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第三课时-备战2023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_第1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第三课时-备战2023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_第2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第三课时-备战2023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_第3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第三课时-备战2023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_第4页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03 第三课时-备战2023年中考古代诗歌鉴赏方法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阅读指导学习目标:1.掌握不同题材诗词的常见意象及情感。2.了解诗词的表现手法。3.掌握阅读古诗词的技巧。7咏史怀古诗8写景咏物诗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的功过、历史事件的成败或过往朝代的兴衰来发表评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为题材,借咏叹史实、咏怀古迹等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达借古讽今、感慨兴衰、叹息无常、寄托哀思、缅怀古人等目的。咏史诗多针对古事古人发表独到见解,长于精辟议论;怀古诗多针对古迹古物抒发个人感慨,长于情景交融。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2.发生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华清宫、汴河、淮水)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3.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4.其他(历史名人、吴钩、《后庭花》)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情感特点1.抒发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王朝兴废、繁华逝去、历史沧桑、历史兴衰、自然永恒的伤感。2.抒发英雄不再、英雄难遇的悲慨;抒发对古人的仰慕、缅怀、同情、惋惜、讽刺之情;对英雄功业的赞颂之情。3.抒发怀才不遇、年华逝去、壮志未酬、功业未就的愤懑之情;表达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渴望。4.总结历史教训,抨击社会现实,表达对王朝衰微的担忧;告诫、嘲讽、批判当今的统治者(朝廷)。5.表达对历史人物、历史史实的看法。常用的表现手法“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如:孟浩然《与诸子登砚山》“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对比,反衬如:李白《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官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对比古今,“空”字表明曾经的繁华不再,“自”字暗示江流不受时代变迁的影响,亘古流淌。B.颈联回想六朝与晋代时的繁华,“埋幽径”“成古丘”表明昔日的繁华已成过去,有古今盛衰之感。C.领联从对历史的凭吊,转而写眼前之景,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美景的热爱与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D.尾联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自己报国无门,心情十分沉痛。写景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它将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对物的描写中。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特征着意描摹,追求“形似”;思想上往往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物的精神品格,追求“神似”。A植物类:梅、竹、菊、松柏、杨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B动物类:蝉、蝴蝶、早莺、双鲤……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C景物类:青山、西风、野渡……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情感特点1.

表现诗人高尚情操(清高孤傲的人格,坚持理想决不趋势媚俗不向恶势力屈服的坚定意志等)。2.抒发自身的愁情幽愤(政治失意的郁闷苦恼,渴望得到赏识重用的愿望,感叹时光易逝,自伤迟暮等)。3.表达诗人的人生理想或愿望(追求闲适的田园生活的愿望,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

讽刺时代或社会上丑恶的人性或现象。5.

单纯表达诗人的喜好和兴趣,咏叹事物的美好。表现手法1.“借物抒情”是指通过描写某一自然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艺术方法。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的事物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一虫一鱼,一禽一兽,都无不浸染着人的喜怒哀乐。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人间情感。所写的物已不是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人格化了的一种艺术形象。表现手法2.借物寓理是通过咏物以寄寓一定事理的艺术方法。这种写景咏物诗主要采用“比兴法”与“隐喻法”。最关键的是“事理”与“物形”结合自然,不露斧凿痕迹。此类有两种艺术类型:一是咏物说理,一是咏物喻理。菊郑谷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首句告诫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公子王孙不要因菊花与蓬蒿有某些类似之处而将二者相提并论,透露出对王孙公子的鄙夷之情。B.第二句中“九日”指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借重阳登高赏菊、插菊花于鬓角的传统习俗,表明人们对菊花的喜爱与尊重,暗示王孙公子也应遵从这一习俗。C.第三句描写秋晨菊花盛开、香飘池岸的情景,凸显菊花独具的神韵风采,直接赞颂菊花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D.第四句将池岸边的菊花与高屋上的瓦松作对比,用瓦松踞高位而无实际用处反衬菊花虽生长在低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芳香献给人们。送别诗爱情诗哲理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行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写景咏物诗阅读古诗词技巧:审清诗题诗词的题目往往就是诗词的核心,透过题目,往往能初步感知诗词大意。如《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这个题目交代了四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即春天的一个夜晚,李白在洛阳城里听到了笛声。听到了笛声又怎么样?我们来看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的大意是:不知从谁家传出悠扬的笛声,随着春风飘荡在整个洛阳城的上空。诗人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是“折柳”曲,不由得产生了思念故乡之情。阅读古诗词技巧:抓诗眼、找意象、明意境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诗眼是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即意象,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是完美结合的。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3.意境: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意境是繁富多样的,或雄奇阔大,或旷放开朗,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淡泊静谧,或浓艳瑰丽。基本可分为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两大类。阅读古诗词技巧:常见表现手法1.直接抒情:即不借外物、掩饰,直陈自己的喜怒哀乐。

2.间接抒情:即通过写景、叙事、描绘人物举动来表达情感,披露心迹。

3.借景抒情:理解景物被诗人们赋予的人文象征意义。4.用典:运用典故来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5.对比:对比就是使对比的双方的特征更加鲜明。6.反衬:是以相反的一方写另一方,“牺牲”相反的一方来突出另一方。阅读古诗词技巧:常见表现手法7.象征: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征人的品德节操。

8.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