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导论课件_第1页
知识产权法导论课件_第2页
知识产权法导论课件_第3页
知识产权法导论课件_第4页
知识产权法导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产权法导论

第一讲

知识产权法简介

一、世界贸易组织的起源

(OriginoftheWTO)1.关税及贸易总协定(TheGeneralAgreementonTariffsandTrade,简写为GATT,194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MonetaryFund)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世界银行(InternationalBankforR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简称世界银theWorldBank)国际贸易组织(InternationalTradeOrganization)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EconomicandSocialCouncil)1947年4月至10月,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二次筹委会会议同意将正在起草中的《国际贸易组织章程草案》中涉及关税与贸易的条款抽取出来,构成一个单独的协定,并把它命名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由美国、英国、法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这份协议。该协议于1948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成员从1947年的23个国家到1992最后发展到103个国家。

1993年12月15日,第8轮谈判(即乌拉圭回合)谈判取得更为重大的进展,代表们批准了一份“最后文件”。文件规定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以取代目前的关贸总协定的临时机构。1995年12月12日,关贸总协定128个缔约方在日内瓦举行最后一次会议,宣告关贸总协定的历史使命完结。根据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达成的协议,从1996年1月1日起,由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WTO)取代关贸总协定。世贸组织成为独立于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取得了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样的法律地位,成为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的一大支柱。WTO有很多法律文本,主要由《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以及4个附件annex,即附件1(Annex1)、附件2(Annex2)、附件3(Annex3)和附件4(Annex4)组成。附件1:附件1A(共20个法律文件,参见法律出版社《法律文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AgreementonTrade-relatedAspects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或《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简称TRIPS。TRIPS是《马拉喀什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MarrakeshAgreementEstablishing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附件1C,是世贸组织的重要法律文件之一,旨在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与障碍,给予知识产权有效和适当的保护,同时确保实施知识产权的措施和程序不会成为贸易障碍,并通过多边程序解决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争端。TRIPS共分为7个部分,73条。

三、知识产权的概念2.知识产权的范围1967年《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的规定,知识产权包括:(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2)关于表演艺术家的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3)关于人类在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的权利;(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6)关于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的权利;(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因智力活动而产生的其他一切权利。TRIPS规定的范围(1)版权及其相关的权利;(2)商标权;(3)关于地理标志的权利;(4)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5)专利权;(6)关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权利;(7)关于未披露信息的保护。(1)传统分类法:工业产权(industrialproperty)与著作权(copyright)(2)创造性成果权利与识别性标记权利(2)下定义的方法。知识产权的对象是指人的脑力、智力的创造物。并解释道,之所以把这类财产称作知识财产,简单地说,就是知识财产与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关,人们把这些信息与各种有形物质相结合,并同时在世界不同的地方大量复制。知识财产并不指这些复印件,而是指这些复制件中包含的信息。后者为知识产权下的定义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3)完全列举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方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第2条第8款规定:知识产权包括以下有关项目的权利:(1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2表演艺术家的演出、录音制品和广播节目;(3在人类一切活动领域内的发明;(4科学发现;(5工业品外观设计;(6商标、服务标记、商号名称和标记;(7禁止不正当竞争;(8在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其来自智力活动而产生的其他一切权利。《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TRIPs协议)中所称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1版权及其相关的权利;(2商标权;(3地理标志的权利;(4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5专利权;(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权利;(7对未公开披露信息的保护权。(8对许可合同中限制竞争行为的控制Intellectualpropertyisaproductofthehumanintellect.Itmaybeaninvention,aconcept,aliteraryorartisticcreation,acomputerprogramorprocess,adesign,anindustrialprocessormethod,auniquenameorbrand,orapieceofinformationwhichisconfidential.Allofthesethingsjustmentionedcanbecalledpiecesofproperty.Allcanhavefeatureswhichareunique,novel,andwhicharenotobvious.Theyarethefruitofthecreativeendeavorofhumanbeings.第二讲知识产权法定义:知识产权法是调整智力成果归属、利用和保护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知识产权法》(西政张玉敏,法律出版社2005年):知识产权是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对创造性智力成果和识别性商业标记的权利。知识产权法则是确认和保护这些权利的法律的总称。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第1条义务的性质和范围1.giveeffectto:makeeffective;implement;carryout2.Iamnotobligedtohelpyou.3.contravenevt.todosththatisnotallowedbyalaworrule自然人

第2条知识产权公约

1.《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ParisConventionforTheProtectionofIndustrialProperty)(2)《伯尔尼公约》(3)《罗马公约》(4)《关于集成电路的知识产权条约》(TheTreatyonIntellectualPropertyinRespectofIntegratedCircuits,称IPIC或《华盛顿条约》)

著作权法概论一、著作权1.定义著作权(copyright)是指基于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的作品所依法产生的权利。2.著作权渊源我国《著作权法》第56条规定,著作权即版权。就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产生的权利,在世界范围内,可大致分为版权传统和作者权传统。版权传统为英美法系国家,版权对应的英文为“copyright”,最初专指复制权,即制止他人进行复制的权利,后扩展到包括制止表演、展览、翻译、广播等内容。作者权传统为大陆法系国家。两大法系使用不同的名词反映了对这种权利的不同看法和价值取向。3.著作权狭义和广义之分著作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指的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广义的著作权除了狭义的著作权之外,还邻接权。4.著作权属于民事权利著作权属于民事权利,它和工业产权(主要包括专利权和商标权)共同构成了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5.著作权与工业产权的异同二者的区别在于:(1)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保护对象所属的领域和功能不同。(2)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产生的依据不同。(3)权利显示的专有性和排他性不同。二、著作权法1.定义著作权法是指调整因著作权的产生、控制、变动等而产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中国著作权法的法律渊源三、著作权制度的起源与发展著作权制度发展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前著作权时期2.著作权形成和发展时期(英国、美国、法国、德国)3.有关著作权制度的国际条约四、中国著作权制度的历史1.我国公元前2世纪发明了纸,6-7世纪发明了印刷术。唐宋时期,在文化发达地区,曾出现过多个书籍刻坊中心。但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并没有很早形成著作权制度。我国著作权立法肇始于清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著作权制度五、我国著作权的效力1.对事的效力2.对人的效力(一)国籍标准(二)地域标准(三)负载协定或者条约上保护义务的文化成果3.时间效力

六、著作权的保护对象(一)作品的概念

作品是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是著作权法律关系产生的依据。作品应具备下列四个要件1.必须表达了一定的思想2.属于文学、艺术和科学范畴3.具备独创性4.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二)作品的种类1.文字作品2.口述作品3.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4.美术、建筑作品5.摄影作品6.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7.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8.计算机软件9.民间文学艺术作品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三)著作权法不予保护的对象政府文件2.时事新闻3.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七、著作权的取得和权力内容(一)著作权的取得著作权的取得指的是作品创作完成以后,是否需要附加其他条件或者履行法律规定的程序才能取得著作权。就世界范围,并结合历史看,著作权的取得的方式有三种。1.自动取得原则2.加注标记获得著作权原则3.登记取得著作权原则(二)著作人身权著作人身权指的是作者依法享有的以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与著作财产权相对。1.发表权2.署名权3.修改权4.保护作品完整权5.收回权6.作者死后人格利益的保护(三)著作财产权就立法体例而言,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大致可以按行为类型和作品类型两种标准进行划分。按行为类型立法体例,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划分的标准是作品的利用方式,所有的作品都享有这些权利。按作品类型立法体例,著作财产权的内容划分的标准是作品的类型,不同的作品享有不同的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结合了这两种立法体例。按照我国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的规定,著作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摄制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除此之外还规定了一个兜底条款。1.复制权10.改编权2.发行权11.翻译权3.出租权12.汇编权4.展览权13.应当由著作权人5.表演权享有的其他权利6.放映权7.广播权8.信息网络传播权9.摄制权(四)著作权期间1.著作权期间的两种起算方式著作权的期间是指著作权人对权利对象享有专有权的时间界限。著作权期间的计算方法有两种立法例:(1)死亡起算主义(2)发表起算主义2.著作权的保护期间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加死后50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及摄影作品的发表权的保护期为50年。(2)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自然人的作品(摄影作品除外),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原则上采死亡起算主义,即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著作权(署名权除外)由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其著作财产权的保护期原则上采发表起算主义,即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保护。

八、著作权的主体(一)著作权主体的概念与分类1.著作权主体的概念著作权的主体,即著作权人,是指依照著作权法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著作权的人。

2.著作权主体的分类(1)自然人和法人、其他组织(2)原始著作权人和继受著作权人(3)内国著作权主体和外国著作权主体(4)作者和其他主体(二)著作权的原始归属1.著作权原始归属的原则我国著作权法实行自动保护原则,作品一经创作完成,著作权即自动产生。因此,著作权原则上属于作者,但是著作权法另有规定的除外。(1)作者的概念和条件(2)拟制作者(3)作者的推定2.法律的特别规定

(1)演绎作品的著作权(2)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3)汇编作品的著作权(4)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的著作权(5)职务作品的著作权

(6)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归属(7)美术作品原件展览权的归属(8)国家机关下达任务开发的软件的著作权归属(9)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10)当事人合意以特定人物经历为题材完成的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九、著作邻接权(一)邻接权的概念邻接权,其英文“neighboringrights”,原意是相邻、相近或者相关联的权利。在国际上指表演者、录音制作者和广播组织所享有的权利。(二)表演者权1.表演者的概念2.表演者权的内容(1)表演者的人身权利(2)表演者的财产权利3.表演者的义务

(三)录音录像制作者权1.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概念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简称录制者权,是指录制者对其录音录像制品所享有的权利。录音录像制品包括录音制品和录像制品。2.录音录像制作者权的内容(1)复制、发行权(2)出租权(3)信息网络传播权(4)录像制品的广播权3.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义务(四)广播组织权1.广播组织权的概念2.广播组织权的内容(1)转播权(2)录制、复制权3.广播组织的义务(五)版式设计权版式设计权是指出版者对于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享有的专有权,他有权禁止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该版式设计,而不论出版的作品本身是否享有著作权。十、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变动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变动,包括继承、许可使用、转让、设定质权、强制执行、信托、消灭等。就内容而言,其变动涉及的是财产权利。(一)许可使用1.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的概念著作财产权的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商业性使用其作品并获得报酬的权利。2.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的种类(1)独占许可使用独占许可使用又叫专有许可使用,指著作权人在一定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以特定的方式,将该作品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除被许可人之外,包括著作权人本人在内的其他任何人均不能以该方式在约定的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使用该作品。(2)排它许可使用排他许可使用又叫独家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他人在一定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以特定方式使用作品,同时,著作权人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在该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使用,但不得许可他人进行同样的使用。(3)普通许可使用普通许可使用是指著作权人授权作品使用者在一定期限和地域范围内以特定方式使用作品,同时,著作权人可以以同样的方式在该时间和地域范围内使用,也可以许可他人进行同样的使用。3.著作财产权许可使用合同的内容(1)许可使用的权利种类。(2)许可使用的权利是专有使用权或者非专有使用权。(3)许可使用的地域范围、期间。著作权在效力上具有地域性。(4)付酬标准和方法。(5)违约责任。(6)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内容。4.出版合同(1)图书出版合同(2)报刊刊登作品合同(二)转让1.著作权财产权转让的概念著作财产权的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其著作财产权的一部分或全部内容转移给他人所有,并使之成为新的著作权人的法律行为。2.著作财产权转让合同著作权转让对当事人意义重大,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法律规定著作财产权的转让应当订立书面合同。(三)继承1.著作财产权继承的一般原则2.著作权法上的特别规定(四)质押1.著作财产权质押的概念质押也称质权,就是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将该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就该动产卖得价金优先受偿。

质押与抵押的区别:2.著作财产权质押的法律效果(五)消灭1.抛弃2.标的灭失3.时效4.保护期限届满5.自然人的作品,自然人死亡后没有继承人,也没有受遗赠人的;法人的作品,变更或者解散后没有权利义务承受人的(六)其他变动1.信托2.强制执行3.作为破产财产4.可否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十一、著作权和邻接权的限制(一)限制的理由和原则1.限制的理由2.限制的原则(1)法定原则(2)公平原则(3)不与作品的正常利用相冲突原则(二)限制的方式1.合理使用合理使用是指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作品的情形。合理使用的范围和具体方式(1)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2)为介绍、评论某一作品或者说明某一问题,在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3)为报道时事新闻,在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中不可避免地再现或者引用已经发表的作品。(4)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作品。(5)报纸、期刊、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刊登或者播放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6)为学校课堂教学或者科学研究、翻译或者少量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供教学或科研人员使用,但不得出版发行(7)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内使用已经发表的作品(8)图书馆、档案馆、纪念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为陈列或保存版本的需要(9)免费表演已经发表的作品,该表演未向公众收取费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报酬(10)对设置或者陈列在室外公共场所的艺术作品进行临摹、绘画、摄影、录像。(11)将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已经发表的以汉语言文字创作的作品翻译成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作品在国内出版发行。(12)将已经发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此项规定体现了我国法律对身体残疾者的关怀。2.法定许可使用法定许可使用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以特定方式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但应向其支付报酬并尊重著作权人其他权利的制度。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规定了下列五种法定许可使用的方式。3.强制许可使用强制许可使用是指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由著作权主管机关根据具体情况,将对已发表的作品进行特殊使用的权利授予申请使用此项权利的人的制度。十二、著作权和邻接权的保护(一)侵害著作权和邻接权的行为1.侵害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的分类侵害著作权和邻接权的行为可按不同的标准分为不同的类型。以行为是否包括其他人2.侵害著作权和邻接权行为的传统表现形式。3.网络环境下的侵权行为类型(二)侵犯著作权和邻接权的

法律责任1.民事责任(1)责任形式①停止侵害。②消除影响、③赔偿损失。(2)管辖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在级别管辖上方面,原则上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但是各高级人民法院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若干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3)举证责任(4)保全措施(5)诉讼时效(6)抗辩理由2.行政责任侵犯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行政责任是指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对侵犯著作权及著作邻接权的行为给予的行政处罚。3.刑事责任侵犯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刑事责任是指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照刑法的规定,对侵犯著作权和著作邻接权的犯罪分子给予的刑事制裁。专利法一.专利法概论(一)专利、专利权与专利法1.专利的含义一是指专利权,即指权利人对发明创造依法获得的一种垄断性权利。这是其最基本的含义;二是指依法获得专利法保护的发明创造本身,通常被称为“专利技术”;三是指记载着授予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内容的公开文献总和,如专利说明书、权利要求书及其摘要等。2.专利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专利权,是指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专利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限内享有的专有权利。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专利权的特征(1)保护对象为发明创造。(2)保护对象的公开性。(3)依法定程序授予。(4)具有时间性。(5)特殊的专有性。3.专利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1)专利法的概念专利法是调整因确认发明创造的归属、因授予发明创造专利权、因发明创造的利用及保护等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2)专利法的调整对象(二)专利制度的起源和发展1.国外专利制度的起源一般认为,专利制度起源于中世纪的西欧国家。2.国外专利制度的发展3.我国专利制度的历史发展(三)专利制度的作用1.鼓励发明创造2.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和经济社会发展3.促进科技进步和国际技术交流二.专利权的保护对象专利法的宗旨是保护发明创造专利权。专利法上所称的“发明创造”,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总称。(一)专利权的保护对象1.可以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1)技术方案技术方案,是指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利用了自然规律的技术特征的集合。(2)设计方案产品的设计方案,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者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的设计构思。2.专利权保护对象的种类(1)发明(2)实用新型(3)外观设计(二)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1.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2.科学发现3.智力活动的规则与方法4.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5.动物和植物品种6.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7.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三.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条件发明创造要取得专利权,必须满足形式条件和实质条件。形式条件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文件和手续等程序方面的要求,如申请文件的撰写规则、内容、种类等;实质条件则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自身必须具备的属性要求,亦称专利性,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等。(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1.新颖性(1)不属于现有技术公开与否,是确定发明、实用新型是否具有新颖性的重要依据。它涉及到公开的方式、公开的时间和公开的地域三种因素。公开的方式①出版物公开,即通过出版物公开披露技术信息。②使用公开,即通过使用或实施方式公开技术内容。③以其他方式公开,即以出版物和使用以外的方式公开。公开的时间公开的地域(2)不具备抵触申请的情形(3)不视为丧失新颖性的公开①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②在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全国性学术团体组织召开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③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2.创造性(1)发明的创造性(2)实用新型的创造性3.实用性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二)外观设计专利的授权条件1.新颖性2.创造性3.实用性4.富有美感5.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四.专利权的申请和受理(一)有权申请专利的人1.发明人、设计人2.发明人、设计人所在单位3、合作完成或受托完成发明创造的单位或个人4.合法继受人5.外国人(二)专利权的申请1.专利申请的原则(1)形式法定原则(2)单一性原则(3)先申请原则2.专利申请应当提交的文件(1)申请发明、实用新型应提交的文件①请求书②说明书③权利要求书④摘要(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应提交的文件①请求书②图片或者照片③简要说明(三)专利权的审查批准和授予1.专利申请的受理(1)申请日的确定(2)申请号的确定2.专利申请的审查批准(1)发明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授权程序①初步审查②申请的公布③请求实质审查④实质审查⑤授权、登记和公告⑥复审(2)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的审查和授权程序根据专利法的规定,我国对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采取形式审查制度。形式审查的内容与发明专利申请审查的内容大体相同。五.专利权的内容和限制(一)专利权的内容1.独占实施权2.实施许可权3.处分权4.标示使用权(二)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独占实施权1.产品专利的独占实施权(1)制造专利产品(2)使用专利产品(3)销售专利产品(4)许诺销售专利产品2.外观设计专利的独占实施权(二)专利权的限制1.专利强制许可2.反垄断的强制许可3.为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二)专利指定实施六.侵犯专利权的行为1.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1)周边限定原则(2)中心限定原则(3)折中原则2.外观设计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确定(二)侵犯专利权行为的判定1.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权判定(1)全部覆盖原则(2)等同原则(3)禁止反悔原则(4)多余指定原则(5)现有技术抗辩原则2.外观设计专利的侵权判定3.不视为侵犯专利权的行为

(1)先用权人的实施行为(2)专利权用尽后第三人的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行为(3)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目的使用专利的行为(4)临时过境的外国运输工具上使用专利的行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