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避讳趣闻20140618_第1页
古人避讳趣闻20140618_第2页
古人避讳趣闻20140618_第3页
古人避讳趣闻20140618_第4页
古人避讳趣闻201406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人避讳趣闻所谓“避讳"通常是指在写文章或说话时遇到君主或尊长的名字不能直接写出或说出来,甚至连同义字也不能提到。所以,那一时期的人从家庭到社会,单是要记住各方面应避的讳,已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了,也因避讳闹出了许多笑话。

五代冯道,历朝为相.有一次,他命一个门客为他讲《道德经》。门客想这是要犯讳的,就连称:“不敢说,可不敢说,非常不敢说.”冯道听了也不觉笑倒。原来《道德经》起首第一句话就是:“道可道,非常道。"连犯冯道的讳。ﻫ

宋时有个州官叫田登,讳言“登”字,连同音字也不许提,谁要是触犯,必受重责,很多吏役因此而受到了笞罚。所以一州人都称“灯”为“火",不敢有所触犯。元宵节晚上应该照例张灯,于是衙门大书通告张贴市上:“本州依例,放火三日。”见者无不骇笑。流传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语即源出于此。

南宋钱良臣,讳言其名。他有个儿子,据说很聪明,每读经史,见有“良臣”二字,就改呼为“爹爹”。有一天,读《孟子》有“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之句,就改口道:“今之所谓爹爹,古之所谓民贼也."为避父讳,孺子只好认“贼”作父了。无独有偶,南宋某君父名阿谷。一天,此君读《四书》,突遇“旧谷既没,新谷已登”一句,无可奈何,只得高声诵曰:“旧爹既没,新爹已登",讳安全避过,又给老爹送了顶绿帽子,阿谷取此名时,是否科到会有如此“名”外之获呢?

北齐有个熊安生,去见和士开与徐之才,因为徐之才的父亲名雄,而和士开的父亲名安,他想自己姓名中“熊"字犯徐父讳,“安”字又犯和父讳,于是就自称“触触生”.

ﻫ明末有个湖广巡抚宋一鹤,去参见总督杨嗣昌,因为杨父名鹤,为避讳计,他就在名帖上写上“宋一鸟”。避讳这种现象,本身就是件名不正则言不顺的崎形产儿。在其歪歪斜斜的前行史上,时时忍不注要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