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教学中以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语文教学中以大量古今中外优秀的诗歌、词、散文等文学作品为凭借,引领学生沿着读诗、知诗、诵诗、想诗、悟诗、品诗、作诗的轨迹涵泳体悟诗词优美的情境,优化诗教环境,探索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学氛围的诗意化,构建教海有难“诗”为舟的学科教学特色,使师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栖居。陶行知先生说:“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因为面包是身体的粮食,水仙花是灵魂的粮食。”诗歌就是真正的“灵魂的粮食”。我们引领学生诵读、涵泳、体悟积累古诗文,从源远流长而又生生不息的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时时奏响学生心中诗的琴弦,澄澈学生精神的家园。(一)开发诗教的课程资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我们遵循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参考《语文课程标准》关于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发诗教的课程资源:1.充实体裁,增加数量《新课标》中推荐背诵的语文大都为五言、七言的绝句,内容浅置,短小精悍,总共只有70首,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积累的要求。以此为基,我们师生一起共同寻找多种体裁的诗文,包括古风、乐府民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中外著名的儿童诗等,力求体裁丰富多彩,比例适当。(1)品味诗句,体验语言美。诗词的语言美在于它的音律美,在于诗句中用得灵动跳脱、贴切传神,使诗意清新隽永、耐人寻味的那些字眼,即“诗眼”;在于诗中那些意蕴深远的千古名句。引导学生赏诗韵、品诗眼、诵名句,能让学生体验到诗词的语言美。(2)捕捉形象,体验“诗情画意”美。在诗的世界里,云彩、河流、花朵、蝴蝶都会传情、草木、鱼鸟、日月、星辰都能倾听话语。教学中,捕捉诗中美的形象,引导学生踹摩诗歌的意境帮助学生体验诗歌的“诗情画意”之美,从而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3)与诗人对话,体验“诗歌生命”美。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勃发,是诗人灵感的闪现,也是诗人生命价值的诠释。引导学生与诗人对话,达到诗人、诗歌、学生以及教师之间生命的传达与体验。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诗文的教学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让学生直面经典,“含英咀华品真味,吟咏体悟吸精髓”。对于如何引导学生真心接触诗文,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在教室黑板的一角布置一块学习园地——“每日一诗”,上面抄录教师精选的短诗一首,并提出背诵和竞赛要求。(2)学习课文中的诗文后,发动学生搜集同一诗人同一题材的诗文。收集与其他课文有关的诗篇,如学了《静夜思》,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并进行吟诵积累。(3)利用班队课、语文活动课推出了讲诗词故事、诵诗接龙比赛、郊游诵诗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巩固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4)成立班级读诗会,共设4个分会。通过背诵诗竞赛选出背诵能手4名担任班级读诗会的分会长。给每个学生印发一本读诗会活动册。平时,由各分会长负责举行各自的背诵活动,并根据规则给会员记分。每月评比一次,根据得分高低,评出一、二、三级会员。会员得分高于分会长的,可以升为分会长。各分会之间定期进行对阵赛诗,获胜的分会可集体加分。每学期结束,全班总评,按总分评比总会长一名。此项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背诗的热情。3.加强诵读,启发想象诵读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优良传统之一,尤其适宜于抒情诗文、文言文等声情并茂的作品。通过诵读涵泳,体悟诗词的优美意境;通过诵读摸索记忆的规律,培养记忆力;通过诵读发挥想象进行体验和艺术的再创,使诗词变抽象为具体,变平面为立体,变静止为灵动,从而感受其中有声有色,有情有理的丰富内涵。4.课堂开放,学科融合“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诗词、韵文的教学要加强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融合。我们引导学生联系地理、历史、自然等知识读懂诗意,用绘画手段来理解诗意,还引导学生通过配乐吟诵、表演等形式再现诗词的情境。五、以课堂教学为阵地,进行语文教学诗化的研究(一)五字教学的诗化研究我在深入学习新课程理论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我创造了“品、悟、赏、拓、联”的五字诗化教学模式。1、“品”即语言品读法。诗歌,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诗歌语言十分有表现力,往往以一当十,力求一字传神,像人们所熟知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就是如此。正因为诗歌语言具有较强的凝练性和表现力,在诗歌语言鉴赏教学中,就要注重诗歌语言的品味,通过品味其语言的丰厚底蕴,进而表达对诗歌的深入把握。这这种以品味诗歌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我们称之为“语言品读法”。首先,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诗歌大意。其次,配乐朗读,感受诗歌意境。最后有感情地诵读。诵读是理解诗词的基础,又是诗词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2、“悟”即点拨感悟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采取让学生当“老师”的方式,让学生当一回“老师”,上台讲解古诗词大意,畅谈对古诗词每一部分的理解和感受。通过采用学生当“老师”的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可以锤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确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发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提高课堂效率。3、“赏”即讨论赏析法。赏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从诗词的内涵、语言、修辞、句式等多方面加以赏析。在教学实践中,我让学生动笔画出让人感动的诗句,感悟作者用语的精妙,领悟诗词蕴含的深意。再组织学生,通过论文交流自己的看法、心得和体会,通过对佳句的品读和赏析,不仅提高了学生欣赏品评的能力,还丰富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使以往沉闷的课堂诗词教学变得生机盎然了。4、“联”即联想想象法。引导学生联想想象,给诗词配插图,并进行创造性描写。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要求绘画能力强的学生给诗文配插图,要求写作能力强学生对诗文进行创造性的扩写。另外我还亲自写下水作文给学生以典范,在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中,让学生发挥想象、联想,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进行心灵的沟通,将诗人或诗词中人物的动作,神态以及内心活动创造性地描写出来,并要求语言要精彩,想象要丰富。5、“拓”即迁移拓展法在学习古诗中,我要求学生联系以往学过的与本课相关的诗词进行赏析。通过思维拓展训练,把新旧知识前后联系起来,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每堂课即将结束时,我引导学生畅谈学习本课的感受和体会,进行自我总结。(二)阅读教学的诗化研究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展开情感体验的过程,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它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系统,这使得阅读教学诗化的研究变得灵动,很难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经过探讨,我们从阅读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教师(教师语言的诗化)、学生(学生语言的诗化)、教学手段(导课的诗化、结课的诗化、朗读指导的诗化、课堂评价用语的诗化)这三大方面展开本课题的研究:1.教师语言的诗化教学语言是教学的第一要素,是教师劳动的特殊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情绪,烘托教学气氛的主要形式。它的艺术性、感染性、生动性、形象性,特别是情感性,对成功的语文教学极其重要。苏霍姆林斯基就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学语言负载的信息量越大,情感经验越浓,对学生的诱发性和启迪性就越强。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语言的精妙奇特,博大深邃是必备的要素,通过它扣击学生的心弦,激发学习的兴趣,展开情感性的联想。倘若教师的语言贫乏苍白,纵使学富五车,教法百千也很难让学生静下心来洗耳恭听。更谈不上进入诗化的教学境界。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和学生一起背诗诵诗,参加汉语言本科函授学习,努力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努力实践着宋人陈再道的一句诗:“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备课中,我们精心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使自己在课堂上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扣击学生的心弦,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学生语言的诗化“不学诗,无以言”,孔子认为年轻人应该学习《诗经》,使自己的语言,从内容到形式都美,否则在社会上就无法以辞应对。孔圣人的话虽有偏激之处,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仍有莫大的教益。教育家语言学家郭绍虞老先生很好诠释了这句话的意思:“‘不学诗无以言’,并不是说要学诗以后才会说话,而是说学诗以后才会说漂亮的话,说得体的话。”在这理论的提示下,我们进行了诗化学生语言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加强古诗词、儿歌、韵文的诵读积累。(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上文已作具体阐述。)(2)学习传统重视语言音乐美训练的经验,加强诵读,培养学生语言的美感。传统语文教育重视语言音乐美训练。从他们的教材可以看出,《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字诗》、《唐诗三百首》和《千金裘》等都是韵文,并讲究平仄。分析古人注重音乐美训练的实质,其中有两大功效:(1)将常用的词语分类依韵编次,能在短时间内识记大量词汇,这一点毋庸置疑。丰富的词汇,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基础。(2)培养了运用汉语音乐美增强表达效果的良好习惯。古人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识字积词主要是通过反复诵读获得的。因此,汉语的音乐美就会谐于唇吻,日后交谈表达自然不会离谱。对比我们现代的识字教学,识字之始,学生跟读几遍就算完事,积词时教师一讲而过,学生缺少诵读,到运用时就出现了口误、笔误,这让学生的语言如何能美,如何能诗化?(3)通过“对对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对联作为汉语所特有的文学形式,以极其短小的篇幅展现了汉语对仗工整,声调和谐之美。明清以来,“对课”就成为我国独有的一种母语教育方式。蔡元培先生说:“对课不仅是作文的开始,也是做诗的开始。”现代的许多教育专家又再一次欣赏起了“对对子”这种文学形式的语言魅力,人教版新教材从一年级的下册开始就安排了“对子歌”的教学。课题研究中,我们也经常借助“对对子”培养学生的语感。(4)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引导学生锤炼自己的语言,在课堂的表达中,作文中用上一些诗句、格言等来美化自己的语言。经过这些实践的探索与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3.教学手段的诗化(1)、导课的诗化“美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许多有经验的老师都精心设计导语揭示课题,紧扣学生的心。导课的形式也各种各样,如谈话式、提问式、讲故事式等等。但是教师如能根据课文描写的内容,作一首小诗或引用一幅对联作为导语,学生定会感到新奇,产生兴趣,很好地为讲课作铺垫。例如《葛洲坝夜景》一课的导入,我就引用了一首小诗《葛洲赞》:巍巍葛洲坝,江中彩虹架,荒野耸高楼,新城闻天下。/赫然葛洲坝,降龙锁大江。江随人意走,电涌中原强。/雄伟葛洲坝,大闸涌波涛,巨轮安全过,涨落比城高。/壮截葛洲坝,挺立抗洪峰,中华创奇迹,挥汗立新功。这首小诗展现了葛洲坝的壮丽雄奇,称其为中华奇迹,震憾着学生的心灵,读诗后我随即导入:诗人誉葛洲坝为中华奇迹,那是谁创造了这中华奇迹。让我们随作者一起到当年的建筑工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此一导入,学生对葛洲坝建设者的赞叹之情油然而生,为读文感悟作好了铺垫。(教学案例见附件)(2)结课的诗化课的结语,很讲究语言的艺术,有的余音绕梁,意味深长,有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既要有对全文的总结之功,又要有对学生警示之效。在实践过程中,我感受到结语与古诗词的结合,或与音乐的结合往往会收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增添课堂诗情画意。例如《葛洲坝工地夜景》一课的结课,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写过一首词,词牌名叫《沁园春•雪》,会背吗?词的最后两句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用这两词来赞美葛洲坝的建设者们,是最好不过了,让我们借用毛主席的这两句词一起来赞一赞:数风流人物,还看——(生接)葛洲坝的建设者。此一结课,升华了学生的情感,葛洲坝建设者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更加鲜明了。又如《游子吟》一课的结课,在感悟文中母亲无声的嘱咐以后,我请学生欣赏阎维文的歌曲《母亲》,并讲述: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也许你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没有感受到母亲对你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爱,也许你认为母亲对你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母亲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体现母亲平凡而无私的母爱。现在让我们想一想,母亲为我们做了哪些微不足道,却又饱含母爱的事呢?受歌词的启发,学生谈了许许多多饱含母爱的小事。最后我提议:同学们,母亲对我们的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让我们深情地说一声:“妈妈,我爱你!”让我们大喊一声:“妈妈,我爱你!”喊完后,许多学生热泪盈眶,几个父母离异的学生痛哭失声。(教学案例见附件)(3)朗读指导的诗化朗读指导是阅读教学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往往因各方面因素限制而指导不到位或过于理性化,造成学生的情感得不到很好的抒发,这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我们前往杜郞口中学取经,在学习回来以后,我们课题组的老师也付诸实践,每次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种朗读指导,可视、可感、可触,尤其是指导长句的朗读,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加深了对课文的感悟,把生带入了诗般的境界。(4)课堂评价用语的诗化课堂评价的重要功能就是激励,好的评价往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起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发展。平时,许多语文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往往只会用“好、很好、真棒”这些单调乏味的语言来评价,这样的评价是那样的苍白无力,更谈不上对学生的激励和心灵的震憾了。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的老师对如何使教师课堂评价的语言富有诗意,给学生以陶冶和激励,作了专题的探讨和实践。我们认为要使语文老师的评价语言精当、丰富多彩而富有诗意,要立足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语的创新设计:●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失败中发现成功的启示●鼓励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比较,善于推理●鼓励学生敢于对权威性的观点提出质疑●引导学生耐心听取别人见解,并从中发现问题或受到启发●赞扬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赞赏凡遇到问题总是先从认真读书中寻求解答并能从读书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赞赏能运用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学生●对学生的讨论发言,给予积极评价根据这些原则,我们在备课当中都精心设计好多种的评价语言,课后反思记录自己在课堂中的评价语言,做到“一课一得”。例如吴慧娅老师在执教《美丽的公鸡》一课时,运用了这样的评价语:①你说的时候,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公鸡那得意的样子,你的想象真丰富。②这个词用得太棒了,说明你平时很善于学习。③你抓住了老牛的特点,观察得很仔细。④你说的时候,我们仿佛看见了老牛在地里耕地的样子。⑤谁能超过他,读得更好?⑥我们学着他,一齐朗读这一段。(三)诗化作文的研究2007年第二期的《招生考试报》曾登载了这样一段话:“高考是高水平的考试,但我们非常不解的是竟有这样多的学生不能正确地使用母语作文。许多作文语言的基本功差,连话也说不清;有些学生热衷于使用欧化的语句;一些考生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句子写不顺,错别字过多……学了12年语文,竟然无法用母语通畅地写一篇800字的文章,竟然无法让人从中感受到母语的美。”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悲哀。作文教学的诗化研究意在把诗的美,把诗的韵,把诗的气质带入作文,让作文写得像诗一样优美,凝练,一样充满感情,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把儿童诗的教学引进课堂,对于锤炼学生的语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作文质量,有着独到的功效。我们成立了哲商诗社,邀请张绍军老师作儿童诗写作辅导讲座,并进行专题研究,让儿童诗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生活。那么如何开展儿童诗的教学呢?我们的具体做法是:1、读诗、品诗,营造氛围,融入生活。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认为,造成写诗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们诗读得太少。开展诗教,必须从引导学生读诗入手。引导学生读诗,首先应向学生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我们鼓励学生借阅、购买圣野、柯岩、金波、鲁兵等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儿童诗作品,订阅各类选发儿童诗的、有一定文学品位的少儿报刊,让儿童诗进入学生课外书的队伍。其次,我们十分重视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如利用读报课、阅读指导课、班队课等时间,举行诗歌朗诵会、推荐好诗比赛、两分钟诗教熏陶课、赛诗会等活动,引导学生从艺术水平、表现手法等各个角度去欣赏、理解、读懂每一首诗。最后,我们为了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始终围绕“以诗益智,以诗育人,以诗激情”的宗旨,注重在学生们的生活中营造出良好的诗化教育氛围,把诗教渗透到课堂教学和少先队活动中。如用学生们自己创作的优秀诗句布置学校宣传窗、班级黑板报,校刊都开辟诗歌专栏,推荐优秀的儿童诗作品,发表学生们自己写的诗,让学生们生活在浓厚的诗的氛围里。2、理论支撑,找准支点,引入胜境。诗歌的创作从内容、形式、结构、韵律等方面都很有讲究。由于我们这年轻一代的教师,诗歌创作理论的缺乏,使得诗歌成为作文教学的禁区。基于此,我们加强了诗歌创作理论的学习与提高,向本地的儿童文学作家张绍军老师讨教,掌握有关儿童诗创作与欣赏的基础知识。有了理论的支撑,我们的儿童诗教学才有的放矢。实践中,我们找到了指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的几个立足点:(1)感情是生命。理论文章是以理服人,文学作品则是以情动人,而诗更是以深厚的感情为生命的,没有真情实感,只能是无病呻吟。有了真切的感情,才能找到贴切的诗句。儿童诗所抒发的儿童情感,往往洋溢着盎然的儿童情趣,不仅能使儿童们从中获得愉悦和熏陶,也能把成人读者带回那童心萌动的情景中,重温儿时的梦。因此引导学生写诗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找到感动过自己的内容,再以诗的形式、诗的形象、诗的语言去表达,那样的诗才会充满真实的感情。(2)生活是源泉。诗就在生活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用新颖巧妙的构思使平凡的生活现象变成一种儿童式的神奇和余味无穷的美丽。如有个学生写的《悄悄话》:“妈妈出差了/晚上来电话/照顾好自己/别让妈牵挂/我给妈妈悄悄话/妈妈放心吧/女儿已长大。”学生就是抓住了母女间通电话这件小事,写下这首小诗。生活中这种点点滴滴的小事也是可以入诗的。这种从生活中来,写生活中的事,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的诗才是成功的诗。(3)想象是关键。诗需要想象,想象往往能使读者进入奇妙的世界,使眼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甚至可以这样说,一个好的想象,一个好的比喻本身就是一首好诗。儿童是最富于想象和联想的,他们总是用自己创造性的想象来认识并诠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在他们通过想象而诗化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如有个学生写的《遨游》:“太阳是我的外公,/月亮是我的外婆。/我一手拉着外公,/另一手拉着外婆,/我在天空中遨游。”作者写这首诗的灵感来自于他与父母亲一起散步,通过作者的想象,就进入了奇妙的太空世界。六、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开展诗化育人环境的研究一年来,我们凭借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校园文化为载体,努力营造诗化的育人环境,扩大语文诗化教学的成果,让校园里每一棵树,每一块草坪,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诗的芳香,努力把校园建成一首可诵的“诗”。让学生们徜徉在五彩缤纷的诗海之中,让诗浸润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完善他们的人格,使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环境中自觉养成。我们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阵地。班级的文化建设,我们学校历来都非常重视,每学期评比一次。开学初每一个学生都献计献策,用自己的智慧装点教室,设计富有诗意。常用诗歌规劝、规范自己的行为,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意志。如“不怕千次失败,只盼一次成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你乐,我乐,大家乐;你行,我行,大家行”等等。有些班级的班训也很有诗意,如八(3)班的“居高望远,探胜摘星”、七(1)班的“为自己呐喊,为班级争光”、七(4)的“自珍自爱,自信自主”……每个教室后面的黑板报都留有一个传统的栏目,那就是学习诗歌长廊,为学生们学诗、背诗提供了优秀文本。走进哲商的每个教室,会让你闻到一股股墨香,一阵阵书香,仿佛置身于诗海之中。(二)发动学生参与校园警语的创意设计校长高度重视,他亲自发动全校学生参与警语设计。班主任认真组织,具体落实。学生动脑动手,兴趣盎然,灵性即发,佳作迭出。现在,你信步哲商,白云悠悠,绿树间合,花香四溢,你会欣喜地看到“文明的语言像泉水丁冬,沁人心脾;文明的行为如蓓蕾绽放,爽心悦目”、“你丢我捡,捡出洁净;你挤我让,让出风格”、“用心呵护每一片绿色”、“花儿艳,草儿青,千万别伤她的心”等充满诗化的规劝语;你会亲切地感受到一股浓浓的诗意,一种充满生命的校园文化;你会情不自禁地赞叹这里是读书圣地、求学良所。(三)充分利用宣传橱窗的教育功能学校的宣传橱窗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在编排时,注重育人环境的诗化,特别在学生的画展、风采展示等栏目方面,我们尽可能运用意境高远的古诗作为题目,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欲与天公试比高”、“桃李满天下”、“满园春色关不住”、“万紫千红总是春”……学生的书法作品,我们也经常选一些品位比较高的、脍炙人口的古诗文,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等等。(四)开展诗词吟诵比赛利用民族传统节日,营造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诗、背诗的兴趣。如我们在9月28日搞的“中秋颂月”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要求学生们背诵含有“月”的古诗文,哪一组背得多哪一组就获胜,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谁也不服谁,到下课了,还不分胜负,当然,我们的目的不是分出胜负,而是了解学生们学习古诗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学诗、背诗的兴趣。从这次活动,我们惊喜地发现学生们学诗的内容相当广泛,可以说是包罗万象,而且有一定的深度,涉及的诗人范围也很广,大概有50个左右。学生们逐渐地感受到古诗文的艺术魅力,不知不觉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平时,我们还适当采用一些激励措施,确保学生们学诗、背诗的兴趣。如每背5首古诗,就可以获得一颗红五星,一学期能背70首,就无条件评为背诵大王。(五)举办丰富多彩的诗教活动我们根据学校少先队的工作计划,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坚持“以诗怡情、以诗激趣、以诗迪智、以诗育人”的理念,开展富有生机、充满诗意的班队主题活动,如“走进诗人”、“找春天”、“征集对联”、“中秋颂月”、“看看谁背得最多”……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成长搭建一个平台,让学生的人生更富有活力!(活动方案见附件)(六)开辟诗教的新天地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哲商网站、班级网页等现代化教育媒体为我们的诗教开辟了新天地。我们利用中午或课间播放一些古诗词的诵读吟唱,以提高学生诗词的吟诵水平,陶冶学生的情操。在学校、班级网站上建立诗词诵读专栏,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七)发挥协作教育功能我们把学诗、背诗与“读书家庭”活动结合起来。暑假,学校轰轰烈烈地开展创建“亲子共读”的读书家庭活动。我们抓住时机,广泛地宣传诗教。家长积极性很高,社会反响极大。好多家长陪同子女读诗、赏诗,有的甚至与子女竞读、竞背。良好的家庭诗化氛围永保学生们学诗、背诗的兴趣,有力地推进学校的诗化教育。七、实践的成效与分析经过一年的实践与研究,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效:(一)理论层面的收获1.中学语文阅读教学诗化研究内涵的丰富阅读教学诗化研究,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课题研究之初,我们认为诗化就是把诗词这种独特的文化载体,融于阅读课堂教学之中,增加阅读教学的情趣和韵味,这是以诗词来武装我们的课堂,是一种形式上的诗化。二是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觉得阅读教学的诗化还包含着更深层次的内容。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本身就是一首诗。师生一起,对文本解读,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师生之间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诗意流淌的过程,这是本质上的诗化,或叫阅读教学的诗意化。形式和本质的融合,我们实践着一个诗意流彩的阅读教学过程。2.中学语文诗化教学基本理念的构建我们所谓的中学语文诗化教学的研究,其实就是追求语文教学的诗意化,营造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教学意境,使师生在语文课堂中诗意地栖居。在实践的探索中,我们构建了实施中学语文诗化教学的四大基本理念:(1)心灵观照理念当我们把充满幻想的童真、童心、童趣还给学生,让语文教育通向学生心灵的时候,语文教学就有了诗意。学生们天生好奇,对新奇的事物充满探究的渴望和热情。他们眼中的世界是美好的,他们心中的一切都真、善、美的化身。他们喜欢浮想联翩,在梦想世界里他们的心灵能得到充分的舒展,精神获得极大的自由。但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往往以理性挤占了学生们诗意的梦想,让他们梦想折翼。所以在研究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只有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平等、激情、浪漫的学习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走进诗意的语文生活中,才能给学生一片诗意的天空。学生在学习语文时才会像《荷花》一课中的“我”那样,物化为荷花,与蜻蜓共舞,与小鱼同乐,忘了自己是花还是人。课堂中,我们学会了欣赏学生的错误,由于老师的温馨呵护,学生品尝了一次成功的喜悦,这小小的错误便成了一首美丽的小诗。(2)生活化理念当语文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通,面向学生的生活时,语文便有了真正的生命力,语文教学便有了诗意。学生都是好表现的。学了一首小诗,回家他要背给爸爸妈妈听,背给爷爷奶奶听。其实他是要我们大人去关注他们的生活,去关注他们的学习。学生们希望自己的学习与快乐的童年是息息相通的。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便要向学生的生活开放,努力创设生动逼真的生活情境,让他们在真实的场景中自由地倾吐创意的想法,激情地表达生活的感受,同时让他们带着语文走向生活。这时我们的语文便有了真正的生命力,才能奏出语文和生活最完美的交响乐章。(3)发展理念当我们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为了学生的未来时,语文教学就进入了诗的境界。语文学习的一半是为了“致用”,另一半是为了“营造必要的乌托邦”——为了民族的复兴,为了学生的未来。富有人文气质的语文课堂义不容辞地要为学生开拓一个展望的空间——可持续学习。让现时与未来沟通,让独特的个性与多元智能在学习中得以张扬与发挥。为了考试,为了升学,绝不是语文学习的终极追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终达即文章”,我们要树立这种大语文的教学观,才能教会学生大写的人,今天的语文学习才能换来学生明天的人生创造,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达到了最高境界——充满了诗意。(4)审美理念当我们用寻找美的眼光去审视语文,用创造美的眼光去构建语文的时候,语文教学便有了诗意。语文是最富情感性、审美性的学科,和诗有着特殊的血缘。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由此产生的心灵感应和生命体验正是诗中的真、善、美。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课题的研究中,我们领会到语文教学应该是学生感知、感悟、感受语文的音律美、形象美、个性美、情趣美、意蕴美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心领神会,共同获得文本精神和言语智慧的过程,是享受自由、享受愉悦,享受人生的过程,也就是语文教学要努力成为语文的生命诗意飘溢的过程,成为学生的天性诗意盎然的过程,成为教师的劳动诗意弥漫的过程。(二)实践层面的收获1.诗词的诵读积累,诗化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我们编印的《哲商中学师生诗词文读本》,让学生诵读积累了大量的诗词、儿歌、韵文。实践证明,大量诗歌、韵文的熏陶,很上口的有节奏感的语感积累,极富语文韵味的语言启迪,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极大的作用。当学生读完一首诗或看到一件事时,常常会尝试着用如诗如歌的语言表达出来。同时,诗词的诵读积累,给学生插上了诗歌的翅膀,诗化了学生的眼睛和心灵,诗化了学生眼中的生活和心中的想象,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底蕴,陶冶了学生高尚的情操。真可谓“腹有诗书气自华”。2.多元积累的途径,为中学诗教积累了经验实践中,我们找到诗词多元积累的四条途径:(1)立足课堂,激发兴趣;(2)直面经典,真心接触;(3)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