

B0/W型乳剂

C维生素E

D橙皮酊

E药物的水溶液

5.防止蘸胶时胶液流动性大可加入(D)

A山梨醇

B十二烷基磺酸钠

C二氧化钛

D琼脂

E无法改变胶液流动性

6.硬胶囊在制备时药物的处理有一定的方法,叙述错误的是(D)

A定量药粉在填充时需要多准备几粒的分量

B填充的药物如果是麻醉、毒性药物,应先用适当的稀释剂稀释一定的倍数再填充C疏

松性药物小量填充时,可加适量乙醇或液体石蜡混匀后填充。

D挥发油类药物可直接填充

E结晶性药物应粉碎后与其余药粉混匀后填充

7.制备肠溶胶囊剂时,用甲醛处理的目的是D

A增加弹性

B增加稳定性

C增加渗透性

D改变其溶解性能

E杀灭微生物

8.《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每粒装量与标示量比较,装量差异限度应在(B以

A±5%)

B±10%

C±15%

D±20

E±25%

[B型题]

(1〜4题)

空胶囊组成中各物质起什么作用

A增塑剂

B增稠剂

C遮光剂

D防腐剂

E矫味剂

1.二氧化钛C

2.山梨醇A

3.琼脂B

4.乙基香草醛E

(5〜7题)

A压制法

B滴制法

C压制法与滴制法

D热熔法

E模压法

5.滴丸可以采用(B)方法制备

6.胶丸可以采用(C)方法制备

7.块状冲剂可以采用(E)方法制备

[X型题]

1.下列关于胶囊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CD)A药物的水溶液与稀醇溶液不宜制

成胶囊剂B易溶且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C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可制成胶

囊剂掩盖其气味。D易风化与潮解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E吸湿性药物制成胶囊剂可

防止遇湿潮解

2.空胶囊的叙述正确的是(BCDE)

A空胶囊有8种规格,体积最大的是5号胶囊B空胶囊容积最小者为0.13ml

C空胶囊容积最大者为1.42ml

D制备空胶囊含水量应控制在12〜15%

E应按药物剂量所占体积来选用最小的胶囊

3.软胶囊填充物若为混悬液可以选用的混悬介质是(CE)

A醛类物质

B胺类物质

C植物油

D丙酮

E聚乙二醇

4.关于胶囊剂崩解时限要求正确的是(AD)

A硬胶囊应在30min)不宜作为胶囊剂的填充物

A易溶于水的药物

B药物的油溶液

C酊剂

D有不良口感的药物

E易风化的药物

8.制备硬胶囊壳需要加入(BCDE)附加剂

A助悬剂

B增塑剂

C遮光剂

D增稠剂

E防腐剂

9.胶囊剂操作环境中,理想的操作条件应包括AD

A温度20℃-30℃

B温度200c以下

C温度30℃-40℃

D相对湿度30%-45%

E相对湿度40%-60%

第十二章丸剂

学习要点:

1掌握水丸、蜜丸、浓缩丸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滴丸的含义及特点。

3熟悉蜂蜜的质量要求、炼制目的与方法和炼蜜的规格及其适用范围。4熟悉水丸制备对

药粉和赋形剂的要求。

5熟悉泛制法、塑制法制丸的工艺流程与操作要求。

6熟悉滴丸的制备原理与方法。

7了解丸剂包衣的种类。

8了解制备水丸和蜜九的常用设备。

[A型题]

1.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

A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盖面干燥选丸包衣打光B原料的准备起模

泛制成型盖面选丸干燥包衣打光C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干燥盖

面选丸包衣打光D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干燥选丸盖面包衣打

光E原料的准备起模泛制成型干燥包衣选丸盖面打光

2.关于湿法制粒起模法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A所得丸模较紧密

B所得丸模较均匀

C丸模成型率高

D该法是先制粒再经旋转摩擦去其棱角而得

E该法起模速度快

3.下列关于水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D)

A质粘糖多的处方多用酒作润湿剂

B活血通络的处方多用酒做润湿剂

C疏肝理气止痛的处方多用醋作润湿剂

D水丸“起模”应选用粘性强的极细粉

E泛丸时酒作为润湿剂产生的粘性比水弱。

4.关于蜜丸的叙述错误的是(B)

A是以炼蜜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

B大蜜丸是指重量在6g以上者

C一般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D一般用塑制法制备

E易长菌

5.蜂蜜炼制目的叙述错误的是(E)

A除去蜡质

B杀死微生物

C破坏淀粉酶

D增加粘性

E促进蔗糖酶解为还原糖

6.关于老蜜的判断错误的是(D)

A炼制老蜜会出现“牛眼泡”

B有“滴水成珠''现象

C出现“打白丝”

D含水量较低,一般在14〜16%

E相对密度为1.40

7.(B)步骤是塑制法制备蜜丸的关键工序

A物料的准备

B制丸块

C制丸条

D分粒

E干燥

8.制备六味地黄丸时,每100g粉末应加炼蜜D

A250g

B200g

C150g

D100g

E50g

9.下列关于水蜜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E)A水蜜丸是药材细粉以蜜水为粘合剂制成

的B它较蜜丸体积小,光滑圆整,易于服用

C比蜜丸利于贮存

D可以采用塑制法和泛制法制备

E水蜜丸在成型时,蜜水的浓度应以高T低T高的顺序。

10.用于制作水蜜丸时,其水与蜜的一般比例是(C)A炼蜜1份+水1〜1.5份

B炼蜜1份+水2〜2.5份

C炼蜜1份水2.5〜3份

D炼蜜1份+水3.5〜4份

E炼蜜1份+水5-5.5份

11.含有毒性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宜制成(E)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浓缩丸

E蜡丸

12.关于滴丸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D)

A滴丸载药量小

B滴丸可使液体药物固体化

C滴丸剂量准确

D滴丸均为速效剂型

E劳动保护好

13.滴丸与胶丸的共同点是B

A均为丸剂

B均可用滴制法制备

C所用制造设备完全一样

D均以PEG(聚乙二醇)类为辅料

E分散体系相同

14.以PEG为基质制备滴丸时应选(E)做冷却剂

A水与乙醇的混合物

B乙醇与甘油的混合物

C液体石蜡与乙醇的混合物

D煤油与乙醇的混合物

E液体石蜡

15.从制剂学观点看,苏冰滴丸疗效好的原因是(B)

A用滴制法制备

B形成固体溶液

C含有挥发性药物

D受热时间短,破坏少

E剂量准确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丸剂所含水分应为(CA均为15.0%

B均为9.0%

C水丸为9.0%,大蜜丸为15.0%

D水丸为12.0%,水蜜丸为15.0%

E浓缩水丸为12.0%,浓缩水蜜丸为15.0%

)以下

17.朱砂安神丸一般包衣为(B)

A滑石衣B药物衣C肠衣D糖衣D半薄膜衣

[B型题]

(1~2题)

A水丸

B蜜丸

C浓缩丸

D蜜丸+浓缩丸

E水丸+浓缩丸

1.可以采用塑制法制备的丸剂是(D)

2.可以采用泛制法制备的丸剂是(E)

(3~5题)

A嫩蜜

B中蜜

C老蜜

D中蜜或老蜜

E上述均可以

3.含淀粉较多的药物制备蜜丸需要采用(A)为辅料

4.富含纤维的的药物制备蜜丸需要采用(C)为辅料

5.粉性或含有部分糖粘性的药物制丸需要采用(B)为辅料(6〜8题)

A水丸

B蜜丸

C水蜜丸

D糊丸

E蜡丸

6.以炼蜜为辅料用于制备(B)

7.以药汁为辅料用于制备(A)

8.以糯米糊为辅料用于制备(D)

(9~11)

A含水不超过6.0%

B含水不超过9.0%

C含水不超过12.0%

D含水不超过15.0%

E含水不超过20.0%

9.《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丸的含水量为B

10.《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蜜丸的含水量为C

11.《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浓缩蜜丸的含水量为D

(12-15题)

A15min)

13.《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水丸的溶散时限为(D)

14.《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浓缩丸的溶散时限为(E)

15.《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规定,滴丸的溶散时限为(B)

(16-19题)

A泛制法

B塑制法

C泛制法与塑制法

D滴制法

E热熔法

16.胶丸D

17.逍遥蜜丸B

18.先起模子A

19.浓缩丸C

[X型题]

1.可以用做制备丸剂的辅料的是(ABCDE)

A水

B酒

C蜂蜜

D药汁

E面糊

2.关于水丸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BC)

A含药量较高

B可以掩盖不良气味

C不易吸潮

D溶解时限易控制

E生产周期短

3.在水丸制备中有些药物可以提取药汁作为泛丸的赋形剂,以下药物宜提取的是(ABD)

A丝瓜络

B乳香、没药

C白术

D阿胶

E胆汁

4.关于起模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起模是指将药粉制成直径0.5〜1mm的小丸粒的过程B起模是水丸制备最关键的工序

C起模常用水作润湿剂

D为便于起模,药粉的粘性可以稍大一些

E起模用粉应过5号筛

5.水丸的制备中需要盖面,方法有以下(ABD)几种A药粉盖面

B清水盖面

C糖浆盖面

D药浆盖面

E虫蜡盖面

6.关于塑制法制备蜜丸叙述正确的是(BDE)

A含有糖、粘液质较多宜热蜜和药

B所用炼蜜与药粉的比例应为1:1~1:1.5

C一般含糖类较多的药材可以用蜜量多些

D夏季用蜜量宜少

E手工用蜜量宜多

7.制丸块是塑制蜜丸关键工序,那么优良的丸块应为(ABA可塑性非常好,可以随意

塑形

B表面润泽,不开裂

C丸块被手搓捏较为粘手

D较软者为佳

E握之成团、按之即散

8.蜂蜜炼制不到程度,蜜嫩水多可导致蜜丸CD

A表面粗糙

B蜜丸变硬

C皱皮

D反砂

E空心

9.关于浓缩丸的叙述正确的是(ABE)

A又称为“药膏丸”

B又称为“浸膏丸”

C是采用泛制法制备的

D是采用塑制法制备的

E与蜜丸相比减少了体积和服用量

10.关于微丸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A是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球形小丸)

B胃肠道分布面积大,吸收完全,生物利用度高;

C释药规律具有重现性;

D我国古时就有微丸,如“六神丸”“牛黄消炎丸”等

E微丸是一类缓、控释制剂

11.关于滴丸冷却剂的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B)

A冷却剂不与主药相混合

B冷却剂与药物间不应发生化学变化

C液滴与冷却剂之间的粘附力要大于液滴的)A形成固体溶液

B形成固态凝胶

C形成微细结晶

D形成无定型状态

E形成固态乳剂

14.关于滴丸丸重的叙述正确的是(BE)

A滴丸滴速越快丸重越大

B温度高丸重小

C温度高丸重大

D滴管口与冷却剂之间的距离应大于5cm

E滴管口径大丸重也大,但不宜太大

15.为改善滴丸的圆整度,可采取的措施是(AB)

A液滴不宜过大

B液滴与冷却液的密度差应相近

C液滴与冷却剂间的亲和力要小

D液滴与冷却剂间的亲和力要大

E冷却剂要保持恒温,温度要低

16.丸剂可以包(ABCDE)衣

A药物衣

B糖衣

C薄膜衣

D肠溶衣

E树脂衣

17.水丸包衣可起到(ABCDE)作用

A医疗作用B保护作用C减少刺激性D定位释放E改善外观

18.丸剂包衣按传统方法可包成(ABCE)

A朱砂衣B青黛衣C雄黄衣D虫胶衣E百草霜衣

19.下列丸剂中需作溶散时限检查的是(ABCDE)

A水丸B糊丸C水蜜丸D蜡丸E浓缩丸

20.目前丸剂发展出一些现代改进剂型,包括(BC)

A糊丸B滴丸C浓缩丸D蜡丸E胶丸

答案

第十三章片剂

学习要点:

1掌握片剂的含义、特点、种类及质量要求。

2掌握片剂常用辅料的类型、作用及其适用范围,主要品种的性质和应用。

3熟悉湿法制粒压片、干法制粒压片及粉末直接压片制备片剂的方法与操作要点。4熟悉

压片和包糖衣时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原因和解决办法。

5熟悉片剂包衣的目的、种类、方法及常用的包衣物料。

6了解片剂的成型理论及质量检查方法。

7了解压片机及包衣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及应用。

[A型题]

1.关于片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

A剂量准确

B质量较稳定

C生物利用度高于胶囊剂

D可以实现定位给药

E对儿童不是理想的剂型

2.舌下片给药途径是(B)

A口服

B粘膜

C呼吸道

D皮肤

E注射

3.关于咀嚼片的叙述,错误的是E

A适用于吞咽困难的患者

B适用于小儿给药

C一般不需要加入崩解剂

D治疗胃部疾患的药物可以制成咀嚼片

E属于口腔用片剂

4.关于片剂的叙述正确的是(D)

A中药片剂按原料及制法分为全浸膏片、全粉末片及提纯片

B银黄片属于浸膏片

C片剂根据医疗途径及制法分为口服片与外用片两种

D分散片属于口服片

E片剂不可以制成控释制剂

5.片剂辅料中既可做填充剂又可做粘合剂与崩解剂的物质是(D)

A淀粉

B糊精

C竣甲基纤维素钠

D微晶纤维素

E微粉硅胶

6.关于淀粉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E)

A淀粉可以充当粘合剂

B淀粉可压性好

C淀粉易吸湿潮解

D淀粉有助流性

E淀粉也可充当崩解剂

7.若主药含量极少,可采用(C)为稀释剂

A淀粉

B糊精

C糖粉

D硫酸钙

E硬脂酸镁

8.乳糖是片剂较理想的赋形剂,但价格昂贵,目前多用下列辅料一定比例来替代(CA

淀粉、糖粉、糊精(7:1:1)

B淀粉、糊精、糖粉(7:5:1)

C淀粉、糊精、糖粉(7:1:1)

D淀粉、糊精、甘露醇(5:1:1)

E淀粉、糊精、糖粉(5:1:1)

9.甘露醇常作为咀嚼片的(A)

A稀释剂

B崩解剂)

C润滑剂

D粘合剂

E矫味剂

10.宜选用水做润湿剂的情况是(C)A物料中的成分不耐热

B物料中的成分易溶于水

C物料中的成分不易水解

D物料中以较大量糖粉及糊精为赋形剂E颗粒若干燥后过硬时

11.淀粉浆可用做粘合剂,常用浓度为(C)

A5%

B8%

C10%

D15%

E20%

12.下列赋形剂粘性最大的是(B)

A50%的糖浆

B15%的阿拉伯胶浆

C8%的淀粉浆

D乙醇

E中药流浸膏

13.可用作片剂辅料中崩解剂的是(C)A乙基纤维素

B阿拉伯胶

C竣甲基淀粉钠

D滑石粉

E糊精

14.下列关于润滑剂的叙述错误的是(C)A改善压片原料的流动性

B附着在颗粒表面发挥润滑作用

C其用量越多颗粒流动性越好

D选用不当可影响崩解

E用量不当可影响崩解

15.压片前需要加入的赋形剂是(D)A粘合剂

B崩解剂

C润滑剂

D崩解剂与润滑剂

E粘合剂、崩解剂与润滑剂

16.片剂生产中制粒的目的错误的叙述是(B)

A减少片重差异

B避免片剂含量不均匀

C避免粘冲现象

D避免松片、裂片的发生

E避免复方制剂中各成分间的配伍变化

17.解决粉末直接压片中存在的可压性差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A压片机增加预

压装置

B缩短药片受压时间

C使压片机车速加快

D在处方中大量使用淀粉

E加入润滑剂改善

18.松片不可能由于(C)原因造成

A药物细粉过多

B原料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C颗粒中含水过高

D润湿剂选择不当,乙醇粘度过高

E冲头长短不齐

19.(D)不能引起片重差异超限

A药材原粉进行压片

B润滑剂用量不足

C下冲下降不灵活

D颗粒过于干燥

E颗粒粗细相差悬殊

20.以下(B)措施不可以改善片剂崩解超时限

A加入高效崩解剂

B以外加法加入崩解剂

C硬脂酸镁作润滑剂要控制用量不可过多

D粘合剂用量不宜过大

E制粒时颗粒不可过硬

21.压片时可用除(A)之外的原因造成粘冲。

A压力过大

B颗粒含水过多

C冲模表面粗糙

D润滑剂有问题

E冲模刻字深

22.关于包衣的叙述错误的是(D)

A包衣片比不包衣片崩解溶散慢

B包衣可用于制备控释制剂

C包衣前要作重量差异检查

D固体制剂只有片剂能包衣

E包衣可以改善外观,易于服用

23.用于包衣的片心形状应为(C)

A平顶形B浅弧形C深弧形D扁形E无要求

24.目前中药片剂生产上广泛使用的包衣方法是(A)

A滚转包衣法

B悬浮包衣法

C平压包衣法

D液中包衣法

E沸腾包衣法

25.片剂包糖衣的顺序是(C)

A粉衣层一隔离层一糖衣层一有糖色衣层

B糖衣层T粉衣层T有色糖衣层T隔离层

CC隔离层一>■粉衣层一>糖衣层一>有色糖衣层

D隔离层T糖衣层T粉衣层一有色糖衣层

E粉衣层一糖衣层一隔离层一有糖色衣层

26.以下包糖衣的衣层(B)层可以视具体情况不包

A粉衣层

B隔离层

C糖衣层

D有糖色衣层

E打光

27.关于片剂包糖衣叙述正确的是(E)

A包糖衣共需包五层衣层,即隔离层、粉衣层、糖衣层、有色糖衣层、打光,缺一不可B

包粉衣层的主要目的是增强片剂的稳定性

C包糖衣层所用物料为糖浆与少量滑石粉

D包有色糖衣层时要注意从)原因造成的

A温度高干燥速度太快

B片心未干燥

C包糖衣层时最初几层没有层层干燥

D胶液层水分进入到片心

E有色糖浆用量过少

29.片剂硬度检查的根本目的在于(B)

A保持外观完整

B保证剂量准确

C防止产生粉尘

D防止松片

E使病人信任生产厂家

30.下列(C)不是片剂崩解度要求的准确标准

A化学片剂15分钟)

A5min

B30min

C45min

D60min

E未规定

32..关于片剂崩解的叙述错误的是(E)

A糖衣片只需在包衣前检查片剂的重量差异即可,包衣后不必再检查B水分的透入是片

剂崩解的首要条件

C若片剂崩解迟缓,加入表面活性剂均可加速其崩解

D凡检查溶出度的制剂,不再进行崩解时限检查

E含有胶类、糖类及浸膏片贮存温度较高引湿后,崩解时间缩短显著

O

33.需要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的是(D)

A不易混匀的物料

B胶体溶液

C含有毒剧药物的制剂

D小剂量的片剂

E含有易溶成分的片剂

[B型题]

(1~4题)

A溶液片

B分散片

C泡腾片

D多层片

E口含片

符合以下片剂剂型的特点的片剂是

1.片-一般大而硬,多用于口腔及咽喉疾患E

2.可避免复方制剂中不同药物之间的配伍变化D

3.含有高效崩解剂及水性高粘度膨胀材料的片剂B

4.临用前用缓冲液溶解后使用的片剂A

(5〜8题)

下列赋形剂可以改善片剂压片时很多性质

A稀释剂

B吸收剂

C粘合剂

D崩解剂

E润滑剂

5.当为避免片重差异需在压片前加入(E)

6.当药粉粘性不足,制粒困难时需加入(C)

7.当主药剂量小于0.1g,制片困难时需加入(A)

8.当为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时需加入(D)

(9〜12题)

在制备片剂的过程中,()原因能引起下列质量问题

A.裂片

B.粘冲

C.片重差异超限

D.崩解迟缓

E.松片

9.压片时颗粒粗细相差悬殊可以引起C

0.压片时颗粒质地过松可以引起E

11.冲模表面粗糙B

12.压片时粘合剂用量过多可以引起D

(13〜16题)

A糖浆

B糖浆和滑石粉

C胶浆

DCAP

E虫蜡

13.片剂包衣时包隔离层应选用的辅料为C

14.片剂包衣时包糖衣层应选用的辅料为A

15.片剂包衣时包粉衣层应选用的辅料为B

16.片剂包衣时打光时应选用的辅料为E

(17-20题)

A、竣甲基淀粉钠

B、硬脂酸镁

C、乳糖

D、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E、水

17.崩解剂A

18.润湿剂E

19.填充剂C

20.润滑剂B

⑵〜24题)

A湿法制粒压片

B干法制粒压片

C结晶压片法

D粉末直接压片

E空白颗粒法

以下情况应选择()片剂生产工艺

21.药物的可压性不好,且在湿热条件下不稳定者B

22.药物呈结晶型,流动性和可压性均较好C

23.药物性质稳定,受湿遇热不起变化A

24.辅料具有相当好的流动性和可压性,且与一定量药物混合后上述性质不变D

(25〜28题)

按崩解时限检查法检查,下列片剂应在()时间0.2268g非那西汀0.162g咖啡

因0.035g淀粉0.066g淀粉浆(17%)0.088g滑石粉0.04g

A润湿剂

B粘合剂

C崩解剂

D润滑剂

E主药

29.非那西汀0.162gE

30.淀粉0.066gC

31.淀粉浆(17%)0.088gB

32.滑石粉0.04gD

(33〜36题)

A.崩解剂

B.润滑剂

C.填充剂

D.肠溶衣料

E.薄膜衣料

33.制备片剂时聚乙二醇6000(PEG6000)常用作B

34.制备片剂时洋干漆可用作D

35.制备片剂时碳酸镁(MgCO3)常用作C

36.制备片剂时苯乙烯一乙烯毗咤共聚物可用作E

(37-38题)

A口服片

B舌下片

C糖衣片

D肠衣片

E泡腾片

37.硝酸甘油酯适宜制成(B)

38.红霉素适宜制成(D)

[X型题]

1.舌下片的特点是(ABCE)

A属于粘膜给药方式

B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作用

C局部给药发挥全身治疗作用

D一般片大而硬,味道适口

E吸收迅速显效快

2.片剂可以采用不同的技术制成(ABCDE)A定位片剂

B控释制剂

C外用制剂

D植入制剂

E粘膜给药制剂

3.片剂的制备需要加入(ACDE)为辅料A填充剂

B防腐剂

C抗粘附剂

D润湿剂

E粘合剂

4.干淀粉可用作(ABE)赋形剂A稀释剂

B吸收剂

C粘合剂

D润湿剂

E崩解剂

5.以下(ABC)情况需要加入稀释剂A主药剂量小于0.1g

B含浸膏量较多

C含浸膏粘性太大

D含有较多的挥发油

E含有较多的液体成分

6.下列可用作粘合剂的是(CDE)A不同浓度的乙醇

B去离子水

C糖粉

D阿拉伯胶浆

E糊精

7.下列(ABC)不宜用淀粉作为崩解剂A酸性较强的药物

B碱性较强的药物

C易溶性的药物

D不溶性的药物

E微溶性的药物

8.山梨醇可以作为咀嚼片(AB)辅料A填充剂

B粘合剂

C崩解剂

D润湿剂

E润滑剂

9.下列可以充当吸收剂的是(ABC)A活性炭

B硫酸钙

C氧化镁

D糖粉

E聚乙二醇

10.关于片剂所用赋形剂的叙述正确的是(BD)

A由于淀粉可充当多种赋形剂,因此为改善片剂质量可在处方中大量使用B糊精既可以

做稀释剂又可以做粘合剂

C硬脂酸镁作为润滑剂用量不宜过大,其原因是虽润滑性好但助流性差

D月桂醇硫酸钠可用做润滑剂

E崩解剂的加入方法中)

A气温高时,乙醇浓度可以稍高些

B物料水溶性大,乙醇浓度可以稍低些

C加入乙醇后应使与物料充分混合一段时间,再去制粒,利于发挥作用

D以大量糊精、糖粉做赋形剂,可用乙醇做润湿剂

E乙醇浓度越高物料被润湿后粘度越小

12.适合于乙醇作润湿剂的药料是(ABCDE)

A中药浸膏粉

B不耐热的成分

C以糊精作为赋形剂

D药物在水中溶解度大

E以糖粉作为赋形剂

13.关于片剂崩解机理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崩解剂吸收水分使自身体积膨胀

B物料吸收水分往往产生一种润湿热,使片剂)

A降低颗粒间的摩擦力

B降低颗粒与冲模间的摩擦力

C减少片重差异

D保持片面光洁

E有一定促进崩解的作用

15.制备片剂的方法有(ABC)

A干颗粒压片法

B湿颗粒压片法

C结晶直接压片法

D滚压法

E重压法

16.片剂制备过程中制粒目的是(CDE)

A加速片剂崩解

B利于片剂干燥

C较少重量差异

D增加颗粒流动性

E减少细粉吸附与飞扬

17.关于旋转式压片机的特点(BCD)

A均为双流程,因此生产效率高

B每套压力盘均为上下两个

C压力分布均匀

D通过调节上、下冲之间的距离来控制压力,距离近压力大

E由下冲下降的最低位置来决定片重

18.粉末直接压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ABC)

A粉末流动性不好

B粉末易粘冲

C粉末可压性差

D粉末崩解性不好

E易损坏压片机

19.下列片剂的种类在质量检查项目中无需检查崩解时限的是(ABE)A口含片

B咀嚼片

C分散片

D多层片

E规定检查溶出度的片剂

20.影响片剂崩解的因素有(ABCDE)

A主药性状

B粘合剂性质

C崩解剂加入方法

D润滑剂的性质

E压片力的大小

21.关于颗粒中含有少量水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ABCDE)

A可使粒子便于滑动,起到轴承样的滑动作用

B可以均匀分配所承受的压力,避免受力不均匀

C水有着良好的偶极矩作用,可发挥液体架桥的作用,有利于转化为)原因引起A粘合

剂的用量不足或粘性不够强

B油类成分过多

C药物疏松,弹性过大

D压力过大

E压片机转速过快

23.片剂包衣的种类有(ABCD)

A糖衣

B薄膜衣

C半薄膜衣

D肠溶衣

E朱砂衣

24.常用的胃崩解剂型薄膜衣物料有(CD)

A糖浆

B滑石粉

C丙烯酸树脂IV

D羟丙基纤维素

E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

25.片剂包衣的目的是(ABC)

A增强稳定性

B掩盖药物嗅味

C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性

D避免肝脏首过作用

E提高片剂的生物利用度

26.下列(AD)片剂应进行含量均匀度检查

A主药含量小于10mg

B主药含量小于5mg

C主药含量小于2mg

D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片重的5%

E主药含量小于每片片重的10%

27.关于片剂质量检查叙述错误的是(CE)

A凡检查含量均匀度的制剂,可以不再检查重量差异

B有些片剂需要进行融变时限检查

C检查片重差异要求不得有两片超出限度1倍

D要求一般中药压制片硬度在2〜3kg

E崩解时限判断时,只要有1片未在规定时间)

A干燥淀粉可以吸收水分而膨胀

B干燥淀粉可以遇水产生气体

C干燥淀粉弹性强

D干燥淀粉在压片过程中形成许多毛细管和孔隙,为水分的进一步透入提供通道E向该

片剂中加入淀粉酶促进崩解

29.关于片剂成型的理论叙述正确的是(ABCE)

A由于有范德华等粒间力的存在,产生足够的)

A为迅速崩解,均匀分散的片剂

B应在30分钟)

A片心形状以深弧度片为宜

B片心形状以平顶片为宜

C应对片心进行重量差异限度检查

D应对片心进行崩解度检查

E片心的硬度比一般片剂要大

33.片剂包隔离层(CDE)

A可以增加衣层的牢固性

B使片心失去棱角

C片心含酸性药物必须包隔离层

D片心含吸潮性成分必须包隔离层

E包衣物料为胶浆和少量滑石粉

34.薄膜衣的特点是(ABCD)

A衣层牢固光滑

B对片剂崩解影响小

C不如糖衣美观

D节省物料

E可以起到定位发挥药效的作用

35.片剂质量的要求包括(ADE)

A、含量准确,重量差异小

B、通过包衣保证了片剂的稳定性,因此一般包衣片有效期都在五年以上

C、片剂大部分经口服用,不进行细菌学检查

D、外观完整光洁,硬度符合要求

E、崩解时限或溶出度符合规定

第十四章外用膏剂

学习要点

1.掌握软膏剂的含义、特点和质量要求

2.掌握软膏剂(含眼膏剂)常用基质的种类、特点与应用

3.熟悉各类软膏剂(含眼膏剂)的制法。

4,熟悉黑膏药的含义、特点、基质的原料与制备工艺流程

5.熟悉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过程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6.了解橡胶膏剂、糊剂、巴布剂的含义、常用基质与制法。

7.了解涂膜剂常用的成膜材料。

A型题

1.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其中穿透是指(BA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

来并扩散到皮肤上

B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

C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

D药物透过基质到达基质表面

E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2.TTS的含义是(B)

A经皮吸收因素B经皮给药系统

C经皮吸收过程D经皮吸收途径

E经皮吸收原理

3.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A)

A完整表皮B毛囊

C皮脂腺D汗腺

E血管

4.皮肤条件影响透皮吸收中论述错误的是(D)

A病变、破损的皮肤能加快药物的吸收。

B皮肤温度升高,吸收加快。

C皮肤清洁后,有利于药物的穿透

D皮肤湿润引起角质层肿胀不利于吸收

E皮肤薄有利于吸收

5.下列哪种基质引起皮肤的水合作用最强(A)

A油脂性基质B水溶性基质

CW/O型基质DO/W型基质

E聚乙二醇为基质

6.适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的软膏基质是(B)

A聚乙二醇类B卡波沫)

C甘油明胶D纤维素衍生物

E海藻酸钠

7.具有吸水作用的油脂性基质为(A)

A羊毛脂B液体石蜡

C固体石蜡D豚脂

E凡士林

8.不宜作为眼膏基质的是(B)

A.羊毛脂B.二甲聚硅

C液状石蜡D凡士林

E蜂蜡

9.下列与透皮吸收的量无关的因素为(C)

A药物浓度B应用面积

C涂布厚度D年龄与性别

E与皮肤接触时间

10.下列哪种基质与皮脂分泌物相近,故可提高软膏中药物的渗透性(DA凡士林

B卡波沫

C聚乙二醇D羊毛脂

E豚脂

11.在油脂性基质中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的基质是(B)

A羊毛脂B凡士林

C蜂蜡D豚脂

E液状石蜡

12.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的基质是(D)

A甲基纤维素B海藻酸钠

C卡波沫D凡士林

E皂土

13.若患处分泌物过多易造成分泌物反向吸收的基质是D)

A油脂性基质B水溶性基质

CW/O型基质DO/W型基质

E以上基质均可

14.对水溶性软膏基质论述错误的是(D)

A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

B该基质释药较快

C能吸收组织渗出液

D润滑作用较好

E无油腻性和刺激性

15可降低酚类防腐剂防腐能力的软膏基质是(C)

A羊毛脂B凡士林

C聚乙二醇D甲基纤维素

E卡波沫

16.软膏中加入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的方法(E)

A待基质降温至80℃左右在与药物混合均匀

B待基质降温至70℃左右在与药物混合均匀

C待基质降温至60℃左右在与药物混合均匀)

D待基质降温至50℃左右在与药物混合均匀

E待基质降温至40℃左右在与药物混合均匀

17.水溶性药物与油溶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常用(B)

A可将药物水溶液直接加入基质中搅匀

B先用少量水溶解,以羊毛脂吸收后再与其它基质混匀

C用基质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却即得

D可将药物细粉与基质研匀

E先用少量液体石蜡溶解再与其它基质混匀

18.眼膏剂常用基质为(C)

A凡士林6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2份

B凡士林7份,液状石蜡1份、羊毛脂2份

C凡士林8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1份

D凡士林4份,液状石蜡、羊毛脂各3份

E凡士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