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高二全体学生)_第1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高二全体学生)_第2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高二全体学生)_第3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高二全体学生)_第4页
岳麓版历史必修1会考复习提纲(高二全体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提纲(政治发展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从方国联盟到天下共主夏朝的政治制度夏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夏朝政治权力的特点:(1)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2)政治制度还保留着氏族社会的许多特点。(3)其政治制度的主要成就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朝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3、含义:内服是商人本族的活动区域,外服是商族以外的方国,商王通过两种不同的管理制度来处理本族和臣服的外族的事务特点:(1)、商王与各方国之间形成了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2)、但商王对参加联盟的方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3)、神权色彩浓厚,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三、西周政治制度(重点)1、分封制:(1)、含义:又称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2)、内容:中央: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驻地王畿地方: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他们的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处于战略要地,分封土地、物资、武装和人口异姓封国:功臣、殷商旧族等(3)、意义:A、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B、封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方国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C、分封制是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2、宗法制:(1)、目的: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2)、核心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大宗、小宗:含义:凡是嫡长子承位可奉祀始祖的都被称为大宗;嫡长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为小宗.大宗、小宗关系:首先两者的关系是相对的;其次大宗和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族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3)、意义: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家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礼乐制度:实质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教学重点: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教学过程: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崩溃(1)、原因:血缘关系疏远;周王室衰微,诸侯国强大不受周王管制(2)、表现:A、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B、宗法分封制的原则遭到破坏C、诸侯国之间争霸兼并战争不断D、各诸侯国进行改革,势力不断强大,也产生了很多新的制度,比如郡县制的产生,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借鉴2、秦统一:结束了数百年割据混战的局面,确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标志着中国进入大统一政治时代,也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条件秦王朝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巩固(重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基本特征:权力高度集中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与巩固措施(权力高度集中的表现):(1)、中央机构:A、皇权至上。秦王嬴政改称皇帝并将国家的一切权力,总揽于一人之手.B、“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C、三公九卿制名称及其职责:三公是指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特点:三方互不相属,互相牵制;只能任免,不能世袭意义:是对世卿世禄制度的彻底否定,有利于选拔人才(2)地方机构:废分封,置郡县:概况: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非世袭总结:秦朝官僚机构的特点:地方的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3)制定了一套选拔考察官吏的制度(4)修建长城,拆除关塞堡垒,修建驰道和直道(5)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并注意整顿各地的风俗(6)、制定了细密、严苛的秦法,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历史影响(重点)1、通过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秦朝推行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措施,扩大了疆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3、强化了专制皇权,恶化了人民的处境第3课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隋唐元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1、隋唐时期:确立三省六部制(1)、名称及职责: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的合称;尚书省下设工、刑、兵、礼、户、吏六部(2)、运行程序:中书(起草诏令)门下(封驳审议)尚书(负责执行)(3)、意义:A、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B、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C、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对唐以后的中央集权统治体制有重大影响,尤其是六部之制,沿用至清末2、宋元时期:三省六部制进一步演变:(1)、宋:相权被进一步削弱、分割,实行二府三司制,表现在:A、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设“中书门下”B、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注释: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并称“二府”)C、财政归度支、盐铁、互部三司掌管,长官三司使又称为“计相”,总管国家财政(2)、元:相权重新加强,废除三省,只设中书省,六部归入中书省原因: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对辽阔国土的管辖结果:宰相权势过重,引起政局动荡二、选官制度1、战国开始用“军功授爵”,代替西周以来的贵族世袭的“世卿世禄”制,秦和汉初基本沿袭。2、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前者是郡国向国家推荐人才,后者是中央和地方官府向社会征聘人才。3、东汉末年,出现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弟的高低成为选官的标准。4、隋朝统一后,隋文帝采取分科考试录用人才的方式,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影响:科举制的创立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也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成为中华帝国长期保持繁荣的制度保障之一。三、监察和谏议1、监察制度:秦朝三公之一的御史大夫掌管监察,汉代御史府负责监察和弹劾百官,汉武帝设立监察郡国长官刺史,北宋通判监察知州,元代设御史台,明代中央,设都察院,监察御史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六科给事中,与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在地方设立按察使司。2、谏议制度:隋唐时期三省六部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宋代有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评价监察和谏议制度:这种制度并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但它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在整顿整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4课专制集权的不断加强(中央与地方斗争)七国之乱与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七国之乱(1)、原因:根本原因:汉初形式郡县与分封并存的制度,诸侯王权力日增(注释:分封同姓王的主观目的是:维护汉朝刘氏的统治)直接原因: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开始着手削夺诸侯王国的封地(2)、概况:吴王刘濞借口“清君侧”,联合其它六国,发动叛乱,最后景帝平定了叛乱2、汉武帝的集权措施(重点)(1)、目的: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2)、措施:中央:建立“中朝”目的: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地方:A、设刺史目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职权: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B、实行“推恩令”,削弱封国实力,解决王国问题C、酎金夺爵(3)、作用A、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B、消极影响:皇权过重,容易出现外戚和宦官“代行天威”的情况,政局长期动荡。唐代藩镇割据与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唐末藩镇割据出现的原因:安史之乱后,唐代宗大封节度使,节度使的权力不断膨胀,成为唐朝的藩镇,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是藩镇割据的进一步发展南方局势稳定和后周世宗改革:为以后北宋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据局面奠定了基础宋初中央集权的强化(重点)措施:(1)、军事:收精兵:A、设“三衙”统领禁军,设枢密院有发兵之权,实现统兵权和调兵权的分离B、按“强干弱枝”“守内虚外”的原则部署兵///C、实行“更戍法”作用:有利于皇帝控制军权(2)、政治:削实权:A、宰相权力一分为三B、废除节度使管辖驻地以外州郡的制度C、派文臣出任州郡长官D、州郡长官下设通判(3)、经济:制钱谷:设转运使,将各州郡的财赋,自留一小部分外,运往中央,由中央掌握,这就消除了地方对抗中央的物质基础2、作用:(1)、积极作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2)、消极作用: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的国家财政危机。二、明清中枢权力机构的设置1、明:

(1)、废丞相原因A、根本原因:君权与相权斗争的必然结果//B、直接原因:胡惟庸权势日增,骄横跋扈影响: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注释:六部制继续保留,直接对皇帝负责,一直沿用到明清)(2)、设内阁,内阁制度确立原因:明太祖废除丞相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由于事务繁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亲自裁决过程:A、雏形: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B、确立:明成祖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C、发展:内阁的地位不断上升,阁臣的权力也越来越大,有了“票拟”权力2、清:(1)、清初的中枢机构有:A、承袭明制,设立内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B、议政王大臣会议:由满洲贵族组成,处理重要的军国大事(2)、雍正时设军机处目的: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职责: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特点:职权大,但本身品级不高,只能跪奏笔录,完全听命于皇帝意义:A、军机处能迅速处理各地呈送的各种文书,简化了处理政务的手续,行事快捷,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B、军机处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它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逐渐削弱。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

①政治上,君权专制易形成暴政统治和导致腐败现象的出现,成为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

②在思想方面独尊一家,箝制了人们的思想,“万马齐喑”,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

③经济上,在明清时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第二单元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爱琴文明(前21世纪——前12世纪):1、含义:爱琴文明是西方远古文明的起源,是指公元前2000年左右分布于爱琴海诸岛及其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2、克里特文明(前21世纪——前15世纪):(1)、主要特点:产生了君主制国家,出现了王宫建筑群、象形文字以及线形文字(2)毁灭:公元前1400年,文明被毁3、迈锡尼文明(前15世纪——前12世纪):(1)、主要特点:A、兴起了一系列新的君主国,出现了庞大的王宫卫城、王室陵墓以及线形文字BB、充满好战尚武气息(2)、毁灭: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入侵毁灭了迈锡尼文明二、“黑暗时代”(又称“荷马时代”)1、时间:公元前12世纪——9世纪2、特点:沉寂、封闭、贫穷三、城邦时代(前8世纪——前4世纪)重点:1、城邦兴起的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2、城邦的含义:所谓城邦,系指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3、城邦的主要特征: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4、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1)、促进了海外殖民扩张运动原因:A、多山、靠海、地少,发展农业条件较差,这个人口与土地的矛盾是殖民的重要原因B、希腊港湾众多,海岸线长,航海业和造船业发达,这就为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C、殖民者获利丰厚,自身得到发展,这也是海外殖民不断扩大的原因影响:地域的扩大促进了希腊各地的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也使希腊人打开了眼界,从东方吸收字母文字、建筑、雕刻、冶金、铸币等先进文化成果,为创造自己的独特文明奠定了牢固基础(2)、小国林立局面的出现(3)、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最深远的影响)5、古希腊的城邦政体类型(1)、城邦政体的分类标准:根据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力的大小(2)、类型及特点:政体类型特点民主制权力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拥有国家最高统治权力贵族制权力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贵族权力受公民大会的制约僭主制权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但是其权力是通过非法手段夺取的寡头制权力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公民大会和其他机关处于次要地位君主制权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一般是世袭。古希腊君主制下,保留了形式上的公民大会(3)、公民政治的意义:希腊城邦实行的公民政治,是城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尤其是民主制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第6课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从君主制到民主制(雅典民主制的确立过程)1、从君主制到贵族制:(1)、贵族制取代君主制的原因:A、王权的腐败和衰落B、贵族势力的崛起和强大(2)、贵族制比君主制的不同A、任期制选举制终身制世袭制B、集体领导个人独裁C、法治人治(3)、意义:为向民主制方向演变准备了条件2、从贵族制到民主制:(1)、民主制比贵族制进步的表现:民主制下一切享有公民权的自由人掌握国家权利(2)、原因: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平民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统治(3)、确立过程:A、、走上轨道——梭伦改革B、、最终确立——克里斯提尼改革C、进一步完善——伯里克里改革二、雅典的民主政治1、基本特点: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2、雅典民主制特征的体现:(1)、公民大会A、地位:最高权力机关B、职权: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C、特征体现:参加人员广泛;享有的权力广泛;审查公职人员D、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作用: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促进了对知识的崇尚和演说术的发展)(2)、五百人议事会A、地位:是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B、职权: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并主持大会,在公民大会休会期间,议事会是大会最高权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3)、民众法庭A、地位:日常司法机关B、职权:审判案件;审查高级公职人员的任职资格C、重要原则:最大限度的保持公正,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例如:水时计)(4)、众多规模不大的行政和军事机关三、雅典民主制的评价:1、优越性:(1)、雅典民主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制、任期制、议会制、比例代表制等民主的运作方式。这一伟大创举为后世心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2)、民主制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能促进人聪明才智的发挥从而铸造了辉煌灿烂的雅典文化。使希腊文明成为古代西方乃至整个世界重要的文明中心。(3)、民主制下,政治决策更加合理;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对社会负责,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减少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2、局限性:(1)、雅典民主仅对公民集体而言,对于非公民,则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窒息限制了这一部分人的自身发展能力(2)、难以保证公职人员的高素质第7课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从共和国到帝国(古罗马政体的演变过程):1、从君主制到贵族共和制(1)、君主制被取代的原因:王权的腐朽(同希腊)(2)、贵族共和制的主要机构A、执行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职,两人,权利平等,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和同僚制B、元老院:地位:是国家决策机构,全体成员由贵族组成政治原则:政事共商、少数服从少数的原则C、公民大会特点:平民可参加职责:负责选举公职人员和通过元老院拟定的提案D、保民官背景:平民长期与贵族斗争的结果职权:有权否决元老院的决议以及监督政府行为2、从贵族共和制到帝制(1)、背景:A、罗马积极对外扩张,版图不断扩大B、公元前2世纪后半叶,共和国内部矛盾重重。奴隶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2)、确立过程A、屋大维实行元首制时间:公元前27年实质:披着共和外衣的君主专制B、戴克里先公开帝制:公元3世纪罗马的分裂:公元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罗马法1、内容:(1)、从整体结构上可分为公民法和万民法(2)、从形式上可分为习惯法和成文法2、罗马法的代表:1)、《十二铜表法》A、产生于:贵族共和制时期B、背景:在平民的强烈要求和长期斗争下,在平民保民官的强烈建议下C、内容:包括民法、刑法和讼诉程序,基本上是习惯法的汇编,规定了极为严酷的债务奴隶制D、实质:维护贵族利益E、意义:是罗马颁布的第一部成文法典,虽没有给平民带来多少好处,但法典的编纂认识平民的胜利。因为有了成文法就得按律量刑,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是罗马法的渊源,始终是罗马的基本法(2)、查士丁尼法典A、组成:《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尼新敕》B、意义: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它保留了罗马在法学方面的成果,成为维系东罗马帝国统治的有效工具3、总评罗马法(1)、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帝国统治。它还顺应了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对公民平等权利予以理论上的承认,对私有财产加以保护,以笼络上层阶级。(2)、以《十二铜表法》为开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总结的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成为欧洲许多国家制定法律的蓝本。西方国家法律大都继承了罗马法的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及诉讼原则,罗马法的影响也波及到亚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第8课英国的制度创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和完善)一、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历史起源:(1)、《大宪章》:A、时间:13世纪;B、作用:给王权设定了界限,形成了王权在法律之下的政治传统(2)、议会制出现:1265年,孟福尔创立了英国议会的雏形。随后逐渐形成了召开议会决定征税、立法等重大事宜的制度,至14世纪,英国形成了早期的议会政治传统,为近代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提供了条件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背景: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A、原因:a、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产阶级和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新贵族力量日益增长,控制了议会。b、斯图亚特王朝的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信奉“君权神授”,并宣称议会的权力来自于国王。B、结果:1688年“光荣革命”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主权之争。颁布了《权利法案》(2)、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重点)A、内容:从立法、司法、税收和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约束国王的行为;并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B、意义:a、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明确限制b、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c、英国实行议会和国王的集体统治,统治方式次从人治转向法治,英国社会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的时期二、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和完善1、责任内阁制形成(1)、形成:(重点)A、国王:逐渐退出内阁会议,成为“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B、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职责,权力增大C、首相:掌握内阁权力,协调各部门工作,对议会负责(2)、责任内阁制的基本原则(重点)A、内阁由下院多数党组阁,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B、内阁实行集体负责制,对外必须全体一致,并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C、内阁对议会负责,当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应全体辞职或者通过国王解散下院,重新大选。2、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重点)(1)、光荣革命后,议会基本上掌握在资产阶级化的大贵族手中,议会必须拥有大量的地产(2)、1832年第一次议会选举制度改革:A、背景:工业革命展开,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要求进入议会,获得政治权力B、内容: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的财产资格要求;取消了一些人口很少的选区;增加了一些新兴工业区为选区C、结果:新兴工业城市的资产阶级代表首次获得进入议会的权利以下知道即可:(3)、1867年和1884年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选举权(4)、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的议会在下院中首次超过了半数,这是英国政治民主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1918年: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6)、1928年:21岁以上的女子和男子享有平等的选举资格(7)、1969年:凡年满18周岁的英国公民,不分男女,都有选举资格三、君主立宪制的特点:(重点)1、英国国王是国家元首,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是国家的象征。2、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使国家权力的中心3、责任内阁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内阁对议会负责。4、首相是最高行政首脑,由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担任。5、民主代议制是君主立宪制的政治基础第9课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一、联邦宪法(1787年宪法)的制定(重点)背景:(1)、国家诞生:1776年,美利坚合众国诞生,实行邦联制(2)、美国的愿望:既要用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把13个州紧密地统一起来,又要在这样一个大国里确保共和制内容及体现的原则:(1)、宪法规定联邦政府由立法机构、总统和联邦法院三部分组成,联邦政府拥有最高行政权、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地位高于州,同时,各州保留较大的自主权。这体现了联邦制原则(2)、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行政权属于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这三个部门既各自独立,又相互制约。这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3)、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这体现了民主原则3、意义:(1)、是近代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它所建立的分权制衡体制被历史证明是一种有效的防止专制的机制(2)、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新型的总统制共和国4、宪法的局限与修订:(1)、局限:A、没有规定人民的各项权力B、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2)、修订:1790年通过的前10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规定了公民的若干权力二、维护联邦统一的斗争:(南北内战)1、联邦制特点:(1)、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实行分权(2)、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2、斗争的背景:(1)、南北经济制度对立(2)、州权主义仍很活跃3、结果:(1)、北方获胜,维护了联邦的统一(2)、美国会通过了14条修正案,进一步肯定了联邦法律的至上性和国家统一,此后,美国再也没出现过严重的政治分裂三、两党制:1、出现:华盛顿以后,,美总统选举受政党控制2、作用:两党制成为美国分权制衡体制中重要组成部分3、两党的历史传统和基本群众:(1)、19世纪中期:民主党代表南方种植园主;共和党代表北方工业集团和西部农场主的利益(2)、目前:民主党得到多数妇女、少数民族、低收入阶层以及老年人的支持;共和党则更多地得到男人、白人、高收入阶层以及年轻人的支持四、英国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政体是总统共和制。相同之处:都是资产阶级政体,都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同之处:英国美国国家元首国王,世袭总统,选民间接选出,有任期限制政府首脑首相,国王任命下院多数党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有权组织内阁,并握有行政和立法创议权总统,有权提名并经国会同意任命政府官员,有权批准和否决国会法案,是军队总司令,有行政权,政府要听命于总统议会下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有立法权、财权和行政监督权,构成英国政权的核心参议院议员由各州议会选出,众议院议员由选民直接选出,行使立法权;参议院有权批准总统任命的官员、与外国缔结的条约,众议院有权弹劾所有文官第10课欧洲大陆的政体改革(一)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一、简述法国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时间、政体)1、背景:(1)、人民对封建专制制度不满,分三个等级(2)、启蒙思想家倡导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观念,启发了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3)、为解决财政危机,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导火线)2、过程:(简单了解)(1)、1789年7月14,法国大革命爆发(2)、1791年,通过1791年宪法,法国为君主立宪制(3)、1792年,法国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4)、1804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性质:资产阶级性质(5)、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君主立宪制)(6)、1830年,七月王朝君主立宪制(性质:大资产阶级专政)(7)、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8)、1852年,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9)、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诞生二、法国共和政体最终确立的标志:1875年宪法(重点)特点:宪法规定法国实行总统制和议会制的混合制度,实际上成为议会制共和国。1、内容:(1)、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议会)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有直接选举产生(2)、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由国民议会以多数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与议会共有创议法律之权,并可解散众议院,可任命内阁部长总统的命令须经各部部长副署,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2、意义:它的颁布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最终建立,它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二)德国: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德意志国家的统一(重点)1、背景:(1)、在打败拿破仑后,欧洲维也纳会议维持了德意志四分五裂的状态(2)、18世纪末,德国进步人士提出统一的主张(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的影响,启蒙思想在德意志地得到传播,民主意识逐步觉醒)(3)、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扩展,经济联成一体,封建割据成为德国经济发展的障碍(4)、19世纪以来,普鲁士力量发展和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促进了统一条件的成熟2、方式:三次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3、影响:(1)、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完成了民族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铺平了道路(2)、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3)、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重点)1、宪法的内容:(1)、规定德国为联邦制国家,实行君主立宪制(2)、“德意志皇帝”是帝国元首。皇帝有任免官员的权力,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签署、公布和监督法律实施的权力,统帅军队的权力。(3)、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4)、议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唯一对政府起压力作用的就是批准预算。2、突出特点: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3、帝国覆灭: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帝国覆灭三、魏玛共和国:1、建立的时间:1919年,颁布“魏玛宪法”2、评价:(1)、德国人民享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权利(2)、但魏玛共和国没有摧毁旧帝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基础,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很薄弱四、法西斯专政:1、建立的背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标志:希特勒上台3、影响:形成“二战”在欧洲的策源地五、法国总统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法国(议会共和制)德国(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元首国家元首总统皇帝国家元首产生总统在议会选举中产生皇帝世袭权力掌握行政权,任命内阁,创意法律权,命令各部长副署签署公布法律并监督实施议会议会产生方式参议院间接选举,众议院直接选举联邦议会间接选举,帝国国会直接选举权力立法权有条件立法权,预算权政府产生议会→选举总统→总统任命内阁皇帝组织政府与议会关系总统及内阁对议会负责体现制衡关系首相及政府对皇帝负责,议会对其没有约束权力,行政权控制立法权权力中心议会皇帝相同点=1\*GB3①都是资产阶级代议政体=2\*GB3②议会由两院组成、产生,都有一定的立法权③总统或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总揽行政权力,有任免官员和解散议会的权力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2课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1、背景:(1)、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为夺取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加紧对外扩张,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根本)(2)、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英国以维护鸦片贸易为借口,发动了侵华战争。(直接)2、经过:(1)、时间:1840、6—1842、8(2)、地点:东南沿海(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3、《南京条约》:(1)、内容:A、五口通商—评价: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是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大开,但也迫使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B、割香港岛—评价: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C、协定关税—评价:是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大大便利了列强对华商品倾销D、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评价: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2)、影响:A、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B、传统的朝贡体制被打破,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C、中国从此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两面性)4、清政府失败的原因:(1)、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2)、清政府政治、经济、军事全面落后(3)、清政府指挥混乱,用人不当,组织不力(4)、英国蓄谋已久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2)、直接原因:“修约”被清政府拒绝2、经过:(1)、时间:1856、10—1860、10,英法两国联合发动战争(2)、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3、影响:(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2)、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有三个举措:A、设总理衙门B、设总税务司C、设同文馆(3)、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三、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等方面发生全方位的剧变。

(1)政治上,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大量主权丧失,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从此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在社会矛盾方面,由于巨额的赔款,劳动人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聚合而导致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并由此把旧式的农民战争发展到最高峰,同时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2)经济上,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向中国输出商品和掠夺原料,进行早期资本输出,沿海和长江流域直接受到列强经济入侵,中国被动地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开始纳入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3)在思想观念方面,封建传统观念受到冲击,对“夷夏”关系有了新的认识。鸦片战争首先使一些爱国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开始关注世界,学习西方,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显示了“向西方学习”思想观念的变化和“西学东渐”的趋势,开启了学习西方的脚步。第13课太平天国运动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原因:(1)、必然性: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A、传统经济结构被冲击,大量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B、因鸦片的输入,白银外流更为严重,出现财政危机C、吏治更加腐败D、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生活困苦不堪(2)、可能性: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2、爆发: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二、天国兴衰1、兴起与发展阶段(1851—1853年)(1)、胜利进军:相继攻克广西、湖南、湖北等重要城市,沿长江东下(2)、定都天京:1853年,攻克南京,改名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农民政权2、全盛阶段(1853—1856年)(1)、军事上:进行北伐和西征,巩固了天京(2)、政权建设上:颁布了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A、原则:平等、平均B、评价:a、反映了农民阶级迫切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具有革命性b、其绝对平均主义无法实现,具有空想性c、将小农经济理想化、固定化,违反了社会发展规律,具有落后性(3)、出现了镇压太平军的主要力量:湘军和淮军3、衰落阶段(1856—1863年)(1)、转折:1856年领导集团发生严重内讧,即“天京变乱”(2)、原因:根本在于小农阶级的局限性4、最后的失败(1864年)(1)、标志:天京陷落(2)、失败原因:A、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主观上)B、主要原因:中外势力的联合绞杀(客观上)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14年,席卷了大半个中国,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2、扫荡了王朝秩序,冲击了旧纲常名教,动摇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3、它表达了农民群众的理想追求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成为当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智慧结晶第14课从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一、甲午中日战争1、原因:(1)、根本原因: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国内狭小市场的阻碍,因此制定了征服世界的对外扩张政策;(2)、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2、经过:(1)、爆发:1894年日军在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2)、陆路:1894年的旅顺大屠杀(3)、海路:黄海海战、威海卫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3、结果:清政府战败,《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内容和危害:《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苛刻、对中国危害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①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不仅使大片领土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且严重削弱了中国的国防,便利了日本对中国的进一步侵略。②巨额赔款,不仅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而且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经济危机。为偿付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大借外债,帝国主义国家则通过附有苛刻条件的贷款,进一步控制清政府,使清政府更加依附于帝国主义。同时,这笔赔款,也增强了日本的侵略力量。③四个通商口岸的开辟,等于把中国最富庶的长江流域和江浙两省,向日本同时也向其他帝国主义开放,便于他们倾销商品,掠夺原料。④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这就直接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同时,这条约规定也反映了帝国主义对中国输出资本的要求。而资本输出必然导致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和强租“租借地”。所以说《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

。4、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军民反侵略斗争的主要事迹:清军爱国将领丁汝昌、邓世昌率领军队奋起抵抗,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二、八国联军侵华1、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发展迅速,反对帝国主义侵略(1)、兴起的背景:外国教会势力肆意欺压民众,反洋教斗争发展(2)、口号:扶清灭洋(3)、性质:反帝爱国运动(4)、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2、概况: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携光绪帝逃往西安,任命李鸿章和奕劻与八国联军议和,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辛丑条约》3、条约的主要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保;保证严禁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严重危害:

一、巨额的赔款,是列强对中国空前的大规模勒索;为支付这笔赔款,在此后的39年里,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使中国人民生活更加贫困,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二、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军队的控制之下,便于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三、按照条约规定,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帮凶。

《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精神屈辱最深沉,从而给中国人民带来空前灾难的不平等条约。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忠实走狗的地位,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第15课辛亥革命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背景:(1)、义和团运动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2)清政府内外交困,试图通过新政来挽救统治危机,结果新政收效甚微,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3)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成立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决心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革命运动兴起的表现:(辛亥革命前的准备活动)(1)、、兴中会成立A、时间:1894年B、意义: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标志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2)、同盟会的成立(重点)A、条件:随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和革命团体的相继出现B、概况:1905年、东京、孙中山C、性质: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D、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E、机关刊物:《民报》F、历史意义:是和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3)、与改良派的论战,宣传政治纲领A、论战内容: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B、本质不同:改良派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实行民主共和国C、影响:经过激烈的论战,更多的人开始冲破改良思想的束缚,投身革命(4)、发动武装起义:A、最著名的有:皖浙起义和黄花岗起义B、失败的原因:革命党人缺乏建立根据地的思想,也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C、意义: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革命时机日趋成熟二、武昌首义:1、概况:时间、首倡者、政府建立、政体2、起义的影响:(1)、震撼了清王朝统治,短短几个月,全国十几个省区相继宣布独立,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土崩瓦解(2)、但是立宪派和旧官僚掌握着大部分政权,革命潜伏着失败的危机三、帝制的终结和民国的建立:(高潮)1、民国建立:1912、1、1;南京;孙中山;五色旗2、帝制终结:1912、2,宣统帝退位,标志着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结束3、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1)、时间:1912、3(2)、原因A、袁世凯:手握重兵而且在新政中颇有作为,具备了一定的政治资本B、同盟会:十分涣散,成分复杂,因此把推翻帝制的希望寄托在袁世凯身上C、立宪党人和旧官僚:害怕革命发展会危及自己的利益D、帝国主义列强:支持袁世凯4、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重点)(1)、时间:1912、3(2)、内容:A、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B、规定了人民一律平等和人民的权利C、实行三权分立D、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力)(3)、意义: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四、辛亥革命的意义:(重点)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最大的功绩),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一、五四运动的背景:1、一战后,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趁机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与1915年提出“二十一条”,妄图使中国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民族危机严重2、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工人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这为五四运动奠定了阶级基础3、新文化运动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思想基础4、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推动因素)5、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导火线)二、经过:1、第一阶段:(1)、主力:学生(2)、中心:北京(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勿作五分钟爱国心”“打倒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2、第二阶段:(1)、主力:工人阶级(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2)、中心:上海(3)、高潮事件:“三罢”斗争3、结果:(1)、迫于压力,北京政府释放被铺学生、罢免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三、五四精神的含义:爱国主义精神、民主和科学精神、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四、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2、五四运动也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鲜明的民主和科学精神3、五四运动又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第五单元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经济基础: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西欧社会贫富分化明显,工人阶级生活悲惨,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严重弊端2、阶级基础: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失败证明需要科学理论指导3、思想基础: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代表人物及主张:(1)、圣西门:主张实行实业制度(2)、傅立叶:主张和谐制度(3)、欧文:社会主义的实验者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共产党宣言》的发表(重点)1、时间:1848年初2、内容:《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积极作用;《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崩溃的秘密;《宣言》宣告了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宣言》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3、意义:(1)、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这一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无比锐利的思想武器(3)、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工人运动蓬勃兴起,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三、实践:巴黎公社——第一个工人政权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国战败。巴黎人民组成国民自卫军,在1871年2、革命措施:(1)、最高权力机关公社委员会的代表直接选举产生(2)、所有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3)、努力维护劳动者的利益(4)、用世俗教育代替宗教教育3、性质:新型的工人政权(无产阶级政权)4、结果:失败(1871、5、28)5、意义:巴黎无产阶级的英勇斗争和革命首创精神,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士树立了光辉典范第19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一、十月革命的背景:1、19世纪60年代,俄国沙皇政府自上而下进行改革,推进工业化,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俄国已具备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基础),但改革很不彻底,社会矛盾尖锐2、一战期间,俄国的落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的痛苦和不满3、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二、十月革命的过程:1、二月革命(1)、时间:1917、3、8(2)、主力军:工人和士兵(3)、特点:是自发的革命(4)、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5)、结果:A、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沙皇专制统治结束B、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合法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2、十月革命(1)、直接原因:临时政府没满足民众要求,拒绝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俄国社会发展,继续进行战争(2)、纲领:《四月提纲》A、内容: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B、意义:成为布尔什维克党的纲领,为俄国指明了社会主义革命方向(3)、时机成熟:布尔什维克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越来越来的地方苏维埃政权的领导权转到布尔什维克党手中(4)、主力军:工人和士兵(5)、性质:社会主义革命3、十月革命的结果:(1)、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内容:大会宣布一切权力转归工兵代表苏维埃;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选举批准组织了新政府人民委员会。(3)、到1918年,苏维埃政治体制在苏俄初步确立了起来A、最高权力机构: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B、特点:实行立法与行政权力的统一(不同于欧美)三、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对俄国:它使经济文化并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2、对全人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开辟了世界范围内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新纪元,具有重大的国际意义;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第20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成立的条件:(1)、阶级基础: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2)、思想基础: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3)、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陈独秀、上海)2、成立的标志:中共“一大”的召开(1)、时间、地点:1921、7、23,上海浙江嘉兴(2)、内容:A、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B、党的性质为无产阶级政党C、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度,直至消灭阶级差别D、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3)、意义: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中国出现了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有了全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3、修改党的奋斗目标:1922年的中共“二大”内容:修改现阶段党的奋斗目标是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军阀,建立民主共和国。意义:第一次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4、党的中心任务之:开展工人运动(1)、领导工人运动的最高机构:1921年成立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2)、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A、时间:1922、1——1923、2B、内容:以香港海员罢工为起点,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被镇压为终点C、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必须团结广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建立统一战线,才能取得革命胜利二、国民革命运动开展——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1、国民大革命的含义:国共合作领导的工人阶级、农民、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参加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2、国民大革命开始的标志:国共合作的实现(1)、条件:A、共产党:1922年,中共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7月,中共“二大”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B、国民党:孙中山同意国共合作,改组了国民党(2)、正式形成的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标志着合作的形成(3)、合作方式:党内合作,即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3、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高潮:北伐战争(1)、时间:1926年7月(2)、目标:打倒列强、除军阀、统一中国(3)、影响: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发展(4)、结果: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4、国民大革命的结局:失败失败的标志:国共合作破裂原因:蒋、汪反动势力的破坏标志:“四一二”和“七一五”政变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1、井冈山道路的开辟(1)、形成过程: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2)、工农武装割据含义:在中共的领导下,在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正确道路(3)、意义: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正确道路的开端,中国革命的策略发生了转变。2、红军长征(1)、背景:A、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进而向华北进逼B、面对民族危机,蒋采取了“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对日军步步退让,集中力量围剿红军和地方反动势力C、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2)、过程A、召开遵义会议时间:1935年内容: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意义:从此扭转了长征初期被动挨打的局面,革命形势转危为安B、发表《八一宣言》时间:1935、8、1内容: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3)、结果:1936年10月,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以延安为中心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3、西安事变(1)、原因:A、民族危机加深B、国民党政府内部发生分化C、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2)、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逼蒋抗日(3)、结果:和平解决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的努力(4)、和平解决的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1、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1)、原因: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的加深(2)、标志:1937、9、22,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第二天,蒋发表讲话,事实上承认了中共的合法地位(3)、合作方式:党外合作2、抗日战争的特点(1)、两个战场互相配合:以国民党为主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的敌后战场。两条路线: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2)、全民族抗战3、抗战过程(1)、战争防御阶段:正面战场:A、是主战场(37.7—38.10)B、著名战役:淞沪会战等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2)、战争相持阶段:敌后战场A、是主战场(1938、10—1943、12)B、日本政策:实行“扫荡”和“三光”政策C、中共应对: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积极发动群众正面战场:国民党政策由抗日转向反共A、标志:1939、1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方针B、表现:三次反共高潮和皖南事变C、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多次击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坚决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战争反攻阶段:(1944、1—1945、8)苏联红军进入东北,中国军队全面反攻。(4)、抗日战争胜利:1945、8、154、抗战胜利的历史义:(1)、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取得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收回了宝岛台湾,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3)、也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五、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年)1、背景:抗战胜利后,围绕着未来如何建设国家的问题,中国面临着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联合政府与一党独裁的两种命运(1)、两种命运的展示:A、中共:民主、和平建立联合政府表现:中共七大时间:1945、4—6月内容:号召全党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而奋斗意义:指出了光明的前途B、国民党:专制、内战建立一党独裁表现:国民党六大时间:1945、5内容: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联合政府意义:代表着一种黑暗的命运(2)、中共为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目标的斗争A、重庆谈判时间:1945、8中共代表:毛泽东与周恩来成果: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的方针B、1946年召开政协会议:再一次确认了和平建国的方针,否定了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方针(3)、国民党破坏民主和平的方针A、制造了一系列迫害民主人士的惨案B、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公然推翻了政协通过的民主和平建国的路线2、解放战争的过程:(1)、战略防御: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条件:敌我力量发生了较大变化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三军挺进中原(3)、战略决战:条件:解放军的力量已超过国民党军标志:三大战役结果:;消灭了国民党精锐部队主力,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外,也全部解放(4)、渡江战役:原因:国共北平谈判破裂结果:1949、4、23,南京解放,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5)、进军大西北和大西南,解放了除台湾以外的全部中国领土结果: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取得胜利,为新中国成立奠定基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国内:标志着中国一百多年屈辱和分裂的历史从此结束,人民期盼已久的独立、统一的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胜利第六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第21课新中国的政治建构一、开国大典1、建国准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1)、时间:1949、9、21(2)、内容: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2、开国大典:3、新政府的组织特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团结建国4、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3)、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二、第一部宪法的颁布:1、目的:为了保障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2、内容: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规定了人民的的权利和义务,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言、方针政策,并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写入宪法中。3、性质:1954年宪法是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作用:它的颁布极大的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三、体现我国民主特色的三大政治制度: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确立:A、初步确立:《共同纲领》B、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2)、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职权: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4)、意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的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规范了政府与人民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昭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权力属于人民。(5)、挫折:在1957年发右派斗争扩大化和十年文革期间,名存实亡(6)、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基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团结合作共同反对国专制独裁的历史(2)、正式确立:1954年宪法(3)、指导思想:长期共存、互相监督(1956年提出)(4)、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政治协商(政治协商会议是其基本组织)(5)、意义: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6)、挫折: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革中,政协工作陷于瘫痪(7)、恢复和发展:1982年,中共提出了各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基本内容: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实现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在一些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构,行使自治权(2)、意义: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当家作主以及地区经济的发展(3)、确立完善过程:A、1949年的《共同纲领》B、1952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C、1954年宪法D、1984年的《民族区域自治法》(4)、实施情况:先后建立了五大省级自治区(内蒙、新疆、广西、宁夏、西藏),还建立了100余个自治州、县以及乡第22课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一、“文革”对民主法制的破坏:1、人民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任何保障2、司法等部门陷于瘫痪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各党派政治协商制度都遭到了破坏、国家法律形同虚设,人权被严重践踏4、党的规章制度被践踏,党内政治生活无法正常进行二、新时期的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指导思想:(1)、强调民主(2)、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2、措施:(1)、平反“文革”前后的冤假错案(2)、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3)、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建设,完善基层民主选举A、必要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基础的一环。B、法律保障:1989年和1998年先后颁布《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C、成就:由上级任命变为居民选举,在农村,以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