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和人际交往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1.gif)
![知觉和人际交往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2.gif)
![知觉和人际交往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3.gif)
![知觉和人际交往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4.gif)
![知觉和人际交往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d8fd7497bb60753aabb991255a155ce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觉和人际交往知觉&人际知觉偏差知觉一、什么是知觉呢?知觉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的反映。二、知觉有什么特征呢?(一)整体性(二)选择性(三)理解性(四)恒常性(一)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的整体性
正方体
你觉得中间的数字是13还是B?
人并不是孤立地反映这些部分、属性,而是把它们结合成有机的整体,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
双关图
1、两个人的面孔;2、一个花瓶。(二)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
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一个什么人?
一群大雁往南飞。?往北飞!?往南飞,往北飞?天使与恶魔(三)知觉的理解性
斑点图(三)知觉的理解性
斑点图一匹马
在这个图片是你看到了什么?数数看,森林中浮现出多少张黑夜的脸孔?
你看到了什么?一只可爱的斑点狗在喝水!(四)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即知觉恒常性.
形状恒常性3、颜色恒常性(colorconstancy)2、形状恒常性(shapeconstancy)1、大小恒常性(sizeconstancy)
大小恒常性(例如远处的一个人向你走近时,他在你视网膜中的图像会越来越大,但你感知到他的身材却没有什么变化),
颜色恒常性(例如绿色的东西无论在红光条件下还是绿光条件下或者白光条件下,你眼中的它都是绿色的).
知觉恒常性使人们在观察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仍能达到对物体特征的精确知觉,这是人类适应环境的重要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不仅对我们接触的物体进行着知觉,而且我们对社会性的东西也进行着知觉,比如说某个人、一些社会现象等,我们把这种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某个个体或某个群体)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叫做社会知觉。
而且在社会知觉中,我们同样会遵循着知觉的一些特点,这样不可避免地,由于我们的习惯,我们在社会知觉中就形成了一些“偏见”。先请同学们看一个例子真实的谎言汉奸我们汉民族和中国”唯一指定,享有专利”
的词汇.<辞海>对它的解释是:汉族的败类,中国的叛徒.
大家看以下下面对一个人的描述,你觉得他是汉奸吗?1.他年轻时留学日本2.回国后,有一位相当友好的日本朋友,和日本人的关系也非常密切3.他曾担任过国民党政府中教育局的小吏4.在上海生活期间,住在日本租界5.此人有个兄弟在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后,投靠汪精卫卖国求荣6.最要命的是此人在租界生活,在没有正式收入的情况下,日子过的相当富裕,按照现代时髦的<阳光法案>,如果他不能说出他收入的合法性,那他就是有罪的.“骨头最硬的中国人”鲁迅他是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呢?
所罗列的情况并不是别人故意编造的诋毁鲁迅的谎言,而是真实的情况,从这些罗列的真实情况来看,有60%的人会判断,这个人是汉奸,即使不是,也有汉奸的嫌疑.
这其实利用了人的一个心理规律“知觉的整体性”。启示:
在生活和学习中,别盲目地相信自己,要学会从多方面看待事物,切忌形成自己的“认知偏差”,否则,在看待问题中,你就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挑出符合你对事物的印象的事情来论证你的观点,“制造”出一种爆炸性结果,给自己编制一个“真实的谎言”。几种常见的人际知觉偏差
在认知他人,形成有关他人印象的过程中,由于人际认知的心理效应作用,往往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偏见。一位哲人说过:“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人际知觉偏见,很有纠正的必要,因为只有在健康的无偏见的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才能和睦相处。了解和研究这些人际知觉的“误区”,有助于克服对他人认知的偏见。
首因效应指的是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首因效应第一印象不管正确与否,总是鲜明、牢固的,往往左右着对对方的评价。通常所说的“先入为主”,便是这个意思。显然,这种首因效应作用过大,便可能导致人际知觉上的失误。即一个人如果一开始给人留下好印象,那么可能一直就是好的;一个人如果一开始给人这是因为人们在接受外界事物的不同刺激时,对第一次刺激反应的强度和灵敏度相对于此后不同类型的刺激来说要大;而且第一次刺激在人们大脑里的反应,会形成一种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非自觉的心理倾向性或准备性,即所谓思维定势现象。它对解决同类问题是有利的,对解决变化型问题则起到消极作用。为什么会有首因效应呢?
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近因效应例如,某人本来工作挺积极,表现很好,而最近工作出了差错,由于近因效应的作用,有些人容易只看到眼前的表现,对他作出表现差的评价。再如,一个平时表现一般的人,突然做了一件好事,有些人往往会对其刮目相看,并肯定他以往的一贯表现。这种人际知觉的一左一右,均是近因效应的典型表现。生活中的例子这种偏差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近因”与“远因”相比,一般地说,客观上对人的刺激要强一些,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二是从主观上说,接受刺激的主体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对特有的“近因”看得比较重,接受这种“近因”刺激的灵敏度比较高。近因效应往往掩盖甚至否定对一个人的一贯了解,从而影响对他人的全面认识。所以,在对他人认知时,不能只看一时一事,而要历史地、全面地看,这样才能清除由于近因效应产生的认知偏差产生的原因
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主要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
美国心理学家阿希曾做过一个试验:他给被试者一张列有五种品质的表格(聪明、灵巧、勤奋、坚定、热情),要求被试者想像一个具有五种品质的人,结果被试者普遍把具有这五种品质的人想像为一个友善的人。然而,他把这张表格中的“热情”换为“冷酷”。再要求被试者根据这五种品质(聪明、灵巧、勤奋、坚定、冷酷)想像出一个适合的人时,却发现被试者普遍推翻了原来的形象,而产生了一个完全不同的形象。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
阿希的试验揭示了人际知觉中的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如果认识到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就认为其他方面都好,这个人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即“以俊遮丑”;相反,如果认识到一个人具有某种突出的缺点,这个人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笼罩,认为其他方面都不好,即“以丑遮俊”。晕轮效应的产生是由于某一品质的信息量大,其他品质的信息量小,导致刺激强弱程度不同造成的。这种心理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社会刻板效应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的看法,也是一种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若是在大街上遗失一元钱,英国人决不惊慌,至多耸一下肩就依然很绅士地往前走去,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美国人则很可能唤来警察,报案之后留下,然后嚼着口香糖扬长而去。日本人一定很痛恨自己的粗心大意,回到家中反复检讨,决不让自己再遗失第二次。德国人会立即在遗失地点的100平方米之内,划上坐标和方格,一格一格地用放大镜去寻找。野猪的故事三个饥饿的德国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第一天,他们会研究和制定详细的杀猪方案。第二天,他们会按照方案组织、实施猎杀。第三天,他们会吃掉野猪,然后默默地离开森林。直到数年之后,人们才会发现森林里少了一头猪。
三个饥饿的日本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
第一天,他们会立刻扑上去将野猪扑杀。第二天,他们会将野猪乱刃分尸并且涂上绿色的芥末生吃。
第三天,他们会编写一本教科书,题目是:“帮助森林里的野猪建设幸福的皇道乐土。”
三个饥饿的美国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
第一天,他们会用一整天的时间讨论是否要猎杀野猪。
第二天,他们会告诉世人:野猪是一种恐怖的食人动物,如果不把它吃掉,后果不堪设想。他们也会警告野猪:如果它在24小时内不离开森林,就要遭受灭顶之灾。
第三天的凌晨,他们会疯狂地扑过去把野猪的猪窝夷为平地并且把野猪和整个森林据为己有,之后再搜集野猪吃人的有关证据。
三个饥饿的英国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
第一天,他们会打听美国人对野猪的看法和态度。
第二天,他们向世人宣称,坚决支持美国人的决定。
第三天,他们会跟在美国人的后面勇敢地向野猪发起冲锋,然后会分得美国人吃剩下的一点猪肉。
三个饥饿的阿拉伯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
第一天,他们派一个人绑上炸药、化装成野猪把猪窝炸掉。
第二天,他们再派一个人绑上炸药、用猪肉炸弹与把野猪炸死。
第三天,剩下的一个人因害怕承担罪责而开始在森林里逃窜、流亡。
三个饥饿的中国人在森林里遇到一头野猪:
第一天,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河南2025年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兰考三农职业学院《物理化学B(医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国培研修工作要点计划月历表(31篇)
- 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机械制造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人工智能+消费数据隐私与安全保障措施
- 长治学院《药物流行病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民族大学《创新与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篆刻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城市建设学院《商务研究与信息系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气控制及PC》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社区获得性肺炎教学查房
- 病例展示(皮肤科)
- GB/T 39750-2021光伏发电系统直流电弧保护技术要求
- DB31T 685-2019 养老机构设施与服务要求
- 燕子山风电场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
- 高一英语课本必修1各单元重点短语
- 糖尿病运动指导课件
- 完整版金属学与热处理课件
- T∕CSTM 00640-2022 烤炉用耐高温粉末涂料
- 心脑血管病的危害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