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版本,下载可自由编辑八年级下册语文知识点2023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1
第8课《时光的脚印》
一、简介
陶世龙(1929—),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9年开头创作科普(文章),主要从事自然科学与中国(文化)融合的讨论。参加主编了《科普创作》《科技写作》《科普创作概论》和《黄河文化》。部分作品结集为《揭开大地的隐秘》《地球的画像》和《时光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二、理解词语
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海枯石烂:直到海水枯干,石头粉粹,形容经受极长的时光。
3.腐蚀:①利用化学作用,使物体逐渐消损破坏;②使人在坏的思想、行为、环境等因素影响下逐渐变质堕落。(本文用①义项)
4.山麓:山坡与周围平地相接的部分。
5.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洁。
6.龟裂:迸裂许多缝子。
7.刨刮:刮平。
三、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引出话题,岩石是大自然记录时光的重要方式之一。
其次部分(5—29):详细说明岩石是怎样记录时光的。
第三部分(30、31):读懂岩石记录的意义。
四、问题归纳
1.文章以“时光的脚印”为标题,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说明文)标题作用分析法。说时光有脚印是拟人,把时光比成脚印是比方,本文标题运用了拟人、比方的修辞手法,使抽象的时光,详细化、形象化,更能吸引读者,使读者产生阅读的爱好。
2.文章引用高士其的话有什么作用?
文章开始引用高士其的话开始,一方面把时光拟人化,与主题照应,另一方面,利用引用,由生活时光引入地质时光,更切合读者生活实际,吸引读者。
3.第4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是否偏离主旨?为什么?
不偏离主旨,由于写“铜壶滴漏”的计时(办法)说明时光是能够被记录的,为下文说明岩石可记录时光提供了有力的辅证。
4.第?段运用举例子说明办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办法,列举人类因建设铁路而炸毁山头的事例有力地说明白人类对岩石的破坏速度之快。
5.“按照计算,大约3000到10000年的时光,能够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句中的“大约”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本题运用限制性词语能否删除答题法。不能。假如去掉“大约”,就表示形成一米厚的岩石就需要3000到10000年的时光,具有确定性。事实上,人类读懂岩石的年龄,不论办法有多科学,数据有多精确,都是推想出来的。所以,“大约”一词,恰恰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 和严密。
6.“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运动。”句中的“死”该如何理解?
“死”指岩石是不能动的,不能动的岩石却能够记录地壳的“活动”,突出岩石这一功能的神奇。
7.第27、28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办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列举“海洋生物三叶虫化石”等例子,详细有力地说明白化石能“协助我们熟悉地球历史的进展过程”。
8.文章结尾段有何作用?
本题运用结尾句(段)作用分析法。(总结)全文,说明岩石记录时光的意义,在于协助人们熟悉地球的进展过程,增长学问;还在于协助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为人类造福。
9.文章采纳了怎样的结构形式来说明“时光的脚印”?
首先设问:开篇在引用高士其的诗《时光伯伯》后,自然而然地提出问题,由设问句一问一答,从而领起全文的说明内容。接着又是用设问句“岩石是怎样登记时光的呢”引入,再从岩石形成的过程和岩石记录了时光的踪迹两个方面举行说明。最后对这一段落即其次部分举行总结:“瞧!大自然给我们保留了多好的记录……这里不过是拉开了帷幕的一角而已。”这样,利用启承的关键句,理清主体部分看似庞杂的内容,理解也就简单了。最后一段说明熟悉岩石中时光脚印的意义,即增长学问,找寻地下宝藏。
五、课文主题
本文利用介绍岩石记录时光的奇妙功能以及熟悉这一功能所具有些重要意义,说明白自然界的一切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在转变着,人类社会也一样。因此我们应当具有探究精神,用自己的学问和才智去读懂大自然的记录,造福人类。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2
第9课《桃花源记》
一、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出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风格。
二、(故事)背景
本文大约写于公元421年,当初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触,但他无法转变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妙境界,以寄予自己的政治抱负。《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三、文体学问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能够叙事、描写、状物,也可抒情、谈论、说明,通常的写法是寓情理于事、景、物之中,或借叙事、写景、状物而自然而然地抒情言理。
四、文言学问堆积
(一)通假字
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二)古今异义
1.芳草鲜美古义:艳丽漂亮。
今义:(菜肴、瓜果等)味道好。
2.宛然若有光
古义: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实的样子。
今义:似乎,好似。
3.屋舍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
今义:形容很像。
4.阡陌交通古义:交叉相通。
今义:原是各种运送和邮电事业的统称,现仅指运送事业。
5.率妻子邑人古义:妻子和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
6.来此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7.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转变。
8.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沛。
9.遂与外人间隔
古义:隔绝不通音信。
今义:事物在空偶尔时光上的距离。
(三)一词多义
1.出不复出焉(动词,出去)
皆出酒食(动词,拿出)
2.寻寻向所志(动词,寻觅)
寻病终(副词,随即,不久)
3.之忘路之远近(助词,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这种景况)
具答之(代词,代指对方的问题)
到处志之(助词,不译)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4.舍便舍船(离开,动词)
屋舍俨然(房屋,名词)
5.为(捕鱼)为业(作为,动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介词)
(四)词类活用
渔人甚异之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诧)
复前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欲穷其林(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终点)
此中人语云(名词作动词,告知)
到处志之(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五)文言句式
1.推断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推断)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①山有小口,(小口)宛然若有光。(武陵人)便舍船,从口入。(分离省略主语“小口”“武陵人”)
②其中(人们)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其中”后省略主语“人们”)
③(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分离省略主语“村中人”“渔人”)
(2)省略宾语
①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问”“要”后省略宾语“渔人”)
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为”后面省略宾语“之”)
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后省略宾语“渔人”)
(3)省略介词
林尽水源。(“尽”后面省略介词“于”)
(六)(成语)堆积
1.世外桃源:比方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抱负中的美妙世界。
2.豁然开朗:比方对某一问题长久思索不解而后骤然明了。
3.怡然自乐:形容和悦而自得的样子。
4.无人问津:比方无人过问而非常冷落。
(七)名句堆积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五、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①):写渔人发觉桃花林的经过。
其次部分(②、③):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感触。
第三部分(④、⑤):渔人再访桃花源“不复得路”和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
六、课文翻译
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芳草:香草。
鲜美:艳丽漂亮。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而错杂的样子。
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诧。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终点。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有一个以捕鱼为业的人。(有一天)他划船沿着小溪往前行,遗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碰到(一片)桃花林,生长在溪的两岸,长达数百步,中间没有其他的树,(这里的)香草艳丽漂亮,飘零的花瓣繁多。渔人(对桃花林的景色)感到非常惊诧。继续前行,想要走到那片林子的终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宛然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宛然: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实的样子。
极:十分。
才:仅。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骤然变得宽敞光明的样子。
俨然:整齐的样子。
属:类。
译文: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浮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似有点光亮。(渔人)于是离船上岸,从洞口进入。起初,洞十分狭窄,仅容一个人利用。又向前走了数十步,骤然(变得)宽敞光明了。(这里)土地平坦宽敞,屋舍都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
原文: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阡陌:田间小路。
相:相互,指双方。
悉:都。
黄发垂髫:指老人和孩子。是借代手法。
并:都。
怡然:欢乐的样子。
译文:田间小路交叉相通,能相互闻声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在田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着装扮都跟桃花源外面的人彻低一样。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闲欢乐。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乃:居然。
具:具体。
要:通“邀”,邀请。
咸:都。
译文:(桃花源人)见了渔人,竟非常惊异,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具体地回答了他们。(有人)便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招待他)。村中听说来了这么一个客人,都来打听消息。
原文: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云:说。
先世:先代,祖先。
妻子:妻子和儿女。
邑人:同乡。
复:再,又。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译文: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具体地告知了他们,(他们听了)都感叹可惜。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菜饭食(招待他)。(渔人)停歇了几天,就告辞离开了。桃花源人告知(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向外面的人说啊。”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既:已经。
扶:沿、顺着。
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及:到。
所志:所做的标记。
遂:最终。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个清高的隐士,听说了这件事,开心地方案要去(探访桃花源)。方案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了。从今以后就再也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七、问题归纳
1.开篇对桃花源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这里的自然环境描写带有奥秘颜色,示意将会浮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花源的美妙生活图景作铺垫。
2.是怎样描绘桃花源的?有怎样的用意?
为了突出主旨,从自然景象和生活情景两方面描绘了漂亮祥和的桃花源。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所描绘的抱负境界的生活图景,寄予着的社会抱负。
3.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缘由是什么?交代这个缘由有何作用?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交代了桃花源人来到此地的缘由。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表现了桃花源人对战乱的厌恶、痛恨及对美妙生活的憧憬和追求,另一方面暗写了对秦汉以来,特殊是对东晋黑暗腐朽社会的否定。
4.如何理解桃花源人的“叹惋”?
渔人讲完秦末以来的历史及当前社会情况,桃花源人为外面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花源外人向来过着疼痛的生活而叹惋。
5.“到处志之”与“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冲突?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不冲突。这样写示意“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桃花源只不过是一个美妙的社会抱负罢了。
6.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结尾写刘子骥是否多余?
这样写并不多余。结尾写刘子骥这位真切的历史人物探访桃花源没有成行,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憧憬和不行寻找,在当初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社会抱负是无法实现的。
八班级下册语文学问点3
第10课《小石潭记》
一、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唐代古文运动的提倡者,主见“文以明道”,注意文学的社会功能,“唐宋八大家”之一。今存《柳河东集》。
二、故事背景
柳宗元因受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在永州的十年间,他以山水为寄予,遍游附近的奇山异水,写下了文笔清秀、富有诗情画意的游记作品“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之一。
三、文言学问堆积
(一)通假字
日光下澈
“澈”通“彻”,穿过,透。
(二)古今异义
1.全石以为底
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2.乃记之而去
古义:离开;今义:往
3.崔氏二小生
古义:青年,后生;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
4.不行久居
古义:停歇;今义:住
(三)一词多义
1.清:水尤清冽(清亮,形容词)
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形容词)
2.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副词)
不行久居(可以,动词)
3.环:如鸣佩环(玉环,名词)
竹树环合(环抱,动词)
4.以:全石以为底(把,介词)
以其境过清(由于,介词)
5.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自,介词)
隶而从者(跟从,动词)
6.差:参差披拂(长短、凹凸、大小不齐,形容词)
其岸势犬牙差互(交叉,动词)
(四)词类活用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
2.皆若空游无所依
名词作状语,在空中
3.斗折蛇行
名词作状语,斗,像北斗七星那样;蛇,像蛇爬行那样
4.凄神寒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凄,使……凄凉;寒,使……感到严寒
5.心乐之
意动用法,以……为乐
6.其岸势犬牙差互
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7.近岸
形容词作动词,逼近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卷石底以出。(主谓倒装,即“石底卷以出”,意为“石底有的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全石以为底。(宾语前置,即“以全石为底”,意为“以整块石头为底”。)
2.省略句
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省略主语,即“(余)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六)成语堆积
1.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那样蜿蜒、像蛇爬行那样弯曲。形容道路蜿蜒曲折。
2.犬牙差互:形容地形交界处像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叉。
(七)名句堆积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课文翻译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篁竹:成林的竹子。篁(huánɡ),竹林。
如鸣佩环:好似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佩、环,都是玉制的装点品。
清冽:清凉。冽(liè),严寒。
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似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心里很开心。砍倒竹子,开拓出一条道路,往下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殊清凉。
原文: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的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外形。坻(chí),水中高地。屿(yǔ),小岛。嵁(kān),不平的岩石。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笼罩、缠绕、摇摆、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译文:(潭)以整块的大石为底,逼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外形。青葱的树木和翠绿的藤蔓,笼罩、缠绕、摇摆、连结,参差不齐,随风漂浮。
原文: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可,表示估量数目。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澈,穿过,透。现在写作“彻”。
佁然不动:呆呆地一动不动。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俶尔远逝: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俶(chù)尔,忽然。
往来翕(xī)忽:来来往往轻盈灵敏。
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似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又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来来往往轻盈灵敏,好似在和游人逗乐。
原文: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行知其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溪流)曲蜿蜒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蜿蜒。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犬牙差(cī)互: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叉。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流)曲蜿蜒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溪岸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叉,无法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原文:坐潭上,四周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行久居,乃记之而去。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沉寂极了,幽深极了。悄怆,沉寂得让人感到忧伤。邃(suì),深。
清:凄清,冷清。
译文:坐在小石潭边上,四周竹子树林围围着,沉寂寥落,没有旁人,使人心神凄凉,寒气透骨,沉寂极了,幽深极了。由于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行以久留,于是登记了这番景致就离开了。
原文: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随从我的人,有姓崔的两个衰老人。隶,随从。
译文:一同去巡游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随从我的人,有姓崔的两个衰老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
五、问题归纳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发觉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精确 的动词?
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觉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其次自然段所写潭水有什么特征?是怎样描写的?
清澄。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利用详细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专利技术转让合同
- 2024年生物医药新药研发合作与许可合同
- 2024年合租共处合同:伙伴共住条款
- 《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2023)》解读课件
- 2024年出租车行业智能出行服务合同
- 2024年企业养老保险业务外包合同
- 2024年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运维外包合同
- 2024年企业整体搬迁与设备购置合同
- 2024年二手机床设备购买协议范本
- 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开发合同
- 是否混声四部合唱谱
- 从局部到整体:5G系统观-完整版
- 《白酒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第4课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教学设计-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 物流管理职业生涯规划
- 团队建设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与文化
- 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 对分课堂:中国教育的新智慧
- 陪诊项目商业计划书
- 刑事受害人授权委托书范本
- 《电动叉车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