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_第1页
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_第2页
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_第3页
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_第4页
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思修专升本冲刺-第三题课程-分析题第一页,共62页。一、材料略(1)从法律角度如何理解“尊重他人的权利也是尊重和保护自己”?(6分)(2)为什么网络生活也要尊重他人权利?(4分)第二页,共62页。1.【答案要点】(1)认同是权利产生的条件,尊重则是权利实现的保证。自我权利的主张以尊重他人权利为前提,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则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权利主张。只有尊重他人权利,每个权利人才能真正获得并最终实现自我权利。尊重他人权利既是一项法律义务,也是一项道德义务。自我权利的实现都需要他人的协助,都需要他人的尊重,否则,任何自我权利都无法实现。只有将尊重他人作为一项义务来履行,才能实现自己的权利。如果不尊重他人权利,不履行作为他人权利实现前提的义务,最终必然影响自我权利的实现。不尊重别人的权利,自己就可能失去权利,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内容。对他人权利失去尊重之时,往往是自我权利丧失之日。第三页,共62页。(2)网络生活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表面上是一个虚拟社会,但从本质上说,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是人的真实生活在网络上的延伸。既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是人的真实生活,就应该维护其秩序及其良性发展。如果不尊重他人权利,就会扰乱网络秩序,进而破坏社会安定团结,违背道德或法律。无论是从道德要求角度,还是从法律规定出发,网络生活中都要求尊重他人权利。第四页,共62页。二、材料略(1)如何理解“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和鼓励”?(5分)(2)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什么还要弘扬劳模精神和表彰道德模范?(5分)第五页,共62页。2.【答案要点】(1)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都能创造一定的社会价值。人的价值既包含自我价值,又包含社会价值。无论是自我价值,还是社会价值,都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体力劳动更多的是创造物质财富,脑力劳动更多创造的是精神财富。评价一个人的人生价值的大小,要坚持能力大小与贡献相统一,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评价人生的价值,应承认人们对社会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都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力量,既要看一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作出的精神贡献,同时还要充分肯定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人同样可以对社会作出巨大的精神贡献。第六页,共62页。(2)劳模和道德模范,他们都是自觉践行社会道德要求的典范,反映了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精神,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无论是劳模还是道德模范,都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了强大的正能量,彰显了中华民族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力量。他们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构成了个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的标准与参照。他们能够带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对社会良好风尚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七页,共62页。三、材料略。(1)为什么道德要依靠法律来“扶起”?(5分)(2)为什么说“完全通过立法来‘扶起’道德是有难度的”?(5分)第八页,共62页。3.【答案要点】(1)在同一个阶级社会,道德和法律拥有共同的价值基础,道德是法律正义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在公共生活中,二者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约束人们的行为来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法律也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法律支持。法律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法律的公布和实施,能够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传播和践行;法律对违法犯罪的制裁,有助于惩罚和遏制严重违背思想道德的行为,引导和促进人们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因而,道德可以依靠法律来“扶起”。第九页,共62页。(2)虽然在同一阶级社会,道德和法律具有相同的价值基础,并且可以在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中共同发挥作用,但是,二者调节的领域、调节的方式、调节的目标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和方式存在很大不同。特别是调整的范围上,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更加广泛,法律调整的范围较小。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即可发挥作用。而法律是以合法不合法为评价标准,其人为制定的属性决定了法律只能调整一部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并不会规范人们所有的行为,因而不会对所有的社会关系都进行调整。同时,社会秩序的维护,不仅依靠法律和道德,还需要其他社会调整手段共同发挥作用。因此不能完全依靠立法来“扶起”道德。第十页,共62页。四、(1)为什么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5分)(2)我们如何做好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5分)第十一页,共62页。(1)文化传统又被称为国家和民族的“胎记”,是一个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是培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也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得以形成的重要源泉。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伟大复兴的动力,也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更好地保持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本国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更有利于培育这个国家和民族的道德;有利于国家和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我们每个人修养的养成。同时,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之中的软实力。第十二页,共62页。(2)中华传统文化有精华的部分,也有属于糟粕的部分,既要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复古,要在去粗求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我们既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又要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同时,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和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文明的优秀成果上,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既要反对全盘西化、机械照搬,又要反对全盘否定、盲目排外,在批判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对今天的中国有积极意义的精华。第十三页,共62页。五、材料略(1)“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怎样的法治思维及其具体内涵。(5分)(2)为什么领导干部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以及现实生活中应如何具体落实?(5分)第十四页,共62页。5.【答案要点】(1)“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的思想体现了法治思维的法律至上性。法治思维不仅认为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手段和工具,更强调法律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准则,治国理政必须奉守法律至上原则。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法律的优先性,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类社会规范的调整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是指任何人都不允许违反法律,违反法律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第十五页,共62页。(2)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是执政党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的神圣使命。我国的法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的意志的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又要“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领导干部既是国家公民,也是国家法律执行的工作者,其权利也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因而,不仅要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更要带头维护法律的权威,切实保障法律的至上地位。具体要求包括:推进依法执政、提高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执法、提高司法公信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十六页,共62页。六、材料略(1)为什么说“如果主角不是大学生,事件大慨不会引发如此争议”?(5分)(2)为什么说“成才之前要先成人”,以及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及其重要性。(5分)第十七页,共62页。6.【答案要点】(1)成才的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是人才素质的灵魂,在人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始终具有关键意义;智是人才素质的基本内容,是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本领,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基本条件:体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即健康的体魄是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重要基础;美是人才素质的综合体现,既要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又要加强审美修养。整个社会将大学生定位为未来的人才,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承载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是,如果仅仅将文化知识,即才作为唯一追求目标,那就变成了有才无德,必将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才。第十八页,共62页。(2)一个人,如果连最基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这一人的基本素质都不具备,那其拥有再多的才干都无法得到发挥和运用。人的基本素质体现着人们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问题时所表现出的是非善恶判断能力和行为选择能力,是政治素养、道德品格和法律意识的综合体,决定着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目的和方向。思想道德素质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和能力的综合体现,反映着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和道德风貌。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促进个体健康成长、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基础。法律素质是指人们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素养和能力。良好的法律素质有助于保证人们合法地实施行为,依法维护各种正当的权益,履行法定义务,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第十九页,共62页。七、材料略(1)如何理解加大网络方面的立法,对公民的言论自由“不是压制,而是保护”?(5分)(2)如何正确看待网络的作用及其秩序的维护?(5分)第二十页,共62页。7.【答案要点】(1)公民在平等的遵守法律的前提下,才会充分享有自由权。我国公民有表达自己意愿的权利,也有言论自由,但这种权利和自由要依法行使。既要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贼予的自由权,又要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来行使自由权,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虽然法律是约束人们的行为的规范,但并不意味着对人们的自由的限制与取消,而是为了保障个人和他人的权利和自由都得以实现。第二十一页,共62页。(2)网络生活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极大地促进社会的发展,又可能因为使用不当而违背社会公德,甚至触犯法律。网络生活作为社会公共生活的组成部分,其秩序的维护既需要网民的自律,又要求网民要遵守道德规范,还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同时,需要利用高科技手段作为监管。通过加强互联网方面的立法能够做到兴利除弊,促进我国互联网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第二十二页,共62页。八、材料略(1)为什么说营造文明氛围,既有赖于一些有形的条件,如健全的法制基础、良好的信用制度,更有赖于道德教育和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水平的逐步提高?(6分)(2)如何理解“每投一票都是一次‘善’的熏陶,每投一票都是一次‘义’的洗礼”?(4分)第二十三页,共62页。8.【答案要点】(1)文明的社会氛围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德水平的提高对文明社会氛围的营造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要依靠法律来维护。因为道德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道德教育能够提升公民个人的道德水平。而个人品德建设贯穿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的始终。个人品德提升的过程能够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创造条件、提供动力。公民个人又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公民道德素养的提升又促进了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第二十四页,共62页。(2)道德本身能够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道德模范的道德行为,再现了优秀的道德品质,深化了人们对道德力量的理解与认同,提供了个体在道德实践构成中的标准与参照,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鼓舞与心理感染,推动了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和发展。道德模范的行为也是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传统道德。第二十五页,共62页。九、材料略。(1)为什么说“爱国和害国,有时候只是一步之遥”?(4分)(2)如何正确理解“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进行”?(6分)第二十六页,共62页。9.【答案要点】(1)在我国,每个公民都有义务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就要自觉维护国家的利益,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非理性的爱国,不仅危害了社会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还危害了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破坏了社会稳定,进而还损害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第二十七页,共62页。(2)爱国主义包含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情感是基础,思想是灵魂,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情感、思想和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爱国主义既是道德要求、政治原则、法律规范,同时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集会、游行、示威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同时《集会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权利义务一致、和平进行的原则;禁止权利滥用也是我国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表达爱国情怀的时候,既要体现中国人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信念,又要体现出中国公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同时,不得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也不得侵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第二十八页,共62页。十、材料略(1)如何正确理解“村官工作的‘甜’远大于‘苦’”?(6分)(2)大学生村官的事迹对你实现人生价值的启示有哪些?(4分)第二十九页,共62页。10.【答案要点】(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更体现为精神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大小,也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大学生村官虽然在生活和工作条件上相对比较“苦”,但更多的是百姓对其工作的高度认可而带来的精神上的收获,这是最大的“甜”。第三十页,共62页。(2)能力不分大小,岗位无论好坏,只要踏实努力去做,就能得到社会的认可;人生的价值目标要与国家的要求和社会的需要保持一致;要立足现实,追求长远利益,坚守岗位,努力奉献;同时,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在艰苦中锻炼是成才的必要条件,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第三十一页,共62页。分析二-----1(1)结合材料1,从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说明青年时期怎样树立远大理想?(2)结合材料2、3说明如何才能实现理想,尤其是如何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不同的人生境遇?第三十二页,共62页。1.【答案要点】(1)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个人与社会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样,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也是辩证统一的。第一,社会理想规定、指引着个人理想。因此,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而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引导,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第二,社会理想是建立在众人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是对社会成员个人理想的凝练和升华。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第一,立志当高远;第二,立志做大事;第三,立志须躬行,伟大出自平凡。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是有意义的,才可能变为现实。第三十三页,共62页。(2)要实现理想,首先要正确理解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不能脱离现实而谈理想;其次,要充分认识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最后,通过在实践中的艰苦奋斗,逐步把理想转变为现实。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人总会经历顺境与逆境等不同人生境遇。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第三十四页,共62页。2(1)为什么能够“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2)中国精神为什么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3)经济全球化形势下为什么还要弘扬爱国主义?第三十五页,共62页。2.【答案要点】(1)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第一,中国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第二,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第三,弘扬中国精神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第三十六页,共62页。(2)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都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为时代精神提供生长根基和发展动力,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则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牵引着民族精神的发展方向,并赋予民族精神以时代内涵。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第三十七页,共62页。(3)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第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继续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第二,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要面对西方发达国家竭力输出它们的政治观、价值观、文化观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挑战,更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更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维护本国、本民族的利益。因此,爱国主义仍有时代价值。第一,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第二,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第三,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第三十八页,共62页。3(1)结合材料l、2,说明如何正确认识人生价值?(2)结合材料3,联系材料1、2,说明道德方面有哪些“红色传统基因”以及为什么要把“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第三十九页,共62页。3.【答案要点】(1)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它的实现构成了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人生价值评判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生活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第四十页,共62页。(2)道德方面的“红色传统基因”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奋斗;第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第三,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第四,树立社会新风;第五,修身自律,保持节操。把“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于:第一,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第二,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三,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第四,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第四十一页,共62页。4(1)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保障,公民互联网言论自由与加强互联网管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关系。(2)结合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说明应如何认识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3)说明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第四十二页,共62页。4.【答案要点】(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中国公民在互联网上的言论自由受法律保护,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在网上发表言论。但是,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同样要讲法治,同样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因此,公民在互联网上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时,要坚守道德底线和法律法规底线,不得危害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为了构建开放、自由、规范、有序的互联网秩序,营造更加可信、更加有用、更加有益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联网,创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公民权益,保障网络信息安全和国家安全,必须始终坚持依法管理互联网。维护互联网安全——这是互联网健康发展和有效运用的前提。第四十三页,共62页。(2)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公共生活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协调。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表达的权利,但是,公民在理解和行使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自由时,应树立依法享有和行使权力的观念。一方面,善于行使和运用宪法和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另一方面,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各种制度和程序行使权力包括表达的权利,不得超越法定的范围和界限。同时,要尊重他人权利,还要依法履行义务。(3)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主要有:第一,正确使用网络工具;第二,健康进行网络交往;第三,自觉避免沉迷网络;第四,养成网络自律精神,做到自律而“不逾矩”第四十四页,共62页。5(1)指出材料1、2、3的共同点及对我们的启示。(2)说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的体系的意义。(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内容。第四十五页,共62页。5.【答案要点】(1)材料1、2、3的共同点在于强调,一个国家的法律,只能植根于这个国家的土壤。这对我们的启示就是,一个国家的法治之路,也只能植根于这个国家的土壤,简单的拿来主义只会水土不服。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都必须符合中国实际,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我们可以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是,学习借鉴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第四十六页,共62页。(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和奋斗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抓手。第一,是凝聚思想共识的法治航标;第二,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第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道路,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唯一正确道路。它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理论三个方面的核心要义。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根本制度基础,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是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第四十七页,共62页。6、(1)治理国家、治理杜会为什么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2)如何认识法治和德治在作用和实现途径上的区别?第四十八页,共62页。6.【答案要点】(1)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一方面,这是由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性质、作用和目标上的一致性决定的;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地位、作用还是实现途径看,法治和德治都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首先,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其次,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必须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另一方面,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最后,发挥好道德的狡猾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不过,应当明确,法治和德治虽然对治理国家和社会都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但是,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具有根本性、决定性和统一性;而德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第四十九页,共62页。(2)首先,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也都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但约束作用的内在要求和表现形式不同,行为人违反两种规范以后承担的后果也不相同。法治发挥作用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主要依靠法律的预测作用、惩罚作用、威慑作用和预防作用对公民和社会组织的行为进行约束,并对违反法律的行为追究法律责任;德治发挥作用要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俗、社会舆论等对公民和社会组织进行教化,并对违反道德的行为进行谴责。其次,法治和道德的实现方式和实施载体不同。法治主要依靠制定和实施法律规范的形式来推进和实施,实行法有禁止不得为,体现的是规则之治。德治主要依靠培育和弘扬道德等途径来推进和实施,道德是内心的法律,以价值、精神和理念等形式表现出来,引导人们自觉地在行动上符合道德才可为,违反道德不可为。第五十页,共62页。7、(1)为什么说“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2)如何正确理解作为法治思维基本内容之一的公平正义的含义?第五十一页,共62页。7.【答案要点】(1)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司法这道防线缺乏公信力,社会公正就会收到普遍质疑,社会和谐稳定就难以保障。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第五十二页,共62页。(2)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和占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权利公平包括权利主体平等、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机会公平包括起点平等、发展平等和代际平等。规则公平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救济公平包括司法救济公平、行政救济公平和社会救济公平。第五十三页,共62页。8、卢梭(1)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应当具有最高的权威?(2)说明什么是法律权威以及为什么要尊重法律权威?(3)如何理解法律“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第五十四页,共62页。8.【答案要点】(1)因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共同体现,是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政府制定的,在一定意义上,法律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