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_第1页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_第2页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_第3页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_第4页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评奖委员会公告

苏州市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已经揭晓,共评出获奖项目204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50项,三等奖144项。

现将获奖项目向社会公示。对获奖项目如有异议,请于公示之日起10日内(8月1日-8月10日)以书面形式向市评奖办反映(地址:苏州市三香路998号10号楼631室;邮编:215004;联系电话:68616631)。

一等奖(10项)

1.老子与海德格尔哲学美学思想比较研究(著作;李红霞;苏州大学)

2.中国环境库兹尼茨曲线检验:加总偏误与政策含义Investigating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inChina-AggregationBiasandPolicyImplications(论文;徐涛;苏州大学)

3.客观归责体系中允许风险的教义学重构(著作;王俊;苏州大学)

4.江苏集中居住区居民生活质量研究(著作;叶继红等;苏州大学)

5.大明苏州:仇英《清明上河图》中的社会风情(著作;柯继承;苏州唐文治国学研究会)

6.叙事德育模式:理念及操作(著作;李西顺;苏州大学)

7.藏书纪事诗研究 (著作; 周生杰;苏州大学)

8.苏州通史(共十六卷)(著作;《苏州通史》编纂委员会编,王国平主编;导论卷:王国平;先秦卷:吴恩培;秦汉至隋唐卷,孙中旺、刘丽;五代宋元卷,戈春源;明代卷,吴建华;清代卷王国平、唐力行;中华民国卷,朱小田、汪建红;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49-1978),王玉贵、吴晨潮;中华人民共和国卷(1978-2000),姚福年;人物卷(上),李峰;人物卷(中),李峰;人物卷(下),李峰;志表卷(上),林锡旦、叶文宪;志表卷(下),叶文宪、林锡旦;图录卷(上),徐刚毅、徐苏君;图录卷(下),徐刚毅、徐苏君)

9.苏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践总结与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内部成果;苏州太湖书院课题组)

10.一座城市的精神成长史(论文;《求是》杂志文化编辑部、张家港市委宣传部联合调研组)

二等奖(50项)

1.境内外人民币汇率动态信息份额研究:兼论人民币定价权归属(论文;钱燕,苏州科技大学;程贵,兰州财经大学;王子军,苏州科技大学)

2.社会性别定型的俄汉语用对比研究(著作;周民权,苏州大学;周薇,苏州科技大学;陈春红,四川外国语大学)

3.无纸化背景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档案管理机制研究(内部成果;毕建新,苏州大学;陈新红,韩山师范学院;刘开强、王芹、邵华、丁家友、余亚荣、谢诗艺、周烁奇,苏州大学)

4.《伤寒论》的道学根柢(论文;程雅君,苏州大学;郝改梅,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5.马克思的空间生产思想及其当代意义研究(著作;孙江;苏州科技大学)

6.社会责任强制披露下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考察——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论文; 权小锋,苏州大学;徐星美、许荣,中国人民大学)

7.资源节约效率和环境效率:基于中国城市的案例研究Theefficienciesofresource-savingandenvironment:AcasestudybasedonChinesecities(论文;张斌、陆丹婷、何艳,苏州大学;邱永和,台湾东吴大学)

8.迈向优质旅游:全域旅游供需错配及其治理——苏州吴江案例研究(论文;周永博,苏州大学;沈敏,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吴建,苏州大学;魏向东,苏州大学)

9.节能减排约束下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研究(著作;李雪冬;苏州科技大学)

10.中国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行为研究(著作;王晓彦,苏州科技大学;胡德宝,中国人民大学)

11.经济周期、经济转型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著作;王英姿;常熟理工学院)

12.“犯罪所得投资收益”追缴的影响因素与判断规则(论文;庄绪龙;苏州大学)

13.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产权行使机制的完善(论文;程雪阳;苏州大学)

14.试析习近平美丽中国思想的提出语境、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论文 ;陆树程、李佳娟;苏州大学)

15.县域科技体制综合改革的理论与实践(著作;施杨;常熟理工学院)

16.一个苏南乡村的治理之道:张家港永联村调查(著作;高峰,马德峰,王俊敏;苏州大学)

17.韦伯理解范式中的价值关联——社会范畴、“众神的战争”与“客观性”(论文;王赟;苏州大学)

18. 养育快乐的孩子——流行育儿杂志中亲职话语的爱与迷思(论文;陶艳兰;苏州科技大学)

19. 动机动作与情绪对发散性思维的交互效应Interactiveeffectofmotivationalmotoractionandemotionondivergentthinking(论文;袁欢,苏州科技大学;卢克龙、郝宁,华东师范大学)

20.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质量提升研究(著作;苏益南;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1.农民工教育培训收益研究(著作;崔玉平;苏州大学)

22.性别偏差态度研究:基于内隐和外显双系统解析(著作;贾凤芹;苏州科技大学)

23.民办高校的内部治理与国家监管——基于举办者的视角(著作;王一涛;苏州大学)

24.活语文学习理论与实践(著作;程振理,江苏省苏州中学校;张德超,宿迁市教育局)

25.精神生态与散文演变:1976~2010(著作;周红莉;常熟理工学院)

26.从“中西对照”到“化异归同”——宗白华形上学美学的跨文化阐释(论文;李勇;苏州大学)

27.爱德华•泰勒的宗教自然诗(论文;朱新福;苏州大学)

28.再论新闻客观性原则——基于新闻学若干概念的辨析(论文;曹然;苏州大学)

29.中华书局杂志出版与近代中国(1912~1937)(著作;徐蒙;苏州大学)

30.杨立青《唐诗四首》音乐分析(论文;唐荣;苏州大学)

31.《鲁班经》全集(著作;江牧、冯律稳,苏州大学;解静,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

32.当代俄汉新词语词典(著作;程家钧,薛静芬;苏州大学)

33.索尔•贝娄小说的伦理指向(著作;祝平;苏州科技大学)

34.张溥评传(著作;丁国祥;苏州科技大学)

35.20世纪以来美国公共医保制度研究(著作;高芳英;苏州大学)

36.晚清时期中国红十字运动研究(著作;池子华;苏州大学)

37.中国邮刊史(1918~2018)(著作;金晓宏;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38.《苏州明报》香烟广告研究——以广告营销策略为指向的讨论(论文; 董粉和;苏州科技大学)

39. 关于升级打造苏州一流营商环境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建议(内部成果;赵石言、钱振明,苏州大学;赵扬,苏州科技大学;李萍,民进苏州市委)

40.意大利城市滨河空间保护与更新(著作;张靓;苏州大学)

41.关于推进区块链服务苏州实体经济的思考和建议(内部成果;秦天程;苏州市职业大学)

42.关于市区道路交通系统治理整体提升的研究与思考(内部成果;江海、刘保瑞;苏州市公安局)

43.铁路交汇点建设需注重因势利导(内部成果;夏文,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王平,苏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44. 借鉴“标准地”改革经验打造高质量供地体系——关于浙江“标准地”改革及苏州相关情况的报告(内部成果;王平,管俊;苏州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45.昆山台企的十年转型升级之路(著作;徐琴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

46. 顾炎武书法研究(著作;俞建良;昆山昆仑堂美术馆)

47. 数字中国视域下的基层社会治理(著作;苏州高新区狮山横塘街道办事处)

48.海虞清风:中国历史上的常熟籍监察官(著作;中共常熟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常熟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常熟市琴川街道)

49.吴江历史人物碑传集(丛书;吴国良编纂,苏州市吴江区太湖旅游文化研究会、吴江博物馆编)

50.曲艺丛论(丛书;陈世海;张家港市政协)

三等奖(144项)

1.关于释放文化产业发展潜力提升经济增长贡献率的调研和思考(内部成果;汪长根,苏州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钱洪明,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周苏宁,苏州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陈智超、王伟俊,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2.苏州共享农庄建设路径与策略的研究报告(论文;陈晓磊、卜树坡、祝清兰、姜颖韬、刘勇;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3.中国高校数字图书馆用户满意度与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Factorsinfluencingusers’satisfactionandloyaltytodigitallibrariesinChineseuniversities(论文;徐芳,苏州大学;杜佳,南澳大利亚大学)

4.TOT业务会计确认与计量分析(论文;刘慧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5.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资本论》第1卷“所谓原始积累”章的地位与意义(论文;王一成;苏州大学)

6.中国建筑美学史(著作;王耘;苏州大学)

7.马克思对共同体发展的历史考察及其当代启示(论文;桑明旭;苏州大学)

8.马尔库塞的工业社会批判与人的解放(论文;徐志坚;常熟理工学院)

9.诚信价值观的内涵阐释与践行要义(论文;徐正兴,常熟理工学院;周可真,苏州大学)

10.休闲共享:价值旨归、制约条件和实现路径(论文;王永明;常熟理工学院)

11.融资方式创新:中国PPP项目证券化的实证研究InnovativeFinancing:AnEmpiricalStudyonPublic–PrivatePartnershipSecuritisationinChina (论文; 于宝山、陈作章,苏州大学;孙进,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12.InstitutionalTheoryandEnvironmentalPressures:TheModeratingEffectofMarketUncertaintyonInnovationandFirmPerformance制度理论与环境压力:市场不确定对创新与绩效的调节作用(论文;储昭昉,苏州大学;徐景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赖福军,苏州大学;BrianJCollins,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

13. InformationSharingandtheImpactofShutdownPolicyinaSupplyChainwithMarketDisruptionRiskintheSocialMediaEra社交媒体时代具有市场中断风险的供应链信息共享与关闭策略研究(论文; 王建才,北京理工大学;王要玉、车通,苏州大学)

14.区域创业环境形成与作用机理研究(著作;李晶;苏州大学)

15.双维视角下苏州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及影响机理(论文;徐银凤、汪德根、沙梦雨,苏州大学)

16.“中国式业绩”与企业财务业绩诉求——基于A股上市公司获奖信息披露的基本事实发现与探讨(论文;邓博夫,西南财经大学;刘佳伟,苏州大学;吉利,西南财经大学)

17.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论文;李燕领,王家宏,邱鹏,柳畅;苏州大学)

18. 旅游大发展阶段的治理困境——阳朔西街市场乱象的特征及其发生机制(论文;杨昀,苏州科技大学;保继刚,中山大学)

19.要素空间集聚、制度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论文;周璇,苏州科技大学;陶长琪,江西财经大学)

20.专业中介对私募股权基金议价能力的影响研究——对江浙沪深私募股权基金经理的调查 (论文; 段姝,张林郁;苏州科技大学)

21.出口增长、结构优化与技术升级——基于农林与环境产业的实证研究(著作;曹旭平;常熟理工学院)

22.多产出视角下基于Luenberger和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法的中国星级酒店利润效率研究ProfitLuenbergerandMalmquist-Luenbergerindexesformulti-activitydecision-makingunits:Thecaseofthestar-ratedhotelindustryinChina (论文;BarnabéWalheer,张林佳;西交利物浦大学)

23.江苏区域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出效率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论文;李勇,苏州市职业大学;冯伟,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24.基于新企业成长的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匹配——多案例纵向研究(论文;陈娟,苏州市职业大学;邢建国,苏州大学)

25.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以苏州市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为例(论文;周雷、刘睿,苏州市职业大学;金吉鸿,苏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6.放任还是干预?新常态下区域创新系统中政府角色定位策略研究(论文;曹钰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李晶,苏州大学)

27.知识产权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协调度研究(论文;牛士华;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8.农业现代化的苏州故事(著作;孟焕民主编;苏州市农业委员会,苏州市农村经济研究会编)

29.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的法律问题(著作;王克稳等;苏州大学)

30.绝对化广告用语的区分处罚(论文;施立栋;苏州大学)

31.适时提出主义——以“新的证据”与证据失权的关系为中心(论文;吴俊;苏州大学)

32.占有保护疑难问题研究(著作;章正璋;苏州大学)

33.“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国际商事法庭的运行(论文;卜璐;苏州大学)

34.如何理解“法理”?——法学理论角度的一个分析(论文;瞿郑龙;苏州大学)

35.检察机关维护公共利益非诉讼路径探究(论文;苏州市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36.国家级开发区转型升级中的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向度与题域(论文; 黄建洪;苏州大学)

37.碳储量时空变化对城市化的响应:以苏锡常地区为例SpatiotemporalDynamicsofCarbonStorageinResponsetoUrbanization:ACaseStudyintheSu-Xi-ChangRegion,China(论文;付奇,徐亮亮,郑红玉,陈进华;苏州大学)

38.“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的横向政府间关系协调(论文;陆道平;苏州科技大学)

39.新媒体背景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论文;何亚娟;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40.新时代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论文;丁新改,田芝健;苏州大学)

41.37℃:让城市更有“温度”——我国母乳哺育设施规划理论框架与实践研究(论文;雷诚,苏州大学;徐家明,苏州大学;朱凯,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42.慈善超市救助工程运作机制研究:以苏南地区为例(著作;马德峰;苏州大学)

43.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著作;戴俭慧;苏州大学)

44.面向效能评估的英美公共图书馆数据采集及启示(论文;李卓卓,孙东;苏州大学)

45.青年网民的互动与沟通:复杂国际环境下的对外传播路径(论文;张梦晗;苏州大学)

46.新型农村社区老年社会服务体系构建研究(著作;朱爱华;苏州科技大学)

47.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论文;张国平,常熟理工学院;陈祖燕,苏州大学;吴依琳,常熟理工学院)

48.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苏州区域公共品牌重构策略研究——以苏州为例 (论文; 杨大蓉;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49.空间生产视角下苏锡常城乡社会空间重构研究(著作;曹灿明;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50.苏州文化大讲堂:党员干部文化读本(著作;刘文洪;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51.公共图书馆低幼儿童服务(著作;许晓霞等;苏州图书馆)

52.现代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著作;王燕;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

53.立案、失序与调适:北京政府时期的私立大学治理(1912~1927年)(论文;金国;苏州大学)

54.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成本收益研究(著作;冉云芳;苏州大学)

55.论作为教育哲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概念分析(论文;余庆;苏州大学)

56.我国基础教育运动技能课程内容选择研究(著作;殷荣宾;苏州大学)

57.认知期望对声音诱导闪光错觉的影响 EffectsofCognitiveExpectationonSound-InducedFlashIllusion(论文;王爱君,苏州大学;桑汉斌,西北师范大学;何嘉滢,苏州大学;ClaraSava-Segal,斯坦福大学;唐晓雨,辽宁师范大学;张明,苏州大学)

58.一款用于精确呈现视觉刺激的LCD显示器Aconsumer-gradeLCDmonitorforprecisevisualstimulation (论文;张功亮、李艾苏、苗程菓,苏州大学;何逊,BournemouthUniversity;张明、张阳,苏州大学)

59.任务难度对返回抑制影响的电生理关ElectrophysiologicalCorrelatesoftheEffectofTaskDifficultyonInhibitionofReturn(论文;李艾苏、苗程菓、韩玉,苏州大学;何逊,BournemouthUniversity;张阳,苏州大学)

60.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著作;彭杜宏;苏州科技大学)

61.4D打印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展望——兼论与“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论文;陈卫东、褚乐阳、杨丽,苏州科技大学;叶新东,温州大学)

62.初级视觉皮层在注意振荡中的作用(论文;陈艾睿,苏州科技大学;王爱君、王天琪,苏州大学;唐晓雨,辽宁师范大学;张明,苏州大学)

63.前瞻:未成年人社会教育优质化考量(著作;徐燕萍等编著;苏州市文明办,苏州市教育局编)

64.“教•研•写”一体化:教师专业提升的最佳路径(著作;孙朝仁,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孙焱,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城中校区)

65. 幼儿教师的十大核心素养(著作;李悠;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66.教学设计样式论(著作;刘强;苏州科技大学)

67.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论文;周毅,李卓卓;苏州大学)

68.基于教学空间拓展的“思政课”考核模式探索 (论文;朱卫卿;常熟理工学院)

69.人力资本专用性、学生流失率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紧密程度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殷志扬,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冉云芳,南京农业大学;钱鑫,苏州大学)

70.非货币收益、选择意愿与高职教育发展(论文;周芳,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赵越,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71.青年亚文化视角下的审美裂变和文化断层(论文;马中红;苏州大学)

72.英汉程式语心理表征对比研究(著作;贾冠杰,苏州大学;王云,苏州科技大学;李更春,泰州学院)

73.基于“大中华文库”的中国典籍英译翻译策略研究(著作;王宏等;苏州大学)

74.用数字说话:民意调查如何塑造美国政治(译著;张健;苏州大学)

75.中日両言語における「性向語彙」の一考察(“性向词汇”的跨文化比较研究)(论文;施晖,苏州大学;栾竹民,日本广岛市立大学)

76.元代组诗论稿:以历史文化为视角的考察(著作;李正春;苏州科技大学)

77.《花月痕》之“痕”——兼论中国现代小说抒情传统(论文;张蕾;苏州大学)

78.音乐与生态文化(著作;张平;苏州大学)

79.伍尔夫小说民族叙事研究(著作;綦亮;苏州科技大学)

80.论李劼人小说对晚清“现代性”的延续(论文;包中华;常熟理工学院)

81.从“画师”到“美编”:《点石斋画报》中苏州画家的图式嬗变与媒介政治(论文;赵建雷;常熟理工学院)

82.明清明式家具文献比较研究——以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视角(论文;苏燕,苏州科技大学;陈征洋,同济大学)

83.清代常州学术文化研究(著作;杨旭辉;苏州大学)

84.经典选本的方法论启示——钱仲联《宋诗三百首》探析(论文;曾维刚;苏州大学)

85.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著作;朱彦;苏州大学)

86.化古为新:唐宋词对前人诗歌的接受(著作;钱锡生;苏州大学)

87.六朝时期的“山水”、地图与道教(论文;陈铮;苏州大学)

88.互文性:《三国演义》多个英译本研究(著作;彭文青;苏州大学)

89.广告符号意义研究(著作;梁建飞;苏州科技大学)

90.明代公文理论研究(著作;肖虹;常熟理工学院)

91.渐行渐近:“苏州文艺三朵花”传承与发展调查研究(著作;金红;苏州科技大学)

92.陆文夫“为读者想”的小说美学(论文;王燕;常熟理工学院)

93.语料库在翻译专业本科生翻译能力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著作;朱晓敏;常熟理工学院)

94.英语文学阅读互动体验的认知诗学研究(著作;王怡;苏州市职业大学)

95.汉英心理动词双字/词语符逆序表征对比研究——来自掩蔽启动范式的证据(论文;王云,刘新芳;苏州科技大学)

96.《晋书》复音词研究(著作;陶莉;苏州市职业大学)

97.中美经贸关系的历史轨迹(1979~2016)(论文;金卫星;苏州大学)

98.晚清民国时期蒙陕边界带“赔教地”研究(论文;王晗;苏州大学)

99.宋代御药院机构与职能考论(论文;丁义珏;苏州大学)

100.民国时期重要出版人群体比较研究(论文;李雅;苏州大学)

101.民国时期吴县人口与城市发展(论文; 张笑川,蒋晅正;苏州科技大学)

102.家族迁徙与地域社会:魏晋南北朝关中郡姓研究(著作;宋艳梅;常熟理工学院)

103.中国红十字外交(1949~2014)(著作;吴佩华;苏州市职业大学)

104.清代中前期江南社会与地方家族——以苏州玄妙观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朱春阳;苏州博物馆)

105.改革开放四十年苏州印记(著作;中共苏州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106.大运河江苏段文化旅游联动发展的建议(内部成果;屠立峰;苏州大学)

107.基层社会网格化联动治理的“苏州样板”研究(内部成果;吴新星,叶继红;苏州大学)

108.关于推动苏州影视产业大发展的意见建议(内部成果;王玉明,苏州大学;张江林,苏州电影业协会;王明国,苏州市社科联;胡忠利,苏州市委宣传部;牛林昕,苏州电影业协会;朱梦秋,苏州大学)

109.以职业农民生涯管理促进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苏州实践(内部成果;童举希,常熟理工学院;王峥,苏州大学;孙正娟、谭建林、彭乙申,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110.互联网+视域下苏州物流聚集区智慧物流发展对策研究(内部成果;郑丽娟,姜能涛,邵嫣嫣;苏州市职业大学)

111. 全面提升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贡献度——苏州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内部成果;熊贵营,苏州市职业大学;殷堰工,苏州高职研究所;周蔚,苏州市教育局;傅小芳、杨德山、赵宁燕、孙赢、王赟,苏州市职业大学)

112.全域旅游视角下苏州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路径研究(内部成果;王晓洋、刘素平、吕伟成、刘纯、李爱娟、朱松节,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邵雯艳,苏州大学;姜丽娟,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113.苏州市“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现状与建议(论文;张海东,苏州市农业科学院;周为友、蔡剑峰,苏州市农业农村局;李兵,吴中区农业干部技术学院;张青,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葛畅,苏州市农业农村局)

114.关于加强苏州市企业学院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的调研报告(内部成果;桂德怀,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周蔚,苏州市教育局)

115.以底线思维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论文;卜泳生;中共苏州市委党校)

116.构建“产、城、人”相融的会展共同体——第10届中国国际纳博会、2019计算机大会的总结调研(内部成果;刘铭,中共苏州市委党校;蒋忠友、金瑶、朱海勇,中共苏州市委研究室)

117.对标视角下苏州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研究——苏州与深圳、杭州经济对比研究 (内部成果;孙新研;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

118.苏州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政策效应分析(内部成果;沈爱萍,章金弟,李梦洁;苏州市统计局)

119.地方立法引领和推动文化建设的苏州样本(内部成果;陈巧生;苏州市人大常委会)

120.铜仁-苏州共建产业园区规划优化及实施策略研究(内部成果 ;国家开发银行苏州市分行)

121. 3~6岁幼儿家长亲职教育参与现状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