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课件_第1页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课件_第2页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课件_第3页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课件_第4页
中华养生学之起居养生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起居养生讲述概要1、时辰气血养生;重点内容45′2、起居有常;一般内容5′3、睡眠与养生;重点内容15′4、衣着与养生;介绍内容5′5、谨防劳伤;一般内容5′6、沐浴养生;一般内容10′7、二便养生;介绍内容5′第一节、时辰气血养生“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己虚,气门乃闭”,“夜半人气入藏”。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规律也正是生命活动的规律。1、子时:少阳胆经;一阳初生——养生机;老鼠——活跃,小;挠头(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少阳—鱼眼;阳气可以化万物;失眠——心肾不交;未济,既济卦;2、丑时:足厥阴肝经;藏血,主筋;左肝右肺;左青龙右白虎;龙升虎降;龙珠;药王殿——孙思邈,手抓龙坐虎;养肝血;“将军之官,谋略出焉”;3、寅时:手太阴肺经,相傅之官,治节出焉;主气,重新分配气血—睡得最沉;早醒,大汗--心脏病。5、辰时:足阳明胃经,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痤疮—冷饮—胃寒;膝盖,足三里;春雨贵如油—阴。6、巳时:足太阴脾经;太阴—分配(肺—气血,脾—营养);主一身之肌肉,在志为思—头脑灵活;湿肿;脾神—“意”。7、午时:手少阴心经;午时一阴生;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神)肾(精),子午功—盗天机,睡觉;马—火性—主散,驴—水性—主敛,阿胶主收敛,不补血。9、申时:足太阳膀胱经;“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记忆力--头脑灵活;猴—上窜下跳,风盛而动,“朝而受业,夕而习复”;撒尿;头痛--左肝右肺;存储津液,唾液,口唇干燥。10、酉时:足少阴肾经;精—钱(变现、买);为志—志向—小孩、老人;鸡—火性—发物,高烧—气血足,低烧—气血虚;酉时发低烧—肾气大伤;“作强之官,伎巧出焉”—心灵手巧;肾之元气靠盐调动;种猪吃大盐;肾精足—定神。11、戌时:手厥阴心包经;代心受过,阴气最盛,阳气将尽;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娱乐);敲打“心包经”的好处;劳宫穴—火—手心出汗;一合十,眼就闭—收敛心神;下跪—放下自我—身体修炼,以形领气。握固—撒手而去;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南北为经—不动,东西为纬—变动变化;经书—亘古不变的东西—《黄帝内经》;纬书—《伤寒论》。认识你自己:本性最天真;医疗保险—精神文明。第二节、起居有常起居,主要指作息,也包括平素对各种生活细节的安排在内。起居有常,即指要妥善处理好生活的各个方面。常者,有一定之规律并合乎常度也。反之,如果“起居无常”,便将“半百而衰也。起居有常指日常作息时间的规律化。起居作息要符合自然界阳气消长的规律及人体的生理常规,其中最重要的是昼夜节律。首先是作息制度,“劳逸结合”,“不妄作劳”,否则过度劳倦,便会引起疾病。着衣覆被要厚薄适当,调换适时。春季寒气未尽,如撤衣减被过早,人体阳气易受伤害;秋季人体阳气未衰,自然界寒气未盛,所以不必过早加衣添被,以免助火生燥。根据自身情况和气候变化更换衣被是必要的。夏季避暑不可贪凉、过食寒凉或用冷水洗澡,或在阴凉处久睡;冬季因怕冷而取暖太过,会扰动阳气,生火化热,破坏阴阳平衡,引起疾病。俯卧、仰卧、左侧卧均不适宜:俯卧时整个身体上半部的重量都压在胸部,易引起恶梦。仰卧手易放在胸前压住心窝部,这也是梦魇的原因。舌根部往后坠缩,容易打鼾。左侧卧心尖部易受压,如耳贴枕上会听到心跳音,影响入睡,也会导致恶梦。右侧卧最理想:胃的内容物在这种姿势下,也比较容易输入十二指肠,因为与十二指肠的连接处是向右开口的。《老老恒言》说:“寐有操纵二法。操者,如贯想头顶,默数鼻息,返观丹田之类,使心有所着乃不纷驰,庶可获寐。纵者,任其心游思于杳渺无联之区,亦可渐入朦胧之境。最忌者,心欲求寐,则寐愈难。盖醒与寐交界关头,断非意想所及,惟忘乎寐则心之或操或纵,皆通睡乡之路”。二、睡的方法第一:必须保证足够的睡眠;第二、要注意卧床宜软硬适宜;第三、枕头一般离床面5~9cm为宜;第四、要有正确的睡眠姿势,“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屈股侧卧益人气力”。第五、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胃不和则卧不安”;睡前宜梳头,热水浴足。最适宜睡眠的时间是:每天晚上9--10时至次日晨5—6时。“要睡好子午觉”、“前三十年睡不醒,后三十年睡不着”。睡眠还要保证质量,睡眠的质(深沉香甜)要比量(足够时间)更为重要。标准为醒后全身感觉舒适轻松,疲劳感消失,头脑中有清新感,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四、睡眠所用卧具卧床:以杉木板床为最好,不宜太软,硬板床加柔软床垫和褥子;棕绷床。不宜长期睡过软的床,因为可使脊椎周围的韧带和椎间各关节的负荷增加,脊柱的生理弯曲度增大,久则会引起腰背酸痛。

三、睡前不得有饥饿、过饱不得有腹胀便秘、尿频、咳嗽、疼痛等不适刺激;也不得看书报、吸烟、喝酒、喝浓茶、或咖啡或吃酸辣激性食物,在睡前喝杯牛奶为宜。四、睡觉前用温水洗脚;陆游诗曰:“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睡前洗脚,胜吃补药”。“饭后行百步,睡前一盆汤。”“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暖和”。五、睡前1~2小时就停止紧张的脑力和体力劳动。六、睡觉时禁带的五样东西(1)、戴“表”睡觉;(2)、戴“牙”睡觉;(3)、戴“罩”睡觉;(4)、带“机”睡觉。(5)、带“妆”睡觉。床头不应放在窗下;床头不宜设在卧室门或窗的通风处;床的摆放不宜正对梳妆镜子;床忌高低不平;床下不宜堆放杂物。七、床位的摆放有五大禁忌

第四节、衣着养生衣着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首先,衣帽鞋袜能防寒保暖,保护机体;其次,衣着也反映了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物质文明的水平,体现出年龄特点,朴素大方美观的服装是一种仪表美。衣着服饰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是与衣服的宽紧、厚薄、质地、颜色等密切相关。服装宜宽不宜紧,“春穿纱,夏着绸,秋天穿呢绒,冬装是棉毛。”内衣应是质地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可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节气变化选择。“春不忙减衣,秋不忙增衣”。“春季孩子面,一天变三变”,一天的温差可达十~二十度。所以春季是“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所以,将棉衣换毛衣或夹衣就不要过早,宁可叫身体穿暖和一点。夏去秋来,凉风习习,虽凉还不至于寒。早着裘棉,随着寒冷的加剧,就会越穿越多,御寒的能力越来越差。“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在秋天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注意一个“冻”字,切勿搞得大汗淋漓。秋天,由于天气多变,有寒热之异,温燥、凉燥之别,故衣服的增减要适时。古语云:“饮食以调,时慎脱著”;秋季有时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有“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要保持体温恒定,就应多预备几件秋装,如夹衣、春秋衫、绒衣、薄毛衣等。第五节、谨防劳伤

包括慎房帷及劳作伤。慎房帷,这是保肾固精、避免生理功能失调的重要措施。一方面要顺应天性,不宜禁欲,但另一方面也要节制房事,保精养生。防劳作伤,这是维护强壮机体、避免形伤的重要措施,在劳作中,要坚持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注意适度的劳动,不能逞强斗胜,切忌久视久坐。

人应经常保持适度的体力活动,这样有利于通畅气血,伸展筋骨,健脑安神,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与愉快的情绪,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发生。然而,历代养生家都同时强调"劳"要适度,过度的"劳",将导致"脾失健运,肺气不充",强调久视、久立、久行、久卧、久坐都会引起人体相应部位的病变。1、久视伤血:人体五脏的精华都注于目,但与目关系最密切的是血,目得血的滋养才能视物、辨物。“肝开窍于目”,用目过久则会耗血。2、久立伤骨。肾主骨,《养生论》中提到:“久立伤骨,损于肾。”肾气足才能骨坚腰直。人在站立时主要靠腿与腰的支撑,而腰为肾之府,站立过久,导致腿与腰的过度疲劳,伤及肾与骨。3、久行伤筋:筋连于肌肉而附于骨,与人的运动密切相关。古人认为筋最需要血的滋养,与肝关系密切,久行可以伤肝。4、久卧伤气:过度睡眠往往使气机运行迟缓,脏腑功能受损。5、久坐伤肉:久坐使气机郁滞,主要影响脾的功能。出现肌肉削瘦无力,食少、腹胀、懒言等。第六节、沐浴养生沐浴,俗称洗澡。古时,“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沐浴养生是指利用水、日光、空气、泥沙、中药汤液等天然物理介质,来达到沐浴锻炼、防病健身的方法。能够保持体表清洁,可分别起到发汗解表、祛风除湿、行气活血、舒筋活络、调和阴阳、振奋精神等作用。从类型来看,大致可以分为淋浴、浸浴、熏蒸浴和干浴四大类。浸浴也就是盆浴,即泡澡。泡澡与淋浴是家庭中最常用的洗浴方式;熏蒸浴常被应用于中医治疗中;干浴是简单易行、效果显著的健身方式。一、沐浴的类型与功效[泡澡]泡澡不仅能清洁皮肤,还有协调神经活动、消除疲劳的作用。[淋浴] 除了洗净身体之外,还可利用水的冲击力,针对身体较疲劳、酸痛或是穴道的部位,做连续性的冲击。[熏蒸浴]采用中药及香草熏蒸沐浴,能使人充分地吸入中草药里的有效成分,使之发挥更好的疗效,达到益气强身、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滋润美容的效果。[干浴]“日光浴”或“沙滩浴”就属于干浴。[手浴法]往盆中倒入微烫(40℃~43℃左右)的热水,将双手连同手腕都浸泡在水中。[足浴法]双脚有60余个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桑拿浴]桑拿是芬兰一种富于民族风情的沐浴法。原理在于桑拿蒸汽的热透作用,用于加热的玄武石含有大量的矿物元素;刚开始不适应,易出现头昏、眼花、心慌、恶心,甚至大汗虚脱而晕倒。预防的办法是:一不要空腹或饱食后洗澡,二是不宜温度过高和蒸浴时间过长,三是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最好不蒸桑拿浴。[温泉浴]温泉多是性味辛热有微毒,外浴以除疥癣诸疮毒,并有温通经络,活畅气血,化淤舒筋,使精神愉快,情志舒展,增强体质等功效。《本草纲目》:“教患疥癣风癞杨梅疮者,饱食入池,久浴得汗乃止,旬日自愈。”[日光浴]“太阳不照临,医生常进门”。日光浴锻炼,就是利用阳光照射人体的方法来达到保健强身、康复疾病的目的。头朝向北,并用帽子、毛巾或太阳伞遮挡头部;空腹和饭后1个小时内也不宜日光浴。[空气浴] 就是裸露身体或穿着单衣短裤而让空气“沐浴”身体。[泥浆浴] 泥浆浴对治疗皮肤病和风湿性关节炎有特效,对健康的人也有消除疲劳的益处。[沙浴]所谓的沙浴,就是以沙为媒介,与身体接触,向体内传热,以达到治疗目的方法。[药浴]药浴是用一定浓度的药液,通过洗浴或浸泡全身,使药浴液中的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起杀菌、止痛、止痒、消炎的作用,同时通过皮肤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是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奇怪的沐浴[泡澡水位不可超过心脏位置][水温不宜过高]最好在37℃~39℃[沐浴前后要补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次数因人而异][重病时不能洗澡]二、正确沐浴方法吃饱饭后不要马上入浴;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感冒时,注意洗澡时与沐浴前后的保暖;女性在生理期、怀孕期不宜盆浴;不要直接跳进热水里,要用脚试温度;酒后不宜入浴;特殊皮肤疾病也不宜长时间沐浴;热水器装在浴室者,切忌长时间洗浴。

三、沐浴禁忌第六节二便养生大小便的正常排泄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如便秘患者使劲用力排便容易诱发脑中风或心肌梗死;夜间憋尿过久突然“解放”过快可导致晕厥;蹲厕太久也可引起短暂性大脑缺血。二便正常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健康。一、大便通畅《论衡》中指出:“欲得长生,肠中常清,欲得不死,肠中无滓”。金元时代的朱丹溪也说:“五味入口,即入于胃,留毒不散,积聚既久,致伤冲和,诸病生焉”。自家中毒学说认为,衰老是由于生物体在自身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毒素,逐渐使机体发生慢性中毒而出现衰老。大便不畅,最易使机体产生慢性自身中毒而出现衰老。一是要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二是要预防便秘;三是要注意日常保健,多做提肛运动;四是经常运动;《摄生要录》:“忍尿不成成五淋”,“忍大便成五痔”;《老老恒言》说:“饱后即大便,进汤以和其气”。二、小便清利小便是水液代谢后排除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脾、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在水液代谢的整个过程中,肾气是新陈代谢的原动力,调节着每一环节的功能活动,故有“肾主水”之称。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要长活,小便洁”。《老老恒言·便器》亦说:“小便惟取通利”。《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忍尿不便,膝冷成痹”。《老老恒言·便器》指出:“欲溺便溺,不可忍,亦不可努力,愈努力则愈数而少,肾气窒塞,或致癃闭”。夜间忍尿,一是影响下半夜的睡眠;二是容易引起泌尿系统的感染。《千金要方·道林养性》说:“凡人饥欲坐小便,若饱则立小便,慎之无病”;“饱欲其通利,饥欲其收摄也”。三、大小便宜禁口勿言二便时应该紧闭口齿、双目上视、禁口勿言、凝神聚气。一方面是聚精会神,凝神聚气,发挥丹田之力,以利排空;另一方面是为了使精气不随二便外泄,起到留住精华,去掉糟粕,有泽上(清气自留)泻下(浊气下消)的含义。中医历来强调预防疾病——养生之道,养生是中医的核心问题。强调生活方式要朴素,饮食结构要简单。这是中医至今不衰败的原因,也是中西医的根本区别。《内经》把中医分为两种:“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基本原理有:“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刘完素提出:“人类的许多疾病,都是摄入过多热量造成的。因此要注意清热的问题”。介绍:刘太医(纯)谈养生公元15世纪,刘纯奉旨从1409~1475年以囚试医,他率领300多医官,历经六十六年,通过几千名死囚犯的人体试验,提出了三分治七分养的学说。刘纯之后的太医,都采用刘纯的理论去治疗疾病,明清两代太医院都供奉刘纯的画像,把他当成了太医的保护神。刘纯认为:“病家乃自误之人”。生命就在你心中,希望大家善待自己的人生。一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有药理的作用。医源性疾病大约占人类所有疾病的30%,其中75%的病人发生死亡。别让医生杀了你!中医强调:“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高明的医生是叫人不病,不高明的医生才只知道看病。西医倡导的要定期检查身体,有病早发现,有病早治疗——这是等病!中医的却病延年——养生之道。西医在防疫、诊断、手术、抢救四方面取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