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1.gif)
![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2.gif)
![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3.gif)
![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gif)
![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4cc8629f375b4fbb6745bfd115a03d8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第二节我国民商法律制度(民法部分)第一页,共47页。前言我国1986年颁布并施行的《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法律的基本制度。在所有的法律部门中,民法是与大家的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法律部门。民法被奉为“生活的百科全书”。认真学习、掌握民法的知识和规定,不仅有助于依法办事,也有助于恰当地解决许多现实生活问题。第二页,共47页。目录本课程讲解主要内容:(一)民法的概念和原则(二)民事主体制度(三)民事行为制度(四)民事权利制度(五)民事责任制度(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第三页,共47页。(一)民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1.定义:民法是调整作为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民法的渊源:*广义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婚姻家庭关系和商事关系的法律。如:《民法通则》、《知识产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等。*狭义民法:《民法通则》
第四页,共47页。
3.民法的基本原则(1-5)(1)平等原则:具体内容包括: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享有独立、平等的法律人格;民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互不隶属,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民事主体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位平等;民事主体平等地受法律保护,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2)自愿原则:具体内容包括:在法律的范围内有完全的意志自由;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参加民事活动,做出民事行为;设立民事法律关系的自愿;自主决定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形式和相对人;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非法干预、强迫或威胁当事人;违反自愿原则的民事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第五页,共47页。(3)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用来衡量民事主体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确定民事主体的民事权利义务及民事责任承担等。(4)诚实信用原则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依诚实信用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做到善意无欺、讲求信用。依诚实信用原则弥补法律规定之不足。(5)禁止权利滥用原则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不得破坏国家经济计划,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第六页,共47页。(二)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1、自然人:定义:自然人是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2、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终于死亡。3、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定义:是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法律按照年龄将民事行为能力分为: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18岁16-18岁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行为能力人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10-18岁可进行与自己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③无民事行为能力:<10岁和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其民事活动必须由相关的代理人代理(即他们的监护人)第七页,共47页。小知识1.监护制度:是法律规定的公民或单位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监管和保护的制度。监护人的顺序: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父母所在的单位、基层组织或民政部门。2.宣布失踪和宣布死亡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宣布失踪后两年,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宣布失踪;当事人下落不明满四年的或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当事人或宣布死亡。其法律后果是宣布失踪或宣布死亡后,利害关系人可以对当事人的财产进行分割,宣布死亡人的配偶可以提出离婚。第八页,共47页。案例分析上海某小学,班主任为学生挂雨衣方便,在教室后方的墙上订了一排钉子,一天下课后学生相互推搡,一名学生的眼睛被钉子扎伤,学生家长将学校告上法院,要求学校承担其孩子的全部损失。中小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常发生人身伤亡事故,事故的责任如何认定?以前往往以中小学生在校期间他们的监护权已经从学生的家长转移到学校为由,由学校承担责任。教育部2002年《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人身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要以学校是否负有管理责任为界限,不适用监护权的转移。法院最后认为钉子的位置太矮,学校没有尽管理的注意义务,打逗是小学生的天性,小学生是无民事能力人,教师疏于管理,是造成学生伤害的主要原因,教师的行为是职务行为,判定学校承担学生的全部医疗和精神损失。第九页,共47页。案例小知识大学实行实行收费制度以来,因父母不承担学生的学习费用而将父母告上法庭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问题如何从法律角度看?大学生从年龄结构看大多数学生的年龄都超过18周岁,即达到了民法规定的完全民事责任年龄,具有完全的民事责任能力,也就是对大多数大学生来说应自己承担民事责任,另外,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所以父母在学费问题上没有法律义务。这方面的诉讼往往都是以大学生败诉终结。大学生在校期间因课外的体育活动造成人身伤害事件由谁承担民事责任?应由大学生自己承担。当然,学校为学生已经上了医疗保险,其费用应由保险公司在投保额度内予以赔偿。第十页,共47页。4、法人(1)定义: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2)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条件:
A.依法成立
B.有独立的财产和经费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企业法人包括:全民企业法人、集体企业法人、私营企业法人、个人独资企业法人、中外合资企业法人、外资企业法人
非企业法人包括:机关法人、事业法人、社会团体法人等。非企业法人自批准成立之日起就自然取得了法人资格。第十一页,共47页。5.其它经营性组织不具备法人资格,但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独资企业法律上将上述组织纳入公民范畴,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无限连带责任,而法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有限责任。第十二页,共47页。(三)民事行为制度
1、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1)民事行为的概念:是指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内基于其意志所实施的能够产生一定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例如:订立合同、成立公司等。
(2)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是指公民或法人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法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
(1)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
(2)行为人意思表达真实;
(3)不得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德;
(4)形式合法。第十三页,共47页。案例分析大学生甲与乙约定利用休息日外出旅游,临行前,甲因家中有事不能履约。甲是否应对违约行为承担法律责任?案例分析:从构成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条件分析,大学生甲乙的约定符合1、2条的规定,即双方行为人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的意思表达真实,但不能产生预定的法律后果和对双方不具备,因此,甲乙双方的行为不构成民事法律行为,只是一种民事行为,因此甲不承担违约责任。第十四页,共47页。3、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要合法,民法通则规定了民事法律行为的形式为:明示:口头书面默示:推定沉默第十五页,共47页。案例分析公民甲承租了乙的一套单元房,双方约定租期一年,并对其他事宜进行了约定。一年后,双方没有对今后的承租进行约定,甲继续履行原来约定的义务,乙继续让甲居住,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案例分析:该案件符合民法推定的规定,虽然双方没有新的契约,但双方默认以前的约定,法律推定双方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受法律的保护。第十六页,共47页。案例分析放假前夕,大学生甲委托家住内蒙古的大学生乙利用放假回家的机会,为自己买回鄂尔多斯牌的羊绒衫。假期结束,乙带回的却是鄂尔多斯牌的驼绒衫,理由是该牌的羊绒衫市场脱销。甲虽然不满意,但未作不同意的表示,付款并收下了驼绒衫。案例分析:甲乙双方的行为符合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虽然乙并未按照双方的约定购买产品,但乙购买其他品种的行为甲并未做反对的表示,甲的行为在民法中属于沉默,沉默法律上认为是同意的表示。第十七页,共47页。4、代理(1)概念:代理人在代理的权限内,以本人(被代理人)的名义向第三人(相对人)进行意思表示或受领意思表示,而该意思表示直接对本人生效的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制度。(2)代理的特征:代理人必须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活动;代理人在被代理人授权的范围内独立做出意思表示;代理人实施的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代理行为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担。第十八页,共47页。(3)代理的种类A、委托代理委托代理是指代理人按照被代理人的委托而进行的代理。一般通过签订委托合同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用口头形式。B、法定代理:是指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发生的代理关系。C、指定代理:是指代理人根据人民法院或者指定机关的指定而进行的代理。第十九页,共47页。(四)
民事权利制度概念:民事权利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具体权益。民事权利可以分为财产权益和非财产权益。我国民法的民事权利主要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继承权人格权和身份权。第二十页,共47页。1、物权概念:物权是指权利主体直接支配财产的权利,它既具有人对物的内容,同时又具有直接对抗一般人的效力。
物权的种类:①所有权:是物权中最典型、最完全的物权。包括对标的物有占有、使用、受益的权利。②用益物权:是对他人的所有物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收益的权利,包括地上权(如:土地使用权)、地役权、典权等,是不完整的物权。包括对标的物的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③担保物权:为了担保债的履行,在债务人或第三人的特定财产上设定的物权,主要有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是不完整的物权。当担保的债务不能清偿时,可以变卖标的物低偿。第二十一页,共47页。案例大学生甲的电脑发生故障,于是将电脑送到某家电服务部乙处修理,电脑修好后,甲因经济困难无钱付款,于是家电服务部将甲的电脑扣下。电脑服务部的行为有无法律依据?甲乙之间因修理电脑形成了维修服务合同,乙已经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自己的维修服务的义务,甲在电脑修好后应按照合同约定支付报酬,甲不能支付报酬属于违约行为,乙扣留甲的电脑属于债的担保中的留置,所以乙的行为合法。甲如果不在一定的期限内支付维修费用,乙可以将留置的电脑拍卖,拍卖所得款项支付维修费用外,余款应退回甲。第二十二页,共47页。财产所有权内容示意图:占有:合法占有:所有权人占有:财产共有权:按份共有共同共有相邻权非所有权人占有:用益权非法占有:善意占有恶意占有使用:利用所有权物收益:自然孶息与法定孶息处分:最能体现财产所有权的权利第二十三页,共47页。案例分析园林公司甲与工厂乙签订了种植高档树木的合同,合同规定甲为乙种植一棵价值8000元的高档树木,在一年内负责养护并保证成活。甲种植后乙即付款,但树木没有成活。一年后,甲又为乙种植了一株同样的树木,与乙协商养护树木由乙代为管理。又一年后两棵树居然都成活了,乙一年的两树木管理费为2000元。甲得知消息后要求移走其中一棵树,遭到乙的拒绝,于是甲将乙告到法院,要求乙归还其中一棵树。本案中的焦点是两棵树的所有权归谁所有。很明显,乙只付了一棵树的款,只拥有其中一棵树的所有权,另一棵树的所有权应是甲的。对树木的养护按照合同规定是甲的义务,乙的养护行为是受甲的委托,所以乙对树木养护的费用应由甲全部承担。法院支持了甲的要求,判令乙归还两棵树中的其中一棵,同时判决甲支付乙养护树木的2000元费用。第二十四页,共47页。2、债权(1)概念:是债权人得请求相对人为特定人或不为特定行为的权利,性质上属于请求权。合同关系上的权利是典型的债权。(2)特征:当事人是特定的;债的客体是广泛的,包括:物、知识产权、行为;债的实现必须靠义务人的履行;合法、非法行为都可以产生债。第二十五页,共47页。小知识:债发生的依据合同之债: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引起的。不当得利之债: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致使他人受有损失而取得得利益。由于该项利益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应返还给受害人,从而形成以不当得利返还为内容的债的关系。无因管理之债: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而为他人管理事务,因无因管理在本人和管理人之间形成债的关系。侵权之债:侵权行为是指不法侵害他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单方面行为之债:是指表意人向相对人作出的为自己设定某种义务,使相对人取得某种权利的意思表示。比如遗赠、设定幸运奖等。第二十六页,共47页。案例分析我校研究生甲到工商银行取一千元钱,银行工作人员因大意付给了甲一万元,甲窃喜,没有吭声,将一万元钱取走。下班后银行在对帐中发现了短款,经查对,认定了多付款的对象,并在学校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找到了甲,甲以自己非盗非抢为由拒绝还款。本案例是典型的不当得利之债。甲的得利无法律依据,而且不是自己主动所得,按照法律规定,不当得利应将利返还给财产所有权人。甲在各方面的劝说之下,最后将多得的款项返还给了银行。在马路上捡到巨款任何处理的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大家不难得出结论,那也是不当得利,任何处置已经一目了然了。第二十七页,共47页。案例分析教师甲国庆节长假期间举家外出旅游,但临行前忘记了关窗,在此期间,其住宅所在地下起了暴雨,雨水将房屋浸泡,邻居乙发现后,设法进入甲的住宅,帮助甲收拾了房屋,避免了甲遭受更大的损失。甲回来后,乙要求甲对自己的劳动付出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遭到甲的拒绝。本案例是无因管理之债。乙管理他人事物无法律依据,且是为了保护甲的财产不受更大的损失而采取的行动,甲应当支付适当的酬金以祢补乙的劳动付出。乙的行为如果使甲遭到了比暴雨浸泡更大的损失,乙的行为则应为侵权行为。如果甲外出前将住宅的管理事宜委托给乙,甲回来后拒绝支付一定的费用,则甲乙之间构成了合同之债。第二十八页,共47页。3、人身权:是指法律赋予民事主体所享有的、具有人身属性而又没有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1)特征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无财产内容。即是非财产性权利。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不可缺少的权利。应注意:无财产内容,但可以产生财产。第二十九页,共47页。(2)人身权的种类人格权:是静态的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以人格利益为内容的,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人格所必须享有的且与其主体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合称生命健康权)、姓名权与名称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又称为个人生活秘密权)。身份权:是动态的权利,是民事主体基于某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民事权利。包括:配偶权、亲属权、亲权、荣誉权,以及知识产权中的人身权利、监护权、继承权等。第三十页,共47页。案例分析某甲欲到公园游玩,发现公园门票涨价,甲气愤之余沿着公园的围墙行走,发现围墙并不牢靠,于是在一无人之处用脚将围墙踹开钻了进去,此举恰巧被正在公园内的游客拍照下来,几天后,甲发现自己的照片被登在了报纸上并遭到了报纸的谴责。于是甲以未经本人同意使用自己的肖像,自己的肖像权受到侵害为由,将拍照人和报刊一并告上了法庭。本案例的焦点在于媒体刊登甲的肖像是否构成侵权。我国法律规定,判别是使用他人肖像否侵权,关键在于在使用他人的肖像中是否营利。游客和报刊使用甲的照片是为了维护社会公德,谴责不道德的行为,没有营利,所以游客和报刊的行为不构成侵害甲的肖像权。第三十一页,共47页。4、知识产权和继承权知识产权将在本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中详细阐述。继承权将在婚姻法章节涉及。第三十二页,共47页。(五)民事责任制度1、民事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违反民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的民事权利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我国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三十三页,共47页。2、民事责任的归则原则(1)过错原则:多数的民事责任适用这一原则,即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故意或过失)。(2)无过错原则:一般适用于特殊的侵权责任,即民法所规定的八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即:执行公务造成的侵权;不合格产品造成的侵权;物体倒塌、坠落造成的侵权;建筑施工造成的侵权;高度危险作业造成的侵权;环境污染造成的侵权;被监护人造成的侵权;饲养动物造成的侵权。(3)公平原则:是指:受害人遭受重大损失而得不到赔偿显失公平的情况下的法律责任的认定。一般由受益一方给予适当补偿。第三十四页,共47页。案例分析某甲经过高层住宅楼下时,被从高处落下的花盆砸成重伤,但楼上的住户无一人承认是自己造成的,于是甲将造成伤害地点上方的全部住户告上了法院。甲的行为是否有法律依据?甲所受到的伤害是高层建筑跌落物造成的,法律上属于特殊的侵权责任,适用无过错原则,在司法实践上,应由伤害地点上方的全体住户(即房屋的所有权人和使用权人)负举证责任,即举证在伤害事件中自己无过错,否则必须承担或分担伤害的赔偿责任。第三十五页,共47页。案例分析女大学生甲晚自习后回宿舍,在一段无灯的黑路上遭到持刀歹徒的拦截,此时从这里经过的学生乙奋不顾身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甲,歹徒将乙刺伤后逃掉,此案一直未破。甲的人身伤害由谁来补偿?从本案分析,甲与乙都没有过错,因而不适用过错原则,也不适用特殊的侵权责任,即无过错原则,但乙的伤害不补偿显然不公平,按照公平原则,应由受益方甲在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给予乙适当补偿,待破案后由歹徒承担甲乙的全部经济损失。第三十六页,共47页。3、民事责任的特征民事责任主要是财产责任,具有补偿性。民事责任以等价补偿为原则,不具有惩罚性。民事责任具有强制性,但允许权利人处分自己的权利。第三十七页,共47页。4、民事责任分类违约的民事责任(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侵权的民事责任。(1)违约的民事责任构成条件有违约行为,违约造成了损失;违约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法律责任继续全面履约;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
第三十八页,共47页。(2)侵权的民事责任构成条件有损害的事实;行为具有违法性;损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有过错。赔偿原则完全赔偿原则;公平合理原则;适当精神赔偿原则。
第三十九页,共47页。小知识甲乘坐出租车,路上出租车与一辆大卡车相撞,发生车祸,甲被撞伤。经查,大卡车负全部责任。甲可因何理由起诉?民法规定了两种民事责任,即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和侵权的民事责任。当事人可任选其中一种进行起诉。如果选择违反合同的民事责任,那么起诉的对象将是出租车司机。如果选择侵权的民事责任,则起诉的对象是大卡车司机。假如第一选择被告没有能力的支付全部赔偿金,受害人可以另行以第二选择继续进行诉讼,由另一被告支付赔偿金。第四十页,共47页。8、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十种)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第四十一页,共47页。小知识违反合同的支付方法:违约一方应首先支付违约金,违约金双方在订立合同时可以约定,但一般不超过合同总金额的20%。如果支付的违约金不足以祢补对方损失,违约一方应继续支付赔偿金,违约金与赔偿金的数额之和应等于对方的全部损失。如果违约金大于对方的损失,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大于的部分。第四十二页,共47页。(六)民事诉讼时效制度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教师的教学故事六篇
- 全国新型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职业技能竞赛参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知识考试题库80题(含答案)
- 大学卫生学课件
- 汽车租赁合同详细条款正规范本
- 沧州房屋租赁合同
- 棉花运输合同范本
- 标准的员工劳动合同
- 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及运营合同
- 海外房产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护理人文知识培训课件
-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 7.2.3 平行线的性质(第1课时)
- 安徽省合肥市2025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合同管理工作计划
-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阅读指导 学案(含练习题及答案)
- 风光储储能项目PCS舱、电池舱吊装方案
- 全面解读新能源法律风险与应对措施
- 民法学详细教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3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上海市杨浦区2022届初三中考二模英语试卷+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