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_第1页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_第2页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_第3页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_第4页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

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消费率表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与消费需求低迷相对应的是储蓄水平长期居高不下,2007年中国的国民储蓄率达到了50.88%,其中居民储蓄率为21.82%,明显高于世界上其他主要经济体。国内消费需求不振导致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从而形成独特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经济格局(李扬等,2007)[1]。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明显的内在不稳定性,因此近十几年来,扩大国内需求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始终都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之一。尤其是2008年下半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国内各级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增长、扩内需”的应对措施,其中的核心目标之一依然是扩大国内居民的消费需求,降低对国际市场和投资的依赖,并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但事实上,中国居民的储蓄水平在近年来并没有随着各类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而发生显著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居民储蓄问题就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目前绝大多数关于中国居民储蓄的研究都是通过全国或省级层面的宏观汇总数据展开的,所得出的结论和政策建议也都是基于总量层面的(Modigliani、Cao,2004;Kraay,2000;汪伟,2008)。[2]-[4]但居民储蓄的微观决策主体是家庭,并且储蓄行为在不同家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异质性(Browning、Lusardi,1996)。[5]因此从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角度来看,仅仅从居民高储蓄的总量层面讨论宏观经济政策可能不够,还需要从微观层面出发对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进行深入研究,进一步了解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规律,例如储蓄水平在城乡之间有没有差异?居民储蓄的分布是否具有生命周期特征?不同收入组的居民储蓄水平是否具有显著差异?与收入差距相比,中国居民之间的储蓄差距有何特点?对以上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提高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本文将使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进行考察,在回答以上问题的基础上讨论其政策含义。二、概念界定与数据来源居民储蓄是指家庭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当期消费的部分。消费本身有多种界定方式。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消费是家庭为维持正常生活需要而发生的支出行为,即基本生活费支出,主要包括食品支出、衣着支出、居住支出(房租、水电气费用以及房屋维修支出等,不包括购房支出)、交通支出等。此外,随着人们对教育、健康问题越来越关注,尤其20世纪90年代中期教育、医疗体制改革以来,教育和医疗支出占中国家庭总支出的份额越来越高(罗楚亮,2004),[6]因此,许多学者将狭义消费与教育、医疗支出之和定义为广义消费(何立新等,2008;杨汝岱、朱诗娥,2009)。[7][8]本文也采取以上两种方式对消费加以界定,并相应得到两种不同口径的居民储蓄定义。居民储蓄1=家庭可支配收入-狭义消费(基本生活费支出)居民储蓄2=家庭可支配收入-广义消费(基本生活费支出+教育支出+医疗支出)比绝对指标更能反映居民储蓄水平的是相对指标,即居民储蓄率。尽管居民储蓄率本身也有一些不同的定义和度量方法,但在使用微观调查数据的情况下,一般将某个家庭的储蓄率(s[,i])界定为家庭的储蓄额(S[,i])与其可支配收入(DI[,i])之比1)。由于居民储蓄本身有两种统计口径,储蓄率也相应地被界定为储蓄率1和储蓄率2。(1)本文所使用的微观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2006年联合组织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aGeneralSocialSurvey,CGSS),本次调查在中国内地除了青海、宁夏和西藏以外的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进行,问卷内容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个方面,一共调查了10151个家庭①。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剔除了在“2005年,您全家全年的各种收入的总和是多少?(包括全家所有成员的全部工资、各种奖金、补贴、分红、股息、保险金、退休金、经营性纯收入、租金、利息、馈赠等)”;“每月基本生活费大约是多少”;“全年总的医疗费用大约是多少?(其中不包括公费或者保险分担的数额,只是单纯家庭负担的部分)”以及“全年总的教育支出大约是多少”等关键问题上数据缺失的样本,最终分别得到符合居民储蓄1计算要求的样本9005个,其中城镇家庭4478个,农村家庭4527个;符合储蓄2计算要求的样本7817个,其中城镇家庭3932个,农村家庭3885个。三、中国居民含蓄分布的总体特征根据以上定义,本文使用CGSS2006数据计算了2005年中国居民的人均储蓄额和储蓄率,最终的结果详见表1和表2。由表1可以看出:2005年全国居民家庭的人均储蓄为6914.8元,储蓄率为0.430,但如果将教育和医疗支出计入消费,人均储蓄降为5445.1元,降幅为21.25%,而储蓄率降至0.236,几乎下降了一半。这说明由于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以上两项支出确实在居民消费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此外,两种统计口径得到的人均储蓄和储蓄率指标的标准差都很大,并且呈现出典型的右偏特征,这说明储蓄在全体居民之间的分布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少数家庭可能占有了较高比例的储蓄。从城乡差异的角度来看,城镇居民的总体储蓄水平高于农村,尤其是考虑了教育和医疗支出以后,农村居民储蓄水平的下降幅度更大,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和城镇家庭之间的差距。这主要是由于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的现实背景下,农村居民在获取教育、医疗等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本身就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收入水平也低于城镇居民,因此教育和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对农村居民的消费和储蓄行为带来了更大的影响。此外,无论从哪一种统计口径出发,农村居民人均储蓄和储蓄率指标的标准差都高于城镇居民,这显示出农村居民之间储蓄分布的不平等程度要大于城镇居民。为了进一步考察储蓄率的分布情况,本文分别做出了城乡居民储蓄率分布的核密度图(图1和图2)。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尽管中国居民的总体储蓄水平明显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但是仍有相当比例的居民家庭处于低储蓄水平。以储蓄率2为例,有16.87%的城镇家庭和有25.73%的农村家庭2005年的储蓄率小于0,即可支配收入低于消费(其中包括教育和医疗支出)。此外,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农村居民之间储蓄率分布的不平等程度要高于城镇,并且在考虑了教育和医疗支出以后,这种不平等显著加剧。四、中国居民储蓄分布的生命周期特征生命周期理论(LifeCycleHypothesis,LCH)认为:考虑到收入水平的波动,理性的当事人出于平滑终身消费的目的而进行储蓄决策,最终导致储蓄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生命周期特征,表现为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储蓄率相对较低,而中年人的储蓄率最高。如果将这一理论拓展到宏观层面,那么一个国家的居民储蓄率与其人口年龄结构之间也将表现出类似的倒U型关系。图2居民储蓄率2的分布在经济快速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生育率在很短的时间内降到更替水平以下,并且在近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内一直处于高劳动力年龄人口比例的“人口红利”时期(蔡昉,2007)。[9]已有的许多研究都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以LCH模型为理论基础,认为特殊的人口年龄结构是导致中国高储蓄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2][10],同时考虑到中国已经于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并且在未来的10~20年时间内将迎来一个快速老龄化的过程,因此许多学者进一步预测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也将随之下降(李扬等,2007;帕金斯,2007)。[1][11]。但万广华等人(2003)却认为,LCH模型建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基础上,由于在社会、经济条件以及文化习俗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与该理论并不一致。[12]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研究户主年龄和家庭储蓄率之间的关系对中国居民储蓄分布的生命周期特征进行考察(见图3)②。从图3可以看出: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表现出了与传统LCH模型完全不同的生命周期特征。对于储蓄率1而言,户主年龄30岁以下家庭的储蓄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家庭,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往往拥有相对较高的受教育程度,而伴随着中国劳动力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这将导致年轻家庭获得较高的收入水平,因此储蓄率也较高,大约在0.5左右,但随着子女的出生、成长,其基本生活费支出也有所增加,从而储蓄率开始下降,但幅度并不大。户主年龄在30~60岁之间的家庭的储蓄率基本都稳定在0.4~0.5之间;而对于户主进入退休年龄(60岁)以后的家庭,由于收入的下降,储蓄率也降至0.3~0.4之间。总的来说,储蓄率1在户主的生命周期内表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但整体的降幅并不大,大约为0.15左右。图3中国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分布在将教育和医疗支出计入消费以后(储蓄率2),居民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总体上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特征:户主年龄30岁以下家庭的储蓄率仍然处于最高水平,基本保持在0.4~0.5之间,并和储蓄率1之间的距离很近,说明教育、医疗支出对年轻家庭的影响并不大;但随着子女的成长和年龄增长带来的健康水平下降,家庭的教育和医疗支出出现了大幅度的增加,储蓄率2在30岁以后迅速下降,和储蓄率1之间的距离也在不断增加,在户主年龄40~50岁之间的时候,居民家庭的储蓄率降至最低水平,大约仅为0.15左右,但随着子女教育的逐渐完成,储蓄率2在50岁以后又出现了回升的趋势,并基本稳定在0.2~0.3之间。储蓄率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变动趋势与LCH模型完全相反。五、收入分配与居民储蓄分布的不平等一般认为,居民家庭的储蓄水平与其收入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因此,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格局将会对其居民储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反映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将CGSS2006的全体样本进行了十等分分组,并分别计算了各组的储蓄率(见图4)。图4不同收入组的储蓄率从图4可以看出:无论采取何种口径,储蓄率都是随着家庭人均收入的提高而显著上升。以储蓄率1为例,最低收入10%家庭的储蓄率小于0,但是最高收入10%的家庭却超过了0.6。储蓄率2不仅具有同样的变化趋势,甚至在不同收入组之间还表现出了更大的差距。从储蓄率1和储蓄率2之间的差异来看:尽管教育、医疗支出导致所有收入组的储蓄率水平都出现了下降,但对各收入组的影响程度却不尽相同。其中,中、低收入群体储蓄率的下降幅度最大;而对于高收入和最低收入群体的影响尽管相对较小,但背后的现实意义却可能完全不同:由于收入水平很高,教育和医疗支出没有对高收入群体造成明显的支出负担,对其储蓄率的影响也相对较小;但对于最低收入组的家庭而言,由于其收入水平本身已经难以支付家庭的基本生活费,而继续承担教育、医疗支出的能力可能就更加脆弱了,此处储蓄率2相对于储蓄率1的小幅下降可能意味着最低收入人群在获取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已经陷入了较大的困难。为了进一步反映居民之间的储蓄差距,本文还做出了人均储蓄的洛伦茨曲线,并同时给出人均收入的洛伦茨曲线作为参照。从图5中可以看出:无论对于何种储蓄界定,居民储蓄分布的不平等程度都明显高于收入分布的不平等。从储蓄1的角度出发,最高收入20%的家庭拥有了全部居民储蓄总额的64.81%;如果将教育和医疗支出计入消费,储蓄不平等的程度将进一步上升,最高收入20%的家庭将拥有全部居民储蓄的77.37%。这一结果直观地显示:尽管中国居民储蓄的总体水平较高,但其中的绝大多数却集中于少数高收入家庭。六、结论及其政策思考与已有的大多数研究不同,本文使用CGSS2006的微观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储蓄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城镇居民的储蓄水平高于农村,但储蓄在农村居民之间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却高于城镇。如果将教育和医疗支出计入消费,中国居民的储蓄水平将出现显著下降,并且以上两项支出对农村居民储蓄的影响大于城镇。其次,随着户主年龄的上升,中国家庭的储蓄率呈现出缓慢下降的特征。如果考虑教育和医疗支出的影响,则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生命周期特征,这与传统的LCH模型完全相反。第三,中国家庭的储蓄率与其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家庭之间的储蓄差距很大,甚至已经超过家庭之间的收入差距,从而导致绝大多数储蓄集中于少数高收入家庭。图5储蓄与收入分布的洛伦茨曲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居民消费,努力提振国内需求,但居民储蓄水平并未出现明显下降。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的结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宏观政策含义:首先,着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本文的研究发现,广大中低收入尤其是最低收入群体的人均储蓄和储蓄率都很低,因此消费动机非常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的扩大内需政策应该重点关注如何增加这部分群体的收入水平,进而有效提高其消费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政策措施:提高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改善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地位;继续实施并努力落实最低工资制度,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完善覆盖城乡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适时提高保障标准。此外,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应采取多种措施规范其收入水平和收入来源,取缔一些不合理甚至违法收入所得,并通过税收等多种经济手段加大二次分配的调整力度,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其次,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居民储蓄水平的影响比较有限。由于即将迎来一个人口快速老龄化的过程,有些学者根据LCH模型,认为人口老龄化将导致中国居民储蓄水平的下降,这不仅意味着消费水平的上升,同时还意味着可用于投资的资本供给减少,并可能对中国“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一定的冲击。但从本文的研究来看,以上判断很难得到微观数据的支持,因为中国居民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与建立在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基础上的LCH模型完全不同。如果将教育、医疗支出也计入消费的话,本文发现老年户主家庭的储蓄率水平要显著地高于中年户主家庭。此外,尽管老年家庭的储蓄率要低于35岁以下的年轻家庭,但两者之间的差距也仅为0.15左右。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按照比较严格的界定(储蓄率2),户主年龄在60岁以上的中国家庭储蓄率也基本能够保持在0.2~0.3之间,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这仍然是一个较高的水平。因此本文认为,尽管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可能会对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但对中国居民储蓄、消费行为的影响在总体上比较有限。因此,如果不采取有针对性的宏观经济政策,目前消费低迷的情况并不会由于老龄化的到来而出现明显改变。第三,各级政府应加大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财政投入。从本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