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3二级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复习_第1页
备考2023二级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复习_第2页
备考2023二级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复习_第3页
备考2023二级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复习_第4页
备考2023二级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重点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K310000市政公用工程技术2K311000城镇道路工程2K311010城市道路工程的结构与材料(选择)2K311011城镇道路的分类(P1)1.城镇道路分级:根据道路在城市规划道路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划分为快速路(设中央分隔、以实现交通连续通行)、主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次干路和支路。2.城镇道路路面分类:按结构强度分类,城市道路路面分为高级路面(水泥混凝土30年;沥青混凝土、沥青碎石15年)、次高级路面。快速路、主干路采用高级路面。高级路面:路面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是高级路面的特点。按力学特性,分为柔性路面和刚性路面。柔性路面的特点为弯沉变形较大、抗弯强度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垂直变形和弯拉应变。刚性路面抗弯强度大,弯沉变形很小,破坏取决于极限弯拉强度。2K311012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及性能要求(P2)一、沥青路面结构组成城镇道路的沥青路面由面层、基层、垫层组成。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的承重层,主要承受车辆荷载的竖向力。面层:结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高低温稳定性,表面层还要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高等级路面包括磨耗层、面层上层、面层下层,或称上(表)面层、中面层、下(底)面层。二、沥青路面性能要求垫层主要改好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态。垫层材料的强度要求不一定高,但水稳定必须要好。基层在路面主要是承重,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强度和刚度。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较大的刚度;有足够的抗冲刷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坚实、平整、整体性好。不透水性好抗冻性满足设计要求。面层的性能要求:1、平整度;2、承载能力;3.、温度稳定性;4、抗滑能力;5、透水性;6、噪声量2K311013沥青混合料的组成与材料(P4)一、结构组成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主要由沥青、粗骨料、细骨料、填充料组成,有的还加入聚合物和木纤维素。按级配原则构成的沥青混合料,其结构组成可分为三类:(1)密实-悬浮结构(2)骨架-空隙结构(3)骨架-密实结构。主要材料与性能城镇道路面层宜优先采用A级沥青,不宜使用煤沥青。用于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表面层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2.0%。热拌密级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SMA、OGFC不宜使用天然砂。城镇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面层不宜用粉煤灰作填充料。改性沥青混合料面层适用城镇快速路、主干路。2K311014水泥混凝上路面的构造(P6)水泥混凝土路面由垫层、基层及面层组成。一、垫层路床上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宜加设半刚性垫层。垫层材料应与路基宽度相同,其最小厚度为150mm。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层材料宜采用砂、砂砾等颗粒材料i半刚性垫层宜采用低剂量水泥、石灰或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土。二、基层基层的选用原则:根据交通等级和基层的抗冲刷能力来选择基层。特重交通宜选用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重交通宜选用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中、轻交通宜选择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湿润和多雨地区,繁重交通路段宜采用排水基层。基层的宽度应根据混凝上面层施工方式的不同比混凝上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小型机具施工时)、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三、面层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抗冻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面层混凝土板常分为普通(素)混凝土板、碾压混凝土板、连续配筋混凝土板、预应力混凝上和钢筋混凝上板等。目前我国较多采用普通(素)混凝土板。1.厚度计算厚度产生的混凝土弯拉强度应大于最大荷载疲劳应力和最大温度疲劳应力的叠加值。2.混凝土弯拉强度现行《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一2023规定,以28d龄期的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控制面层混凝土的强度。面层水泥混凝上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4.5MPa,快速路、主干路和重交通的其他道路的抗弯拉强度不得低于5.0MPa。3.接缝纵向接缝与路线中线平行,并应设置拉杆。横向接缝可分为横向缩缝、胀缝和横向施工缝,快速路、主干路的横向缩缝应加设传力杆;在邻近桥梁或其他固定构筑物处、板厚改变处、小半径平曲线等处,应设置胀缝。水泥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承受繁重交通的胀缝、施工缝,小于90°的面层角隅,下穿市政管线路段,以及雨水口和地下设施的检查井周围,面层应配筋补强。1K411015不同形式挡土墙的结构特点(P8)1.常用挡土墙结构在城镇道路的填土工程、城市桥梁的桥头接坡工程中常用到重力式挡土墙、衡重式挡土墙、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土墙和钢筋混凝土扶壁式挡土墙。重力式挡土墙依靠墙体的自重抵抗墙后土体的侧向推力(土压力),以维持土体稳定,多用料石或混凝土预制块砌筑,或用混凝上浇筑,是目前城镇道路常用的一种挡土墙形式。挡土墙基础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工序施工。2.挡土墙结构受力挡土墙结构承受的土压力有: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三种土压力中,主动土压力最小;静止土压力其次;被动土压力最大,位移也最大。2K311020城镇道路路基施工(选择案例)(P9)2K311021城镇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一、路基施工特点与程序(一)施工特点路基施工以机械作业为主,人工配合为辅;人工配合土方作业时,必须设专人指挥;采用流水或分段平行作业方式。(二)基本流程2.附属构筑物(1)地下管线、涵洞(管)等构筑物是城镇道路路基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二、路基施工要点当原地面高程低于设计路基标高时,需要填筑上方(即填方路基)。(1)路基填上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冻土块或盐渍土。填土内不得含有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0mm的土块应打碎。(2)排除原地面积水,清除树根、杂草、淤泥等。应妥善处理坟坑、井穴,并分层填实至原基面高。(3)填方段内应事先找平,当地面坡度陡于1:5时,需修成台阶形式,每层台阶高度不宜大于300m,宽度不应小于1.0m。(4)根据测量中心线桩和下坡脚桩,分层填土,压实。(5)碾压前检查铺筑土层的宽度与厚度,合格后即可碾压,碾压“先轻后重”,最后碾压应采用不小于12t级的压路机。(6)填方高度内的管涵顶面填土500mm以上才能用压路机碾压,(7)填土至最后一层时,应按设计断面、高程控制填上厚度,并及时碾压修整。(二)挖土路基当路基设计高程低于原地面标高时,需要挖土成型(即挖方路基)。(1)路基施工前,应将现况地面上积水排除、疏干,将树根坑、粪坑等部位进行技术处理。(2)根据测量中线和边桩开挖。(3)挖方段不得超挖,应留有碾压而到设计高程的压实量。(4)压路机不小于12t级,碾压应自路两边向路中心进行,直至表面无明显轮迹为止。(5)碾压时,应视土的干湿程度而采取洒水或换土、晾晒等措施。(6)过街雨水支管沟槽及检查井周围应用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砂砾填实。三、质量检查与验收检验与验收项目:主控项目为压实度和弯沉值(0.0lmm);一般项目有路基允许偏差和路床、路堤边坡等要求。2K3l1022城镇道路路基压实作业要求(P11)路基材料与填筑(二)填筑(1)填土应分层进行。下层填土合格后,方可进行上层填筑。路基填土宽度应比设计宽度宽500mm.二、路基压实施工要点(2)试验目的主要有:1)确定路基预沉量值;2)合理选用压实机具;选用机具考虑因素有道路不同等级、工程量大小、施工条件和工期要求等。3)按压实度要求,确定压实遍数。4)确定路基宽度内每层虚铺厚度。5)根据土的类型、湿度、设备及场地条件,选择压实方式。(二)路基下管道回填与压实(1)当管道位于路基范围内时,其沟糟的回填土压实度应符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一2023的规定,且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不得使用压路机。(三)路基压实(1)压实方法(式):重力压实(静压)和振动压实两种。(2)土质路基压实原则:“先轻后重、先静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轮迹重叠。”压路机最快速度不宜超过4km/h.(3)碾压应从路基边缘向中央进行,压路机轮外缘距路基边应保持安全距离。(4)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夯压机夯实,防止漏夯,要求夯击面积重叠1/4一1/3。三、上质路基压实质量检查(1)主要检查各层压实度和弯沉值,不符合质量标准时应采取措施改进。2K311023岩土分类与不良土质处理方法(P12)一、工程用土分类工程用土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通常采用坚实系数分类方法。三、不良土质路基处理1.不良土质路基处理的分类按路基处理的作用机理,大致分为:土质改良、土的置换、土的补强等三类。序号分类处理方法使用范围1碾压及夯实重锤夯实,机械碾压,振动压实,强夯(动力固结)适用于碎石土、砂土、粉土、低饱和度的黏性土、杂填土等,对饱和黏性土应慎重采用2换土垫层砂石垫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矿渣垫层适用于暗沟、暗塘等软弱土的浅层处理3排水固结适用于处理饱和软弱土层,对于渗透性极低的泥炭土,必须慎重对待4振密、挤密适用于处理松砂、粉土、杂填土及湿陷性黄土2K311030城镇道路基层施工(P14)2Kl11031常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的特性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是一种半刚性基层。一、无机结合料稳定基层(一)定义(1)基层是路面结构中直接位于面层下的承重层。基层的材料与施工质量是影响路面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最关键因素。二、常用的基层材料(一)石灰稳定土类基层石灰土已被严格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只能用作高级路而的底基层。(二)水泥稳定土基层(1)水泥稳定上有良好的板体性,其水稳性和抗冻性都比石灰稳定土好。水泥稳定土的初期强度高,其强度随龄期增长。水泥稳定土在暴露条件下容易干缩,低温时会冷缩,而导致裂缝。水泥土只用作高级路面的底基层。(三)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基层(1)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应用最多、最广的是石灰粉煤灰类的稳定土(砾石、碎石)类,简称二灰稳定土(粒料),其特性在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中具有典型性。(4)二灰稳定土也具有明显的收缩特性,但小于水泥土和石灰土,也被禁止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而只能做底基层。二灰稳定粒料可用于高等级路面的基层与底基层。(石灰稳定土类和水泥稳定土不能做基层)【抗冻性:二灰>石灰.抗裂性:二灰>水泥>石灰】2K311032城镇道路基层施工技术(P15)一、石灰稳定土基层与水泥稳定土基层(一)材料与拌合(2)城区施工应采用厂拌(异地集中拌合)方式,不得使用路拌方式:以保证配合比准确,且达到文明施工要求。(二)运输与摊铺(3)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5°C。(三)压实与养护(1)压实系数应经试验确定。(2)摊铺好的稳定土类混合料应当天碾压成活,碾压时的含水量宜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内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4)纵向接缝宜设在路中线处,横向接缝应尽量减少。(5)压实成活后应立即洒水(或覆盖)养护,保持湿润,直至上部结构施工为止。(6)稳定土养护期应封闭交通。二、石灰工业废渣(石灰粉煤灰)稳定砂砾(碎石)基层(也可称二灰混合料)(二)运输与摊铺(1)运输中应采取防止水分蒸发和防扬尘措施。(2)应在春末和夏季组织施工,施工期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C以上,并应在第一次重冰冻(一3~一5°C)到来之前1一1.5个月完成。(三)压实与养护(1)混合料摊铺时应根据试验确定的松铺系数控制虚铺厚度,混合料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为200mm,且不宜小于100mm。(2)碾压时,采用先轻型、后重型压路机碾压。(3)禁止用薄层贴补的方法进行找平。(4)混合料的养护采用湿养,始终保持表面潮湿,也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一14d。三、级配碎石(碎砾石)、级配砾石(砂砾)基层(三)压实与养护(1)碾压前和碾压中应先适量洒水。(2)控制碾压速度,碾压至轮迹不大于5mm,表面平整、坚实。(3)可采用沥青乳液和沥青下封层进行养护,养护期为7~14d。(4)未铺装面层前不得开放交通。2K311033土工合成材料的应用(P17)(1)路堤加筋: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加筋,以提高路堤的稳定性。(二)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基底法在软土、沼泽地区,地基湿软,地下水位较高的情况下,用垫隔、覆盖土工布处理会收到较好的效果。2K311040城镇道路面层施工(P18)2Kl11041沥青混合料而层施工技术(3)《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23规定,沥请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5°C时施工。(3)应按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对高等级道路,开始摊铺前等候的运料车宜在5辆以上。(4)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处空挡等候二、摊铺作业(一)机械施工(1)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2)铺筑高等级道路沥青混合料时,1台摊铺机的铺筑宽度不宜超过6m,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宽度的搭接,并应避开车道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6)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沥青标号及黏度、铺筑层厚度、气候条件及下卧层表面温度,按现行规范要求执行。(二)人工施工(1)不具备机械摊铺情况下,可采用人工摊铺作业。三、压实成型与接缝(一)压实成型根据摊铺完成的沥青混合料温度情况严格控制初压、复压、终压(包括成型)时机。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宜大于100mm,各层应符合压实度及平整度的要求。(5)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路面不透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l/2轮宽,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厚度宜大于30mm)。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厚度较薄时宜采用低振幅,以防止骨料破碎。当采用三轮钢筒式压路机时,总质量不小于12t,相邻碾压带宜重叠后轮的1/2轮宽,并不应小于200mm。(8)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掉头、加水或停留。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二)接缝(1)沥青混合料面层的施工接缝应紧密、平顺。上、下层的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lm以上。应采用3m直尺检查,确保平整度达到要求。(2)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3)高等级道路的表面层横向接缝应采用垂直的平接缝,压路机先进行横向碾压,再纵向充分压实,连接平顺。四、开放交通《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23规定,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自然降温至表面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交通。2K3l1042改性沥青混合科面层施工技术(P21)一生产和运输生产当采用列表以外的聚合物或天然沥青改牲沥青时,生产温度由试验确定。(2)改性沥青混合料宜采用间歇式拌合设备生产(4)间歇式拌合机宜备有保温性能好的成品储料仓,贮存过程中混合料温降不得大于10°C,且具有沥青滴漏功能。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贮存时间不宜超过24h;改性沥青SMA混合料只限当天使用;OGFC混合料宜随拌随用。二、施工(一)摊铺(1)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在满足普通沥青混合料摊铺要求外,还应做到:摊铺在喷洒有粘层油的路面上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时,宜使用履带式摊铺机。摊铺机的受料斗应涂刷薄层隔离剂或防粘结剂。SMA混合料施工温度应试验确定,一般情况下,摊铺温度不低于160°C。一般情况下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压实系数在1.05左右。(3)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中、下面层宜采用钢丝绳或铝合金导轨引导的高程控制方式,铺筑改性沥青混合料和SMA混合料路而时宜采用非接触式平衡粱。(二)压实与成型(1)改性沥青混合料除执行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成型要求外,还应做到:初压开始温度不低于150°C,碾压终了的表面温度应不低干90°C。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路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高处碾压。(3)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宜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式压路机碾压,不宜采用轮胎压路机碾压。OGFC混合料宜采用12t以上的钢筒式压路机碾压。(4)振动压路机应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即紧跟在摊铺机后面,采取高频率、低振幅的方式慢速碾压。这也是保证平整度和密实度的关键。2K311043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P23)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和运输(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在兼顾技术经济性的同时应满足弯拉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根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23的规定,并按统汁数据得出的变异系数、试验样本的标准差,保证率系数确定配制28d弯拉强度值。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应符合: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h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要求:(1)水灰比的确定应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一2023的规定公式计算,并在满足弯拉强度计算值和耐久性两者要求的水灰比中取小值。(3)根据粗骨料种类和适宜的坍落度,按规范的经验公式计算单位用水量,并取计算值和满足工作性要求的最大单位用水量两者中的小值。(4)根据水灰比计算确定单位水泥用量,并取计算值与满足耐久性要求的最小单位水泥用量中的大值。(二)搅拌(1)搅拌设备应优先选用间歇式拌合设备,每盘最长总搅拌时间宜为80~120S。二、混凝土面板施工(一)模板(1)宜使用钢模板(三)摊铺与振动(2)采用轨道摊铺机铺筑时,最小摊铺宽度不宜小于3.75m,并选择适宜的摊铺机;坍落度宜控制在20~40mm(3)采用人工摊铺混凝上施工时,松铺系数宜控制在1.10~1.25;摊铺厚度达到混凝土板厚的2/3时,应拔出模内钢钎,并填实钎孔;混凝土面层分两次摊铺时,上层混凝上的摊铺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且下层厚度宜为总厚的3/5;混凝土使用插人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应过振,且振动时间不宜少于30s,移动间距不宜大于50cm,使用平板振动器振捣时应重叠10~20cm,振动器行进速度应均匀一致。(四)接缝(3)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机施工,宜在水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25%~30%时进行,宽度控制在4~6mm,切缝深度: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3,且不得小于70mm;不设传力杆时不应小于面层厚度的1/4,且不应小于60mm。混凝土板养护期满后应及时灌缝。(切缝宁早勿晚、宁深勿浅)(4)灌填缝料前,清除缝中砂石、凝结的泥浆、杂物等并冲洗干净。缝壁必须干燥、清洁。缝料充满度应根据施工季节而定,常温施工时缝料宜与板面平,冬期施工时缝料应填为凹液面,中心宜低于板面1—2mm。填缝必须饱满均匀、厚度一致、连续贯通,填缝料不得缺失、开裂、渗水。填缝料养护期间应封闭交通。(五)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可采取喷洒养护剂或保湿覆盖等方式;昼夜温差大于10°C以上的地区或日均温度低于5°C施工的混凝土板应采用保温养护措施。养护时间应根据混凝土弯拉强度增长情况而定,不宜小于设计弯拉强度的80%,一般宜为14—21d。应特别注重前7d的保湿(温)养护。(六)开放交通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2K312000城市桥梁工程(P26)2K312023城市桥梁工程结构与材料2K312023诚心桥梁结构组成与类型(二)桥梁的基本组成桥梁一般由五大部件和五小部件组成,五大部件是指桥梁承受汽车或其他车辆运输荷载的桥跨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是桥梁结构安全的保证,五大部分包括:桥跨结构(上部结构)、支座系统、桥墩、桥台、墩台基础;五小部件是指直接与桥梁服务功能有关的部件(桥面构造),包括桥面铺装、防排水系统、栏杆、伸缩缝、灯光照明。(8)矢跨比:计算矢高与计算跨径之比,也称拱矢度,它是反映拱桥受力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9)涵洞:凡是多孔跨径的全长不到8m和单孔跨径不到5m的泄水结构物,均称为涵洞。二、桥梁的主要类型(一)按受力特点分结构工程上的受力构件,总离不开拉、压、弯三种基本受力方式,由基本构件组成的各种结构物,在力学上也可归结为粱式、拱式、悬吊式三种基本体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组合。1.梁式桥梁内产生的弯矩最大2.拱式桥拱桥的承重结构以受压为主(5)按上部结构的行车道位置分为上承式(桥面结构布置在主要承重结构之上)桥、下承式桥、中承式桥。2K312023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P28)一、钢筋施工钢筋施工包括钢筋加工、钢筋连接、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的组成与安装等内容(一)一般规定(1)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钢筋的品种,规格、性能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2)钢筋应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抽取试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验收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3)钢筋在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应防止锈蚀、污染和变形。(4)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应按设计要求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由原设计单位作变更设计。(5)预制构件的吊环必须采用未经冷拉的HPB300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不得以其他钢筋替代。(6)在烧筑混凝土之前应对钢筋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确认符合设计要求。(二)钢筋加工(1)钢筋弯制前应先调直。钢筋宜优先选用机械方法调直。(2)钢筋下料前,应核对钢筋品种、规格、等级及加工数量,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钢筋长度配料。下料后应按种类和使用部位分别挂牌标明。(三)钢筋连接1.热轧钢筋接头热轧钢筋接头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2)焊接接头应优先选择闪光对焊。(3)机械连接接头适用于HRB335和HRB400带肋钢筋的连接。(4)当普通混凝土中钢筋直径等于或小于22mm时,在无焊接条件时,可采用绑扎连接,但受拉构件中的主钢筋不得采用绑扎连接。(5)钢筋骨架和钢筋网片的交叉点焊接宜采用电阻点焊。2.钢筋接头设置钢筋接头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同一根钢筋上宜少设接头。(2)钢筋接头应设在受力较小区段,不宜位于构件的最大弯矩处,(3)在任一焊接或绑扎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4)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5)施工中钢筋受力分不清受拉、受压的,按受拉办理。(6)钢筋接头部位横向净距不得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25mm。3.钢筋现场绑扎规定(5)绑扎接头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钢筋受拉时应小于5d,且不得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应小于10d,且不得大于200mm。4.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普通钢筋和预应力直线形钢筋的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钢筋公称直径,后张法构件预应力直线形钢筋不得小于其管道直径的1/2。(3)钢筋机械连接件的最小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二、混凝土施工(二)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拌合物应均匀,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搅拌时间是混凝土拌合时的重要控制参数,使用机械搅拌时,自全部材料装人搅拌机开始搅拌起,至开始卸料时止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随机取样检测。每一工作班或每一单元结构物不应少于两次。评定时应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2)混凝土运输(3)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6)严禁在运输过程中向混凝土拌合物中加水。(改变了配合比)(7)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受料斗应有足够的混凝土。泵送间歇时间不宜超过15min。3.混凝土烧筑1)混凝土一次浇筑量要适应各施工环节的实际能力,以保证混凝上的连续浇筑。对于大方量混凝土浇筑,应事先制定浇筑方案。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士烧筑完毕。3)采用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以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不出现气泡和不再沉落为准。(三)混凝土养护(2)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等要求以及高强度混凝土,不少于14d。(3)当气温低于5°C时,应采取保温措施,不得对混凝上洒水养护。三、模板、支架和拱架(二)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1)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1)非承重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结构棱角不损坏时方可拆除,混凝土强度宜为2.5MPa及以上。(2)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3)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的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2K312023预应力泐凝上施上技术(P34)一、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一)配制(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50kg/m3。(3)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二、预应力张拉施工(一)基本规定(1)预应力筋的张拉控制应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2)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二)先张法预应力施工(1)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2mm。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6)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放张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应分阶段、对称、交错地放张。放张前,应将限制位移的模板拆除。(三)后张法预应力施工(3)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2.预应力筋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3)混凝上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人预应力筋。3.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1)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75%。(2)预应力筋张拉端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曲线预应力筋或长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宜在两端张拉;长度小于25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在一端张拉。(4)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四)孔道压浆(1)预应力筋张拉后,应及时进行孔道压浆,多跨连续有连接器的预应力筋孔道,应张拉完一段灌注一段;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30MPa。(2)压浆作业,每一工作班应留取不少于3组砂浆试块,标养28d,以其抗压强度作为水泥浆质量的评定依据。(3)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5°C,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35°C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4)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上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士强度等级的80%,且不低于30MPa。(5)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75%。2K312023预应力材料的技术要求(P37)一、后张预应力材料常用后张预应力材料主要有预应力筋和管道。(一)后张预应力筋(2)每批钢丝、钢绞线、钢筋应由同一牌号、同一规格、同一生产工艺的产品组成。(4)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丝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丝中先抽查5%,且不少于5盘,进行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检查,检查不合格,则将该批钢丝全数检查。2)钢绞线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从每批钢绞线中任取3盘3)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60t;对其表面质量应逐根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每批中任选2根钢筋械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有一项步合格,则取双倍数量的试样重做试验。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5)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6)预应力筋的制作:1)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2)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4)钢丝和钢绞线束移运时支点距离不得大于3m,端部悬出长度不得大于1.5m。(7)预应力筋安装时应注意:采用蒸养的结构,养护完成前不应安装预应力筋。(3)金属螺旋管的检验:1)金属螺旋管道进场时,应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质量保证书,核对其类别、型号、规格及数量,对外观、尺寸集中荷载下的径向刚度、荷载作用后的抗渗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检验方法应按有关规范、标准进行。2)金属螺旋管按批进行检验。每批由同一生产厂家,同一批钢带所制作的金属螺旋管组成,累计半年产量或50000m生产量为一批。不足上述条件的则取产量最多的规格作为一批。(4)管道的其他要求:2)管道的内横截而积至少应是预应力筋净截面积的2.0~2.5倍。4)预留孔道的尺寸与位置应正确,孔道应平顺,孔道端部的预埋钢锚垫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7)管道需设压浆孔,还应在最高点处设排气孔,需要时在最低点设排水孔。9)金属螺旋管道宜采用镀锌材料制作,制作金属螺旋管的钢带厚度不宜小于0.3um。10)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在仓库内配套保管。二、锚具和连接器(4)锚具应满足分级张拉、补张拉和放松预应力的要求。(7)锚垫板与预应力筋(或孔道)在锚固区及其附近应相互垂直。后张构件锚垫板上宜设灌浆孔。(二)验收规定(1)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2)验收应分批进行,批次划分时,同一种材料和同一生产工艺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可列为同一批量。锚具、夹片应以不超过1000套为一个验收批。连接器的每个验收批不宜超过500套。1)外观检查从每批锚具中抽取10%且不少于10套,进行外观质量和外形尺寸检查。2)硬度检验从每批锚具中抽取5%且不少于5套进行硬度检验。三、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后张预应力张拉作业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2K312023混凝土强度及配合比要求(P40)一混凝上的抗压强度(1)在进行混凝土强度试配和质量评定时,混凝上的抗压强度应以边长为150mm的立方体标准试件测定。试件以同龄期者3块为一组,并以同等条件制作和养护。(2)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50107—2023中规定了评定混凝土强度的方法,包括方差已知统计方法、方差未知统计方法以及非统计方法三种。工程中可根据具体条件选用,但应优先选用统计方法。(3)对C50及其以上的高强度混凝土,当混凝土方量较少时,宜留取不少于10组的试件,采用方差未知的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二、混凝土原材料(1)混凝上原材料包括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1)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2)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3)基准配合比设计阶段(4)施工配合比设计阶段在施工生产中,对首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施工配合比)应进行开盘鉴定,开盘鉴定时应检测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并按规定留取试件进行检测,其检测结果应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2K312023城市桥梁下部结构施工(P41)2K312023各类围堰施工要求一、围堰施工的一般规定(1)围堰高度应高出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最高水位(包括浪高)0.5~0.7m。三、土围堰施工要求(1)筑堰材料宜用黏性土、粉质黏土或砂质黏土。填出水面之后应进行夯实,填土应自上游开始至下游合龙。(3)堰顶宽度可为1~2m,机械挖基时不宜小于3m;堰外边坡迎水一侧坡度宜为1:2~1:3,背水一侧可在1:2之内。堰内边坡宜为1:1~1:1.5;内坡脚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子1m。五、钢板桩围堰施工要求(1)有大漂石及坚硬岩石的河床不宜使用钢板桩围堰。(5)施打顺序一般从上游向下游合龙。(6)钢板桩可用捶击、振动、射水等方法下沉,但在黏土中不宜使用射水下沉办法。(8)打桩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桩的位置是否正确、桩身是否垂直,否则应立即纠正或拔出重打。2K312023桩基础施工方法与设备选择(P43)城市桥梁工程常用的桩基础通常可分为沉入桩基础和灌注桩基础,按成桩施工方法又可分为:沉入桩、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一、沉入桩基础常用的沉入桩有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和钢管桩。(一)准备工作(3)应根据现场环境状况采取降噪声措施;城区、居民区等人员密集的场所不应进行沉桩施工。(4)对地质复杂的大桥、特大桥,为检验桩的承载能力和确定沉桩工艺应进行试桩。(5)贯入度应通过试桩或做沉桩试验后会同监理及设计单位研究确定。(二)施工技术要点(1)预制桩的接桩可采用焊接、法兰连接或机械连接,接桩材料工艺应符合规范要求。(2)沉桩时,桩帽或送桩帽与桩周围间隙应为5~l0mm;桩锤、桩帽或送桩帽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3)沉桩顺序:对于密集桩群,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打;根据基础的设计高程,宜先深后浅;根据桩的规格,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5)终止锤击的控制应以控制桩端设计高程为主,贯人度为辅。(6)沉桩过程中应加强邻近建筑物、地下管线等的观测、监护。(三)沉桩方式及设备选择(1)锤击沉桩宜用于砂类土、黏性土。(2)振动沉桩宜用于锤击沉桩效果较差的密实的黏性土、砾石、风化岩。(3)在密实的砂土、碎石土、砂砾的土层中用锤击法、振动沉桩法有困难时,可采用射水作为辅助手段进行沉桩施工。在黏性土中应慎用射水沉桩;在重要建筑物附近不宜采用射水沉桩。(4)静力压桩宜用于软黏土(标准贯入度N<20)、淤泥质土。(5)钻孔埋桩宜用于黏土、砂土、碎石土,且河床覆土较厚的情况。二、钻孔灌注桩基础(二)成孔方式与设备选择依据成桩方式可分为泥浆护壁成孔、干作业成孔、护筒(沉管)灌注桩及爆破成孔(三)泥浆护壁成孔1.泥浆制备(1)泥浆制备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情况进行配合比没计,宜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2)泥浆护壁施工期间护筒内的泥浆面应高出地下水位1.0m以上,在清孔过程中应不断置换泥浆,直至灌注水下混凝土。2.正、反循环钻孔(2)钻进过程中如发生斜孔、塌孔和护筒周围冒浆、失稳等现象时,应先停钻,待采取相府措施后再进行钻进。(3)钻孔达到设计深度,灌注混凝土之前,孔底沉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端承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100mm;摩擦型桩的沉渣厚度不应大于300mm。3.冲击钻成孔(1)冲击钻开孔时,应低锤密击,反复冲击造壁,保持孔内泥浆面稳定。(2)应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防止扰动孔壁、塌孔、扩孔、卡钻和掉钻及泥浆流失等事故。(3)每钻进4~5m应验孔一次,在更换钻头前或容易缩孔处,均应验孔并应做记录。(4)排渣过程中应及时补给泥浆。(5)冲孔中遇到斜孔、梅花孔、塌孔等情况时,应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五)钢筋笼与灌注混凝上施工要点(3)沉管灌注桩内径应比套管内径小60~80mm,用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桩应比导管连接处的外径大100mm以上。(4)灌注桩采用的水下灌注混凝土宜采用预拌混凝土,其骨料粒径不宜大于40mm。(5)灌注桩各工序应连续施工,钢筋笼放入泥浆后4h内必须浇筑混凝土。(6)桩顶棍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高出设计高程0.5~1m,确保桩头浮浆层凿除后桩基面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六)水下混凝土灌注(1)桩孔检验合格,吊装钢筋笼完毕后,安置导管浇筑混凝土。(2)混凝土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坍落度宜为180~220mm。(3)导管府符合下列要求:2)导管不得漏水,使用的应试拼、试压,试压的压力宜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5)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0~500mm;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灌注面以下不应少于0.8m(后面写的是1m);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宜为2~6m。2K312023承台、桥台、墩柱、盖梁施工技术(P47)一、承台施工(1)承台施工前应检查基桩位置,确认符合设计要求,如偏差超过检验标准,应会同设计、监理工程师制定措施,实施后方可施工。(2)在基坑无水情况下浇筑钢筋混凝土承台,如设计无要求,基底应浇筑10cm厚混凝土垫层。(4)承台混凝土宜连续浇筑成型。分层浇筑时,接缝应按施工缝处理。(5)水中高桩承台采用套箱法施工时,套箱应架设在可靠的支承上,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三)在城镇交通繁华路段盖梁施工盖梁为悬臂梁时,混凝土浇筑应从悬臂端开始;预应力混凝土盖梁拆除底模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孔道压浆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底模板。2K312030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P48)2K312031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二、技术要求(一)预制构件与支承结构(1)安装构件的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或规范允许值。(2)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低于30MPa。吊装前应验收合格。(3)安装构件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高程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桥梁支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要求,其规格、位置及高程应准确无误: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二)吊运方案(1)吊运(吊装、运输)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2)梁长25m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三、安装就位的技术要求(一)吊运要求(1)构件移运、吊装时的吊点位置应按设计规定或根据计算决定。(2)吊装时构件的吊环应顺直,吊绳与起吊构件的交角小于60°时,应设置吊架或吊装扁担,尽量使吊环垂直受力。(二)就位要求(2)构件安装就位井符合要求后,方可允许焊接连接钢筋或浇筑混凝土固定构件。(4)梁板就位后应按设计要求及时浇筑接缝混凝土。2K312032现浇预府力(削筋)混凝土连续梁施工技术(P49)一、支(模)架法(一)支架法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支架的地基承载力应符合要求,必要时,应采取加固处理或其他措施。(2)应有简便可行的落架拆模措施。(3)各种支架和模板安装后,宜采取预压方法消除拼装间隙和地基沉降等非弹性变形。(4)安装支架时,应根据粱体和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设置预拱度。(5)支架底部应有良好的排水措施,不得被水浸泡。(6)浇筑混凝土时应采取防止支架不均匀下沉的措施。(二)移动模架上浇筑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1)支架长度必须满足施工要求。(3)浇筑分段工作缝,必须设在弯矩零点附近。二、悬臂浇筑法(2)挂篮组装后,应全面检查安装质量,并应按设计荷载做载重试验,以消除非弹性变形。(二)浇筑段落悬浇粱体一般应分四大部分浇筑:(1)墩顶梁段(0号块);(2)墩顶梁段(0号块)两侧对称悬浇粱段;(3)边孔支架现浇梁段;(4)主粱跨中合龙段。(三)悬浇顺序及要求(1)在墩顶托架或膺架上浇筑0号段并实施墩梁临时固结;(2)在0号块段上安装悬臂挂篮,向两侧依次对称分段浇筑主梁至合龙前段;(3)在支架上浇筑边跨主梁合龙段:(4)最后浇筑中跨合龙段形成连续梁体系。托架、膺架应经过设计,计算其弹性及非弹性变形。悬臂浇筑混凝土时,宜从悬臂前端开始,最后与前段混凝上连接。桥墩两侧梁段悬臂施工应对称、平衡,平衡偏差不得大于设计要求。(四)张拉及合龙(1)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悬臂浇筑施工中,顶板、腹板纵向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一般为上下、左右对称张拉,设计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施做。(2)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合龙顺序一般是先边跨、后次跨、再中跨。1)合龙段的长度宜为2m。5)合龙宜在一天中气温最低时进行。6)合龙段的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以尽早施加预应力。8)梁跨体系转换时,支座反力的调整应以高程控制为主,反力作为校核。(五)高程控制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粱,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高程的确定是连续梁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段高程时应考虑:(1)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2)预拱度设置;(3)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高程;(4)温度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的监测项目为前三项;必要时结构物的变形值、应力也应进行监测,保证结构的强度和稳定。2K312040管涵和箱涵施工(P51)2K312041管涵施工技术(4)管涵的沉降缝应设在管节接缝处。二、拱形涵、盖板涵施工技术要点(4)遇有地下水时,应先将地下水降至基底以下500mm方可施工,且降水应连续进行直至工程完成到地下水位500mm以上且具有抗浮及防渗漏能力后方可停止降水。(5)涵洞地基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经检验确认合格。(6)拱圈和拱上端墙应由两侧向中间同时、对称施工。(7)涵洞两侧的回填土,应在主结构防水层的保护层完成,且保护层砌筑砂浆强度达到3MPa后方可进行。回填时,两侧应对称进行,高差不宜超过300mm。2K312042箱涵顶进施工技术(P52)(二)箱涵顶进前检查工作(1)箱涵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防水层及保护层按设计完成。(2)顶进作业面包括路基下地下水位已降至基底下500mm以下,并宜避开雨期施工,若在雨期施工,必须做好防洪及防雨排水工作。(三)箱涵顶进启动(5)当顶力达到0.8倍结构自重时箱涵未启动,应立即停止顶进;找出原因采取措施解决后方可重新加压顶进。(6)箱涵启动后,应立即检查后背、工作坑周围土体稳定情况,无异常情况,方可继续顶进。(四)顶进挖土(1)根据桥涵的净空尺寸、土质情况,可采取人工挖上或机械挖土。一般宜选用小型反铲挖土机按设计坡度开挖,每次开挖进尺0.4~0.8m,并配装载机或直接用挖掘机装汽车出土。顶板切土,侧墙刃脚切土及底板前清土须由人工配合。挖土顶进应三班连续作业,不得问断。(3)列车通过时严禁继续挖土,人员应撤离开挖面。三、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5)冬雨期施工应确保混凝土人模温度满足规范规定或设计要求。2K3130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P55)2K31301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结构与特点2K313011地铁车站结构与施工方法(二)构造组成(1)地铁车站通常由车站主体(站台、站厅、设备用房、生活用房),出入口及通道,通风道及地面通风亭等三大部分组成。(2)车站主体是列车在线路上的停车点(一)明挖法施工(3)明挖法施工基坑可以分为敞口放坡基坑和有围护结构的基坑两类。其中,敞口放坡基坑分为边坡面不加支护的基坑以及锚喷护坡基坑两类(二)盖挖法施工施工基本流程:在现有道路上按所需宽度,以定型标准的预制棚盖结构(包括纵、横梁和路面板)或现浇混凝土顶(盖)板结构置于桩(或墙)柱结构上维持地面交通(2)盖挖法具有诸多优点:围护结构变形小,能够有效控制周围土体的变形和地表沉降,有利于保护邻近建筑物和构筑物;盖挖逆作法用于城市街区施工时,可尽快恢复路面,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小。盖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盖挖法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水平施工缝处理较为困难(3)盖挖法可分为盖挖顺作法、益挖逆作法及盖挖半逆作法。目前,城市中施工采用最多的是盖挖逆作法。1)盖挖顺作法对于饱和的软弱地层应以刚度大、止水性能好的地下连续墙为首选方案。目前,盖挖顺作法中的挡土结构常用来作为主体结构边墙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三)喷锚暗挖法1.新奥法与浅埋暗挖法的区别由于需要减少城市地表沉陷,还要求初期支护有一定刚度,设计时基本不考虑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这是浅埋暗挖法与“新奥法”主要区别。2.浅埋暗挖法的工艺特点按照“十八字”原则(即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进行隧道的设计和施工,称之为浅埋暗挖技术。采用浅埋暗挖法时要注意其适用条件。首先,浅埋暗挖法不允许带水作业。三、不同方法施工的地铁车站结构(一)明挖法施工车站结构明挖法施工的车站主要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或拱形结构。1.矩形框架结构这是明挖车站中采用最多的一种形式2.拱形结构一般用于站台宽度较窄的单跨单层或单跨双层车站(二)盖挖法施工车站结构1.结构形式在城镇交通要道区域采用盖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多采用矩形框架结构。2.侧墙砂性地层中不宜采用单层侧墙。(三)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车站结构1.单拱车站隧道2.双拱车站隧道3.三拱车站2K313012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与施工方法(P61)一、不同方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一)明挖法施工隧道明挖法施工的地铁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明挖法施工隧道可采用整体式衬砌和预制装配式衬砌。(二)喷锚喑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隧道施工时,一般采用拱形结构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的衬砌主要为复合式衬砌。这种衬砌结构是由初期支护、防水隔离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复合式衬砌外层为初期支护,其作用是加固围岩,控制围岩变形,防止围岩松动失稳,是衬砌结构中的主要承载单元。一般应在开挖后立即施作,并应与围岩密贴。所以,最适宜采用喷锚支护(三)盾构法施工隧道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预制装配式衬砌和模筑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相结合的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二、施工方法比较与选择(一)喷锚暗挖(矿山)法1.喷锚暗挖法施工2.新奥法施工采用喷混凝土锚杆作为初期支护时的施工顺序一般为先喷混凝土后打锚杆;围岩条件恶劣时,则采用初喷混凝土→架钢支撑→打锚杆→二次喷混凝土。3.浅埋暗挖法施工(1)地层预加固和预支护常用的预加固和预支护方法有:小导管超前预注浆、开挖面深孔注浆及管棚超前支护。(2)隧道土方开挖与支护总原则是:预支护、预加固一段,开挖一段;开挖一段,支护一段;支护一段,封闭成环一段。(3)初期支护形式钢拱锚喷混凝土支护是满足上述要求的最佳支护形式。(5)监控量测在实施过程中施工单位要有专门机构执行与管理,并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统一掌握、统一领导。(二)盾构法施工2.盾构法施工设备盾构是用来开挖土砂类围岩的隧道机械,由切口环、支撑环及盾尾三部分组成,也称盾构机械。盾构设备的正确选型是决定盾构法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盾构机的种类繁多,按开挖面是否封闭划分有密闭式和敞开式两类;按平衡开挖面的土压与水压的原理不同,密闭式盾构机分为土压式(常用泥土压式)和泥水式两种。3.盾构法的适用条件(1)在松软含水地层,相对均质的地质条件。(2)盾构法施工隧道应有足够的埋深,覆土深度宜不小于6m。(4)隧道之间或隧道与其他建(构)筑物之间所夹土(岩)体加固处理的最小厚度为水平方向1.0m,竖直方向1.5m。(5)从经济角度讲,连续的盾构施工长度不宜小于300m。2K313020明挖基坑施工(P66)(一)基坑围护结构体系(1)基坑围护结构体系包括板(桩)墙、围檩(冠梁)及其他附属构件。不同类型围护结构简要介绍如下:1)工字钢桩围护结构在地面用冲击式打桩机沿基坑设计边线打入地下,桩间距一般为1.0~1.2m。这种围护结构一般宜用于郊区距居民点较远的基坑施工中。2)钢板桩围护结构钢板桩强度高,桩与桩之间的连接紧密,隔水效果好,可重复使用,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基坑中采用较多。3)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钻孔灌注桩一般采用机械成孔。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经常与止水帷幕联合使用,止水帷幕一般采用深层搅拌桩。6)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和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墙两类,通常地下连续墙一般指后者。挖槽方式可分为抓斗式、冲击式和回转式等类型。地下连续墙的一字形槽段长度宜取4~6m。地下连续墙的槽段接头应按下列原则选用:=2\*GB3②当地下连续墙作为主体地下结构外墙,且需要形成整体墙时,宜采用刚性接头导墙是控制挖槽精度的主要构筑物,导墙结构应建于坚实的地基之上,并能承受水土压力和施工机械设备等附加荷载,不得移位和变形。泥浆应根据地质和地面沉降控制要求经试配确定,并在泥浆配制和挖槽施工中对泥浆的比重、黏度.含砂率和pH值等主要技术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和控制。二、支撑结构类型支撑结构挡土的应力传递路径是围护(桩)墙→围檩(冠梁)→支撑(3)在深基坑的施工支护结构中,常用的内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可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体系和钢支撑体系两大类三、基坑的变形控制(一)基坑变形特征基坑周围地层移动主要是由于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坑底土体隆起造成的。(5)地表沉降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基坑围护呈悬臂状态时,较大的地表沉降将出现在墙体旁;施加支撑后,地表沉降的最大值会渐渐远离围护结构,位于距离围护墙一定距离的位置上。(二)基坑的变形控制(2)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2)增加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4)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这一点在软土地区施工时尤其有效;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三)坑底稳定控制(1)保证深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有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2)适时施作底板结构。2K313022基槽土方开挖及护坡技术(P71)一、基(槽)坑土方开挖(一)基本规定(1)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2)基坑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雨水、渗水等流入坑内,同时,基坑也应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3)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分块、均衡地开挖二、护坡技术2.基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基坑边坡坡度是直接影响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边坡失稳,主要表现为:(1)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2)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3)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地下水未降至基底以下,(4)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而使土体变松散;(5)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3.基坑放坡要求放坡应以控制分级坡高和坡度为主。分级放坡时,宜设置分级过渡平台。对于岩石边坡不宜小于0.5m,对于土质边坡不宜小于1.0m。下级放坡坡度宜缓于上级放坡坡度。三、边坡保护(一)基坑边坡稳定措施(4)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1~2m范围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置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6)暴露时间较长的基坑,一般应采取护坡措施。(二)护坡措施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2K313023地基加固处理方法(P75)一、基坑地基加固的目的与方法选择(一)基坑地基加固的目的(2)基坑外加固的目的主要是止水,并可减少围护结构承受的主动土压力。(3)基坑内加固的目的主要有:提高土体的强度和土体的侧向抗力,减少围护结构位移,保护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防止坑底土体隆起破坏;防止坑底土体渗流破坏:弥补围护墙体插入深度不足等。(二)方法选择基坑内被动区加固形式主要有墩式加固、裙边加固、抽条加固、格栅式加固和满堂加固。二、常用方法与技术要点(一)注浆法(2)注浆法所用的浆液是由主剂(原材料)、溶剂(水或其他溶剂)及各种外加剂混合而成。其中,水泥浆材是以水泥浆液为主的浆液,适用于岩土加固,是国内外常用的浆液。(3)在地基处理中,注浆工艺所依据的理论主要可分为渗透注浆、劈裂注浆、压密注浆和电动化学注浆四类(二)深层搅拌法(1)深层搅拌法适用于加固饱和黏性土和粉土等地基。(三)高压喷射注浆法(2)高压喷射有旋喷(固结体为圆柱状)、定喷(固结体为壁状)、和摆喷(固结体为扇状)等三种基本形状高压喷射注浆的主要材料为水泥,对于无特殊要求的工程,宜采用强度等级为32.5级及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四)加固体水泥掺量与加固体强度加固体材料技术指标,包括加固体材料强度指标(水泥标号)、水泥掺量、加固体龄期、加固体强度等。加固体的强度取决于水泥掺量和龄期2K313024工程降水方法(P79)一降水方法选择基本要求(1)基坑施工的地下水控制应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基坑周边环境要求及支护结构形式选用截水、降水、集水明排或其组合方法。(2)在软土地区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一般就要用井点降水。开挖深度浅时,亦可边开挖边用排水沟和集水井进行集水明排。(3)当基坑底为隔水层且层底作用有承压水时,应进行坑底抗承压水突涌验算。(4)当因降水而危及基坑及周边环境安全时,宜采用截水或回灌方法。二、常见降水方法(一)明沟、集水井排水(2)排水明沟宜布置在拟建建筑基础边0.4m以外,沟边缘离开边坡坡脚应不小于0.3m。排水明沟的底面应比挖土面低0.3~0.4m。集水井底面应比沟底面低0.5m以上,并随基坑的挖深而加深,以保持水流畅通。(二)井点降水真空(轻型)井点、喷射井点或管井深入含水层内,用不断抽水方式使地下水位下降至坑底以下(2)井点布置应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地质和水文情况、工程性质、降水深度等而定。当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6m时,可采用单排井点,布置在地下水上游一侧;当基坑(槽)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渗透系数较大时,宜采用双排井点,布置在基坑(槽)的两侧,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井点。挖土运输设备出入道可不封闭,间距可达4m,一般留在地下水下游方向。(3)井点管距坑壁不应小于1.0~1.5m,井点间距一般为0.8~1.6m。集水总管高程宜尽量接近地下水位线并沿抽水水流方向有0.25%~0.5%的上仰坡度三、基坑的隔(截)水帷幕与坑内外降水(一)隔(截)水帷幕(3)截水帷幕目前常用注浆、旋喷法、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挡墙等结构形式。(二)隔(截)水帷幕与降水井布置(1)隔水帷幕隔断降水含水层基坑隔水帷幕深入降水含水层的隔水底板中,井点降水以疏干基坑内的地下水为目的,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2.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隔水顶板中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顶板中,井点降水以降低基坑下部承压含水层的水头,防止基坑底板隆起或承压水突涌为目的,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基坑外侧。3.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隔水帷幕底位于承压水含水层中,如果基坑开挖较浅,坑底未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如果基坑开挖较深,坑底已经进入承压水含水层,井点降水前期以降低承压水水头为目的,后期以疏干承压含水层为目的,应把降水井布置于坑内侧。2K313030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P83)2K313031喷锚暗挖法的掘进方式选择喷锚暗挖(矿山)法开挖方式与选择条件2K313032喷锚加固支护施工技术(P87)(二)支护与加固技术措施(1)暗挖隧道内常用的技术措施(1)超前锚杆或超前小导管支护;(2)小导管周边注浆或围岩深孔注浆;(3)设置临时仰拱。2.暗挖隧道外常用的技术措施(1)管棚超前支护;(2)地表锚杆或地表注浆加固;(3)冻结法固结地层;(4)降低地下水位法。二、暗挖隧道内加固支护技术(一)主要材料(1)喷射混凝土应采用早强混凝土,其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严禁选用碱活性集料。初凝时间不应大于5min,终凝不应大于10min。(2)钢筋网材料宜采用Q235钢(二)喷射混凝土前准备工作(2)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喷射量等条件选择喷射方式,宜采用湿喷方式;喷射厚度宜为50~100mm。(三)喷射混凝土(1)喷射混凝土应紧跟开挖工作面,应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顺序进行,当岩面有较大凹洼时,应先填平。分层喷射时,一次喷射厚度可根据喷射部位和设计厚度确定。(五)隧道内锚杆注浆加固锚杆施工应保证孔位的精度在允许偏差范围内,钻孔不宜平行于岩层层面。三、暗挖隧道外的超前加固技术(一)降低地下水位法(2)在城市地下工程中采用降低地下水位法时,最重要的决策因素是确保降水引起的沉降不会对已存在构筑物或拟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构成危害。(3)降低地下水位通常采用地面降水方法或隧道内辅助降水方法。2K313033衬砌及防水施工要求(P90)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通常采用衬砌及防水结构,以便保证隧道使用功能和运行安全。一、防水结构施工原则(一)相关规范规定(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23规定: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二)复合式衬砌与防水体系(1)喷锚暗挖(矿山)法施工隧道通常采用复合式衬砌设计,衬砌结构是由初期(一次)支护、防水层和二次衬砌所组成。2K313034小导管注浆加固技术(P91)小导管注浆是浅埋暗挖隧道的常规施工工序。二、技术要点(一)小导管布设(1)常用设计参数:钢管直径30~50mm,钢管长3~5m,采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2K313035管棚施工技术(P93)管棚超前支护是喷锚暗挖(矿山)施工隧道超前加固的辅助施工方法(简称管棚法)。二、技术要点(一)主要材料要求(1)管棚所用钢管一般选用直径70~180mm,壁厚4~8mm的无缝钢管。管节长度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短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小于10m,长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大于10m,或可采用出厂长度。(2)水泥砂浆主要成分为P.O4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或水泥砂浆,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外加剂应视不同地层选用;配比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经试验确定。2K314000城镇水处理场站工程(P94)2K314010水处理场站工艺技术与结构特点2K314011给水与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一、给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1)水中含有的杂质,分为无机物、有机物和微生物三种,也可按杂质的颗粒大小以及存在形态分为悬浮物质、肢体和溶解物质三种。(2)处理目的是去除或降低原水中悬浮物质、胶体、有害细菌生物以及水中含有的其他有害杂质(二)工艺流程与适用条件常用处理工艺流程及适用条件工艺流程适用条件原水→简单处理(如筛网滤过或消毒)水质较好原水→接触过滤→消毒一般用于处理浊度和色度较低的湖泊水和水库水,进水悬浮物一般小于lOOmg/L,水质稳定、变化小且无藻类繁殖原水→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一般地表水处理厂广泛采用的常规处理流程,适用于浊度小于3mg/L的河流水。原水→调蓄预沉→自然预沉淀或混凝沉淀→混凝沉淀或澄清→过滤→消毒高浊度水二级沉淀,适用于含砂量大,砂峰持续时间长的情况;预沉后原水含砂量应降低到1000mg/L以下。(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1)按照对污染物的去除途径不同,预处理方法可分为氧化法和吸附法,其中氧化法又可分为化学氧化法和生物氧化法。化学氧化法预处理技术主要有氯气预氧化及高锰酸钾氧化、紫外光氧化、臭氧氧化等预处理;生物氧化预处理技术主要采用生物膜法二、污水处理(一)处理方法与工艺(1)污水中有机物浓度一般用生物化学需氧量(BOD5.)、化学需氧量(COD)、总需氧量(TOD)和总有机碳(TOC)来表示。(2)根据处理程度分为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及三级处理等工艺流程。1)物理处理方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分离和去除污水中污染物质的方法。相应处理设备主要有格栅、沉砂池、沉淀池及离心机等。其中沉淀池同城镇给水处理中的沉淀池。(二)工艺流程(1)一级处理工艺流程主要针对水中悬浮物质,常采用物理的方法(2)二级处理以氧化沟为例。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微生物处理法,具体方式有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1)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在当前污水处理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处理技术之一,曝气池是其反应器。2)氧化沟是传统活性污泥法的一种改型,一般不需要设置初沉池,并且经常采用延时曝气。(3)三级处理是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之后,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即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氮、磷等可溶性无机物等。2K314012给水与污水处理厂试运行(P97)给水与污水处理的构筑物和设备在安装、试验、验收完成后,正式运行前必须进行全厂试运行。二、试运行要求(二)单机试车要求(1)单机试车,一般空车试运行不少于2h。(三)联机运行要求(4)全厂联机运行应不少于24h。(四)设备及泵站空载运行(2)处理设备及泵房机组运行4~6h后,停机试验。2K314013水处理场站的结构特点(P99)二、构筑物结构形式与特点(1)水处理(调蓄)构筑物和泵房多数采用地下或半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特点是构件断面较薄,属于薄板或薄壳型结构,配筋率较高,具有较高抗渗性和良好的整体性要求。2K314020水处理场站工程施工(P100)2K314021现浇(预应力)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二、施工技术要点(一)模板、支架施工(1)模板及其支架应满足浇筑混凝土时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要求,且应安装牢固。(3)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6)池壁与顶板连续施工时,池壁内模立柱不得同时作为顶板模板立柱。池壁模板可先安装一侧,绑完钢筋后,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或采用一次安装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二)止水带安装(2)塑料或橡胶止水带接头应采用热接,不得采用叠接(4)金属止水带接头应按其厚度分别采用折叠咬接或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mm,咬接或搭接必须采用双面焊接。(5)金属止水带在伸缩缝中的部分应涂刷防锈和防腐涂料。(6)止水带安装应牢固,位置准确,不得在止水带上穿孔或用铁钉固定就位。三)钢筋施工(1)加工前对进场原材料进行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3)钢筋连接的方式:根据钢筋直径、钢材、现场条件确定钢筋连接的方式。主要采取绑扎、焊接、机械连接方式。(5)应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对安装完毕的钢筋进行隐蔽验收。(四)无粘结预应力施工1.无粘结预应力筋技术要求(1)预应力筋外包层材料,应采用聚乙烯或聚丙烯,严禁使用聚氯乙烯(2)预应力筋涂料层应采用专用防腐油脂2.无粘结预应力筋布置安装(1)锚固肋数量和布置,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应保证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不超过50m,已锚固肋数量为双数。3.无粘结预应力筋张拉(1)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小于25m时,宜采用一端张拉;张拉段无粘结预应力筋长度大于25m而小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