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文档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_第1页
研修文档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_第2页
研修文档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_第3页
研修文档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_第4页
研修文档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纳兰性德爱情词的情感探析前言:纳兰性德生于1655年,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成德(因避太子忌讳,改为性德。)清初权相纳兰明珠之子,后被誉为“清初第一词人”。[[]赵季亭,冯统一,纳兰性德[]赵季亭,冯统一,纳兰性德.饮水词笺校.[M].注:北京中华书局,2022.他的词有着自己独特且鲜明的艺术风格。每一首词都表达着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显示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悲哀,一种柔婉处的感伤。“纳兰词”不仅在清朝享有很高的声誉,而且在整个的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熠熠生辉地一席之地。词用于抒怀,目的是为了摹写心头那一抹欲说还休的情愫,将情感寓于在那词章字里,传于后人。那一首首“人生若只如初见”,“我是人间惆怅客”,“清风吹破胆瓶梅,心字已成灰。”每一首词让人读过后,都似乎能看到纳兰那单薄的身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的身心是那么的冰冷。这位惆怅的公子他一生的坎坷情路,走的是那么的凄凄惨惨戚戚。在纳兰性德的爱情词中我们看出他对初恋情人的执念,那时候觉得遇见就是缘分,一次便是一生的执着,开始便是永远的承诺。通过爱情词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妻子卢氏的思念与痴迷,及卢氏死后他的万念俱灰,那一首首悼亡词可谓是泣血之作。唱出了这位相门公子对爱情的坚贞。也可以透过爱情词看出他对江南才女沈宛的无限愧疚与自责。可谓是“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真的比冰雪还让人心凉!纳兰性德一生都在执着地追求爱情,这使他的爱情词也别有一种“凄婉深沉,哀感顽艳”之美。纳兰爱情词的卓越成就也使得他短暂的一生熠熠生辉。一、与初恋情人昙花式的爱情世间有一种爱直击灵魂深处渴望,它覆盖了整个生命中最繁华的岁月。它或可成就了璀璨与神圣,亦或可失去了本心与性灵。他是相门翩翩公子,他生于豪门之家,锦衣玉食,可他却不是快乐的。或许正是应了那句话“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纳兰终其一生为情所累。民间有人猜测纳兰性德的初恋情人有两位,一位是其表妹,后来被选入宫成了妃子。据说当时的纳兰相思成疾,一次康熙皇后病逝,他竟然贿赂了喇嘛,偷偷的进宫与表妹相见。许多的诗人,作者都觉得这是不可能的,我自觉得无论真与假,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见恋人的纳兰性德正是符合了爱情来临时对于自身所产生的疯与傻。因为年少,所以我们可以为了爱情以身犯险。因为懵懂无知,所以为了爱情我们什么都不在乎。而另一位就是他的丫鬟,后来被赶出府出家为尼。无论是表妹亦或者是丫鬟,这都成了纳兰性德后半生的隐痛,他三十一年的短暂人生,似乎都在爱的纠结与痛苦中折磨着自己,伴随着悔恨,伴随着自责。然而,遗憾反而是完整。所有从你生命中匆匆经过的刹那,都会成为心底永恒的记忆。只要我们懂得欣赏,那些错过与过错,都将成为我们心目中最美的回忆。少年感情,初次的爱恋,是每个人一生中最难以抹去的记忆。那时的我们与纳兰性德一样为爱而疯而傻。他与初恋情人的爱情也许仅仅只是昙花一现,但是即便如此那一刹却也是永恒的。(一)直为凝情恐人见---匆匆那年-----《鬓云松令•枕函香》枕函香,花径漏。依约相逢,絮语黄昏后。时节薄寒人病酒,铲地梨花,彻夜东风瘦。掩银屏,垂翠袖。何处吹萧,脉脉情微逗。肠断月明红豆蔻,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此词据记载作于康熙十六年前,是纳兰性德早期的作品,柔情婉转,语词轻倩,初露风神。这首词从词调来看可能是纳兰为初恋写出来的情词,写出了少年时期的他初涉爱河,那种因爱因情所折磨的复杂心绪。红豆是相思的代表,恋人间的两情相悦。这里可以看出纳兰与伊人在黄昏后相会,两个人在某处静悄悄的絮语,场面温馨缠绵。然而东风彻夜无息,梨花满地。一夜过后满树梨花竟似瘦减不少。此处明是写花,暗在写人,指经历风波后伊人的消瘦飘零。夜色沉凉,月光照在红豆蔻上,那红豆蔻依然是无忧无虑开着,难免让人触景伤情。远处传来的萧声,触动着纳兰的情肠。-----《减字木兰花》相逢不语,一朵芙蓉着春雨。小晕红潮,斜溜钗心只凤翘。待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欲诉幽情,转过回廊口玉钗。容若之名于世,源于其词,其词之名于世,源于其情。天地之苍茫,万物之枯荣,无不入于眼而动于心。情之初,触目所及的第一片风景,谁能自主?这首小令写出了恋人见面时的含羞,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恰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写出了青春年少时的莽撞与忧伤,想触碰却不敢,想靠近却害怕。可是时间却在可怕的疾行着,当他经过时看见了那双动情的双眸,那双眸中隐忍的泪水,那双颊的红晕是对纳兰性德最直白的倾诉。可是相逢不语,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真所谓“咫尺天涯”。她已转过回廊,他还沉溺在那动情的双眸之中,忘了那远处栏杆上传来急切而又后悔的玉钗声响。玉钗声响,回廊九曲,你可知我心?让所有的一切都化作动情双眸、颊上红潮、玉钗声响,回廊九曲。她有太多的话想对他说,但却直为凝情恐人见,只能伤心痛悔的离开。纳兰性德词的特色是他抓住了人物细微的动作与表情的变化,温婉含蓄的表达了女子见到恋人时因为重重的阻隔(“直为凝情恐人见”这里点明了是“人”的阻隔),而无法表达内心世界的无奈与伤心。刻画了一种恋人间彼此若即若离,难以倾诉的苦乐情景。当然这也正是纳兰性德小令的长处所在。许宗元在《中国词史》中说:“最擅小令,誉其为清代令词之冠亦不为过。其长调亦情词俱美、格韵高远,然未知小令之独步一时。”[[][]张秉戌.纳兰词笺注.[M].北京出版社,1996.-----《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夜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当爱情的结局未能如我们心中所愿,当一切都超出了我们难以接受的结局时,我们常常宁愿回到故事的原点。年少的我们不懂得如何去经营爱情,只是知道那时的我们可以为爱去生去死,一旦相逢便会不遗余力地去爱,以他的悲欢为自己的悲欢,以他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那时,我们从未担心过爱情的结局如何,我们以为,一次便是一生,开始便是永远。或许当初的纳兰性德亦如我们这般对待爱情。对待他的初恋,然而,命运往往并不会轻易顺从人愿。然而,人生中亦必定有一段忘记自我的刻骨铭心。纳兰性德的爱情词写出了几乎所有人是心声,每一首都是扣人心扉,直击灵魂的震撼。“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看似平淡的词句,却给人以极深的震撼。就像每一部唯美的电影,我们往往能猜得中那绚丽的开头,却猜不到那早已注定的结局。初次的邂逅总是最美的,一切可用于初见的词都是华丽,惊艳,绚丽的。但当一切逝去时,我们再也回不去那段一见倾心的时光,再也找不回当初一见倾情的感觉,也许再见之时,物是人非,若是如此,倒不如将初见永远留在心底。“何事秋风悲画扇”这里的画扇就是我们常说的“扇子”,我们往往什么时候最喜欢它,便是那盛夏炎炎之时,然而当盛夏过后,秋风来临之时,它便会被我们弃之一旁。其实从这句词中我们不难品出一丝“闺怨”的气息。在古代的诗词中,其实“扇子”常常用于比喻“被冷落,亦或者被抛弃的女性”。除此之外,这首词中其实还有一个典故,这里的“骊山语罢清宵半”讲述的就是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写的是当时的七夕佳节,唐明皇与杨贵妃在骊山的华清宫中,两人立下海誓山盟。可是当马嵬坡事件发生的时候,这位贵为一国之君,权利无人能及的皇帝不还是亲自赐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所以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唐明皇还是纳兰性德,他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有身不由己的时候。而从这首词中我不单单看到了“闺怨”,更多的是我看到了一个男人深深的自责与痛悔。二、与结发妻子卢氏玫瑰式的爱情1674年二十岁的纳兰性德在家人的要求下与两广总督卢兴祖的女儿卢氏结为夫妻。这份婚姻于当时陷入初恋痛苦的纳兰而言其实是痛苦的,毕竟这是一份由父母包办的爱情。据史书上记载,纳兰性德一直都是一位至情至孝的公子。所以我们可以猜想到的是当时的纳兰可能会因为孝接受这份婚姻。可是初恋在他心中所占的分量,会容许这位被强行加入的妻子卢氏走进他的世界吗?可是令所有人想象不到的是她真的就走进了这位惆怅满怀的相门翩翩公子心中,而且生根发芽。卢氏,这位才女用她非同一般的智慧,用她的柔情、关怀与理解打动了纳兰性德。我们可以从纳兰性德娶卢氏之后为其写的词看出纳兰对这位妻子的无限爱意。(二)一生一代一双人----生死茫茫这种爱是缠绵的,代表了一种生命的力量,爱的如痴如狂。-----《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一生一代一双人”每一个字都叩击着灵魂深处。我们放眼望去,我们只此一生。而这一生便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纳兰性德想的是他与卢氏的一生一世。这首词其实暗含了三对夫妻,裴航与云英的爱情,牛郎与织女的爱情,还有嫦娥奔月的爱情故事。我们不难发现这三对故事写的人物都是神仙。那么纳兰为什么要写神仙呢?他究竟是想表达一种怎么的感情?我想他在这首词中是把自己与卢氏的婚姻比成了神仙眷侣、天仙配。那么从这首词中我们便能看出这位让纳兰称为天仙的卢氏是真真切切的走进了他的世界。纳兰性德的爱情词有着很深的特点那便是:真情的流露、真实的感情、内心深处的回应、灵魂深处的领悟。康熙十五年,纳兰性德迎来了人生中最为荣幸的另一件大事情,那就是他在迎来了美满姻缘的同时,也迎来了仕途上的平步青云。迁延三年的殿试,纳兰性德考中了二甲第七名。这或许可以说是一个人在他最美的年华里开出了最为惊艳的花。姻缘美满,前程似锦。而与此同时纳兰性德发现那些曾经无数次因心痛而惊醒的噩梦,那些原本内心深处的深深自责与痛恨,那些曾在他心头百般萦绕的忧伤,竟不知何时悄然离去。而今的他剩下的更多的是欢乐。也许此刻的他正在幻想着自己的美好未来,想象着自己即将如父亲一般在朝堂之上与天子共商国之大事,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开始自己的勤政爱民之路。而在不久的将来,他亦如父亲纳兰明珠那般也即将成为东方之城那颗璀璨的明珠。然而,他还没有等到那璀璨人生的到来,却等来了妻子卢氏的离开。纳兰性德一生中最珍爱的妻子离开了,她的离去仿佛抽去了纳兰性德生命中最后的一缕魂魄。她的离去,成为纳兰一生都难以释怀的痛。在外人眼中,卢氏的去世只是一个意外,而于纳兰而言,那是一种悲剧。什么是悲剧?就是将你最美的东西粉碎给你看。那种痛,犹如黄连熬成的苦汁苦不堪言。一个纳兰性德,便让我们阅尽人世间所有的繁华与离殇;一部饮水词集,写的是如此哀伤刻骨。正如他的好友顾贞观所言:“容若词,一种凄婉处,令人不忍卒读。”[[][]郭预衡.中国古代文学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在绝望中,在痛苦中,在回忆中,纳兰性德只能一次次用笔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无限思念,他的一首首悼亡词,可谓是泣血之作。当然这些哀感顽艳的悼亡词也成了他这段玫瑰式爱情的见证者。-----《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梧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首悼亡词写的是季节的变化,西风劲疾,寒意袭人。往昔之时,每当纳兰独立于合欢树下,妻子卢氏总会为纳兰披上温暖的衣裳,以免纳兰着凉。而今,卢氏早已长眠于黄土之下,天人永隔,她再也没有办法为他添衣,再也不能对他嘘寒问暖。“谁念西风独自凉”这一句就足以道出纳兰性德此时无尽的惆怅与失望。这些本就凄凉单一的意象,建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卷。让人愈发觉得凄凉、幽寂。倍增其悲痛欲绝,柔肠寸断。而往往我们总在失去的时候才会幡然醒悟。此情此景是否正应证了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的那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赌书消得泼茶香”是一个典故,同样也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这个典故出自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金石录后续》,典故中记述了这样的爱情故事,说的是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妻二人,每当闲暇之时,二人就会在房中煮茶,两人随意指着书房中的某一本史书,然后说出其中的事件及这件事记载于哪一页哪一段。两个人通过游戏的输赢来决定喝茶的先后顺序,结果赢得那个人往往总是举杯大笑,将茶水洒在桌案。纳兰性德用此典故其实可以说是别有用心,也可以说是在往昔的岁月里他与自己的妻子也有过这样的欢颜笑语。不管怎么去理解,我们都可以看到出纳兰性德这位相门公子对爱妻的无限怀念。曾经,她离自己是那么的近,而今,却又是那么的远。他的悲伤,他的惆怅,他的无奈皆因她。她曾在他生命最悲伤的时候出现,犹如苍茫大海中的一盏指引灯,带来了希望与温暖。然后却在给了他无限的光明之后突然熄灭,他的人生再次陷入了黑暗。他的情感再次敲击内心深处的灵魂。她的离开亦如初次的爱恋成就了他在清朝不可一世的地位。他的每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