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领导干部心理卫生保健知识讲座主要内容

一、心理与健康的关系二、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三、心理压力大的原因四、应激学说的基本原理五、心理保健和心理调整基本策略第一部分:心理与健康的关系第二部分: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WHO:全球4.5亿人患神经精神疾病每年100万人自杀,自身未遂1000万以上造成功能残缺最大的前10种疾病中,5个属于精神障碍精神疾病占全球疾病负担的近11%我国目前现状江泽民致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我国精神疾病患者1600万,神经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占20%;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者3000万;妇女、老年人、受灾人群等心理问题不容忽视;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年会:局部调查,15岁以上,精神障碍14%;国务院(国办发[2004]71号)精神卫生已经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的社会问题!关于干部心理卫生状况调查1、

黄山市调查情况资料来源: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研究单位:黄山市委党校调查对象:黄山市三区四县100多位干部结果发现:干部队伍普遍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一定程度的“心理不平衡”和“心理疲劳”,一定的“浮躁”和“压抑”心理,“焦虑”和“忧郁”情绪。

关于干部心理卫生状况调查2、北京朝阳区调查情况焦虑、抑郁、躯体化明显全区42.9%的处级干部平均每天工作达到11个小时,80%以上的干部认为自己当前的工作量是超负荷的

关于干部心理卫生状况调查(2)机遇中并存彷徨。76.1%的对象表示会在这次换届中“抓住机遇,努力争取”;干部“铁饭碗”、领导“金饭碗”一夜之间变了,干部也成了“弱势群体”。感到“职业风险太大”的占73.0%,在今后岗位选择中,有53.4%的对象希望选择“收入稳定、福利好”的工作,有38.5%的对象选择“岗位稳定、风险小”的工作。

关于干部心理卫生状况调查(3)信心中隐藏担忧。70%的对象认为自己能“经受住这次改革的考验”;“三弱”干部在此次换届中表现出较强的悲观情绪,“45岁以上(年龄弱势),中专学历(学识弱势),非高等教育文凭(技能弱势)”

关于干部心理卫生状况调查(4)服从中潜伏抵触。(5)渴望中渐生焦虑。有88.4%的干部认为每次换届中都存在个别异常活动。

社会转型期伴随巨大的变化和冲突1、制度的改变竞聘制、选举制、三减改革工资改革、医疗改革、住房改革、税制改革、高考制度改革法律法规不断涌现社会转型期伴随巨大的变化和冲突2、对人们的要求提高:新工作、新任务、新标准新速度(跨越式发展)新知识(教科书5年一换)、新技术新岗位(轮岗制、交流制)社会转型期伴随巨大的变化和冲突3、社会的快速发展带来众多的变化新产品(电话、大哥大、BP机、手机)新消费方式(信用卡、网上购物、贷款)生活方式(网络、汽车、炒股、休闲活动)环境的巨变生活水平的变化新的职业(验房师、私家侦探、心理咨询师)社会转型期伴随巨大的变化和冲突5、新的社会问题不断涌现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食品安全新的犯罪形式网络成瘾留守儿童、空巢综合征官司增多、医疗纠纷、突发事件

社会转型期伴随巨大的变化和冲突价值观的改变人生观的改变世界观的改变心理结构模型Structuralmodel本我:与生俱来的,代表人的本能。包含原始的、以躯体为基础的愿望和冲动。----“快乐原则”自我:后天形成的,本我的要求要靠自我来实现。是心理关于调节、适应的执行部分。----“现实原则”超我:也是后天形成的,代表人的道德和良知,是道德化的自我,它通过对自我的监察,使自我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至善至美原则”自我超我环境本我第四部分:应激学说基本原理(1)应激源l

生物性

外伤、失血、中毒、过敏、中暑、感染、疲劳、缺氧、心脑血管意外、高热等等l

心理性l

社会环境性(2)中介机制l

心理中介机制——是否察觉、如何评价。A、只有被察觉的刺激,才能构成应激源;B、如何评价是决定应激性质和强度的关键;C、积极的应激:给人以力量,提高个体识别与作业的能力;消极的应激:耗费能量储备,以维护、防御的形式增加机体的负担。l

生理中介机制——心理—神经—内分泌系统心理—神经—免疫系统。(3)心理反应积极的消极的大脑皮层适度唤起过度唤起,注意力集中过度焦虑、紧张、抑郁思维动机积极的调整被动的调整。信息:正确认知和评价影响认知何评价行动:有效应对策略应对能力下降(4)结果l

适应——新的水平上适应了环境,躯体-心理-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处于健康状态。l

不适应——躯体、心理、环境失去平衡,导致各种轻重不一的非健康状态。非健康状态焦虑、失眠、乏力、头昏、易怒等症状适应障碍(学习困难、能力下降、效率低下、恐惧工作、关系恶劣、不良行为)酒精、药物、毒品依赖神经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抑郁症(早醒、悲观、迟钝、想死)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思维紊乱)心身疾病(参见相关专题)心身疾病定义l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Diseases)——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生、发展与转归上起重要作用的躯体疾病。系一组疾病。强调:A、病因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不排斥其它生物性因素;B、

主要表现在躯体方面;C、有器质性的改变,可有具体的纯生物医学指标的异常;不能通过自我的自然调整而恢复。

心身疾病发生率

3.65%—60%,大多报告30%左右。综合性门诊初诊病人中:躯体疾病:略大于1/3;心理疾患:略低于1/3;心身疾病:1/3。性别、年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均有影响

系统病名心血管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阵发性心动过速、心率不齐、血管性水肿;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消化系统: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性结肠炎;泌尿生殖系统:月经紊乱、经期反应、神经性尿频;肌肉骨骼系统:紧张性头痛、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腰痛;神经系统: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雷诺氏病;内分泌系统: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病;皮肤科:神经性皮炎、牛皮癣、荨麻疹、斑秃、瘙痒症;眼科:原发性青光眼、眼底出血、眼睑痉挛;五官科:眩晕综合症、运动病、耳鸣;口腔科:粘膜溃疡、口臭;其它:肿瘤?(三)心理应激强度的评估

1、Holmes生活事件评定量表美国Holmes1973年编制;样本:5000人(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内容:各种生活事件失去配偶、夫妻关系、家庭内部情况变化、工作、学习压力、环境变化等等(三)心理应激强度的评估

2、相关研究的主要结论:个体所遭遇到生活单位变化累计数,大致可预测10年内的健康变化。

第一年累计第二年患病的概率150单位以下健康平安,除非发生意外;150-300单位可达50%;300单位以上可达70%;注意:只是概率。存在个体差异和其它因素。

(三)心理应激强度的评估国内:张氏修订的生活事件评定量表注意:国情的不同(轻微的违法行为)但配偶死亡均被视为最为严重的生活事件;(ICU=110)修订的量表尚同时考虑了年龄的因素。

(四)决定应激的有关因素

1、应激源方面l

强度l

突然性l

可控制性l

针对性l

持续性l

累积作用(四)决定应激的有关因素2、个体方面l

个体的需要l

个体的性格特征l

个体的经历l

个体的适应性l

个体的认知水平l

个体当时的躯体机能状态l

个体所使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四)决定应激的有关因素

3、社会环境方面社会保障系统——普遍性、客观性、物质性;社会支持系统——差异性、主观性、情感性;心理危机干预——特殊性、严重性、专业性;社会支持系统(socialsupportsystem)

1、近义词和同义词:

社会纽带(socialnetworks)社会网络(socialbonds)有意义的社会接触(meanfulsocialcontact)密友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ofconfidants)社会联系(socialties)友谊关系(humancompanionship)

社会支持系统2、定义:(1)客观的,实际的或可见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社会网络。

(2)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绪上的支持。指个体感到在社会中被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绪体验和满意的程度。社会支持系统精神上的支持以主观体验为标准,但主观体验并不一定反应客观现实。(真心实意与假心假意)尊重和理解他人是获得主观认可的重要前提。

社会支持系统有效性作用最大的依次是:配偶家庭成员朋友、同事(同学、老乡、战友)社会团体第五部分:心理保健和心理调整基本策略

心理保健基本策略(建议)学习心理卫生知识根据应激学说的原理预防性地提高对心理压力的承受能力识别心理疾病的常见症状必要时咨询心理卫生专家一、减少心理应激源的来源和数量确定切实可行的目标(生活、工作、学习)变“针对性”为“普遍性”遵纪守法,洁身自好坚持原则,与人为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慎重考虑改变已经适应的现状和环境(岗位、购房、婚姻、移居)学会适当的“拒绝”宽容自己二、个体因素方面培养良好的性格特征保持身体健康体育锻炼、良好的卫生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减少不良嗜好(烟酒、大吃大喝),定期体检提高自身能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与时俱进)改变不利于心身健康的认知(方式)灰色的眼镜vs.乐观的人生态度不盲目攀比,多看积极的一面二、个体因素方面(续前)善待自己个人仪表、维护合法权益、个人爱好合理宣泄自言自语(包括日记)找人倾诉:同事、好友、家人或心理医生运动、娱乐活动、创作(各种升华)使用有利于心身健康的心理防御机制恰当的合理化、幽默、升华等

附:心理防御机制

1、应对活动概念为了缓冲应激对个体自身影响、摆脱心身紧张状态的心理适应过程,是意识性的心理和行为策略;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

2、心理防御机制的概念是潜意识的,当本我的欲望与客观实际条件出现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此时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起到减轻焦虑作用。

心理防御机制(defensemechanism):

3、应对和防御机制的根本区别一个属于意识的,一个属于潜意识的。联系:两者都是心理的自我保护措施;通过意识的训练可将防御机制改变为习惯化的应对活动。

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否认(denial):把已经发生、但又不愿被接受的痛苦事实加以否定,当做根本没有发生过,以减轻心理负担。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②退行(regression,退化):遭遇严重挫折时,使用早期幼稚的不成熟的方式来应对环境变化或满足自己的欲望(如毕业后长期呆在家里)。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③幻想(fantasy):脱离实际的空想。现实社会中遇到了难以实现的愿望和困境时,以幻想进入异想天开的境界,以满足自己的欲望。例:“白日梦”。

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转移(displacement):因限于理智或社会的制约,将对某一对象的情绪、欲望或态度,在潜意识中转移到另一个可替代的对象身上。例:“迁怒于人”。

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⑤合理化(rationalization,文饰作用):

遭受挫折或无法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如:知足常乐;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酸葡萄”。

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⑥反向形成(reaction):由于社会道德或行为规范的制约,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的欲望和冲动以完全相反的方式表现出来,是矫枉过正的防御形式。4、几种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

⑦升华(subimation):将潜意识中某种不能直接表达、不为社会所认同的动机、欲望和感受,导向能被社会广泛认同和接受的目标和方向上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