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_第1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_第2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_第3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_第4页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张圣道雷若庆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

1临床诊断

急性胰腺炎伴有脏器功能障碍,或出现坏死、脓肿或假性囊肿等局部并发症者,或

两者兼有。腹部体征包括明显的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可以有腹部包块,偶见腰胁部皮下淤斑征(Grey-Turnr征)和脐周皮下淤斑(Cu11en征)。可以并发一个或多个脏器功能障碍,也可伴有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包括低钙血症,血钙低于1.87mmol/L(7.5mg/dl)。增强CT为诊断胰腺坏死的最有效方法,B超及腹腔穿刺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APACHEII评分在8分或8分以上。

BalthazarCT分级系统在II级或II级以上。3病程分期

全病程大体可以分为三期,但不是所有病人都有三期病程,有的只有第一期,有的有两期,有的有三期。

3.1急性反应期:自发病至两周左右,常可有休克、呼衰、肾衰、脑病等主要并发症。

3.2全身感染期2周一2月左右,以全身细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后期)或双重感染为其主要临床表现。

3.3残余感染期:时间为2一3个月以后,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价养不良,存在后腹膜或腹腔内残腔,常常引流不畅,窦逍经久不愈,伴有消化逍瘘。

4局部并发症

4.I急性液体积聚:发生于胰腺炎病程的早期,位于胰腺内或胰周,无囊壁包裹的液体积聚。通常靠影像学检查发现。影像学上为无明显囊壁包裹的急性液体积聚。急性液体积聚多会自行吸收,少数可发展为急性假性囊肿或胰腺脓肿。4.3包裹性坏死感染,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虚弱、胃肠功能障碍、分解代谢和脏器功能受累,多无腹膜刺激征,有时可以触及上腹部或腰胁部包块,部分病例症状和体征较隐匿,CT扫描主要表现为胰腺或胰周包裹性低密度病灶。

4.4急性胰腺假性囊肿:指急性胰腺炎后形成的有纤维组织或肉芽囊壁包裹的胰液积聚。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假性囊肿少数可通过触诊发现,多数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诊断。常旱圆形或椭圆形,囊壁清晰。

4.5胰腺脓肿:发生于急性胰腺炎胰腺周围的包裹性积脓,含少量或不含胰腺坏死组织。感染征象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它发生于重症胰腺炎的后期,常在发病后4周或4周以后。有脓液存在,细菌或真菌培养阳性,含极少或不含胰腺坏死组织,这是区别于感染性坏死的特点。胰腺脓肿多数情况下是由局灶性坏死液化继发感染而形成的。

(1)胆源性急性胰腺炎:首光要鉴别有无胆道梗阻病变,凡伴有胆道梗阻者,应及时解除。可选作经十二指肠镜下行0ddi括约肌切开取石及鼻胆管引流,或作开腹手术,包括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明确胆总管下端有无阻塞,根据需要可加作小网膜胰腺区引流。若无胆道梗阻者先行非手术治疗,待病情缓解作后期处理。胆源性的病因有时很隐蔽,需要通过密切的临床观察、肝功能化验和影像检查加以识别,对于非手术治疗不能凑效而又怀疑有胆道梗阻者可以做ERCP以明确胆道病因,同时置管引流。

(2)高血脂性急性胰腺炎:近年来明显增多,因此人院时一定要询问高血脂、脂肪肝和家族性高血脂病史,以及是否应用可能升高血脂的药物,静脉抽血时注意血浆是否已成乳糜状,需要早期监测血脂,这类患者要限用脂肪乳剂,避免应用可能升高血脂的药物。三酰甘油>11.3mmo1/L易发生急性胰腺炎,需要在短时间内降至5.65~6.8mmol/L以下。药物方面可以采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和胰岛素,主要是增加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乳糜微粒的降解,快速降脂技术有血脂吸附和血浆置换。

(3)其他病因:对于其他可以去除的病因,也要设法去除,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病人需要作降钙治疗或甲状旁腺肿瘤切除。对于目前一时无针对病因治疗者,如酒精性病因,以及病因不明者,先按病期选择治疗,临床观察有无隐匿病因出现。

(2)胰腺休息疗法,如,禁食、胃肠减压、抑酸和抑酶治疗。

(3)预防性抗生素应用:主要针对肠源性革兰氏阴性杆菌易位,应采用能通过血胰屏障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他碇、亚胺培南、甲硝哩等。

(4)镇静、解痉、止痛处理。

(5)中药生大黄15克,胃管内灌注或直肠内滴注,每天两次。中药皮硝全腹外敷,500克每天两次。

(6)预防真菌感染,可采用氟康唑。

(7)营养支持,在肠功能未恢复前,可在内环境紊乱纠正后,酌情选用肠外营养,在肠功能恢复后,早期进行肠内营养,可以采用鼻空肠管输注法,需要根据肠道功能状况,选用合适的配方、浓度和速度。

5.1.1.3早期识别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在早期进行充分液体复苏、正规的非手术治疗和去除病因治疗的同时,密切观察脏

器功能变化,如果脏器功能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即可及时判断为暴发性急性胰腺炎,需要创造条件,争取早期手术引流,手术方式尽量简单以渡过难关。

腹腔内压的测定比较简便、实用的方法是经导尿管膀胱测压法,病人仰卧,以耻骨联合作为0点,排空膀胱后,通过导尿管向膀胱内滴人100ml生理盐水,测得平衡时水柱的高度即为IAP。(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治疗原则是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缓解腹内压,包括腹腔内引流、腹膜后引流以及肠道内减压。

5.1.1.4治疗中出现坏死感染者应中转手术治

在非手术治疗过程中,若怀疑有感染时,作CT扫描,判断有困难时可以在CT导细针穿刺术(FNA),判别胰腺坏死及胰犯是否已有感染。

对临床上体温≥38,WBC≥20×109/L和腹膜刺激征范围≥象限者,或CT上出现气泡征,或细针穿吸物涂片找到细菌者,均可判为坏死感凡证实有感染者,且作正规的非手术治已超过24小时病情仍无好转,则应立即术治疗;若病者过去的非手术治疗不够和全面时,则应加强治疗24小时,病情恶化者应行手术治疗。2全身感染期的治疗

2.1有针对性选择敏感的、能透过血胰的抗生素如喹诺酮类、头孢他啶或亚胺培南等。

2.2结合临床征象作动态CT监测,明确灶所在部位,对感染病灶,进行积极的处理。

2.3警惕深部真菌感染,根据菌种选用氟或两性霉素B。

2.4注意有无导管相关性感染。

2.5继续加强全身支持治疗,维护脏器功内环境稳定。

2.6营养支持,胃肠功能恢复前,短暂使外营养,胃排空功能恢复和腹胀缓解后,胃肠减压,逐步开始肠内营养。

5.2.3急性胰腺假性囊肿

囊肿小于6厘米,无症状,不作处理,随访观察;若出现症状或体积增大可以先行经皮穿刺引流术;若继发感染则需要行外引流术;囊肿大于6厘米,作B超、CT、MRI检查证实确实无感染坏死组织块者,可作经皮穿刺引流术。囊肿经过三个月仍不吸收者,作内引流术,术前可行FRCP检查,明确假性囊肿与主胰管的关系。

5.2.4胰腺脓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