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_第1页
《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_第2页
《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_第3页
《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_第4页
《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植树的牧羊人》优质课件第一页,共40页。

有这样一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这部动画片感动了观众,仅一年时间,就使加拿大魁北克省多了150万棵树。这部作品就是《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改名为“植树的牧羊人”。第二页,共40页。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第三页,共40页。

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16岁辍学到当地一家小银行谋生。20-24岁时应征入伍,经历了残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坚定和平信念。作品有《人世之歌》、《庞神三部曲》、《屋顶上的轻骑兵》和《一个郁郁寡欢的国王》,长篇小说《屋顶上的轻骑兵》被改编为电影。第四页,共40页。默读全文,完成以下任务1、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3、标好段,结合文章内容,试着给文章分层。第五页,共40页。拣戳慷慨帐篷连锁反应栋废墟坍塌呼啸滚烫张扬溜达琢磨沉默寡言酬劳硬朗水渠微薄流淌光秃秃不毛之地刨根问底第六页,共40页。“我”在普罗旺斯的一次旅行中遇到了一个植树的牧羊人,他种了成千上万棵树,让一片荒芜贫瘠的土地变成了充满生机的乐园。第七页,共40页。第一层(1)作者对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精神的评价。第二层(2-20)“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第三层(21)赞美老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第八页,共40页。一访牧羊人,画面一:被弃置的村庄二访牧羊人,画面二:绵延的森林;三访牧羊人,画面三:充满活力的田野三次拜访牧羊人时间顺序第九页,共40页。文章重点写“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勾画故事中的重点相关句子,完成下表。第十页,共40页。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1913年)再见牧羊人(时隔6年)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牧羊、种树;自信平和,沉默寡言;生活一丝不苟人烟稀少;荒芜贫瘠;狂风呼啸第十一页,共40页。2段:那是6月晴朗的一天,太阳快要把人烤焦了。在毫无遮拦的高地上,风吹得人东倒西歪。狂风呼啸着穿过破房子的缝隙,像一只饥饿的野兽发出的吼叫。

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将……生动形象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地恶劣的环境;从侧面说明牧羊人植树是一项伟大的工程,衬托了牧羊人慷慨无私、坚持不懈的形象。品味语言第十二页,共40页。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1913年)再见牧羊人(时隔6年)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牧羊、种树;自信平和,沉默寡言;生活一丝不苟人烟稀少;荒芜贫瘠;狂风呼啸身体硬朗;沉默寡言,改养蜜蜂,继续种树橡树、山毛榉、白桦树成林;看到了溪水;八十七岁;生活幸福鸟语花香,美丽富饶,充满生机,人们生活幸福第十三页,共40页。“人们挖了水渠,农场边上,枫树林里,流淌着源源不断的泉水,浇灌着长在周围的鲜嫩薄荷”,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运用景物描写,描写了这里树木葱茏、流水潺潺的美丽景象,渲染了幸福生活的情景,间接的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第十四页,共40页。“飘荡”表示飘扬,写出了这里的人们和睦相处,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侧面赞美了指数老人的无私奉献的精神。第十五页,共40页。牧羊人的情况

高原的情况初遇牧羊人(1913年)再见牧羊人(时隔6年)最后一次相见(1945年6月)

一个人牧羊、种树;自信平和,沉默寡言;生活一丝不苟人烟稀少;荒芜贫瘠;狂风呼啸身体硬朗;沉默寡言,改养蜜蜂,继续种树橡树、山毛榉、白桦树成林;看到了溪水;八十七岁;生活幸福鸟语花香,美丽富饶,充满生机,人们生活幸福第十六页,共40页。高原上的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所有这些变化都归功于这位默默无闻的牧羊人几十年的坚持,他把永恒的精神奉献给了这片土地,创造了伟大的奇迹,使得在这里安家的人过上了无比幸福的生活。第十七页,共40页。文中的牧羊人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进行概括。他是一个

的人。从“

”这句话可以看出。第十八页,共40页。10段: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句子中的红色字可不可以删去?说说你的看法。)1、不可以删去2、“轻轻”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仔细”一词写出了牧羊人埋泥土的认真劲;如果删掉,就不能表明牧羊人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的虔诚和用心。第十九页,共40页。文中牧羊人凿地埋种的情景,你有什么感悟?牧羊人付出的艰辛和努力,也深刻理解了他造福人类不求回报的美好品质和热爱大自然的真挚情感。第二十页,共40页。11段: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这两万颗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句子中的数词有什么作用?)通过数字的对比,具体地说明树苗成活不易,从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的艰辛历程。第二十一页,共40页。牧羊人是一个做事认真,充满自信、意志果断,持之以恒,无私奉献的人。第二十二页,共40页。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升华了主题。第二十三页,共40页。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第二十四页,共40页。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有什么含义?这一标题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突出了主人公的身份。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的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饱含赞美之情。第二十五页,共40页。

课堂小结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突出了牧羊人的伟大,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思所想,对植树人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第二十六页,共40页。这篇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1、从环保的角度,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出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2、从人的角度,牧羊人以一己之力改造了荒原,这是对人类毅力、勇气和担当精神的赞美。第二十七页,共40页。我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艰难前行,当时这个高原一片黄土,光秃秃的,一棵树也没有,毫无生命的迹象。第二十八页,共40页。我继续向前走,心想:要找到水,恐怕是没指望了。就在我爬上一个山坡时,忽然看见远处山谷似乎有人影,我朝那人大声叫道:“给我一点儿水好吗?”第二十九页,共40页。牧羊人让我喝了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第三十页,共40页。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可能是独居的里缘故。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第三十一页,共40页。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牧羊人的外表却很整洁。吃过饭后,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并仔细的挑选起来。第三十二页,共40页。我跟着牧羊人和他的羊群,走在平行的山路上……第三十三页,共40页。突然,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轻轻的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的盖上泥土——他在种橡树!第三十四页,共40页。我和牧羊人道了别,又过了一年,我再一次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景象大致如昔,只是在没有人烟的村庄尽头,有股灰蒙蒙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第三十五页,共40页。牧羊人还活着,身体很硬朗,他已经改养蜜蜂,他一直在种树,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第三十六页,共40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