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_第1页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_第2页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_第3页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_第4页
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清明节随笔集锦15篇清明节随笔1

清明节大约始于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周代。每年都盼着它早早到来,因为只要清明节一到,天儿就暖起来了,我们就可以渐减衣物,无忧无虑地狂耍了。这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是件多么“爽”的事啊!其实我们盼清明节还有另一个缘由。在这时期,我们的户外活动特殊多,比如说植树啦,扫墓啦,春游啦……

我来自一个古老的小镇,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又有它的别出心裁。

在清明节这天,家家户户一大早便摊好柳叶饼当早饭吃,预示着辟邪,驱尽妖魔鬼怪。吃完早饭又起先下一个程序,大伙齐动手做菜祭祖,要越早越好,因为我们家乡有句谚语叫“早烧清明晚烧冬,七月半等不到小日中”。谁家祭祖早,谁家老祖宗就会保佑家里兴盛发达,多么朴实的人们啊,这寄予了他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我们家乡清明节还有个小风俗就是吃完午饭,家里不论男女老少都要用皂角洗一洗头发,洗去往日的污垢和晦气。尽管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已经慢慢都不那么做了,但老人还是照旧保持着洗头的传统,所不同的就是用洗发水代替了往日的皂角。

我们家乡清明节的重头戏莫过于赶集了。人们吃完饭整理妥当了,便拖家带口到镇上去赶集。起源于何时,老人家们也已经说不太清晰了,只知道这个风俗是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不大的小镇街上却人山人海,两边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小摊。有卖衣服的,有卖生活用品的,有卖吃的,还有卖我们小孩子喜爱的玩物的……总之无奇不有,看得我们是纷繁芜杂,挤得我们是分身乏术,吵得我们是响彻云霄啊……我通常是约上几个小玩伴带上几个零花钱也去凑凑喧闹,熬炼熬炼自己的生存实力嘛。这不,今年我还讨价还价买了只灰耳朵兔子,他现在被我养的好肥好可爱啊!

这就是我们家乡传统而又与时俱进的清明节!你宠爱我们家乡的清明节吗?

清明节随笔2

清明季节到了,这是我们祖国的传统节日。

每到清明季节的时候,会让我有一种稀里糊涂的伤感,是不是真的应验了唐代诗人杜牧的那一句“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放置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并在心里静默地为他们祈祷,祝愿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也能够和我们一样,华蜜和欢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想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

远处春的景色映入了我的眼帘,鸟儿唱着春天的奏鸣曲,漫山的桃红柳绿,遍地金黄的油菜花,“嫩芽吹叶落”,绿油油的嫩芽长了出来,到处是一片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景象,这是一个充溢期望和祝愿的季节。清明季节,让我们在这样一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在缅怀过去。

清明季节,是我最有一次伤感的节日,我从来都没有感到过这样的伤感,或许这是我对先人的怀念吧。

清明节随笔3

青春的芽苞虽是短暂,在那悲伤的清明节前,凋谢枝头,令人叹惋,可是啊,春天的凋零并不是生命的终结,而是生命的涅槃,更高层次的再生哟!

和着清风晾晒,脱其嫩稚,伴着炊烟杀青,敛其丰腴。拾一堆山竹,再添一把松针,燃起篝火烘焙,烟温香暖中出落成纤纤美人,婷婷玉立,含而静默,始为上品中之佳品!佳品中之绝品也!在春后的季节,烧一壶清泉,把她冲泡,未见其形已闻其香!

暗香氤氲,袅袅娜娜。看其形,观其姿,叹其舞,惊其颜,仪态万千,风情万种!鲜活一波春水,清绿一片心空!啜一口清甜,闻一丝香远!

清明节随笔4

我在这一端,你们在另一端。石子间的您亲善的看着我,但是我却看不见您。天空被文人卖弄了些许笔墨,慢慢阴沉下来。妈妈,我们来看您来拉!母亲远远的望见了外婆的坟就起先叫嚷,来,姐姐们来帮妈吗整理一下屋子。...

清明节午后的阳光照射着大地,我特别兴奋,因为妈妈要带着我和妹妹去ta青,我们兴致勃勃的坐上了215公交车,车子渐渐的行驶着。下了车,我望见前面出现了一栋大楼,那xiong伟的大楼竟然是我shuxi的湖北省图书馆。

清明节,这是个神圣的节日,在这一天中,无论是谁,都没有好的心情;无论是谁,都会热泪盈眶,为什么呢?因为这一天是个特别沉痛的日子,怀念亲人的日子,是为了表达对死去英雄,仰慕和悼念的日子。

桃花山外陇原边,上马坡上仙人眠。书寄却遇蓟北雨,雁回又逢陇南春。晓日冲烟万物修,清明今日望老君。抔土替我扫祖墓,消息相问众贤亲。

今日早上通过大街,望见一群学生擎着个大花圈,前面吹着号子,后面跟着老师,猛然间想起,今日是清明节。无疑,这些学生是跟嘉康杰烈士扫墓的,而且每年都有部分学校组织学生为英雄的先辈们扫墓。

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

清明往事静静地,又到一年清明白。想起从前,外祖父经常抱着我,走在雨后的小径上,空气中充满着潮湿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伴随着温柔的日光,一片春意盎然,非常满意。我就新奇地环视着这一切,多么奇妙,多么奇妙。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挤眼的时间,就到了清明节,我们一家人确定去给烈士扫墓。今日天公作美,阳光明媚,我们早早的起了床,立马到烈士陵墓那儿去。

清明节随笔5

岁岁清明,今又清明,我掬起春天第一片思念,捧送您恒久的孤独,在这个无雨的清明季节。一副宣纸点缀出众多景色,却再也唤不回那一缕幽魂。

山一程,水一程,走一程,停一程,在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您那颗一般的灵魂早已走得很远很远,再也没有归期,也再也没有回程。

没有人知道,生与死的距离究竟有多远,时间轻飘飘匆忙飞逝,没有谁能成为谁的永久。柳已抽绿,春已来到,只有那颗沧桑的心还在寻寻找觅,无处释怀,无处寄予。

清明节随笔6

又是一年清明时,起风。思绪随着风儿愈飘愈远,或许谈不上伤感,或许谈不上离愁。只是在这怀念的季节里,想起已故的人和已逝的往事。于是,淡淡的哀愁随着清波荡开,荡开……

清明季节雨纷纷。瞧,飘飘洒洒,凄凄冷冷,丝丝细雨,潮湿心头,也唤醒我。滴滴答答,好像很杂乱,又好像很有律动力——正像我的心情,不悲不喜。我轻轻地走在这林间路上,享受着这难得的宁静。低头深思,想起那个他——在很久以前,他也像我一样,沉醉于这清明雨之中。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季节,但细雨纷纷,让人感受到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漂亮的境界。于是,他写下雨中行路者的心情——清明季节雨纷纷。他就是杜牧。

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里,我天经地义地想起已故的亲人。他们走,却恒久留在我们心中。但却免不多愁善感几回。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杜牧或许与我同样的心情。看那春雨湿衫,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味道困难。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又平添一层愁绪。于是,他写下这句千古名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雨不知不觉,我的愁绪仿佛收敛回来。人生自古谁无死,何必伤感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人生亦如此。杜牧或许明白人世间分分别离,故写下“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绝句。行人也不愿接着哀愁下去,或许想散散心头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而遥指杏花村却令全部人豁然开朗。或许人生总有那么一些死结,须要别人帮我们解开,而杜牧这句,写得实在深得人心,一语惊醒我这个梦中人。

喜爱,很是喜爱。喜爱写这首诗的高超的诗人,写得自如之极,兴味隐跃,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喜爱清明,那种感觉,很是轻松很是满意。杨柳拂过心头,静静地荡开那颗忧愁的心……

清明节随笔7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节,我就会想到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以前年纪小,老年人不主见小孩去上坟祭扫。今年,清明我有幸与老爸去公墓祭祀太爷、太奶,寄上一份晚辈的深深缅怀。

清明节早上,我便与老爸早早地起来,驱车来到爷爷家接爷爷奶奶。从楼上取出打算好的供品、鲜花、纸元宝与冥币。于是,我们四个人便启程去北镇廖屯公墓。

早晨,晴朗的天气,虽没有诗中描写的纷纷细雨,但是有凉凉的春风吹拂。我平常也没有起床这么早,穿的比较单薄,时常地打一个寒颤,我好久没出远门了,一路上我没一丝困意。奶奶又对我与老爸讲解并描述了已故太爷太奶的音容笑貌,陈年往事。我听得特起劲。过去的事有些是三四十年前的了,其中的生活艰辛,对于生于九零后的我可能没能全部理解,但是通过奶奶将近一小时的讲解并描述,我脑海里出现了很多情景,使我就、觉得,太爷、太奶照旧活在我们身边。我暗想,太爷、太奶,您们在天堂那边还好吗?

一路上,老爸将车开得平稳,或许是心情沉重的缘由吧。一个小时,我们来到了公墓的`山脚下的空地中停满了大小的车,行人手持鲜花,川流不息。远远地就闻到烧冥币的味道。间或,惊闻刺耳的爆竹,嫩绿的小草从土里就像卫士一样肃穆地站在那里。有些公墓上已摆好鲜花与供品。人们忙着祭祀先人,各个都表情凝重,有些人眼圈红红的。

我们四人找到太爷的公墓,摆好供品,鲜花与香炉。老爸教我点好三柱香并行了跪拜礼。我的思绪便随着老爸点好的纸钱飘逸。由于纸钱多,爷爷又用木棍拨弄着纸堆,怕烧不尽,收不到。老爸站起向公墓院子四周扔了一些燃烧着的纸钱,同时说:“我爷爷、奶奶腿脚不好,你们(注:你们指孤魂野鬼)别跟他们抢。”我的眼泪差一点流下来。火烧得很旺,山上的风时常的将纸灰吹起,烘烤着我,我通身温煦。这温煦好比是来自太爷的拥抱。我心里默记着……我学着老爸的样子也去将纸元宝点燃,我虽没能说上几句话,但是我内心对太爷还是挺惦念的,或许是血浓与水的原因吧!我主动拿着扫把将公墓小院打扫一番。爷爷、奶奶看着我轻快的动作,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也许是按民俗与传统,李家后继有人来持续香火的原因吧!

祭祀完毕,在回家的路上我没说太多的话。我感到我长大了,我有大收获。我确定每年清明都来为太爷、太奶扫墓,并对他们说,您们在那边还好吗?

清明节随笔8

又是一年清明节,又是一年春草绿。全部的思念化做春风春雨飘向湖岸。爸爸,在另一个世界里,您还好么?

爸爸,在这个安静的清明节,女儿多么想去看看您,可是依祖上的规则,女儿出嫁以后是不行以为娘家人祭祖的。泪水如泉,怀念无处不在。爸爸,不知您是否还记得那些过往的潮汐。

那是一九九三年深秋一个平凡的日子,我的生日。清早起来就收到室友温馨的祝愿和漂亮的礼物。吃罢午饭后,我坐在宿舍里看书。有敲门声。我打开门,高大消瘦的爸爸拎着一个大包站在门外,“我本想在十二点前赶到,和你一起吃午饭的,可是车晚点了……”爸边说边从包里掏礼物,都是我爱吃的零食。我和爸一起去师院小吃部就餐。下的肉丝面。我把餐票递给厨师,被爸爸拦住了:“今日该我请客。”恒久幽默潇洒的爸爸把钱递过去,把餐票又塞回我手里。这是一个恒久不会老,也不愿老的爸爸!

面条做好了,我和爸在二餐厅用餐。爸爸把他碗里的肉片全部挑出来,夹到我碗里。“爸爸……”泪水涌出来,我不知道从近两百里外的家乡匆忙赶来的父亲饿不饿……

饭后爸爸带我去市里,二路车迟迟不来,我和爸爸步行去市区。我只希望时间永无终点,让我陪爸爸好好走一走。我想起了艰辛而华蜜的童年。那时爸爸常年拉车步行去潢川送大缸,来回一趟得好几天。那时我大约三四岁,爸爸出门一回来,就把我抛到半空中:“好想我的女儿!女儿真乖!”拥有浓浓父爱的童年是多么欢乐华蜜!岁月一去不复返,但它永存我心中!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有。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当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我和爸爸走到市区,爸爸想给我买些东西。我什么也不想要,因为我知道家里并不富有。多年求学已花了父母好多钱,我用钱应当有节制。我常想,父母对我这么好,我应当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们在夕阳里欣慰地微笑呢?这样的欣慰,是父亲用一生艰苦劳作的岁月换来的。

在这样一个清冷的日子里,我又想起了您———爸爸。阴阳相隔,思念好苦。难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那么,在这个青草凄凄的清明节,爸,您是否还挂念着在世的亲人呢?

爸爸,一路走好!

清明节随笔9

“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清明节时的情景,清明节上上坟,扫扫墓,祭拜已故的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以往我都是在长沙过清明节,没有去扫过墓,更没有接触过清明节的传统习俗,而今年因为疫情的缘由,清明节我在老家过,在老家过必定有特定的习俗了。

清明节这天是中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每年一到清明节,我们便要实行纪念活动,来缅怀革命先辈,纪念战斗英雄。在这一天我们还要进行禁火、扫墓、春游、荡秋千等活动。在这一天我们还要吃很多美食,比如说:鸡蛋、青团、篙子粑粑、艾粄等,其中我比较喜爱青团。

青团是一种甜品,用菠菜做的。首先要打算好材料。将菠菜焯掉水,放入料理机里,加入少量热水,搅打成绿色菜汁,加入糯米粉和澄粉还有白糖混入面粉里和成面团。然后加入猪油揉匀。接着将面团分成一份一份的,按扁,取一份放上你自己喜爱吃的馅,最终用手渐渐推上去收口,点上油脂放入蒸锅内蒸八分钟便可以了。

每当妈妈一做好,我和弟弟便一人拿一个,先猜猜是什么馅的,再咬一大口看看猜对了没。当我拿到豆沙馅的时,便得意地对弟弟说:“看!我吃到了你最喜爱吃的豆沙馅!哈哈哈!”

青团虽然美味,但不一次不能吃太多。没吃过的人可以试一试,真是人间美味呢!

清明节随笔10

星期四,是个令我难忘又感动的日子,有的同学可能会问,这有什么特别的?只是个平凡而并不特别的星期四罢了!但我并不觉得,因为我们去扫墓了,在这一下午,天气是暖和的,我的心也是暖和的。

下午,我们经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步行来到了烈士陵园,一起先,同学们七嘴八舌的,可是慢慢的同学们的笑声、说话声越来越少了,“到了,看烈士纪念碑”!老师说,接着同学们的兴致又高了起来,虽然不少人又想起先说话,但人人都知道,进了庄重的陵园不能说话,要安静的。

进了陵园,我们看到的虽然还是以前的陵园,但这里的很多松树,经过了风吹雨打,没有人打理,依旧长的这么直,这么高,这么绿,这就似乎是烈士的精神!为国牺牲,永垂不朽!是啊,多么强劲的8个大字,在太阳的照耀下更是闪闪发光。

看了一座座陵墓,我想了很多很多,假如没有他们,我们就不会有华蜜的今日,我们的生活过得特别好,烈士们安眠吧!走到无名烈士墓前,我的心更热了,他们不知道是谁,也不曾有很多人来探望他们,想到这,我不由自主把手中的小白花献给那些无名烈士,为国牺牲,你们死的光荣,死的壮烈。

后面是纪念堂,纪念堂门口有一副对联,御寇杀敌英雄事迹千秋颂,抛头撒血烈士芳名万古传。进了纪念堂,里面记载着那些日寇可恶的行为,竟然运用枪杀酷刑等行为,来严刑逼供,哼!真想把这些日寇从图片上拽下来,破口大骂一顿……

在返回的过程中,有的同学明明很累,可他始终坚持着,你扶我,我扶你……

莫非你不感动吗?现在的社会,纯净而又高尚的友情真是到处都有。

清明节随笔11

燕子来时春舍,梨花落后清明。

今年的清明,略有寒意。

车,在回乡的路上;心,却早已到了家乡。

“妈妈,这次回去给谁扫墓?”我新奇地问着妈妈。“我的奶奶。”她轻轻地说,仿佛那是一个漂亮而又奇幻的梦,而她,便是这个梦的主角。

“妈妈的奶奶?为什么以前你不去呢?”“没有为什么。”妈妈的回答令我很悲观,便过头去,再也没有理她。

又是一年清明时,霏霏细雨、点点愁思,几多离人泪。

回乡的路途非常遥远,为了打发时间,我便猜起了妈妈的奶奶的容貌:应当是一个很慈爱很慈爱的老奶奶吧。笑起来应当会有两个小小的酒窝,虽然老了但风韵犹存吧。我把我的猜想告知了妈妈,妈妈笑而不语。

最终,漫长的车途后,我们到家了。安排好一切后,妈妈便带我去扫墓。

那是一个怎样的墓啊,墓碑上的字早已在几十年风雨的打磨下模糊不堪,墓上杂草丛生。我无言:人死了,都会这样吧。

妈妈烧起了纸钱。我在墓前鞠躬,默哀。望着墓碑上刻着的几个模糊不堪的字,心里泛起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悲酸。一阵风吹过把地上的焚烧尽了的灰烬卷起,吹进了我的眼里,仿佛是在为我掩盖眼眶中的晶莹。

站在墓碑前,久久不情愿离去。天空洒下了随着风飞扬的如尘如粉的雨雾。就这么轻,这么轻,这么飘扬。象是蝶舞一样。清明节,就是一个雨纷飞的季节。

焚纸祭香,青烟寒食,撒清酒一杯,吟离歌数阕,哀思同寄。

一丝丝凉爽,拂过脸颊,西方那天涯,也慢慢暗了下来,一切都回来了起先的安静,随着夜晚的来临,轮回着…

清明节随笔12

今日是四月四日,学校放清明节假。我回到了家乡和亲人们一起过清明节。

早上的时候,老妈和奶奶早早就起床了,要做很多的事情,到市场买菜、肉,其中有葱、荷兰豆、猪肠子、豆腐、猪肉、猪肚。老妈买完各种东西后,就回家产场和老爸一起杀鸡、炒菜、买鞭炮……做清明扫墓前的打算。老妈嘱咐我们说:饭后不要乱跑,上午打算动身去扫墓。

老妈、老爸、奶奶、二伯、二伯母等始终在做打算工作,从早上忙到中午。差不多11点的时候,我们带着汽水和啤酒,还有鸡鸭、米、水果、鞭炮等供品,带着装满黄草纸,冥币等祭祀品的麻袋就动身了。哥哥是负责扛全部的汽水和啤酒,虽然很重但却坚持扛到目的地,因为老妈信任他的实力。相对来说,我拿的东西是很轻的,但责任重大:一不当心可能引起大爆炸,我拿的是鞭炮。

我们走了很长的一段路,最终到达目的地了,哥哥累的气喘吁吁,而我也累的心脏怦怦直跳。我和哥哥最先到达墓地,后面的一群渐渐才跟上来了。

二伯一上来就二话不说,拿起锄头就把太公的墓碑前后的野草和烂泥清理起来,清理干净后,就叫老爸到旁边的泥地里,拿起锄头挖了几块大的泥块。我、哥哥还有表哥一同去搬石块。我们把石块搬到墓前,接着大家把带来的纸钱统统交给二伯,二伯把叠得整整齐齐的纸钱分别放在石碑的东西南北方向,用石头压着。此后,奶奶把盛了两碗干饭用两双筷子插在饭的中央,再在墓碑前摆上各种供品。然后奶奶就拿出一麻袋的黄纸和冥钱,让我们分别把它们搓得匀称。哥哥搓得最搞笑,他使尽力气地搓,像打沙包一样用力地打着,使冥钱都匀称散开而他的拳头的皮搓破了。纸钱搓好以后,表哥就把火点着了,点燃了香烛,纸钱一叠一叠地烧,在烧纸钱的过程中,由于风势很大,使得四周的干草燃起来了,我们抓紧拿起树枝扑打火焰,扑灭火焰后,又锄了一条防火隔离带。接着把还没有烧完的纸钱再烧起来。这时候,天上下起了小雨,表哥说:“糟糕,下雨了。“小姑和老妈却不惊慌,她们异口同声地说:“下钱罗,下钱罗,祖宗在保佑我们今年赚大钱了!”。几位表哥们点燃了“浪漫礼花”,随着“呼--啪啪啪”响了三声,那礼炮就像离弓的箭一样,在空中跳舞几圈后爆炸了,显得绚丽多彩。小雨此时也停了,天空又出现了太阳。

我们全体成员在铺了毡子的墓碑前齐齐地跪下来,随着二伯的叫声又跪又拜,我们在静默祝福祖宗在九泉下安眠,祈祷祖宗保佑我们下一代兴盛发达。

最终,我们打开了带来的东西,午饭就在墓前吃,含义是邀请祖宗和我们一起吃饭。我觉得这顿饭很好吃,也觉得清明节扫墓是一件好玩的有意义的事情。

清明节随笔13

今日,咱们全家和姨妈一家去看姥姥。到了姥姥家,我就和姐姐在院子里兴奋地玩了起来。我先是用放大镜视察地图,再是用放大镜困住蚂蚁,还在放大镜上放上树叶,是胆怯 晒死蚂蚁。从姥姥家走的时候,我放掉了蚂蚁,又和姐姐、妈妈玩了一会儿老鹰捉小鸡,和姥姥告辞后,下一个目标就是去给太爷爷扫墓。

咱们来到一个坟墓前,里面埋着太爷爷和太奶奶。妈妈用打火机点燃了纸钱,又是烧钱又是烧纸,嘴里还念念有词,直到纸钱都烧成灰了。咱们又去看田地里种的麦子,绿油油的,就像野草一样。吃过午饭,咱们就去探望妈妈的姑父了。

妈妈的姑夫已经九十岁了,他给咱们讲了他年轻时的经验,他去_参与过开国大典,见到了毛某某。离休以后,还打门球得了个第一,我真是太艳羡他的生活了,不用做作业,一天还可以随意出去游玩儿。

好了,我的清明节就是这么欢乐,见到了姥姥和姥爷,学到了许多历史。

清明节随笔14

清明节的时候,古人有扫墓、春游、插柳等习俗,还有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朝廷还往往在清明这一天赐给近臣“新火”。这是因为寒食禁火,到清明节重新起火的原因。宋代宋敏求《春明退朝录》记载:“……唐时,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赐近臣戚里,本朝因之。”说的是,清明的时候,钻榆木柳木的“火种”来赐给大臣。所以,唐代诗人韦庄在《长安清明》诗里对唐代的清明习俗描述道:“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在清明的习俗中,都牵涉到插柳的活动。插柳,也称“戴柳”,就是把柳枝攀折下来插在屋檐下或门窗上,或者是把柳枝插在头上、鬓上,或者编个柳叶圈戴头上。民间有“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和“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等俗语。

那么,清明节为什么要插柳呢?这还得从寒食节说起。据说,寒食那天,介子推和老母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等到了其次年,晋文公和群臣去祭祀介子推,却见柳树上柳枝漂流,柳芽萌出。晋文公就编了一个柳条圈戴在头上,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