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检测试卷_第1页
《诗词五首》检测试卷_第2页
《诗词五首》检测试卷_第3页
《诗词五首》检测试卷_第4页
《诗词五首》检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五首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车马喧()搔更短()不胜簪()燕脂()提携()折戟()殷勤()谩()嗟日暮()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结庐在人境结:________人境:________(2)问君何能尔尔:_________(3)悠然见南山悠然:________(4)山气日夕佳山气:________日夕:________(5)浑欲不胜簪浑:_________(6)黑云压城城欲摧摧:_________(7)折载沉沙铁未销销:_________(8)殷勤问我归何处殷勤:_________(9)我报路长嗟日暮报:_________3.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文学常识填空。(1)陶渊明,字_______,(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_______,私益“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_______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他是中国第一位________诗人。(2)杜甫,_______朝诗人,字________,自号________,人称“杜少陵”“杜工部”等。杜甫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与“诗仙”_______并称“李杜”。他的诗被后人称为“________”。(3)李贺,_______字,因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他为“________”。有“_______”之称。与李白、三人并称唐代“三李”。(4)《赤壁》作者_______,晚唐诗人。字_______,号________。尤以七言绝句著称,后人称之为“小杜”,著有《江南春》《泊秦淮》《过华清宫》《阿房宫赋》等。(5)《渔家傲》作者_____,________(朝代)女词人,号_______。________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5.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简称“五律”或“七律”,也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B.《昆虫记》的作者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字里行间都透露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C.《史记》是我国古代史学和文学的双重经典,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此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形式。D.“蓬舟吹取三山去”中的“三山”指神话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海上仙山。6.理解型默写。(1)《饮酒》(其五)中体现陶渊明爱菊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书是亲人间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杜甫在《春望》中曾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形容家书的珍贵。(3)《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写出战争的激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赤壁》中发表议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渔家傲》中描绘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2课内精读(一)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B.前四句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得、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诗人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之“景”和悠然自得之“情”。8.“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下面的题目。9.花、鸟平时乃可娱之物,诗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是一种什么写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三)阅读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的题目。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它好在何处。12.“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四)阅读杜牧的《赤壁》,完成下面的题目。13.下列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做铺垫,使人心绪无法平静。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被重写。D.在这首咏史诗中,诗人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14.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五)阅读李清照的《渔家傲》,完成下面的题目。15.下阅哪几句是对“殷勤问我归何处”的回答?该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16.“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03拓展阅读(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少年行(其三)令狐楚①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未收天子河湟②地,不拟回头望故乡。【注释】①令狐楚:唐朝宰相、文学家。②河湟:黄河和湟水合流地带,这里指被吐蕃统治者所侵占的河西地域。17.诗歌前两句塑造了一个英武勇敢的少年形象,请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具体描述。18.诗歌最后一句中的“不拟”有怎样的表达效果?(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塞下曲(其一)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眼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的首联和颔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成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歌诗,裴晏(min)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20.“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说说理由。参考答案ānsāozānyānxièjǐyīnmànjiē2.(1)建造、构筑喧嚣扰攘的尘世(2)如此,这样(3)闲适淡泊的样子(4)山间的云气傍晚(5)简直(6)坍塌(7)销蚀(8)情意恳切(9)回答解析:D.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4.(1)元亮五柳先生田园生活田园(2)唐子美少陵野老诗圣李白诗史(3)长吉李昌谷诗鬼李商隐(4)杜牧牧之樊川居士(5)李清照宋代易安居士婉约解析:C.“此书开创了断代史书的形式”是错误的,应是“此书开创了通史史书的形式”。6.(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3)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5)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解析:C.“晋宋”错误,应是“魏晋”。8.“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无意中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9.移情于景。诗人移情于景,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自己内心情感的写照,表达了诗人“感时(忧伤国事)”“惜别(恨别家人)”之悲。10.【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1.【示例一】这两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首句描写了城头黑云密布低垂,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的情景;次句描写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守城将士严阵以待,气氛异常紧张的情景。【示例二】这两句运用比喻、夸张、象征等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赞美守军将士的高昂士气。【示例三】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12.表达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为国的壮志豪情。解析:D.诗人关注的重点并不是赤壁之战。14.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这种变化,(答出对这两句的理解,如“要是没有东风,孙刘联军必败无疑,东吴的两个美女将会被曹操携去,关押在铜雀台”也可以)以小见大,形象生动,给诗歌增添了无限情致,可谓别出心裁。(答“诗人把孙刘联军的胜利简单归结为偶然的东风,借题发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慨叹”也可以)1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表达了词人晚年在现实生活面前怀才不遇、孤独无依、奋力挣扎的苦闷和对现实的强烈不满。16.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表达了词人的大鹏高飞之志。17.【示例】少年背着如彩霞般明亮的弓箭,腰间宝剑磨得像霜雪一样闪亮,迎着瑟瑟秋风,跨上战马.出咸阳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