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_第1页
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_第2页
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_第3页
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_第4页
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ED照明行业概况分析LED照明行业概况LED照明即发光二极管照明,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实现照明功能。相较于白炽灯、卤素灯、荧光灯等传统光源,LED照明有发光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性强、节能环保等优势。基于LED照明的优势,为提高能效、保护环境、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为新型高效节能产品,LED照明正逐步实现对白炽灯的取代。随着产品技术、生产成本的持续优化以及全球各国政策的推广和支持,全球LED照明渗透率大幅提升,已逐渐成为目前主要的照明品类。根据GGII统计,全球LED照明渗透率从2016年的31.3%增长至2020年的59.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7.2%。LED照明产业广泛分布在北美、亚洲、欧洲地区。分层次看,西欧、日本、美国领先全球,深耕技术研发,占据行业制高点,欧洲有欧司朗、昕诺飞这样的照明行业百年巨头,日本以日亚化学为首的科技企业在LED行业领先全球,形成了较高的品牌壁垒。中国、韩国等其他亚洲国家也积极投入LED照明技术的研发,逐步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同时依托亚太地区的经济增长和人口优势,充分利用广大的市场,加速产业扩张,已成为全球LED产业的新兴势力。随着国家政策引导和LED照明技术迭代升级,LED光源对传统灯源的替代效应持续释放,我国LED照明产品市场渗透率不断提升。根据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研发及产业联盟的数据,我国2012年LED照明产品渗透率仅为3.3%,至2021年我国LED照明产品渗透率预计达到79.5%,高于全球LED照明市场发展水平。根据高工产研LED研究所公布的数据,中国LED照明市场产值规模由2016年的3,017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26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95%,预计2021年中国LED照明市场规模将达到5,825亿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基础设施,奠定了中国作为全球照明制造中心和供应链枢纽越来越难以取代的地位。2021年度,中国照明全行业共完成出口总额654.70亿美元,同比增长24.50%,比2019年增长44.09%,其中LED照明产品出口额474.45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33%,比2019年增长57.33%,占照明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也从10年前的25%提升至目前的逾70%。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LED照明普及率较低,大部分仍在广泛使用白炽灯、荧光灯等传统灯具,LED照明产业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作为全球LED照明生产制造大国,受益于持续推进,在该地区LED照明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预计车载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25年超70亿。根据EVTANK数据,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1800万辆,十年CAGR40.3%;根据产业链调研显示纯电动车单车磁性元器件价值量在300~500,取单车价值量400计算。预计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市场空间25年达25亿。根据充电联盟数据2018~2019年国内充电桩保有量交流、直流桩比例为6:4,假设全球充电桩交直流保持这个比例;2019年新增直流充电桩平均功率为116KW,未来随着高压快充方案不断推进装机功率有望持续提高;假设2021年以后商用车占新能源车比例为5%,商用车采用换电模式,不配套建设充电桩;根据产业链调研显示目前充电桩每20~30kw为1模块,每个模块磁性元器件价值量200元,假设交流电每桩采用1个模块,直流桩每个采用4个模块。充电桩磁性元器件空间巨大车载&充电桩磁性元器件应用广泛,800V架构下车载磁性元器件加速新能源车销量不断超预期,车载磁性元器件应用广泛。2021年初乘联会预测2021全年国内新能源车销量200万辆,2025年销量600万辆,5年CAGR34.4%,而2021年1~10月国内新能源车实际销量就达213.8万辆,超过全年预期。磁性元器件为新能源车OBC、DC/DC等零部件上游,磁性元器件在车载应用包括车载充电机OBC电感/变压器、低压直流转换器电感/变压器(lowDC/DC)、高压直流转换器电感(highDC/DC)、滤波器等。政策+下游需求双重刺激充电桩有望加速,磁性元器件应用于充电桩核心组件。过去几年中国充电桩保有量快速增长,车桩比不断降低,然而截止2020年车桩比仍有2.9,离《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1.04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在政策+下游需求双重刺激下充电桩有望加速发展。充电桩主要分为充电模块、主控板、充电枪/线束、壳体,其中充电模块是核心部件之一,具有交直流转换等功能,磁性元器件主要运用于充电模块。800V架构下磁性元器件价值量提升,车载磁性元器件有望加速。续航里程不足与充电速度慢是新能源车两大短板。提高充电功率主要有大电流低压方案和高压低电流快充方案,大电流方案对散热和线束要求较高,目前主要为特斯拉采用;高压快充方案可有效提升充电效率、提高整车运行效率,保时捷于2019年率先推出800V电压平台Taycan系列,TaycanTurboS车型的充电功率最高能达到350KW,22.5分钟就可以将容量93.4kWh的电池从5%充至80%。基于800V架构的快充方案对车载、充电桩磁性元器件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价值量有望提升。过去车载磁性元器件主要被日系厂家把控,800V方案需对车载元器件性能进行重新审核,迎来窗口期。中游行业分析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利好,越来越的需求将会被释放,磁性材料行业紧密连接产业上下游的资源,充分去掌握用户的需求,极大的丰富了行业的应用场景,进一步推动了磁性材料产业的快速增长,磁性材料按照使用情况分为软磁材料、永磁材料和功能磁性材料。根据对中国磁性材料中永磁和软磁各个细分行业的产量统计汇总得到中国磁性材料行业的总体产量规模,从趋势来看,2018年及以后中国磁性材料产量迎来了较为明显的增长,2021年中国磁性材料生产规模达到170.2万吨,同比增长10.88%。2017-2021年中国磁性行业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2021年磁性材料的需求量为188万吨,同比增长11.18%。中国主要的磁性材料为永磁材料和软磁材料,其中铁氧体和稀土永磁为永磁材料的两大主要细分产品,软磁铁氧体占据软磁材料的绝大部分的产量规模,其他软磁材料如纳米晶软磁虽然体量较小,但是近年来行业增幅较快,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的数据统计,2021年中国永磁材料产量为76.8万吨,占总磁性磁性材料的68%,2021年软磁材料的产量36.1万吨,占比达到32%。中国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软磁材料生产地区,产能约占全球的70%以上,国内约有250家企业从事软磁材料的研发生产,涉及软磁材料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天通股份、横店东磁、领益制造、金瑞科技等。目前国内磁性材料行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等,这几家企业的营业收入都在逐年增加,其中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126.07亿元,同比增长55.53%,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71.46亿元,同比增长53.61%,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40.8亿元,同比增长68.8%,2021年的营业收入为37.54亿元,同比增长56.48%。从行业内的投融资并购事件来看,目前行业内的并购趋势都为规模较大企业对中小型企业的横向并购整合,收购方的企业规模和业务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行业内的整体集中度正在不断提高。下游行业分析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新能源电器、电力通讯设备和航天等领域,包括电动机、消费电子、发电机、新能源凄恻等,目前,磁性材料行业处于快速上升阶段,我国磁性行业下游市场的相关企业有比亚迪、格力电器、ABB、Omron等,以新能源汽车为例,环保问题越来越被全球所关注,新能源汽车拥有低耗能和低环境污染的优点更受大众所喜爱,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迅速崛起,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354.5万辆,同比增长159.52%。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从2017年的77.7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352.1万辆,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52.1万辆,同比增长157.57%。磁性元件市场目前世界主要的电子变压器、电感器等磁性元件的生产和消费企业为中国企业(含中国台湾地区)、日本、美国、欧洲和东南亚国家。磁性元件是以用户定制为主的产品,标准产品较少,我国国内企业早期主要依靠成本、服务等优势,从事代工生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我国整体研发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我国磁性元件企业也开始向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一体化过渡,出现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研发技术实力的磁性元件制造企业,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子元件生产企业正在向国际化、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子变压器生产、消费国家之一,2021年中国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为3,090.59亿元,同比增长20.45%,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出口交货值高达587.68亿元。磁性元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充电桩、光伏、储能、风能、医疗、UPS电源、消费类电子、工业电源等领域,市场规模巨大,根据NTCysd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变压器市场规模在1,468亿元人民币左右。随着传统变压器的升级改造,新能源汽车、储能、光伏逆变器、汽车充电桩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兴起,5G、电子设备等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升级,未来变压器的市场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磁性材料产业链磁性材料,即特强磁性物质,是古老且用途广泛的功能材料,而物质的磁性早在3000年以前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古代用天然磁铁作为指南针。现代磁性材料运用于生活中,例如将永磁材料用作马达,应用于变压器中的铁心材料,作为存储器使用的磁光盘,计算机用磁记录软盘等。磁性材料按磁化后去磁的难易可分为软磁性材料和硬磁性材料。磁化后容易去掉磁性的物质叫软磁性材料,不容易去磁的物质叫硬磁性材料。一般来讲软磁性材料剩磁较小,硬磁性材料剩磁较大。磁性材料是金属功能材料的重要分支,也是重要的基础功能材料,运用较为广泛,如选矿、家用电器、医疗卫生、汽车,自动控制,信息技术等领域,同时磁性材料也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节能环保、新能源、电动汽车,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对与机器人、无人机、航空航天、卫星遥感等国防等领域符合当前国家提倡节能环保绿色发展的方向。磁性材料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稀土矿开采、分离及冶炼,中游是钕铁硼的精深加工企业,下游是消费电子和基础工业等传统应用领域,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应用领域。稀土永磁材料原料是稀土金属和稀土氧化物,也是稀土产业链下游的主要应用领域。整体来看,永磁材料行业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两极分化严重。目前,中国大约有二百多家钕铁硼永磁生产企业,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研发能力较弱,产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竞争力不强。从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生产规模、市场影响力以及技术研发实力来看,中科三环、、、、金力永磁、宁波韵升等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领域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属于行业优势企业。国内磁性元器件厂家发展空间广阔车载磁性件空间广阔。车载磁性件主要用于OBC、DC/DC、INVERTER、BMS等,产品包括EMI电感、PFC电感,BOOST电感,辅助电源变压器、驱动变压器、主变压器等。而全球电感器主要制造商集中在日本,行业骨干企业包括村田、TDK、太阳诱电、胜美达、Vishay、线艺电子、奇力新、三星电机、伍尔特等。日本企业的整体市场占有率高达49.7%;中国大陆电感器制造商约占全球16.1%的份额。车载磁性元器件目前被国外厂商垄断,国内京泉华、可立克、海光电子等已进入多个车企供应链,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渗透发展空间广阔。磁性元器件是指以电磁感应为技术原理,通过电能与磁能相互转换实现能量转换、传输的电子元器件,一般由磁芯、导线、基座等组件构成。根据工作原理不同,磁性元器件可分为电子变压器与电感器两大类。磁性元器件是实现电能与磁能相互转换的基础元器件,主要应用于电子电器设备场景,发挥着维持设备运行作用,在家电、汽车、能源、光伏、通信、工业、医疗等领域应用较为广泛。当前在其下游应用市场快速发展带动下,国内磁性元器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其中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是目前国内磁性元器件主要应用领域。从细分市场来看,电子变压器是磁性元器件市场主流产品,当前其主要应用于家电、新能源设备、通讯设备等领域。目前我国是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主要生产国,国内企业主要包括台达集团、特变电工、光宝集团、西电集团、海光信息、京泉华电子、顺特电气、华朋集团等。本土企业在全球电子变压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2年共计占据近65%市场份额,国产化程度较高。电感器是磁性元器件市场增速较快的一类产品,其主要应用于汽车、充电桩、航空航天、消费电子等领域。受技术壁垒较高影响,目前国内电感器市场仍由美国、日本等龙头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企业为日本村田、日本TDK、日本松下、日本太阳诱电、美国线艺电子等。我国电感器企业占比市场份额较小,2022年共计市占比仅不到17%,未来国内市场空间巨大。磁性元器件是一类工业基础电子元件,当前在终端新能源汽车、家用电器、消费电子等领域快速发展带动下,其市场需求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行业迎来发展机遇期。但目前,作为磁性元器件主要产品之一的电感器市场国产化水平还比较低,因此,未来本土企业仍需加大技术攻关力度,进而促进国内电感器市场进程不断加快。磁性元器件是实现电能和磁能相互转换的电子元器件,属于电子元器件行业领域的重要分支,是保证电器电子设备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器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覆盖了网络通信、汽车电子、工业电源、消费电子、安防设备、智能家居、医疗电子等众多领域。磁性元器件品类众多,每种产品的型号和规格均存在一定差异。得益于应用领域的广泛性,磁性元器件未来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在网络通信领域,磁性元器件主要应用于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机顶盒、光纤收发器、网络电视、终端通信设备等网络通信产品;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配置电池、电机、电控等电子系统,车载电子产品应用场景较传统燃油车更加广阔,新能源汽车电子磁性元器件使用率更高,同时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会涉及磁性元器件的应用;在工业电源领域,通信电源、服务器电源、电力电源、医疗电源等电源设备都需要磁性元器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