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8_第1页
送东阳马生序8_第2页
送东阳马生序8_第3页
送东阳马生序8_第4页
送东阳马生序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送东阳马生序8

学习目标

1、把握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培养古文自读能力。

2、体会比较手法的运用。

3、体会并学习古人刻苦学习和虚心求师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①学习积累文言实词与虚词。

②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难点:理解如何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的。

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赠序,通过写自己年轻时期读书的艰难,劝人利用便利的条件,虚心求教,认真读书。文章思路清楚,在开篇提出“嗜学〞,然后围绕这个中心词,层层展开,并采用比较法,点明求学应有的态度和精神。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诵读全文,利用工具书查释、翻译、理解,互助学习,把握一些实词和虚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并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这种勤奋善学的精神。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布置课前预习:1、查阅有关作品的资料

2、借助工具书,读准文中字词,了解大意。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则古人悬梁刺股刻苦勤奋学习的故事导入。

其实古代还有大量这样勤奋读书的人和事,你还知道哪些呢?

引导学生从记忆中探寻相关故事

(王羲之刻苦勤奋的故事;囊萤映雪;成门立雪;凿壁偷光…)

古代的宋濂也是这样一个勤奋好读书的人,而且还是个擅长劝学的人,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

二、学生交流作品相关资料

教师适当补充:

1、介绍:(投影出示)

他是明朝主要的开国文臣,明初文学家。他年少时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元朝至正九年,召他为翰林院编修,由于身老不仕,隐居龙门山著书。明初,征他作江南儒学提举,让他为太子讲经,修《元史》,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朝廷的重要文书,大都由他参与撰写。年老辞官,后因长孙宋慎犯罪,被流放到四川,途中病死。他与刘基、高启为明初诗文三大家。著有《宋学士集》。

2、介绍本文的体裁特点。

本文是一篇赠序,其中的“序〞,并非“序言〞,而是“赠言〞的意思。书序相当于前言后记,一般是介绍作家的生平,或成书过程与宗旨,为阅读和评价作品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或给以必要的引导。而赠序与书序的性质不同,始于唐朝,文人之间以言相赠,表达离别时的某种思想感情,往往因人立论,表明某些观点,相当于讨论性散文的一种写法。

三、学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音和停顿,指导朗读。

(1)注意以下词语的读音

嗜逾叩叱咄俟

负筐皲媵烨廪稍稍

馁谒撰写贽

(2)注意停顿

如:余/因得/遍观群书。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是/可谓善学者矣,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以是/人多以书假。卒/获有闻。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能否流畅地朗读课文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有极大的关系。因此,要求学生至少将课文读上两遍,而且必需是以读得流畅无断为标准。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听完后指正、评价,教师作适当补充。

4、学生集体朗读全文。

四、再读课文,互助学习,理解文句,疏通课文内容。

1、四人小组齐读第一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根据解释各自疏通文意。

(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探讨,还不能解决的,全班探讨。

(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把握

走:跑,引申为“赶快〞。

趋:快步走,奔赴。

质:询问。

曳履:拖着鞋子,形容匆忙赶路的样子。

汤:热水

再:两次

食(sì):同“饲〞,给饭吃。

被(pī):通“披〞,穿着。

腰:名词用为动词,腰带上悬挂着。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无从:不知从何处。这里指没有方法。致:取得。这里指买到。以,连词,可译为“来〞。家境贫苦,没有方法买书来看。

②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全句译作:有时遇到先达训斥,(自己的)脸色(就)更加恭敬,礼节(就)更加周到不敢(随意地)回一句话,等到先达愉快了,就又去请教

③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全句译作:由于(我的)心中有足以开心的(读书)事,(我)不去搭理嘴里吃的和身上穿的不如别人。

2、学生自由朗读其次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根据解释各自疏通文意。

(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探讨,还不能解决的,全班探讨。

(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把握

日:每天。

廪稍之供:国家供应的粮食。

裘:皮衣。

葛:夏布衣服。

遗(wèi)):赠送,这里是救济的意思。

馁:饥饿。

诸:兼词,是代词“之〞和介词“于〞的合音,并兼有这两面三刀个词的意义。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全句译作:他们的学业假如有不精通的地方,德行假如有不成器的地方,不是天资低下,就是认真不如我专一罢了,哪里是别人的过失呢?

五、学生自由朗读自己感兴趣的段落。

六、布置作业

1、阅读全文,熟读成诵。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其次课时

一、学生自由朗读第三段(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1)根据解释各自疏通文意。

(2)小组互译,你读我译,我读你译

(3)标出疑难之处,小组探讨,还不能解决的,全班探讨。

(4)教师评点学生翻译,特别提醒学生对重点字词句的把握

称:称道,赞扬

谒:访问

撰:写

贽:初见面时为表敬意送的见面礼。

夷:平和、和悦。

①生以乡人子谒余。

生,年青人。文中指马生,即马君则。乡人子,同乡人的子女(晚辈)。以,依据。全句译作:马生以同乡晚辈的身份来拜见我。

②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第一个“其〞,代“他〞(马生),其次个“其〞代“他的〞(马生的)。故,特意。全句译作:马生将要回家看望他的父母时,我特意陈述自己过去求学的艰难来告诉他。

二、品读课文,研读探究。

1、请学生朗读全文,要求读得琅琅上口。

2、小组合作,研读探究(突出重点)

出示问题:

①如何写出自己读书时条件的艰苦的?(请引用原文回复)

②与读书时相比,现今太学生的读书条件样?

③通过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用课文有的原话回复)

3、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思考探讨,指名回复,后教师点评并作适当补充。(完成板书)

三、朗读体验,能力训练

1、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根据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以下求学时候的情景。

明确:要求学生描绘,一是检查学生对课文文句的理解把握程度。要想确切描述出来,必需理解文句的确切意思,在此基础上,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出来。二是要学生体会求学艰苦,从而感受到自己求学的幸福。

3、练习背诵

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分段背诵,化长为短,化难为易。

四、诵读课文,领会文章写作上的基本特点

1、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描写和讨论部分。

2、学生边读边议,读读议议,这样写作的好处。

3、教师补充(适当提醒)

本文在写作上,注意了记叙、描写、讨论三者的自然结合。

本文以记叙为主,笔法简单。有些地方适当地加以渲染和描绘,使文章增加了文采,显得更加生动具体。譬如,写到百里之外向硕师名人求教的情景,写了周边的环境,写了“先达〞的表现,写了自己求教时的谦逊恭谨。文字简单,而人物神情跃然纸上。又如写奔波途中的艰苦,寥寥数语,情态毕现。写同舍诸生的服饰华贵,采取了细节描写的方法,更衬托出的简朴与艰难。

表达、描写的同时,还适当地穿插了讨论,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文章在陈述了今之太学生的优越学习条件后,进而推论出:“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这就是通过今昔比较所透露出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

1、联想学习:像这样“劝学〞的文章,你还可以说出哪些?

(《为学》,《孙权劝学》)

2、提出读书要“勤奋〞、“一心〞,请结合你的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举出一些学习“勤奋〞、“一心〞的名言警句。

六、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积累有关“勤奋〞、“一心〞名言警句

七、板书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过去今日太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